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在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工程中的推广应用 被引量:33
1
作者 韩霁昌 付佩 +4 位作者 王欢元 罗林涛 胡延涛 马增辉 王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5期7287-7293,共7页
研究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在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在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勘测、设计,综合考虑项目选址、农田设计、灌溉设计、道路和防护林设计等,将该技术在毛乌素榆林市榆阳区进行了推广应用。运... 研究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在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在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勘测、设计,综合考虑项目选址、农田设计、灌溉设计、道路和防护林设计等,将该技术在毛乌素榆林市榆阳区进行了推广应用。运用该技术累计整治规模约2 100公顷,新增耕地约1 573.3公顷。技术的推广应用形成了毛乌素沙地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现代化经营为一体的土地综合整治利用新模式,增加耕地的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保证了生态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漠 砒砂岩 复配成土 土地整治 推广应用
下载PDF
榆林市榆阳区土地整治土壤肥力状况及培肥调控措施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韩霁昌 罗林涛 +1 位作者 付佩 王欢元 《陕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2期117-120,共4页
以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乡大纪汗村砒砂岩与沙复配土为研究对象,选取有代表性的7个土样,选用pH值、有机质、全盐量、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等6个土壤养分肥力指标评价了复配土的土壤肥力状况,通过总砷、汞、铅、镉、铬、铜、锌、镍重... 以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乡大纪汗村砒砂岩与沙复配土为研究对象,选取有代表性的7个土样,选用pH值、有机质、全盐量、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等6个土壤养分肥力指标评价了复配土的土壤肥力状况,通过总砷、汞、铅、镉、铬、铜、锌、镍重金属的测试评估了土壤环境质量。结果表明:复配土壤有机质处于急缺水平,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属中等偏下水平,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符合种植标准,并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培肥调控措施。本研究为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在毛乌素沙地大规模推广应用后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 土地整治 土壤肥力 环境质量 培肥措施
下载PDF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技术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付佩 王欢元 +4 位作者 罗林涛 韩霁昌 马增辉 童伟 程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42-246,共5页
砒砂岩和沙是毛乌素沙地的两种主要物质,是造成当地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当地被称为"两害"。针对如何将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的技术问题,开展了砒砂岩和沙不同配比混合后的"复配土"特性研究,并在富... 砒砂岩和沙是毛乌素沙地的两种主要物质,是造成当地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当地被称为"两害"。针对如何将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的技术问题,开展了砒砂岩和沙不同配比混合后的"复配土"特性研究,并在富平县及榆阳工程示范区进行了作物试种,均已取得良好成效。实验结果表明,玉米和马铃薯分别适宜在砒砂岩与沙为1∶2和1∶5的复配土中生长。对大田试种后的土壤肥力水平与环境质量状况的分析结果表明,各指标均符合种植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 复配土 作物生长 毛乌素沙地
下载PDF
陕西定边盐渍土土壤含盐量和pH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4
4
作者 孙剑虹 张瑞庆 +4 位作者 王欢元 范王涛 罗林涛 韩霁昌 马增辉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4-119,共6页
为给陕西省定边县堆子梁镇盐渍土综合整治提供基础资料,对该地区盐渍土土壤含盐量和pH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对研究区土壤含盐量和pH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含盐量的平均值为0.54%,高于强度盐... 为给陕西省定边县堆子梁镇盐渍土综合整治提供基础资料,对该地区盐渍土土壤含盐量和pH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对研究区土壤含盐量和pH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含盐量的平均值为0.54%,高于强度盐渍化土标准(>0.4%),属于强度盐渍化土;pH的平均值为8.90,属于碱性土壤;同时,pH空间分布格局总体呈高含盐量区域pH低的特点。分析半方差函数可知,土壤含盐量变化符合指数模型,自相关距为2 010m,块金系数C0/(C0+C)为0.50,表现出中等变异程度;pH变化符合线性模型,自相关距为2 377m,块金系数C0/(C0+C)为0.21,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根据盐渍土土壤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在研究区盐渍土土壤综合整治中,可采取分区域、分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良与利用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地统计学 空间分布 含盐量 PH
下载PDF
玉米种植模式下砒砂岩与沙复配土氮素淋失特征 被引量:26
5
作者 罗林涛 程杰 +3 位作者 王欢元 韩霁昌 胡延涛 马增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61,66,共5页
为探索砒砂岩与沙的最佳混合比例,使其大规模应用于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发展农业种植,防止地下水污染。本文进行了不同比例的砒砂岩与沙复配土种植玉米的小区试验,在玉米生长期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测其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对不同混合比... 为探索砒砂岩与沙的最佳混合比例,使其大规模应用于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发展农业种植,防止地下水污染。本文进行了不同比例的砒砂岩与沙复配土种植玉米的小区试验,在玉米生长期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测其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对不同混合比例下复配土的氮素淋失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铵态氮含量在各混合比例的复配土中较低,均在2.5mg/kg以下,未出现累积情况;(2)砒砂岩与沙在不同的混合比例下均存在硝态氮淋失;(3)砒砂岩与沙混合比例为1∶2时,硝态氮主要累积在0-40cm,且无机氮累积量最高,其玉米产量高达9 900kg/hm2。对种植玉米而言,推荐采用1∶2的砒砂岩与沙混合比例进行推广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土 砒砂岩 铵态氮 硝态氮
下载PDF
砒砂岩与沙混合比例及作物种植季数对复配土壤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6
作者 柴苗苗 韩霁昌 +2 位作者 罗林涛 王欢元 马增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9-184,192,共7页
【目的】探讨砒砂岩与沙不同混合比例及作物种植季数对复配土壤理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为促进毛乌素沙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0-2011年,在陕西省富平县采用二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将砒砂岩与沙按不同体积比(1∶1,1... 【目的】探讨砒砂岩与沙不同混合比例及作物种植季数对复配土壤理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为促进毛乌素沙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0-2011年,在陕西省富平县采用二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将砒砂岩与沙按不同体积比(1∶1,1∶2,1∶5)混合后,分别于第1季作物(玉米、大豆、马铃薯)和第2季作物(小麦、马铃薯)收获后,对土壤质地、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有机质含量及作物产量进行测定,分析砒砂岩与沙不同混合比例及作物种植季数对测定指标的影响。【结果】1)随拌沙比例和作物种植季数的增加,复配土壤耕层砂粒比例增加粉粒和黏粒比例减少;随作物种植季数的增加,复配土壤耕层质地趋于砂质化,粉粒和黏粒向土壤下层运移;2)砒砂岩与沙1∶1复配土壤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明显高于砒砂岩与沙1∶2和1∶5复配土壤;随着作物种植季数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增大趋势,而砒砂岩与沙混合比例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不明显;3)砒砂岩与沙混合比例和作物种类对复配土壤作物产量影响明显,总体上表现为1∶2和1∶5复配土壤的作物产量较高。【结论】复配土壤耕层质地随作物种植季数的增加趋于砂质化;砒砂岩与沙1∶1复配土壤具有较高的水稳性团聚体和有机质含量,且随作物种植季数的增加而增大;玉米、大豆和冬小麦适宜在砒砂岩与沙1∶2复配土壤上种植,马铃薯适宜在砒砂岩与沙1∶5复配土壤上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 复配土壤 土壤结构
下载PDF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的物理性状及其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韩霁昌 李娟 李晓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19,共5页
为揭示砒砂岩与沙不同比例混合复配成土的物理性状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于2011-2012年在陕西富平设置砒砂岩与沙质量比分别为1∶1(C1)、1∶2(C2)、1∶5(C3)和黄土与沙比例为1∶2(CK)4种混合比例模式,测定和分析不同混合比例下新型"... 为揭示砒砂岩与沙不同比例混合复配成土的物理性状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于2011-2012年在陕西富平设置砒砂岩与沙质量比分别为1∶1(C1)、1∶2(C2)、1∶5(C3)和黄土与沙比例为1∶2(CK)4种混合比例模式,测定和分析不同混合比例下新型"土壤"的质地、毛管孔隙度、饱和导水率和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砒砂岩与沙不同比例混合后可形成新型的"土壤",新成土土壤质地各不相同,以CK处理土壤毛管孔隙度最小,随着混合沙比例增加,C1、C2和C3处理成土毛管孔隙度呈现减小趋势,而成土饱和导水率呈现增加趋势;C1、C2和C3处理冬小麦产量分别比CK增产13.64%、17.40%和25.48%,以C3处理增产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成土 冬小麦 物理性状 产量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砒砂岩、沙及复配土重金属含量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罗林涛 童伟 +3 位作者 韩霁昌 王欢元 解建仓 马增辉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8-262,共5页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榆林市榆阳区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技术项目区砒砂岩、沙及砒砂岩与沙复配土的重金属(Cr、Ni、Cu、Zn、As、Cd、Hg和Pb)质量比进行测定,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污染...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榆林市榆阳区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技术项目区砒砂岩、沙及砒砂岩与沙复配土的重金属(Cr、Ni、Cu、Zn、As、Cd、Hg和Pb)质量比进行测定,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复配土和砒砂岩中Cd的平均质量比分别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自然背景值26.7%和102.8%外,复配土、砒砂岩及沙中其他重金属平均质量比均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自然背景值以下;与砒砂岩相比,除Hg外复配土中Cr、Ni、Cu、Zn、As、Cd和Pb质量比分别下降了12.8%、40.7%、44.1%、49.3%、49.8%、37.6%和14.1%;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后,其Cr、Ni、Cu、Zn、As、Cd、Hg和Pb质量比均与沙中无显著性差异;复配土中Ni、Cu、Zn、As、Cd、Pb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具有明显的同源性;复配土、砒砂岩及沙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314、0.503及0.200,污染级别为清洁。研究表明,砒砂岩与沙复配土的重金属质量比符合农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能够保证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和农产品品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砒砂岩 复配土 重金属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原文传递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过程中沙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欢元 韩霁昌 +3 位作者 罗林涛 童伟 付佩 张瑞庆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6-290,共5页
研究不同含沙量下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的物理性质,为研究其成土机理及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大规模应用于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发展农业种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监测分析不同含沙量复配土的土壤质地、毛管孔隙度、导水性、团聚体等指标,... 研究不同含沙量下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的物理性质,为研究其成土机理及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大规模应用于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发展农业种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监测分析不同含沙量复配土的土壤质地、毛管孔隙度、导水性、团聚体等指标,分析沙在复配土成土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含沙50%(质量分数)时,黏粒含量最高(8.24%),且随含沙量的上升,毛管孔隙度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饱和导水率则随含沙量的增加呈指数增长。维持作物良好生长的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含量随含沙量变化呈极显著差异(P<0.01),而随耕作次数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说明沙土在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可改良土壤质地、增加土壤导水性、透气性等作用,利用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有望实现沙漠绿化造田,从而控制砒砂岩水土流失和沙土沙漠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 复配成土 调控作用 毛乌素沙地
原文传递
两种土壤传递函数在预测砒砂岩与沙复配土的水力学参数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欢元 韩霁昌 +2 位作者 罗林涛 马增辉 张露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51-1355,共5页
为选择一种适合于预测砒砂岩与沙复配土水力学参数的土壤传递函数模型,从而为有针对性的对不同比例下砒砂岩与沙复配土采用不同的田间灌溉管理方式提供科学依据。在测定七种比例的砒砂岩与沙复配土的饱和导水率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HYPRE... 为选择一种适合于预测砒砂岩与沙复配土水力学参数的土壤传递函数模型,从而为有针对性的对不同比例下砒砂岩与沙复配土采用不同的田间灌溉管理方式提供科学依据。在测定七种比例的砒砂岩与沙复配土的饱和导水率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HYPRES和Rosetta这两种土壤传递函数模型对复配土土壤饱和导水率的预测能力。结果显示Rosetta模型的适应性更佳,在实际应用中可采用该模型对砒砂岩与沙复配土的土壤水力学参数进行预测。在Rosetta模型的预测下,随着复配土中砒砂岩比例的增加,萎蔫系数变幅不大,田间持水量逐渐增大,饱和含水量基本上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有效持水量和储水量也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RES模型 Rosetta模型 土壤传递函数 砒砂岩 复配土 饱和导水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