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介质中十溴二苯乙烷和1,2-双(2,4,6-三溴苯氧基)乙烷分布特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森 张兆祥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7-417,455,共12页
十溴二苯乙烷(DBDPE)和1,2-双(2,4,6-三溴苯氧基)乙烷(BTBPE)作为新型溴系阻燃剂,因具有亲脂性和持久性而易于在环境介质中累积。总结了DBDPE和BTBPE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介质中的分布特征。DBDPE和BTBPE易与固相紧密结合,土壤、污泥和粉... 十溴二苯乙烷(DBDPE)和1,2-双(2,4,6-三溴苯氧基)乙烷(BTBPE)作为新型溴系阻燃剂,因具有亲脂性和持久性而易于在环境介质中累积。总结了DBDPE和BTBPE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介质中的分布特征。DBDPE和BTBPE易与固相紧密结合,土壤、污泥和粉尘中的浓度远高于其他环境介质中。DBDPE和BTBPE在生物中的分布与生物种类、器官组织等有一定关系,并且在人体母乳、血液和头发中也有检出。商业化DBDPE和BTBPE的生产和使用以及电子垃圾拆解活动是DBDPE和BTBPE在环境中的主要来源。未来需对DBDPE和BTBPE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行为、生物效应的分子机制进一步展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介质 十溴二苯乙烷(DBDPE) 1 2-双(2 4 6-三溴苯氧基)乙烷(BTBPE) 分布特征
下载PDF
黄土高原粮食生产空间重构过程中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以陕北榆林市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海娟 孙来玎 +1 位作者 周美君 李飞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6-236,共11页
粮食生产空间重构集中了土地系统变化的主要矛盾,探索粮食生产空间重构过程中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变化有利于明确粮食安全、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而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采用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模型及均方根偏差... 粮食生产空间重构集中了土地系统变化的主要矛盾,探索粮食生产空间重构过程中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变化有利于明确粮食安全、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而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采用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模型及均方根偏差法,对2000—2018年陕北榆林市粮食生产空间重构过程中的固碳、食物供给、土壤保持和产水服务及其权衡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8年,退耕还林还草、城市扩张与毁林垦草是榆林市粮食生产空间重构的主要路径。(2)2000—2018年,榆林市粮食生产空间重构使得固碳及土壤保持两项服务显著提升,而对食物供给和产水服务产生了负面效应。其中,退耕还林还草促进了固碳与土壤保持服务的显著提升,对食物供给产生了负作用;城市扩张后,固碳、土壤保持、食物供给服务均呈下降趋势;毁林垦草则显著提升了食物供给服务。(3)粮食生产空间重构导致区域各服务间的权衡有所提升,然而,不同重构路径对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影响有所差异:退耕还林还草、毁林垦草对固碳与食物供给、土壤保持,食物供给与土壤保持之间的权衡变化影响最为显著,城市扩张则在产水与其他服务的权衡中作用明显,不同重构路径导致的服务间相对收益的变化是权衡呈现不同变化规律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空间重构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退耕还林还草 毁林垦草 城市扩张
下载PDF
西安市大气PM_(2.5)中元素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邱雨荷 王森 +4 位作者 刘婉玉 钱亚利 丁柳屹 李娇 马皓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1-170,共10页
近年来,西安市大气PM_(2.5)污染问题时有发生,PM_(2.5)中附着的有毒有害元素会危害人体健康。为探究西安市大气PM_(2.5)中元素的污染特征和来源,于2018年6月-2019年4月采集45个PM_(2.5)样品,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了西安市大气PM... 近年来,西安市大气PM_(2.5)污染问题时有发生,PM_(2.5)中附着的有毒有害元素会危害人体健康。为探究西安市大气PM_(2.5)中元素的污染特征和来源,于2018年6月-2019年4月采集45个PM_(2.5)样品,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了西安市大气PM_(2.5)中18种主要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观测期间西安市PM_(2.5)年平均浓度为(79.89±76.12)μg/m^(3);所测的18种元素年平均总浓度为(4806.09±960.48)ng/m^(3),并呈现冬春季高于夏秋季的分布特征。西安市大气PM_(2.5)中18种元素的年均值高低依次为Ca>Mg>Al>Fe>K>S>Zn>P>Cl>Ti>Pb>Br>Cu>Mn>Sr>As>Ni>Se,冬季As、Pb、Br元素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这是由于冬季西安集中供暖,燃煤量增加。整体来看,污染天元素的质量浓度较清洁天有所增加,其中Cl、As、Pb、Se、Br、S、Sr元素质量浓度增加了1倍以上,这些元素主要源于燃煤、机动车和工业排放。富集因子和正定矩阵因子模型(PMF)结果表明,西安市PM_(2.5)的4种主要污染源为混合源(扬尘源、工业冶金源和生物质燃烧源)(53.3%)、工业燃油源(18.2%)、交通源(15.8%)、燃煤源(13.7%)。各污染源在不同季节贡献率有所不同,其中混合源(扬尘源、工业冶金源和生物质燃烧源)春夏季贡献率大于秋冬贡献率;燃煤源冬季贡献率最大,夏季贡献率最小。西安市大气PM_(2.5)中元素冬季污染较严重,且大多数元素污染天质量浓度均有所升高,人为源对其有重要贡献,应重点控制燃煤、机动车、工业排放、建筑施工这几类污染源,以期改善大气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 PM_(2.5) 元素 富集因子 正定矩阵因子模型(PMF)
原文传递
冰冻圈生态系统若干问题评述 被引量:2
4
作者 丁永建 吴晓东 +5 位作者 李向应 秦甲 王生霞 杨建平 苌亚平 丁光熙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99-710,共12页
冰冻圈是气候系统中的五大圈层之一,冰冻圈变化对其内部及关联生态系统的影响已成为全球变化关注的热点领域,冰冻圈生态系统的概念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基于国内外对冰冻圈要素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已有研究成果,对冰冻圈生态... 冰冻圈是气候系统中的五大圈层之一,冰冻圈变化对其内部及关联生态系统的影响已成为全球变化关注的热点领域,冰冻圈生态系统的概念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基于国内外对冰冻圈要素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已有研究成果,对冰冻圈生态系统的组成、各冰冻圈要素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梳理。目前,冰冻圈生态系统的研究热点主要是冰冻圈生境特征和生境变化对生物群落带来的影响。从生物群落是否直接生活在冰冻圈要素内来看,可将生态系统分为以微生物为主的冰冻圈内生生态系统(endophytic ecosystem of cryosphere)和冰冻圈关联生态系统(cryosphere-related ecosystems)。总体来看,目前冰冻圈生态系统的研究主要关注不同物种(例如陆地动植物、陆地淡水生物、海洋生物、海岸动物和鸟类动物等)对冰冻圈变化的响应,未来应重点开展冰冻圈变化对生物群落影响的定量化研究,特别要考虑冰冻圈各要素变化对生物群落影响的时间尺度和空间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圈 冰冻圈生态系统 冰冻圈生境 冰冻圈内生生态系统 冰冻圈关联生态系统
下载PDF
中国冰冻圈水文未来变化及其对干旱区水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丁永建 赵求东 +8 位作者 吴锦奎 张世强 王生霞 苌亚平 李向应 上官冬辉 韩海东 秦甲 韩添丁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32,共10页
受气候变暖持续影响,中国冰冻圈水文过程正在发生着显著变化。在梳理已有过去冰冻圈融水变化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冰冻圈融水径流未来变化特点,尤其是对冰川融水拐点及温升2℃阈值情况下,到2050年和21世纪末,冰川融水的可能变化进行了辨析... 受气候变暖持续影响,中国冰冻圈水文过程正在发生着显著变化。在梳理已有过去冰冻圈融水变化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冰冻圈融水径流未来变化特点,尤其是对冰川融水拐点及温升2℃阈值情况下,到2050年和21世纪末,冰川融水的可能变化进行了辨析,进而研判了冰冻圈水文变化对流域、重点是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安全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未来大部分流域冰川融水径流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并呈现冰川径流持续减少、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峰值和持续增加三种情况;单条冰川融水可能会出现拐点,而且拐点是否出现和出现的时间与升温速率和冰川面积大小有关;在流域尺度上,冰川覆盖率较大、大型冰川面积占比较高的流域,到2050年融水径流持续稳定增加;冰川规模较小的流域,冰川径流峰值早已出现;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的大多数流域,冰川融水峰值在2020-2030年相继出现或变化呈现不显著增加或减少,相对稳定;RCP情景温升2℃阈值下,到21世纪末,西北干旱区冰川融水量减少34%~74%。冰冻圈水文变化导致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径流补给量减少、对水资源的调节作用减弱、流域径流变化幅度增加、发生旱涝的风险增加、春汛提前进而影响用水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圈水文 冰川融水 未来变化 影响 水安全
下载PDF
覆盖条件下旱作春玉米农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丁柳屹 王森 付鑫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9年第6期590-600,共11页
秸秆和地膜覆盖会改变农田土壤碳氮循环等理化条件,而覆盖对参与碳氮循环的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还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了黄土高原旱作玉米农田无覆盖、秸秆覆盖、地膜覆盖下土壤细菌群落组成,探讨了细菌介导的碳氮循环对... 秸秆和地膜覆盖会改变农田土壤碳氮循环等理化条件,而覆盖对参与碳氮循环的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还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了黄土高原旱作玉米农田无覆盖、秸秆覆盖、地膜覆盖下土壤细菌群落组成,探讨了细菌介导的碳氮循环对覆盖的响应。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且显著增加了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纤维弧菌属Cellvibrio)及介导固氮(根瘤菌属Rhizomicrobium、Chryseolinea)和硝化过程的细菌(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ra)丰度(p<0.05);地膜覆盖增加了土壤细菌丰富度,但降低了细菌多样性,且显著增加了介导土壤硝化作用的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的丰度(p<0.05)。本结果为土壤中微生物介导的碳氮循环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农田 秸秆覆盖 地膜覆盖 细菌 碳氮循环
下载PDF
冰雪和降水中黑碳的分布特征与来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智浦 牛振川 +1 位作者 马皓 王森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605-2612,共8页
黑碳(black carbon,BC)影响着全球辐射平衡、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而降水是大气中黑碳的主要去除方式.简述了降水中黑碳的分析方法,重点论述了国内外降水中黑碳的分布特征和对黑碳的去除效率,以及模型和碳同位素示踪技术在识别黑碳来源... 黑碳(black carbon,BC)影响着全球辐射平衡、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而降水是大气中黑碳的主要去除方式.简述了降水中黑碳的分析方法,重点论述了国内外降水中黑碳的分布特征和对黑碳的去除效率,以及模型和碳同位素示踪技术在识别黑碳来源的应用.结果表明:①单颗粒黑碳光度计因其检测限低、分析速度较快等优点在分析液相介质黑碳中应用较多.②降水中黑碳含量在空间上呈现较大差异,中国降水中黑碳含量较两极地区高2~3个数量级,越靠近两极地区,降水中黑碳含量越低,且工业革命后冰芯中黑碳含量有所增加.由于不同地区工业类型和化石燃料燃烧效率的差异,中国降水中黑碳含量大于东亚其他地区及欧洲地区.长时间(>8 h)降水对黑碳的去除效果较好.③混合单粒子拉格朗日积分轨迹模型、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和碳同位素示踪技术相结合能更好地分析降水中黑碳的来源.研究显示,我国降水中黑碳含量较高、污染较重,但对城市降水中黑碳污染的关注还不足,未来应加强对不同地区城市降水中黑碳的观测,充分利用分析模型和碳同位素示踪技术解析降水中黑碳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 降水 去除效率 分布特征 来源解析
下载PDF
气溶胶稳定硫同位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马皓 王森 +2 位作者 牛振川 冯雪 黄智浦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1年第4期359-377,共19页
稳定硫同位素可以用来示踪硫酸盐气溶胶的来源、迁移和转化的过程。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气溶胶稳定硫同位素相关的分析测试方法,即EA-IRMS、MC-ICPMS和NanoSIMS。归纳了国内外气溶胶δ^(34)S的时空组成特征,两极和沿海区域气溶胶δ^(34)... 稳定硫同位素可以用来示踪硫酸盐气溶胶的来源、迁移和转化的过程。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气溶胶稳定硫同位素相关的分析测试方法,即EA-IRMS、MC-ICPMS和NanoSIMS。归纳了国内外气溶胶δ^(34)S的时空组成特征,两极和沿海区域气溶胶δ^(34)S值普遍高于内陆区域;冬季燃煤和夏季生物排放作用使得气溶胶δ^(34)S值冬高夏低。同时,综述了硫酸盐气溶胶稳定硫同位素分馏特征,其质量分馏与SO_(2)氧化途径有关,非质量分馏与SO_(2)光化学反应、燃烧过程和矿物粉尘表面的非均相氧化有关。最后,探讨了稳定硫同位素在示踪气溶胶硫酸盐来源方面的应用,分析了人为成因硫和自然成因硫对气溶胶硫酸盐的贡献;并展望了稳定硫同位素在未来大气气溶胶溯源中的应用,以期为控制硫酸盐气溶胶的污染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硫同位素 δ^(34)S 分馏效应 示踪研究
下载PDF
关中地区典型土壤和污泥中多氯联苯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婉玉 袁琪 王森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3-42,共10页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是一类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全球性有机污染物。该文以关中地区固体废弃物处置区土壤和污水处理厂污泥为研究对象,探究典型污染土壤和污泥中PCBs同系物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固体废弃物处置区土壤(...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是一类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全球性有机污染物。该文以关中地区固体废弃物处置区土壤和污水处理厂污泥为研究对象,探究典型污染土壤和污泥中PCBs同系物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固体废弃物处置区土壤(4.26~57.77 ng/g(avg,15.31 ng/g))和污泥中(9.64~213.85 ng/g(avg,53.65 ng/g))∑PCBs在国内外均处于中等偏低水平,76.47%的土壤样品中∑PCBs低于荷兰农业土壤容许标准值(20 ng/g),94.12%的污泥样品中∑PCBs低于我国城市污泥农用控制标准(200 ng/g dw)。土壤和污泥中分别检测到36和33种PCBs单体,其中三氯代和四氯代PCBs所占比例最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关中地区污泥中PCBs可能源于国产变压器油或进口PCBs商品。研究结论以期为土壤和污泥中PCBs的污染与控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地区 土壤 污泥 多氯联苯 分布特征
下载PDF
大气颗粒物中微生物分析方法及分布特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钱亚利 王森 +1 位作者 丁柳屹 袁琪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3-62,共10页
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PM)可能携带病原微生物,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对大气颗粒物中微生物的采集和分析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本文对大气颗粒物中微生物的采集方法和分析方法(培养法、菌群多样性组成谱测序和宏基因组... 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PM)可能携带病原微生物,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对大气颗粒物中微生物的采集和分析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本文对大气颗粒物中微生物的采集方法和分析方法(培养法、菌群多样性组成谱测序和宏基因组学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括,着重介绍不同条件下(区域、时间、粒径、天气条件和气象因素)大气颗粒物中微生物的分布状况差异,并对引起相关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深入认识大气颗粒物中微生物的分布特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微生物 分析方法 分布特征
下载PDF
玉米和小麦对城市污泥施用土壤中多氯联苯的吸收和传输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婉玉 李珺 +1 位作者 王森 袁琪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578-2587,共10页
城市污泥施用农田能够改善土壤性状及促进作物生长,但也会使农田存在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污染风险.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作为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被作物吸收、累积后经食物链传递,潜在威胁着人体健康.为探究城... 城市污泥施用农田能够改善土壤性状及促进作物生长,但也会使农田存在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污染风险.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作为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被作物吸收、累积后经食物链传递,潜在威胁着人体健康.为探究城市污泥施用农田后PCBs在土壤和作物(玉米和小麦)中的分布特征,解析玉米和小麦对土壤PCBs的吸收和传输规律与差异,以关中地区城市污泥施用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植物种属、污泥施用量和污泥类型的土壤盆栽培养试验.结果表明:①城市污泥施用后造成土壤、玉米和小麦的PCBs污染,土壤、植物根和地上部分以低氯代PCBs〔一氯代PCBs(mono-PCBs)~五氯代PCBs(penta-PCBs)〕为主,且百分含量呈依次增加趋势.②与种植前相比,种植植物后土壤中更低氯代的PCBs占主导;且土壤∑PCBs消减了20.00%~79.30%,各处理对∑PCBs的消减差异表现为玉米高于小麦、单倍污泥施用量高于双倍污泥施用量、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污泥施用处理∑PCBs的消减率最高.③植物根可以吸收土壤PCBs并向地上部分传输,且吸收和传输能力与植物种属、污泥施用量和污泥类型有关,小麦对污染土壤∑PCBs及各PCBs同系物的吸收能力均强于玉米,而传输能力较弱;双倍污泥量施用下植物根对∑PCBs、一氯代PCBs(mono-PCBs)~四氯代PCBs(tetra-PCBs)和六氯代PCBs(hexa-PCBs)的吸收减弱;有机质含量最低的污泥施用下植物根对∑PCBs的吸收能力最强.研究显示,城市污泥施用会引起土壤和作物PCBs污染,种植作物能消减污染土壤PCBs,而小麦和玉米对土壤∑PCBs及各PCBs同系物的消减和吸收传输存在种属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土壤 多氯联苯(PCBs) 吸收 传输
下载PDF
地膜覆盖与施加γ-HCH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2
作者 邹茜 王森 +2 位作者 丁柳屹 李娇 肖丹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1年第3期301-312,共12页
采用地膜覆盖和施加γ-HCH(0 ng∙g−1、50 ng∙g−1、500 ng∙g−1)双因素处理进行紫苜蓿(Medicago sativa L.)盆栽培养试验,通过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地膜覆盖与施加γ-HCH对土壤温室气体(N2O、CH4和C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供试土... 采用地膜覆盖和施加γ-HCH(0 ng∙g−1、50 ng∙g−1、500 ng∙g−1)双因素处理进行紫苜蓿(Medicago sativa L.)盆栽培养试验,通过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地膜覆盖与施加γ-HCH对土壤温室气体(N2O、CH4和C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供试土壤是N2O的排放源和CH4的弱吸收汇。(2)土壤N2O和CO2排放通量与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3)地膜覆盖显著抑制了无植物处理组第28-35 d土壤N2O的排放(P<0.05),以及无植物处理土壤施加γ-HCH时土壤对CH4的吸收峰值(P<0.05);且地膜覆盖极显著促进了CO2的排放(P<0.01)。(4)高浓度γ-HCH(500 ng∙g−1)处理组N2O排放通量显著高于低浓度γ-HCH处理组(P<0.05),施加高浓度γ-HCH(500 ng∙g−1)极显著促进无植物处理和种植苜蓿时无覆盖土壤对CH4的吸收峰值(P<0.01);施加γ-HCH会抑制CO2的排放(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 Γ-HCH 温室气体 全球增温潜势(GWP) 农田土壤
下载PDF
窟野河流域河川基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申恋绵 蒋晓辉 雷宇昕 《水资源研究》 2020年第4期373-385,共13页
基于窟野河流域温家川水文站1956~2012年的日径流资料以及气候等数据,通过比较递归数字滤波法(RF法)、数字滤波法、平滑最小值法与HYSEP法四类共九种方法分割的基流过程、基流指数统计特征与分割效果误差,确定出适合的分割方法;采用差... 基于窟野河流域温家川水文站1956~2012年的日径流资料以及气候等数据,通过比较递归数字滤波法(RF法)、数字滤波法、平滑最小值法与HYSEP法四类共九种方法分割的基流过程、基流指数统计特征与分割效果误差,确定出适合的分割方法;采用差积曲线法与滑动t检验法确定并检验基流突变年份;采用双累积曲线法分别计算气候因素与人类活动的贡献率。结果表明:选用F1法进行基流分割更为可靠。基流不仅呈现出持续减少的趋势,且突变年份1980年和1996年与气候突变点不一致,以突变年为界将时间序列分为三个阶段。与基准期相比,第二、三阶段气候和人类活动的贡献率分别为7.72%、92.28%和15.73%、84.27%。进入21世纪,人类活动始终是影响基流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对基流的影响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分割 突变 贡献率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西北内陆河山区流域内循环过程与机理研究:现状与挑战 被引量:12
14
作者 丁永建 张世强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19-727,共9页
山区水资源及其变化对于中国西北干旱区的绿洲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准确认识山区流域中不同下垫面(冰川、冻土、积雪、森林带、草甸带等)中植被—土壤—大气中水分的迁移和循环过程既是寒旱区水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开展寒旱... 山区水资源及其变化对于中国西北干旱区的绿洲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准确认识山区流域中不同下垫面(冰川、冻土、积雪、森林带、草甸带等)中植被—土壤—大气中水分的迁移和循环过程既是寒旱区水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开展寒旱区水资源精细化管理和调控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对山区不同下垫面的水文功能、流域水文过程等已有较好的研究积累,但对流域内不同下垫面之间水分在土壤—植被—大气之间的内循环过程的认识才刚刚开始,对于内循环的机制及内循环在流域水文过程中作用的定量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也面临诸多挑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北内陆河山区流域水文内循环过程及机理研究"拟选择具有较好观测基础和资料积累的阿克苏河山区流域和疏勒河山区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下垫面的径流小区试验,植被水分、土壤水分和大气水分的同位素示踪与解析,不同下垫面蒸散发的地面观测和遥感反演,区域气候模式与陆面水文模式的耦合,以及再分析资料的水汽通量分析,获取不同下垫面的水汽交换特征和输移过程,识别大气中水汽输移路径,从而系统分析不同下垫面对山区水文过程的作用及其对中下游绿洲的影响,为深入理解我国西北内陆河流域的水循环过程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 山区流域 观测 同位素 模拟
原文传递
西安市大气降水的主要化学组分及其来源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东 黄智浦 +4 位作者 李思敏 王森 牛振川 熊晓虎 冯雪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142-3151,共10页
为认识西安市大气降水主要化学组分的现状,对2019年西安市市区和郊区大气降水样品的pH值、电导率、水溶性离子和重金属的质量浓度、湿沉降通量和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冬季大气降水pH、电导率、水溶性离子和重金属浓度均高于... 为认识西安市大气降水主要化学组分的现状,对2019年西安市市区和郊区大气降水样品的pH值、电导率、水溶性离子和重金属的质量浓度、湿沉降通量和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冬季大气降水pH、电导率、水溶性离子和重金属浓度均高于其它季节.降水中主要的水溶性离子为Ca^(2+)、NH_(4)^(+)、SO_(4)^(2-)和NO_(3)^(-),其之和占总离子浓度的(88.5±2.8)%;市区和郊区主要重金属是Zn和Fe、Zn和Mn,其之和分别占总金属浓度的(54.0%±3)%和(47.0%±8)%.市区和郊区降水中水溶性离子的湿沉降通量分别为(253.2±58.4)mg·(m^(2)·month)^(-1)和(241.9±61.1)mg·(m^(2)·month)^(-1),呈现出冬季高于其他季节的特点;重金属的湿沉降通量分别为(86.2±37.5)mg·(m^(2)·month)^(-1)和(88.1±37.4)mg·(m^(2)·month)^(-1),季节差异较小.PMF源解析表明,市区和郊区降水中水溶性离子主要来源于燃烧源(57.5%和32.32%),其次是机动车源(24.4%和17.2%)和扬尘源(18.1%和27.0%),郊区降水中离子还受到了当地农业(11.1%)的影响.市区和郊区降水中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工业源(51.8%和46.7%);燃煤和机动车混合源在冬季贡献率比夏季分别高10.7%和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水 水溶性离子 重金属 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模型 湿沉降通量 来源解析
原文传递
中国地区3″ SRTM高程误差特征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泉 杨勤科 +1 位作者 程洁 王春梅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4-690,共7页
系统评估了中国地区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任务(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ion,SRTM)3″高程误差的分布及其与地形和地表覆盖因素的关系。通过单因子分析法,使用从50多万个样本点中提取的地表特征属性确定误差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 系统评估了中国地区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任务(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ion,SRTM)3″高程误差的分布及其与地形和地表覆盖因素的关系。通过单因子分析法,使用从50多万个样本点中提取的地表特征属性确定误差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SRTM高程误差与不同地形和地表覆盖类型关系密切;坡度增大误差由正变负,误差绝对值增大;正误差集中在偏北坡向,负误差集中在西南坡向;误差随植被覆盖增加而增大;冰川、沙漠、湿地区域误差整体为负,城镇建筑区的误差整体为正;坡度作为主导因素,同时影响其他因素对高程误差的作用。数据在某些区域存在明显高程异常,在平坦地区存在条带现象。整体上SRTM高程误差在中国地区呈现复杂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TM 高程误差 水文关系正确DEM 地表形态 地表覆盖
原文传递
文化产业成长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以西安市核心区为例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李留通 张森森 +2 位作者 赵新正 权东计 罗伊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31-445,共15页
基于扩展强度指数、等扇分析法、核密度分析及空间句法等方法,运用1998年、2008年、2018年3个时期的文化产业企业地理数据、夜间灯光数据及城市道路网轴线模型分析西安市核心区文化产业空间成长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特征,探究二者空间... 基于扩展强度指数、等扇分析法、核密度分析及空间句法等方法,运用1998年、2008年、2018年3个时期的文化产业企业地理数据、夜间灯光数据及城市道路网轴线模型分析西安市核心区文化产业空间成长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特征,探究二者空间关系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西安市核心区文化产业沿"东北-西南"走向扩展,其空间集聚格局逐渐由"单核""一带两核"向"一轴一带两核"演变。②核心区城市外部空间形态沿"东北-西南"走向扩展,内部空间形态由"团状单核""条带状主次双核"向"团带状双核"演变。③核心区文化产业成长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呈显著的关联性,即不同时期二者空间扩展方向基本一致,空间形态格局演变高度耦合。④核心区文化产业先导型发展模式推动城市外部空间形态的扩展,而填充型发展模式,包括在城市建成区的空间扩展与向既有产业集聚区的持续集聚推动着城市内部空间形态的优化。研究对完善文化产业空间研究体系,提升产业空间支撑城市空间转型的协同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空间成长 城市空间形态 演变特征 作用机制 西安
原文传递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生产空间重构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秋梦 杨方社 李飞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26-1438,共13页
粮食生产空间重构不仅事关我国粮食安全,而且深刻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从数量、生产潜力和空间格局三个维度出发,采用GAEZ模型、景观格局指数与重心迁移模型探讨了1980—2018年中国粮食生产空间重构。研究表明:(1)就数量来看... 粮食生产空间重构不仅事关我国粮食安全,而且深刻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从数量、生产潜力和空间格局三个维度出发,采用GAEZ模型、景观格局指数与重心迁移模型探讨了1980—2018年中国粮食生产空间重构。研究表明:(1)就数量来看,南减北增,总量基本持衡,但其内部转换频繁。粮食生产空间转出面积约达6458万hm^(2),其中退耕还林还草与建设用地扩张占到90%左右;粮食生产空间转入面积为6680万hm^(2),毁林垦草占到75%。(2)从生产潜力上看,其总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同时表现出由东向西降低的梯度差异。生产潜力总量减少主要是由退耕还林还草与城市扩张所导致,使得中低潜力、中潜力与中高潜力等级的粮食生产空间减少。而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毁林垦草,使得中潜力与中高潜力等级的粮食生产空间大量增加。(3)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粮食生产空间的规模逐渐变小,形状趋于复杂,相隔距离逐渐变远。同时,粮食生产空间的数量重心整体向南运动,但迁移距离不大。而生产潜力重心不断向东北移动,迁移幅度相对较大。研究结果丰富了土地系统研究体系,为保障粮食安全及实现粮食生产空间的可持续集约化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空间 生产潜力 空间格局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玉米生产潜力变化特征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美君 李飞 +1 位作者 邵佳琪 杨海娟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3-453,共11页
玉米作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探究其生产潜力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时空变化特征对中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结合全球农业生态区模型、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方法和集对分析方法,探讨了中国玉米生产潜力的周期性波动特征及长期变... 玉米作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探究其生产潜力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时空变化特征对中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结合全球农业生态区模型、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方法和集对分析方法,探讨了中国玉米生产潜力的周期性波动特征及长期变化趋势,进而分析了其空间格局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960—2010年间,中国玉米生产潜力呈增加趋势,由1960年代的9.10亿t增至2000年代的9.45亿t左右。在年际尺度上,中国玉米生产潜力主要以准3 a和准5 a的周期进行波动;在年代际尺度上,存在准10 a和准20 a的波动周期。其中,准3 a的周期波动是中国玉米生产潜力长时间变化的最主要特征,这主要是受年降水量变化的影响。从空间格局来看,中国玉米生长适宜区主要集中在加格达奇—锡林浩特—临河—西宁—天水—中甸沿线以东;1960—2000年间,玉米生产潜力界线在中国东北部和临河—西宁沿线发生了较为明显的移动。华北平原、辽河平原、四川盆地等地区的玉米单产潜力变化趋势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关中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区的玉米单产潜力变化过程与上述地区恰好相反。在这2类地区,玉米单产潜力的变化均较显著,但变化方向在年代际尺度上具有交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生产潜力 周期性 空间格局 气候变化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