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及血钙检测在窒息新生儿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曲群 李惠侠 +1 位作者 宗璐 李凤莲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67-469,共3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 (NABA)及血钙测定在窒息新生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6 0例窒息新生儿行NBNA评分并测定血钙 ,分析其在不同病情中的变化。结果 NBNA评分及血钙在窒息新生儿中均下降 ,并与窒息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NBN...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 (NABA)及血钙测定在窒息新生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6 0例窒息新生儿行NBNA评分并测定血钙 ,分析其在不同病情中的变化。结果 NBNA评分及血钙在窒息新生儿中均下降 ,并与窒息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NBNA评分及血钙测定联合应用有助于判断窒息新生儿的病情并估计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窒息 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 血钙
下载PDF
转运危重新生儿457例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于西萍 李占魁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466-467,共2页
【目的】了解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的运行结果,进一步完善危重新生儿转运网络。【方法】对陕西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NICU转运457例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转运危重新生儿主要疾病依次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呼吸系统疾... 【目的】了解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的运行结果,进一步完善危重新生儿转运网络。【方法】对陕西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NICU转运457例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转运危重新生儿主要疾病依次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呼吸系统疾病,转运时间与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存在一定的关系。转运时间越早其治愈率越高。【结论】规范的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伤残及改善患儿预后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新生儿 转运 急救
下载PDF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评价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康喆 王璇 吴晓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1563-1563,共1页
Apgar评分是国际上公认的评价新生儿窒息最简捷实用的方法,但有其不足之处,因为Apgar评分可受多种因素影响,有许多其他疾病亦可引起低Apgar评分,易造成窒息的误诊,与窒息相关的医疗纠纷也相应增加[1,2]。本文通过新生儿脐动脉... Apgar评分是国际上公认的评价新生儿窒息最简捷实用的方法,但有其不足之处,因为Apgar评分可受多种因素影响,有许多其他疾病亦可引起低Apgar评分,易造成窒息的误诊,与窒息相关的医疗纠纷也相应增加[1,2]。本文通过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与新生儿窒息等因素的关系,评价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病理生理学 阿普加评分 血气分析 脐动脉
下载PDF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不同时间胆红素正常值测定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倪黎明 郭金珍 +5 位作者 康喆 李清红 张莉 余倩 刘桂荣 邓科委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348-349,共2页
【目的】分析西安地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不同时间胆红素正常值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 452例足月正常新生儿进行12、24、48、72、849、6 h经皮胆红素测定,对204例新生儿黄疸进行经皮胆红素和血清胆红素同步对照研究。【结果】经皮胆红... 【目的】分析西安地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不同时间胆红素正常值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 452例足月正常新生儿进行12、24、48、72、849、6 h经皮胆红素测定,对204例新生儿黄疸进行经皮胆红素和血清胆红素同步对照研究。【结果】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胆红素值直线相关,相关系数(r=0.943,P=0.01);直线回归方程:经皮胆红素值=2.286+0.919×血清胆红素值;统计学分析得出12、24、48、72、849、6 h的胆红素值。【结论】本研究得出西安地区足月健康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不同时间胆红素正常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胆红素 正常值
下载PDF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郭金珍 杨焕英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372-1373,共2页
目的:分析近2~3年新生儿病房败血症病原菌的主要组成及其耐药性,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02年1月-2004年10月新生儿病区败血症患儿培养阳性的病原学资料,分析其主要组成和耐药性。结果:近2—3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的主要... 目的:分析近2~3年新生儿病房败血症病原菌的主要组成及其耐药性,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02年1月-2004年10月新生儿病区败血症患儿培养阳性的病原学资料,分析其主要组成和耐药性。结果:近2—3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的主要组成前4位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2/45),金黄色葡萄球菌(8/45),肺炎克雷伯杆菌(7/45),铜绿假单胞菌(4/45),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已普遍耐药。结论:葡萄球菌成为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强,在防治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血症 病原学 耐药性 新生儿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水平变化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孟黎 郭金珍 孙悦玲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51-252,共2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的变化及其与临床分度的关系。 【方法】 选择HIE患儿30例为观察组,轻、中、重度分别为10 例,选择无窒息史...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的变化及其与临床分度的关系。 【方法】 选择HIE患儿30例为观察组,轻、中、重度分别为10 例,选择无窒息史,无神经系统疾病的新生儿10 例为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血清MBP,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对照组与轻、中度HIE组血清中MBP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重度HIE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结论】 血清MBP检测可作为判断HIE 脑损伤程度的参考指标,并对估计预后、指导治疗、进行早期神经系统干预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髓鞘碱性蛋白 水平测定
下载PDF
达纳康对新生儿窒息时红细胞免疫和过氧化物岐化酶的影响
7
作者 吴晓宇 于西萍 +1 位作者 王玲 陶秦渝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30-131,共2页
【目的】 了解达纳康对新生儿窒息时机体红细胞免疫和过氧化物岐化酶 (SOD)的影响 ,寻找减轻新生儿窒息时脑损伤的有效药物。 【方法】 把 3 0例窒息新生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在窒息后第 1个 2 4h内抽第 1次血 ,治... 【目的】 了解达纳康对新生儿窒息时机体红细胞免疫和过氧化物岐化酶 (SOD)的影响 ,寻找减轻新生儿窒息时脑损伤的有效药物。 【方法】 把 3 0例窒息新生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在窒息后第 1个 2 4h内抽第 1次血 ,治疗组患儿于第 1次抽血后即口服达纳康片剂 15mg/ (kg .d) ,分 2次 ,疗程 1周。对照组不给达纳康 ,其余治疗基本相同。 1周后 ,两组患儿均抽第 2次血。以E C3 bRR和E ICR作为评价红细胞免疫活性的指标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SOD活性。 【结果】 窒息新生儿生后第 1天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E C3 bRR、E ICR和SOD均无差异。 1周后 ,治疗组E C3 bRR为 (19.2 0± 4.2 1) % ,SOD为 (165 8.61± 3 62 .3 1) μg/L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14 .87±4.99) % ,(13 2 4.83± 42 1.5 5 ) μg/L(P <0 .0 5 ) ;而治疗组E ICR为 (11.5 3± 4.18) %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15 .40± 3 .0 2 ) %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达纳康清除自由基 ,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堆积。新生儿窒息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红细胞免疫 SOD 达纳康
下载PDF
脐动脉血气分析诊断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璇 吴晓宇 +1 位作者 杨宏 张媛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2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 通过分析脐动脉血气及新生儿Apgar评分之间的关系,探索更准确诊断新生儿窒息的标准.方法 随机采集(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分娩活婴1 980例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同时对新生儿进行1、5、10分钟Apgar评分.登记新... 目的 通过分析脐动脉血气及新生儿Apgar评分之间的关系,探索更准确诊断新生儿窒息的标准.方法 随机采集(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分娩活婴1 980例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同时对新生儿进行1、5、10分钟Apgar评分.登记新生儿一般信息、出生情况、母围产因素,并跟踪新生儿的临床过程及窒息后的治疗结果.对1分钟Apgar≤7分的低Apgar评分与相应的脐动脉血气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分钟Apgar评分≤3分的重度窒息新生儿与≥8分正常新生儿的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H+浓度负对数、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剩余碱值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8.375、43.479、6.978、80.557,均P〈0.01).1分钟Apgar评分4~7分的轻度窒息新生儿与≥8分正常新生儿的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H+浓度负对数、二氧化碳分压、剩余碱值均有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6.622、22.467、6.890,均P〈0.05).1分钟Apgar评分≤3分的新生儿重度窒息与Apgar评分4~7分的新生儿轻度窒息血气分析结果中,H+浓度负对数、剩余碱和氧分压值均有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9.012、15.926、8.244,均P〈0.05).结论 脐动脉血气分析比Apgar评分更具客观性,脐动脉血气分析结合低Apgar评分作为诊断新生儿窒息的重要指标,可减少误诊率、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 APGAR评分 脐动脉血气分析 新生儿
下载PDF
孕期夫妇血型血清学检测与新生儿溶血病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3
9
作者 孙悦玲 孙红格 +3 位作者 施选性 金春子 吕胜利 王亚峰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年第2期59-59,47,共2页
目的探讨HDN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与新生儿溶血病关系。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对1680对夫妇进行ABO 及Rh(D)血型鉴定。对妻O型夫非O型者再进一步作IgG抗A(B)效价测定及抗体特异性鉴定。对Rh(D)阴性者, 查抗D IgG抗体。对产前夫妻ABO血型不合,... 目的探讨HDN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与新生儿溶血病关系。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对1680对夫妇进行ABO 及Rh(D)血型鉴定。对妻O型夫非O型者再进一步作IgG抗A(B)效价测定及抗体特异性鉴定。对Rh(D)阴性者, 查抗D IgG抗体。对产前夫妻ABO血型不合,IgG抗A(B)抗体效价≥64或有抗D抗体者,所生新生儿结合临床作ABO 及Rh血型鉴定,Combs实验,游离抗体和抗体释放实验。以验证产前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结果 1680 对夫妇中,妻O型,夫非O型者472对,占27.5%;妻Rh(D)阴性5例,占0.30%;夫妻血型不合者不规则抗体2例占 0、42%。有流产史IgG抗A(B)抗体效价>64占夫妻血型不合者24.8%。135例IgG抗A(B)效价≥64或有抗D抗体者,因母婴型不合而发病者,占32.8%。结论 1.夫妻血型不合引起的IgG抗体效价的高低,与流产次数呈正相关趋势。 2.产前IgG抗体效价高低与产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率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HDN) 血型不合
下载PDF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630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倪黎明 郭金珍 +1 位作者 康喆 邓科委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8年第4期81-81,共1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及核黄疸的发病情况,相关因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对本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以新生儿黄疸为主要诊断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3年中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及核黄疸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病因以新生儿感染,新生儿溶血... 目的了解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及核黄疸的发病情况,相关因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对本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以新生儿黄疸为主要诊断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3年中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及核黄疸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病因以新生儿感染,新生儿溶血病为最多,还有25.7%的病例原因不明。40%的病例从母婴同室转入,60.1%的病例为门诊收住的2次入院病例。结论要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及核黄疸的发病率,需减少围产期高危因素,做好早期监测,出院前的评估,提供有效的随访及合理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新生儿 措施
下载PDF
新生儿疾病与红细胞免疫
11
作者 吴晓宇 王玲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 红细胞免疫 基因 新生儿疾病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与头颅CT、行为神经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黎 郭金珍 孙悦玲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92-394,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患儿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hnbasicprotein,MBP)与头颅CT、行为神经(neonatalbehavioralneurologicalassessmentNBNA)的关系。【方法】选择足月HIE患儿43例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患儿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hnbasicprotein,MBP)与头颅CT、行为神经(neonatalbehavioralneurologicalassessmentNBNA)的关系。【方法】选择足月HIE患儿43例为观察组,轻、中、重度分别为19、11、13例,选择无窒息史及神经系统疾病的新生儿10例为对照组。于出生后4d、10~14d分别取血清,用ELISA法测定血清MBP。生后1周内行头颅CT检查。并于生后4d、10~14d分别行20项NBNA评分。【结果】头颅CT分度为重度者,其血清MBP含量明显增高。生后第4dNBNA评分≤25分者,其血清MBP含量较>25分者明显增高。【结论】将头颅CT、NBNA和血清MBP结合分析,对更好地判断脑损伤程度、估计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髓鞘碱性蛋白 头颅CT 行为神经测定
下载PDF
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实施的管理与护理
13
作者 薛琼 康燕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9年第5期597-599,共3页
目的 探讨做好新生儿危重症转运系统实施中的管理及护理程序。方法 对实施转运的390例危重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0例危重患儿转运过程中无一例死亡。其转归与转运时间相关,6小时以内转运201例(51.54%),治愈175例,治愈... 目的 探讨做好新生儿危重症转运系统实施中的管理及护理程序。方法 对实施转运的390例危重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0例危重患儿转运过程中无一例死亡。其转归与转运时间相关,6小时以内转运201例(51.54%),治愈175例,治愈率为87.06%,随着转运时间的延长,治愈率逐渐降低。结论 转运前的正确处理及转运中的监测护理是保证转运成功的关键,转运的时间与转归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新生儿 转运系统 转归 护理
下载PDF
新生儿先天性肾病综合征3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柯华 李占魁 于西萍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3年第3期166-167,共2页
例1患儿女,出生22天,因吃奶差2天、下肢水肿1天为主诉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胎龄36+1周,试管婴儿之大,因母妊高征、糖代谢异常急诊剖宫产娩出,Apgar评分:9、10、10分.出生体重2460 g;羊水、胎盘、脐带无特殊发现.生后即以新生儿肺炎、... 例1患儿女,出生22天,因吃奶差2天、下肢水肿1天为主诉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胎龄36+1周,试管婴儿之大,因母妊高征、糖代谢异常急诊剖宫产娩出,Apgar评分:9、10、10分.出生体重2460 g;羊水、胎盘、脐带无特殊发现.生后即以新生儿肺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之大、试管婴儿、高胆红素血症、卵圆孔未闭住院,治疗11天痊愈出院.出院后10天发现患儿吃奶差,且双下肢水肿明显,家长诉尿量尚可,以新生儿水肿原因待查二次人院.查体:体温正常,晚期早产儿貌,反应欠佳,轻度萎靡状,哭声尚可.皮肤苍白,轻度花纹.双肺呼吸音粗,右肺可闻及少许干哕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患儿 出生体重 试管婴儿
下载PDF
新生儿医院感染130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韩克菲 倪黎明 邓科委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6-16,19,共2页
医院感染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新生儿死亡,尤其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引起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因素很多,作者对陕西省妇幼保健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的住院新生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感染的疾病分布、病原菌及胎龄等因素的关系,... 医院感染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新生儿死亡,尤其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引起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因素很多,作者对陕西省妇幼保健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的住院新生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感染的疾病分布、病原菌及胎龄等因素的关系,探讨降低新生儿的医院感染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病原菌 新生儿
下载PDF
中日新生儿医学水平差异分析
16
作者 张莉 藤生徹 濑古圣一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0年第4期102-105,共4页
新生儿医学水平是评价一个国家卫生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考察日本多家围产期母子医疗中心,从新生儿生育界限、新生儿死亡率差异、社会医疗保险背景、新生儿窒息复苏、新生儿转运网络、日本新生儿医护人员培养、日本极低出生体重儿(V... 新生儿医学水平是评价一个国家卫生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考察日本多家围产期母子医疗中心,从新生儿生育界限、新生儿死亡率差异、社会医疗保险背景、新生儿窒息复苏、新生儿转运网络、日本新生儿医护人员培养、日本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存活预后状况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中日两国新生儿医学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中国 新生儿医学 差距 分析
下载PDF
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一例
17
作者 倪黎明 曾军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5年第8期97-97,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 腹部立位平片 移动性浊音 自然分娩 阿氏评分 出生体重 精神反应 面色苍白 心肺听诊
下载PDF
雄激素对HIBD新生鼠phosphacan和NG2蛋白聚糖表达与轴突再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占魁 柯华 +1 位作者 倪黎明 李清红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57-361,共5页
目的了解雄激素对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新生鼠脑组织磷酸蛋白聚糖(phosphacan,PC)及NG2蛋白聚糖(NG2)表达变化及其与缺血缺氧脑损伤后轴突再生的关系,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制作新生鼠HIBD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雄激... 目的了解雄激素对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新生鼠脑组织磷酸蛋白聚糖(phosphacan,PC)及NG2蛋白聚糖(NG2)表达变化及其与缺血缺氧脑损伤后轴突再生的关系,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制作新生鼠HIBD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雄激素干预组(于模型制成后即刻注射丙酸睾丸酮25mg/kg)。于缺氧缺血(HI)后24h、72h、7d、10d取脑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和电镜切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PC和NG2蛋白聚糖在各组大鼠皮质和海马表达的动态变化,应用透射电镜对比观察各组海马和皮层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细胞凋亡、神经元轴突再生及胶质细胞增生情况。结果①HI后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假手术组于术后24h细胞表面见较小的突起,72h、7d及10d细胞表面可见大小不等的突起,未见凋亡细胞;HIBD组HI24h、72h、7d和10d时细胞表面无突起或仅有较小突起;雄激素干预组的神经元轴突较HIBD组后增长明显,但较假手术组弱。②HI后脑组织PC和NG2的表达:假手术组海马和皮层均存在少量PC和NG2的表达,海马的表达高于皮层。HIBD组在HI后24h表达开始呈阳性反应,HI后72h明显增多,7d达高峰,10d后开始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雄激素干预组,PC和NG2的表达时程和分布与HIBD组相似,HI后24h、72h、7d和10d在皮层和海马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HIBD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和NG2可能是HIBD后抑制神经元轴突再生的重要因子之一,雄激素可能通过调节胶质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抑制PC和NG2表达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氧/脑缺血 雄激素 磷酸蛋白聚糖 NG2蛋白聚糖 轴突再生 新生大鼠
下载PDF
丙酸睾酮预处理对HIBD新生鼠脑细胞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占魁 赵春艳 +3 位作者 冯晋兴 柯华 倪黎明 李清红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观察丙酸睾酮预处理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大脑皮质和海马区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新生3日龄SD大鼠随机分... 【目的】观察丙酸睾酮预处理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大脑皮质和海马区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新生3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24),HIBD组(n=24),T预处理组(n=24)。T预处理组大鼠于3日龄时给予T预处理。HIBD组和T预处理组大鼠于7日龄时进行HIBD模型制作。于HI后12、24、72h、7d观察各组脑组织病理形态及应用Nissl染色法测定神经元数目而间接检测神经细胞坏死和凋亡。并于HI后24、72h、7d制作石蜡切片,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NGF在各组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HI后24、72h和7d,正常对照组和HIBD组大鼠脑皮质和海马区仅见极少量阳性细胞表达,而T预处理组大鼠于HI后24h和72h NGF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正常对照组和HIBD组大鼠海马区偶尔可见NGF免疫阳性细胞表达,T预处理组大鼠海马区于HI后72h出现NGF免疫阳性细胞表达轻微增多,与正常对照组和HIBD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丙酸睾酮预处理可明显见减轻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增加HIBD新生大鼠脑皮质和海马区NGF表达,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氧 脑缺血 丙酸睾酮 雄激素受体 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雄激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组织芳香化酶和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占魁 沈凌 +3 位作者 柯华 李飞 倪黎明 李清红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41-446,共6页
目的观察雄激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皮质及海马区芳香化酶细胞色素P450(AROM)与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及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雄激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96只7日龄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 目的观察雄激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皮质及海马区芳香化酶细胞色素P450(AROM)与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及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雄激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96只7日龄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和雄激素组,每组32只。雄激素组和HIBD组制作HIBD模型。缺氧缺血(HI)后两组动物分别给予腹腔注射丙酸睾丸酮(25 mg/kg)和等量的花生油。于HI后24 h、72 h、7d、10 d观察各组海马和皮层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及AROM和NGF表达的变化。结果电镜下可见HIBD组神经细胞水肿,细胞器减少,核肿胀,染色质凝集成块状,线粒体减少、肿胀,可见大量凋亡细胞。与HIBD组相比,雄激素干预组神经细胞排列较整齐,神经元核膜完整,染色质均匀,细胞凋亡少见,神经元轴突再生明显。HIBD组HI后24 h NGF与AROM表达出现阳性反应,HI后72 h明显增多,7 d达高峰,10 d后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假手术组。雄激素组皮层和海马NGF与AROM的表达在HI后72 h、7 d和10 d明显高于HIBD组和假手术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雄激素干预可增加脑组织NGF和AROM的表达,促进神经细胞形态的恢复及神经元轴突再生,减少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氧/缺血 雄激素 芳香化酶 神经生长因子 新生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