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的中美比较与思考——基于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炜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共6页
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对于推进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尽管博士的称谓和专业教育的历史都很悠久,学术学位博士生教育也已实施200多年,但现代意义的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出现较... 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对于推进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尽管博士的称谓和专业教育的历史都很悠久,学术学位博士生教育也已实施200多年,但现代意义的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出现较晚,对此的认识也还不一致,且中国与美国的相关定义与分类、规模与结构均有所不同。加快发展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应坚定“四个”自信和坚持中国特色,深入推进分类发展,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强立德树人和完善培养过程,提升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支撑引领强国建设的能力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 博士生教育 定义与分类 规模与结构 中美比较
下载PDF
优秀研究生导师成长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国内351位导师履历的生存分析
2
作者 郑烨 胡璎杰 肖敏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7,共10页
在当前加快推进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进程中,探索优秀导师成长阶段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聚焦我国54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351名优秀研究生导师,在履历信息梳理的基础上,采用生存分析法探讨其不同成长阶段的差异性... 在当前加快推进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进程中,探索优秀导师成长阶段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聚焦我国54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351名优秀研究生导师,在履历信息梳理的基础上,采用生存分析法探讨其不同成长阶段的差异性和影响因素。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表明,在晋升为副教授阶段,不同学科背景对优秀研究生导师的职业成长生涯发展影响不大,不同高等教育背景和博士后经历会产生显著性影响;在晋升为正教授阶段,不同学科背景和博士后经历对其职业成长发展的影响不显著,而不同高等教育背景对其职业成长发展影响显著。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晋升为副教授阶段,年龄、地域、海外经历、博士后经历和高等教育背景均对其成长产生显著影响;在晋升为正教授阶段,年龄、性别和高等教育背景影响显著。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研究启示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研究生导师 职业成长 生存分析法 履历分析法
下载PDF
教育学的类别划分及研究生培养——基于中美两国学科专业比较的视角
3
作者 张炜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5-93,共9页
中国的教育学学科门类下设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3个一级学科,以及教育、体育、国际中文教育、应用心理4个专业学位类别。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15个二级学科,教育专业学位类别下设13个专业领域。美国的教育学两位数代码下设有15个四位数... 中国的教育学学科门类下设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3个一级学科,以及教育、体育、国际中文教育、应用心理4个专业学位类别。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15个二级学科,教育专业学位类别下设13个专业领域。美国的教育学两位数代码下设有15个四位数代码及109个六位数代码,心理学、体育学单设。在比较中美两国教育学的概念界定、分类方法和学科专业数量的基础上,讨论了两国教育学学科专业的管理方式、目录编制及研究生培养规模,建议建构自主知识体系,加强教育学一级学科与专业学位类别建设,加快研究生教育学等二级学科和专业领域的发展,加深教育学与其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促进教育学学科专业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学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高层次人才的自主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学科专业目录 研究生培养 交叉融合 中美比较
下载PDF
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行动模型构建及运行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肖敏 李卫卫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7,共9页
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治理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社会行动论,构建了由质量治理目标、质量治理权力、质量治理保障、质量治理文化四维互构的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治理行动模型。通过深入分析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治理行动... 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治理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社会行动论,构建了由质量治理目标、质量治理权力、质量治理保障、质量治理文化四维互构的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治理行动模型。通过深入分析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治理行动系统特征与动因,进一步探究了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治理行动的运行机制,即协商机制、共治机制、协调机制、共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质量治理 行动模型 运行机制
下载PDF
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角色伦理:演进逻辑、概念厘定和功能定位
5
作者 张艳宁 薛晨 肖敏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30,共7页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扮演重要角色、担当重要责任,其角色责任的演进经历了初步成型、恢复发展和明确规定三个阶段,遵循着从关注数量规模逐渐转向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的责任目标定位、从单一学术指导转向全面培养发展的导师责任内涵...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扮演重要角色、担当重要责任,其角色责任的演进经历了初步成型、恢复发展和明确规定三个阶段,遵循着从关注数量规模逐渐转向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的责任目标定位、从单一学术指导转向全面培养发展的导师责任内涵深化、从国家外部管理转向高校内部管理的导师管理规制完善、从导师“终身制”转向全过程动态监测的导师评价标准规范的演进逻辑。以角色伦理为理论依据,提出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角色伦理的概念,是指导师在研究生培养的角色扮演中,遵循着由责权定位、伦理期待和道德规范构成的伦理行为模式。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导师角色具有多重性、社会性、规范性和秩序性的特征,进而其角色伦理发挥着价值引导、责任培育、行为规导和和谐互动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责任人 角色伦理 研究生培养
下载PDF
基于组态视角的“双一流”高校优秀研究生导师成长路径研究
6
作者 郑烨 胡璎杰 《中国成人教育》 2024年第11期54-65,共12页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研究生导师在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任务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拟聚焦“优秀研究生导师成长路径”这一主题,聚焦“双一流”建设高校中通过高校师生推荐和选拔、获得“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的导...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研究生导师在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任务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拟聚焦“优秀研究生导师成长路径”这一主题,聚焦“双一流”建设高校中通过高校师生推荐和选拔、获得“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的导师群体。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组态视角研究其发展成长路径,探寻促进优秀研究生导师成长的多样性因素组合,为高质量建设具有教育家精神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提供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研究生导师 教师专业发展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组态分析
下载PDF
基于TAM视角的公共政策场景化在线教学平台的教学满意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郑烨 鲁瑞雪 李娜 《高等理科教育》 2024年第4期65-76,共12页
基于TAM视角,本研究对国内5所使用公共政策场景化在线教学平台的高校本科生进行研究,构建了在线教学平台教学满意度理论模型并实证检验了其内在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公共政策场景化在线教学平台的满意度整体尚可,但低于线下教学,在教... 基于TAM视角,本研究对国内5所使用公共政策场景化在线教学平台的高校本科生进行研究,构建了在线教学平台教学满意度理论模型并实证检验了其内在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公共政策场景化在线教学平台的满意度整体尚可,但低于线下教学,在教学效果、教学体验、教学收获这三个维度方面,教学效果的均值相对最低。(2)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以及外部环境均会显著正向影响在线教学平台的教学满意度,相比较而言感知有用性对教学满意度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3)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教学满意度整体方面的认知差异并不显著,但其对在线教学平台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方面的认知差异较为显著,同时低年级同学对在线教学平台的感知有用性以及教学满意度的感知要高于高年级同学。本研究揭示了在线教学平台教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同时也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公共政策场景化在线教学平台的教学满意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M 公共政策场景化在线教学平台 教学满意度
下载PDF
导师能力如何影响研究生科研绩效——基于五所“双一流”高校的调查 被引量:15
8
作者 郑烨 李真淼 肖敏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3-52,共10页
构建导师能力影响研究生科研绩效的理论模型,以陕西省5所“双一流”高校的544名研究生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与Bootstrap方法验证理论模型。结果表明:(1)导师学术能力与指导能力均会显著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科研绩效,且导师指导能力... 构建导师能力影响研究生科研绩效的理论模型,以陕西省5所“双一流”高校的544名研究生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与Bootstrap方法验证理论模型。结果表明:(1)导师学术能力与指导能力均会显著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科研绩效,且导师指导能力的正向影响更强;导师管理能力不会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但会正向影响研究生科研绩效。(2)研究生创新能力在导师学术能力和研究生科研绩效间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即“名师不一定出高徒”),在导师指导能力与研究生科研绩效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3)理工科导师学术能力和指导能力的正向影响都更显著,而人文社科类导师的管理能力影响更强;青年导师学术能力的影响更突出,而中年导师指导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师能力 研究生创新能力 研究生科研绩效 “双一流”高校
下载PDF
在线教学问题及改进对研究生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卫卫 肖敏 +1 位作者 张艳宁 宁昕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62,共10页
基于某高校研究生在线教学的实证研究,对研究生特征、教学质量问题、研究生感知问题,以及在线教学问题的改进等对研究生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做出分析。结果显示,女研究生比男研究生持续使用意愿高;博士研究生比硕士研究生持续使用意愿高... 基于某高校研究生在线教学的实证研究,对研究生特征、教学质量问题、研究生感知问题,以及在线教学问题的改进等对研究生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做出分析。结果显示,女研究生比男研究生持续使用意愿高;博士研究生比硕士研究生持续使用意愿高;在线教学质量、在线教学改进对研究生持续使用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自我感知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研究生持续使用意愿均有负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对研究生持续使用意愿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为提升研究生在线教学持续使用意愿,应遵循研究生成长规律,树立“生本”育人理念;提升教学互动魅力,丰富考核评价方式;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保障在线教学质量;制定激励政策制度,重视情感与能力建设;增强学生主体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教学 研究生教育 持续使用意愿
下载PDF
大学与学院有何不同?——基于美国研究生、学科及科研分层定位的视角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炜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2-81,共10页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传统“学院模式”、柏林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和学术研究、本土大学服务社会和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专业教育,都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现代大学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其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新兴交叉...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传统“学院模式”、柏林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和学术研究、本土大学服务社会和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专业教育,都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现代大学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其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新兴交叉学科不断涌现以及科技创新作用持续凸显,使得现代大学与传统学院的差异更加凸显,初级学院、社区学院和专门学院等应运而生,推进了高校分层定位和分类体系的不断完善,但也引发了一些矛盾和冲突,应客观看待和科学分析高校校名、分类和办学定位。中美两国国情不同,高等教育发展路径与环境差异很大,深化美国现代大学与传统学院的讨论分析,开展中美比较,有助于增强辩证思维和教育自信,进一步规范校名管理,准确把握不同类型高校的分层定位与特色优势,为教育、科技和人才强国建设作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大学 传统学院 教育理念 校名与分类 学科与科研
下载PDF
国内高校在线教学效果研究演进及主题分析——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的视角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烨 鲍徐涵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00-112,共13页
以1995—2023年间CSSCI数据库收录的120篇高校在线教学研究文献为样本,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和共词分析法,对国内高校在线教学效果研究的演进历程与趋势、热点主题等进行深度挖掘和梳理。结果表明:国内高校在线教学效果的研究演进历经了... 以1995—2023年间CSSCI数据库收录的120篇高校在线教学研究文献为样本,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和共词分析法,对国内高校在线教学效果研究的演进历程与趋势、热点主题等进行深度挖掘和梳理。结果表明:国内高校在线教学效果的研究演进历经了在线教学起步1.0阶段、大规模慕课建设2.0阶段和实现高校全覆盖3.0阶段;演进趋势则体现出四条发展轨迹。研究热点主题包括理论基础及实践模式、评价体系及影响因素、效果表现形式及优化路径等三方面。其中,在线教学的正面效果主要体现在“教”“学”主体和教学交互两方面,负面效果及优化路径主要是从平台、师生技能、在线教学设计、在线教学管理等四个层面进行探讨。最后,归纳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教学效果 研究历程和趋势 热点主题 高校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探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烨 柴金来 王春萍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8-67,共10页
新文科建设是党和国家立足于民族复兴、人才培养的战略高位,对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所做出的有益探索与伟大尝试,给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也带来了无限机遇。文章在总结提炼新文科建设的特征及其对公共管理硕士人才的总体要求背景下,... 新文科建设是党和国家立足于民族复兴、人才培养的战略高位,对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所做出的有益探索与伟大尝试,给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也带来了无限机遇。文章在总结提炼新文科建设的特征及其对公共管理硕士人才的总体要求背景下,梳理了当前国内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概况及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基于“手段-目的链”分析框架,构建了“四维一体”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其中“四维”包括:制度创新、实践平台、保障机制和课程改革,“一体”强调以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导向。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该体系在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方面的实践路径、特色及效果。文章旨在为国内高校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公共管理硕士人才的培养提供思路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公共管理硕士 人才培养 质量保障体系
下载PDF
关于统筹协调学科专业目录与学科评估的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炜 《大学与学科》 CSSCI 2023年第2期14-23,共10页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已经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结果也已分别反馈给参评高校。在宏观层面,学科专业目录是学科评估单元划分的依据,而学科评估的结果可以为学科专业目录动态调整提供参考。在微观层面,学科专业设置是高校...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已经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结果也已分别反馈给参评高校。在宏观层面,学科专业目录是学科评估单元划分的依据,而学科评估的结果可以为学科专业目录动态调整提供参考。在微观层面,学科专业设置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学科建设的经验又为高校合理设置学科专业提供思路。新版学科专业目录对学科评估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深化对评估单元、指标体系、专业学位、交叉学科、新增和试点学科专业等的认识,在评估方法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建议加强学科专业的分类建设和分类评估,客观看待学科专业与院系的关系,深入研究和完善学科专业的功能,科学学习借鉴国外经验与彰显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专业目录 学科评估 相互关系 分类与功能 中国特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