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医疗资源与利用相关情况回顾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邓峰 高建民 吕菊红 《中国卫生资源》 2013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对陕西省近10年来医疗资源与利用相关情况进行了回顾分析,以期对未来陕西省医疗资源科学配置提供有益借鉴。方法:数据分析,文献查阅及实际调查等。结果:陕西省床位数增长过快,医院床位数比例偏高,医师相对不足,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快... 目的:对陕西省近10年来医疗资源与利用相关情况进行了回顾分析,以期对未来陕西省医疗资源科学配置提供有益借鉴。方法:数据分析,文献查阅及实际调查等。结果:陕西省床位数增长过快,医院床位数比例偏高,医师相对不足,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快速增长,住院服务利用尤为明显,但年平均诊疗人次和住院率较全国偏低。结论:应采取综合措施,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重视防病工作等,用科学的体制机制保障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以促使医改目标的早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资源 医疗资源利用 陕西省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5
2
作者 高海锋 乔芬 +1 位作者 赵秋剑 张红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3期379-381,384,共4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为急诊患儿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宝鸡市中心医院和宝鸡市中医医院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22例,其中细菌感染...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为急诊患儿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宝鸡市中心医院和宝鸡市中医医院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22例,其中细菌感染患儿(细菌感染组)176例、病毒感染患儿(病毒感染组)268例、支原体感染患儿(支原体感染组)78例。同时,选择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PCT和hs-CRP的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PCT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支原体感染组PCT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病毒感染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病毒感染组P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PCT和hs-CRP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感染组PCT和hsCRP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PCT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s-CR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hs-CRP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0、0.797、0.913,灵敏度分别为76.8%、85.6%、92.3%,特异度分别为88.7%、72.3%、83.4%,PCT、hs-CRP单独诊断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截断值分别为0.62ng/mL、8.23mg/L。结论血清PCT和hs-CRP水平检测可用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可为早期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儿童
下载PDF
双嘧达莫治疗川崎病临床疗效及对患儿CRP、PCT等水平影响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玉 马依晨 +1 位作者 李艳 马红茹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644-1647,共4页
目的:探讨双嘧达莫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及其对患儿CRP、PCT等的影响。方法:将86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以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以双嘧达莫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双嘧达莫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及其对患儿CRP、PCT等的影响。方法:将86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以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以双嘧达莫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情况,CRP、PCT及相关的变化情况以及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81.4%(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CRP、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的更为显著(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方面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嘧达莫应用于川崎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炎性反应的控制,临床症状的改善,且不会增加治疗的风险,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证/药物疗法 抗血小板聚集药/治疗应用 C反应蛋白质/代谢 降钙素原/代谢
下载PDF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倪莎莎 李艳 +1 位作者 马依晨 王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878-879,共2页
目的:研究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联合枸橼酸咖啡因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早产儿呼吸暂停患儿102例,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采用nCPAP联合枸橼酸咖啡治疗,对照组单用nCPAP治疗。观... 目的:研究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联合枸橼酸咖啡因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早产儿呼吸暂停患儿102例,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采用nCPAP联合枸橼酸咖啡治疗,对照组单用nCPAP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对比两组的呼吸暂停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0.98%(26/51)、94.12%(48/5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9.41%(15/51)、78.43%(4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nCPAP联合枸橼酸咖啡因对早产儿呼吸暂停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治疗后呼吸暂停发生几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呼吸暂停/治疗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枸橼酸咖啡因
下载PDF
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腹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张建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342-345,共4页
目的:研究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4月期间因轮状病毒性肠炎腹泻在宝鸡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葡萄糖酸锌联合常规治疗的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的对... 目的:研究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4月期间因轮状病毒性肠炎腹泻在宝鸡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葡萄糖酸锌联合常规治疗的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0天,测定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补体含量,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含量及粪便中肠道菌群的含量。结果:治疗后10天,两组血清中TNF-α、IL-1β、IL-8、sIL-2R、DAO、D-乳酸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CD8+的含量、粪便中大肠埃希菌的含量均低于治疗前,血清中C3、C4、IgA、IgG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CD3^+、CD4^+的含量以及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含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血清中TNF-α、IL-1β、IL-8、sIL-2R、DAO、D-乳酸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CD8^+的含量、粪便中大肠埃希菌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血清中C3、C4、IgA、IgG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CD3^+、CD4^+的含量以及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腹泻能够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应答及肠黏膜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性肠炎 葡萄糖酸锌 炎症反应 免疫应答 肠黏膜屏障
下载PDF
鞣酸蛋白酵母散联合甘草锌颗粒对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王玉 李婷婷 韩丽华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第3期306-308,共3页
目的研究鞣酸蛋白酵母散联合甘草锌颗粒对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们两院进行诊治的96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疗,观察组联合口服甘草锌颗粒治疗,比较两... 目的研究鞣酸蛋白酵母散联合甘草锌颗粒对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们两院进行诊治的96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疗,观察组联合口服甘草锌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高于对照组的72.92%(P<0.05)。观察组的腹泻相关症状恢复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大便频次、大便性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01)。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鞣酸蛋白酵母散联合甘草锌颗粒对小儿急性腹泻具有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恢复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酸蛋白酵母散 甘草锌颗粒 小儿急性腹泻 临床疗效
下载PDF
NGF联合胞二磷胆碱+脑蛋白水解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行为发育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6
7
作者 张建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9期2325-2328,共4页
目的:分析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胞二磷胆碱+脑蛋白水解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行为发育及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6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接受支持治疗+NGF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 目的:分析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胞二磷胆碱+脑蛋白水解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行为发育及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6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接受支持治疗+NGF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接受支持治疗+NGF联合胞二磷胆碱+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对比两组神经行为发育、肌酸激酶及脑型同工酶、病情相关指标水平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神经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S100B)水平,心肌酶谱相关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K-B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鞘碱性蛋白(MBP)、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一氧化碳(CO)水平低于对照组,纤维连接蛋白(F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GF联合胞二磷胆碱+脑蛋白水解物用于HIE患儿治疗,可减轻脑组织损伤并优化全身状态,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神经生长因子 胞二磷胆碱 脑蛋白水解物
下载PDF
国内外川崎病临床治疗进展
8
作者 吕菊红 马红茹 邓峰 《临床医学进展》 2019年第8期889-897,共9页
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是否科学、有效,根本上有赖于对疾病的发病机制或病因的研究清晰程度。尽管自从全球首个川崎病研究报道至今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其发病机制或病因至今尚未研究清楚。虽然目前国内外川崎病的临床治疗仍以药物对症处... 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是否科学、有效,根本上有赖于对疾病的发病机制或病因的研究清晰程度。尽管自从全球首个川崎病研究报道至今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其发病机制或病因至今尚未研究清楚。虽然目前国内外川崎病的临床治疗仍以药物对症处理为主,但国外临床治疗与研究进展相对较快。在我国川崎病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背景下,有必要及时对国内外川崎病临床治疗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为提高我国川崎病临床治疗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临床治疗 国际
下载PDF
国内外川崎病临床诊断研究进展
9
作者 吕菊红 马红茹 邓峰 《临床医学进展》 2019年第7期852-859,共8页
川崎病是一种主要发生于5岁及以下儿童的系统性血管炎,已成为发达国家后天性儿童心脏病的主要原因。自全球首个川崎病研究报道至今,已过去了半个世纪,有关川崎病的临床诊断研究各国研究进展不一。我国川崎病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 川崎病是一种主要发生于5岁及以下儿童的系统性血管炎,已成为发达国家后天性儿童心脏病的主要原因。自全球首个川崎病研究报道至今,已过去了半个世纪,有关川崎病的临床诊断研究各国研究进展不一。我国川崎病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提高川崎病临床诊断水平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国内外川崎病临床诊断标准进行综述,旨在为提高我国川崎病临床诊断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临床诊断 国际
下载PDF
高频雾化联合精细化护理对小儿肺炎咳嗽患儿影响观察 被引量:14
10
作者 徐海瑛 安昱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1期2655-2657,共3页
小儿肺炎咳嗽是儿童的常见疾病,主要临床症状有咳嗽、咳痰、发热以及气促呼吸困难等。近年来小儿肺炎的发生患者数在逐年攀升,严重者出现多种并发症,进而导致儿童死亡,给患儿家庭带来经济和心理上极大的压力。
关键词 小儿肺炎 患儿家庭 呼吸困难 临床症状 生存环境 自身免疫力 肺部啰音 并发症 咳嗽消失时间 患儿依从性
下载PDF
微信群平台在内科科室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提升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丽琼 安昱 朱波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505-507,共3页
内科工作比较复杂且繁忙,护理人员在保证自己工作质量的同时,还要兼顾操作培训、业务学习、临时会议、护理信息反馈等,因此往往会出现信息遗漏或处理不及时等情况的发生[1].研究发现,通过及时的护理相关信息反馈,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内科工作比较复杂且繁忙,护理人员在保证自己工作质量的同时,还要兼顾操作培训、业务学习、临时会议、护理信息反馈等,因此往往会出现信息遗漏或处理不及时等情况的发生[1].研究发现,通过及时的护理相关信息反馈,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但传统的口头反馈存在的问题较多,比如护理人员之间互动不频繁,时效较低,问题反复纠正得不到有效解决等[2].微信平台是近几年兴起的即时通讯软件,支持图片、文字、视频、语音等多种方式的信息传递,且其信息传递具有时效性、便捷性、零资费以及多样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中,为当前使用人数最多的软件[3].本研究通过建立护理人员微信群平台,使内科科室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满意度 护理质量 价值分析 内科 科室 信息反馈 护理人员 信息传递
下载PDF
敏咳汤对实验性哮喘豚鼠炎性细胞、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富华 王生婷 +2 位作者 成秋 王晓萌 颜靖棠 《陕西中医》 2018年第7期823-826,共4页
目的:探索敏咳汤对支气管哮喘豚鼠中炎性细胞(ECP)、炎性介质(NO)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清洁级封闭群幼龄雄性豚鼠50只,将其分为5组(哮喘模型组、中药大剂量组、中药小剂量组、地塞米松片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采用卵白蛋白造模法... 目的:探索敏咳汤对支气管哮喘豚鼠中炎性细胞(ECP)、炎性介质(NO)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清洁级封闭群幼龄雄性豚鼠50只,将其分为5组(哮喘模型组、中药大剂量组、中药小剂量组、地塞米松片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采用卵白蛋白造模法。观察敏咳汤对哮喘豚鼠血清中炎性细胞(ECP)、炎性介质(IL-2、IL-3、IL-4、IL-13)和NO含量的影响。结果:敏咳汤可有降低血清中NO、ECP、IL-3、IL-13的含量、降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4的含量;提高血清IL-2的含量。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可知敏咳汤从哮喘发病多个环节阻滞哮喘的发生。(1)敏咳汤可缩短哮喘发生症状的持续时间。(2)敏咳汤可升高IL-2的含量,恢复Th1/Th2类细胞因子免疫应答失衡,从而减少哮喘的发生。(3)敏咳汤可降低IL-4和IL-13的含量,减少IgE合成的细胞因子,阻滞哮喘的发生。(4)敏咳汤减少IL-3的含量,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一则阻滞嗜碱、肥大细胞增殖和活性,二则减少嗜酸细胞活性。(5)敏咳汤可降低NO的含量,减少气道的炎症。这种机制在于NO能阻断嗜酸性粒细胞凋亡,从而间接加重或促进嗜酸性粒细胞炎症反应。同时作为信使的NO可抑制TH1细胞,促进TH2细胞的激活,致使激活炎性细胞的细胞因子IL-4生成过多,加重气道炎症反应。(6)敏咳汤可降低ECP的含量,减少哮喘季节性的发作,如花粉的诱发,减少气道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敏咳汤 炎性细胞 炎性介质 细胞因子 动物实验 豚鼠
下载PDF
美洛西林的严重不良反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晓蓉 李冬梅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17-318,共2页
目的了解美洛西林的严重不良反应。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并查阅1999-2009年国内公开发行的主要医药期刊有关美洛西林所致不良反应的文献。结果严重不良反应22例,其中过敏性休克6例(其中死亡1例),严重药物皮疹2例,出血性膀胱... 目的了解美洛西林的严重不良反应。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并查阅1999-2009年国内公开发行的主要医药期刊有关美洛西林所致不良反应的文献。结果严重不良反应22例,其中过敏性休克6例(其中死亡1例),严重药物皮疹2例,出血性膀胱炎1例,血小板减少2例,暴发性白细胞减少1例,外生殖器水肿伴排尿困难2例,眼球运动障碍2例,低血钾症1例,急性肾功衰竭3例,腹泻1例及头晕、耳鸣1例。结论对美洛西林在临床应用要予以高度重视,以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洛西林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预防价值 被引量:13
14
作者 赵晓娟 柳文婧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7期2301-2303,共3页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一种新生儿常见危重疾病,该病以早产儿及低出生体质量儿多见,表现为患儿生后不久即出现的呼吸窘迫,并进行性加重至呼吸衰竭,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1]。该病的发生多认为是由于患儿肺发育不成熟及缺乏肺泡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一种新生儿常见危重疾病,该病以早产儿及低出生体质量儿多见,表现为患儿生后不久即出现的呼吸窘迫,并进行性加重至呼吸衰竭,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1]。该病的发生多认为是由于患儿肺发育不成熟及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患儿出现肺泡萎陷、肺顺应性降低及肺不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是NRDS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但是目前BP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以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效果及其对BPD的预防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萎陷 肺表面活性物质 进行性加重 肺顺应性 呼吸窘迫
下载PDF
整体护理在流行性出血热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丽琼 段春苗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687-689,共3页
流行性出血热属于汉坦病毒引发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多数患者在临床中可表现为头痛、眼眶痛、面红、休克、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使患者发生多脏器功能障碍,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1]。整体护理是基于现代护理理念和预先制定的护理措... 流行性出血热属于汉坦病毒引发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多数患者在临床中可表现为头痛、眼眶痛、面红、休克、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使患者发生多脏器功能障碍,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1]。整体护理是基于现代护理理念和预先制定的护理措施,以患者为中心开展的系统化护理模式[2]。本研究在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护理中开展了整体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脏器功能障碍 流行性出血热 系统化护理 面红 整体护理 以患者为中心 汉坦病毒 现代护理理念
下载PDF
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危重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16
作者 牟春燕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29期5079-5080,共2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危重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重患儿,在积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小剂量多巴胺2~5μm/(kg·min),以静脉输液泵静脉注射,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危重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重患儿,在积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小剂量多巴胺2~5μm/(kg·min),以静脉输液泵静脉注射,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危重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多巴胺 危重症 新生儿 胃肠功能障碍
下载PDF
儿科住院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倪莎莎 陈蓓蕾 +4 位作者 马依晨 李艳 柳文婧 李鸿馨 张进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13期2546-2549,共4页
目的:分析我院儿科患儿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本文以我院儿科近年来(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临床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566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患儿的病原菌分布情况... 目的:分析我院儿科患儿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本文以我院儿科近年来(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临床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566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患儿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性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本次研究的566例患儿共检出病原菌126株,病原菌检出率为22.26%。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构成比分别为23.80%、17.56%、10.32%和7.14%;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抱曲松、复方新诺明、氨曲南的耐药率分别为76.67%、73.33%、36.67%和26.67%;大肠埃希氏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头抱曲松、哌拉西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72.73%、72.73%、68.18%、45.46%、27.27%、22.72%;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0%、84.6%、84.6%、69.23%、53.85%和38.46%。结论:儿科医院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且多重耐药菌感染增多,临床抗菌药选择的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针对性的选择用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及合理性,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住院患儿 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原文传递
血清甲胎蛋白、α-L-岩藻糖苷酶、5'-核苷酸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在肝细胞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高海锋 赵秋剑 +3 位作者 王静 高凤英 乔芬 李晓雁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6年第8期519-522,527,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5'-核苷酸酶(5'-NT)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检测在肝细胞癌(HCC)诊断中的应用,为HCC早期、快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首诊为HCC的患者120...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5'-核苷酸酶(5'-NT)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检测在肝细胞癌(HCC)诊断中的应用,为HCC早期、快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首诊为HCC的患者120例(HCC组)、肝硬化患者150例(肝硬化组)、肝炎患者200例(肝炎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速率法、过氧化物酶法和酶比色法测定血清AFP、AFU、5'-NT和GGT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HCC组、肝硬化组、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AFP、AFU、5'-NT和GGT的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FP、AFU、5'-NT和GGT单独检测HCC的灵敏度分别为58.33 %(70/120)、82.50 %(99/120)、85.00%(102/120)、78.33 %(94/120),特异度分别为88.33%(106/120)、73.33 %(88/120)、88.33%(106/120)、71.67 %(86/120),AUC分别为0.655、0.702、0.814、0.754,四项指标联合检测HCC的灵敏度为98.33 %(118/120),特异度为96.67 %(116/120),AUC为0.975,均较单项检测高(均P<0.05).结论 血清AFP、AFU、5'-NT和GGT联合检测可提高HCC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能够优势互补,对HCC的早期和快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甲胎蛋白 Α-L-岩藻糖苷酶 5'-核苷酸酶 Γ-谷氨酰转肽酶
原文传递
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与C反应蛋白在小儿川崎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雪琴 吕菊红 李文君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5期583-584,共2页
目的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与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川崎病(kawasake disease,KD)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2例KD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同期住院的2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对照组)的血浆NT-proBNP及CRP水平;按冠状动脉(冠脉)... 目的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与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川崎病(kawasake disease,KD)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2例KD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同期住院的2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对照组)的血浆NT-proBNP及CRP水平;按冠状动脉(冠脉)损伤与否进一步将KD患儿分为冠脉病变组及无冠脉病变组,对三组NT-proBNP及CRP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KD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NT-proBNP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恢复期有、无冠脉病变组两指标均较急性期下降(P<0.05或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KD急性期冠脉病变组及无冠脉病变组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冠脉病变组血浆CRP水平明显高于无冠脉病变组(P<0.05)。结论 NT-proBNP及CRP均可作为早期诊断KD的实验室指标,CRP较NT-proBNP在判断川崎病是否存在冠脉病变方面更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C反应蛋白 川崎病 儿童
原文传递
中国农村慢性病相关情况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邓峰 吕菊红 高建民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3年第4期497-499,共3页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引起的死亡比例不断增加,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引起的死亡比例不断增加,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口老龄化等新形势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 慢性病 患病率 防控措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