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农业技术在渭北旱塬苹果上的应用情况初报
1
作者 文军军 《果农之友》 2024年第2期50-52,共3页
中医农业是中医思想和中医药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农业应用,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创新型生态健康农业新模式,是农业绿色发展的一种理念,也是生态农业发展的一种途径和方式。中医农业苹果,就是将中医农业模式运用到苹果种植中,结合现... 中医农业是中医思想和中医药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农业应用,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创新型生态健康农业新模式,是农业绿色发展的一种理念,也是生态农业发展的一种途径和方式。中医农业苹果,就是将中医农业模式运用到苹果种植中,结合现代果业管理技术,生产出绿色、优质、高产的苹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农业 苹果 应用
下载PDF
2018-2019年度彬州市小麦新品种展示比较试验
2
作者 黄晓红 蔡亚娥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2期40-41,共2页
为筛选适合彬州市旱地冬小麦生产的优良新品种,特于2018-2019年度进行9个小麦新品种的展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铜麦6号、西农928、中麦175、普冰151、长旱58、长航1号综合性状优良,可以继续推广种植;普冰9946、农大5181有待继续试验;西... 为筛选适合彬州市旱地冬小麦生产的优良新品种,特于2018-2019年度进行9个小麦新品种的展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铜麦6号、西农928、中麦175、普冰151、长旱58、长航1号综合性状优良,可以继续推广种植;普冰9946、农大5181有待继续试验;西农811建议淘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产量 抗性 陕西彬州 2018-2019年
下载PDF
大棚早春黄瓜无公害栽培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娟 郭风霞 《西北园艺(综合)》 2020年第3期14-15,共2页
1品种选择早春茬黄瓜育苗期处于春季,结瓜期处于春末和夏季。要选前期耐低温、后期耐高温高湿且早熟的品种,例如津优1号、津优2号、津优10号、中农3号、中农5号。2培育壮苗育苗期正值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必须注意防寒保温,保证幼苗正常... 1品种选择早春茬黄瓜育苗期处于春季,结瓜期处于春末和夏季。要选前期耐低温、后期耐高温高湿且早熟的品种,例如津优1号、津优2号、津优10号、中农3号、中农5号。2培育壮苗育苗期正值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必须注意防寒保温,保证幼苗正常生长发育。1)床土消毒。用0.5%福尔马林均匀喷洒床土,覆膜5~7天,待药味散尽后播种。2)浸种催芽。将种子浸泡在50℃左右的温水中10分钟,然后捞出倒入30℃水中浸泡1~6小时后捞出用湿布包好,放入30℃左右的环境中进行催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种催芽 育苗期 床土消毒 结瓜期 防寒保温 福尔马林 早春黄瓜 高温高湿
下载PDF
植保无人机在彬州市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娜 陈恒 +1 位作者 卜文杰 惠三雄 《基层农技推广》 2019年第6期115-116,共2页
文章总结了植保无人机在陕西省彬州市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其应用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旨在促进植保无人机更好地为彬州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
关键词 彬州市 植保无人机 病虫害 防控 应用
原文传递
富士苹果应用中药复方制剂防病提质与常规管理效果对比调查
5
作者 郭风霞 惠三雄 +3 位作者 文军军 阮班录 郭俊炜 张东汉 《西北园艺》 2024年第10期69-70,共2页
在富士苹果生产中应用“喜香侬”系列中药复方制剂代替常规化学药剂防治早期落叶病,基本能够达到与常规化学农药相同的防治效果,同时还可以提高果实品质和风味,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中药复方 富士苹果 早期落叶 品质
下载PDF
彬州市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大豆氮肥施用量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田娟 马茹凤 《基层农技推广》 2023年第12期25-27,共3页
为研究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中不同的大豆氮肥施用量对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及复合种植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设置不同梯度的氮肥施用量处理,分别为处理1(N:0)、处理2(N:2.5)、处理3(N:5),其中玉米根据农户施肥习惯正常施肥,... 为研究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中不同的大豆氮肥施用量对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及复合种植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设置不同梯度的氮肥施用量处理,分别为处理1(N:0)、处理2(N:2.5)、处理3(N:5),其中玉米根据农户施肥习惯正常施肥,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对不同处理中玉米和大豆各个生育期的相关指标进行记录。试验结果表明,大豆不施氮肥和过量施用氮肥均不能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氮肥合理施用对大豆的产量有影响,增施氮肥可以提高大豆的单株荚数和粒数,但过量施入氮肥反而使大豆的百粒重降低,达不到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大豆 氮肥 百粒重 产量
原文传递
旱地冬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模式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桂芳 卜文杰 《基层农技推广》 2020年第10期67-68,共2页
彬州市地处渭北旱塬塬梁沟壑区,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部,属典型旱作农业市,小麦是彬州市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通过小麦高产创建、旱作节水补灌等项目实施,筛选出了适合彬州市旱地冬小麦种植的高产、高效、优质、多抗新品种铜麦6号、普冰15... 彬州市地处渭北旱塬塬梁沟壑区,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部,属典型旱作农业市,小麦是彬州市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通过小麦高产创建、旱作节水补灌等项目实施,筛选出了适合彬州市旱地冬小麦种植的高产、高效、优质、多抗新品种铜麦6号、普冰151、中麦175等,研制出了适合彬州市旱地冬小麦施用的N-P2O5-K2O为20-15-5的配方肥,集成了"选用良种、秸秆还田、深松深翻、配方施肥、宽幅条播、病虫草害防治、抗灾减灾"七大关键技术,形成了适合彬州市旱地冬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在技术推广上,通过试验示范,强化研究,集成技术,同时依托项目,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创新团队,创新推广模式,在全市全面推广先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冬小麦 绿色高产 栽培技术 推广模式
原文传递
2019—2020年度陕西咸阳小麦条锈病流行动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文斌 任丽 +6 位作者 钱丰 贾育恒 王琼 张秋红 惠三雄 曹军强 王雪莲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9-43,共5页
2019—2020年度小麦条锈病在咸阳市流行,发生面积占小麦种植面积的82.7%,表现出秋苗发病早、范围广,冬季部分病菌持续繁殖扩展,春季4月扩展迅速,后期为害严重等特点。分析认为,2020年小麦条锈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是菌源基数高、暖冬及春季... 2019—2020年度小麦条锈病在咸阳市流行,发生面积占小麦种植面积的82.7%,表现出秋苗发病早、范围广,冬季部分病菌持续繁殖扩展,春季4月扩展迅速,后期为害严重等特点。分析认为,2020年小麦条锈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是菌源基数高、暖冬及春季适宜的降水天气、主栽品种整体抗病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 流行特点 原因分析
原文传递
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4
9
作者 纪军锋 田娟 +1 位作者 贾秋霞 卜文杰 《基层农技推广》 2019年第10期40-42,共3页
为探索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葡萄上的应用效果,特设不同灌水模式和施肥方式两个处理,从萌芽期到成熟期对葡萄生长进行了敏感期水分和肥料干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生产阳光玫瑰葡萄,较传统畦灌和施肥技术可节... 为探索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葡萄上的应用效果,特设不同灌水模式和施肥方式两个处理,从萌芽期到成熟期对葡萄生长进行了敏感期水分和肥料干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生产阳光玫瑰葡萄,较传统畦灌和施肥技术可节水68.2%、节肥50.8%、增产15.3%,同时还可增强树势,提高浆果品质,降低成本,适合在陕西省彬州市有水源的葡萄园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 葡萄 节水 节肥 增产
原文传递
小麦宽幅精播技术探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秋霞 田娟 《基层农技推广》 2021年第8期8-9,共2页
文章通过对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技术和传统技术的对比试验,探讨小麦精量播种机在生产实践中的技术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和完善与该机播技术相适应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为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的改进和播种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相关的科学... 文章通过对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技术和传统技术的对比试验,探讨小麦精量播种机在生产实践中的技术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和完善与该机播技术相适应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为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的改进和播种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相关的科学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宽幅 播种技术
原文传递
渭北旱塬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种植密度对玉米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华 张涛 马茹凤 《基层农技推广》 2024年第5期29-32,共4页
为了明确渭北旱塬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以玉米品种陕单650为试验材料,设置了4个种植密度(4500、5000、5500、6000株/亩),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密度处理间的玉米株... 为了明确渭北旱塬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以玉米品种陕单650为试验材料,设置了4个种植密度(4500、5000、5500、6000株/亩),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密度处理间的玉米株高、穗位高、茎粗、穗长、穗粗、穗轴粗随密度的增加而有所减少。密度为5500株/亩时玉米产量最高,为686.4 kg/亩;密度为5000株/亩时产量居第2位,为680.4 kg/亩;密度为6000株/亩时产量居第3位,为664.7 kg/亩;密度为4500株/亩时产量最低,为534.3 kg/亩。综上可知,在渭北旱塬地区,最适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玉米种植密度为5500株/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复合种植 密度 玉米 生长发育 产量
原文传递
不同生物制剂对旱地春玉米增产效果试验初报
12
作者 王桂芳 《基层农技推广》 2024年第2期32-36,共5页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设3个裂区共15个处理,采用对比法,试验小区按顺序依次排列。第一裂区为颗粒制剂类处理,分别为保水剂2 kg/亩、保水剂2 kg/亩+硅钙宝肥40 kg/亩、硅钙宝肥40 kg/亩;第二裂区为园盾生物活力素处理,分别为原液、50倍液、...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设3个裂区共15个处理,采用对比法,试验小区按顺序依次排列。第一裂区为颗粒制剂类处理,分别为保水剂2 kg/亩、保水剂2 kg/亩+硅钙宝肥40 kg/亩、硅钙宝肥40 kg/亩;第二裂区为园盾生物活力素处理,分别为原液、50倍液、100倍液、200倍液、300倍液;第三裂区为中医药肥处理,分别为纳米碳缓释肥、螯合营养液、SOD酶、禾奇正中药肥。第二裂区和第三裂区均在拔节期间隔15 d,连喷2次。试验初步得出,硅钙宝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增加较为明显;园盾生物活力素对玉米个体发育和产量形成具有显著作用,随着园盾生物活力素的稀释,产量呈下降趋势,从成本和经济效益考虑,施用园盾生物复合液100倍液处理较为经济实用;纳米碳缓释肥、螯合营养液、SOD酶、禾奇正中药肥对玉米个体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籽粒灌浆饱满、穗大穗粗、成熟度好。建议在今后玉米生产中,加大以上生物制剂的示范推广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剂 旱地 春玉米 增产效果 产量
原文传递
喷灌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纪军锋 卜文杰 贾秋霞 《基层农技推广》 2019年第9期11-13,共3页
为探索微喷灌对陕西省彬州市旱地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冬小麦连旱条件下,采用不同灌溉模式进行干预,对产量、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冬春连旱的恶劣气象条件下,利用微喷技术对冬小麦在越冬期和... 为探索微喷灌对陕西省彬州市旱地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冬小麦连旱条件下,采用不同灌溉模式进行干预,对产量、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冬春连旱的恶劣气象条件下,利用微喷技术对冬小麦在越冬期和返青期进行适时控水和补水,可有效缓解旱情,大幅度提高冬小麦的产量、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为旱地小麦节水灌溉措施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灌 旱地 冬小麦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原文传递
旱地春玉米耐密型品种不同密度配置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静 《基层农技推广》 2022年第8期30-34,共5页
玉米是渭北旱塬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通过选用耐密型品种和增加种植密度来提高玉米产量是渭北地区“吨粮田”建设的主要抓手。合理密植是提高渭北旱塬春玉米单产的重要技术措施,试验采用裂区设计,通过对正成018、宁玉688、DK117、同丰171... 玉米是渭北旱塬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通过选用耐密型品种和增加种植密度来提高玉米产量是渭北地区“吨粮田”建设的主要抓手。合理密植是提高渭北旱塬春玉米单产的重要技术措施,试验采用裂区设计,通过对正成018、宁玉688、DK117、同丰171、MC703、潞玉1572这6个耐密型品种进行不同密度配置试验,提出了在渭北旱塬地区玉米“吨粮田”建设中,选择高密度耐受性较强的品种,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单产的关键技术措施,并建议推广耐密型玉米品种时,应结合当地当年降水量确定适宜种植密度。在大田生产中,指导农户合理密植,适当增加玉米种植密度,将目前普遍种植密度4000株/亩左右增加至5000~5500株/亩,旱薄地地膜玉米种植密度增加到4500~5000株/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春玉米 耐密型品种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