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LE概率预测智能增强框架下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
1
作者 刘嘉诚 刘俊 +4 位作者 李雨婷 杜正春 默天啸 林凯威 彭鑫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225-9238,I0009,共15页
准确可靠的暂态稳定性评估对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机理性判别方法和判据应用于复杂电力系统时仍然存在困难,人工智能类方法则存在可解释性差等问题。该文基于响应驱动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暂态稳定性判别机理,采用G... 准确可靠的暂态稳定性评估对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机理性判别方法和判据应用于复杂电力系统时仍然存在困难,人工智能类方法则存在可解释性差等问题。该文基于响应驱动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暂态稳定性判别机理,采用GAT-GRU耦合网络与扩散核密度估计方法对故障后的功角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概率分布进行预测,以替代其响应数据计算过程;基于KL散度定义的距离测度,推导其参数梯度计算方法;进而提出一种权重自适应的邻域近似估计方法评估暂态稳定性以替代固定阈值判据。算例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暂态稳定性预测框架能够提升机理判别的适用范围并增强智能方法的结果可解释性,仅依赖少量暂态初期响应信息即可实现稳定性的准确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性 响应驱动 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 智能增强 扩散核密度估计 邻域近似估计
原文传递
基于二阶锥切负荷模型的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电网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11
2
作者 谢海鹏 何剑 +3 位作者 别朝红 云雷 易俊 汤涌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761-3767,共7页
针对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电网可靠性评估难以兼顾精确性和快速性的问题,基于二阶锥规划的切负荷模型和蒙特卡洛法,实现了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电网可靠性快速评估。首先,建立换流站的线性稳态模型和交直流混联电网中各元件的可靠性模型。然后,... 针对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电网可靠性评估难以兼顾精确性和快速性的问题,基于二阶锥规划的切负荷模型和蒙特卡洛法,实现了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电网可靠性快速评估。首先,建立换流站的线性稳态模型和交直流混联电网中各元件的可靠性模型。然后,统筹考虑交流系统和换流站中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以刻画交、直流系统的相互影响,提出基于二阶锥规划的最优切负荷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蒙特卡洛法提出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电网可靠性评估流程。最后,以修改的两区域IEEE RTS-96测试系统为算例进行可靠性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不考虑交、直流系统的相互影响得到的可靠性指标过于乐观,在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可靠性评估中十分有必要计及交、直流系统的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电网 二阶锥规划 可靠性评估 最优切负荷模型
原文传递
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的微电网有功无功联合实时调度方法 被引量:25
3
作者 张忠 王建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6743-6750,共8页
微电网中电源距离负荷较近,线路阻抗比一般较大,使得节点电压水平不但受无功功率的影响,也与各电源的有功功率密切相关,并且各电源的无功上限也受到有功大小的限制。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考虑电压约束的微电网有功无功联合优化调度方法,... 微电网中电源距离负荷较近,线路阻抗比一般较大,使得节点电压水平不但受无功功率的影响,也与各电源的有功功率密切相关,并且各电源的无功上限也受到有功大小的限制。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考虑电压约束的微电网有功无功联合优化调度方法,以达到微电网经济运行与电压控制的目的。对风电、光伏电源功率采用了多场景建模方法。采用模型预测控制技术的建模方法,完成了微电网的滚动实时优化调度与电压控制。算例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有功无功联合调度方法可以有效地将微电网节点电压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与有功无功独立调度方法相比,所提方法降低了微电网中的节点电压偏差,也更有利于实现微电网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实时调度 有功无功联合调度 模型预测控制 电压控制
原文传递
基于主动探测式的柔性直流电网纵联保护 被引量:27
4
作者 宋国兵 侯俊杰 郭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001-4010,共10页
为了提高柔性直流线路保护的可靠性和灵敏度,确保直流电网故障区域的准确甄别。文中考虑传统模型识别思想的优势和局限性,结合主动探测式策略,提出基于主动探测式的直流电网纵联保护原理。利用混合式MMC的直流故障穿越控制策略,将换流... 为了提高柔性直流线路保护的可靠性和灵敏度,确保直流电网故障区域的准确甄别。文中考虑传统模型识别思想的优势和局限性,结合主动探测式策略,提出基于主动探测式的直流电网纵联保护原理。利用混合式MMC的直流故障穿越控制策略,将换流站端口故障电流进行限制,在此基础上利用MMC的高可控性,分别在各个换流站端口注入相同频率的正弦式故障探测信号。利用模型识别思想,根据两端探测信号在区外故障时满足电容模型而区内不满足的特点,引入斯皮尔曼相关性系数,构造电容模型相关性判别式,实现直流电网故障区域判别。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主动探测式保护方案能够准确地识别出直流电网故障区域,具备较高耐受过渡电阻性能,且对采样率要求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电网 故障穿越策略 主动探测式 模型识别 纵联保护
原文传递
考虑多功能区低碳改造与氢能多模式利用低碳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不确定性协同规划方法
5
作者 刘星磊 刘俊 +2 位作者 杨崯 刘嘉诚 李雨婷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I0003-I0008,共17页
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推进,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以其多能耦合、能量梯级利用等优势,逐渐成为能源供应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具有差异化用能需求的多功能区IES之间实现协同规划与调度,对提高系统经济性、降低系统碳排放... 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推进,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以其多能耦合、能量梯级利用等优势,逐渐成为能源供应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具有差异化用能需求的多功能区IES之间实现协同规划与调度,对提高系统经济性、降低系统碳排放有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碳捕集机组、多类型氢能利用设备等低碳元件的接入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元件模型非凸性与系统内多类型不确定性对系统规划的影响亟需研究。对此,该文考虑了机组低碳改造和氢能多模式利用低碳特性,提出了一种针对多功能区综合能源系统的不确定性协同规划方法。首先,详细分析了多功能区供/用能特性与多能互补关系,构建了具有分区差异化特征的多功能区设备规划策略。其次,建立了低碳改造后的热电联产机组和氢能多模式利用设备的数学模型,并对其低碳特性进行了分析。基于此,为应对规划周期内系统低碳改造成本的不确定性和短期内可再生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混合长-短期不确定性的多功能区IES协同规划模型。通过基于二进制扩展的凸包线性化方法,对所提规划模型中的非线性约束进行凸化,并采用相应的迭代收缩求解算法实现模型的有效求解。最后,通过某实际多功能区IES算例进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所用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区综合能源系统 低碳改造 氢能多模式利用 不确定性 协同规划
原文传递
基于PMU的中压配电网精确故障定位方法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35
6
作者 于力 焦在滨 +2 位作者 王晓鹏 陈卫 邓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30-38,共9页
中压配电网精确故障定位技术对于减少电力系统的停电时间和停电频率,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在配电网中实现故障的精确定位奠定了基础。文中对以配电网同步相量测量装置(D-PMU)为基础的中压配电... 中压配电网精确故障定位技术对于减少电力系统的停电时间和停电频率,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在配电网中实现故障的精确定位奠定了基础。文中对以配电网同步相量测量装置(D-PMU)为基础的中压配电网精确故障定位方法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在对中压配电网故障定位技术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配电网精确故障定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实现精确故障定位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围绕着中压配电网精确故障定位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提出了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内容,并对相关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 故障定位 暂态量 行波 数据融合
下载PDF
考虑期望损失的综合能源系统故障智能筛选和排序方法 被引量:8
7
作者 王灿 别朝红 +2 位作者 潘超琼 王旭 严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44-53,共10页
综合能源系统实现了电、热、天然气等多种能源系统的耦合互联,相比于单一能源系统,其故障状态数目大幅增加,如何快速准确地从系统海量的故障状态中筛选出最严重的故障,从而提高风险评估效率,成为综合能源系统风险评估中的关键难题。针... 综合能源系统实现了电、热、天然气等多种能源系统的耦合互联,相比于单一能源系统,其故障状态数目大幅增加,如何快速准确地从系统海量的故障状态中筛选出最严重的故障,从而提高风险评估效率,成为综合能源系统风险评估中的关键难题。针对这一问题,基于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故障智能筛选和排序方法。首先,计及多种能源网络的约束条件,建立了综合能源系统故障期望损失双层优化模型,同时刻画了故障发生概率和故障损失对系统的影响。进而,基于遗传算法提出了故障期望损失双层模型的求解方法,并对传统遗传算法进行改进,使得方法能够同时筛选出期望损失最严重的多个故障状态。最后以修改的IEEE 33节点电力系统、巴厘岛供热系统和比利时天然气系统组成的综合能源系统为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故障筛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枚举法和蒙特卡洛方法,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故障筛选 风险评估 遗传算法 双层优化
下载PDF
配电网单相断线故障的负序电压电流特征分析及区段定位 被引量:22
8
作者 常仲学 宋国兵 张维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065-3072,共8页
配电网单相断线故障会导致过电压、人身伤亡、电机损坏等事故。为了降低该类故障的排查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负序电压电流相关系数的单相断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在给出配电网单相断线负序等效网络的基础上研究了负序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关系... 配电网单相断线故障会导致过电压、人身伤亡、电机损坏等事故。为了降低该类故障的排查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负序电压电流相关系数的单相断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在给出配电网单相断线负序等效网络的基础上研究了负序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关系,指出配电网在各种单相断线形态下故障线路故障点上游区段的负序电压和电流满足相关系数为负,而健全线路、故障线路的健全支路以及故障点下游各区段的相关系数为正,最后结合该特征分别给出了基于就地馈线自动化、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以及集中式馈线自动化模式的单相断线故障区段定位与隔离方法。理论分析和基于PSCAD的仿真结果表明文中的单相断线诊断方法不受中性点接地方式、功率因数、过渡电阻和断线形态的影响,同时与智能分布式和集中式馈线自动化结合使用时仅传输逻辑信号,通信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单相断线 负序网络 区段定位 馈线自动化
原文传递
注入探测信号的直流配电网接地故障识别方法 被引量:18
9
作者 徐瑞东 常仲学 +3 位作者 宋国兵 侯俊杰 常娜娜 常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269-4276,共8页
为准确可靠识别直流配电网接地故障,解决现有基于故障暂态信息识别方法可靠性和灵敏度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探测信号注入的接地故障识别方案。提出一种利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注入正弦探测信号的附加... 为准确可靠识别直流配电网接地故障,解决现有基于故障暂态信息识别方法可靠性和灵敏度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探测信号注入的接地故障识别方案。提出一种利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注入正弦探测信号的附加控制策略;并进一步结合MMC响应速度、电网安全运行准则和测量设备精度等约束确定了探测信号参数的选择依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故障网络对探测信号的响应特征,得出从馈线首端看入的线路零模阻抗在故障下显感性,而非故障下显容性的结论;据此设计了接地故障识别方法,方法兼具永久性故障判别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接地故障识别方法能在500Ω过渡电阻下可靠识别发生在母线或各条馈线任意位置的单极接地故障,整体性能优于现有的接地故障识别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注入探测信号 响应特征 接地故障识别
原文传递
中国电网运行事故备用标准建议 被引量:12
10
作者 郑秀波 夏春 +3 位作者 林勇 别朝红 覃芸 卢洵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1-159,共9页
针对电力规划、运行人员对事故备用认知的混淆,文中首先阐释了运行事故备用的概念。在对中国、北美、澳大利亚和欧洲等国家或区域电网的事故备用标准进行系统性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参考事故、两个性能指标、三个关键参数"... 针对电力规划、运行人员对事故备用认知的混淆,文中首先阐释了运行事故备用的概念。在对中国、北美、澳大利亚和欧洲等国家或区域电网的事故备用标准进行系统性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参考事故、两个性能指标、三个关键参数"的运行事故备用标准框架。文中研究成果可为完善中国运行事故备用的行业、企业标准,设计事故备用辅助服务市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备用 标准 频率 最大单一故障 区域控制误差
下载PDF
基于两阶段信息压缩的电网动态轨迹预测与稳定性评估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嘉诚 刘俊 +1 位作者 李雨婷 王光耀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3-22,共10页
故障后的暂态稳定性评估与动态功角轨迹预测对于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与紧急控制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直接采用系统全部的暂态初期响应观测对全时域的功角轨迹进行预测,将使得模型输入与输出过于复杂且关联规则难以挖掘,限制了其在大规模电力... 故障后的暂态稳定性评估与动态功角轨迹预测对于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与紧急控制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直接采用系统全部的暂态初期响应观测对全时域的功角轨迹进行预测,将使得模型输入与输出过于复杂且关联规则难以挖掘,限制了其在大规模电力系统中的实用性。因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两阶段信息压缩的电力系统动态功角轨迹预测与稳定性评估方法。阶段1将暂态初期响应采用统一流形逼近与投影算法映射至低维欧氏空间,从而计算互信息作为相关性度量,然后基于改进最大相关与最小冗余算法综合相关性与冗余度进行特征筛选,从而剔除响应特征集中的冗余信息。阶段2采用改进的分辨率自适应最大三角形三桶算法对全时域功角轨迹进行压缩,提升轨迹数据的信息密度。最后,基于门控循环单元构建动态功角压缩轨迹预测与稳定性评估模型,并采用CEPRI-TAS算例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性 轨迹预测 信息压缩 相关性 冗余度 稳定性已评估
下载PDF
基于聚合机组模型的大型互联电网风电消纳的优化计算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海花 周琳 +4 位作者 曾方迪 郑亚先 张硕 冯树海 李更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529-3534,共6页
从长时间尺度上分析大规模互联电网的风电消纳水平,有助于评估风电并网的长期影响。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聚合机组模型的时序模拟方法。该模型将具有相同或相似运行参数的机组进行聚合,大大地减少了整数变量的个数,提高了计算效率。其次... 从长时间尺度上分析大规模互联电网的风电消纳水平,有助于评估风电并网的长期影响。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聚合机组模型的时序模拟方法。该模型将具有相同或相似运行参数的机组进行聚合,大大地减少了整数变量的个数,提高了计算效率。其次,还考虑了互联电网中跨区联络线交易计划,给出输电通道电力曲线的优化范围,由此建立互联电网风电消纳的优化模型。最后,算例研究的结果表明,采用聚合机组模型得到的优化结果与传统机组模型得到的结果差异不大。但是,聚合机组模型计算速度更快,可以应用于长周期大范围互联电网风电消纳的优化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机组模型 互联电网 风电消纳
原文传递
基于ARM的风电供热站智能监控终端设计 被引量:8
13
作者 郭勇 王福贺 +3 位作者 潘超琼 黄宗元 陈露华 李龙飞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20年第3期82-88,共7页
针对现有风电供热站监控系统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ARM的风电供热站智能监控终端。采用基于Cortex-A8架构的高性能ARM处理器,内嵌Linux操作系统,在确保监控终端性能的前提下,简化了软硬件设计。采用TL16C554进行串口扩展,增加了接入监... 针对现有风电供热站监控系统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ARM的风电供热站智能监控终端。采用基于Cortex-A8架构的高性能ARM处理器,内嵌Linux操作系统,在确保监控终端性能的前提下,简化了软硬件设计。采用TL16C554进行串口扩展,增加了接入监控终端的智能电表数量;利用SPI总线实现MCU与主CPU之间的数据高速通信,节省了硬件资源和成本。测试结果表明,监控终端可同时采集热力模拟量数据及电力数字量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上传至风电供热监控主站。监控终端具有高性能、低成本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风电供热站监控系统中,为风电供热智能化调度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供热 智能监控 ARM 串口扩展 SPI
下载PDF
计及电压动态特性的虚拟同步机暂态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凤廷 张海涛 +3 位作者 王秀丽 周嘉豪 韩吉治 沙子豪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10-2918,I0078-I0079,共11页
针对仅考虑摇摆方程可能导致虚拟同步机暂态稳定性分析误判的问题,首先考虑公共耦合点处电压变化对系统暂态行为的影响,建立了计及电压动态特性的虚拟同步机暂态模型,实现对虚拟同步机动态特性的全面精准刻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直... 针对仅考虑摇摆方程可能导致虚拟同步机暂态稳定性分析误判的问题,首先考虑公共耦合点处电压变化对系统暂态行为的影响,建立了计及电压动态特性的虚拟同步机暂态模型,实现对虚拟同步机动态特性的全面精准刻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直接求解极限切除角和极限切除时间的快速迭代求解算法,并分析了虚拟同步机核心控制参数改变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机理。最后,搭建了典型结构虚拟同步机的电磁仿真模型,验证了理论分析和关键暂态指标求解算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相比于仅考虑摇摆方程的暂态模型,所提模型能更精准地刻画虚拟同步机暂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机 摇摆方程 暂态稳定性 电压动态特性
原文传递
基于气候特征分析及改进XGBoost算法的中长期光伏电站发电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永飞 张耀 +4 位作者 林帆 赵英杰 陈宇轩 赵寒亭 霍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4-92,共9页
光伏发电在能源结构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而提高光伏发电量预测的准确性成为当前研究的关键问题。针对中长期光伏发电量预测问题,提出一个综合利用气候预测数据的中长期光伏发电量预测方法。首先,在基于气候预测数据的发电量预测框架中,... 光伏发电在能源结构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而提高光伏发电量预测的准确性成为当前研究的关键问题。针对中长期光伏发电量预测问题,提出一个综合利用气候预测数据的中长期光伏发电量预测方法。首先,在基于气候预测数据的发电量预测框架中,根据气候预测数据特点和预测周期划分多重子模型以充分利用气候预测数据信息。其次,在进行数据预处理后,通过对气候特征衍生与交叉、特征筛选和选择,充分挖掘气候特征的高价值信息。然后,采取一种两重多阶段超参数寻优策略,对极端梯度增强(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XGBoost)超参数进行调整以优化预测模型。最后,在真实光伏发电量数据上,以MAPE为标准评估预测水平,验证所提中长期光伏发电量预测方法的有效性。相关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光伏发电量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预测数据 XGBoost 中长期预测 光伏发电量预测 特征工程
下载PDF
基于事件建模的机组检修模型及其在电力系统中长期运行中的应用
16
作者 张智荏 邵成成 +1 位作者 王锡凡 王秀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8707-8714,I0002,共9页
发电机组检修计划是电力系统中长期运行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设备安全运行、保障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中长期电力电量平衡十分重要。由于检修持续时间、检修间隔时间等检修约束较为复杂,机组检修在建模中存在模型整数变量与约束条件数目... 发电机组检修计划是电力系统中长期运行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设备安全运行、保障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中长期电力电量平衡十分重要。由于检修持续时间、检修间隔时间等检修约束较为复杂,机组检修在建模中存在模型整数变量与约束条件数目多的难题,这增加了电力系统中长期运行的问题规模与求解难度。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基于事件建模的机组检修模型,能够用较少的变量完整地描述机组检修约束。在此基础上,计及机组检修约束、机组运行约束和系统运行约束,建立电力系统中长期运行模型。基于改编的IEEE-RTS79开展算例分析,验证提出的机组检修模型在电力系统中长期运行问题中的有效性,不仅求解效率提高,而且优化结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新能源 机组检修 中长期运行 电力电量平衡 基于事件
原文传递
利用数据融合技术提升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精度的新方法 被引量:20
17
作者 焦在滨 吴润东 +4 位作者 王钊 刘团 雷响 郑永康 宋国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571-2578,共8页
输电线路故障的快速准确定位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不同的故障定位原理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变电站中,由于其在故障后所给出的故障位置并不一致,运维检修人员对相互冲突的测距结果无所适从,影响了故障的快速... 输电线路故障的快速准确定位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不同的故障定位原理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变电站中,由于其在故障后所给出的故障位置并不一致,运维检修人员对相互冲突的测距结果无所适从,影响了故障的快速恢复。该文利用输电线路两端变电站中距离继电器的测距结果,基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提出一种提升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精度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线路两端距离继电器的测距结果和故障录波装置中的电气量数据,采用加权系数的数据融合方法,通过解析求解,对两端距离继电器的测距结果进行数据融合来获得一个精度更高的定位结果。电磁暂态仿真和现场录波数据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基于变电站现有信息提高故障定位精度,无需额外的设备投资,无需数据同步,不受过渡电阻、负荷电流和故障初始角度的影响,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故障定位 距离继电器 数据融合 定位精度 加权系数 经济性
原文传递
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系统电源规划方法 被引量:58
18
作者 王建学 李清涛 +4 位作者 王秀丽 黄启航 刘树桦 钱涛 曹晓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114-3123,共10页
作为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新能源在能源供应结构中的比重愈来愈高,其出力波动性和随机性给传统电源规划带来了巨大挑战。该文在投资决策和运行分析框架下提出了一种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的电源规划新方法。主要包括:考虑新能源... 作为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新能源在能源供应结构中的比重愈来愈高,其出力波动性和随机性给传统电源规划带来了巨大挑战。该文在投资决策和运行分析框架下提出了一种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的电源规划新方法。主要包括:考虑新能源的季节性波动特征和快速投建特性,提出以月为投资时间单位的电源投资决策思路;在运行分析层面引入超短期运行模型,针对系统净负荷急剧变化的典型时段(如早高峰时段、傍晚日落时段)的系统调节能力进行评估,以体现配合新能源运行的灵活资源价值;进一步通过电源投资决策和多时间尺度运行评估之间的协调迭代和滚动修正,得到综合经济、环境、可靠和灵活多方效益的优化规划方案。最后,对基于该文技术框架可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源规划 大规模新能源 多时间尺度运行评估 灵活性
原文传递
含大规模清洁能源电力系统的多时间尺度生产模拟 被引量:36
19
作者 邵成成 冯陈佳 +2 位作者 王雅楠 王秀丽 王锡凡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6103-6112,共10页
随着大规模清洁能源的并网,其波动性和随机性给电力系统带来的挑战日益凸显。为兼顾清洁能源的季节不均和短时波动,该文提出一种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生产模拟方法,由中长期模拟和短期运行模拟两部分组成。前者主要解决清洁能源的季节分... 随着大规模清洁能源的并网,其波动性和随机性给电力系统带来的挑战日益凸显。为兼顾清洁能源的季节不均和短时波动,该文提出一种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生产模拟方法,由中长期模拟和短期运行模拟两部分组成。前者主要解决清洁能源的季节分布问题,考虑风、光与水电的互补,制定常规机组检修计划和水电电量分配方案;后者以此为基础,考虑预测误差等新能源出力的随机特性,在确定系统运行计划的同时,给出新能源电力的可消纳区间,量化评估系统的新能源消纳能力。基于我国西北某省规划数据的算例分析证实,所提出的框架和方法准确有效,能全面反映并处理新能源出力的季节和短时分布特性,通过不同时间尺度多能互补可进一步优化系统中长期和短期的运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清洁能源 波动性与随机性 多能互补 多时间尺度运行模拟
原文传递
面向新一代能源系统的风险评估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9
20
作者 严超 别朝红 +1 位作者 王灿 王春晓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22,共11页
我国能源转型的目标是发展低碳、高效的新一代能源系统。新一代能源系统将面临新的风险,有必要对其开展研究以定量刻画风险,识别薄弱环节,从而增加系统抵抗风险的能力,确保能源转型的成功。首先按照地理跨度从国家、区域、城市、园区和... 我国能源转型的目标是发展低碳、高效的新一代能源系统。新一代能源系统将面临新的风险,有必要对其开展研究以定量刻画风险,识别薄弱环节,从而增加系统抵抗风险的能力,确保能源转型的成功。首先按照地理跨度从国家、区域、城市、园区和用户层面对新一代能源系统的概念进行了定义,进而介绍了对其开展风险评估的含义及意义。然后按照电、热、气、电-气、电-热-气等不同能源子系统的分类梳理了新一代能源系统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进而总结出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能源系统 风险评估 多能源耦合 薄弱环节识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