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渭南市果树花期冻害气候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葛徽衍 张永红 张金武 《陕西农业科学》 2005年第3期95-96,共2页
采用1 970~2 0 0 0年陕西省渭南市主要果品大县的终霜冻气候资料,介绍了渭南市终霜冻气候状况,分析了冻害对果树花期的影响及暖冬与冻害的关系,并提出了预防果树花期冻害的生产对策措施。
关键词 渭南市 果树 花期冻害 气候 分类 发生频率 暖冬 预防
下载PDF
渭南市水地小麦千粒重的影响因素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贾丽娜 赵晓进 +5 位作者 薛源清 张文彦 李颖丽 王娟玲 孙健康 赵青锐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3期71-74,共4页
小麦千粒重是构成小麦产量的三因素之一,其受小麦品种、管理水平、气象因素等多重影响。通过对近几年渭南市小麦品比试验中千粒重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分析,初步对本市影响小麦千粒重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得出:4月、5月份降水量大小影响显著... 小麦千粒重是构成小麦产量的三因素之一,其受小麦品种、管理水平、气象因素等多重影响。通过对近几年渭南市小麦品比试验中千粒重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分析,初步对本市影响小麦千粒重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得出:4月、5月份降水量大小影响显著;田间管理水平尤其是磷钾肥施用量、氮肥追施量和追施时期对千粒重也有较大影响;品种之间千粒重有差异,但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千粒重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渭南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丽娟 马耀绒 《陕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6期143-144,193,共3页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渭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对渭南市水资源的现状及空中水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并针对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有效对策。实践证明,利用空中云水资源进行人工增雨,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新途径。
关键词 渭南市 水资源 人工增雨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干旱对渭南市粮食产量的影响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周亚丽 《陕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3期200-203,共4页
利用陕西省渭南市11个气象站的降水资料和统计局提供的《农业统计年鉴》粮食产量资料,分析研究渭南市干旱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结果认为,在小麦和玉米生长阶段均重旱的年份,其产量将分别减产83%和53%。全市范围内,影响各地产量的因素在大... 利用陕西省渭南市11个气象站的降水资料和统计局提供的《农业统计年鉴》粮食产量资料,分析研究渭南市干旱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结果认为,在小麦和玉米生长阶段均重旱的年份,其产量将分别减产83%和53%。全市范围内,影响各地产量的因素在大多数年份是一致的,相比之下,韩城和白水小麦的种植风险最大,而大荔玉米种植风险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产量 减产 种植风险
下载PDF
2005年陕西省雷电活动特征及灾害过程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高菊霞 庞亚峰 +1 位作者 任建芳 武麦凤 《灾害学》 CSCD 2006年第4期54-57,74,共5页
2005年是陕西省正式采用ADTAD雷电定位技术监测雷电活动的第一年。依据雷电定位监测的云地闪数据,对陕西省雷电分布特征分析可知:与年平均雷电气候特征比较,2005年雷电的时间分布特征与年平均基本一致,但空间分布差异较大,雷电高值区发... 2005年是陕西省正式采用ADTAD雷电定位技术监测雷电活动的第一年。依据雷电定位监测的云地闪数据,对陕西省雷电分布特征分析可知:与年平均雷电气候特征比较,2005年雷电的时间分布特征与年平均基本一致,但空间分布差异较大,雷电高值区发生在陕南南部地区;雷电数据监测覆盖全省,雷电落点经纬度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对雷电的强度、电荷、能量等有了定量监测,为认识其密度、频度等活动规律提供了依据。结合典型雷电灾害天气过程分析,为雷电灾害防御及预报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灾害 云地闪 活动特征 陕西 2005年
下载PDF
陕西省作物气候生产力的地理分布与变化特征 被引量:23
6
作者 张永红 葛徽衍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6年第1期38-40,45,共4页
利用陕西省78个代表站点4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EOF和其它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陕西省作物气候生产力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模拟了气候变化情景下的作物气候生产力状况。从设定的情景可以看出,“暖湿型”气候对农业的生产是有利的,平均增... 利用陕西省78个代表站点4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EOF和其它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陕西省作物气候生产力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模拟了气候变化情景下的作物气候生产力状况。从设定的情景可以看出,“暖湿型”气候对农业的生产是有利的,平均增产幅度约8.0~9.6%,而“冷干型”气候最不利于农业生产,平均减产幅度约-10.4%^-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气候生产力 地理分布 变化特征 陕西
下载PDF
陕西关中棉花三桃要素与气象条件关系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永红 葛徽衍 胡淑兰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6-17,共2页
采用陕西蒲城县棉花“三桃”数据资料 ,对棉花“伏前桃”、“伏桃”、“秋桃”时期的结铃、脱落和霉烂铃与各相应时段气象条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 ,得到棉花“三桃”时期结铃与降水负相关 ,与气温正相关 ;脱落与降雨天数、明显降雨和... 采用陕西蒲城县棉花“三桃”数据资料 ,对棉花“伏前桃”、“伏桃”、“秋桃”时期的结铃、脱落和霉烂铃与各相应时段气象条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 ,得到棉花“三桃”时期结铃与降水负相关 ,与气温正相关 ;脱落与降雨天数、明显降雨和高温天数正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关中 棉花 伏前桃 伏桃 秋桃 气象条件 产量形成
下载PDF
影响陕西棉花产量的气象因素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永红 葛徽衍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20,共2页
利用陕西棉区大荔、临渭、泾阳 3个代表站点40年的逐旬气象资料 ,针对气象因素对棉花生产生育的影响 ,分析研究了陕西棉区主产棉县棉花气象产量与气温、降水、日照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 ,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 ,提出了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 陕西 棉花 产量 气象因素 气温 降水 日照
下载PDF
陕西省“81·6”大石槽暴雨简介 被引量:1
9
作者 肖文忠 杨毅 夏维武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3-56,共4页
1981年6月20日,陕西省渭南县南部的秦岭北坡浅山区发生了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雨,暴雨中心位于渭南县桥南乡以南的大石槽(即北纬34°18′,东经109°38′)。暴雨从20日15时25分开始,到20时基本结束,历时4小时35分钟,大石槽雨量站实... 1981年6月20日,陕西省渭南县南部的秦岭北坡浅山区发生了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雨,暴雨中心位于渭南县桥南乡以南的大石槽(即北纬34°18′,东经109°38′)。暴雨从20日15时25分开始,到20时基本结束,历时4小时35分钟,大石槽雨量站实测降水量339.9mm。本次暴雨在我省17场典型大暴雨中,24小时降水量占第5位,6小时降水量占第2位,1小时降水量占第1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大石槽 暴雨
下载PDF
台风“洛克”远距离引发陕西暴雨过程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武麦凤 王桂梅 +2 位作者 曹玲玲 张丽娟 王英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97-1304,共8页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9月17-18日台风"洛克"引发陕西中南部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台风是此次暴雨过程的主导系统,主要表现在:(1)台风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阻碍了西...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9月17-18日台风"洛克"引发陕西中南部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台风是此次暴雨过程的主导系统,主要表现在:(1)台风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阻碍了西风带系统的东移,使陕西中南部长时间处于槽前较强的西南暖湿气流中,为形成大范围暴雨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2)远距离台风激发了大气扰动,它向中国大陆方向传播的过程中与中纬度低值系统相遇并相互作用,使青藏高原东部到陕西南部的气压梯度增强,风速增大,诱发了低空急流的形成,高低空急流耦合,又激发了次级环流的形成,为形成暴雨提供了水汽、能量和足够的动力抬升条件;(3)地面锋面是强降雨的触发机制,台风通过扰动传输到中国大陆的暖湿空气与冷空气相遇产生锋生,降雨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高低空急流 次级环流 水汽通道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陕西棉花产量影响的情景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永红 李湘阁 +1 位作者 葛徽衍 贾金海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6年第2期111-113,共3页
采用陕西省棉花产量和逐旬日照时数、气温及降水量资料,建立棉花产量预测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在温度增加0.5℃、1.0℃及降水量变化±10%、±20%、±30%的情景下棉花气象产量的变化状况,据此提出陕西省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 采用陕西省棉花产量和逐旬日照时数、气温及降水量资料,建立棉花产量预测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在温度增加0.5℃、1.0℃及降水量变化±10%、±20%、±30%的情景下棉花气象产量的变化状况,据此提出陕西省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棉花产量 预测模式
下载PDF
塑棚蔬菜气象信息服务系统 被引量:12
12
作者 葛徽衍 张永红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2年第4期26-29,共4页
分析了本地塑棚蔬菜的气候背景、品种选择、温度指标、生产管理、无公害蔬菜生产等方面的状况 ;研究了大风、强降温、大雪、连阴天等灾害天气对塑棚蔬菜生产造成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预报方法。据此开发了塑棚蔬菜气象信息服务系统 ,包括气... 分析了本地塑棚蔬菜的气候背景、品种选择、温度指标、生产管理、无公害蔬菜生产等方面的状况 ;研究了大风、强降温、大雪、连阴天等灾害天气对塑棚蔬菜生产造成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预报方法。据此开发了塑棚蔬菜气象信息服务系统 ,包括气象信息、灾害天气预报以及防御对策等。并直接为塑棚蔬菜生产提供了气象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信息服务系统 蔬菜 塑料大棚
下载PDF
渭南地区设施农业日照时数预报服务系统 被引量:10
13
作者 葛徽衍 张永红 李岗涛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9年第2期239-242,共4页
在WindowsXP平台上,应用Visual Basic6.0、ACCESS等多种语言混合编程,综合运用天气学和数值预报方法,研究开发了日照时数预报天气学模型,进行当地设施农业生产季节(11月-次年3月)5d时效的逐日日照时数预报,并据此建立设施农业日照时数... 在WindowsXP平台上,应用Visual Basic6.0、ACCESS等多种语言混合编程,综合运用天气学和数值预报方法,研究开发了日照时数预报天气学模型,进行当地设施农业生产季节(11月-次年3月)5d时效的逐日日照时数预报,并据此建立设施农业日照时数预报服务流程。通过开展设施农业日照时数预报气象科技服务,有利于提高设施内作物的品质、产量和效益;有利于预防和减少设施农业病虫害发生、蔓延和危害,进而减少农药的施用量。预报信息可通过广播电台、电视、网络、报纸、传真、电话、电子显示屏和农村大喇叭等媒体和方式传送到各级相关部门及农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覆盖面大,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日照时数 预报服务
下载PDF
陕西中部一次远距离台风暴雨过程成因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武麦凤 王旭仙 +1 位作者 王桂梅 王英 《气象科技》 2013年第1期138-145,共8页
2010年第03号台风"灿都"诱发渭河流域7月23日出现了远距离台风暴雨,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NCEP/NCAR逐6h1°×1°再分析资料以及FY2E卫星云图资料对该次暴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登陆台风对暴雨的作... 2010年第03号台风"灿都"诱发渭河流域7月23日出现了远距离台风暴雨,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NCEP/NCAR逐6h1°×1°再分析资料以及FY2E卫星云图资料对该次暴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登陆台风对暴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为暴雨提供了水汽和能量,②为暴雨区低层提供了较强的正涡度平流,③为中尺度暴雨系统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中尺度云团的生消。地面中尺度系统是中尺度云团的直接影响系统,而低空急流是中尺度云团的动力源;强降雨时段与云顶亮温TBB小于等于233K区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正涡度平流 中尺度云团 地面中尺度系统
下载PDF
长波调整背景下陕西关中东部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武麦凤 吉庆 米洁 《干旱气象》 2015年第4期644-650,共7页
利用常规高空和地面观测资料、FY-2E卫星云图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及地面加密气象站资料,对2014年7月1日发生在陕西渭南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是在500 h Pa长波调整过程中,冷空气不断从切断低压底... 利用常规高空和地面观测资料、FY-2E卫星云图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及地面加密气象站资料,对2014年7月1日发生在陕西渭南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是在500 h Pa长波调整过程中,冷空气不断从切断低压底部扩散南下,与中纬度中尺度切变线相互作用所致;垂直温度梯度大对渭南市强对流天气有较好的潜势预报意义;地形作用导致中低层风向垂直切变增强和地面小尺度辐合线形成。其中,垂直风切变的增强致使中层干空气卷入对流云团中,新鲜空气补充了云凝结核源,经过渭河之后,近地面气温升高、相对湿度增大,有利于冰雹转成短时暴雨。地面小尺度辐合线触发了不稳定能量进一步释放;强的垂直风切变和低层辐合共同作用,使对流云团增强,降雨强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波调整 垂直温度梯度 垂直风切变 地形作用
下载PDF
陕西关中秋季气候变化对秋粮生产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葛徽衍 张永红 《陕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3期77-78,81,共3页
采用陕西关中40个气象站1961-2008年的气象资料,运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基于GIS技术分析了陕西粮食主产区关中秋季气候资源及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秋粮生长季节平均气温大部分为上升趋势,东北和北部为下降趋势;平均最高气温是增加的趋势... 采用陕西关中40个气象站1961-2008年的气象资料,运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基于GIS技术分析了陕西粮食主产区关中秋季气候资源及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秋粮生长季节平均气温大部分为上升趋势,东北和北部为下降趋势;平均最高气温是增加的趋势,气温增高有利于加速秋粮的生育进程。秋粮生长季节降水增加,气温升高;日照在关中地区都是减少的趋势;北部减少的幅度最小,西南部减少的幅度最大。关中秋季气候变化总体上有利于秋粮生产的发展,应适当扩大秋粮种植面积,增加秋粮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 秋季 气候变化 秋粮 影响
下载PDF
陕西关中植棉区秋淋灾害气候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葛徽衍 张永红 +2 位作者 张焕玲 李岗涛 张永民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陕西 关中植棉区 秋淋灾害 气候分析
下载PDF
设施农业气象预报服务系统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永红 葛徽衍 《陕西气象》 2002年第B12期21-23,共3页
简要介绍了设施农业气象预报服务系统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 ,设施农业灾害天气预报子系统和设施农业生产与气象信息子系统的方法及内容 。
关键词 设施农业气象预报 预报方法 气象信息 大风灾害 农业管理
下载PDF
发展地市级城市气象服务的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永红 葛徽衍 《陕西气象》 2001年第3期41-42,共2页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城市气象服务应主要开展城市环境、城市商业、城市旅游等三个方面的工作 ,积极参与城市的发展 ,并找准自己的位置。
关键词 城市气象服务 城市环境 旅游 商业气象 气象科技
下载PDF
气象资源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20
作者 葛徽衍 张永红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1-62,共2页
文章介绍了气象资源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应用领域 ,以及如何利用气象科技优势 ,在农业、林业、水利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开展气象服务 。
关键词 气象资源 信息系统 开发 计算机 数据库 气象科技 对策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