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火箭基组合循环动力空天飞行器总体设计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兵 龚春林 +1 位作者 唐硕 谷良贤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8-383,共6页
针对将2t有效载荷送入200km低地圆轨道的任务需求,通过定性分析明确了水平起飞、两级入轨的运载模式,建立火箭基组合动力(RBCC)空天飞行器的任务剖面。考虑RBCC空天飞行器复杂的耦合关系,建立一套基于弹道优化的总体设计流程,并形成相... 针对将2t有效载荷送入200km低地圆轨道的任务需求,通过定性分析明确了水平起飞、两级入轨的运载模式,建立火箭基组合动力(RBCC)空天飞行器的任务剖面。考虑RBCC空天飞行器复杂的耦合关系,建立一套基于弹道优化的总体设计流程,并形成相应的基准方案。在基准性能基础上,分析分离点状态、气动性能和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空高马赫数分离能有效发挥RBCC发动机的优势,提升运载效率,但需解决高动压分离的问题;阻力、推力、比冲是影响RBCC飞行器的重要性能参数,在性能较差的引射段,推力的影响尤为明显。设计方法和参数分析结果可为未来的空天飞行器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基组合动力 空天飞行器 总体设计 参数分析
下载PDF
组合动力空天飞行器关键技术 被引量:23
2
作者 唐硕 龚春林 陈兵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03-1114,共12页
针对组合动力系统的工作特征和空天飞行器的任务特点,总结组合动力空天飞行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梳理了该类飞行器存在的主要关键技术。从气动布局、机体/推进一体化、热防护/热管理、制导、控制、地面和飞行试验等方面,详细阐述各类关... 针对组合动力系统的工作特征和空天飞行器的任务特点,总结组合动力空天飞行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梳理了该类飞行器存在的主要关键技术。从气动布局、机体/推进一体化、热防护/热管理、制导、控制、地面和飞行试验等方面,详细阐述各类关键技术存在的难点,总结各类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分析给出未来可能的发展途径和方向。相关研究可指导未来组合动力空天飞行器的技术攻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动力 空天飞行器 关键技术
下载PDF
临近空间飞行器防隔热/承载一体化热结构设计及力/热行为 被引量:12
3
作者 时圣波 唐硕 梁军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0年第1期36-42,共7页
目的满足临近空间飞行器对结构/热防护系统质量指标的苛刻要求,研制兼具轻量化与高效防隔热/承载一体化的热防护结构及系统。方法根据临近空间飞行器承力和防热两方面的要求,设计一种全复合材料防隔热/承载一体化热防护结构,采用地面高... 目的满足临近空间飞行器对结构/热防护系统质量指标的苛刻要求,研制兼具轻量化与高效防隔热/承载一体化的热防护结构及系统。方法根据临近空间飞行器承力和防热两方面的要求,设计一种全复合材料防隔热/承载一体化热防护结构,采用地面高温环境试验,考查复合材料一体化热防护结构的抗烧蚀性能。建立一体化热防护结构的热响应和力学响应预报方法,以某飞行器机翼为研究对象,开展一体化热防护结构在机翼部位的应用研究,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热力耦合分析。结果一体化热防护结构高温热暴露后表面出现热解,但结构性能保持良好。结论设计的一体化热防护结构满足防热和承载两方面设计要求,是新一代飞行器的理想热防护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热防护系统 防热 承载 力/热行为 高温试验
下载PDF
耦合混合变量的空间机动飞行器多学科设计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粟华 王京士 +3 位作者 龚春林 谷良贤 李波 张孝南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53-1262,共10页
针对复杂耦合下的空间机动飞行器(SMV)多学科设计优化(MDO)问题,开展了同时考虑连续-离散混合变量的MDO求解技术研究。考虑空间机动飞行器总体方案设计需求,建立了包括轨道分系统、电源分系统、结构分系统、推进分系统、GNC分系统... 针对复杂耦合下的空间机动飞行器(SMV)多学科设计优化(MDO)问题,开展了同时考虑连续-离散混合变量的MDO求解技术研究。考虑空间机动飞行器总体方案设计需求,建立了包括轨道分系统、电源分系统、结构分系统、推进分系统、GNC分系统等多个学科的空间机动飞行器MDO模型;提出了基于变量转化法的混合变量MDO求解策略,将连续-离散混合变量MDO问题转化为普通MDO问题进行优化求解。优化后的空间机动飞行器总质量相比于初始方案降低了18.1%,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与将离散变量作为连续变量优化的直接方式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变量转化法的混合变量MDO求解策略在求解效率和可靠性方面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机动飞行器 多学科设计优化 混合变量优化 多学科求解策略 变量转化法
下载PDF
基于MBSE的地空导弹总体方案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粟华 方施喆 +1 位作者 田昆效 龚春林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8-276,共9页
为了适应未来大型复杂系统设计与功能分析需求,在导弹设计中引入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思想,提出了基于MBSE的地空导弹总体设计流程。首先,明确地空导弹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定义导弹任务场景;基于设计需求开展功能分析,利用导弹任务场... 为了适应未来大型复杂系统设计与功能分析需求,在导弹设计中引入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思想,提出了基于MBSE的地空导弹总体设计流程。首先,明确地空导弹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定义导弹任务场景;基于设计需求开展功能分析,利用导弹任务场景进行功能分解,完成需求到功能的转化;根据导弹的系统功能映射出导弹架构组成,开展地空导弹系统的逻辑架构设计和物理架构设计,最终得到导弹总体设计方案,并针对导弹方案进行验证及优化,初步实现了地空导弹的总体设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SE 需求分析 架构设计 导弹设计
下载PDF
面向飞行器总体设计的UMDO技术综述 被引量:7
6
作者 赵民 刘百奇 粟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3-604,共12页
针对当前飞行器设计领域对总体设计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的精细化管理需求,对不确定性多学科设计优化(Uncertainty-based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UMDO)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模式进行了综述和展望。首先综述UMDO的国内外发展现... 针对当前飞行器设计领域对总体设计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的精细化管理需求,对不确定性多学科设计优化(Uncertainty-based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UMDO)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模式进行了综述和展望。首先综述UMDO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讨论开展UMDO研究和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不确定性源建模、不确定性灵敏度分析、多学科不确定性分析、鲁棒性多学科优化设计4个方面梳理UMDO技术的发展体系,分析UMDO工程应用的研究现状,围绕飞行器总体设计过程提出适应各阶段设计需求的现代飞行器UMDO应用模式;最后,针对飞行器总体精细化设计能力的提升需求,分析了目前UMDO在工程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UMDO的未来发展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多学科设计优化 不确定性建模 不确定性分析 飞行器设计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多物理场虚拟飞行建模方法研究
7
作者 粟华 施振兴 +2 位作者 丁轩鹤 张亚云 龚春林 《空天防御》 2024年第5期45-53,共9页
为了解决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试验成本高昂、风险较大、飞行性能评估困难等问题,提出多物理场虚拟飞行方法,通过建立高拟真度多物理场仿真模型替代飞行试验,实现快速、准确的飞行性能分析。本文考虑气动、结构、控制和弹道学科间的耦合效... 为了解决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试验成本高昂、风险较大、飞行性能评估困难等问题,提出多物理场虚拟飞行方法,通过建立高拟真度多物理场仿真模型替代飞行试验,实现快速、准确的飞行性能分析。本文考虑气动、结构、控制和弹道学科间的耦合效应,采用松耦合方法建立高超声速飞行器流固耦合模型并开展虚拟飞行仿真研究。采用活塞理论计算非定常气动力载荷、模态叠加法计算结构动响应;将时变的气动力载荷和结构振动变形整合到六自由度飞行动力学模型中,构建多物理场虚拟飞行仿真流程;以某三维高超声速飞行器为对象开展虚拟飞行仿真研究,分析结构动变形、非定常气动力动响应对其飞行弹道和控制系统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虚拟飞行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得飞行过程中的动态特性、受控特性与载荷特性,可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总体设计提供高效、低成本的飞行性能验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虚拟飞行 多物理场 气动弹性 非定常气动力
下载PDF
一种基于飞行任务的临近空间短距滑翔飞行器弹道预示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开园 许志 +1 位作者 唐硕 万佳庆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0-60,共11页
针对临近空间短距滑翔飞行器机动模式多变、弹道参数变化剧烈等特点,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变结构交互式多模型滤波的轨迹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飞行任务结合自适应网格构建时变的机动模型集,解决机动模式多变的问题。通过引入渐消因子、修... 针对临近空间短距滑翔飞行器机动模式多变、弹道参数变化剧烈等特点,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变结构交互式多模型滤波的轨迹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飞行任务结合自适应网格构建时变的机动模型集,解决机动模式多变的问题。通过引入渐消因子、修正Markov概率转移矩阵,提出一种变结构交互式多模型方法辨识机动模型特征参数。最后通过更新机动模型中的控制参量,实现数值积分条件下的轨迹预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典型机动模式下的短距滑翔飞行器,具有高精度和强鲁棒的轨迹跟踪能力并且在轨迹预示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收敛性,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距滑翔飞行器 飞行任务剖面 自适应网格 交互式多模型 轨迹预测
下载PDF
超声速/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力快速估算平台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程锋 唐硕 张栋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76-1084,共9页
超声速/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力快速估算是飞行器初步设计阶段性能评估及设计优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气动力快速估算要求达到计算精度和计算速度的平衡。基于机理性的理论和工程模型建立了超声速/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力快速估算平台。使用流... 超声速/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力快速估算是飞行器初步设计阶段性能评估及设计优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气动力快速估算要求达到计算精度和计算速度的平衡。基于机理性的理论和工程模型建立了超声速/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力快速估算平台。使用流线追踪方法和面元法来计算飞行器表面任意点的流动速度矢量,并调用算法数据库计算飞行器所承受的压力和摩擦力。结果表明,快速估算平台和CFD以及实验数据有较好的吻合性,基于流线的计算方法有很好的迎角适应性,算法模型符合快速估算的要求。相比于CFD,快速估算平台有更快的计算速度;相比于实验,快速估算平台有更大的适用范围。通过简单的飞行动力学仿真,验证了快速估算平台和弹道计算平台的协同仿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气动力 快速估算 软件平台 流线追踪 协同仿真
下载PDF
基于数据合成的飞行器结构损伤状态快速识别方法
10
作者 王浩渊 粟华 +1 位作者 李鹏 龚春林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74-3783,共10页
针对当前飞行器结构健康监测过程中存在的识别流程复杂、识别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合成的飞行器结构损伤状态快速识别方法。建立数字孪生结构损伤快速识别模型构建流程,构建飞行器结构数字模型。基于数据合成思想,提出一种... 针对当前飞行器结构健康监测过程中存在的识别流程复杂、识别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合成的飞行器结构损伤状态快速识别方法。建立数字孪生结构损伤快速识别模型构建流程,构建飞行器结构数字模型。基于数据合成思想,提出一种对传感器数据的可信度评价方法,建立具有可解释性的生成-判别模型,解决了因样本数据不足导致的学习准确率低的问题。引入分类边界模糊化方法,使用判别模型确定模糊化区域以提升神经网络识别的稳定性。最后,以某无人机为例,对所提识别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高效构建结构损伤状态数据库并提升识别泛化能力和稳定性,对损伤状态的识别准确率超过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结构健康监测 损伤检测 数据合成 神经网络
下载PDF
空间引力波探测卫星无拖曳控制系统微扰动机理建模研究(特邀)
11
作者 杨政霖 李青 +4 位作者 邓少龙 王晨 张照国 刘磊 马彩文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共17页
以“天琴三号”概念卫星为研究对象,从力热控三个方面建立微扰动数学模型,并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卫星平台扰动传递函数模型,构建无拖曳系统微扰动集成仿真框架,仿真分析各微扰源对激光精密指向系统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无拖曳系统微扰... 以“天琴三号”概念卫星为研究对象,从力热控三个方面建立微扰动数学模型,并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卫星平台扰动传递函数模型,构建无拖曳系统微扰动集成仿真框架,仿真分析各微扰源对激光精密指向系统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无拖曳系统微扰动引起的精密指向系统开环角度响应在10^(-8)~10^(-7)rad量级,其中,微推力器扰动起主要作用。因此,在设计空间引力波探测卫星的控制系统时,需要考虑无拖曳系统扰动对激光精密指向系统的影响,并且对微推力器扰动进行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波探测 无拖曳系统 微振动 激光指向抖动噪声 集成建模
下载PDF
多高超声速飞行器静态协同再入制导方法 被引量:16
12
作者 乔浩 李师尧 李新国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1-552,共12页
为实现多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协同再入,提出一种基于参考轨迹的静态协同再入制导方法。首先以实际轨迹长度代替大圆弧假设,研究了实际轨迹长度与总飞行时间的对应关系,提出采用公共轨迹长度作为协调变量的思路;然后设计了一种双层协同框架... 为实现多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协同再入,提出一种基于参考轨迹的静态协同再入制导方法。首先以实际轨迹长度代替大圆弧假设,研究了实际轨迹长度与总飞行时间的对应关系,提出采用公共轨迹长度作为协调变量的思路;然后设计了一种双层协同框架,其中协调层将轨迹长度作为协调参数进行协调匹配,执行层依据分配的协调参数完成再入飞行;最后针对协同再入的时间一致性要求,提出一种新的协同逻辑转换策略,将终端时间的一致性问题转化为到达截止时间的状态收敛问题。该方法在能量域内进行公共参考轨迹设计,之后通过时域信息提取在时域内完成公共参考轨迹跟踪,最终实现多成员的协同再入。分别在标称状态与模拟扰动环境对所提方法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简明实现多飞行器的再入协同制导,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再入 静态协同 轨迹长度 双层协同框架 动态航向校准
下载PDF
飞行器可达性问题的统一求解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乔浩 李曾浩 +1 位作者 李新国 孙鹏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14,共6页
针对飞行器的可达性问题,研究了可达域与可返回窗口2个子问题。前者着眼于飞行器在现有条件下对地面目标的覆盖范围,后者则更关注于飞行器在返回过程中的空间上界。对描述飞行器可达性问题的2种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一种统一框架下的... 针对飞行器的可达性问题,研究了可达域与可返回窗口2个子问题。前者着眼于飞行器在现有条件下对地面目标的覆盖范围,后者则更关注于飞行器在返回过程中的空间上界。对描述飞行器可达性问题的2种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一种统一框架下的飞行器可达性数值求解方法。通过研究与可达域相对应的终端优化问题以及与可返回窗口相对应的初值优化问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求解流程。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所提求解方法能够快速获得飞行器完整的可达性信息,为飞行器的总体设计、任务规划等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可返回窗口 逆向优化 再入返回
下载PDF
基于SVM和EKF的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轨迹预报 被引量:6
14
作者 程云鹏 孙成志 闫晓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94-2105,共12页
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HGV)拦截问题中,轨迹预报是成功拦截的重要基础。针对HGV机动能力强、轨迹多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和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的轨迹预报方法。在HGV的滑翔段机动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将HGV的机动运动分... 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HGV)拦截问题中,轨迹预报是成功拦截的重要基础。针对HGV机动能力强、轨迹多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和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的轨迹预报方法。在HGV的滑翔段机动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将HGV的机动运动分解为纵向运动模式和侧向运动模式,进而对运动模式的特征参数予以标定,形成SVM的训练集。建立地基单雷达轨迹跟踪模型,采用EKF对HGV滑翔段轨迹进行稳定跟踪并实现对运动模式特征参数的估计。基于SVM,建立了HGV运动识别框架,实现了对HGV滑翔段轨迹的预报。对平衡滑翔和跳跃机动2种典型机动模式进行数学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提高对该类目标的轨迹预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HGV) 机动模式 支持向量机(SVM) 运动识别 轨迹估计和预报
原文传递
基于气动性能分析的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轨迹估计 被引量:4
15
作者 程云鹏 闫晓东 程锋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02-1110,共9页
由于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HGVs)具有高速、高机动的特点,对此类目标的状态估计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鉴于采用传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进行轨迹估计时加速度估计精度不高,提出一种基于气动性能分析的非线性气动参数目标估计模型。首先,... 由于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HGVs)具有高速、高机动的特点,对此类目标的状态估计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鉴于采用传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进行轨迹估计时加速度估计精度不高,提出一种基于气动性能分析的非线性气动参数目标估计模型。首先,在研究了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跳跃再入段运动特性的基础上,以类HTV-2飞行器为研究目标,采用气动力估算方法对高超声速滑翔目标再入段的气动力进行计算分析。其次,建立与马赫数线性相关的气动参数“基准模型”和以一阶马尔可夫过程描述的气动参数“偏差模型”,对目标气动参数进行非线性估计。数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卡尔曼滤波方法对该类目标的加速度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 机动目标估计 气动性能 气动参数模型
下载PDF
空射弹道式高超声速导弹多学科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力聪 朱亮聪 +2 位作者 舒忠平 欧岳峰 粟华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14,共7页
空射弹道式高超声速导弹是目前最接近实用的高超声速飞行器,为研究该导弹的性能采用多学科优化设计(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MDO)技术,对该导弹设计中所涉及的学科进行集成,构建了该导弹的MDO框架,并基于此框架对导弹开... 空射弹道式高超声速导弹是目前最接近实用的高超声速飞行器,为研究该导弹的性能采用多学科优化设计(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MDO)技术,对该导弹设计中所涉及的学科进行集成,构建了该导弹的MDO框架,并基于此框架对导弹开展优化设计。优化结果显示了该导弹的潜在性能,同时为该导弹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射弹道导弹 高超声速飞行器 多学科设计优化
下载PDF
宽包线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外形优化研究
17
作者 王健磊 牟桓 +2 位作者 魏震 王强 龚春林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I0001,共12页
针对吸气式宽包线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气动优化问题,基于任务要求建立了基于多点权重分配的气动外形优化模型,并采用“CFD+准一维流”方法开展了气动性能分析。为兼顾气动外形优化的效率与精度,通过改进现有的并行加点策略,发展了一套基于... 针对吸气式宽包线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气动优化问题,基于任务要求建立了基于多点权重分配的气动外形优化模型,并采用“CFD+准一维流”方法开展了气动性能分析。为兼顾气动外形优化的效率与精度,通过改进现有的并行加点策略,发展了一套基于代理模型与梯度算法的分层优化框架,并采用函数算例对改进后的加点策略进行了验证。对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气动外形进行了分层优化,在满足各学科约束的情况下使飞行器在各个优化评估点处的气动性能均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气动优化 分层优化 自适应代理模型 伴随梯度算法
下载PDF
考虑未知约束空间的空地导弹最优弹道预测方法
18
作者 刘淇 粟华 +1 位作者 刘松语 龚春林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90-1300,共11页
现代作战任务更加复杂多变,空地导弹的发射条件、作战环境以及目标特征愈加复杂。传统导弹设计依赖于少量离线典型弹道,无法满足现代战争任务的多样化需求,且在线弹道规划无法满足任务快速性,因此迫切需要发展兼顾准确性和快速性的最优... 现代作战任务更加复杂多变,空地导弹的发射条件、作战环境以及目标特征愈加复杂。传统导弹设计依赖于少量离线典型弹道,无法满足现代战争任务的多样化需求,且在线弹道规划无法满足任务快速性,因此迫切需要发展兼顾准确性和快速性的最优弹道生成方法。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未知约束空间的空地导弹最优弹道预测方法。构建空地导弹最优弹道预测问题,根据未知约束空间先验未知的特点改进了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和蒙特卡洛打靶法,提出了基于动态Kriging模型的最优弹道预测流程,针对某空地导弹开展了模型预测准确性与快速性的验证。结果表明:提出方法所预测的中末制导交接点平均弹道倾角误差在0.5°以内,预测时间仅需0.15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预测 未知约束 动态Kriging模型 U学习函数 SLE-CLHS算法
下载PDF
基于LSTM-DDPG的再入制导方法
19
作者 闫循良 王宽 +1 位作者 张子剑 王培臣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8-279,共12页
针对现有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算法的再入制导方法计算精度较差,对强扰动条件适应性不足等问题,在DDPG算法训练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DDPG(long short term memory-DDPG,LST... 针对现有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算法的再入制导方法计算精度较差,对强扰动条件适应性不足等问题,在DDPG算法训练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DDPG(long short term memory-DDPG,LSTM-DDPG)的再入制导方法。该方法采用纵、侧向制导解耦设计思想,在纵向制导方面,首先针对再入制导问题构建强化学习所需的状态、动作空间;其次,确定决策点和制导周期内的指令计算策略,并设计考虑综合性能的奖励函数;然后,引入LSTM网络构建强化学习训练网络,进而通过在线更新策略提升算法的多任务适用性;侧向制导则采用基于横程误差的动态倾侧反转方法,获得倾侧角符号。以美国超音速通用飞行器(common aero vehicle-hypersonic,CAV-H)再入滑翔为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数值预测-校正方法相比,所提制导方法具有相当的终端精度和更高的计算效率优势;与现有基于DDPG算法的再入制导方法相比,所提制导方法具有相当的计算效率以及更高的终端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滑翔制导 强化学习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长短期记忆网络
下载PDF
飞行器低空大动压整流罩旋抛分离数值模拟
20
作者 李易 欧树彦 +2 位作者 梁伟栋 董佳宝 庄至栋 《空天防御》 2025年第1期102-108,共7页
为研究低空大动压环境下飞行器整流罩旋抛分离的运动特性,本文采用CFD-刚体动力学耦合仿真的方法开展数值模拟。分析了该过程的流场结构以及整流罩的动力学行为;着重研究了来流非对称条件下,两瓣整流罩张开速度不一致情况以及整流罩脱... 为研究低空大动压环境下飞行器整流罩旋抛分离的运动特性,本文采用CFD-刚体动力学耦合仿真的方法开展数值模拟。分析了该过程的流场结构以及整流罩的动力学行为;着重研究了来流非对称条件下,两瓣整流罩张开速度不一致情况以及整流罩脱钩角发生变化情况下的张开动力学。研究表明:来流不对称时,其中一瓣整流罩分离受到抑制,不利于安全分离;为此增大脱钩角有助于增加整流罩的迎风面积,加快其远离飞行器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整流罩 大动压 分离 高超声速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