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解法提取红枣膳食纤维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向前 任兰兰 +2 位作者 贺晓龙 刘小丽 董超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红枣膳食纤维的酶法提取工艺。[方法]以陕北木枣为试材,采用酶解法提取红枣中的膳食纤维。通过对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糖化酶的用量的正交试验,分析其对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确定其最适用量,进一步对α-淀粉酶酶解的温度、p... [目的]探讨红枣膳食纤维的酶法提取工艺。[方法]以陕北木枣为试材,采用酶解法提取红枣中的膳食纤维。通过对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糖化酶的用量的正交试验,分析其对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确定其最适用量,进一步对α-淀粉酶酶解的温度、pH和时间进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酶解条件。[结果]3种酶用量中,对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最大的是α-淀粉酶,其最适用量为:α-淀粉酶0.4%、胰蛋白酶0.6%、糖化酶0.8%。α-淀粉酶的酶解因素中对提取率的影响依次为温度﹥时间﹥pH,其最佳酶解条件为:温度65℃,时间70 min,pH 6.0。在此条件下提取的红枣膳食纤维的持水力和膨胀力分别为854.92%和13.98 ml/g。[结论]该研究为酶法提取红枣中膳食纤维工艺的产业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膳食纤维 酶解
下载PDF
腐殖酸肥或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土壤肥力、红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3
2
作者 赵满兴 刘慧 +1 位作者 白二磊 邓健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81-987,共7页
通过枣树常规施肥(CF)减量(20%、40%和60%)配施腐殖酸或生物有机肥试验,探索CF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枣树土壤性状、产量和枣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F比较,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但显著降低了碱解氮和速效... 通过枣树常规施肥(CF)减量(20%、40%和60%)配施腐殖酸或生物有机肥试验,探索CF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枣树土壤性状、产量和枣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F比较,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但显著降低了碱解氮和速效磷质量分数(P<0.05);同时,化肥配施腐殖酸肥或生物有机肥配施处理较CF处理红枣产量分别增加7.13%~25.70%和13.88%~15.20%,单个枣果果型也显著增加(P<0.05),但导致出干率降低;CF减量配施腐殖酸肥处理枣果维生素C、蛋白质、还原糖、黄酮、总可溶性糖比CF处理分别增加1.33~5.31倍、3.53%~5.88%、21.09%、22.41%、25.77%;CF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枣果维生素C、蛋白质、还原糖、黄酮、总可溶性糖比CF处理分别增加2.34~5.83倍、73.3%、34.35%、14.62%、34.34%。过量配施腐殖酸肥处理,枣果中黄酮、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质量分数反而低于CF处理。在本试验条件下,较优的2个处理分别是CF减量20%~40%,配施腐殖酸肥每株0.5~1.0kg和CF减量40%,配施生物有机肥每株1.0kg。在同等条件下,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效果优于配施腐殖酸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化肥 腐殖酸肥 生物有机肥 品质
下载PDF
减量化肥配施腐殖酸肥对红枣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赵满兴 刘慧 +1 位作者 白二磊 崔亚荣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17-20,共4页
研究通过枣树常规施用化肥(CF)减量(20%、40%和60%),配施腐殖酸肥试验,探索化肥减量配施腐殖酸肥对枣树农艺性状、产量和枣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用化肥比较,化肥减量配施腐殖酸肥能够显著增加枣果周长、枣吊长度和枣果长轴;... 研究通过枣树常规施用化肥(CF)减量(20%、40%和60%),配施腐殖酸肥试验,探索化肥减量配施腐殖酸肥对枣树农艺性状、产量和枣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用化肥比较,化肥减量配施腐殖酸肥能够显著增加枣果周长、枣吊长度和枣果长轴;同时,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较常规施用化肥红枣产量分别增加了31.2%、24.6%和5.6%,单枣重增加26.8%、9.0%和14.8%,灰分含量增加49.9%、37.5%和9.4%,可食率增加0.7%、1.3%和0.9%,出干率增加20.9%、16.7%和19.8%;化肥减量20%、40%和60%的处理分别使蛋白质含量增加1.3%、29.8%和4.9%,维生素C含量增加2.7%、12.1%和19.0%,还原糖增加{7.6%、13.0%和28.5%,可溶性总糖增加22.1%、44.3%和34.5%,有机酸增加7.5%、3.5%和2.9%,黄酮增加53.3%、50.6%和15.7%。在笔者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农艺性状、产量因素,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有机肥每株0.5kg处理(80%CF+BF1)效果最好;从红枣品质角度考虑,化肥减量40%~60%配施生物有机肥每株1.0~1.5kg处理(60%CF+BF2,40%CF+BF3)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品质 腐殖酸肥 农艺性状
下载PDF
延安地区苹果园食心虫种类及其种群消长动态调查 被引量:7
4
作者 陈秀琳 陈玉鑫 +3 位作者 包琳杰 康乐 孙勇 李广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9-225,238,共8页
利用5种果树食心虫的性诱剂通过诱捕法调查了延安苹果产区苹果园中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苹果蠹蛾和桃蛀螟的发生情况及成虫在田间的种群消长动态;对梨小食心虫和李小食心虫性诱剂的“交互引诱”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 利用5种果树食心虫的性诱剂通过诱捕法调查了延安苹果产区苹果园中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苹果蠹蛾和桃蛀螟的发生情况及成虫在田间的种群消长动态;对梨小食心虫和李小食心虫性诱剂的“交互引诱”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苹果园中发生的食心虫主要有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和李小食心虫3种,未诱捕到桃蛀螟和苹果蠹蛾。不同调查点的诱捕结果均表明,李小食心虫成虫种群数量最大,属于优势种群,梨小食心虫次之,桃小食心虫种群数量相对最小。桃小食心虫雄成虫1年有2个发生高峰期,越冬代成虫羽化出土极不整齐;梨小食心虫在苹果树整个生长季均可诱捕到,雄成虫1年具有不明显的4个发生盛期;李小食心虫越冬代成虫羽化较为整齐,雄成虫1年有2个明显的发生高峰期,该虫在延安地区年发生2代。梨小食心虫和李小食心虫性诱剂的“交互引诱”试验表明,2种食心虫的性诱剂对种内和种间雄蛾均具有引诱活性,但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对种内和种间雄蛾的引诱能力均显著强于李小食心虫性诱剂,诱蛾量分别是李小食心虫性诱剂诱蛾量的2.75和2.30倍,2种食心虫性诱剂的“交互引诱”能力具有不对称性。本试验明确了延安苹果产区食心虫的种类组成及主要食心虫在田间的种群消长规律,对预测预报和治理苹果园食心虫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诱剂 桃小食心虫 梨小食心虫 李小食心虫 交互引诱
下载PDF
黄土高原次生林演替过程土壤氮矿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5
作者 刘冲 朱运 +5 位作者 邓健 徐莉萍 张丹 王晨枫 欧阳洪梁 李江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346-6356,共11页
土壤氮矿化速率限制着森林土壤有效氮素供给能力,但目前关于黄土高原次生林演替过程土壤氮矿化特征的认识还不清楚。选择黄土高原黄龙山次生林区草本阶段、灌木阶段、先锋乔木群落阶段、混交森林群落阶段和顶级森林群落阶段等5个演替阶... 土壤氮矿化速率限制着森林土壤有效氮素供给能力,但目前关于黄土高原次生林演替过程土壤氮矿化特征的认识还不清楚。选择黄土高原黄龙山次生林区草本阶段、灌木阶段、先锋乔木群落阶段、混交森林群落阶段和顶级森林群落阶段等5个演替阶段的9种群落类型,测定了其林下土壤氮矿化速率,并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凋落物养分特征和土壤酶活性及其对氮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演替进展,土壤有机碳和氮不断积累,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逐渐增加,凋落物养分和土壤酶活性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土壤硝化速率从草本群落阶段到顶级森林群落阶段显著增加了71.73%;土壤氨化速率一直为负值且持续负向增加;土壤净矿化速率从草本群落阶段的(0.16±0.06)mg kg^(-1) d^(-1)逐渐增加到混交森林阶段的(0.31±0.08)mg kg^(-1) d^(-1),但从混交林群落到顶级森林群落阶段有所下降。土壤理化性质(路径系数-0.530)和酶活性(路径系数-0.268)对氮矿化速率有显著的直接作用;凋落物养分对氮矿化速率的影响来自于其直接作用(路径系数-0.283)和通过调控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产生的间接影响(路径系数-0.315)。结果有助于认识黄土高原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氮循环过程,对森林可持续经营也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矿化 次生林 演替 酶活性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北方常见绿化树种凋落物添加对城市土壤有机碳组成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晓曦 田爽 +5 位作者 曾磊 陈灵素 张蔓 刘凯旋 胡嘉伟 刘冲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9,共10页
本研究将垂柳(Salix babylonica L.)、元宝枫(Acer pictum subsp.mono(Maxim.)H.Ohashi)、银杏(Ginkgo biloba L.)、龙爪槐(Sophora japonica L.var.japonica f.pendula Hort.)、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ière)、刺柏(Juniperu... 本研究将垂柳(Salix babylonica L.)、元宝枫(Acer pictum subsp.mono(Maxim.)H.Ohashi)、银杏(Ginkgo biloba L.)、龙爪槐(Sophora japonica L.var.japonica f.pendula Hort.)、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ière)、刺柏(Juniperus formosana Hayata)、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和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等8种北方城市常见绿化树种的凋落物与延安市城区受到频繁扰动的表层土壤以2%(凋落物/干土)的比例混合,在模拟自然条件下的土壤容重和含水量的基础上进行120 d的室内培养实验,检测处理后土壤有机碳及其各组分的含量以及相应碳库指数的变化,并分析凋落物化学特性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显示,8种供试凋落物中,除五角枫和刺柏外的所有凋落物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除五角枫、银杏和刺柏外的凋落物处理显著提高了其稳定组分的含量,而所有凋落物处理普遍显著提高了中等和高活性组分的含量。垂柳、侧柏、云杉和油松凋落物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碳库指数,几乎所有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活度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仅侧柏凋落物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固碳指数。凋落物氮和氨基酸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含量和相关碳库指数总体呈负相关;凋落物总酚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碳氮比、碳磷比和氮磷比与高活性、低活性和稳定有机碳组分含量呈正相关,其总有机酸、磷、总碳、萜类、酚类含量和碳氮比则与中等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呈正相关。仅从提高土壤有机碳总量及其各组分含量,以及土壤有机碳活性和稳定的角度考虑,侧柏凋落物可作为处理城市土壤的优选材料,其次为垂柳、云杉和油松凋落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组分 凋落物化学特性 园林绿化树种 土壤生化性质
下载PDF
E8,E 10-12∶OH对梨小食心虫性诱剂的增效作用及其与信息素结合蛋白和普通气味结合蛋白的结合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春沁 刘彦飞 +4 位作者 胡梓寒 陈秀琳 李伯辽 罗坤 李广伟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09-922,共14页
【目的】(反,反)-8,10-十二碳二烯-1-醇[(8 E,10E)-dodecadien-1-ol,E8,E 10-12∶OH]是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的主要性信息素成分,对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性诱剂具有引诱增效作用。本研究旨在测定E8,E 10-12∶OH对梨小食心虫... 【目的】(反,反)-8,10-十二碳二烯-1-醇[(8 E,10E)-dodecadien-1-ol,E8,E 10-12∶OH]是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的主要性信息素成分,对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性诱剂具有引诱增效作用。本研究旨在测定E8,E 10-12∶OH对梨小食心虫性诱剂的增效能力,确定主要结合E8,E 10-12∶OH的信息素结合蛋白(pheromone binding proteins,PBPs)和普通气味结合蛋白(general odorant binding proteins,GOBPs)。【方法】利用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m,EAG)仪测定梨小食心虫雄成虫对0.002,0.02,0.2,2,20,200和2000μg E8,E 10-12∶OH激发的EAG反应;利用田间诱集试验测定E8,E 10-12∶OH对梨小食心虫性诱剂的增效能力;利用荧光竞争结合实验测定梨小食心虫信息素结合蛋白GmolPBP1,GmolPBP2和GmolPBP3及普通气味结合蛋白GmolGOBP1,GmolGOBP2和GmolGOBP3与E8,E 10-12∶OH的抑制常数K i;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预测GmolGOBP2结合E8,E 10-12∶OH的关键氨基酸;利用定点突变和荧光竞争结合实验验证GmolGOBP2结合E8,E 10-12∶OH的关键氨基酸残基及弱相互作用力。【结果】梨小食心虫雄成虫对E8,E 10-12∶OH表现出EAG反应,雄成虫对2000μg E8,E 10-12∶OH的EAG反应值最高[(0.57±0.14)mV]。在梨小食心虫性诱剂中添加200μg E8,E 10-12∶OH时,增效效果最佳,增效倍数达2.46倍。GmolGOBP2结合E8,E 10-12∶OH的能力最强[K i=(1.92±0.05)μmol/L],是结合E8,E 10-12∶OH的主要OBP。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GmolGOBP2的Phe18,Ile100,Glu104,Val117和Phe124结合E8,E 10-12∶OH的自由能最低,分别为-1.18,-1.33,-3.34,-1.19和-1.58 kj/kg,预测是GmolGOBP2结合E8,E 10-12∶OH的重要位点,将以上5个残基定点突变为丙氨酸Ala后,突变体蛋白E104A和F124A失去了结合E8,E 10-12∶OH的能力,表明Glu104和Phe124是GmolGOBP2结合E8,E 10-12∶OH的关键氨基酸。【结论】E8,E 10-12∶OH是开发梨小食心虫高效性诱剂的理想增效剂,GmolGOBP2在梨小食心虫识别种间性信息素E8,E 10-12∶OH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Glu104和Phe124是GmolGOBP2结合E8,E 10-12∶OH的关键氨基酸残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苹果蠹蛾 性信息素 协同增效 嗅觉
下载PDF
4种园林绿化植物凋落物混合对其持水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张晓曦 胡嘉伟 +5 位作者 刘凯旋 李世强 陈灵素 董雨欣 王子泉 陈锦强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8-188,共11页
适当保留凋落物层有助于改善城市绿地的水文效应,但不同树种凋落物混合对凋落物层的持水特性有何影响尚不清楚。以丁香、垂柳、日本晚樱和五角枫的凋落叶以及上述凋落叶5种形式的混合物为对象,基于室内浸泡试验检测混合形式及其比例对... 适当保留凋落物层有助于改善城市绿地的水文效应,但不同树种凋落物混合对凋落物层的持水特性有何影响尚不清楚。以丁香、垂柳、日本晚樱和五角枫的凋落叶以及上述凋落叶5种形式的混合物为对象,基于室内浸泡试验检测混合形式及其比例对凋落物持水特征参数(含吸水和失水过程)的非加和性影响。结果表明,1)丁香-晚樱凋落叶以7∶3和5∶5(质量比,后同)混合使其最大持水量较预期显著降低,以3∶7混合则使其持水在叶片间隙中的分配比例显著提高;五角枫-垂柳凋落叶混合使其最大持水量(5∶5和4∶6)、间隙分配比例(4∶6)和最大吸水速率(5∶5和3∶7)均较预期显著降低;五角枫-晚樱凋落叶以3∶7混合使其间隙分配比例较预期显著降低;丁香-五角枫凋落叶以4∶6混合使其吸水速率较预期显著提高;而丁香-垂柳凋落叶以7∶3、4∶6或3∶7混合分别使其间隙分配比例和最大吸水速率较预期显著提高(P<0.05)。2)丁香-晚樱凋落叶以7∶3和5∶5、五角枫-垂柳凋落叶以6∶4、3∶7、五角枫-晚樱凋落叶以7∶3、4∶6以及丁香-五角枫凋落叶以4∶6、3∶7混合均使其最大失水率较预期显著降低,而丁香-垂柳凋落叶以除6∶4外的质量比混合则产生相反作用;丁香-晚樱以6∶4和3∶7、丁香-五角枫和丁香-垂柳凋落叶以任一质量比混合均使其最大失水速率较预测显著提高(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混合比例 持水性能 失水特征 城市绿地
下载PDF
木枣叶片、叶片愈伤组织及果实的氨基酸分析(英文)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宗礼 贺晓龙 +2 位作者 张向前 赵满兴 薛碧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7-203,共7页
测定枣叶、枣果实和愈伤组织中的氨基酸组成及其含量,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中国特有枣树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以中国陕北特产的栽培木枣和组培木枣的叶片、枣果及叶片培养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盐酸水解法,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对其所含... 测定枣叶、枣果实和愈伤组织中的氨基酸组成及其含量,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中国特有枣树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以中国陕北特产的栽培木枣和组培木枣的叶片、枣果及叶片培养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盐酸水解法,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对其所含氨基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各试验材料中均含有至少16种氨基酸。其中,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2种儿童必需氨基酸、9种药效氨基酸、6种芳香族氨基酸、4种鲜味氨基酸、4种甜味氨基酸和3种支链氨基酸。它们中的总氨基酸含量以组培枣叶中最高(77.14mg/100g),其次为愈伤组织(11.52mg/100g),栽培枣叶中为11.10mg/100g,枣果中含量最低(4.59mg/100g);支链氨基酸的质量分数大小次序为:组培枣叶>栽培枣叶>愈伤组织>枣果;药效氨基酸占的比例以愈伤组织最高(72.05%),依次为栽培枣叶(71.89%)、组培枣叶(65.35%)、枣果(32.03%);芳香族氨基酸占的比例以组培枣叶最高(43.60%),依次为愈伤组织(33.33%)、栽培枣叶(30.54%)、枣果(13.73%);支/芳比值以枣果中最高(55.56%),组培枣叶中最低(36.72%),栽培枣叶(43.59%)和愈伤组织(52.04%)也含有较高的比例。木枣叶片、枣果及愈伤组织中均含有相同组分的16种氨基酸,它们含量丰富,尤以药用氨基酸和味觉氨基酸的含量较高。但它们的总氨基酸含量差别较大,其中,组培枣叶、栽培枣叶和叶片愈伤组织中的氨基酸总量分别是枣果的116.81、2.42和2.51倍,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是枣果的42.19、4.28倍和3.68倍。说明,不仅枣果,枣叶片和组培获得的愈伤组织亦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枣 叶片 枣叶片愈伤组织 氨基酸含量
下载PDF
陕北黄土区浅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9
10
作者 艾宁 宗巧鱼 +2 位作者 刘广全 强大宏 刘长海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5-90,共6页
以陕北黄土区吴起县合沟流域浅沟土壤水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不同深度、不同坡向、不同坡位的浅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浅沟与原状坡油松生长量关系,将浅沟划分为深浅沟(40 cm≤浅沟深度)和浅浅沟(20 c... 以陕北黄土区吴起县合沟流域浅沟土壤水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不同深度、不同坡向、不同坡位的浅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浅沟与原状坡油松生长量关系,将浅沟划分为深浅沟(40 cm≤浅沟深度)和浅浅沟(20 cm≤浅沟深度<40 cm);(2)研究区浅沟土壤水分高于原状坡;浅沟土壤水分在0—60 cm土层聚集,原状坡则在0—40 cm土层聚集;(3)浅沟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变异程度不同,阳坡土壤水分变异性较阴坡小;20—60 cm土层中,浅沟土壤水分变异系数较大,土壤水分较活跃,其他土层变异系数较小,土壤水分较稳定;(4)不同坡位、不同坡向和不同深度的浅沟土壤水分存在显著差异;在浅浅沟中,土壤水分表现为下坡位>上坡位>中坡位;深浅沟则为上坡位>下坡位>中坡位;在浅沟内,阴坡在中、下坡位土壤水分显著高于阳坡,阳坡上坡位土壤水分则高于阴坡;原状坡阴坡土壤水分显著高于阳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黄土区 浅沟 土壤水分 坡向 坡位
下载PDF
减量复合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对番茄土壤肥力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11
作者 赵满兴 刘慧 +2 位作者 王静 常慧璇 程治蓉 《农学学报》 2020年第2期56-61,共6页
为明确复合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的效果,以‘图腾’番茄为研究对象,研究在复合肥减量10%~30%条件下,配施与所减复合肥等质量的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生物有机肥较不施肥处理(CK)可显著提高土壤速效养分,与... 为明确复合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的效果,以‘图腾’番茄为研究对象,研究在复合肥减量10%~30%条件下,配施与所减复合肥等质量的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生物有机肥较不施肥处理(CK)可显著提高土壤速效养分,与复合肥处理(TK)相比,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分别显著提高了6.42%~26.11%、14.75%~26.23%、4.38%~10.74%和26.63%~39.09%。苗期,配施生物有机肥较CK和TK处理降低了土壤酶活性;开花期,F1、F2和F3处理分别使脲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73.05%~92.74%和14.65%~32.23%,成熟期仅F2处理使脲酶活性提高10.90%,F1、F2和F3分别使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55.56%、82.22%和76.67%,随番茄生长期的延长,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化肥减施 番茄 过氧化氢酶 脲酶 土壤肥力
下载PDF
陕北枣树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满兴 陈宗礼 +1 位作者 王文强 延志莲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7期160-164,共5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陕北枣树土壤理化性质,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陕北延川县不同品种、不同生长年限的枣树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层采集100cm内的土壤,测定土壤pH、硝态氮、可溶性总氮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pH变化总体呈... 为了进一步了解陕北枣树土壤理化性质,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陕北延川县不同品种、不同生长年限的枣树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层采集100cm内的土壤,测定土壤pH、硝态氮、可溶性总氮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pH变化总体呈现出0~20cm的值最小,20~40cm的值最高,不同枣树品种土壤pH不尽相同,‘木枣’>‘骏枣’>‘灰条枣’‘>狗头枣’。同一枣树品种不同生长年限相比,生长年限越长,土壤pH越小。0~20cm深度土层硝态氮含量最高,20~40cm土层含量次之,40~60cm土层硝态氮含量最低,60~100cm土层略微上升。不同枣树品种土壤硝态氮含量不尽相同‘。狗头枣’‘>骏枣’‘>灰条枣’‘>木枣’。30年以上的枣树平均含量更是远远超过30年以下的。所有枣树20~40cm土层可溶性总氮含量最高,生长年限越短,20~40cm土层可溶性总氮含量越高。所有枣树土壤可溶性总氮含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不同品种枣树土壤可溶性总氮含量大小次序为‘:狗头枣’>‘灰条枣’>‘木枣’‘>骏枣’。这种差异可能受枣树年限,枣树品种以及施肥等条件影响。枣树品种、树龄等影响着土壤pH、硝态氮、可溶性总氮含量,关于其中的机理有待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 枣树 土壤 PH 硝态氮 可溶性总氮
下载PDF
京枣试管苗茎尖多倍体诱变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齐向英 陈宗礼 +3 位作者 奚增军 樊丽丽 张向前 任宽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04-106,共3页
以京枣试管苗茎尖为试材,以秋水仙碱为诱变剂,通过在含不同浓度秋水仙碱的培养基中共培养来诱导京枣多倍体。结果表明:在含秋水仙碱30mg/L的培养基中共培养30d诱导率最高可达36.67%。通过染色体观察确定变异植株染色体数目为48条。对照... 以京枣试管苗茎尖为试材,以秋水仙碱为诱变剂,通过在含不同浓度秋水仙碱的培养基中共培养来诱导京枣多倍体。结果表明:在含秋水仙碱30mg/L的培养基中共培养30d诱导率最高可达36.67%。通过染色体观察确定变异植株染色体数目为48条。对照植株染色体数目为24条。四倍体植株气孔长度为39.62μm、宽度为22.06μm、气孔密度为58.89个/mm2、活体叶绿素平均含量为11.71spadr/mm2;分别为原二倍体植株的1.546、1.662、0.636、2.36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枣 试管苗 茎尖 秋水仙碱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撂荒年限和坡向对灌丛生物量及丰富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冲 野起瑞 +4 位作者 李江文 张晓曦 邓健 裴婧宏 樊慧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826-2833,共8页
为研究撂荒年限和坡向对草地植物灌丛地上生物量及丰富度的影响,本研究以黄土丘陵区不同坡向4个主要撂荒年限(12 a, 20 a, 30 a和42 a)草地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草地灌丛地上生物量及丰富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撂荒草地物种丰富度、植物群... 为研究撂荒年限和坡向对草地植物灌丛地上生物量及丰富度的影响,本研究以黄土丘陵区不同坡向4个主要撂荒年限(12 a, 20 a, 30 a和42 a)草地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草地灌丛地上生物量及丰富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撂荒草地物种丰富度、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灌丛地上生物量及其百分比随撂荒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峰值多集中出现在30 a阳坡草地,分别达到:10.5种·m^(-2),133.20 g·m^(-2)和50.15 g·m^(-2),阴坡草地灌丛地上生物量百分比在42 a占比最高,达到51.68%;阳坡草地群落地上生物量及物种丰富度高于阴坡草地;但阳坡草地灌木和半灌木地上生物量低于阴坡草地,且阳坡撂荒草地群落灌木和半灌木物种数目百分比随撂荒年限的增加而降低,12 a占比最高达28.57%。撂荒年限与群落地上生物量、灌木和半灌木地上生物量、物种丰富度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坡向不同引起植物群落灌丛数量和生物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撂荒草地 地上生物量 灌木和半灌木 物种丰富度 坡向
下载PDF
狗头枣叶片原生质体分离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齐向英 陈宗礼 +3 位作者 薛皓 刘航娟 行文珍 谢路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3年第3期40-43,共4页
以培养25d的狗头枣试管苗叶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酶液浓度,不同甘露醇浓度对狗头枣组培苗叶片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狗头枣组培苗叶片原生质体分离的适宜酶液配比为1.0 g/L纤维素酶、0.4 g/L果胶酶,0.6 mol/L甘露醇,黑暗条件... 以培养25d的狗头枣试管苗叶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酶液浓度,不同甘露醇浓度对狗头枣组培苗叶片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狗头枣组培苗叶片原生质体分离的适宜酶液配比为1.0 g/L纤维素酶、0.4 g/L果胶酶,0.6 mol/L甘露醇,黑暗条件下,酶解8 h,可获得大量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其叶片原生质体的产量为2.12×106个/g,活原生质体获得率为80.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头枣 原生质体 分离
下载PDF
NaOH和温度对鸡蛋皮蛋加工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晓涧 周小燕 张向前 《绿色科技》 2015年第10期289-292,295,共5页
以鸡蛋为原料,采用浸泡法加工工艺,用NaCl、ZnSO4·7H2O、CuSO4·5H2O作为辅料加工皮蛋,根据皮蛋形成的机理,以氢氧化钠和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交叉试验初步探讨了碱度和温度共同作用下对鸡蛋皮蛋加工的影响以及寻求相对最... 以鸡蛋为原料,采用浸泡法加工工艺,用NaCl、ZnSO4·7H2O、CuSO4·5H2O作为辅料加工皮蛋,根据皮蛋形成的机理,以氢氧化钠和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交叉试验初步探讨了碱度和温度共同作用下对鸡蛋皮蛋加工的影响以及寻求相对最好的一组组合。结果表明:30℃、35℃各碱度(3.5%、4.0%、4.5%)下,NaOH渗入速度太快,未发现蛋白凝固;25℃下前两个较低碱度有凝固期出现,但未成皮蛋;20℃的各组鸡蛋都成皮蛋,其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3.5%为相对最好一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皮蛋 NAOH 温度
下载PDF
减施化肥与配施生物有机肥对辣椒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满兴 张成桃 +5 位作者 刘慧 郭妍 李亚婷 宋妮 杨帆 余光美 《陕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11期57-62,共6页
为探究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在辣椒生产中的可行性以及适宜的化肥减量比例,以‘隆椒二号’辣椒为材料,设置不施肥(CK)、常规化肥增量50%(F1)、常规化肥(F2)、常规化肥减量50%(F3)、化肥减量10%(F4)、20%(F5)、30%(F6)并配施与所减等... 为探究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在辣椒生产中的可行性以及适宜的化肥减量比例,以‘隆椒二号’辣椒为材料,设置不施肥(CK)、常规化肥增量50%(F1)、常规化肥(F2)、常规化肥减量50%(F3)、化肥减量10%(F4)、20%(F5)、30%(F6)并配施与所减等量的生物有机肥共7个施肥处理。结果:①总体上来看,各施肥处理较不施肥(CK)处理在苗期、开花期成熟期均提高了辣椒株高、茎粗和SPAD值。在苗期,各生长指标在单施化肥处理间(F1、F2、F3)和化肥减量处理间(F4、F5、F6)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各施肥处理与不施肥(CK)处理间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在开花期和结果期,各生长指标在各处理间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施肥对辣椒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开花期和结果期。②施肥处理较不施肥(CK)处理在苗期、开花期、成熟期均提高了果实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化肥减量20%(F5)和化肥减量30%(F6)处理使果实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显著提高38.68%、24.84%和21.23%、57.33%。就辣椒产量而言,化肥减量20%(F5)和化肥减量30%(F6)处理较常规化肥(F2)处理均无显著影响,而化肥减量10%(F4)处理较常规化肥(F2)处理显著降低6.70%。结论:以综合主成分分析得分为依据,综合考虑生物有机肥替代处理对辣椒生长和产量品质的总体影响,化肥减量20%并配施所减等量的生物有机肥的总体效果最佳,可作为实际生产中的推荐施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量化肥 生物有机肥 辣椒 土壤养分
下载PDF
不同铵硝配比对番茄苗期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屈亚潭 高欣 冯晓东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6-20,共5页
探究不同氮素对番茄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铵硝配比对番茄幼苗苗高、茎粗、地上部分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铵硝配比处理下,随着硝态氮占比的增加,番茄幼苗... 探究不同氮素对番茄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铵硝配比对番茄幼苗苗高、茎粗、地上部分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铵硝配比处理下,随着硝态氮占比的增加,番茄幼苗的苗高、茎粗、地上部分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当铵硝配比为50∶0时,番茄幼苗的苗高最大;铵硝配比为25∶75时,番茄幼苗的茎粗、地上部分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最大,与其他配比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全铵态氮处理下,番茄幼苗的苗高、地上部分生物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最低;单一形态的铵态氮或硝态氮营养液,均会抑制番茄植株的正常生长。获得番茄生长所需的最适铵硝配比,为番茄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铵硝配比 光合特性
下载PDF
外源赤霉素浸种对北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常海飞 高欣 +1 位作者 邓凯 冯晓东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4期62-65,共4页
为了探究外源激素对北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赤霉素浸种对北柴胡种子萌发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0 mg/L~120 mg/L)外源赤霉素浓度浸种下,北柴胡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 为了探究外源激素对北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赤霉素浸种对北柴胡种子萌发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0 mg/L~120 mg/L)外源赤霉素浓度浸种下,北柴胡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明显提高,并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用浓度为80 mg/L的赤霉素处理,北柴胡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高,与其他浓度的赤霉素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用浓度为100 mg/L的赤霉素处理,北柴胡种子的发芽势达到最高,能显著促进北柴胡种子的发芽势。由此可见,用浓度为80~100 mg/L的赤霉素浸种,可以显著促进北柴胡种子的萌发,提高发芽的整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柴胡种子 赤霉素 萌发率
下载PDF
山丹丹皂苷提取工艺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贺晓龙 邵青 +2 位作者 姚尧 王延峰 张昊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2期73-76,共4页
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山丹丹总皂苷提取工艺中的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进行研究比较,使用AB-8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分离,冷冻干燥得到纯山丹丹皂苷。以三七总皂苷为标准,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270 nm出对山丹丹总皂苷的含量... 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山丹丹总皂苷提取工艺中的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进行研究比较,使用AB-8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分离,冷冻干燥得到纯山丹丹皂苷。以三七总皂苷为标准,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270 nm出对山丹丹总皂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筛选出简单可靠,并且适合工厂化生产的山丹丹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是: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10,回流提取时间为3 h,提取液浓度为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丹丹 皂苷 提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