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缔合型耐盐聚合物及其流变性能
1
作者 刘雅梦 赖小娟 +3 位作者 杨振福 YASIR MFMukhtar 文新 卢丽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5-205,共11页
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十二烷基磺酸钠(AMC_(12)S)、疏水单体29-(4-辛基苯氧基)-3,6,9,12,15,18,21,24,27-壬氧烷酮基甲基丙烯酸酯(GTE-10)为原料,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缔合型耐盐聚合物p(AM/AMC_(12)S/GTE-10)。通过FTIR... 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十二烷基磺酸钠(AMC_(12)S)、疏水单体29-(4-辛基苯氧基)-3,6,9,12,15,18,21,24,27-壬氧烷酮基甲基丙烯酸酯(GTE-10)为原料,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缔合型耐盐聚合物p(AM/AMC_(12)S/GTE-10)。通过FTIR、~1HNMR、SEM、TEM及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流变性能、触变性能和黏弹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疏水单体GTE-10成功引入聚合物中,聚合完成后的乳液粒径分布集中且均一,盐(NaCl、CaCl_(2))的加入使p(AM/AMC_(12)S/GTE-10)分子聚集态更紧密,形成的空间网络结构更稳定。质量分数为0.7%的p(AM/AMC12S/GTE-10)聚合物水溶液在140℃时表现出较好的耐温性能;在120℃、170s^(–1)条件下剪切1 h,在质量浓度为20000 mg/L的NaCl和CaCl_(2)水溶液中分别配制质量分数0.7%的聚合物溶液,其表观黏度分别为64.8和54.1m Pa·s;聚合物具有较好的剪切恢复性能;盐水条件下储能模量大于损耗模量,金属离子与苯氧乙烯基发生络合反应,使分子间作用力增强,形成的空间结构更稳定且难被破坏,黏弹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乳液聚合 耐盐 流变性能 黏弹性 触变性 油田化学品
原文传递
仿生超疏水棉织物的制备与表面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前进 安秋风 +2 位作者 刘岳 李献起 袁俊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0-162,167,共4页
以荷叶表面微/纳米结构为参考模型,先用硅溶胶处理天然棉织物,再用N-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SO-1)对其进行修饰,获得了微/纳米二元粗糙的超疏水织物,水滴在该织物表面接触角可达160.5°。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以荷叶表面微/纳米结构为参考模型,先用硅溶胶处理天然棉织物,再用N-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SO-1)对其进行修饰,获得了微/纳米二元粗糙的超疏水织物,水滴在该织物表面接触角可达160.5°。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发现超疏水纤维表面存在大量均匀分布的纳米微凸体。接触角分析表明织物织造过程中形成的微米级粗糙度和ASO-1膜的存在是织物疏水的主要原因,纳米微凸体能减少纤维与水的接触面积,提高水在纤维表面的接触角,使织物由疏水转变为超疏水。最后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证实了纤维表面SiO2粒子和ASO-1膜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棉纤维 氨基硅 硅溶胶
下载PDF
长链烷基聚甲基倍半硅氧烷纳米杂化乳液的合成与微观形态 被引量:2
3
作者 郝丽芬 裴萌萌 +3 位作者 王学川 许伟 杨锐妮 杨百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2-145,149,共5页
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和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DTMS)为前驱体,NaOH为催化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吐温80为复合乳化剂,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得了一类长链烷基聚甲基倍半硅氧烷(PDMSQ)纳米杂化乳液。考察了乳化剂用量、催化剂浓度和油水比对PD... 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和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DTMS)为前驱体,NaOH为催化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吐温80为复合乳化剂,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得了一类长链烷基聚甲基倍半硅氧烷(PDMSQ)纳米杂化乳液。考察了乳化剂用量、催化剂浓度和油水比对PDMSQ微观形态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电子能谱、纳米粒度表面电位分析仪、扫描电镜和热重等手段对PDMSQ的结构、粒径、微观形态和耐热稳定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DMSQ具有预期的结构,且具有优良的耐热稳定性;当w(SDS/T80)为0.71%(质量分数),NaOH浓度为50~100mmol/L和油水比为1:4~6时,制得的系列PDMSQ纳米球平均粒径小于80nm且分散窄、呈规整球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倍半硅氧烷 乳液聚合 纳米杂化
原文传递
单分散反应性聚倍半硅氧烷纳米球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郝丽芬 裴萌萌 +3 位作者 王学川 许伟 杨锐妮 杨娇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6-30,34,共6页
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和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为硅源,氨水为催化剂,十二烷基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SDS/AEO-3)为复合乳化剂,通过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单分散反应性聚环氧基/甲基倍半硅氧烷纳米球杂化材料(PGMSQ N... 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和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为硅源,氨水为催化剂,十二烷基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SDS/AEO-3)为复合乳化剂,通过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单分散反应性聚环氧基/甲基倍半硅氧烷纳米球杂化材料(PGMSQ NPs)。用红外光谱、硅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PGMSQ NPs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用纳米粒度仪、场发射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和热重分析仪等对PGMSQ NPs的平均粒径、微观形貌和耐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n(KH560)/n(MTES)为0. 1~0. 2,油/水质量比为0. 03~0. 05时,制得的PGMSQ NPs平均粒径在100~150 nm之间,呈单分散规整球形。PGMSQ NPs具有良好的耐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倍半硅氧烷 乳液聚合 纳米球 杂化材料
下载PDF
不同疏水单体对PAM的协同增效作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冯新根 王磊 +3 位作者 赵文 苗林 赖小娟 杨旭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4-218,228,共6页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十八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ODAAC)和十八烷基甲基丙烯酸酯(SMA)为单体,通过水溶液聚合分别制备4种聚丙烯酰胺(PAM),通过红外对其结构、抗盐性能、热稳定性和流变性能...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十八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ODAAC)和十八烷基甲基丙烯酸酯(SMA)为单体,通过水溶液聚合分别制备4种聚丙烯酰胺(PAM),通过红外对其结构、抗盐性能、热稳定性和流变性能进行表征及测试。结果表明,单体都参与了聚合反应。0.35%的五元PAM(AM+AA+AMPS+ODAAC+SMA)在80 000μg/g矿化水和10%氯化钙溶液中的黏度分别达到78 m Pa·s和60 m Pa·s,证明ODAAC对PAM的抗盐起主要作用,与SMA在抗盐方面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同时ODAAC和SMA对PAM的热稳定性和耐温耐剪切性能都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M 溶解 抗盐 流变 协同增效
原文传递
高耐盐型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流变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雯娟 王磊 +5 位作者 王丽敏 曹红燕 赖小娟 文新 张小鑫 魏向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132-2140,共9页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含双键谷氨酸螯合剂(CH-3)为原料,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聚丙烯酰胺类聚合物p(AM/AA/CH-3)。采用FTIR、^(1)HNMR、SEM及激光粒度分布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评价了其流变性能。结果表明,聚合物已...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含双键谷氨酸螯合剂(CH-3)为原料,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聚丙烯酰胺类聚合物p(AM/AA/CH-3)。采用FTIR、^(1)HNMR、SEM及激光粒度分布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评价了其流变性能。结果表明,聚合物已成功合成,其粒径分布集中且均匀,可与盐离子形成更加致密规则的结构。聚合物在盐水中存在应力环;质量分数为0.8%的p(AM/AA/CH-3)聚合物水溶液表现出较好的耐温性能;在质量浓度为20000 mg/L的NaCl和CaCl_(2)溶液中,质量分数为0.8%的p(AM/AA/CH-3)聚合物溶液在140℃下剪切1 h后的黏度分别为70.53和53.84 m Pa·s,体系具有良好的耐温耐剪切性。聚合物在盐溶液中表现为弹性体,增强了聚合物分子间作用力,因而形成更加致密复杂的空间网络结构,聚合物弹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 谷氨酸螯合剂 聚合物乳液 流变性能 电荷密度 油田化学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