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6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碳”背景下行业特色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家宏 郭昌梓 +1 位作者 王森 裴立影 《中国冶金教育》 2024年第5期26-28,共3页
根据国家“双碳”战略目标,针对行业特色环境工程专业特点,从人才培养知识体系、思政育人、实践育人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将绿色低碳理念纳入教学体系,构建行业特色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双碳”知识体系、“双碳”思政育人体系... 根据国家“双碳”战略目标,针对行业特色环境工程专业特点,从人才培养知识体系、思政育人、实践育人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将绿色低碳理念纳入教学体系,构建行业特色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双碳”知识体系、“双碳”思政育人体系,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育人机制及创新型“双碳”师资队伍建设机制等,建立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双碳”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环境工程专业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下载PDF
行业特色环境类专业教师科研反哺教学的路径探索
2
作者 王家宏 裴立影 于生慧 《大学教育》 2025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科研反哺教学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文章针对环境类专业学科特点,以陕西科技大学环境类专业为例,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科研创新规律,通过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科研平台转化为教学平台、科研设计转化为教学实... 科研反哺教学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文章针对环境类专业学科特点,以陕西科技大学环境类专业为例,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科研创新规律,通过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科研平台转化为教学平台、科研设计转化为教学实践、科研实践转化为创新实践、科研思维转化为教学方法等路径,构建紧密相连的“科研—教学—学习”连接体,探索科研反哺教学的新路径,促进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科研反哺教学,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反哺教学 环境类专业 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我国水体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分布特征及环境光化学行为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妍 王子宇 +4 位作者 葛林科 李璇艳 张蓬 贺广凯 马宏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4-750,共17页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Ls)作为一类新型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表现为“假持久性”,并且能够导致环境菌群抗药性产生.本文总结大量文献,分析了我国环境水体中MLs的存在状况与浓度水平,并对该类抗生素浓度水平的时空分布差异进行了...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Ls)作为一类新型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表现为“假持久性”,并且能够导致环境菌群抗药性产生.本文总结大量文献,分析了我国环境水体中MLs的存在状况与浓度水平,并对该类抗生素浓度水平的时空分布差异进行了讨论,同时总结了水环境中MLs光化学行为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其光解动力学以及水环境因子对光解的影响,阐述了光降解路径与机理,最后对该类抗生素的环境存在特征及光化学转化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存在状况 分布特征 光降解 光化学转化
原文传递
水环境中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的分析技术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车晓佳 葛林科 +4 位作者 杨妍 郑金帅 张蓬 贺广凯 马宏瑞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44,共17页
新污染物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因具有持久性、长距离迁移性、生物积累性和生物毒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水环境是PFAS重要的汇,相关学者已对其污染状况开展了大量研究。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目前的研究在PFAS分析技术、分布特征及其在... 新污染物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因具有持久性、长距离迁移性、生物积累性和生物毒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水环境是PFAS重要的汇,相关学者已对其污染状况开展了大量研究。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目前的研究在PFAS分析技术、分布特征及其在水和沉积物之间的分配机理方面有了一些突破。鉴于此,总结了水环境中PFAS的前处理和检测技术,讨论了其在国内外地表水环境中的空间分布及污染特征,着重评述了PFAS在固相基质中的吸附机理及影响因素,最后展望了PFAS类新污染物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 前处理 分析方法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轻化工特色环境工程专业实践创新平台建设的探索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家宏 于生慧 景立明 《高教学刊》 2021年第25期27-30,共4页
实践教学平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基础,也是提升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针对环境工程专业实践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为指导,构建轻化工特色、虚实结合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以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的本... 实践教学平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基础,也是提升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针对环境工程专业实践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为指导,构建轻化工特色、虚实结合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以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的本科生自主科研创新平台,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载体的校内外协同育人实践教学平台等“三位一体”的实践创新平台,全面提升了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专业 轻化工特色 实践创新平台
下载PDF
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成涛 韩佳慧 +1 位作者 王家宏 王森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11期134-135,共2页
为培养环境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陕西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坚持传统行业办学特色,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构建了一套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出一条内部培养与企业引进相结合的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工程实践能力的... 为培养环境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陕西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坚持传统行业办学特色,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构建了一套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出一条内部培养与企业引进相结合的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工程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建设的新路子,形成了一种校企联合、合作育人的有效模式,为同类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实践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 师资队伍 培养方案
下载PDF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改革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家宏 《中国冶金教育》 2021年第4期46-47,共2页
根据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特点和目标,从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过程管理、考核机制和校企联合指导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毕业设计(论文) 工程教育 专业认证
下载PDF
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实习教学质量的探索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立欣 王羽琴 +1 位作者 董凌霄 陈庆彩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9期299-300,共2页
本文针对环境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环节广泛存在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师生沟通交流渠道单一、实习现场讲解听不清以及讲解指示性差等实际教学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强、简单实用、可行性强的教学改革新思路,从细节出发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实习... 本文针对环境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环节广泛存在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师生沟通交流渠道单一、实习现场讲解听不清以及讲解指示性差等实际教学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强、简单实用、可行性强的教学改革新思路,从细节出发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实习教学质量,保证实践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专业实习 教学改革 混合式教学 无线语音系统
下载PDF
环境工程专业“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家宏 丁绍兰 +1 位作者 王先宝 侯银萍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9年第3期49-51,共3页
针对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关键环节之间相互脱节的问题,提出构建"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将专业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5个关键实践教学环节相互关联,互为验证... 针对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关键环节之间相互脱节的问题,提出构建"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将专业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5个关键实践教学环节相互关联,互为验证,从而将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相结合,让学生真正将知识化为能力和智慧,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五位一体” 工程实践能力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模式探索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家宏 王先宝 +1 位作者 韩佳慧 李成涛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1年第9期96-98,共3页
根据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特点和教学目标,从实习基地建设,线上线下生产实习教学模式构建,多维度生产实习评价建立以及实习指导教师培养等方面,探索基于OBE理念的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模式,以期为环境类专业生产实习新模式的构建提... 根据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特点和教学目标,从实习基地建设,线上线下生产实习教学模式构建,多维度生产实习评价建立以及实习指导教师培养等方面,探索基于OBE理念的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模式,以期为环境类专业生产实习新模式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生产实习 成果导向教育
下载PDF
轻化工特色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家宏 于生慧 +2 位作者 景立明 韩佳慧 李成涛 《中国轻工教育》 2021年第2期12-17,共6页
实践教学是环境工程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根据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构建了轻化工污染全程防治为特色的渐进式分级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了“五位一体”实践教学内容,自主开发了轻化工特... 实践教学是环境工程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根据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构建了轻化工污染全程防治为特色的渐进式分级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了“五位一体”实践教学内容,自主开发了轻化工特色、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建立了实践教学多维度评价方法和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形成了轻化工特色环境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实践教学 轻化工特色
下载PDF
大气中有机磷酸酯的赋存状况及环境行为 被引量:2
12
作者 邢戎光 张蓬 +3 位作者 纪浩 石仞 葛林科 马宏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4-185,共12页
有机磷酸酯(organophosphate esters,OPEs)作为阻燃剂和增塑剂添加在塑料、织物和建筑材料中,其产量逐年递增. OPEs曾经被认为是溴代阻燃剂(BFRs)的有效替代品;然而,最近的研究指出其在大气中的含量比BFRs高1—3个数量级,且某些OPEs化... 有机磷酸酯(organophosphate esters,OPEs)作为阻燃剂和增塑剂添加在塑料、织物和建筑材料中,其产量逐年递增. OPEs曾经被认为是溴代阻燃剂(BFRs)的有效替代品;然而,最近的研究指出其在大气中的含量比BFRs高1—3个数量级,且某些OPEs化合物半衰期长,具有显著的毒性效应和长距离迁移潜力,因此,OPEs日益成为一类备受关注的全球性新型有机污染物,“更安全”的替代品的认知被质疑.本文总结了大气中OPEs的赋存状况、气-粒分配、长距离传输和光氧化等方面的研究.通过比较世界各地区大气OPEs的含量和组成特征发现,工业排放源、长距离传输和气象条件是影响大气中OPEs空间分布趋势的重要因素.尽管颗粒态对长距离传输、归趋和风险评价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然而,气-粒分配模型研究和实际监测较为缺乏,模型结果和监测计算结果之间差异较大,推测模型的准确性可能受理化性质、气象条件以及采样技术的影响. OPEs在大气中光氧化降解的研究方兴未艾,仍需继续深入发掘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推测降解路径和产物.因此,将来亟待发展适合OPEs的预测模型,开发新型的采样技术,揭示其光氧化降解路径和产物,以期更好地理解OPEs在大气中的环境赋存和行为规律,为环境质量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酸酯 大气 赋存状况 气-粒分配模型 环境行为
原文传递
陕西农田土壤新烟碱类农药残留和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花莉 党方琳 赵丹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24-1532,共9页
为评估新烟碱类农药潜在的环境风险,研究了陕西省不同地区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和啶虫脒的污染残留情况,探究了不同新烟碱类农药生物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陕西省农田土壤中新烟碱类农药残留范围为吡虫啉ND~113.71μg·kg... 为评估新烟碱类农药潜在的环境风险,研究了陕西省不同地区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和啶虫脒的污染残留情况,探究了不同新烟碱类农药生物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陕西省农田土壤中新烟碱类农药残留范围为吡虫啉ND~113.71μg·kg^(-1)、啶虫脒ND~19.48μg·kg^(-1)、噻虫胺ND~184.32μg·kg^(-1)和噻虫嗪ND~145.02μg·kg^(-1),其中噻虫胺和噻虫嗪残留量较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外,新烟碱类农药的生物有效性大小为噻虫胺<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且其生物有效性随着土壤pH的增大而增大,随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老化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研究表明,陕西省农田土壤中新烟碱类农药残留需引起重视,同时Tenax单点萃取技术可以作为简单快速评价新烟碱类农药生物有效性的替代方法,进一步为农业土壤新烟碱类农药污染问题以及农作物的质量安全和食用风险提供评价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生物有效性 新烟碱类农药 残留
下载PDF
工业固废基地质聚合物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飞跃 张立欣 于国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4-258,265,共6页
工业固废基地质聚合物是一种以工业固体废弃物为原料制备而成的新型绿色凝胶材料,具有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绿色环保等特点,是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环境保护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重点概述了不同工业固废制备... 工业固废基地质聚合物是一种以工业固体废弃物为原料制备而成的新型绿色凝胶材料,具有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绿色环保等特点,是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环境保护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重点概述了不同工业固废制备地质聚合物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其在碳捕集、废水治理、固化重金属以及其他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推动固废基地质聚合物的研究和促进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聚合物 工业固废 环境领域 资源化
原文传递
环境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家宏 王先宝 于生慧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1年第11期92-94,共3页
根据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结合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从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校内外协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等方面对环境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进... 根据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结合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从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校内外协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等方面对环境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期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和改革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培养模式
下载PDF
疫情防控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在线实习模式探索
16
作者 王家宏 于生慧 +1 位作者 景立明 侯银萍 《实验室科学》 2022年第3期152-154,157,共4页
实习是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学生无法现场实习的问题,从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线上教学、校企共建在线实践教学资源线上教学、在线直播实践教学和邀请行企工程设计... 实习是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学生无法现场实习的问题,从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线上教学、校企共建在线实践教学资源线上教学、在线直播实践教学和邀请行企工程设计专家讲座等方面构建环境工程专业多维度实习模式。通过多样化实习考核,确保线上实习的教学质量,实现了实习教学质量线上线下实质同效。该线上实习模式的探索,实现了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也对实践教学的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积极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实习 虚拟实验教学项目 教学资源 在线直播教学
下载PDF
水环境中氯代多环芳烃的光化学生成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7
作者 蔡北川 胡学锋 +1 位作者 李昱洁 白亚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59-3469,共11页
氯代多环芳烃(chlorinat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Cl-PAHs)是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一种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一些Cl-PAHs显示出与二噁英相似的毒性特性,甚至更高的毒性当量(TEQs)... 氯代多环芳烃(chlorinat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Cl-PAHs)是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一种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一些Cl-PAHs显示出与二噁英相似的毒性特性,甚至更高的毒性当量(TEQs).了解Cl-PAHs的来源和形成机制对于控制其排放和降低人类暴露于这些有机污染物的风险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关于Cl-PAHs的来源、形成机制和环境特征仍缺乏全面的了解.该综述旨在总结Cl-PAHs在水环境中的污染现状与来源、毒性、光化学形成机理以及PAHs光致氯代影响因素,并对今后的PAHs光致氯代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进而为该类化合物的环境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估提供相应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氯代多环芳烃 光致氯代 氯代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OBE理念的环境类《科技写作》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18
作者 田利强 《科技风》 2020年第24期19-19,21,共2页
从环境类《科技写作》的教学实践出发,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形成了一种新的课程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基于OBE理念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项目探索型教学模式。该模式要求教师先期进... 从环境类《科技写作》的教学实践出发,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形成了一种新的课程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基于OBE理念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项目探索型教学模式。该模式要求教师先期进行教学案例讲授,然后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自拟主题的写作项目,各组依据“项目设定”“项目开展”和“成果展示及评价总结”三个方面沉浸式体验写作项目从立项到结题的整个过程,本模式重点探讨了在OBE理念下如何以学生为实践主体,教师通过积极的引导和互动来协助学生解决写作实践问题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写作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OBE理念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9
作者 葛林科 张蓬 +3 位作者 王家宏 张静 朱云庆 马宏瑞 《大学教育》 2024年第3期34-37,共4页
环境化学课程是高等学校环境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既有系统理论,又具较强的实践性。文章基于学情调研和教改痛点,通过系列教改措施,建立学习共同体,强化科研反哺教学,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案例,开展多元化教学实践;扩展第二课堂,搭建... 环境化学课程是高等学校环境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既有系统理论,又具较强的实践性。文章基于学情调研和教改痛点,通过系列教改措施,建立学习共同体,强化科研反哺教学,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案例,开展多元化教学实践;扩展第二课堂,搭建教学平台,建立本科生导师制,组织学生全员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融合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解决实际环境问题。这一创新模式运行以来,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提升了教学质量;建立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对于全面推进环境化学课程体系改革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化学 信息化教学 第二课堂 科学思维 全程育人
下载PDF
侧流强化生物除磷工艺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东琦 秦璐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共8页
污水处理厂传统强化生物除磷(EBPR)工艺常因进水碳源不足导致除磷性能不佳,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近年来,利用污泥厌氧水解发酵产生额外“内碳源”的侧流EBPR(S2EBPR)工艺因其在低碳源进水条件下仍可取得高效稳定的除磷性能而受... 污水处理厂传统强化生物除磷(EBPR)工艺常因进水碳源不足导致除磷性能不佳,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近年来,利用污泥厌氧水解发酵产生额外“内碳源”的侧流EBPR(S2EBPR)工艺因其在低碳源进水条件下仍可取得高效稳定的除磷性能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归纳总结了S2EBPR工艺的主要构型及其除磷性能的影响因素,梳理了工艺生化反应过程及功能微生物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工艺的重点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推动针对该工艺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为污水绿色低碳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 低碳源进水 侧流工艺 污泥水解发酵 聚磷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