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理论分析与中国发展 被引量:6
1
作者 郝继伦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8-46,共9页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理论分析与中国发展●郝继伦一、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发展:现代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以巨型化、集团化工业公司为主体的产业资本和以垄断性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业资本相互依存性日益增强,以...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理论分析与中国发展●郝继伦一、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发展:现代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以巨型化、集团化工业公司为主体的产业资本和以垄断性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业资本相互依存性日益增强,以至从外在信贷联系转向内在资本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发展 产业资本 金融资本 中国 理论分析
下载PDF
略论金融工程学在我国的建立与发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葛兆强 许燕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98年第1期38-42,共5页
略论金融工程学在我国的建立与发展葛兆强许燕一、问题的提出90年代以来,金融工程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明确的研究对象、丰涵的理论原理、严密而又务实的数量化模型技术方法,使之在现实经济... 略论金融工程学在我国的建立与发展葛兆强许燕一、问题的提出90年代以来,金融工程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明确的研究对象、丰涵的理论原理、严密而又务实的数量化模型技术方法,使之在现实经济金融生活应用过程中不仅创造性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工程学 发展 中国 影响因素 对策
下载PDF
对我国金融发展战略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泽华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4-6,共3页
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生的金融自由化改革浪潮中,广大拉美和非洲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并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鉴于此,西方某些经济学家提出了金融约束理论。目前国内也存在一些观点认为我国的现阶段已具备了实行金融约束的条件,应该... 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生的金融自由化改革浪潮中,广大拉美和非洲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并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鉴于此,西方某些经济学家提出了金融约束理论。目前国内也存在一些观点认为我国的现阶段已具备了实行金融约束的条件,应该选择金融约束战略。在对金融约束理论框架及其政策主张进行分析之后,可以认为金融约束在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可行性,逐步深入地推行渐进式的金融自由化战略乃是我国金融发展的可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金融发展 金融约束 金融自由化
下载PDF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制度及启示 被引量:5
4
作者 葛兆强 《农金纵横》 1997年第2期5-9,共5页
本文从宏观上论述了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对推动农村经济金融化、货币化,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作用,提出了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以求中国农业实现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化。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农村金融制度 模式 启示
下载PDF
后货币化时期的金融证券化发展
5
作者 郝继伦 刘雪松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4-49,共6页
后货币化时期的金融证券化发展郝继伦刘雪松自1978年以来,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和垄断信用于国有银行的金融制度使中国经历了持续的货币化带来的巨额货币发行收益在相当程度上支撑和创造了“中国奇迹”,维持了低效率的国有经济。... 后货币化时期的金融证券化发展郝继伦刘雪松自1978年以来,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和垄断信用于国有银行的金融制度使中国经历了持续的货币化带来的巨额货币发行收益在相当程度上支撑和创造了“中国奇迹”,维持了低效率的国有经济。当前我国已进入后货币化时期,货币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后货币化时期 证券化 中国 货币发行
下载PDF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金融发展战略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江其务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3-8,共6页
关键词 中国 入世 金融业 发展战略
下载PDF
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方略
7
作者 葛兆强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2-15,共4页
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方略葛兆强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所有制问题理论探索的深化和认识视野的不断拓宽,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特殊部门从体制外部到体制边缘再到体制内部逐渐成长壮大起来。基于其市场化程度较高,... 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方略葛兆强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所有制问题理论探索的深化和认识视野的不断拓宽,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特殊部门从体制外部到体制边缘再到体制内部逐渐成长壮大起来。基于其市场化程度较高,经营行为的市场动力支持较强,所以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公有制经济 发展 金融支持 中国 金融体系
下载PDF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制度及启示
8
作者 葛兆强 许燕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Z2期58-63,共6页
对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农业是其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与瓶颈。保持农业生产增长的稳定,提高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以至消除农村贫困,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是当今每一个发展中国家的长期性课题。从发展经济学研究的... 对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农业是其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与瓶颈。保持农业生产增长的稳定,提高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以至消除农村贫困,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是当今每一个发展中国家的长期性课题。从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成果来看,大多数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制约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技术停滞、土地制度不公平、农业投入要素不足、投入结构失衡等等,而对农村金融制度的农村经济贡献研究则显得不足。笔者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农村金融制度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发展经济学家 非正规金融组织 农村经济 信贷控制 信贷机构 农业发展 投入要素 金融机构 发展水平
下载PDF
转轨时期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问题研究
9
作者 葛兆强 《征信》 1997年第4期9-15,共7页
一、金融风险的理论与现实:研究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问题的逻辑起点竞争机制的存在与运行已成为市场经济运行保持活力和效率的基本前提,并构成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关键动力支持.但理论的逻辑和经验实证表明,竞争机制在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一、金融风险的理论与现实:研究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问题的逻辑起点竞争机制的存在与运行已成为市场经济运行保持活力和效率的基本前提,并构成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关键动力支持.但理论的逻辑和经验实证表明,竞争机制在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运行风险的生成与积聚,从而使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呈现一种风险经济的基本特征.众所周知,随着经济货币化、金融化程序的不断提高,作为重要社会资源(资本)配置主体的金融业,不仅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而且已发展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由此,现代金融业不仅反映宏观国民经济的风险,而且其微观基础的财务杠杆属性也决定了这些经济风险基本上等价于金融业自身的风险,金融业是现代经济风险的核心或焦点已是不争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银行 金融监管问题 金融机构 转轨时期 金融风险 金融业 金融监管目标 金融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 金融领域
下载PDF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金融改革问题研究
10
作者 薛峰 《金融与经济》 1996年第2期19-22,共4页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金融改革问题研究薛峰薛峰:男,山西人,1963年1月生,1995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副教授,现供职于陕西财经学院金融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出版《银行信用风险分析》等著作6部,先后在《财贸经济》、《经济...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金融改革问题研究薛峰薛峰:男,山西人,1963年1月生,1995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副教授,现供职于陕西财经学院金融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出版《银行信用风险分析》等著作6部,先后在《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金融研究》、《经济日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中央银行 金融改革 方式转变 专业银行 商业银行 经济发展 管理职能 货币政策 行为特征
下载PDF
简论金融工程学的理论内涵、发展动因和理论现实价值
11
作者 葛兆强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63-70,共8页
关键词 金融工程学 发展动因 理论内涵 金融工具 金融产品 资本市场 金融监管 金融理论研究 金融风险 建立和发展
下载PDF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战略研究
12
作者 葛兆强 《金融教学与研究》 1997年第1期4-8,共5页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战略研究葛兆强(陕西财经学院金融发展研究所博士生)十多年来,我国对农村金融体制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已初步建立起以农业银行为主导,合作金融为基础,其他金融组织和民间借贷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战略研究葛兆强(陕西财经学院金融发展研究所博士生)十多年来,我国对农村金融体制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已初步建立起以农业银行为主导,合作金融为基础,其他金融组织和民间借贷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市场在金融机构多元化、融资方式、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体制 金融体制改革 中国农村 国有商业银行 改革战略 农村信用合作社 农村合作银行 产权制度 金融制度 金融市场体系
下载PDF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
13
作者 郝继伦 《金融教学与研究》 1997年第5期8-11,30,共5页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郝继伦(陕西财经学院金融发展研究所博士)内容提要:以巨型化、集团化工业公司为主体的产业资本和以垄断性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业资本相互依存性日益增强,以至从外在信贷联系转向内...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郝继伦(陕西财经学院金融发展研究所博士)内容提要:以巨型化、集团化工业公司为主体的产业资本和以垄断性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业资本相互依存性日益增强,以至从外在信贷联系转向内在资本结合,形成“金融资本”,并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资本 资本融合 市场交易费用 国有银行 理论分析 银行资本 金融资本 交易费用经济学 信贷资金 金融业
下载PDF
中国金融改革的渐进式道路研究
14
作者 郝继伦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33-37,共5页
中国金融改革的渐进式道路研究郝继伦一、引言众所周知,从集中计划经济和统制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始终是中国经济改革的终极目标,而市场经济的有效运作又有赖于与之相应的市场金融的推动与支撑。但目前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与经济体制却呈... 中国金融改革的渐进式道路研究郝继伦一、引言众所周知,从集中计划经济和统制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始终是中国经济改革的终极目标,而市场经济的有效运作又有赖于与之相应的市场金融的推动与支撑。但目前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与经济体制却呈现显著的非均衡状态.井且这种非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金融改革 利率市场化 渐进式道路 专业银行 商业银行 金融体制 金融制度 非均衡状态 不可持续性 制度变革
下载PDF
关于中国金融资产盘整问题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江其务 曹啸 +3 位作者 郑震龙 阎素萍 姚景源 夏小东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4-7,共4页
关键词 金融资产 不良资产剥离 资产证券化 资产管理公司 国有银行 金融发展 转轨时期 制度变迁 宏观对策 道德风险
原文传递
区域经济差距的金融成因分析与政策选择 被引量:13
16
作者 葛兆强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3-6,共4页
区域经济差距的金融成因分析与政策选择□葛兆强贵成本代价具体表现在中西部地区储蓄能力进一步削弱,资本短缺和储蓄率的下降加剧,以至于妨碍资本形成,最终导致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其一,统一的货币制度在区域经济差距客观存在的前... 区域经济差距的金融成因分析与政策选择□葛兆强贵成本代价具体表现在中西部地区储蓄能力进一步削弱,资本短缺和储蓄率的下降加剧,以至于妨碍资本形成,最终导致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其一,统一的货币制度在区域经济差距客观存在的前提下,必然会产生货币币值和通货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差距 金融政策 中国
下载PDF
国企、国有银行和资本市场:配套改革与协同发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郝继伦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1-36,21,共7页
国企、国有银行和资本市场:配套改革与协同发展郝继伦一、国有企业:普遍亏损为哪般?在非国有经济迅猛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推动力的同时,国有企业低效率及普遍性亏损始终困扰中国经济,且亏损额呈逐年扩大态势。表1国... 国企、国有银行和资本市场:配套改革与协同发展郝继伦一、国有企业:普遍亏损为哪般?在非国有经济迅猛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推动力的同时,国有企业低效率及普遍性亏损始终困扰中国经济,且亏损额呈逐年扩大态势。表1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额单位:亿元年份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国有银行 资本市场 货币危机 改革
下载PDF
关于国有金融支持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明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7-32,共6页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不符合主流经济学原理的“渐进式”改革方式,却使中国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1978~1991年,中国的实际国民收入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7%~13.4%之间的较高水平,实际国民生...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不符合主流经济学原理的“渐进式”改革方式,却使中国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1978~1991年,中国的实际国民收入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7%~13.4%之间的较高水平,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在4.4%~1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支持 国有经济 中国
下载PDF
论发展消费信贷的若干理论对策 被引量:2
19
作者 江其务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0-16,共7页
消费信贷是以刺激消费,加快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以未来收入为担保,由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以特定商品为对象的贷款消费;在消费品、农产品、生活资料供给大于需求,信贷资金又较为充裕的供给环境下,城乡居民又具有潜力巨大的住房... 消费信贷是以刺激消费,加快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以未来收入为担保,由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以特定商品为对象的贷款消费;在消费品、农产品、生活资料供给大于需求,信贷资金又较为充裕的供给环境下,城乡居民又具有潜力巨大的住房、汽车、家电、农业生产资料消费需求的条件下,发展消费信贷有助于提高消费倾向,扩大内需,有利于增强经济增长动力,有利于改善银行经营效益,也有利于完善宏观调控机制;中国现阶段发展消费信贷,应以住房、汽车、中高档耐用消费品、教育、旅游、农业机械等关联度大的品种为重点,以中等收入群作为对象,选择从城市到农村、先大城市后中小城市的市场发展定位;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预期收入信心,改变银行经营观念,不断完善厂商的售后服务体系,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信贷 信贷 发展 理论对策 中国
下载PDF
理论根源与制度归因: 我国金融风险生成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葛兆强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2-55,共4页
理论根源与制度归因:我国金融风险生成的机理分析葛兆强(一)随着经济货币化、金融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作为重要社会资源(资本)配置主体的金融业,不仅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而且已发展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基于经济运行... 理论根源与制度归因:我国金融风险生成的机理分析葛兆强(一)随着经济货币化、金融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作为重要社会资源(资本)配置主体的金融业,不仅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而且已发展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基于经济运行环境的不确定性、经济主体有限理性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业 金融风险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