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5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前后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2水平变化及意义
1
作者 张友明 龚军辉 朱红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0-106,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前后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2(CTRP12)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纳入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于丹阳市人民医院行急诊PCI术的AMI患者50例和同期住院行冠脉造影结果...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前后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2(CTRP12)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纳入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于丹阳市人民医院行急诊PCI术的AMI患者50例和同期住院行冠脉造影结果正常的患者35例,比较两组外周静脉血清CTRP12水平。PCI术前、术中及术后第3、5、7天检测血清CTRP12水平,比较罪犯冠脉口、外周静脉血清CTRP12水平和外周静脉PCI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变化。采用SYNTAX评分系统评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将其分为SYNTAX评分≤22分和SYNTAX评分>22分两组,比较两组外周静脉血清CTRP12水平和PCI术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变化。分析CTRP12与年龄、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血脂等因素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AMI患者外周静脉血清CTRP12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术前外周静脉与术中罪犯冠脉口血清CTRP1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CI术前相比,术后第3天血清CTRP12水平降低(P<0.05),术后第5天和第7天血清CTRP12水平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PCI术后第3天相比,术后第5天和第7天血清CTRP12水平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SYNTAX≤22分组相比,SYNTAX>22分组患者PCI术前和术后第3天血清CTRP12水平降低(P均<0.05),而术后第5天和第7天血清CTRP1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TRP12与总胆固醇(TC)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正相关。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CTRP12是AMI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β=-1.671,OR=0.188,P<0.05);在校正年龄、性别、BMI、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空腹血糖、TC、三酰甘油(TG)、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后,CTRP12仍是AMI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β=-3.441,OR=0.032,P<0.05)。结论AMI患者PCI术前外周静脉血清CTRP12水平显著降低,术后第3天继续下降,术后第5天和第7天呈上升趋势。CTRP12是AMI患者冠脉严重程度的独立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2 SYNTAX评分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指导治疗青年心肌梗死1例
2
作者 殷人麟 吴雁鸣 +1 位作者 尤华 沈峻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25,共2页
患者男,28岁,6 h前突发胸骨后疼痛伴胸闷及双肩放射痛,持续十余分钟后缓解,后反复发作伴大汗;急诊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T段改变,疑诊急性心肌梗死,予抗血小板、抗凝等治疗后缓解。患者平素有熬夜及夜食习惯;吸烟10年,平均1包/天;... 患者男,28岁,6 h前突发胸骨后疼痛伴胸闷及双肩放射痛,持续十余分钟后缓解,后反复发作伴大汗;急诊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T段改变,疑诊急性心肌梗死,予抗血小板、抗凝等治疗后缓解。患者平素有熬夜及夜食习惯;吸烟10年,平均1包/天;否认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查体:肥胖体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33.2 kg/m^(2);血压152/106 mmHg;心率116次/分,律齐,未闻及明显杂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下载PDF
左卡尼汀联合尼可地尔对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TRPC-1、NT-proBNP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周金婕 王晓明 李宙童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究左卡尼汀联合尼可地尔对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尼可地尔治疗,研究组采用左卡尼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均治... 目的探究左卡尼汀联合尼可地尔对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尼可地尔治疗,研究组采用左卡尼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均治疗3个月,于治疗后评估疗效,比较血管内皮功能及TRPC1、NT-proBNP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内皮素-1(ET-1)、TRPC-1及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一氧化氮(NO)、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用尼可地尔相比,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可提升疗效,调节患者血清TRPC-1及NT-proBNP水平,减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卡尼汀 尼可地尔 心力衰竭 血管内皮功能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 N端前体脑钠肽
下载PDF
左西孟旦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对心功能和心肌损伤的影响
4
作者 王万里 武学军 +2 位作者 张凤国 贺宝卫 王金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 观察左西孟旦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对心功能和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2月张北县人民医院、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等收治的IC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52例,按照... 目的 观察左西孟旦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对心功能和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2月张北县人民医院、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等收治的IC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左西孟旦联合rhBNP治疗组)和对照组(rhBNP治疗组),各2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rhBN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西孟旦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心悸)评分、心率(HR)、6 min步行距离(6MWD)、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原(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不良反应(头痛、恶心呕吐、发热)。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61.5%(χ^(2)=6.933,P=0.008);治疗2周后,2组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心悸评分,HR、LVEDD、LVESD、IVSD、NT-proBNP、cTnI、CK-MB和Hcy均较治疗前降低,6MWD均延长,LVEF均升高,且观察组降低、延长或升高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5%vs. 15.4%,P=1.000)。结论 左西孟旦联合rhBNP治疗ICM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肯定,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心肌损伤,增强心脏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 左西孟旦 重组人脑利钠肽 临床疗效 心功能 心肌损伤标志物
原文传递
左西孟旦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王万里 武学军 +2 位作者 张凤国 贺宝卫 王金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5期37-40,共4页
目的 观察左西孟旦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室重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张北县人民医院、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等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86例,根据信封法分为2组,即新活素组(n=43)给予... 目的 观察左西孟旦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室重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张北县人民医院、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等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86例,根据信封法分为2组,即新活素组(n=43)给予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商品名:新活素)治疗,联合用药组(n=43)给予左西孟旦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连续治疗7 d并于出院3个月后随访。比较2组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血清炎性指标[B型脑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血清内皮功能和神经激素指标[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一氧化氮(NO)],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7 d后,2组LVEDD、LVESD、LVMI与BNP、TNF-α、IL-6、ET-1、AngⅡ、ALD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LVEF与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用药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新活素组(P<0.05或P<0.01);出院3个月后,2组CQQC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用药组高于新活素组(P<0.01);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新活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95%vs. 11.63%,χ^(2)=0.104,P=0.747)。结论 左西孟旦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有利于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且对延缓心室重构、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内皮功能和神经激素指标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左西孟旦 重组人脑利钠肽 心室重构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心理护理联合个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自我防护意识的影响
6
作者 周娟 杨欢 姜姗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0期118-121,共4页
目的评价心理护理联合个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自我防护意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西乡县中医医院收治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心理护... 目的评价心理护理联合个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自我防护意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西乡县中医医院收治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心理护理联合个性护理,两组患者均干预后1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密顿焦虑量表(SAS)、汉密顿抑郁量表(SDS)评分及生活质量影响。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健康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健康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总分均升高,且研究组患者以上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等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理状况、社会功能、自理行为、情感状况、精神状况、生命活力、总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LVEF、BNP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LVEF均升高,BNP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LVEF指标水平更高,BNP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基础上联合应用个性化护理,可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自我防护意识,保护患者心功能,加快患者康复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防护意识 慢性心力衰竭 个性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住院期间死亡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曲新凯 方唯一 +2 位作者 周旭晨 朱皓 董福宏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2年第4期204-206,共3页
目的 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急性心肌梗死 (AMI)住院期间行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的情况 ,探讨影响住院期间死亡的因素。方法 选择自 1996年 6月至 2 0 0 1年 3月首次AMI接受急诊PTCA治疗的患者 4 3例 ,男性 30例 ,女... 目的 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急性心肌梗死 (AMI)住院期间行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的情况 ,探讨影响住院期间死亡的因素。方法 选择自 1996年 6月至 2 0 0 1年 3月首次AMI接受急诊PTCA治疗的患者 4 3例 ,男性 30例 ,女性 13例 ,年龄 (6 0 5± 12 6 )岁。住院期间死亡 7例 (16 3%)。结果 伴有Killip 3级以上、心源性休克患者死亡率分别为 5 8 3%、4 4 4 %,明显高于没有这些并发症的患者 ;病变血管为完全闭塞病变患者的死亡率 (2 0 6 %)明显高于非完全闭塞病变者 (0 %) ;术中急性血栓形成患者死亡率 (40 0 %)明显高于无血栓形成者 (9 1%)。结论 伴有心源性休克、Killip 3级以上心衰、以及病变血管为完全闭塞病变、术中并发急性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TCA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住院期间 急性心肌梗死 AMI 死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老年心脏病住院患者实施社区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莉莉 胡光玲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年第10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对老年心脏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本院将120例老年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社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遵医嘱进行心脏病常规治疗,社区护理干预组进行家庭... 目的探讨对老年心脏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本院将120例老年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社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遵医嘱进行心脏病常规治疗,社区护理干预组进行家庭随访、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并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研究。所有患者至少随访一年。监测患者的TC、TG、HDL—C和LDL—C等生化指标,并通过Notfingham(NHP,诺丁汉健康量表)健康调查问卷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社区护理干预组患者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生化指标分别与对照组相关指标相比,各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ottingham(NHP,诺丁汉健康量表)健康调查问卷显示,在精力、情绪反应、睡眠、社交活动、身体活动和休闲等方面,护理干预组的患者生活质量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各个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心脏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方案可以改善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护理 生活质量 老年人
下载PDF
心包穿刺箱在心内科心包穿刺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沈剑英 丁红英 《中国乡村医药》 2022年第1期38-38,共1页
心包积液达到中量或大量时会导致患者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严重情况下会引发急性心包填塞,威胁患者生命。该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外伤、感染、肿瘤或患者自身免疫等。临床上心包压塞、超声心动图下舒张期积液厚度超过20 mm、怀... 心包积液达到中量或大量时会导致患者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严重情况下会引发急性心包填塞,威胁患者生命。该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外伤、感染、肿瘤或患者自身免疫等。临床上心包压塞、超声心动图下舒张期积液厚度超过20 mm、怀疑化脓性或结核性心包积液时行心包穿刺。心包穿刺术既是确诊措施,又是解除心包压塞的紧急治疗措施,在临床上操作机会很少。一旦碰到,当班护士准备用物就很生疏、耗费时间。为解决这一问题,我科自2019年8月制作备用心包穿刺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穿刺 急性心包填塞 当班护士 心包压塞 舒张期 超声心动图 心内科 自身免疫
下载PDF
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斌 张月兰 姜岳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6期94-96,共3页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各43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参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常规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各43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参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常规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大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随访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T波倒置导联数目(2.08±0.47)个少于参照组的(3.92±0.86)个,T波倒置深度(1.51±0.34)mm、ST段下移深度(1.14±0.28)mm均小于参照组的(2.89±0.53)、(2.51±0.4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患者复发率、Ⅲ级心绞痛发生率分别为6.98%、0,参照组患者复发率、Ⅲ级心绞痛发生率分别为23.26%、13.95%。研究组患者复发率、Ⅲ级心绞痛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为轻度不良反应,在停止用药后自行改善、消失。结论 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应用大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近期效果及远期效果均更好,而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钙 常规剂量 大剂量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心内科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心理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美仙 章凤彩 王淑卿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35期147-149,153,共4页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心内科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5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专科护理人...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心内科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5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专科护理人员进行健康宣教。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的变化以及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结果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平均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健康教育前的平均评分(t=78.48,P〈0.01;t=57.04,P〈0.01)。治疗后对照组平均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平均评分(t=26.99,P〈0.01;t=24.4,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79,P〈0.01;t=41.27,P〈0.01)。观察组患者的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7.762,P〈0.01),且观察组的依从性也显著优于对照组(Z=-6.456,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降低心内科患者焦虑、抑郁的情况,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宣教 SAS评分 SDS评分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期间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春兰 姚素莲 吴素春 《河北医学》 CAS 1996年第4期305-307,共3页
本文报告了珠海市中医院、唐山市二所医院8年来(1985~1992年)收治的84例老年和21例非老年组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期间死亡率患者。老年组及非老年组的病死率分别为16.1%和5.1%。老年组的死因依次为:泵衰竭42.... 本文报告了珠海市中医院、唐山市二所医院8年来(1985~1992年)收治的84例老年和21例非老年组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期间死亡率患者。老年组及非老年组的病死率分别为16.1%和5.1%。老年组的死因依次为:泵衰竭42.9%,肺感染和呼吸衰竭30.9%,心脏骤停14.3%,心脏破裂7.1%及其它原因4.7%。本组泵衰竭及肺感染加呼吸衰竭的死亡率均较高,可能与老年人的心肺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心肌梗塞 泵衰竭 肺感染 呼吸衰竭
下载PDF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苯乙酰谷氨酰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振东 蔡斌 +1 位作者 王宏伟 乔增勇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9期3665-3673,共9页
背景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末期阶段,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心力衰竭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及其代谢产物紊乱可导致细菌移位、释放介质、炎性反应等,进而加重CHF病情。目的... 背景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末期阶段,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心力衰竭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及其代谢产物紊乱可导致细菌移位、释放介质、炎性反应等,进而加重CHF病情。目的分析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苯乙酰谷氨酰胺(PAGln)在CHF患者中的变化,探讨肠道微生物在心力衰竭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心内科收治的CHF患者58例为CHF组,另选取具有相同CHF危险因素但没有CHF临床症状表现及既往病史的患者46例为Control组。绘制脑钠肽(BNP)和PAGln诊断CHF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对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度进行分析。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两组标本血浆中的PAGln水平。结果CHF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BNP、PAGln均高于Control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Control组(P<0.05)。BNP和PAGln水平诊断CHF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95、0.913。Venn图表明,CHF组特有OTUs数目少于Control组。α多样性分析表明,CHF组Chao1指数低于Control组(P<0.05);β多样性分析表明,两组的肠道菌群总体结构存在差异。属水平上,CHF组埃希-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巨单胞菌属(Megamonas)、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罗姆布茨菌(Romboutsia)相对丰度高于Control组(P<0.05),单胞菌属(Solimonas)和多尔菌属(Dorea)相对丰度低于Control组(P<0.05)。LEfSe分析结果显示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华杆菌科(Solimonadaceae)、Solimonas、Dorea、伯克菌科(Burkholderiaceae)在Control组中升高(P<0.05),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埃希菌属(Escherichia)、Bifidobacterium、双歧杆菌科(Bifidobacteriaceae)、Klebsiella、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巨单胞菌属(Megamonas)、理研菌科(Rikenellaceae)、另枝菌属(Alistipes)、Parabacteroides、盲肠坦纳菌科(Tannerellaceae)在CHF组升高(P<0.05)。典型相关分析(CCA)表明,BNP、PAGln、LVEDD、LVESD与CHF组菌群显著相关,其中BNP对群落变化影响最大。相关性分析表明,Escherichia-Shigella与BNP和PAGln呈正相关(P<0.05);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与BNP呈负相关(P<0.05);Romboutsia、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内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与BNP和PAGln呈负相关(P<0.05)。结论CHF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组成与具有相同合并疾病但没有CHF临床症状表现及既往病史的患者明显不同,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肠道致病菌丰度明显升高,这可能导致CHF患者体内PAGln水平上升,参与CHF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苯乙酰谷氨酰胺 胃肠道微生物组 代谢产物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P波离散度和Tp-e间期联合血压变异性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易感性的预测效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莉凡 张振玉 王秀芹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6期538-543,共6页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易感性状况,并分析动态心电图P波离散度、T波峰-末(Tp-e)间期联合血压变异性对其预测效能。方法 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医院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心电...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易感性状况,并分析动态心电图P波离散度、T波峰-末(Tp-e)间期联合血压变异性对其预测效能。方法 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医院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与血压变异性检查,记录P波离散度、Tp-e间期值,观察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状况,并将其分为室性心律失常组与非室性心律失常组,分析动态心电图P波离散度、Tp-e间期联合血压变异性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易感性的预测效能。结果 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发生室性心律失常39例,占30.95%;室性心律失常组右心房横径(RAD)[(47.39±6.25)mm]长于非室性心律失常组[(40.37±6.74)mm],P波离散度[(42.82±8.14)ms]、Tp-e间期[(112.96±11.34)ms]、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standard deviation,24 h DPB-SD)[(13.79±5.22)mmHg]、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tandard deviation,24 h SBP-SD)值[(18.75±5.76)ms]高于非室性心律失常组[(36.16±7.28)ms、(99.23±12.61)ms、(9.78±4.36)mmHg、(14.03±5.17)mmHg](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显示,动态心电图P波离散度、Tp-e间期、血压变异性(24 h DPB-SD、24 h SBP-SD)值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呈正相关(r=0.276、0.463、0.207、0.293,P均<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P波离散度、高Tp-e间期、高24 h DPB-SD、高24 h SBP-SD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OR=1.112、1.095、1.199、1.177,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P波离散度、Tp-e间期、24 h DPB-SD、24 h SBP-SD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AUC分别为0.733(95%CI 0.635~0.830)、0.800(95%CI 0.723~0.877)、0.719(95%CI 0.621~0.817)、0.712(95%CI 0.614~0.810)、0.912(95%CI 0.863~0.961)。结论 动态心电图P波离散度、Tp-e间期联合血压变异性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易感性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室性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P波离散度 T波峰-末间期 血压变异性
下载PDF
冠心宁片合生脉散加味治疗冠心病PCI术后的疗效观察及其对心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凌华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3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观察冠心宁片合生脉散加味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20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PCI术后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 目的:观察冠心宁片合生脉散加味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20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PCI术后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冠心宁片口服;观察组加用生脉散加味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2组PCI术后患者临床疗效以及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主要症状和心功能的改善情况,并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治疗后2组PCI术后患者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主要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CI术后患者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PCI术后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冠心宁片合生脉散加味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安全有效,有助于改善胸痛、胸闷等症状和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PCI术后 冠心宁片 生脉散加味 心功能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正丰 马少青 赵灿灿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 对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合并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CA)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2月聊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疑似CHD合并CA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 目的 对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合并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CA)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2月聊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疑似CHD合并CA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先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后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对于CHD合并CA患者的诊断效能以及CA症状检出情况。结果 经“金标准”检查显示,100例疑似CHD合并CA患者中阳性93例,阴性7例。动态心电图对CHD合并CA的诊断敏感度(91.40%)、特异度(85.71%)与符合率(91.00%)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63、4.571、22.909,P<0.05)。动态心电图诊断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成对,短阵室上速的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对于CHD合并CA的诊断效果更为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下载PDF
焦虑抑郁情绪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和动态血压影响的研究
17
作者 刘文兵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6期588-590,共3页
目的:分析焦虑抑郁情绪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和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焦虑抑郁情绪50例患者为观察... 目的:分析焦虑抑郁情绪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和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焦虑抑郁情绪50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就诊的不伴焦虑抑郁情绪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检测HRV和24 h动态血压指标。结果:(1)观察组各HRV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动态血压系列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焦虑抑郁情绪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HRV,升高动态血压水平,提示焦虑抑郁情绪可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焦虑 抑郁 心率变异性 动态血压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观察
18
作者 徐宗雨 蒋金全 +2 位作者 王晓明 陈奕纬 李宙童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9期48-50,53,共4页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收治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收治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观察组应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9个月,两组心功能Ⅲ级、Ⅳ级占比低于术前,Ⅰ级占比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术后9个月,观察组靶病变血管直径小于对照组,血栓前体蛋白、血管紧张素、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药物涂层球囊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较好,可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改善生化指标水平,缩小靶病变血管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涂层球囊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单硝酸异山梨酯片与培哚普利叔丁胺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19
作者 马旭阁 李世勋 《临床研究》 2023年第8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与培哚普利叔丁胺联合治疗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超敏心肌肌钙蛋白I(hs-cTnI)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心功能、炎症因子等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四... 目的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与培哚普利叔丁胺联合治疗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超敏心肌肌钙蛋白I(hs-cTnI)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心功能、炎症因子等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进行治疗的8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把所有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与培哚普利叔丁胺联合治疗)和对照组(43例,采用培哚普利叔丁胺治疗),均持续治疗7周。7周后,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血清hs-cTnI、H-FABP含量、心功能指标(LVESD、LVED、LVEF、6分钟内步行距离)以及炎症指标(TNF-α、CRP、IL-6)、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7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H-FABP、hs-cTnI、LVESD、LVED、TNF-α、CRP、IL-6水平相比于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6分钟内步行距离对比治疗前明显上升,并且观察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91%,对照组为34.8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片与培哚普利叔丁胺联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CHF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血清中H-FABP和hs-cTnI的水平,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硝酸异山梨酯片 培哚普利叔丁胺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超敏心肌肌钙蛋白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