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霍邱县小麦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熙晴 《南方农业》 2024年第20期37-39,共3页
霍邱县作为安徽省小麦主产区之一,小麦种植面积及单位面积产量近年来持续攀升,但在生产过程中仍存在土壤肥力下降、病虫草害防控滞后、种质资源趋同化等问题。为给霍邱县乃至全国其他小麦主产区在小麦绿色优质生产方面提供参考借鉴,分... 霍邱县作为安徽省小麦主产区之一,小麦种植面积及单位面积产量近年来持续攀升,但在生产过程中仍存在土壤肥力下降、病虫草害防控滞后、种质资源趋同化等问题。为给霍邱县乃至全国其他小麦主产区在小麦绿色优质生产方面提供参考借鉴,分析霍邱县小麦生产现状及面临的挑战,重点探讨了实施精准施肥与轮作制度、综合防治病虫草害技术集成、丰富种质资源培育优异品种、推广先进农艺措施与模式等优化种植技术的对策及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种植 优化技术 精准施肥 病虫草害防治 安徽省霍邱县
下载PDF
霍邱县小麦赤霉病流行监测及防控措施分析
2
作者 尹维松 冯晓霞 +2 位作者 王维国 陈贵 罗士良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5年第2期22-27,共6页
文章系统阐述了霍邱县小麦赤霉病流行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田间菌源量、气象条件、寄主和环境条件等,以及面对赤霉病的流行态势,霍邱县通过相关工作会议、现场调研指导等多种形式科学统筹部署防控工作,具体实施了采购防控药剂和统防统治服... 文章系统阐述了霍邱县小麦赤霉病流行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田间菌源量、气象条件、寄主和环境条件等,以及面对赤霉病的流行态势,霍邱县通过相关工作会议、现场调研指导等多种形式科学统筹部署防控工作,具体实施了采购防控药剂和统防统治服务、精准监测指导、网格化包保、科学服务监管等一系列举措。通过深入分析,霍邱县在赤霉病监测和防控措施方面已经形成一套科学性强、精准度高、可行性好的工作和技术模式,在今后的小麦生产中的赤霉病防控环节具有很好的借鉴、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霍邱县 赤霉病 流行监测 防控措施
下载PDF
气候变化特征对小麦种植的影响分析——以霍邱县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尚明 蒋光猛 +3 位作者 张少雷 秦玉连 王应开 吴新天 《种子科技》 2023年第17期15-17,20,共4页
文章以霍邱县气候变化特征为例,探析了气候对小麦种植产生的影响,相关研究结论可以为小麦农作物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种植 气候变化 农业生产
下载PDF
植保无人机在小麦种植中的推广路径探析
4
作者 白云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2期57-58,共2页
小麦的产量、品质与自然环境和种植技术有关,其中病虫害的发生对小麦影响很大,而无人机在植物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从植保无人机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流程入手,探讨植保无人机在小麦种植中的推广路径,希望为相关工作带来帮助。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 小麦种植 技术推广
下载PDF
霍邱县红花草种植利用情况及其效益分析
5
作者 郑军 《华东科技(综合)》 2021年第10期0468-0468,共1页
红花草,学名紫云英。是豆科黄芪属一年生越冬生草本植物。具有固氮力强、氮素含量高养分齐全等特点。紫云英喜湿、喜温、怕渍水。鲜草养分含量齐全,含有作物所需各种元素,它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而且改善土壤通透性,改变土壤团粒结构... 红花草,学名紫云英。是豆科黄芪属一年生越冬生草本植物。具有固氮力强、氮素含量高养分齐全等特点。紫云英喜湿、喜温、怕渍水。鲜草养分含量齐全,含有作物所需各种元素,它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而且改善土壤通透性,改变土壤团粒结构。红花草不仅可做肥料,而且又是很好的青饲料,具有发展畜牧业良好前景。红花草种子适宜发芽温度 20-25℃、适宜土壤 PH 值 5.5-7.0,所以我县广大地区适宜种植红花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草 紫云英 氨基酸 团粒结构 效益分析
下载PDF
霍邱县小麦测土配方施肥田间最佳施肥量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潘锦勇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7期42-45,共4页
为促进科学合理施肥,节约农业生产成本,保护耕地质量,2022年在霍邱县开展了小麦“3414”小区肥效试验,分析小麦种植田间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霍邱县小麦的最佳施肥量为纯N 278.12 kg/hm2、P2O5109.37 kg/hm2、K2O 95.59 kg/hm2,此时产... 为促进科学合理施肥,节约农业生产成本,保护耕地质量,2022年在霍邱县开展了小麦“3414”小区肥效试验,分析小麦种植田间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霍邱县小麦的最佳施肥量为纯N 278.12 kg/hm2、P2O5109.37 kg/hm2、K2O 95.59 kg/hm2,此时产量达最大值,经济效益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最佳施肥量 产量 效益 霍邱县
下载PDF
霍邱县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秦玉连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6期179-180,共2页
文章从种子处理、地块处理、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灌溉等方面,分析了霍邱县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并详细说明了常见的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小麦产量与质量的提升做好保障。
关键词 小麦 高产栽培 病虫害 综合防治
下载PDF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高水稻种植效益措施探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黄志兵 罗军 +4 位作者 蒋光猛 徐华明 田大国 吴新天 王晓洪 《种子科技》 2024年第4期35-37,共3页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技术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与质量。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不断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推动水稻种植业发展。分析了水稻种植要点,探讨了水稻种植技术优化措施,围绕提高水稻种植效益提...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技术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与质量。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不断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推动水稻种植业发展。分析了水稻种植要点,探讨了水稻种植技术优化措施,围绕提高水稻种植效益提出了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种植 种植技术 种植效益
下载PDF
霍邱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效应分析
9
作者 苏文兵 潘锦勇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17期38-40,50,共4页
为促进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开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2021年开展了水稻“3414”肥效试验,分析了水稻最佳施肥量,并建立了一元二次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在当地的耕地地力条件下,种植水稻的最佳施肥量为纯N 207 kg/hm^(2)、P_(2)O_(5)60 kg/hm^... 为促进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开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2021年开展了水稻“3414”肥效试验,分析了水稻最佳施肥量,并建立了一元二次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在当地的耕地地力条件下,种植水稻的最佳施肥量为纯N 207 kg/hm^(2)、P_(2)O_(5)60 kg/hm^(2)、K_(2)O 105 kg/hm^(2)时,产量达极大值,经济效益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测土配方施肥 产量 效益 安徽霍邱
下载PDF
水稻种植现状及发展策略
10
作者 秦玉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1年第10期66-67,共2页
分析了六安市水稻种植的问题及其现状,针对当地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稻种植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安徽六安 水稻种植 问题现状 发展策略
下载PDF
有机农业种植的土壤培肥技术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少雷 蒋光猛 +4 位作者 石磊 徐华明 夏竹萍 王国凤 李立亮 《种子科技》 2023年第17期103-105,共3页
文章围绕土壤培肥技术的理论基础、土壤培肥的目标(即适用于有机农业种植的高产肥沃土壤应该具备的特征,包括良好的土体结构、有适量及协调的养分构成、有良好的物理性质)、有机农业种植中的土壤培肥基本措施(增加有机肥料施用占比,不... 文章围绕土壤培肥技术的理论基础、土壤培肥的目标(即适用于有机农业种植的高产肥沃土壤应该具备的特征,包括良好的土体结构、有适量及协调的养分构成、有良好的物理性质)、有机农业种植中的土壤培肥基本措施(增加有机肥料施用占比,不断增强土壤肥力;根据不同地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农业种植模式;制订合理的轮作倒茬机制,使“用地”及“养地”充分结合;形成科学的耕作机制,逐渐改善土壤,加快土壤熟化速度;制订完善的土壤防护机制,避免土壤遭受侵蚀以及长期保护土壤资源)等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围绕秸秆还田土壤培肥技术、酸化土壤及其改良培肥技术进行具体介绍,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农业种植 土壤培肥技术 秸秆还田 酸化土壤
下载PDF
小麦种植田间管理与技术推广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卢朝宽 龚传凤 +1 位作者 蒋光猛 姜中山 《种子科技》 2022年第18期25-27,共3页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耕作物之一,既具有营养供给价值,也具有农业经济效益。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种植户逐渐摸索总结出了较为完善的麦田管理和技术经验并沿袭至今。传统的小麦种植技术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但若在此基础上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耕作物之一,既具有营养供给价值,也具有农业经济效益。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种植户逐渐摸索总结出了较为完善的麦田管理和技术经验并沿袭至今。传统的小麦种植技术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但若在此基础上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小麦的田间管理和种植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创新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种植 田间管理 技术推广
下载PDF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言权 张少雷 +4 位作者 王晓洪 王应开 吴新天 李立亮 王尚明 《种子科技》 2023年第16期57-59,共3页
文章分析了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应用情况,提出了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推广建议,以期能够面向全国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减少水稻农药残留,保障食品安全,供参考.
关键词 绿色种植技术 水稻种植 病虫害
下载PDF
土壤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寻
14
作者 龚传凤 《农家科技(理论版)》 2021年第1期90-90,共1页
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肥料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的土壤资源在现实的使用环境中能够在我国农业持续发展中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土壤肥料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土壤资源
下载PDF
关于植保无人机应用和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15
作者 桑贤合 张玉美 +1 位作者 李金叶 姚骏 《农家科技(理论版)》 2021年第8期52-52,共1页
本文介绍了植保无人机在六安市的现状情况,分析了植保无人机与其他施药器械相比优劣势,总结了植保无人机在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推广应用建议,对未来植保无人机的发展方向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植保 无人机 发展
下载PDF
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秦玉连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期145-147,共3页
近年来,霍邱县小麦种植面积日愈扩大,应用好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落实好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成为当务之急,就现下而言,小麦栽培管理中显露出的问题依然少数,必须立足于这些问题,做好相应引导。通过介绍霍邱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探讨做... 近年来,霍邱县小麦种植面积日愈扩大,应用好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落实好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成为当务之急,就现下而言,小麦栽培管理中显露出的问题依然少数,必须立足于这些问题,做好相应引导。通过介绍霍邱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探讨做好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小麦产量与品质的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产栽培技术 病虫害 综合防治
下载PDF
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军 黄志兵 +4 位作者 蒋光猛 张少雷 田大国 吴新天 王晓洪 《种子科技》 2024年第3期62-64,共3页
水稻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粮食作物,在我国种植范围十分广泛。伴随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全新的水稻栽培技术不断涌现,可有效保证了水稻质量和产量。针对优质水稻特征和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推广策略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无公害优质水... 水稻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粮食作物,在我国种植范围十分广泛。伴随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全新的水稻栽培技术不断涌现,可有效保证了水稻质量和产量。针对优质水稻特征和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推广策略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水稻 优质水稻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沿淮地区早熟中稻“一种两收”品种比较试验
18
作者 蒋家昆 杨阳 田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4-8,共5页
利用水稻再生特性在适宜区域发展再生稻是我国增加粮食产量的有效技术途径。针对沿淮地区温度、光照资源供应一季中稻生产有余而双季稻生产不足的实际情况,征集了11个早熟中稻品种与隆晶优1212进行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沿淮地区种植... 利用水稻再生特性在适宜区域发展再生稻是我国增加粮食产量的有效技术途径。针对沿淮地区温度、光照资源供应一季中稻生产有余而双季稻生产不足的实际情况,征集了11个早熟中稻品种与隆晶优1212进行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沿淮地区种植的“一种两收”再生稻新品种。结果表明:乐优966、银两优506两个品种全季综合性状及产量表现均较好,适宜在沿淮地区作“一种两收”水稻新品种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中稻 一种两收 生育期 产量 沿淮地区
下载PDF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9
作者 秦玉连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2期171-173,共3页
霍邱县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导致其种植效益始终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病虫害的发生更是威胁着水稻的质量,如何进一步提高水稻的高质量生产与丰产成为当地种植户的重要任务。基于此,结合水稻的生长习性,提出了高产... 霍邱县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导致其种植效益始终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病虫害的发生更是威胁着水稻的质量,如何进一步提高水稻的高质量生产与丰产成为当地种植户的重要任务。基于此,结合水稻的生长习性,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要点,并结合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提出了一些绿色病虫害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栽培技术 病虫害 绿色防治
下载PDF
全量秸秆还田条件下播种量和施氮量对直播稻生长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20
作者 潘锦勇 孙义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6期143-146,共4页
针对当前全量秸秆还田条件下直播水稻生产群体结构不好、调控措施不明的现状,采用大田裂区试验方法,以施氮量为主因素设置4个施氮水平:不施氮肥(N_(0))、136.5 kg/hm^(2)(N_(1))、195.0 kg/hm^(2)(N_(2))、253.5 kg/hm^(2)(N_(3)),以播... 针对当前全量秸秆还田条件下直播水稻生产群体结构不好、调控措施不明的现状,采用大田裂区试验方法,以施氮量为主因素设置4个施氮水平:不施氮肥(N_(0))、136.5 kg/hm^(2)(N_(1))、195.0 kg/hm^(2)(N_(2))、253.5 kg/hm^(2)(N_(3)),以播种量为副因素设置3个不同播量:75.0 kg/hm^(2)(S_(1))、112.5 kg/hm^(2)(S_(2))、150.0 kg/hm^(2)(S_(3)),探讨不同施氮量和播种量组合对直播稻适宜群体构建、产量、氮肥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以使水稻增产46.3%,且在N_(2)水平下,水稻产量最高;在低施氮量(N_(0)、N_(1)、N_(2))条件下,S_(3)播种量水稻产量最高,在高施氮量(N_(3))条件下,S_(2)播种量水稻产量最高,N_(2)S_(3)组合水稻产量最高,达8 832.41 kg/hm^(2)。施氮及提高播种量,水稻氮素吸收量均有提升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直播稻氮素利用效率均呈降低趋势,REN、AEN和PFPN最高的处理分别为N_(2)S_(3)、N_(1)S_(2)和N_(1)S_(3),分别达42.45%、20.71 kg/kg和62.18 kg/kg。N_(2)S_(2)组合水稻经济效益最高,为12 451.7元/hm^(2)。综合分析产量、经济效益及资源利用的因素,施氮195.0 kg/hm^(2)、播种量为112.5 kg/hm^(2)(N_(2)S_(2))时,是实现直播稻高产高效的较优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播种量 直播稻 产量 氮素效率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