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4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导向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以农业机械化专业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孙景福 杨然兵 +2 位作者 王德国 孙晓凤 张琳 《农业工程》 2016年第2期107-109,共3页
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通过不断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机制、体制和队伍建设,建立以"项目化设计、社团化招募、专家化指导、团队化管理和导师制培养"为主体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模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 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通过不断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机制、体制和队伍建设,建立以"项目化设计、社团化招募、专家化指导、团队化管理和导师制培养"为主体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模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大学生 就业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创新实践体系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丽丽 王东伟 +1 位作者 员玉良 何晓宁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第25期88-92,共5页
在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实践体系建设以农业工程类专业实践建设为切入点,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跨界、跨学科的综合性能力培养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为主要途径,培养具有国家情怀和职业素养的高素质工程人才。本文从工程教育... 在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实践体系建设以农业工程类专业实践建设为切入点,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跨界、跨学科的综合性能力培养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为主要途径,培养具有国家情怀和职业素养的高素质工程人才。本文从工程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体系和“双师型”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构建和优化,为农业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实施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能力 立德树人 双师型 教师培养 农业工程技术人才 创新实践体系 工科背景 工程教育理念
下载PDF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硕士教学案例库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赵丽清 《农业工程与装备》 2021年第5期71-74,共4页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硕士是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与方法分析并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目前,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硕士教学存在过于注重实践、课程内容庞大、知识点间难以融会贯通等问题,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硕士是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与方法分析并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目前,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硕士教学存在过于注重实践、课程内容庞大、知识点间难以融会贯通等问题,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学团队在以往教学模式基础上,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建设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硕士教学案例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硕士 案例库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探索与构建
4
作者 尚书旗 王海清 +5 位作者 王东伟 何晓宁 薛文声 许颖 杜鹍 滕美茹 《农业工程》 2023年第4期122-126,共5页
在国际合作日益增强的背景下,探索和构建符合当前农业发展趋势的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至关重要。结合国际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特点,通过对国内外人才培养具备的特点的探索和总结,提出了以目标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和符合... 在国际合作日益增强的背景下,探索和构建符合当前农业发展趋势的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至关重要。结合国际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特点,通过对国内外人才培养具备的特点的探索和总结,提出了以目标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和符合国际化背景的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培养模式。依托农业工程学科的学科特色及国际合作日益加强的优势,为农业工程类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提供先进可靠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人才培养 国际化合作 多元化
下载PDF
农机工程技术人才CAE思维及应用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5
作者 王家胜 刘惠敏 《大学教育》 2024年第16期108-112,共5页
CAE技术在工业领域日益成熟的应用为农机装备设计与研发提供了更加科学、高效的解决方案,极大地缩减了产品研发周期和成本,以极高的效率实现了产品技术创新。文章在对当前国际、国内农机行业引入CAE技术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 CAE技术在工业领域日益成熟的应用为农机装备设计与研发提供了更加科学、高效的解决方案,极大地缩减了产品研发周期和成本,以极高的效率实现了产品技术创新。文章在对当前国际、国内农机行业引入CAE技术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农机行业领域相关应用的短板以及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有限元方法课程理论教学改革、学生CAE思维能力培养、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农机领域应用、试验平台搭建、非农机行业应用借鉴、教师能力提升、课程思政融合七个方面提出农机工程专业研究生CAE思维及应用能力培养的方法和路径,以期有效应对我国农机行业产品研发和设计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补齐我国农机装备研制过程中的短板,培养合格人才并满足行业未来长远发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方法 CAE思维 教学改革 农业机械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绿色发展问题探析——以青岛市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傅建祥 孙亚萍 赵子健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29-33,39,共6页
农业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要内容,也是最主要的战略任务。按照中央有关精神,通过政策分析、理论研究、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手段,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种养结合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对青岛市农业绿色发展的状况进行了研究... 农业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要内容,也是最主要的战略任务。按照中央有关精神,通过政策分析、理论研究、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手段,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种养结合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对青岛市农业绿色发展的状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还应从加强理论指导、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提高科技支撑能力等方面予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绿色发展 支撑体系 青岛市
下载PDF
超声波振动农业触土部件变幅杆性能分析与试验
7
作者 赵智豪 王家胜 杨丽丽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28,共7页
针对超声波振动农业触土部件的结构要求,对比研究了指数型、悬链线型、圆锥型和阶梯型4种不同类型超声波变幅杆的谐振效应和聚能放大性能。利用变截面变幅杆的纵振波动方程求解得到4种变幅杆超声波激振下的轴向位移函数和应变分布函数,... 针对超声波振动农业触土部件的结构要求,对比研究了指数型、悬链线型、圆锥型和阶梯型4种不同类型超声波变幅杆的谐振效应和聚能放大性能。利用变截面变幅杆的纵振波动方程求解得到4种变幅杆超声波激振下的轴向位移函数和应变分布函数,借助MatLab编程计算求得变幅杆轴向位移和应变分布和变幅杆的关键参数。结果表明:4种变幅杆的最大位移都发生在变幅杆的小端处,轴向应变曲线的最低点显示了易发生破坏失效变幅杆的极大应变点;相同条件下,4种变幅杆放大系数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阶梯型、悬链线型、指数型和圆锥型。阶梯型变幅杆虽然放大系数较大,但形状因数最小,过渡处易遭到破坏;圆锥型变幅杆的形状因数最大,其它两种居中。最后,分别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和土槽试验的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仿真与试验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保持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幅杆 触土部件 超声波振动 谐振
下载PDF
对称式蔬菜单株自动嫁接机设计与试验
8
作者 王家胜 李洋鹏 +1 位作者 高春风 王东伟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50,共10页
根据茄科蔬菜贴接法嫁接工艺要求,设计了一种对称式蔬菜单株自动嫁接机,在PLC系统控制下,可以连续自动完成对砧穗木苗株的夹取传送、切削、对接以及对嫁接夹裁切、持夹上夹、夹苗固定等功能。重点设计了构成嫁接机的取送苗机械臂、夹持... 根据茄科蔬菜贴接法嫁接工艺要求,设计了一种对称式蔬菜单株自动嫁接机,在PLC系统控制下,可以连续自动完成对砧穗木苗株的夹取传送、切削、对接以及对嫁接夹裁切、持夹上夹、夹苗固定等功能。重点设计了构成嫁接机的取送苗机械臂、夹持苗机械手、砧穗木切削装置、裁夹上夹装置以及控制系统,确定了各机构关键结构参数以及控制流程。选择辣椒苗为嫁接对象,开展了蔬菜单株自动嫁接机样机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环节执行时间越短,即加快执行速度,嫁接合格率均会下降,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对接苗时间、上夹时间和取送切苗时间。嫁接苗损伤率的影响则集中在取送切苗环节,该环节执行速度越快,嫁接苗损伤率会有所上升。在各环节执行时间优化基础上,分别对主夹指高度和砧穗木切削装置刀刃倾角进行单因素结构优化试验,获得最优主夹指高度和刀刃倾角分别为13 mm和25°。优化后蔬菜单株自动嫁接机嫁接效率为300株/h,损伤率为2.5%,嫁接合格率为94.8%,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嫁接机 茄科蔬菜 机构设计 自动取苗 嫁接夹裁切
下载PDF
仿鱼形阻流体无阀压电泵混合泵送机理与验证
9
作者 纪晶 李胜多 +3 位作者 胡彩旗 胡笑奇 谢煜喆 李垚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9-366,416,共9页
为提高无阀泵的泵送性能和混合效果,提出一种仿鱼形复合阻流体致阀、致涡、多输入输出及泵阀分体的无阀压电泵。首先,通过对正向、反向绕流仿鱼形复合阻流体流阻的比较,诠释了仿鱼形阻流体致阀、致泵机理;其次,数值模拟了仿鱼形复合阻... 为提高无阀泵的泵送性能和混合效果,提出一种仿鱼形复合阻流体致阀、致涡、多输入输出及泵阀分体的无阀压电泵。首先,通过对正向、反向绕流仿鱼形复合阻流体流阻的比较,诠释了仿鱼形阻流体致阀、致泵机理;其次,数值模拟了仿鱼形复合阻流体绕流场,指出流体涡的产生及运动是实现高效混合流体的原因;然后,分析了振子周期性振动驱动流体传输的工作过程;最后,制作泵样机并进行了泵送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驱动电压及频率为180 V和10 Hz时,泵送纯水的瞬时流量达到111.24 mL/min,泵送混合液体的瞬时流量达到94.10 mL/min,混合液质量分布均一,颜色均匀稳定;仿鱼形复合阻流体及其无阀泵能够实现对流体的混合输送,且混合输送流体的能力优于同类无阀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阀 压电泵 压电振子 仿鱼形复合阻流体 混合泵送
下载PDF
马铃薯收获机多级输送装置机械损伤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向东 尚书旗 +3 位作者 陈明东 郎秀丹 姚文彬 李文乐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145,共8页
针对目前传统马铃薯收获机分离装置存在伤薯率高、筛分率低的问题,通过对马铃薯一级输送装置运动、薯土分离耦合机理和作业过程中马铃薯碰撞损伤的分析,确定了以一级输送装置输送带倾角、运行速度、振幅和振频为试验因素,以筛分效率和... 针对目前传统马铃薯收获机分离装置存在伤薯率高、筛分率低的问题,通过对马铃薯一级输送装置运动、薯土分离耦合机理和作业过程中马铃薯碰撞损伤的分析,确定了以一级输送装置输送带倾角、运行速度、振幅和振频为试验因素,以筛分效率和伤薯率为试验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对正交试验结果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参数的优化求解,确定当输送带倾角24°、升运带运行速度1.4 m/s、振幅27 mm、振频5.9 Hz为装置优化参数进行作业时,与传统作业方式相比薯土分离效率提高5.859%,伤薯率降低3.738%,能更好地满足实际马铃薯收获作业的要求。为解决马铃薯机器挖掘与人工捡拾工作效率不匹配的矛盾,设计了马铃薯升运装车液压系统,分析了二级输送装置驱动马达的压力和流量特性,结果表明:二级输送装置液压回路中安装液压单向限流阀,油路中流量与压力趋于稳定,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稳定性,为大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收获机 输送分离装置 液压系统 压力 流量
下载PDF
小区播种机电控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5
11
作者 龚丽农 员玉良 +2 位作者 尚书旗 蒋金琳 郑月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2-126,共5页
为了提高小区播种机的工作精度和工作效率,研制了小区播种机电控系统,既可保证育种试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也有利于降低试验成本和提高作物育种试验的效率。针对锥体格盘式排种机构,使用步进电机精确控制格盘排种器的旋转角度,采用直流... 为了提高小区播种机的工作精度和工作效率,研制了小区播种机电控系统,既可保证育种试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也有利于降低试验成本和提高作物育种试验的效率。针对锥体格盘式排种机构,使用步进电机精确控制格盘排种器的旋转角度,采用直流电机对离心式分配器进行控制。应用双传感器对比检测方法,减少因地轮打滑所引起的排种器播种长度不准确的问题。通过室内台架试验表明,格盘排种器旋转角度控制系统,能确保在不同的转速下排种格盘旋转一周的角度误差均小于0.24%;播种不同种子时最佳分配器转速分别为油菜种子1560r/min;白菜种子1020r/min;芝麻种子1560r/min;绿豆种子780~1020r/min,在此分配器转速下工作,行间一致性变异系数最小,行间一致性最好;机具行走速度在2.5km/h以上时,行内一致性变异系数在15.4%以下。机具行走速度越低,行内一致性变异系数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 控制系统 设计 排种器 分配器
下载PDF
基于EDEM的驱动耙旋耕装置的分析与试验
12
作者 董成 李想 +5 位作者 尚书旗 王东伟 何晓宁 李绪 李墨贤 王如正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1,共6页
为提高动力驱动耙碎土过程中的效率和碎土率,在现有结构基础上,分析了动力耙耙刀碎土原理,构建了碎土耙刀-土壤动力学模型,并对动力驱动耙刀具长度和角度进行设计。同时,利用EDEM软件以动力驱动耙耙刀转动速度、耙刀外倾角度、耙刀长度... 为提高动力驱动耙碎土过程中的效率和碎土率,在现有结构基础上,分析了动力耙耙刀碎土原理,构建了碎土耙刀-土壤动力学模型,并对动力驱动耙刀具长度和角度进行设计。同时,利用EDEM软件以动力驱动耙耙刀转动速度、耙刀外倾角度、耙刀长度为影响因素,以碎土率为检测指标,进行响应面仿真分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耙刀转动速度对碎土率影响极显著,耙刀外倾角和长度对碎土率影响比较显著;耙刀倾角为34.7°、耙刀转速为320 r/min、耙刀长度为28 cm时,耙刀装置处于最优工作状态。研究结果可为动力驱动耙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驱动耙 EDEM 耙刀-土壤动力学模型 碎土率
下载PDF
基于EDEM的榛子双层滚筒筛装置性能仿真试验
13
作者 鞠鑫林 何晓宁 +4 位作者 王东伟 尚书旗 连政国 时延鑫 高秀强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88,204,共5页
为了解决榛子脱苞后筛分效率低的问题,针对榛子脱苞后的物料状态设计了一种双层滚筒筛。运用EDEM仿真软件对其工作状态进行模拟,以滚筒转速、内外筛孔大小、螺旋叶片间距为试验因素,以筛分率和含杂率为评价指标,分析评估各因素对双层滚... 为了解决榛子脱苞后筛分效率低的问题,针对榛子脱苞后的物料状态设计了一种双层滚筒筛。运用EDEM仿真软件对其工作状态进行模拟,以滚筒转速、内外筛孔大小、螺旋叶片间距为试验因素,以筛分率和含杂率为评价指标,分析评估各因素对双层滚筒筛性能的影响,以获得双层滚筒筛的最佳工作参数。结果表明:当滚筒筛的内筛孔尺寸为25 mm、外筛孔尺寸为12 mm、转速为36 r/min、螺旋叶片间距为240 mm时,滚筒筛的筛分效率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榛子 滚筒筛 EDEM 仿真试验
下载PDF
基于气流运送的榛子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14
作者 时延鑫 王东伟 +5 位作者 牟波 何晓宁 尚书旗 纪瑞琪 朱浩 鞠鑫林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76,共7页
榛子多种植于丘陵山区,受地形影响大型收获机械难以在果树间工作,故成熟期落地榛子多由人工进行捡拾,工作效率低、成本高,制约了我国榛子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气流运送的榛子收获机。该机采用气力式捡拾,通过气... 榛子多种植于丘陵山区,受地形影响大型收获机械难以在果树间工作,故成熟期落地榛子多由人工进行捡拾,工作效率低、成本高,制约了我国榛子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气流运送的榛子收获机。该机采用气力式捡拾,通过气送管道将榛子吸入到气吸沉降室内,经喂入滚筒送入脱苞、筛分滚筒进行榛子脱苞和脱苞后的物料筛分,再经清选舱装置进行杂质清选,完成落地榛子的收获。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风机转速、气送管道移动速度和筛分滚筒转速对榛子收获捡拾率和含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风机转速3 500 r/min、筛分滚筒转速30 r/min和气送管道移动速度0.6 m/s下,收获质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获机 气流运送 脱苞 筛分 清选 榛子
下载PDF
甘薯移栽机作业工况监测系统设计与试验
15
作者 徐亚雷 张还 +2 位作者 杨然兵 潘志国 郭鑫雨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1,共5页
针对目前我国甘薯裸苗移栽机存在作业状况难以实时监测分析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融合多种传感器的甘薯裸苗移栽监测系统,主要包括信息采集处理与远程监测两部分。以漫反射激光传感器、旋转编码器作为信息采集机构,以PLC作为信息处理与逻辑... 针对目前我国甘薯裸苗移栽机存在作业状况难以实时监测分析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融合多种传感器的甘薯裸苗移栽监测系统,主要包括信息采集处理与远程监测两部分。以漫反射激光传感器、旋转编码器作为信息采集机构,以PLC作为信息处理与逻辑控制器,并结合DTU设备将移栽机作业工况实时发送至OneNet远程云平台,基于MIT APP Inventor开发了手机APP软件,通过手机访问OneNet云平台实现移栽信息远程查看与分析。对关键装置漏栽监测系统准确度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漏栽监测系统在3种移栽频率下,最高监测精度为98.45%,平均监测精度为98.15%,可以较好地满足甘薯裸苗移栽精确监测方面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裸苗移栽 作业监测 物联网 传感器
下载PDF
甘薯秧蔓机械化收获防缠绕割台的设计与试验
16
作者 谭营 尚书旗 +5 位作者 王东伟 何晓宁 贾夕宁 朱浩 郑超 张习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8,共8页
为解决甘薯秧蔓相互交错缠绕、难以分离导致收获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甘薯秧蔓机械化收获防缠绕割台,并对仿垄型拨禾切割机构、伸缩弹齿捡拾机构的作业过程进行受力及运动分析,得到其作业参数范围。为避免仿垄型拨禾切割机构和伸缩弹... 为解决甘薯秧蔓相互交错缠绕、难以分离导致收获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甘薯秧蔓机械化收获防缠绕割台,并对仿垄型拨禾切割机构、伸缩弹齿捡拾机构的作业过程进行受力及运动分析,得到其作业参数范围。为避免仿垄型拨禾切割机构和伸缩弹齿捡拾机构在作业过程中发生缠绕,搭建了甘薯秧蔓机械化收获防缠绕割台的试验台架,进行单因素试验,以此来确定仿垄型拨禾切割机构和伸缩弹齿捡拾机构的最佳转速范围;利用Design-Expert 13.0软件中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前进速度、切割转速、捡拾转速三因素两两交互作用对甘薯秧蔓回收率、缠绕程度、伤薯率的影响,并建立回归模型,进行试验参数优化,得到最优工作参数组合,即前进速度0.995 m/s、切割转速61.043 r/min、捡拾转速100.939 r/min,此时甘薯秧蔓的回收率为94.553%、缠绕程度为2.169%、伤薯率为0.213%。为验证最优参数的可靠性,将最优工作参数组合数据化零为整,作为田间试验的作业参数,进行田间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甘薯秧蔓的薯秧蔓回收率为93.55%,缠绕程度为2.42%,伤薯率为0.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秧蔓 机械化收获 防缠绕割台 响应曲面
下载PDF
振动式农业土壤切削挖掘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帅 王家胜 +2 位作者 王方艳 张峰峰 李秀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44-251,共8页
在土壤的耕作、深松、根茎类作物挖掘等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挖掘切削阻力大、耗能高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内外相关学者采用了多种方法和途径来改善土壤机具的切削挖掘阻力,振动式土壤切削挖掘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降低阻力的途... 在土壤的耕作、深松、根茎类作物挖掘等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挖掘切削阻力大、耗能高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内外相关学者采用了多种方法和途径来改善土壤机具的切削挖掘阻力,振动式土壤切削挖掘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降低阻力的途径。为此,对国内外研究者在振动式农业土壤切削挖掘领域的理论和试验研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振动式挖掘方式的减阻机理,分别对强迫式和自激式两种振动方式下在农业土壤中典型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相关研究的优点和不足,并对振动挖掘技术在土壤作业领域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式切削挖掘 农业土壤 减阻降耗 研究现状 展望
下载PDF
大田水肥一体化混肥器设计与试验研究
18
作者 刘文亮 杨然兵 +2 位作者 潘志国 马振家 刘仕泽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45,共7页
由于当前市场上没有既适合大田大面积灌溉、混肥精度又高的水肥一体化系统,故在旁路式结构设计中增加静态混合器替换主管道,以提高混肥均匀性为重点进行研究,对混肥部件进行了优化改进。利用混合器自身结构,在不需要外接能源的条件下,... 由于当前市场上没有既适合大田大面积灌溉、混肥精度又高的水肥一体化系统,故在旁路式结构设计中增加静态混合器替换主管道,以提高混肥均匀性为重点进行研究,对混肥部件进行了优化改进。利用混合器自身结构,在不需要外接能源的条件下,使得水肥充分混合,不仅能够满足大面积灌溉要求,而且可以保证混肥精度。基于流体力学及CFD基本原理,通过Fluent软件分析水肥混合过程中SK型静态混合器混合单元数,以及长径比对水肥混合性能和压降的影响,以此找出混合器的最佳结构参数,并对其结构做了改进,设计出了开沟式静态混合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系统 静态混合器 混肥精度 开沟式
下载PDF
花生秧果兼收联合收获机割秧输送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19
作者 刘庆举 连政国 +4 位作者 王东伟 何晓宁 刘龙 杨晓成 支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6,共8页
针对当前花生收获作业中花生秧蔓浪费和秧蔓中夹带大量残膜无法有效利用的问题,研制出一种割秧输送装置。该装置主要由限深轮、秧蔓切割器、集秧推送器和抛送器等组成,可以完成花生秧蔓的切割粉碎、收集推送、抛送等工序,增加了花生生... 针对当前花生收获作业中花生秧蔓浪费和秧蔓中夹带大量残膜无法有效利用的问题,研制出一种割秧输送装置。该装置主要由限深轮、秧蔓切割器、集秧推送器和抛送器等组成,可以完成花生秧蔓的切割粉碎、收集推送、抛送等工序,增加了花生生产附加值的利用。根据河南省部分地区花生平作模式,对花生植株各部分高度进行测量,确定了花生秧蔓切割收获时的留茬高度为45 mm。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作业幅宽为1600 mm、绞龙螺距为150 mm、叶轮半径为350 mm等关键参数。田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茎秆长度均值为6.95 mm、粉碎率均值为93.04%、留茬高度均值为45.17 mm时,各项性能指标符合NY/T 509—2015《秸秆揉丝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秧蔓 割秧 输送 田间性能试验
下载PDF
履带式双节臂苹果疏花机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20
作者 刘焕伟 迟俊康 +4 位作者 梁桥峻 刘腾远 王洪露 李胜多 胡彩旗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41,共7页
针对目前果园管理中疏花(疏果)作业主要依靠手工完成、机械化装备短缺等问题,设计了新型履带式双节臂苹果疏花机。针对矮化密植果园种植模式,疏花机通过两段作业角度可调的疏花节臂来适应不同树形果树的疏花作业。通过对整机结构及其关... 针对目前果园管理中疏花(疏果)作业主要依靠手工完成、机械化装备短缺等问题,设计了新型履带式双节臂苹果疏花机。针对矮化密植果园种植模式,疏花机通过两段作业角度可调的疏花节臂来适应不同树形果树的疏花作业。通过对整机结构及其关键部件进行设计和分析,得出机构应选用的电动推杆尺寸;通过ADAMS软件对疏花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分析,得出推杆行程变化范围;通过ADAMS软件对疏花机构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出:当疏花机构转速为280~400 r/min时,疏花元件对果树枝条的作用力范围为4.75~9.57 N,满足疏花作业作用力要求。样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疏花机设计结构合理,疏花效果良好,完全满足果园疏花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花机 矮化密植果园 履带式 双节臂 仿真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