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3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民增收的效应
1
作者 李静 李金阳 郑丹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44-156,共13页
【目的】数字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可以丰富数字经济与农民收入的研究内容,充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验证据,为加快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进程提供启示。【方法】基于农业... 【目的】数字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可以丰富数字经济与农民收入的研究内容,充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验证据,为加快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进程提供启示。【方法】基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视角,运用2012—2021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借助固定效应模型和最小二乘法(OLS)探究数字经济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民增收的非线性溢出特征,最后借助分位数回归等方法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民增收的异质性。【结果】(1)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农民增收,经过工具变量法、改变样本容量等一系列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其中数字经济对农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产生显著促进效应,对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影响不显著。(2)数字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以及高级化水平,助推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3)数字经济的增收效应具有非线性特征,且该效应在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节作用下得到进一步强化。(4)数字经济会长期带动农民收入增长;数字经济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民增收的影响效应呈“倒U型”,其中中等收入阶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数字经济发展对中、西部农民增收的推动力明显强于东部地区。【结论】数字经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关键要素,基于此,提出加强数字经济建设力度、创新数字经济和农业产业结构融合发展机制、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及促进区域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结构统筹联动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产业结构 农民增收 中介效应 非线性溢出效应 异质性
下载PDF
青岛市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瑜 刘园园 王日旭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58-66,共9页
在大数据时代和中国数字乡村建设工程实施的背景下,农业朝着信息化方向快速发展,而各个地区会受到区域因素的影响,农业信息化发展程度也存在差异。青岛市作为山东省的重要城市,农业生产总值和农产品品牌都位列全省第一。为研究青岛市的... 在大数据时代和中国数字乡村建设工程实施的背景下,农业朝着信息化方向快速发展,而各个地区会受到区域因素的影响,农业信息化发展程度也存在差异。青岛市作为山东省的重要城市,农业生产总值和农产品品牌都位列全省第一。为研究青岛市的农业信息化情况和农业经济间的相互协调发展的关系,本文构建了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本文采用熵值法,基于2011~2020年的指标数据,构建基于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青岛市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情况。研究结果显示:青岛市的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协调发展并且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目前已经处于优质协调状态,但青岛市各区市的耦合协调状态呈现出不均匀不稳定的状态,这主要归因于政府对农业信息化的关注度不够显著,区域农业信息发展差距较大,农业信息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为促进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并平稳增长,政府需要加强对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信息化的传播力度,不断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队伍,积极拓展农业发展投资渠道,并提高农业信息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市 农业信息化 农业经济发展 协调性研究
下载PDF
高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玲玲 苏萌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第21期239-240,共2页
为探究实践教学学生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从实践教学设计、实践教学投入和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三方面展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实践教学投入和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对实践教学学生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实践教学设计对实... 为探究实践教学学生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从实践教学设计、实践教学投入和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三方面展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实践教学投入和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对实践教学学生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实践教学设计对实践教学学生满意度有完全中介效应。因此,应从规划实践教学设计,增加实践教学投入、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等方面,提出优化高校实践教学学生满意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结构方程 中介效应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分析
4
作者 丁慧媛 王寿辰 《农学学报》 2024年第1期90-100,共11页
新时期,抓住数字经济时代机遇,加速数据要素价值化进程,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山东省16地市2015—2021年的面板数据,准确测度全省及16地市数字经济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实证分析数字经济赋能山东省农业高质量... 新时期,抓住数字经济时代机遇,加速数据要素价值化进程,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山东省16地市2015—2021年的面板数据,准确测度全省及16地市数字经济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实证分析数字经济赋能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中介效应及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山东省数字经济及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但区域间差异明显;数字经济对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数字经济通过提升人才资源发展潜力、地区创新发展活力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对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门槛特征。并基于此,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业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农业产业链中各环节的数字经济渗透度、提升农民数字技术应用能力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高质量发展 赋能效应 山东省
下载PDF
《微观经济学》精品课程建设思考——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鹿永华 行怀勇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第25期221-222,共2页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其它经济类课程的基础。青岛农业大学《微观经济学》课程建设主要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及教学效果与评价等四个方面着手,师资队伍建设重在提升年轻教师的教学...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其它经济类课程的基础。青岛农业大学《微观经济学》课程建设主要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及教学效果与评价等四个方面着手,师资队伍建设重在提升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内容改革重在加强实践教学;教学手段与方法方面重在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教学效果与评价方面重在学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手段与方法 教学效果与评价
下载PDF
金融科技时代下涉农高校金融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
6
作者 向华 周伟峰 《高教学刊》 2023年第30期118-121,共4页
金融与科技的高度融合是金融科技时代最为显著的特征,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标准进一步提高。作为金融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应紧跟时代要求对金融专业的教学进行相应地改革。为此,该文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分析青岛农业大学金融专业在人才... 金融与科技的高度融合是金融科技时代最为显著的特征,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标准进一步提高。作为金融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应紧跟时代要求对金融专业的教学进行相应地改革。为此,该文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分析青岛农业大学金融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情况等方面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旨在能够全面推动涉农高校金融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涉农高校 金融专业 金融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
下载PDF
高等农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
7
作者 崔海龙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第14期155-157,共3页
物流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高级物流专业人才的欠缺业已成为制约物流业发展的瓶颈环节。通过对青岛农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在校生及青岛本地物流毕业生用人单位的调查,分析了现有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学校、... 物流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高级物流专业人才的欠缺业已成为制约物流业发展的瓶颈环节。通过对青岛农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在校生及青岛本地物流毕业生用人单位的调查,分析了现有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提出相应地解决措施,以期能达到利于专业发展的目的,并希望能对类似于青岛农业大学的其他高等农业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建设 专业教学模式 专业技能 实践教学
下载PDF
财务管理学科转专业学生的适应性与对策分析——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
8
作者 毛凯梅 于英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2年第5期0044-0047,共4页
随着高等教育机制的不断完善,“转专业”成为了学生改变“一考定终身”的途径之一,而转专业后能否达到理想状态一直是学生及老师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青岛农业大学财务管理专业2017、2018、2019级转专业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对其转... 随着高等教育机制的不断完善,“转专业”成为了学生改变“一考定终身”的途径之一,而转专业后能否达到理想状态一直是学生及老师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青岛农业大学财务管理专业2017、2018、2019级转专业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对其转专业动因以及转专业后现状分析,结合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学生自身因素等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专业 适应性 大学生 财务管理
下载PDF
农业院校大学生如何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王伟 孙瑜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3年第5期77-79,共3页
在日趋严峻的社会就业形势下,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面临更多的困难,提升大学生自身的核心就业力是解决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需要,也是毕业生能更好适应社会的要求。在相同的社会需求下,农业院校的大学生要提升自身的核心就业能力,... 在日趋严峻的社会就业形势下,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面临更多的困难,提升大学生自身的核心就业力是解决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需要,也是毕业生能更好适应社会的要求。在相同的社会需求下,农业院校的大学生要提升自身的核心就业能力,只有通过全面提升自己,才能在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所以,农业院校的大学生要利用各种途径提升自身的核心就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院校 大学生 就业核心竞争力
下载PDF
青岛农业大学校园外卖丢失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琳 张凌峰 《中国市场》 2020年第20期78-79,共2页
大学生的外卖消费非常普遍,但是外卖投递服务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外卖丢失是外卖投递服务中最严重的问题。文章通过对青岛农业大学外卖投递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校园外卖丢失的原因,并提出三种解决方案,分别是送餐到门、设立开放式取餐... 大学生的外卖消费非常普遍,但是外卖投递服务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外卖丢失是外卖投递服务中最严重的问题。文章通过对青岛农业大学外卖投递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校园外卖丢失的原因,并提出三种解决方案,分别是送餐到门、设立开放式取餐柜和设立封闭式取餐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外卖 丢失 取餐柜
下载PDF
山东省农业绿色低碳转型评价及驱动因素分析
11
作者 郭海红 盖凌云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0-251,共12页
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凸显、农业碳排放增加等问题,山东省推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势在必行。本研究构建了山东省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 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凸显、农业碳排放增加等问题,山东省推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势在必行。本研究构建了山东省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2011—2021年山东省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水平进行测算,从整体、经济圈和地市3个层面分析了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水平的时空分异情况,采用自然断点法对山东省进行分类分析,通过地理探测器揭示山东省及三大经济圈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山东省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总体水平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达2.310%。2)16个地市的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水平均呈明显上升趋势,青岛、济南连续11年领跑,而临沂、潍坊、威海连续11年位居16个地市的尾部。3)省会经济圈的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水平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其次为鲁南经济圈,胶东经济圈的水平则相对较低。4)财政支农政策、农业科技投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山东省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驱动因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省会经济圈最重要的驱动因素,城镇化水平是胶东经济圈最重要的驱动因素,政策扶持力度是鲁南经济圈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且各因素交互产生的驱动作用程度高于单因素。基于此,山东省应以政策引领激发内生动力,强化头雁的示范带动作用,因地制宜地探索绿色低碳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绿色低碳发展 转型发展水平 山东省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耦合协调度研究——以长三角地区城市为例
12
作者 崔茂森 刘荣庆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7,共13页
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协调发展有助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以2011—2021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时空统计方法,分析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耦合协调度的分布动态演进特征、区域差异以及障碍因子。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数字经... 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协调发展有助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以2011—2021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时空统计方法,分析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耦合协调度的分布动态演进特征、区域差异以及障碍因子。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耦合协调度呈现逐年上升态势,空间上呈现“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的分布格局;长三角地区耦合协调度相对稳定,等级转移均发生在相邻类型之间,空间背景对耦合协调度具有较大影响;长三角地区耦合协调度的总体差异呈现下降趋势,其主要来源为区域间差异;不同地区的障碍因子存在较大差异。据此,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制定差异化发展路径等方面提出建议,为推动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协调共进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创新 耦合协调度 长三角地区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资源要素错配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13
作者 郭海红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6,共15页
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绿色发展深度融合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引擎。本文选取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数字乡村建设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评价体系,多维度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 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绿色发展深度融合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引擎。本文选取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数字乡村建设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评价体系,多维度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既可以直接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也可以通过带动绿色技术进步而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还可以通过降低土地资源错配、资本资源错配、劳动力资源错配程度而间接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异质性明显,东部地区、南方、粮食主产区的数字乡村建设的正向推动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资源要素错配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原文传递
提升大学生实践调研能力的研究——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怡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29-33,共5页
本文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对当前大学生参与实践调研活动的总体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大学生实践调研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实践教学体系、内容与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实践调研能力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实践调研能力 实践教学
下载PDF
依托农业学科优势建设农产品物流课程群——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海霞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第9期35-35,共1页
课程群建设,是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是顺应教育改革、尊重高校内部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的重要手段。以青岛农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为背景,阐述了依托农业学科优势建设农产品特色物流... 课程群建设,是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是顺应教育改革、尊重高校内部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的重要手段。以青岛农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为背景,阐述了依托农业学科优势建设农产品特色物流课程群的意义、目前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农产品物流课程群建设的思路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 课程群 课程建设
下载PDF
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敏 王兆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6-12,共7页
采用2006—2020年农业统计数据,对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利用产值增长率模型和回归模型,分析山东省农业各产业部门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种植业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最大,其次为畜牧业... 采用2006—2020年农业统计数据,对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利用产值增长率模型和回归模型,分析山东省农业各产业部门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种植业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最大,其次为畜牧业、渔业和服务业,林业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最小;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服务业产值每增加1%,农业总产值分别增加0.494%、0.006%、0.312%、0.134%、0.089%;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呈负向增长。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种植业与畜牧业内部各产业对种植业与畜牧业发展的影响度,发现小麦产量对种植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棉花对种植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小;猪肉产值对畜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羊肉对畜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小,其主要是由产量、市场、价格与创新能力四方面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经济增长 种植业 畜牧业
下载PDF
本科层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实现路径--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
17
作者 李秀丽 《纺织服装教育》 2020年第6期493-497,503,共6页
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依据和基本原则,其定位的准确性与可实现程度直接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本科层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应当符合国家教学质量标准的基本要求,秉持前瞻性、多样化、体现办学特色和注... 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依据和基本原则,其定位的准确性与可实现程度直接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本科层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应当符合国家教学质量标准的基本要求,秉持前瞻性、多样化、体现办学特色和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原则。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路径有:优化课程设置,构建满足学生需求的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务能力;改进考核方式,引导学生及时巩固与内化课堂知识;加强学科交叉,补齐学生欠缺专业背景的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育 知识产权专业 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路径
下载PDF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顺德 孙晓红 张正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2期9508-9509,共2页
介绍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方法、管理体制、课程教学、培养交流、教材与教学建设几方面,提出了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策略。
关键词 农业经济管理 人才培养 策略
下载PDF
财会毕业生职业能力需求调查——基于青岛农业大学校园招聘的调查
19
作者 龚丽 《区域治理》 2019年第52期171-173,共3页
财会人员的职业能力关乎企业财务工作的效率,而如何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财会毕业生是高校的责任。基于此,笔者对在青岛农业大学开展校园招聘的企业做了问卷调查,希望以此了解企业对于财会人员素质的要求,为高校培养合格的财会人才提供借鉴。
关键词 财会毕业生 职业能力 需求
下载PDF
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碳排放强度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20
作者 秦雨新 李树超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232-238,共7页
基于2007—2020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农业经济增长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农业碳排放强度和人均农业生产总值表征的经济增长指标呈现以H-H集聚和L-L集聚为主的空间聚集模式... 基于2007—2020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农业经济增长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农业碳排放强度和人均农业生产总值表征的经济增长指标呈现以H-H集聚和L-L集聚为主的空间聚集模式;农用机械投入与农业碳排放强度指标呈正相关,农业种植业比重高的地区,农业碳排放强度就越高;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有利于减少当地农业碳排放强度。因此,应当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方面的技术水平,利用空间相互作用,建立推动农业绿色生产的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增长 碳排放强度 杜宾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