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校园堆肥实践探索——以青岛农业大学校园堆肥为例 |
王海霞
刘丽红
张小梅
孙青
程斐
张衍雷
于梦瑶
予茜
|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1
|
|
2
|
新农科背景下草业科学专业土壤肥料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 |
郭彦军
熊王丹
王波
丁兰兰
刘洪庆
孙娟
王增裕
|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3
|
“草坪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索——以青岛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为例 |
张昆
丛丽丽
熊王丹
杨国锋
|
《教育教学论坛》
|
2023 |
0 |
|
4
|
生物信息学在草业科学专业教学的探索——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 |
宋辉
|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5
|
新农科背景下草业学科数字化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 |
赵艳华
杨超
苗福泓
贾文科
张振超
李长忠
陶奇波
王增裕
孙娟
|
《安徽农业科学》
|
2025 |
|
|
6
|
草业科学的发展历程、学科体系及新时期的使命任务 |
贺金生
韩国栋
张英俊
呼天明
师尚礼
谢应忠
段廷玉
董世魁
林克剑
王德利
王增裕
郭振飞
南志标
|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高级植物生理与生态学”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以青岛农业大学草学专业为例 |
杨超
刘梦鸽
熊王丹
孙娟
|
《教育教学论坛》
|
2025 |
|
|
8
|
构建“思专产创”四位一体育人模式培育高质量创新创业型人才 |
翟崑
渠非
王存鹏
|
《产业创新研究》
|
2025 |
0 |
|
9
|
藜麦AQP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
曹萌
张侠
胡成浩
高爱红
安珂欣
赵波
张平
郭善利
尹海波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外源酚酸对马唐和反枝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研究 |
盖晓涵
徐凡入
程世蒲
郄西虎
林克剑
李元恒
孙娟
徐玉芳
|
《中国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不同修复方式在内蒙古退化温性草原植被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综合评价 |
侯慧扬
运向军
周建伟
刘慧娟
李元恒
郭彦君
张语珍
刘雪骄
高韶勃
|
《中国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草原植物挥发油在农业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
刘海聪
张晓庆
渠晖
潘强
张千
塔娜
张继泽
|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13
|
尖叶胡枝子总黄酮的纯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
代继云
吴洪新
刘宇宁
张燕东
安静
李坤娜
盈盈
李润航
赵艳华
王冠
|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少花蒺藜草异型种子形态差异及其萌发对温度的响应 |
刘桐宇
宋琳倩
曹婧
戎郁萍
|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草地保护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 |
徐玉芳
唐伟
陶奇波
杨超
苗福泓
孙娟
|
《安徽农业科学》
|
2025 |
0 |
|
16
|
秋播和磷酸二铵对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王旗旗
解继红
孙震
蔡婷
苑峰
刘亚玲
李杰
王运涛
|
《中国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草业科学专业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探索 |
熊王丹
马利超
张昆
吴雪莉
杨超
唐伟
赵怡然
杨国锋
孙娟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22 |
6
|
|
18
|
草业科学专业研究生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
熊王丹
马利超
丛丽丽
王爱华
李硕
王增裕
杨国锋
|
《园艺与种苗》
CAS
|
2022 |
0 |
|
19
|
寓教于行——信息技术背景下植物野外分类识别实习模式探究 |
王海霞
王霞霞
|
《智慧农业导刊》
|
2024 |
1
|
|
20
|
紫花苜蓿SAUR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其在非生物胁迫中的表达模式研究 |
刘昊
李显炀
何飞
王雪
李明娜
龙瑞才
康俊梅
杨青川
陈林
|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