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山医院社区慢病综合防治工作实践及体会
1
作者 徐卓玉 温兆霞 《青岛医药卫生》 2003年第2期148-149,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及医药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由于人口老龄化和引起非传染性疾病因素的增加,疾病谱由传染性疾病为主向非传染性疾病转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以社区为基础,开展... 随着社会、经济及医药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由于人口老龄化和引起非传染性疾病因素的增加,疾病谱由传染性疾病为主向非传染性疾病转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以社区为基础,开展对慢病的综合防治,是当前卫生工作的一个重点。根据上级卫生部门的工作要求,我院从2001年开始在现有社区中选定宁夏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慢病综合防治工作,在市卫生局、市北区政府、疾控中心的指导下,针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开展了全民性的预防控制工作。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防治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高血压病人 工作实践 社区卫生 健康教育 慢病 社区诊断 危险因素 社区居民
下载PDF
泌尿系统疾病术中、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防治
2
作者 罗波 辛娜娜 +6 位作者 蔡珂 张劲峰 刘欣 孙媛 刘凯 张帅 王宜凡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0期36-38,51,共4页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统疾病术中、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防治。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4月于青岛大学医学院松山医院泌尿外科完成住院手术的患者1436例,分析术中、术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应急处理措施并总结诊治经验。结果 1436例...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统疾病术中、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防治。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4月于青岛大学医学院松山医院泌尿外科完成住院手术的患者1436例,分析术中、术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应急处理措施并总结诊治经验。结果 1436例手术患者,术中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4例,术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4例,发生率为1.25%。多数患者表现为血压、心率同时降低,给予阿托品、多巴胺静脉注射等治疗后血压、心率恢复正常,各种伴发症状消失,无死亡病例。结论 泌尿外科专科医生应重视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总结经验,做到早期识别、及时处理以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统疾病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治疗 阿托品 多巴胺
下载PDF
预防性使用阿托品对无痛膀胱镜检查术中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防治效果
3
作者 刘凯 王超 +5 位作者 蔡珂 刘欣 逄千禧 孙媛 张帅 罗波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9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使用阿托品对无痛膀胱镜检查术中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1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松山医院行静脉复合全麻下无痛膀胱镜检查的1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化分组的随机数表法将14... 目的:探讨预防性使用阿托品对无痛膀胱镜检查术中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1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松山医院行静脉复合全麻下无痛膀胱镜检查的1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化分组的随机数表法将144例入选病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72例。两组均采用地佐辛(0.05 mg/kg)复合1%丙泊酚(1.5~2.0 mg/kg)进行麻醉诱导,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开始进行膀胱镜检查。术中丙泊酚以3~6 mg/(kg·h)维持,患者术中如发生体动,则追加丙泊酚0.5 mg/kg,直至检查结束。对照组在1%丙泊酚20 mL中加入0.9%氯化钠溶液1 mL,观察组在1%丙泊酚20 mL中加入阿托品1 mg。两组在麻醉过程中出现心率低于50次/min时,静脉注射阿托品0.5 mg,当血压降低超过20%时静脉注射麻黄碱6 mg。比较两组无痛膀胱镜检查操作时间、术后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术中迷走神经反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无痛膀胱镜检查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对照组均经及时应用阿托品、麻黄碱等积极抢救治疗而痊愈。结论:无痛膀胱镜检查中预防性使用阿托品不仅有利于缩短操作时间、有利于呼吸管理,更有利于预防迷走神经反射,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反射 无痛膀胱镜 阿托品 麻黄碱
下载PDF
金丹排石汤治疗湿热型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孙涛 蔡珂 +2 位作者 刘姿杉 周春丽 孙龙军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9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金丹排石汤治疗湿热型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平邑县人民医院住院的湿热型输尿管结石患者6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给予金丹排石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肾石通颗粒,连续... 目的探讨金丹排石汤治疗湿热型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平邑县人民医院住院的湿热型输尿管结石患者6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给予金丹排石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肾石通颗粒,连续30 d。根据WHO疼痛等级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记录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排尿次数、尿量;生化法检测尿白细胞和红细胞数量、血白细胞分类和数量、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影像学检查输尿管结石的大小和数量;最后综合评价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疼痛等级和疼痛时间、舌苔颜色和脉象、尿量和排尿次数均显著改善,结石大小和数量均显著减少,尿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显著减少,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显著下降,血白细胞计数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疼痛等级和时间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白细胞数量、尿红细胞数量、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血白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丹排石汤可改善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肾功能,增强白细胞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丹排石汤 输尿管结石 湿热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青岛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现状调查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宏 赵军绩 +1 位作者 张伟 贺孟泉 《青岛医药卫生》 2005年第6期470-470,共1页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卫生服务在保障社区居民健康方面显得越来越重要.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又是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设,必须将人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为了解我市城区现有社区卫生...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卫生服务在保障社区居民健康方面显得越来越重要.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又是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设,必须将人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为了解我市城区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现状,提高青岛市社区卫生服务水平,2005年9月我们对市内四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力状况进行了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服务人力资源 资源现状 青岛市 城区 医疗制度改革 社区居民健康 卫生服务水平 可持续发展 优先发展
下载PDF
医院感染常见细菌耐药现状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8
6
作者 宫珍 余天真 《齐鲁药事》 2004年第9期38-40,共3页
随着新的抗菌药的不断出现和临床应用,引起医院感染的细菌种类也在发生着质和量的变化。医院感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已成为抗感染化疗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特别是对多种抗生素都耐药的多重耐药性(MDR)问题更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其中革兰... 随着新的抗菌药的不断出现和临床应用,引起医院感染的细菌种类也在发生着质和量的变化。医院感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已成为抗感染化疗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特别是对多种抗生素都耐药的多重耐药性(MDR)问题更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其中革兰阳性球菌的多重耐药性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也是近年来研究和监测的重点。本文从分析医院感染常见细菌的耐药性现状入手,找出引起医院感染耐药性细菌产生的原因,旨在针对其原因,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耐药性细菌 产生原因 预防对策
下载PDF
肌少症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结构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于曦 刘震超 +2 位作者 孙浩洋 周春丽 于竹芹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8期44-47,共4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是否合并肌少症的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差异,探讨肌少症对冠心病患者心机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2年12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松山医院住院的12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双能量X射线吸收法(DXA)检测骨骼肌...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是否合并肌少症的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差异,探讨肌少症对冠心病患者心机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2年12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松山医院住院的12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双能量X射线吸收法(DXA)检测骨骼肌有关参数,使用超声心动图(UCG)检测心脏相关参数,使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袭击结构与骨骼肌的有关参数的相关关系。结果冠心病伴肌少症患者的左心室质量(LVM)、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均显著低于非肌少症患者(t=-2.272,P=0.025;t=-3.929,P<0.001);肌少症患者相对室壁厚度(Relative wall thickness,RWT)RWT显著高于非肌少症患者(t=2.232,P=0.03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腰围(WC)和下肢骨骼肌质量(LSMM)与LVDd(r=0.181,P<0.001;r=0.319,P<0.020)和LVM(r=1.620,P<0.001;r=2.141,P=0.020)呈正相关。结论肌少症可能引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质量水平和左室舒张末内径的显著降低,其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冠心病 左心室质量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青岛市592名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赵迪 赵梦璐 +4 位作者 王娜 付明晶 梁凤 张伟 王爱敏 《护理学报》 2020年第11期6-10,共5页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Lubben社会网络量表-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老年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青岛市6家社区592名老年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592名老年人中,社会隔离者17...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Lubben社会网络量表-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老年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青岛市6家社区592名老年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592名老年人中,社会隔离者176名,社会隔离发生率为29.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674,95%CI:2.685~42.434)、医疗负担重(OR=4.254,95%CI:1.307~13.849)、运动锻炼少(OR=2.587,95%CI:1.023~6.537)、缺乏社会参与(OR=16.872,95%CI:3.851~73.921)、老城区(OR=36.271,95%CI:2.718~84.063)、抑郁(OR=2.720,95%CI:1.110~6.662)、社会支持水平低(OR=12.008,95%CI:2.175~66.299)是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危险因素。结论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发生率较高,应针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干预管理,使老年人积极融入社会,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健康老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老年人 社会隔离 社会关系 社会参与
下载PDF
青岛市社区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方式的情况调查及分析
9
作者 王雪鹤 《青岛医药卫生》 2005年第4期283-284,共2页
目的了解社区育龄妇女的避孕方式、非意愿妊娠情况及原因。方法以调查问卷方式对一个街道办事处的全体已婚育龄妇女进行调查,将结果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避孕方式的选择中,未产妇以避孕工具(避孕套),经产妇以宫内节育器做为主要的避孕方... 目的了解社区育龄妇女的避孕方式、非意愿妊娠情况及原因。方法以调查问卷方式对一个街道办事处的全体已婚育龄妇女进行调查,将结果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避孕方式的选择中,未产妇以避孕工具(避孕套),经产妇以宫内节育器做为主要的避孕方式;在非意愿妊娠原因中,61.06%为无避孕方式导致的,慢性盆腔炎的发病率与流产次数正相关。结论非意愿妊娠多由未采取或采取不当的避孕措施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育龄妇女 避孕方式 避孕失败 已婚育龄妇女 社区 青岛市 非意愿妊娠 街道办事处 统计学处理 宫内节育器
下载PDF
青岛市登州路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调查
10
作者 刘竹青 《青岛医药卫生》 2003年第2期154-155,共2页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深入开展,作为重点监护人群的老年人口腔保健问题日益突出,我院口腔科医生进行了针对社区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和防治,宣传口腔有关知识,登门调查并进行了口腔普查,现报道结果如下。1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深入开展,作为重点监护人群的老年人口腔保健问题日益突出,我院口腔科医生进行了针对社区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和防治,宣传口腔有关知识,登门调查并进行了口腔普查,现报道结果如下。1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的登州路社区居住的老年人2000例,年龄60-90岁,平均68岁,其中男性984例,平均65岁。女性1016例,平均73岁。 1.2 调查标准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老年人 口腔健康教育 楔状缺损 牙列缺损 患龋率 青岛市 社区卫生服务 老年人口腔卫生 口腔诊断学 口腔科医生
下载PDF
中国成人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青岛地区调查
11
作者 方芳 《青岛医药卫生》 2005年第1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成人 慢性病 前瞻性研究 青岛市 调查
下载PDF
神经调节素1β对氧糖剥夺/复氧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12
作者 孙珊珊 于曦 +1 位作者 翟秋月 于竹芹 《精准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485-489,493,共6页
目的探讨神经调节素1β(NRG1β)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PC12细胞OGD/R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模型组(OGD/R处理)以及干预组(给予OGD/R处理+NRG1β干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 目的探讨神经调节素1β(NRG1β)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PC12细胞OGD/R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模型组(OGD/R处理)以及干预组(给予OGD/R处理+NRG1β干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各组细胞的活力,采用荧光强度分析技术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氧(ROS)水平,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细胞丙二醛(MDA)水平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吸光度比值,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细胞线粒体损伤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t=25.76,P<0.01),ROS水平显著升高(t=12.43,P<0.01),GSH/GSSG吸光度比值显著降低(t=9.17,P<0.01),MDA水平显著升高(t=29.46,P<0.01);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t=8.03,P<0.01),ROS水平显著降低(t=10.34,P<0.01),GSH/GSSG吸光度比值显著升高(t=15.71,P<0.01),MDA水平显著降低(t=2.96,P<0.05)。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线粒体损伤增加,NRG1β干预后减缓了线粒体损伤。Western blot方法显示,模型组GPX4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23.06,P<0.01),而干预组较模型组显著升高(t=6.07,P<0.05)。结论NRG1β可通过影响铁死亡关键蛋白GPX4的表达,缓解OGD/R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调节蛋白1 PC12细胞 铁死亡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氧糖剥夺/复氧
下载PDF
CD_(44)v6和上皮钙黏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13
作者 罗波 隋媛 +2 位作者 丁艳 宋保连 郝建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0期1675-1677,共3页
目的探讨CD44v6和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TCCB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标本中CD44v6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正常膀胱黏膜CD44v6呈阴性表达,... 目的探讨CD44v6和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TCCB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标本中CD44v6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正常膀胱黏膜CD44v6呈阴性表达,不同病理分级和不同临床分期的TCCB组织中CD44v6阳性表达率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复发组与未复发组CD44v6阳性表达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正常膀胱黏膜E-cadherin呈阳性表达,不同病理分级和不同临床分期的TCCB组织中E-cadherin阳性表达率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复发组与未复发组E-cadherin阳性表达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TCCB中,CD44v6表达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0.37,P<0.05)。结论CD44v6和E-cadherin表达与TCCB病理分级、浸润及复发关系密切,二者可以作为判定TCCB恶性程度及复发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V6 钙黏蛋白 膀胱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不同剂量帕米膦酸二钠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波 宋保连 +3 位作者 孙立江 郝建波 刘鹏 张劲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帕米膦酸二钠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别应用60、120、150 mg(A、B、C组)帕米膦酸二钠静滴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患者,比较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C组对前列腺癌骨转移者在止痛、改善生活质...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帕米膦酸二钠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别应用60、120、150 mg(A、B、C组)帕米膦酸二钠静滴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患者,比较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C组对前列腺癌骨转移者在止痛、改善生活质量及活动能力方面均优于A组(P<0.01);在止痛效果、活动能力改善上优于B组(P<0.05);B组在止痛效果上优于A组(P<0.05),3个剂量组均无近期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大剂量帕米膦酸二钠可缓解前列腺癌骨转移所致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骨转移疼痛 帕米膦酸二钠 治疗
下载PDF
胡黄连苷Ⅱ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15
作者 于竹芹 汪贯习 +2 位作者 王潇璐 王悦 王婷婷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6-204,共9页
目的探讨胡黄连苷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通路的影响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50只,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模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动物分为假手... 目的探讨胡黄连苷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通路的影响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50只,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模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动物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胡黄连苷组、茴香霉素(p38 MAPK激活剂)组、茴香霉素+胡黄连苷组和SB203580(p38 MAPK抑制剂)组和SB203580+胡黄连苷组。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 NSS)法评价大鼠神经行为功能,HE染色观察神经细胞的形态结构,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皮质区p-p38 MAPK、磷酸化MAPK激活的蛋白激酶2(p-MK2)、磷酸化胞质磷脂酶A2(p-cPLA2)、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无神经功能缺损。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升高,皮质区神经细胞损伤加重,脑梗死体积增大,凋亡细胞增多,p-p38 MAPK、p-MK2、p-cPLA2、IL-6及TNF-α蛋白表达增强。胡黄连苷组、SB203580组和SB203580+胡黄连苷组大鼠皮质区神经元损伤较轻,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p38 MAPK、p-MK2、p-cPLA2以及IL-6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茴香霉素组、茴香霉素+胡黄连苷组各项指标与模型组相近,脑梗死体积较大,神经功能缺损较重,p-p38 MAPK、p-MK2、p-cPLA2以及IL-6蛋白表达升高。结论脑缺血损伤后激活p38 MAPK信号通路介导神经元凋亡和炎症反应,胡黄连苷Ⅱ可能通过降低p38 MAPK通路的活化,抑制神经元凋亡和炎症反应从而保护神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黄连苷Ⅱ 缺血/再灌注损伤 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印迹法 大鼠
原文传递
蒲元胃康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宫丽莉 金毅 +9 位作者 刘健 杨士进 刘成娟 宫安静 李颖端 刘吉华 仇兆刚 龚少兰 刘希双 宫尚君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评价蒲元胃康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气滞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阳性对照、多中心研究方法,进行蒲元胃康胶囊的Ⅱ期临床试验。受试者288例,分为试验组144例,对照组144例,分别口服蒲元胃康胶囊和溃疡灵胶囊,疗程6... 目的评价蒲元胃康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气滞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阳性对照、多中心研究方法,进行蒲元胃康胶囊的Ⅱ期临床试验。受试者288例,分为试验组144例,对照组144例,分别口服蒲元胃康胶囊和溃疡灵胶囊,疗程6周。结果治疗后两组间胃镜疗效比较:试验组胃溃疡胃镜检查总有效率98.59%,对照组90.1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十二指肠溃疡胃镜检查,试验组总有效率94.03%,对照组82.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试验组治疗后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幽门螺杆菌(HP)感染治愈率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血、尿、便常规、便潜血、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改变,亦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蒲元胃康胶囊可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气滞证),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元胃康胶囊 消化性溃疡 气滞证 Ⅱ期临床试验
下载PDF
孕妇肾结石并发肾绞痛的处理(附31例报告) 被引量:31
17
作者 王笑芳 孙蔚 +5 位作者 陈维萍 宋秀红 吴洪婧 刘素华 王爱敏 申东亮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3年第5期304-305,共2页
关键词 孕妇 肾结石 肾绞痛 处理 并发症
下载PDF
光动力治疗晚期气管内肺癌4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丁晓倩 林存智 +3 位作者 邵明菊 孙勇 崔世超 巩秀珍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6期1147-1148,共2页
光动力(photodynamic therapy PDT)治疗是指将可选择性聚集于病灶的光敏剂注入人体,再利用一定波长的激光,激发光化学反应,直接导致肿瘤组织坏死或者凋亡,达到其治疗目的一种新兴介入疗法。其在各种自然腔道恶性肿瘤(如肺癌、食... 光动力(photodynamic therapy PDT)治疗是指将可选择性聚集于病灶的光敏剂注入人体,再利用一定波长的激光,激发光化学反应,直接导致肿瘤组织坏死或者凋亡,达到其治疗目的一种新兴介入疗法。其在各种自然腔道恶性肿瘤(如肺癌、食管癌及泌尿生殖道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治疗 疗效分析 肺癌 气管内 泌尿生殖道肿瘤 临床 晚期 肿瘤组织坏死
下载PDF
胃癌阴性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郝建波 张劲峰 +2 位作者 罗波 胡全君 王佩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495-497,499,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阴性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及其意义。方法应用鼠抗人细胞角蛋白(CK-19)单克隆抗体、鼠抗人癌抗原(CA72-4)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方法对65例可切除性胃癌病人的385个阴性淋巴结进行微转移检测,对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阴性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及其意义。方法应用鼠抗人细胞角蛋白(CK-19)单克隆抗体、鼠抗人癌抗原(CA72-4)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方法对65例可切除性胃癌病人的385个阴性淋巴结进行微转移检测,对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两种单克隆抗体联合检测共检出17例(26.2%)胃癌33个(8.6%)淋巴结有微转移,淋巴结微转移与胃癌组织分型、侵袭胃壁深度有关(χ2=6.776、10.860,P<0.05)。随访28例病人,5例检出淋巴结微转移,其中无复发组2例,占9.5%(2/21);复发及死亡组3例,占42.9%(3/7),复发及死亡组微转移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复发组(χ2=3.977,P<0.05)。有微转移者5年生存率(65.3%)明显低于无转移者(87.4%),差异有显著性(χ2=16.590,P<0.01)。结论单克隆抗体联检可以提高胃癌淋巴结微转移检出率,提高临床病理分期准确性,指导术后综合治疗,并有助于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抗体 单克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