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医学科青年教师的培养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叙馥 左书耀 张勤 《齐鲁医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73-174,共2页
关键词 核医学 医院 青年教师 培养
下载PDF
PACS在核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叙馥 刘新峰 +2 位作者 刘彬 王国明 张勤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558-559,共2页
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PACS)是对医学图像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存储、管理、传输和重现的系统,可为核医学教学提供更加先进的手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在核医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核医学 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 医学教育
下载PDF
循证医学在影像医学教学中的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寿江 张学梅 马超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79-280,共2页
关键词 循证医学 影像教学 教学方式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骨外异常放射性浓聚影的原因 被引量:14
4
作者 马超 左书耀 匡安仁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9-320,共2页
全身放射性核素骨显像(WBS)是核医学科常用的检查项目,主要用于早期发现骨骼系统疾病,特别是早期诊断恶性肿瘤患者有无骨转移.随着WBS病例的增加,核医学科医师在阅片中遇见的各种难以解释的异常图像越来越多,其中以骨外组织的异常放... 全身放射性核素骨显像(WBS)是核医学科常用的检查项目,主要用于早期发现骨骼系统疾病,特别是早期诊断恶性肿瘤患者有无骨转移.随着WBS病例的增加,核医学科医师在阅片中遇见的各种难以解释的异常图像越来越多,其中以骨外组织的异常放射性浓聚影最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 放射性浓聚 骨外组织 骨骼系统疾病 恶性肿瘤患者 核医学科 早期诊断 检查项目
下载PDF
bcl-2/bcl-xl和bcl-2反义寡核苷酸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马超 谢加伟 +2 位作者 匡安仁 黄蕤 唐恭顺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0-783,共4页
目的比较长循环脂质体介导的bcl-2/bcl-xl反义寡核苷酸(ASON)和bcl-2 ASON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①分别将包裹bcl-2 ASON的阴离子长循环脂质体(NA-S)和阳离子长循环脂质体(PA-S),包裹bcl-2/bcl-xl ASON的阴离子长循... 目的比较长循环脂质体介导的bcl-2/bcl-xl反义寡核苷酸(ASON)和bcl-2 ASON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①分别将包裹bcl-2 ASON的阴离子长循环脂质体(NA-S)和阳离子长循环脂质体(PA-S),包裹bcl-2/bcl-xl ASON的阴离子长循环脂质体(NA-D)和阳离子长循环脂质体(PA-D),包裹错配序列的阴离子长循环脂质体(NS)和无义序列的阴离子长循环脂质体(NN),游离bcl-2 ASON(FB1)和bcl-2/bcl-xl ASON(FB2),以及pH7.4、0.01mol/LHEPES(对照组,CON)与MCF-7细胞孵育。②孵育24h后,HE染色观察MCF-7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bcl-2癌蛋白的表达,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bcl-2/bcl-xl ASON处理组(包括NA-D、PA-D、FB2)MCF-7细胞胞核固缩,染色质凝集呈斑块状或边缘成月牙状,凋亡小体形成。NA-S、PA-S、FB1、NS和NN组细胞凋亡不明显。NA-D与NA-S组、PA-S与PA-D组、FB1与FB2组bcl-2癌蛋白的荧光强度分别为1.92±0.08与2.83±0.16(P=0.028)、4.20±0.18与2.85±0.57(P=0.001)、5.70±1.16与4.35±0.11(P=0.001)。孵育24h后,NA-D与NA-S组、PA-S与PA-D组、FB1与FB2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0.32±0.03)%与(0.58±0.07)%(P=0.014)、(0.71±0.03)%与(0.45±0.04)%(P=0.014)、(0.88±0.04)%与(0.57±0.05)%(P=0.003)。结论抑制bcl-2和bcl-xl基因比单纯抑制bcl-2基因更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基因 BCL-XL基因 反义治疗 乳腺癌细胞
下载PDF
核素骨显像在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郑飞波 梁杰 +1 位作者 徐淑华 江旭 《河北医学》 CAS 2010年第7期788-791,共4页
目的:分析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特点及规律,探讨99mTc-MDP SPECT骨显像在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246例经临床诊断为肺癌、乳腺癌或前列腺癌在我科行99mTc-MDP SPECT全身骨显像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 目的:分析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特点及规律,探讨99mTc-MDP SPECT骨显像在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246例经临床诊断为肺癌、乳腺癌或前列腺癌在我科行99mTc-MDP SPECT全身骨显像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肿瘤骨转移阳性结果:肺癌阳性率47.67%,乳腺癌阳性率39.14%,前列腺癌阳性率68.80%。②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骨转移在不同区域骨转移发生率不同。肺癌、乳腺癌在肋骨转移率较高,转移率分别为43.10%和36.67%,其次为脊柱、骨盆;前列腺癌在脊柱和骨盆转移率较高,转移率分别为34.88%和33.72%。③骨转移病灶表现为放射性摄取增高即"热"区,较放射性摄取减少即"冷"区多见。结论:全身骨显像对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有价值,故应作为肿瘤患者的常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 骨显像 放射性核素
下载PDF
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核素扫描和MRI对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吉华 张淑萍 +1 位作者 王绍华 左书耀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 探讨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FHN)核素扫描和MRI征象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其诊断的灵敏度。方法 分析比较48例72髋经随访和病理证实或具有典型X线和CT表现的早期(FICATⅠ~Ⅱ期)成年FHN病人的髋关节核素扫描和MRI资料。全部病例核... 目的 探讨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FHN)核素扫描和MRI征象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其诊断的灵敏度。方法 分析比较48例72髋经随访和病理证实或具有典型X线和CT表现的早期(FICATⅠ~Ⅱ期)成年FHN病人的髋关节核素扫描和MRI资料。全部病例核素扫描和MRI检查均于5d内完成。结果 核素扫描示股骨头局限性稀疏3髋,MRI上“线样征”远侧区均呈正常骨髓信号;核索扫描示典型或不典型“炸面圈征”35髋,弧形或环形浓集区对应MRI上“线样征”及其远侧的异常信号区;核素扫描示股骨头上方轻度浓集、基底部和(或)颈部条带状明显浓集8髋,条带状明显浓集区对应MRI“线样征”及其远侧的异常信号区,轻度浓集区对应“线样征”包绕的异常信号区;核素扫描示局限性浓集6髋,MRI上“线样征”包绕区均较小;核素扫描示股骨头或头颈部弥漫性浓集17髋,MRI上15髋显示“线样征”,12髋“线样征”远侧区信号异常,2髋弥漫性长T、长T2信号,无“线样征”;核素扫描示3髋正常,MRI示“线样征”远侧区均正常。核素扫描和MRI诊断灵敏度分别为95.83%和100.00%,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122)。结论 早期成人FHN不同核素扫描表现类型与MRI示“线样征”及其包绕区大小信号和远侧区表现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核素扫描诊断灵敏度与MRI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放射性核素显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标记奥曲肽肿瘤受体显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武凤玉 左书耀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2005年第10期760-763,共4页
放射性核素标记奥曲肽(octreotide)能与多种肿瘤组织的生长抑素受体特异性地结合,可定性、定位诊断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现综述奥曲肽生物学特点与功能、生长抑素受体的表达、不同的放射性核素标记奥曲肽诊断肿瘤的优缺点及放射性核... 放射性核素标记奥曲肽(octreotide)能与多种肿瘤组织的生长抑素受体特异性地结合,可定性、定位诊断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现综述奥曲肽生物学特点与功能、生长抑素受体的表达、不同的放射性核素标记奥曲肽诊断肿瘤的优缺点及放射性核素标记奥曲肽肿瘤受体显像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瘤 放射性核素显像 受体 生长抑素
下载PDF
^(67)Ga-Citrate和^(99)Tc^m-MIBI核素显像与CT诊断头颈部肿瘤的评价
9
作者 左书耀 王叙馥 +1 位作者 王国明 张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0期1494-1496,共3页
目的 探讨67Ga Citrate(Cit)和99Tcm MIBI显像与CT诊断头颈部肿瘤的价值。方法  48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术前接受67Ga Cit和99Tcm MIBI显像及CT检查。结果  2 3例良性肿块 ,67Ga Cit、99Tcm MIBI显像和CT检查阴性者分别为 18、19、2 0例 ... 目的 探讨67Ga Citrate(Cit)和99Tcm MIBI显像与CT诊断头颈部肿瘤的价值。方法  48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术前接受67Ga Cit和99Tcm MIBI显像及CT检查。结果  2 3例良性肿块 ,67Ga Cit、99Tcm MIBI显像和CT检查阴性者分别为 18、19、2 0例 ;2 5例恶性肿瘤 ,67Ga Cit、99Tcm MIBI显像和CT检查阳性者分别为 2 4、13、12例 ;67Ga Cit、99Tcm MIBI显像和CT的灵敏度分别为 96.0 %、5 2 .0 %、48.0 % ,特异度 78.3 %、82 .6%、87.0 % ,准确度 87.3 %、66.7%及 66.7%。结论 67Ga Cit诊断头颈部肿瘤较99Tcm MIBI、CT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诊断 ^67镓 ^99锝^m 放射性同位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AM检测对肺癌与肺结核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
10
作者 于华 孙术红 +2 位作者 徐淑华 朱文茹 于辉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研究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M)对肺癌与肺结核鉴别诊断的意义,为肺癌与肺结核 的诊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分别检测肺癌、肺结核组病人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 AM含量。结果:肺癌组病人血浆中AM含... 目的:研究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M)对肺癌与肺结核鉴别诊断的意义,为肺癌与肺结核 的诊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分别检测肺癌、肺结核组病人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 AM含量。结果:肺癌组病人血浆中AM含量(98.46±29.28)ng/ml明显高于肺结核组(61.46±19.57)ng/ml 及正常对照组(40.22±8.23)ng/ml,有极显著差别(P<0.01)。小细胞肺癌组病人AM含量较鳞癌、腺癌组病 人AM含量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鳞癌、腺癌组病人AM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随着肺癌病情 的进展,从肺癌Ⅰ期至Ⅳ期AM逐渐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M的检测可作为肺癌诊断及与肺 结核鉴别诊断的实验室指标。AM的含量对肺癌的分期和预后的评价有重要价值,尤其对缺少病理资料的肺 癌患者有初步诊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结核 病人 含量 鉴别诊断 对照组 正常 肾上腺髓质素 鳞癌
下载PDF
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骨显像与MRI和X线平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刘吉华 纪清连 +2 位作者 左书耀 高振华 徐爱德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9-202,共4页
目的 探讨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 (FHN)的骨显像征像 ,并与MRI和X线平片征像对比 ,从MRI角度阐述骨显像征像的病理基础。方法 分析 4 0例 6 3髋经随访和病理检查证实的早期成人FHN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均于 7d内行髋关节骨显像、MRI和... 目的 探讨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 (FHN)的骨显像征像 ,并与MRI和X线平片征像对比 ,从MRI角度阐述骨显像征像的病理基础。方法 分析 4 0例 6 3髋经随访和病理检查证实的早期成人FHN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均于 7d内行髋关节骨显像、MRI和X线检查。结果 ①骨显像上表现为正常、局限性稀疏、局限性浓集、不典型“炸面圈征”、典型“炸面圈征”、股骨头上方轻度浓集而基底部或 (和 )颈部带状明显浓集及股骨头或头颈部弥漫性浓集 ,均对应不同的MRI征像。②骨显像、MRI与X线平片对早期成人FHN诊断阳性率分别为 93 7% ,10 0 %和 71 4 % ,两两比较 ,χ2 值分别为 2 32 ,9 31和 18 73,P >0 0 5 ,<0 0 1和 <0 0 1。结论 ①“炸面圈征”及股骨头上方轻度浓集、基底部或 (和 )颈部带状明显浓集均为骨显像诊断早期成人FHN的特异性征像。②骨显像诊断早期成人FHN的阳性率与MRI相当 ,高于X线平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显像 MRI 早期 X线平片 诊断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 轻度 结论 局限性 角度
下载PDF
云克联合钙剂和维生素D_3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疼痛的疗效及对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柳炳吉 于华 +4 位作者 郑飞波 戴锦朝 朱文茹 梁杰 王明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3519-3521,共3页
目的探讨云克联合钙剂、维生素D3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后疼痛的疗效及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选标准随机选取60例来自我院核医学科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男28例,女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接受云克联合钙剂... 目的探讨云克联合钙剂、维生素D3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后疼痛的疗效及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选标准随机选取60例来自我院核医学科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男28例,女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接受云克联合钙剂、维生素D3治疗,而对照组只服用钙剂、维生素D3,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6、12个月检测L2~4及股骨颈骨密度值,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进行Keele疼痛程度评分。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及疼痛评分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时疼痛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克联合钙剂和维生素D3可有效缓解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疼痛及提高骨密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克 骨质疏松 Keele疼痛评分 骨密度
下载PDF
肺通气/灌注显像对肺栓塞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7
13
作者 左书耀 马超 +5 位作者 王叙馥 王国明 张勤 武凤玉 田志远 咸雨蔚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37-339,共3页
目的探讨肺通气/灌注(V/Q)显像在观察肺栓塞(PE)溶栓和抗凝治疗效果中的价值。方法对65例抗凝和溶栓治疗的PE患者,治疗前后分别给予^(99)Tc^m气体37~74 MBq和^(99)Tc^m-聚合白蛋白(MAA)148~185 MBq后行8个体位V/Q显像;并在治疗后不同... 目的探讨肺通气/灌注(V/Q)显像在观察肺栓塞(PE)溶栓和抗凝治疗效果中的价值。方法对65例抗凝和溶栓治疗的PE患者,治疗前后分别给予^(99)Tc^m气体37~74 MBq和^(99)Tc^m-聚合白蛋白(MAA)148~185 MBq后行8个体位V/Q显像;并在治疗后不同时间多次重复V/Q显像。结果44例PE患者296个受损肺段,单纯抗凝治疗1年半内,V/Q显像显示106个肺段恢复正常(35.8%),69个受损肺段改善(23.3%),121个肺段无改善(40.9%)。21例PE患者165个受损肺段,溶栓结合抗凝治疗后V/Q显像示有85个肺段恢复正常(51.5%),有29个肺段改善(17.6%),有51个肺段无改善(30.9%)。其中在PE发病7 d内治疗效果最佳,单纯抗凝治疗7 d与14 d疗效之间比较及溶栓结合抗凝治疗7 d与14 d疗效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79和56.31,P<0.05和<0.01)。结论V/Q显像能较好地评价PE抗凝和溶栓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治疗结果 放射性核素显像 MAA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诊断浸润性乳腺癌和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被引量:31
14
作者 唐立岷 马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1-765,共5页
目的评估氟-18标记的2-氟-2-脱氧-D-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8F-FDG PET/CT)在诊断乳腺癌和腋窝淋巴结(ALN)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钼靶X线和超声检查,40例患者行... 目的评估氟-18标记的2-氟-2-脱氧-D-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8F-FDG PET/CT)在诊断乳腺癌和腋窝淋巴结(ALN)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钼靶X线和超声检查,40例患者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将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88例病理学检查证实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中18F-FDG PET/CT检查阳性75例(85%),阴性13例(15%)。18F-FDG PET/CT、钼靶X线、超声检查、钼靶X线结合超声检查和MRI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5%(75/88)、85%(75/88)、92%(81/88)、97%(85/88)和95%(38/40)。与钼靶X线、超声检查和MRI比较,18F-FDG PET/CT诊断原发性乳腺癌的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检查结合超声的敏感度高于18F-FDG PET/CT(P<0.05)。18F-FDG PET/CT诊断原发性乳腺癌的敏感度与肿瘤分期和大小相关(P<0.05)。以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1.5为阳性判断标准,18F-FDG PET/CT诊断乳腺癌ALN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4.1%(8/21)、84%(56/67)、72%(64/88)、42%(8/19)和81%(56/69),假阴性和假阳性率分别为19%(13/69)和57%(11/19)。结论 18F-FDG PET/CT诊断乳腺癌敏感度并不优于钼靶X线、超声和MRI检查,在乳腺癌ALN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有限。钼靶X线结合超声检查敏感度高,是诊断乳腺癌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18F-FDG PET/CT 钼靶X线检查 超声检查 腋窝淋巴结
下载PDF
用^(131)I治疗不能切除的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 被引量:4
15
作者 左书耀 王国明 +4 位作者 王叙馥 张勤 王志强 孙建文 王登春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5-226,共2页
目的 探讨1 31 I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 (LMDTC)的治疗剂量和疗效。方法 对 2 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不能手术切除的 84个LMDTC ,在 7 4~ 16 6 5GBq范围内选择不同剂量1 31 I治疗。分别于治疗后 1、3、6和 1... 目的 探讨1 31 I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 (LMDTC)的治疗剂量和疗效。方法 对 2 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不能手术切除的 84个LMDTC ,在 7 4~ 16 6 5GBq范围内选择不同剂量1 31 I治疗。分别于治疗后 1、3、6和 12个月随访观察LMDTC的状况。对≥ 2cm的LMDTC ,1 31 I治疗后视其变化确定再手术切除时间。结果  84个不能手术切除的分化型LMDTC ,1 31 I治疗后有 78个分别消除、缩小和再次手术切除 ,有效率为 92 9% (78 84个 )。对 37个≥ 2cm的LMDTC1 31 I治疗后结合再手术治疗 ,切除病灶 16个 ,再切除率占 4 3 2 % (16 37个 )。与单纯用1 31 I治疗 <2cm的LMDTC的结果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1 31 I剂量为 3 7~ 12 95GBq时 ,各剂量组对LMDTC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结论 大剂量1 31 I治疗分化型LMDTC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I治疗 分化型甲状腺癌 癌转移 手术切除 淋巴结 不能切除 疗效 结论 显著性 差异
下载PDF
骨显像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与病理分级及PSA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桂凤 左书耀 +3 位作者 王国明 王叙馥 张勤 武凤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骨显像诊断骨转移与病理分级及血清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SA)的关系,探讨其发生骨转移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前列腺癌患者,术前进行全身骨显像和术后进行病理分级,同时观察这些患者的术前血清PSA水平。结果...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骨显像诊断骨转移与病理分级及血清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SA)的关系,探讨其发生骨转移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前列腺癌患者,术前进行全身骨显像和术后进行病理分级,同时观察这些患者的术前血清PSA水平。结果:77例前列腺癌患者,全身骨显像中有33例发生骨转移,占42.86%(33/77)。其中高分化组、中分化组、低分化组之间骨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别有显著性;随着PSA值的升高,骨转移的比例也明显增加,PSA>20ng/ml时骨转移率为54.90%。结论: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发生率与分化程度、血清PSA值有一定关系,低分化或PSA>20ng/ml发生骨转移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骨肿瘤 肿瘤转移 前列腺特异抗原 放射性核素显像
下载PDF
化疗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白永利 左书耀 +1 位作者 王林 马超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1967-1970,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化疗药物对乳癌术后患者骨代谢的影响,为化疗引起的继发性骨代谢异常、骨质疏松及其并发症(骨痛和病理性骨折)的早期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年龄在50岁以下接受化疗的乳癌术后患者120例,按不同的化疗方案T(艾素),ET(... 目的:观察不同化疗药物对乳癌术后患者骨代谢的影响,为化疗引起的继发性骨代谢异常、骨质疏松及其并发症(骨痛和病理性骨折)的早期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年龄在50岁以下接受化疗的乳癌术后患者120例,按不同的化疗方案T(艾素),ET(表阿霉素、艾素),ECT(表阿霉素、环磷酰胺、艾素)分为3组,每组30例。另外30例未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腰椎及股骨近端行骨密度(BMD)测定,同时使用全自动生化仪器测定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尿钙(Ca),放免法测定骨钙素(BGP)等生化指标。结果:4组乳腺癌患者的腰椎、股骨BMD值、ALP、BGP、尿Ca等生化指标治疗前各项检测指标经方差分析显示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化疗后3组病例分别与对照组比较腰椎BMD、股骨BMD指标均显著下降(均P<0.05),且3化疗组下降程度也存在明显差异(均P<0.05),3化疗组间生化指标比较,除T组与ET组ALP指标无明显变化外(P>0.1),其余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01)。结论:化疗药物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骨质代谢存在明显不良影响,表现为骨吸收增高,骨质丢失增多,术后联合应用化疗药物与单一用药比较可明显加重乳癌患者的骨质丢失程度,提示乳癌术后患者接受化疗会使继发性骨质疏松及其并发症(骨痛和病理性骨折)的风险因素增高,应给予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乳腺癌 骨密度 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
下载PDF
胃癌病人人体组成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岩冰 张彩坤 +3 位作者 陈栋 陆莲芳 王庆广 左书耀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7年第5期286-289,共4页
目的:观察胃癌病人人体组成的特点。方法:随机选择50例拟手术的胃癌病人,健康人31例为对照组,应用双能源X线吸收法(DEXA)测定病人人体组成,同时用简易营养评价法(MNA)对胃癌病人进行营养评价。结果:男性胃癌病人较对照组脂肪量、瘦体组... 目的:观察胃癌病人人体组成的特点。方法:随机选择50例拟手术的胃癌病人,健康人31例为对照组,应用双能源X线吸收法(DEXA)测定病人人体组成,同时用简易营养评价法(MNA)对胃癌病人进行营养评价。结果:男性胃癌病人较对照组脂肪量、瘦体组织量减少,分别为(15658±6481)gvs(19527±6150)g,t=2.079,P<0.05;(48727±5362)gvs(52392±5989)g,t=2.132,P<0.05;女性胃癌病人脂肪量较对照组下降(19907±4305)gvs(24145±5530)g,t=2.318,P<0.05。脂肪、瘦体组织和脂肪百分比与体质指数呈正相关(r=0.852,P<0.01;r=0.457,P<0.01;r=0.664,P<0.01)。不同营养状态的男性胃癌病人其脂肪和脂肪百分比有明显差异(F=11.184,P<0.01;F=7.986,P<0.05);不同病理分期的男性病人人体组成未见有明显差异。结论:胃癌病人人体组成变化明显,存在明显的脂肪、瘦体组织丢失,营养不良者的脂肪、瘦体组织减少更加严重,人体组成与肿瘤临床病理分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人体组成 双能源X线吸收法 简易营养评价法
下载PDF
人小细胞肺癌NCI-H446裸鼠模型的^(99m)Tc-octreotide受体显像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超 左书耀 +3 位作者 王叙馥 刘新峰 王国明 武风玉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共7页
背景与目的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对其预后有重要价值,目前的检查方法比较局限,传统影像学方法特异性差,而PET/CT价格昂贵,难于推广应用。小细胞肺癌属神经内分泌肿瘤,高表达生长抑素受体,是其早期进行分子影像诊断的理论基石... 背景与目的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对其预后有重要价值,目前的检查方法比较局限,传统影像学方法特异性差,而PET/CT价格昂贵,难于推广应用。小细胞肺癌属神经内分泌肿瘤,高表达生长抑素受体,是其早期进行分子影像诊断的理论基石。本实验旨在观察99mTc-octreotide在正常裸鼠体内的分布、代谢及荷人NCI-H446小细胞肺癌裸鼠模型体内显像变化,为临床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奠定基础。方法建立人小细胞肺癌的裸鼠肿瘤模型,正常裸鼠及荷瘤鼠静脉注射99mTc-octreotide显像剂后行动态及延迟显像。运用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技术勾画各时相裸鼠各脏器、肿瘤(T)及肿瘤对侧对应部位(N)放射性计数,计算相应T/N比值,并建立30 min内各ROI的时间-放射性(A-T)曲线。结果 1正常裸鼠的肾脏、肝脏内99mTc-octreotide分布最多,肺部、心脏部位分布较低,头部放射性分布最少,99mTc-octreotide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泄;各脏器30 min内A-T曲线显示放射性分布随时间延迟呈逐渐下降趋势。25例荷瘤裸鼠的肿瘤显像均呈阳性;静脉注射99mTc-octreotide后肿瘤部位在3 h显像最清楚,整个检查时间内肝脏放射性强度明显高于肿瘤组织,肺部放射性与肿瘤部位较相近。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静脉注射99mTc-octreotide后肿瘤组织与对侧肢体肌肉的T/N比值在0.5 h、2 h、3 h、4 h分别为.63±0.03、2.08±0.2、3.03±0.23、2.689±0.3;各时相T/N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9,P<0.000,);通过两两比较发现,静脉注射显像剂后3 h的T/N比值与其他各时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检查时间肝脏部位的放射性平均计数高于肿瘤部位,肺部的平均计数与肿瘤相近。肿瘤部位A-T曲线显示,注射99mTc-octreotide后2 min-3 min出现一过性放射性分布高峰。结论运用99mTc-octreotide作显像剂,人小细胞肺癌NCI-H446裸鼠模型具有极高的显像阳性率,且3 h肿瘤显像最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锝 奥曲肽 小细胞肺癌 裸鼠 受体显像
下载PDF
SPECT/CT同机融合在恶性肿瘤侵犯下颌骨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段青云 贾暮云 +7 位作者 张雄 袁荣涛 卜令学 尚伟 赵杰 左书耀 金晓明 李宁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1-255,共5页
目的:研究SPECT/CT同机融合骨扫描在恶性肿瘤侵犯下颌骨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3例口腔恶性肿瘤侵犯下颌骨而行下颌骨节段性或半侧下颌骨切除的患者,分为A(外周侵犯型)、B(中心侵犯型)2组,对比研究SPECT/CT骨扫描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 目的:研究SPECT/CT同机融合骨扫描在恶性肿瘤侵犯下颌骨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3例口腔恶性肿瘤侵犯下颌骨而行下颌骨节段性或半侧下颌骨切除的患者,分为A(外周侵犯型)、B(中心侵犯型)2组,对比研究SPECT/CT骨扫描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下颌骨病变范围。结果:A组:SPECT/CT显示的下颌骨受侵犯的范围较病理检查高估(1.02±0.20)cm,二者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B组:SPECT/CT比病理检查高估(1.3±0.39)cm,二者的差异亦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B组相比较,SPECT/CT和病理检查之间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t=1.656,0.446,P>0.05)。结论:SPECT/CT显示的病变范围符合手术需要切除的合理范围,对下颌骨病变的定位及定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临床检查的理想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CT 病理学 下颌骨 恶性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