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镜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附83例报告) 被引量:10
1
作者 石磊 高振利 +8 位作者 姜仁慧 王建明 王琳 杨典东 孙德康 刘庆祚 吴吉涛 门昌平 张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8期735-737,共3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镜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03年3月~2006年7月,我院采用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镜治疗83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经尿道袖状电切患侧输尿管口周围1.5cm范围膀胱壁达膀胱外脂肪组织,采...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镜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03年3月~2006年7月,我院采用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镜治疗83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经尿道袖状电切患侧输尿管口周围1.5cm范围膀胱壁达膀胱外脂肪组织,采用后腹腔镜切除肾及全长输尿管。术后留置导尿管7d。11例术后辅助放疗。结果83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15~205min,平均156min。术中出血50~150ml,平均80ml。无术中并发症。术后住院7~11d,平均8.5d。病理报告:82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1例肾盂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术后随访3~38个月,平均10.8月。术后12个月内行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肿瘤6例,其中5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1例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左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2例肾盂肿瘤(pT3G3和pT2G3)于术后3个月肝转移。2例输尿管中段肿瘤(pT3G3和pT3G2~3)术后6个月原位复发并肺转移。1例输尿管下段肿瘤(pT3G3)术后6个月骨转移。失访1例。其余71例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切口转移及远处转移。结论对于上尿路移行细胞癌,采用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镜行肾、输尿管全切及膀胱袖套状切除具有创伤小、安全、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 输尿管 移行细胞癌 电切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手术路径选择 被引量:4
2
作者 林春华 王科 +3 位作者 杨典东 王辉 高振利 柳东夫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3期37-39,3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不同的手术路径选择。方法将116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肾盂及输尿管上段肿瘤组,采用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的方法;B组为输尿管下段肿瘤组,6例输尿管局部浸润的患者列入本组,采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不同的手术路径选择。方法将116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肾盂及输尿管上段肿瘤组,采用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的方法;B组为输尿管下段肿瘤组,6例输尿管局部浸润的患者列入本组,采用70°斜侧卧位经腹腔途径肾、输尿管切除并膀胱袖状切除。结果 1 1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术中并发症。A组手术时间平均125.5 min,术中出血平均60 ml,术后24~48 h胃肠功能恢复;术后住院时间平均7 d;B组手术时间平均140.6 min,术中出血平均96 ml,术后24~72 h胃肠功能恢复;术后住院时间平均7.5 d。有90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7个月,未发现切口及穿刺孔种植转移,但有10例行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肿瘤。结论腹腔镜肾、输尿管全切和膀胱袖状切除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符合肿瘤治疗原则,安全可行。应根据肿瘤的位置来决定手术方式的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移行细胞癌 腹腔镜 手术路径
下载PDF
腹腔镜、后腹腔镜与开放肾癌根治术的疗效比较(附92例报告)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琳 张鹏 +1 位作者 吴吉涛 高振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8期599-601,共3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开放肾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2例后腹腔镜、18例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和32例开放肾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统计分析三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的... 目的评价腹腔镜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开放肾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2例后腹腔镜、18例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和32例开放肾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统计分析三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的差别。结果1例腹腔镜手术因肾静脉撕裂改开放手术,余81例均获成功。3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0.5±19.2)m in,(90.3±21.4)m in和(127.2±20.5)m 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0±15)m l、(50±15)m l和(200±30)m l,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5.2±1.3)d、(5.6±1.1)d和(9.1±1.8)d。腹腔镜组、后腹腔镜组均优于开放手术组(P<0.001)。腹腔镜组术中1例肾静脉撕裂;后腹腔镜组无并发症;开放手术组术中发生胸膜损伤2例,术后4例因感染或脂肪液化伤口愈合不佳。结论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恢复等方面明显优于开放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腹腔镜 肾切除术
下载PDF
亲属活体供肾移植中供者肾功能的评估 被引量:4
4
作者 赵豫波 石炳毅 +5 位作者 方佳丽 陈正 潘光辉 陈建兵 王科 高振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5781-5784,共4页
背景:肾移植前正确有效地评价供者双侧肾脏功能,对于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及受者的安全十分重要。目的:探讨亲属活体供肾移植中供者肾功能评估的指标。方法:173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年龄分成老年组(≥55岁)和中青年组(<55岁),两组供者... 背景:肾移植前正确有效地评价供者双侧肾脏功能,对于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及受者的安全十分重要。目的:探讨亲属活体供肾移植中供者肾功能评估的指标。方法:173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年龄分成老年组(≥55岁)和中青年组(<55岁),两组供者移植前血清肌酐、总肾小球滤过率、欲保留肾总肾小球滤过率、内生肌酐清除率、血尿素氮反应肾功能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分析比较移植前后肾功能各指标的变化。结果与结论:与移植前比较,移植后10d供者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增高,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P<0.01);移植后1个月留存肾脏总肾小球滤过率增加(P=0.0000),但与移植前供者双肾比较下降。提示总肾小球滤过率可作为活体亲属肾移植供者肾功能评估的主要指标,但是仍应结合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等指标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属活体供者 肾移植 肾小球滤过率 肌酐 尿素氮 ~99锝~m-二乙三胺五乙酸
下载PDF
后腹腔镜活体取肾术的技术改进及临床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典东 崔玉朋 +2 位作者 门昌平 袁贺佳 高振利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68-871,共4页
目的 对后腹腔镜活体取肾术进行技术改进,简化手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3月-2014年3月47对亲属肾移植供体实施后腹腔镜活体取肾术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方法进行了如下改进:1建立后腹腔时不常规用气囊扩张,对于较瘦... 目的 对后腹腔镜活体取肾术进行技术改进,简化手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3月-2014年3月47对亲属肾移植供体实施后腹腔镜活体取肾术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方法进行了如下改进:1建立后腹腔时不常规用气囊扩张,对于较瘦的患者,用手指分离后直接进行操作;2不常规去除腹膜外脂肪,切开肾周筋膜时紧贴腰大肌,远离腹膜返折,用2枚Hem-o-lok夹夹持腹膜并向上提起,充分暴露视野;3游离肾脏时采用锐性加钝性分离联合超声刀间断止血;4截取生殖静脉螺旋状延长右肾静脉;5当肾脏游离较充分、较易取出时采用腹股沟切口取肾;当肾脏游离不充分或取肾后需要进一步操作时建议采用平行腹直肌切口。结果 47例改良后腹腔镜活体取肾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73.2±11.5)min(55~110 min)。平均供肾热缺血时间为(76.8±12.1)s(55~125 s)。平均供肾动脉长度(2.9±0.5)cm(2.3~4.2 cm),平均供肾静脉长度(3.0±0.4)cm(0.3~4.0 cm)。其中平均左肾静脉长度(3.1±0.6)cm(2.3~4.2 cm),平均右肾静脉长度(1.0±0.3)cm(0.3~1.3 cm),延长后平均右肾静脉长度(3.2±0.4)cm(2.8~4.5 cm)。术中平均出血量(40.7±15.3)ml(20~120 ml)。供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9±1.1)d(4~9 d)。结论 改进后的后腹腔镜活体取肾术安全、可靠,简化了手术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供肾质量,为右肾切取在亲属移植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活体供肾 肾切除术 肾移植
下载PDF
肾移植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与肝肾毒性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郭晨煜 王科 +5 位作者 孙永旭 于胜强 祝伟伟 万峰春 李康琪 陆丛笑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4年第8期484-487,共4页
目的分析我院肾移植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控制情况,探讨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与肝肾功能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4月96例肾移植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数据,及血药浓度测定当天的生化检... 目的分析我院肾移植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控制情况,探讨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与肝肾功能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4月96例肾移植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数据,及血药浓度测定当天的生化检测结果。根据他克莫司血药浓度(A)测定结果,将其分为4组(I组,A≤6 ng/mL;II组,6〈A≤10 ng/mL;III组,10〈A≤15 ng/mL;IV组,A〉15 ng/mL),对4组中的各项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比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红细胞(P=0.57),血红蛋白(P=0.60),血小板(P=0.12),总胆红素(P=0.58),谷氨酰基转移酶(P=0.46),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P=0.98)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P=0.40)在4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而白细胞(P=0.007),碱性磷酸酶(P=0.004)和血尿素氮(P=0.007)在4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患者的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维持在6-15 ng/mL 时,其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70.2 mL/min)要明显高于≤6 ng/mL(58.2 mL/min)和〉15 ng/mL (66.2 mL/min)。同时,感染及中重度贫血的风险也较低,但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与肝功能异常比例之间未发现显著的相关性。结论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维持在6-15 ng/mL有利于患者肾功能的维持,同时能够降低感染和中重度贫血的风险,这一结果将有利于他克莫司的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他克莫司 血药浓度 肝肾毒性
下载PDF
后腹腔镜下活体右侧供肾切除术3例报告
7
作者 高振利 吴吉涛 +3 位作者 杨典东 柳东夫 石磊 王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5年第10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活体供肾切除术 腹腔镜肾切除术 腹腔镜下 右侧 医学中心 经腹膜后 效果满意
下载PDF
沉默中介体复合物亚基19基因对人膀胱癌细胞UM-UC3迁移能力的影响
8
作者 门昌平 高振利 +5 位作者 吴吉涛 袁贺佳 杨典东 于胜强 王永强 鲁友谊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中介体复合物亚基19(Med19)对人膀胱癌UM-UC3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针对Med19的siRNA慢病毒载体转染人膀胱癌UM-UC3,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方法(Western blot)检测Med19-siRNA转染组(siRNA)... 目的探讨中介体复合物亚基19(Med19)对人膀胱癌UM-UC3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针对Med19的siRNA慢病毒载体转染人膀胱癌UM-UC3,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方法(Western blot)检测Med19-siRNA转染组(siRNA)与空载组(NC)Medl9基因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表达;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Medl9-siRNA慢病毒感染UM-UC3细胞后,转染组Medl9mRNA表达与空载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5,P<0.01),且转染组Med19、MMP-2和MMP-9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1.36,26.34,8.627,均P<0.01),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显示转染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减弱。结论沉默Med19基因可通过抑制MMP-2和MMP-9的表达降低人膀胱癌细胞UM-UC3的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19 慢病毒 RNA干扰 膀胱癌 迁移
下载PDF
腹腔镜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术(附11例报告)
9
作者 刘庆祚 董胜国 +3 位作者 高振利 柳东夫 吴吉涛 王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5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利用腹腔镜技术行亲属活体供肾切取的手术方法和临床体会。方法采用腹腔镜技术对11例活体亲属供肾进行切取,并移植给受者。其中5例采用经腹左肾切除术,2例采用经腹右肾切除术,4例采用经后腹腔右肾切除术。结果手术11例均成功。... 目的探讨利用腹腔镜技术行亲属活体供肾切取的手术方法和临床体会。方法采用腹腔镜技术对11例活体亲属供肾进行切取,并移植给受者。其中5例采用经腹左肾切除术,2例采用经腹右肾切除术,4例采用经后腹腔右肾切除术。结果手术11例均成功。手术时间60~85 min,平均70.5 min,手术失血量手术失血量45~70 ml,平均55ml,热缺血时间60~130 s,平均95.3 s,肾动脉长2.0~3.5 cm,平均2.8 cm,肾静脉长2~3 cm,平均2.5 cm。供者住院时间5~7 d,平均5.8 d。10例移植患者术后1周肾功能均恢复正常,1例出现肾功能延迟恢复4周后恢复正常。术后无排斥反应及其他与操作技术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利用腹腔镜技术行活体亲属供肾切取对供者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对供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技术上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近亲 活体供者 肾切除 移植
下载PDF
后腹膜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一例报告
10
作者 姜仁慧 王建明 王秋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192-192,F003,共2页
关键词 后腹膜腔镜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 肾盂造影 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
下载PDF
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移植患者IL-2和IL-10基因表达
11
作者 王科 钱叶勇 +6 位作者 石炳毅 王晓雄 王琳 杨典东 孙德康 奉友刚 高振利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7年第5期539-542,共4页
目的对比肾移植患者和常规手术患者免疫状态,验证以β-actin mRNA为模板参照定量PCR技术的有效性。方法采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对29例肾移植患者和10例常规手术患者术前、术后3和7天外周血淋巴细胞IL-2和IL-10 mRNA表达进行检测。... 目的对比肾移植患者和常规手术患者免疫状态,验证以β-actin mRNA为模板参照定量PCR技术的有效性。方法采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对29例肾移植患者和10例常规手术患者术前、术后3和7天外周血淋巴细胞IL-2和IL-10 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两组术前IL-2和IL-10 mRNA水平无差别;术后肾移植组IL-2mRNA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术后第3天IL-10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肾移植组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7天对照组降至正常,肾移植组亦下降,但水平仍高于术前。结论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于监测肾移植患者免疫状况和研究免疫耐受意义重大,以β-actin mRNA为模板参照的定量PCR技术是测定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简单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 肾移植 白介素-2 白介素-10
下载PDF
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并发肾癌二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向楠 高振利 +2 位作者 金海荣 张鹏 石磊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分析Von Hippel-Lindau(VHL)综合征并发肾癌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VHL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例VHL综合征并发肾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2例中1例有家族史,行右肾肿物穿刺活检,病理未... 目的分析Von Hippel-Lindau(VHL)综合征并发肾癌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VHL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例VHL综合征并发肾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2例中1例有家族史,行右肾肿物穿刺活检,病理未见癌细胞,病人后续就诊于其他医院,于当地医院外请专家行右肾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检查提示肾透明细胞癌;1例无相关家族史,病人多发胰腺、肾脏囊肿,双肾多发肿物,肾肿物穿刺活检示肾透明细胞癌,无法行手术治疗,给予分子靶向药物舒尼替尼治疗2年,定期复查肾脏CT,发现肾肿物明显缩小。结论VHL综合征可发病于多个系统,其并发肾癌的特征不同于散发性肾癌。早期明确诊断和个体化治疗,能够提高VHL综合征病人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 肾细胞癌 手术治疗 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大鼠原位肾移植模型的相关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华明 高振利 《中国临床医学》 2010年第4期543-545,共3页
关键词 肾移植模型 大鼠 FISHER 肾脏移植模型 分子生物学 动物模型 器官移植 免疫学
下载PDF
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1289例临床总结 被引量:35
14
作者 刘庆祚 王科 +6 位作者 赵俊杰 张鹏 王建明 林春华 王琳 姜仁慧 高振利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83-686,共4页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 2004年6月至2009年7月行超声引导下PCNL 1289例.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386例;肾单发结石463例,多发结石355例,鹿角形结石85例.结石大小0.8 cm×1.2 cm~9.0 cm×5.3 ...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 2004年6月至2009年7月行超声引导下PCNL 1289例.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386例;肾单发结石463例,多发结石355例,鹿角形结石85例.结石大小0.8 cm×1.2 cm~9.0 cm×5.3 cm,平均2.1 cm×3.1 cm.伴不同程度肾积水935例. 结果 1289例无中转开放及死亡.平均手术时间90(55~22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75(60~800)ml.术中、术后输血31例,术后因出血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14例(1.09%).一期单通道取石1105例,二通道取石108例,三通道取石76例.一期结石取净率85.03%(1096/1289);193例结石残留者中,67例行ESWL,126例行二期PCNL,其中85例结石取净.总结石取净率91.62%(1181/1289).结论 B超引导下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定位准确、工作通道建立安全简便、结石取净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技巧掌握、相应配套设施的保障是PCNL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造口术 经皮 碎石术 超声检查 尿路结石
原文传递
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切除术联合经尿道电凝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健涛 张春红 +3 位作者 于胜强 王科 门昌平 高振利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05-908,共4页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切除术联合经尿道电凝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60例,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方法,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实验组(n=30)采用后腹腔镜...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切除术联合经尿道电凝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60例,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方法,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实验组(n=30)采用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切除术联合经尿道电凝治疗,对照组(n=30)采用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切除术联合经尿道电切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肿瘤复发率. 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未出现大血管或邻近脏器损伤等术中并发症.实验组失访2例,对照组失访3例,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时间、肿瘤分期和肿瘤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住院时间[(5.5±2.0)d]和肿瘤复发率[4%(1/28)]与对照组[(7.1±2.2)d,30%(8/2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切除术联合经尿道电切相比,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切除术联合经尿道电凝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肿瘤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膀胱肿瘤 经尿道电凝 临床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腹股沟切口在后腹腔镜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科 门昌平 +5 位作者 林春华 谢茂 万逢春 柳东夫 杨典东 高振利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股沟切口在后腹腔镜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2年1月186例采用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资料。男115例,女71例。根据标本取出切口不同分为腹... 目的探讨腹股沟切口在后腹腔镜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2年1月186例采用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资料。男115例,女71例。根据标本取出切口不同分为腹股沟切口组(n=112)和腰部切口组(n=74),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治疗、患者住院时间、切口并发症、切口及周围外观满意度及肿瘤复发率的差异。结果186例手术均成功,未出现死亡和重大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分期和肿瘤分级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股沟切口组切口脂肪液化、切口疝、切口膨出、腰腹部不对称发生率以及镇痛治疗率均低于腰部切口组,住院时间短于腰部切口组,切口及周围外观满意度(I/II/III)优于腰部切口组(7/24/81和22/18/34,P〈0.01),输尿管中下段患者肿瘤复发率(5.3%)低于腰部切口组(35.0%,P〈0.01)。结论联合腹股沟切口的后腹腔镜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切口并发症少、切口及周围外观满意度高、肿瘤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膜后间隙 尿路上皮癌 腹股沟切口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腹腔镜手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不同路径的选择和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典东 高振利 +6 位作者 林春华 姜仁慧 奉友刚 王建明 王琳 石磊 门昌平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59-762,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手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不同路径、输尿管处理方法及其适应证。方法94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均行肾、输尿管切除并膀胱袖状切除。分2组:①A组63例,为肾盂及输尿管上段肿瘤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法...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手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不同路径、输尿管处理方法及其适应证。方法94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均行肾、输尿管切除并膀胱袖状切除。分2组:①A组63例,为肾盂及输尿管上段肿瘤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法;②B组31例,为输尿管中下段肿瘤患者及6例输尿管局部浸润患者,采用70°斜卧位经腹腔途径。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94例手术均成功,无术中并发症。2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56和16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0和86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4~48和24-72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8.0和8.5d。A组发生尿外渗2例,放置腹膜后引流管7d愈合;形成尿囊肿1例,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治愈。84例获随访,平均随访23个月。2组分别有3例和5例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肿瘤,2组均无切口及穿刺孔种植转移。结论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切和膀胱袖状切除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安全可行,应根据肿瘤位置和是否发生局部浸润来选择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移行细胞癌 腹腔镜 手术路径
原文传递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石磊 高振利 +2 位作者 王琳 孙德康 门昌平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25-26,共2页
目的提高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并检测血皮质醇浓度,12例患者均确诊为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经静注地塞米松20MG/... 目的提高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并检测血皮质醇浓度,12例患者均确诊为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经静注地塞米松20MG/D或静滴琥珀酸氢化可的松200MG/D均治愈,疗程2-7D。随访4-20个月,平均13个月,均未复发。结论对于老年男性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应警惕发生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可能,早期应用地塞米松或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有利于及早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功能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原文传递
腹腔镜辅助技术在上尿路重建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振利 石磊 +8 位作者 姜仁慧 王建明 王琳 杨典东 孙德康 刘庆祚 门昌平 张鹏 吴吉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 探讨上尿路重建手术中应用腹腔镜辅助技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78例上尿路梗阻患者(其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58例,输尿管上段息肉5例,输尿管上段狭窄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3例),采用经腹腹腔镜下游离病变部位。然后经正对病... 目的 探讨上尿路重建手术中应用腹腔镜辅助技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78例上尿路梗阻患者(其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58例,输尿管上段息肉5例,输尿管上段狭窄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3例),采用经腹腹腔镜下游离病变部位。然后经正对病变部位的套管针戳口,采用开放手术方式切除病变部位,行肾盂成形或输尿管端端吻合术。结果 7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5~70min,平均41min;术中出血约15—30ml,平均约21ml。术中术后无并发症。7l例获随访6—26个月,平均10.5个月。腰部胀痛消失,IVP检查吻合口均无梗阻,B超提示患肾积水减轻。结论在上尿路重建手术中采用腹腔镜辅助技术与开放手术相结合的方式避免了困难的腹腔镜操作,并不明显增加腹壁创伤,却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保证吻合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输尿管梗阻 输尿管结石
原文传递
移植肾上尿路结石的微创治疗11例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琳 万银绪 +2 位作者 高振利 张鹏 孙德康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43-444,共2页
肾移植术后上尿路结石少见,但因患者的特殊性及解剖异常,治疗较复杂。我们自2000年3月至2009年11月共收治该类患者11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微创治疗 移植肾 肾移植术后 2009年 解剖异常 患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