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卡尼汀对精子顶体酶活性低下男性不育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孙理兰 万秀霞 +6 位作者 张岩 张玉花 赵文杰 王丹 王金光 谢金龙 马华刚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64-1068,共5页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LC)治疗精子顶体酶活性低下男性不育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精子顶体酶活性低于正常值的男性不育患者21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LC 1. 0 g/次,3次/d;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软胶囊100 mg/次,3次/d,连续用药3个月。治疗...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LC)治疗精子顶体酶活性低下男性不育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精子顶体酶活性低于正常值的男性不育患者21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LC 1. 0 g/次,3次/d;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软胶囊100 mg/次,3次/d,连续用药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精液常规参数与精子顶体酶活性。根据精液常规分析结果,将治疗组进一步分为少精子症组、弱精子症组和正常组。结果:治疗组中,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明显提高[(36. 35±1. 26)%vs (32. 58±1. 13)%,P <0. 05],精子顶体酶活性显著提高[(58. 61±1. 93)μIU/106精子vs (37. 05±0. 66)μIU/106精子,P <0. 01]。而在对照组中,治疗后精子浓度、PR%、顶体酶活性较治疗前都有提高,但无显著差异。将治疗组进一步分组分析,治疗后少精子症组精子浓度较治疗前显著增高[(21. 82±4. 21)×106/ml vs (11. 27±0. 73)×10~6/ml,P <0. 01],弱精子症组PR%较治疗前显著提高[(29. 81±1. 88)%vs (20. 61±0. 85)%,P <0. 01],精子顶体酶活性弱精子症组较正常组和少精子症组提高更加显著[(60. 85±3. 04)μIU/106精子vs (56. 32±2. 86)、(57. 09±6. 31)μIU/106精子,P <0. 05]。结论:口服LC可以有效改善精子的顶体酶活性,且对弱精子症患者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卡尼汀 精子顶体酶 少精子症 弱精子症
原文传递
生殖支原体感染对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闫泽晨 商学军 +5 位作者 刘玮 万秀霞 万长春 许松 钟勇 翁志强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7-321,共5页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生殖支原体(MG)在男性不育患者中的感染情况及其对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7月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门诊的352例不育患者的精液标本。MG感染采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检测,精...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生殖支原体(MG)在男性不育患者中的感染情况及其对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7月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门诊的352例不育患者的精液标本。MG感染采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检测,精液分析根据《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5版进行操作,分析精液pH值、精液量、精子总数、精子浓度、精子总活力、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不动精子百分率(IM)、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FI)等。数据统计用t检验(t-tests)与非参数检验(Wilcoxon test)方法。结果:不育患者MG感染率为3.4%(12/352);比较MG阳性与MG阴性不育患者间精液分析结果发现,MG阴性患者在精液量[(3.84±0.12)ml vs(2.85±0.14)ml,P=0.008]、PR[(23.57±0.99)%vs(15.86±1.72)%,P=0.032]均要显著高于MG阳性患者,DFI[(20.71±1.55)%vs(30.73±2.24)%,P=0.014]则显著低于MG阳性患者。而精液p H值(7.39±0.01 vs 7.38±0.02,P=0.774)、精子浓度[(60.05±4.29)×10~6/ml vs(52.96±15.78)×10~6/ml,P=0.683]、精子总数[(221.56±15.43)×10~6vs(154.15±46.37)×10~6,P=0.236]、精子总活率[(33.52±1.51)%vs(29.04±3.11)%,P=0.626]、IM[(62.34±1.69)%vs(60.95±5.63)%,P=0.691]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证明:男性不育患者泌尿生殖道MG感染患者并不在少数,应引起重视;泌尿生殖道MG感染对精液质量有潜在负面影响,特别是精子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支原体 不育 精液质量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
原文传递
硫辛酸对奥硝唑所致少弱精子症大鼠精子发生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国巍 万秀霞 +4 位作者 万长春 李凯强 李奕泽 翁志强 商学军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7-303,共7页
目的:研究硫辛酸(LA)对奥硝唑(ORN)所致少弱精子症模型雄性大鼠生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取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分别为:A组(溶剂对照组):1 ml 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1 ml橄榄油;B组(低剂量ORN造模组):400 mg/kg... 目的:研究硫辛酸(LA)对奥硝唑(ORN)所致少弱精子症模型雄性大鼠生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取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分别为:A组(溶剂对照组):1 ml 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1 ml橄榄油;B组(低剂量ORN造模组):400 mg/kg ORN+1 ml橄榄油;C组(低剂量ORN+低剂量LA治疗组):400 mg/kg ORN+50 mg/kg LA;D组(低剂量ORN+高剂量LA治疗组):400 mg/kg ORN+100 mg/kg LA;E组(高剂量ORN造模组):800 mg/kg ORN+1 ml橄榄油;F组(高剂量ORN+低剂量LA治疗组):800 mg/kg ORN+50 mg/kg LA;G组(高剂量ORN+高剂量LA治疗组):800 mg/kg ORN+100 mg/kg LA。连续给药20 d,处死大鼠,称量大鼠体重、睾丸、附睾、精囊重量,计算脏器指数,检测附睾精子计数及活力,睾丸、附睾做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A组相比,E组大鼠体重增量、睾丸、附睾脏器指数明显减少[(117.67±11.53)g vs(88.11±12.65)g;(1.06±0.12)%vs(0.65±0.13)%;(0.21±0.03)%vs(0.17±0.01)%,P均<0.01];与E组相比,F组大鼠附睾脏器指数明显增加[(0.17±0.01)%vs(0.20±0.02)%,P<0.01],G组大鼠体重增量、睾丸、附睾脏器指数明显增加[(88.11±12.65)g vs(102.70±16.10)g,P<0.05;(0.65±0.13)%vs(0.95±0.06)%,P<0.01;(0.17±0.01)%vs(0.19±0.02)%,P<0.05],精囊脏器指数各组之间并无明显差异。与A组相比,B组大鼠精子活力明显降低[(74.12±8.73)%vs(40.25±6.08)%,P<0.01],E组大鼠精子计数与活力明显降低[(38.59±6.40)×105/100 mg vs(18.67±4.59)×105/100 mg;(74.12±8.73)%vs(27.58±8.43)%,P均<0.01];与B组相比,C、D组大鼠精子活力明显增加[(40.25±6.08)%vs(58.13±7.62)%;(40.25±6.08)%vs(76.04±8.44)%,P均<0.01];与E组相比,F、G组大鼠精子计数及活力明显增加[(18.67±4.59)×10~5/100 mg vs(25.63±9.66)×10~5/100 mg,P<0.05;(18.67±4.59)×10~5/100 mg vs(29.92±4.15)×10~5/100 mg,P<0.01;(27.58±8.43)%vs(36.56±11.08)%,P<0.05;(27.58±8.43)%vs(45.05±9.59)%,P<0.01]。A、B、C、D组大鼠睾丸、附睾组织形态学无明显改变。E组大鼠睾丸与A组相比,生精小管腔内可见坏死脱落的生精细胞,生精细胞层次不清,排列紊乱;附睾管腔中精子数目明显减少,并伴有较多非细胞成分存在。F、G组大鼠睾丸生精小管内精子数目增加,但仍可见到生精小管内有生精细胞脱落,生精细胞层次不清晰,排列紊乱,但较E组有明显改善;F、G组大鼠附睾管腔中精子数目明显减少,可见散在、脱落的生精细胞,但较E组有明显改善。结论:LA能够改善ORN对大鼠造成的生殖系统损伤,提高精子质量,对生殖系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辛酸 奥硝唑 少弱精子症 生精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