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大学生正念与外语课堂焦虑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沈书羽 《海外英语》 2023年第21期54-57,共4页
该研究考察了86名中国大学生正念和外语课堂焦虑的情况,并探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五因素正念度量表和外语课堂焦虑量表的调查结果显示:1)学生正念水平和外语课堂焦虑水平一般,都有很大的提高空间;2)整体而言,正念和外语课堂焦虑有极其... 该研究考察了86名中国大学生正念和外语课堂焦虑的情况,并探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五因素正念度量表和外语课堂焦虑量表的调查结果显示:1)学生正念水平和外语课堂焦虑水平一般,都有很大的提高空间;2)整体而言,正念和外语课堂焦虑有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性别在正念水平和外语课堂焦虑水平之间无调节效应。研究结果为研究和外语教学实践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 外语课堂焦虑 中国大学生
下载PDF
海外孔子学院汉语教师深度培训模式建构及实践——以克利夫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惠文 庞晖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8年第5期27-34,共8页
美国中小学中文(二语)教师培训现状堪忧,培训不能满足在美汉办教师发展需求。克利夫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近年来注重培训系统化,在深度培训模式建构上不断创新,首先把汉办教师的专业成长划分为ABCDE五个阶段:方向调整阶段(Aligning Stage... 美国中小学中文(二语)教师培训现状堪忧,培训不能满足在美汉办教师发展需求。克利夫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近年来注重培训系统化,在深度培训模式建构上不断创新,首先把汉办教师的专业成长划分为ABCDE五个阶段:方向调整阶段(Aligning Stage)、工作起始阶段(Beginning Stage)、改进提高阶段(Changing Stage)、专业熟练(Developing Stage)阶段和专家塑造(Expertizing Stage)阶段,并针对这五个阶段制定了"五步系列系统培训模式"。研究中突破了当前教师培训缺乏系统性、针对性、不能满足当地中文教师职业发展需求的瓶颈,使教师培训形成良性运作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办教师 教师职业发展 ABCDE五阶段 五步培训法 教师培训
下载PDF
英语专业大学生学术英语写作线上多元反馈模式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昕 李钦萌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50,共7页
反馈作为二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已得到学界广泛认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线上多元反馈模式成为可能。本研究以34名英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iWrite写作教学与评阅系统,探究“AWE系统反馈+线上教师反馈+线... 反馈作为二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已得到学界广泛认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线上多元反馈模式成为可能。本研究以34名英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iWrite写作教学与评阅系统,探究“AWE系统反馈+线上教师反馈+线上同伴反馈”的多元反馈模式对英语学习者学术英语写作表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线上多元反馈模式能切实帮助英语学习者提高学术英语写作表现,但受试者对三种线上反馈模式的吸收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有助于发现适合学术英语写作课程的有效反馈模式,对学术英语写作教学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英语写作 自动写作评估系统反馈 线上教师反馈 线上同伴反馈
下载PDF
跨文化视角下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路径
4
作者 秦硕谦 李晓云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33期66-69,共4页
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是影响跨文化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实践研究发现,跨文化视角下外语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文化教学未做到知行合一、跨文化专业自我提升内在动力不足、跨文化专业发展培训针对性不强等诸多问题。鉴于此,可以通过以下三... 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是影响跨文化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实践研究发现,跨文化视角下外语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文化教学未做到知行合一、跨文化专业自我提升内在动力不足、跨文化专业发展培训针对性不强等诸多问题。鉴于此,可以通过以下三个路径促进外语教师的跨文化专业发展:一是开展文化教学课例探讨,二是实施跨文化科研课题专项集合研讨,三是推动跨文化阅读素养校本教材开发及课程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 外语教师 专业发展
下载PDF
外语课堂教学创新研究评析:以英语演讲为例
5
作者 孙旻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2023年第1期17-22,92,93,共8页
本文在“外语课堂教学创新研究的分类”(文秋芳2023)的基础上,选取近几年发表的5篇中国高校英语演讲教学实证研究文章,从“创新维度”与“创新类型”两方面对其进行评析。分析发现,其创新维度较为丰富,但创新类型仍以“引进改造”为主... 本文在“外语课堂教学创新研究的分类”(文秋芳2023)的基础上,选取近几年发表的5篇中国高校英语演讲教学实证研究文章,从“创新维度”与“创新类型”两方面对其进行评析。分析发现,其创新维度较为丰富,但创新类型仍以“引进改造”为主。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时代要求,对未来英语演讲课堂教学创新研究提出建议,拓宽现有研究,并力图向“扎根本土”或“融通中外”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课堂教学研究 英语演讲 实证研究
下载PDF
中德文化交流视域下的德国“智慧学院”
6
作者 张婧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9期167-171,共5页
该文从20世纪初德国汉学发展和西方文化危机的时代背景出发,介绍德国学者凯泽林和其创立的以学习和借鉴东方文化、为西方文化寻找出路、培养东西方思想兼备型人才为目标的“智慧学院”,并详细考证、梳理“智慧学院”成立的背景、组织结... 该文从20世纪初德国汉学发展和西方文化危机的时代背景出发,介绍德国学者凯泽林和其创立的以学习和借鉴东方文化、为西方文化寻找出路、培养东西方思想兼备型人才为目标的“智慧学院”,并详细考证、梳理“智慧学院”成立的背景、组织结构、运行机制、授课方式、参与的人物、培养的人才,以及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和其出版物,从中总结出它对于中德文化交流的贡献及所产生的影响力,以期丰富我国对20世纪初德国知识分子群体的文化交流思想和汉学发展的了解,扩展海外汉学研究的路径,并对我国的民族文化认同研究、对外思想传播和文化交流事业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泽林 “智慧学派” 中德文化交流 东西方思想 文化传播 “知道与理解”
下载PDF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兼论其对外语教学科研的启示 被引量:7
7
作者 张铭涧 车晓军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00-103,共4页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分别根植于人文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哲学基础,其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不同引发了研究领域两大对立阵营的争论。随着近几十年里结合使用定性、定量分析研究的增加,对峙双方的方法论基...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分别根植于人文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哲学基础,其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不同引发了研究领域两大对立阵营的争论。随着近几十年里结合使用定性、定量分析研究的增加,对峙双方的方法论基础趋于模糊、融合,争论也随之趋缓。这给了科研尚未普及的中国外语教学以启示:外语教学科研的实施可以参照这两种分析方法结合使用的三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外语教学
下载PDF
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性与民族性 被引量:24
8
作者 赵洪玮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90-92,共3页
外语学习离不开母语的依托,语言学习必然涉及文化学习。语言学习必须依靠人文精神的指引。学习外来文化决不是民族虚无主义,相反必须增强民族精神。东西语言文化的融会贯通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文化品位的加强必将提高... 外语学习离不开母语的依托,语言学习必然涉及文化学习。语言学习必须依靠人文精神的指引。学习外来文化决不是民族虚无主义,相反必须增强民族精神。东西语言文化的融会贯通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文化品位的加强必将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英美文学可以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学的这种人文性和民族性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民族意识,以探索和开拓大学英语教学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英语教学 人文性 民族性 民族精神 交际能力 人文素养 民族意识
下载PDF
学术英语语境中小品词“down”的认知语义分析——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9
作者 赵一卜 宫英瑞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7-95,共9页
英语短语动词由一个动词和一个介词或副词组成,是英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研究多聚焦短语动词习得和语义生成加工机制,或具体某一介词探究其认知语义,鲜有研究将理论发现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尤其是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占重要地位的学术... 英语短语动词由一个动词和一个介词或副词组成,是英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研究多聚焦短语动词习得和语义生成加工机制,或具体某一介词探究其认知语义,鲜有研究将理论发现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尤其是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占重要地位的学术英语写作教学。以LinDEAP语料库中的“verb+down”短语动词为研究对象,借助意象图式与隐喻理论探讨学术英语语境中常用的“verb+down”短语动词结构的基本意义与延伸意义。研究发现,在学术英语写作中,常常用到五种基本意象图式,它们投射到数量域、事件域和时间域三个目标域的频率很高。这说明,在教学实践中,可通过此法促进学生对短语动词的系统理解和使用,使学习过程更具科学性与体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语动词 小品词“down” 意象图式 认知语义
下载PDF
隐喻理论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宫英瑞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22-125,共4页
当代认知语言学理论的研究表明:隐喻是语言和认知共有的根本属性,隐喻的认知本质和认知功能等与外语教学有密切的关系。隐喻理论对词汇、句法、语篇等语言各层面以及文化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点,加强隐喻教学和... 当代认知语言学理论的研究表明:隐喻是语言和认知共有的根本属性,隐喻的认知本质和认知功能等与外语教学有密切的关系。隐喻理论对词汇、句法、语篇等语言各层面以及文化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点,加强隐喻教学和学生使用隐喻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认知 外语教学
下载PDF
数字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顾菲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11期156-157,共2页
伴随着目前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不同学科教学中也得到了极好的应用。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和数字网络环境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与此同时,数字网络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因此,就要求学生一定要掌... 伴随着目前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不同学科教学中也得到了极好的应用。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和数字网络环境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与此同时,数字网络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因此,就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不断完善的教学环境及条件之下,如何更好的培养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学子的能力已经成为教学中的重点问题。鉴于此,本文对数字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网络 自主学习 对策
下载PDF
解读大学英语——多元、自主、个性、创新
12
作者 赵洪玮 《高等理科教育》 CSSCI 2004年第4期127-130,共4页
大学英语教学呈现多元取向,涉及思想、文化、文学等诸多方面.多元化教学理念强调多样、差异、灵活、民主和创新,即立足个性差异,着眼创新,赋予大学英语教学新的活力.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强调自主学习、个性化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呈现多元取向,涉及思想、文化、文学等诸多方面.多元化教学理念强调多样、差异、灵活、民主和创新,即立足个性差异,着眼创新,赋予大学英语教学新的活力.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强调自主学习、个性化教学和动态高效的教学过程.语言学习与人文关怀并重,探索与创新贯穿始终,旨在培养跨语言文化交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多元取向 自主学习 个性化教学 创造性
下载PDF
基于学科对比的语言学学术论文结论部分标示名词构式使用情况分析
13
作者 张婧 《海外英语》 2024年第7期86-88,共3页
本研究采用计算机脚本语言Python对LinDEAP语料库抽取语料库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语料进行筛选,分析其学术论文结论部分的标识名词使用方面的差异。通过分析发现两类学术期刊中行为类构式数量最多;作为文科中偏理科的CLLT子语料库中“th... 本研究采用计算机脚本语言Python对LinDEAP语料库抽取语料库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语料进行筛选,分析其学术论文结论部分的标识名词使用方面的差异。通过分析发现两类学术期刊中行为类构式数量最多;作为文科中偏理科的CLLT子语料库中“this/these+事实类标示名词”使用量是最多的,而在MS子语料库中“this/these+论辩类标示名词”使用量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学术论文 标识名词构式 语料库
下载PDF
中国大学校训中文化因素的英译策略
14
作者 李娇 卞建华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36-140,共5页
校训能够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是校园文化的精髓,在学校对外宣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近年来中国大学校训英译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在分析中西大学校训语言特点的差异及中国大学校训内容特点的基础上,举例分析了校训英译... 校训能够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是校园文化的精髓,在学校对外宣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近年来中国大学校训英译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在分析中西大学校训语言特点的差异及中国大学校训内容特点的基础上,举例分析了校训英译中存在的文化障碍,探讨了校训英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训 文化因素 翻译策略
下载PDF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美文学课堂教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嘉怡 黄芳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7期80-85,共6页
基于“产出导向法”(POA)教学理论探索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大学英美文学课堂教学新模式。采用平行班实验对比设计,选取H校2017级本科英语专业的两个平行班,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两个阶段的学生写作成绩为依据衡量POA的教学有效性。实验... 基于“产出导向法”(POA)教学理论探索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大学英美文学课堂教学新模式。采用平行班实验对比设计,选取H校2017级本科英语专业的两个平行班,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两个阶段的学生写作成绩为依据衡量POA的教学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POA理论体系适用于大学英美文学课堂教学;POA有效提高了学生文学评论写作的语言、内容和结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出导向法 大学英语 英美文学
下载PDF
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短视频传播策略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晓红 谢萍 《新闻传播》 2022年第5期51-52,共2页
本文分析了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中国文化的英式表述在短视频传播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发现:融合语音、文字、图像于一体的短视频模式更适宜中国文化的英式表述;英语教学改革中的线上课程需要抓住短视频传播“风口”,在短视频... 本文分析了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中国文化的英式表述在短视频传播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发现:融合语音、文字、图像于一体的短视频模式更适宜中国文化的英式表述;英语教学改革中的线上课程需要抓住短视频传播“风口”,在短视频课程品质中下足功夫;短视频传播为以英语开展的中国文化的西方式表述带来全新机遇。与此同时,行业融合是打通“中英”,打造中国文化话语体系的基础;需要基于大数据及算法开展中国文化英语教学短视频的精准传播;需要创建以适合平台特征为基础的“英式”中国文化融媒体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英语教学 短视频 传播策略
下载PDF
浅议教育新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17
作者 段丽君 《科教文汇》 2014年第5期75-76,共2页
教育新技术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为主体的教育技术。其根本特点就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到教学中去,改善外语教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大大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教育新技术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为主体的教育技术。其根本特点就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到教学中去,改善外语教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大大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因此教师除了要学会启动新技术指导教学全过程和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之外,还要懂得合理应用和善于开发现代教学媒体,这将对改变传统外语教学模式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并进一步促进外语教学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新技术 多媒体 外语教学 传统教学
下载PDF
学分制背景下的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改革之我见
18
作者 段丽君 《科教文汇》 2016年第12期153-154,共2页
学分制由来已久,它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目前被我国高校普遍采用。本文从学分制背景下的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改革入手,探讨了建立新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考核方式等对大学生专业外语学习成效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使用以学生为主体... 学分制由来已久,它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目前被我国高校普遍采用。本文从学分制背景下的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改革入手,探讨了建立新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考核方式等对大学生专业外语学习成效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使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合理高效的学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分制 外语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语环境意义对比研究——以中美大学校长开学演讲为例
19
作者 孙雪凡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年第7期139-147,共9页
及物性系统中的环境成分是表达环境意义的重要语言手段,但非唯一手段。试从系统功能语言视角出发,以中美大学校长开学演讲为语料,从环境意义的结构类别和语义类别两方面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环境意义表达系统。研究发现:表达环境意义... 及物性系统中的环境成分是表达环境意义的重要语言手段,但非唯一手段。试从系统功能语言视角出发,以中美大学校长开学演讲为语料,从环境意义的结构类别和语义类别两方面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环境意义表达系统。研究发现:表达环境意义的语言手段除环境成分外,还包括参与者、过程、后置修饰语、类别语和增强小句,英汉语都以环境成分为主,但汉语缺少后置修饰语;英汉语环境意义的结构类别差异大,语义类别差异小。最后,研究指出,掌握环境意义的不同结构类别对于英汉语篇的理解与表达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 环境意义 环境成分 结构类型 语义类型
下载PDF
《论语》思想指导下的大学生素质建设
20
作者 朱瞾翠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第11期6-6,共1页
《论语》是一本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其中所体现的为人处世原则、教育学习思想、思想修养方法等内容在今天这个社会依然可以为人们带来启示。大学生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一代,其自身的素质品德是影响今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 《论语》是一本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其中所体现的为人处世原则、教育学习思想、思想修养方法等内容在今天这个社会依然可以为人们带来启示。大学生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一代,其自身的素质品德是影响今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大学中的学习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养成直接影响未来的发展。而《论语》作为一部有着极高指导意义的著作,对大学生的品行修养是大有裨益的,我们应从中吸取积极有益的成分,作为大学生在学习、行为以及思想上的航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大学生 品行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