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天然纤维-莲纤维结构与组成初探 被引量:4
1
作者 刘迪 韩光亭 +1 位作者 黄建成 张元明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9年第1期47-51,共5页
莲纤维是莲叶柄管状分子的离体次生壁,是一种新型天然纤维。为了对莲纤维的充分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等测试仪器初步探索了莲纤维的形态结构、超微结构及物质组成。研究结果表明:从莲叶柄中抽取的莲纤维... 莲纤维是莲叶柄管状分子的离体次生壁,是一种新型天然纤维。为了对莲纤维的充分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等测试仪器初步探索了莲纤维的形态结构、超微结构及物质组成。研究结果表明:从莲叶柄中抽取的莲纤维是复丝,每根复丝由数根单丝并行排列组成,单丝细度约为4μm;莲纤维的横截面形态呈现近似圆形或卵圆形;在放大4万倍数下,可观察到纤维的巨原纤和原纤结构,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纤维素等多糖类物质及木质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纤维 结构 原纤 天然纤维
下载PDF
新型可见光光电材料NiNb2O6的合成及其光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妍 于建强 +4 位作者 高行龙 孙红 郭培志 李洪亮 赵修松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144,共4页
本文报道了"软化学"法合成得到的新型光电转换材料NiNb2O6的合成及其在可见光照射下的光电化学性质。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紫外-可见漫反射谱(DRS)等手段研究了合成材料的晶型结构、形貌以及光物理... 本文报道了"软化学"法合成得到的新型光电转换材料NiNb2O6的合成及其在可见光照射下的光电化学性质。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紫外-可见漫反射谱(DRS)等手段研究了合成材料的晶型结构、形貌以及光物理性质。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与Nb2O5完全不同的新型结构,且具有两个明显的吸收带,相应的禁带宽分别为3.02和2.30 eV,具有较好的可见光(λ>420 nm)吸收性能。在可见光下照射下NiNb2O6薄膜光电极上观察到有光电流的产生,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光电转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镍 可见光 光电转换材料 “软化学法” 光电化学
下载PDF
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3
作者 田明伟 李增庆 +3 位作者 卢韵静 朱士凤 张宪胜 曲丽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0-176,共7页
针对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成型构筑机制、传感响应原理、应用领域不明确、不清晰等问题,系统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的研究,并分别分析了纺织基电阻式力学传感器、电容式力学传感器在人体运动、生命... 针对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成型构筑机制、传感响应原理、应用领域不明确、不清晰等问题,系统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的研究,并分别分析了纺织基电阻式力学传感器、电容式力学传感器在人体运动、生命体征检测及人机交互等领域的应用优势。结果表明:一维纤维状传感器和二维织物传感器因其结构可变化性、组合可设计性等特点成为主要的纺织基传感器结构,传感器具有理想的线性度、迟滞性、重复性、灵敏度、稳定性等特性。高导电性、高弹性及回复性、高灵敏性和耐久性是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 电阻式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 人体运动检测 生命体征检测
下载PDF
基于纳米材料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宗花 郭新美 +3 位作者 夏建飞 张菲菲 夏延致 李延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16-1223,共8页
近年来,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领域的研究已成为前沿性的内容。纳米材料具备优异的物理、化学、电催化等性能,加之其量子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可将传感器的性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呈现出体积更小... 近年来,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领域的研究已成为前沿性的内容。纳米材料具备优异的物理、化学、电催化等性能,加之其量子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可将传感器的性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呈现出体积更小、速度更快、检测灵敏度更高和可靠性更好等优异性能。该文按照纳米结构的分类,综述了近几年基于以下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应用:零维纳米材料——纳米微粒;一维纳米材料——纳米管、纳米线和纳米棒;二维纳米材料——纳米超薄膜。引用参考文献78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零维 一维 二维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技术的苎麻纤维素及胶质含量快速测定 被引量:12
5
作者 姜伟 韩光亭 +1 位作者 张元明 陈建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0,共5页
苎麻作为我国重要纺织用纤维素纤维资源,常需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因此需要一种快速高效的定量分析手段。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使用AOTF近红外光谱仪,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NIR)技术,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并对比近红外样品厚度对... 苎麻作为我国重要纺织用纤维素纤维资源,常需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因此需要一种快速高效的定量分析手段。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使用AOTF近红外光谱仪,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NIR)技术,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并对比近红外样品厚度对建模的影响,建立了苎麻纤维素及胶质含量的NIR校正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建苎麻NIR模型对纤维素含量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11%,胶质含量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54%,预测值与化学值误差较小,故可以用于苎麻纤维素及胶质含量的预测。同时发现,样品厚度越大,扫描得到光谱所建模型预测精确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纤维素 胶质 近红外 偏最小二乘法 快速预测
下载PDF
高强度海藻酸盐纤维的制备 被引量:26
6
作者 张传杰 朱平 郭肖青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32,共5页
采用湿法纺丝方法制备高强度海藻酸盐纤维,研究了影响纤维断裂强度的因素。结果表明:海藻酸钠的β-D-甘露糖醛酸单元(M)/α-L-古罗糖醛酸单元(G)质量比越高,纤维断裂强度越低。采用M/G值为0.32的海藻酸钠为原料,氯化钙水溶液为凝固液,... 采用湿法纺丝方法制备高强度海藻酸盐纤维,研究了影响纤维断裂强度的因素。结果表明:海藻酸钠的β-D-甘露糖醛酸单元(M)/α-L-古罗糖醛酸单元(G)质量比越高,纤维断裂强度越低。采用M/G值为0.32的海藻酸钠为原料,氯化钙水溶液为凝固液,纺丝液质量分数为5.0%,凝固浴质量分数为4.5%,凝固浴温度为40℃,纤维烘干温度为30℃,可制得断裂强度达4.675 cN/dtex的高强度海藻酸盐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湿法纺丝 海藻酸盐纤维 断裂强度
下载PDF
基于纳米材料有机–无机复合超滤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宗花 于海容 +3 位作者 夏建飞 张菲菲 夏延致 李延辉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6-90,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纳米材料在有机–无机复合超滤膜方面的最新发展和应用,主要包括基于纳米碳材料(碳纳米管、石墨烯)的复合超滤膜,基于金属、非金属氧化物(Al2O3、TiO2、Fe3O4、SiO2)的复合超滤膜,基于聚合物纳米纤维的复合超滤膜。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复合超滤膜 纳米碳材料 金属 非金属氧化物 聚合物纳米纤维
下载PDF
牛奶蛋白接枝改性对兔毛纤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同华 陈程 +2 位作者 郭敏 张光先 张元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15,共6页
为提高兔毛纤维的表面摩擦因数和拉伸强度,分别以H2SO4和H2O2为处理剂对兔毛纤维进行预处理,蔗糖脂肪酸酯缩水甘油醚(SFEGE)为交联剂,在不同工艺条件下采用牛奶蛋白质对兔毛表面进行接枝改性处理。分析研究了接枝改性前后兔毛纤维的表... 为提高兔毛纤维的表面摩擦因数和拉伸强度,分别以H2SO4和H2O2为处理剂对兔毛纤维进行预处理,蔗糖脂肪酸酯缩水甘油醚(SFEGE)为交联剂,在不同工艺条件下采用牛奶蛋白质对兔毛表面进行接枝改性处理。分析研究了接枝改性前后兔毛纤维的表面形貌、摩擦因数、强度等指标。结果表明,经过H2SO4预处理后,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0%,交联剂质量分数为1.5%时纤维表面接枝效果最佳,摩擦因数提高40.97%,强度提高4.96%;经过H2 O2预处理后的兔毛纤维,其接枝交联的效果相对较差,虽然在蛋白质为10%,交联剂为1.5%的条件下,其摩擦因数增大32.33%,但是整体而言其强度下降较大,纤维损伤相对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毛纤维 接枝改性 表面形貌 摩擦因数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海藻酸铜纤维的抗菌及抑菌性能 被引量:6
9
作者 吴燕 韩光亭 +2 位作者 宫英 张元明 夏延致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16,共4页
为研究海藻酸铜纤维的抗菌及抑菌性能,以大肠埃希氏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为实验菌株,采用琼脂平皿扩散法和烧瓶振荡法对海藻酸铜纤维的抗菌性能进行研究和评价,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其抗菌机制进行... 为研究海藻酸铜纤维的抗菌及抑菌性能,以大肠埃希氏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为实验菌株,采用琼脂平皿扩散法和烧瓶振荡法对海藻酸铜纤维的抗菌性能进行研究和评价,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其抗菌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藻酸铜纤维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性;细菌与纤维接触后由于铜离子破坏细菌细胞壁使其渗透压改变,进而使其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影响了细菌正常的新陈代谢,导致细菌裂解死亡;海藻酸铜纤维具有较好的抑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铜纤维 抗菌性 抑菌性 抗菌机制
下载PDF
一种制备稳定高效光致发光氧化多孔硅的新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洪亮 翟江 +3 位作者 万勇 郭培志 于建强 赵修松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9-884,共6页
对比研究了经20%的硝酸、浓硫酸,以及半导体工业中用于氧化清洗单晶硅表面的SC-1(1:1:5,体积比,NH4OH/H2O2/H2O,也称RCA-1)和SC-2(1:1:6的HCl/H2O2/H2O,也称RCA-2)氧化液氧化的多孔硅表面组成以及光致发光性质的差异。发现SC-1氧化液能... 对比研究了经20%的硝酸、浓硫酸,以及半导体工业中用于氧化清洗单晶硅表面的SC-1(1:1:5,体积比,NH4OH/H2O2/H2O,也称RCA-1)和SC-2(1:1:6的HCl/H2O2/H2O,也称RCA-2)氧化液氧化的多孔硅表面组成以及光致发光性质的差异。发现SC-1氧化液能在几十秒的时间内将多孔硅表面的Si-Hx(x=1~3)氧化掉,形成稳定的氧化层,得到具有较强的光致发光性能的氧化多孔硅。而硝酸、浓硫酸和SC-2液在相同温度下处理10min的多孔硅表面的(O)xSi-Hy振动峰仍很明显,前两者处理后的多孔硅发光强度很弱,SC-1处理后的样品虽然发光较强,但不稳定。结合SC-1的组成和多孔硅表面Si-Hx的性质,对反应结果进行了解释。将SC-1和SC-2结合使用,所得的氧化多孔硅具有强的且稳定的光致发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硅 光致发光 SC-1溶液 化学氧化
下载PDF
纳米银抗菌涤纶纤维结构与性能初探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美娜 韩光亭 张元明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8年第1期21-24,62,共5页
对1.67 dtex和1.33 dtex纳米银抗菌涤纶纤维与1.67 dtex和1.33 dtex普通涤纶纤维利用X射线能谱、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测试手段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对上述4种涤纶纤维的各项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了对比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银抗菌涤纶纤... 对1.67 dtex和1.33 dtex纳米银抗菌涤纶纤维与1.67 dtex和1.33 dtex普通涤纶纤维利用X射线能谱、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测试手段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对上述4种涤纶纤维的各项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了对比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银抗菌涤纶纤维中的抗菌剂为含有纳米银的磷酸盐型,其均匀分布于纤维的表面与内部;抗菌剂只是单纯的镶嵌于纤维中,其并没有影响涤纶纤维的大分子结构;纳米银抗菌涤纶纤维的力学性能并没有受较大影响,但比电阻升高5个数量级,明显减小,抗静电性显著增强,从而提高了织物的服用性,且抗菌效果更加持久,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功能性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抗菌涤纶 抗菌剂 分布状态 物理机械性能
下载PDF
碳纳米管在仪器分析领域中的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宗花 官杰 +2 位作者 张菲菲 李延辉 夏延致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1-85,共5页
着重介绍了碳纳米管近期在仪器分析如色谱、质谱、分子光谱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由于碳纳米管独特的物理、化学、力学、电学和光学性能,使其在不同仪器分析方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了仪器分离分析检测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展望了碳纳... 着重介绍了碳纳米管近期在仪器分析如色谱、质谱、分子光谱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由于碳纳米管独特的物理、化学、力学、电学和光学性能,使其在不同仪器分析方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了仪器分离分析检测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展望了碳纳米管的应用研究前景,指出其对生命科学和药物科学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仪器分析 应用进展 评述
下载PDF
新型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甲民 徐可 +1 位作者 黄海兰 王宗花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1-204,共4页
以芦丁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作交联剂,偶氮二异丁氰作引发剂,在经聚乙二醇改性过的Fe3O4表面合成了芦丁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了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吸附量、吸附动力学及等温吸附... 以芦丁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作交联剂,偶氮二异丁氰作引发剂,在经聚乙二醇改性过的Fe3O4表面合成了芦丁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了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吸附量、吸附动力学及等温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芦丁有较好的吸附性能,饱和吸附量为3.342 4 mg/g;吸附动力学研究证明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芦丁的吸附过程为液膜扩散控制;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为单分子层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丁 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 吸附性能
下载PDF
基于分光光度法的粘胶/再生竹纤维混纺比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成云 刘彩明 +2 位作者 郭朝红 娄江涛 张元明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0年第3期24-27,共4页
粘胶纤维和再生竹纤维同为纤维素纤维,因此其混纺比的确定具有一定的难度,是有关检测部门面对的一大难题。以NaOH/尿素/硫脲溶剂体系作为溶解介质,分别对粘胶、再生竹纤维及粘胶纤维/再生竹纤维混纺材料进行溶解,通过测定所得溶液的紫外... 粘胶纤维和再生竹纤维同为纤维素纤维,因此其混纺比的确定具有一定的难度,是有关检测部门面对的一大难题。以NaOH/尿素/硫脲溶剂体系作为溶解介质,分别对粘胶、再生竹纤维及粘胶纤维/再生竹纤维混纺材料进行溶解,通过测定所得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并依据Lasbeli定理计算出混纺材料的混纺比。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实际配比的偏差范围为-2.13%~1.74%,误差全部在FZ/T 01053-2007的允差范围内,说明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粘胶纤维/再生竹纤维混纺材料的混纺比进行定量分析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OH/尿素/硫脲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混纺比 粘胶纤维 再生竹纤维
下载PDF
功能性纺织品开发生产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明霞 张玉清 《中国纤检》 2008年第1期70-72,共3页
对功能性纺织品分类及生产方法进行介绍,然后对功能性纺织品用功能纤维的分类与制备进行了阐述,最后讨论功能性纺织品的最新进展情况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功能性纺织品 功能纤维 生产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纳米材料在蛋白磷酸化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王宗花 孙娜 +4 位作者 刘洋 夏建飞 张菲菲 夏霖 夏延致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63-970,共8页
蛋白质磷酸化修饰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细胞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蛋白质的正常磷酸化调节发生异常时,会导致癌症、糖尿病、心脏病等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蛋白磷酸化分析对于疾病的早期快速诊断、药物筛选和治疗等... 蛋白质磷酸化修饰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细胞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蛋白质的正常磷酸化调节发生异常时,会导致癌症、糖尿病、心脏病等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蛋白磷酸化分析对于疾病的早期快速诊断、药物筛选和治疗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蛋白质磷酸化过程是动态的,并且磷酸化肽段或蛋白在生物样品中的含量较低,因此高灵敏的蛋白磷酸化分析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该文依据在检测过程中,选择性识别或捕获磷酸化的肽段或蛋白的主要机理,综述了近几年纳米材料对磷酸化肽段的富集和信号放大作用在蛋白磷酸化分析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蛋白磷酸化 肽段富集 信号放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植物纤维化学成分预测中的应用
17
作者 姜伟 韩光亭 张元明 《中国纤检》 2009年第4期66-68,共3页
目前纺织行业一般使用化学方法对植物纤维原料成分进行分析测试,但化学方法耗时较长,而近红外光谱方法(NIRS)作为一种现代成分分析方法,可以迅速准确地对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成分进行预测。本文将对近红外光谱方法的机理、植物成分定量... 目前纺织行业一般使用化学方法对植物纤维原料成分进行分析测试,但化学方法耗时较长,而近红外光谱方法(NIRS)作为一种现代成分分析方法,可以迅速准确地对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成分进行预测。本文将对近红外光谱方法的机理、植物成分定量分析研究进展及其优缺点进行概述,为近红外光谱在纺织领域应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植物成分 预测 定量分析
下载PDF
沙尘暴对青岛雨水中阴离子含量的影响
18
作者 吕娜娜 王宗花 +4 位作者 张菲菲 夏建飞 夏延致 李延辉 侯倩慧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6-257,共2页
沙尘暴天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以及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非常显著.污染物进入大气中,形成气溶胶,当沙尘暴来袭,遇到冷空气随降水落到地面,从而影响雨水组分含量的变化,并对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近年来,离子... 沙尘暴天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以及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非常显著.污染物进入大气中,形成气溶胶,当沙尘暴来袭,遇到冷空气随降水落到地面,从而影响雨水组分含量的变化,并对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近年来,离子色谱法在环境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它是一种独特而有效的快速分析微痕量离子(特别是阴离子)且[1][2-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沙尘暴 雨水 阴离子 青岛
原文传递
光电材料在金属防腐蚀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恺 汲生荣 +5 位作者 许文帅 孙萌萌 朱玉坤 权伟 张建 于建强 《绿色科技》 2012年第12期248-249,共2页
指出了光电材料因其无毒环保、寿命长等优点在防腐蚀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与传统的牺牲阳极的防腐蚀方法不同,光电材料提供的是电子-空穴,电子-空穴分离后将电子快速传到处于阴极地位的碳钢,使碳钢电位降低,空穴则氧化空气... 指出了光电材料因其无毒环保、寿命长等优点在防腐蚀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与传统的牺牲阳极的防腐蚀方法不同,光电材料提供的是电子-空穴,电子-空穴分离后将电子快速传到处于阴极地位的碳钢,使碳钢电位降低,空穴则氧化空气中的水蒸气或有机气体,电位下降消耗的不是光电材料本身而是光电材料周围的水、有机气体等。提出了应选择合适的光电材料来保护金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腐蚀 光催化剂 禁带宽度 光电保护
下载PDF
量子点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1
20
作者 王宗花 高艳丽 +2 位作者 张菲菲 夏延致 李延辉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9-125,共7页
量子点是一类粒径在纳米尺度的荧光材料,因其独特而优良的光学性质已在化学、生物和医学的研究及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量子点在重金属离子和有机分子的定量分析、药物分析以及生命分析等领域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 量子点 定量分析 药物分析 生命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