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科护士道德勇气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王田田 苏晴晴 +3 位作者 张瑶瑶 李琪 吕静 李海燕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10期930-935,共6页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道德勇气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2月在青岛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工作的596名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道德勇气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心理一致感...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道德勇气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2月在青岛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工作的596名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道德勇气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组织公平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道德勇气量表总分为(71.92±17.30)分,工作投入量表总分为(55.94±12.72)分,心理一致感量表总分为(68.08±14.41)分,组织公平感量表总分为(67.89±10.63)分。急诊科护士道德勇气总分与工作投入、心理一致感及组织公平感总分均呈正相关(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平均月收入、工作投入、心理一致感及组织公平感为急诊科护士道德勇气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道德勇气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护理管理者应多重视工作年限短、平均月收入少、工作投入程度较低、心理一致感较低及组织公平感水平较低的急诊科护士,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升急诊科护士的道德勇气,另外,急诊科护士也应注重自我修养,努力提升自身职业道德勇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护士 道德勇气 影响因素分析 护理管理研究
下载PDF
1例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患者的护理
2
作者 朱福香 张丛丛 +2 位作者 吴淑芳 尚全伟 刘翠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3年第11期138-140,共3页
总结1例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完善各项准备,术后右心衰竭的预防,出血和血栓的预防,感染的预防,血糖管理,康复锻炼,装置的管理。该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12 d后由ICU转入普通病房。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左心室辅助装置 护理
下载PDF
ICU以患者-家庭为中心探视方案的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丛丛 姜永梅 +5 位作者 刘翠 尚全伟 崔孟元 袁美玲 朱福香 杨秀玲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2期173-176,180,共5页
目的基于PFCC照护理念构建ICU探视方案,为改革我国ICU探视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PFCC理念为指导,运用文献回顾法和半结构访谈法设计ICU-PFCC探视方案初稿,选取18位专家进行德尔菲专家函询,确立ICU-PFCC探视方案。结果17位专家完成两... 目的基于PFCC照护理念构建ICU探视方案,为改革我国ICU探视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PFCC理念为指导,运用文献回顾法和半结构访谈法设计ICU-PFCC探视方案初稿,选取18位专家进行德尔菲专家函询,确立ICU-PFCC探视方案。结果17位专家完成两轮函询,两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4.4%、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0.92;两轮专家函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16(P<0.01)、0.141(P<0.01)。最终确立了包含4项核心原则,11项实施项目,59项具体内容的ICU-PFCC探视方案。结论本研究制订的ICU-PFCC探视方案既借鉴了国外相关理论和临床实践指南,又结合我国国情,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可为我国ICU探视制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患者-家庭为中心 重症监护病房 探视方案 德尔菲法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翠 魏丽丽 +4 位作者 朱福香 尚全伟 张丛丛 孔娜 崔晓岭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0年第4期313-317,共5页
目的建立并应用主动脉夹层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以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框架,查阅相关文献,初步拟定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lphi专家函询法对20名专家进行咨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动脉夹层... 目的建立并应用主动脉夹层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以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框架,查阅相关文献,初步拟定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lphi专家函询法对20名专家进行咨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动脉夹层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制订查检表,对主动脉夹层护理质量进行检查监督,比较评价指标应用前(2018年7月-2019年1月)与应用后(2019年3月-9月)主动脉夹层专科技术操作规范达标率、护理措施执行达标率、病情评估达标率的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共进行2轮咨询,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Cr值分别为0.86和0.88,肯德尔系数值为0.319~0.555,P<0.001.构建的主动脉夹层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评价指标实施前后比较:专科技术操作规范达标率分别为90.4%和96.9%,主动脉夹层护理措施执行达标率分别为87.2%和95.4%,病情评估达标率分别为88.0%和96.2%,患者满意度分别为88.3%和9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主动脉夹层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可靠性,体现专病特点.应用该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规范专业护理行为,促进专病护理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急症护理 护理质量审核 德尔菲技术
下载PDF
护士健康教育能力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8
5
作者 王丝瑶 魏丽丽 +4 位作者 单信芝 尚全伟 朱永洁 朱福香 刘翠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46-651,共6页
目的对西班牙语版本的护士健康教育能力量表(Instrumento Competencia de Educación para la Salud del profesional de Enfermería,I-CEpSE)进行汉化,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采用Brislin双人翻译-回译模型对原量表进行翻译、回... 目的对西班牙语版本的护士健康教育能力量表(Instrumento Competencia de Educación para la Salud del profesional de Enfermería,I-CEpSE)进行汉化,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采用Brislin双人翻译-回译模型对原量表进行翻译、回译,经过跨文化调试及预调查后,形成中文版I-CEpSE,并采用中文版I-CEpSE对青岛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54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价量表的信效度。结果中文版I-CEpSE保留原量表的58个条目,S-CVI/Ave为0.90;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后共提取3个特征根≥1的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3.387%;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χ^(2)/df=1.283,RMSEA=0.032,SRMR=0.047,IFI=0.952,TLI=0.950,CFI=0.951,量表模型基本适配。中文版I-CEpSE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58;重测信度为0.954。结论中文版I-CEpSE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我国文化背景下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评估,以便护士明确自身健康教育能力,从而确定其优劣势及学习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健康教育 汉化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护士道德勇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丝瑶 姜文彬 +4 位作者 刘翠 尚全伟 杨海朋 张艳 魏丽丽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32-736,共5页
目的了解护士道德勇气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5月—7月,便利选取在青岛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工作的1094名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道德勇气量表、道德敏感性问卷-修订版、医院伦理氛围量表进行调查。结果1094名护士... 目的了解护士道德勇气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5月—7月,便利选取在青岛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工作的1094名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道德勇气量表、道德敏感性问卷-修订版、医院伦理氛围量表进行调查。结果1094名护士道德勇气得分为(71.04±12.92)分,护士道德敏感性得分为(34.82±7.49)分,护士感知的医院伦理氛围得分为(94.80±13.9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科室(ICU-内科、急诊科-内科)、职称、聘用形式、工作年限、接受过医学伦理相关教育或培训、护士道德敏感性及护士感知的医院伦理氛围共解释护士道德勇气总变异的62.9%(F=155.336,P<0.001)。结论护士道德勇气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可以从护士道德勇气主要影响因素着手,培养护士的道德敏感性,改善医院伦理氛围,以进一步提高护士道德勇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伦理学 护理 问卷调查 道德勇气 道德敏感性 医院伦理氛围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儿童腹膜后畸胎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朱荣坤 郭静 +7 位作者 张虹 邴春梅 张亚楠 段于河 董蒨 杨传民 郝希伟 邢茂青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02-207,共6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儿童腹膜后畸胎瘤手术中的诊疗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6例腹膜后畸胎瘤患儿的临床资料。16例患儿术前均行腹部动态增强CT扫描,9例术前在增强CT基础上...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儿童腹膜后畸胎瘤手术中的诊疗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6例腹膜后畸胎瘤患儿的临床资料。16例患儿术前均行腹部动态增强CT扫描,9例术前在增强CT基础上行计算机辅助系统CT三维重建,根据CAS重建结果进行精准的术前诊断与辅助手术规划,确定最佳手术方案。将其余7例未行CAS三维重建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之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情况及康复时间等。结果行CAS三维重建的9例患儿术前CAS三维重建结果清晰地显示出腹腔大血管、实质器官、肿瘤组织结构,可以从任意角度对肿瘤进行立体直观的观察,单独显示肿瘤与毗邻组织器官,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空间毗邻关系。CAS三维重建指导手术的患儿手术时间75~190 min,平均(111±34.41)min,术中出血量1~20 mL,平均(7±6.96)mL,输血率22.22%,住院时间6~10 d,平均(7±1.27)d;对照组手术时间110~200 min,平均(145±29.92)min,术中出血量2~100 mL,平均(30±34.48)mL,输血率42.9%,住院时间6~12 d,平均(8±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三维重建将CT二维平面图像转化成三维立体图像,可以全维度旋转、任意缩放、任意组合清楚显示肿瘤的大小及形态、血管的走行及形态、肿瘤与脏器及血管的解剖关系、侵犯情况,提高腹膜后畸胎瘤手术的精准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三维 腹膜后畸胎瘤 精准外科 儿童
下载PDF
青年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尹春岚 曲慧利 +2 位作者 杨富国 任洪清 冷海鹏 《护理管理杂志》 2019年第7期457-461,共5页
目的调查青年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乳腺癌心理社会适应问卷、社会影响量表和中文版安德森症状量表对277例青年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青年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社会适... 目的调查青年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乳腺癌心理社会适应问卷、社会影响量表和中文版安德森症状量表对277例青年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青年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总分为(126.34±24.41)分;居住情况、生育需求、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理分期、手术方式、病耻感、症状负担是青年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共解释总变异的56.7%。结论青年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处于较低水平,医务人员应针对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以提高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青年 心理社会适应 病耻感 症状负担
下载PDF
心内科PCI术后老年患者衰弱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1
9
作者 汤玉凤 王敏 姜云霞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24期3738-3740,3744,共4页
目的探讨心内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老年患者衰弱与生活质量相关性,旨在为促进临床决策及后期疾病管理提供基础。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24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 目的探讨心内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老年患者衰弱与生活质量相关性,旨在为促进临床决策及后期疾病管理提供基础。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24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Fried衰弱量表调查、SF-36中文版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CI、SF-36、GRACE、SAQ评分和Fried衰弱评分是影响老年PCI患者术前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下面积各7.235、7.124、6.842、6.675、6.652。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发现,衰弱、衰弱前期、正常赋值2、1和0时,老年PCI患者术前衰弱与生活质量(PF、RP、BP、GH、VI、SF、RE及MH等SF-36评分和AF、DS、PL等SAQ评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老年PCI患者术前、术后衰弱与生活质量(PF、RP、BP、GH、VI、SF、RE及MH等SF-36评分和AF、DS、PL等SAQ评分)呈负相关。围术期衰弱状态分值越高,SF-36评分和SAQ评分(PL、AF、DS)得分越低,生活质量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科 Fried衰弱评分 PCI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清单式管理在心外ICU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越 张南南 +3 位作者 庄璇 曲巍立 张成志 焦斌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6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清单式管理在心外ICU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择心外ICU护士37名为研究对象,实施清单式管理护理交接班3个月。比较实施前(2018年1月-3月)和实施后(2018年4月-6月)护士交接班质量、护士交接班时间、护士对患... 目的探讨清单式管理在心外ICU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择心外ICU护士37名为研究对象,实施清单式管理护理交接班3个月。比较实施前(2018年1月-3月)和实施后(2018年4月-6月)护士交接班质量、护士交接班时间、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情况。结果实施后,护理交接班质量评价量表中信息质量(t=3.276,P=0.002)、互动支持(t=4.335,P<0.001)、效率(t=3.361,P=0.001)维度评分及总分(t=6.538,P<0.001)均高于实施前。实施后,护理交接班时间平均为(10.08±0.37)s,短于实施前的(10.41±0.4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5,P<0.001)。实施后,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情况中既往史(t=4.782,P<0.001)、阳性实验室检查结果(t=2.848,P=0.006)、护理措施(t=2.943,P=0.005)、潜在并发症(t=3.362,P=0.001)、异常心理状况(t=2.731,P=0.008)项目评分及总分(t=3.510,P=0.001)均高于实施前。结论清单式管理可以提高心外ICU护理交接班质量,缩短护理交接班时间,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单式管理 护理交接班 心血管外科 护理质量
下载PDF
护士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 被引量:9
11
作者 高冬 黄霞 +5 位作者 贾培培 韩丽 郎晗旭 卢学萍 乔悦 莫明慧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239-2246,共8页
目的 构建一套科学、系统的护士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技术的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为护士的培养、考核和能力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形成护士应用ECMO技术核心能力评价... 目的 构建一套科学、系统的护士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技术的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为护士的培养、考核和能力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形成护士应用ECMO技术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初稿,2021年2月—4月,采用德尔菲法对6个省份的25名专家进行问卷函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共开展2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00%、92.59%,第2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6,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05(P<0.001)。最终构建的评价指标包括临床专业知识、临床实践技能、评判性思维能力、专业发展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管理能力、个人特质7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70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护士应用ECMO技术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对护士的培养、考核和能力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护士 专业能力 指标体系 德尔菲技术 护理管理研究
原文传递
膝关节置换术麻醉的优化策略:IPACK-收肌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 被引量:16
12
作者 郑芳玉 刘勇波 +4 位作者 黄辉 徐帅 马晓军 刘英志 褚海辰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1-564,共4页
目的评价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IPACK)-收肌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膝关节置换术的优化效应。方法择期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BMI 18~24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IPACK-收肌管阻... 目的评价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IPACK)-收肌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膝关节置换术的优化效应。方法择期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BMI 18~24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IPACK-收肌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IA组)和常规麻醉组(C组):股神经阻滞-腘窝上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全身麻醉诱导前,超声或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IA组行IPACK、收肌管阻滞,分别注射0.375%罗哌卡因15、25 ml;C组行股神经和腘窝上坐骨神经阻滞,分别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l。确认神经阻滞效果后,实施全凭静脉麻醉,维持BIS值40~60。术后采用舒芬太尼行PCIA,维持术后VAS评分≤3分。记录术后出PACU、24、48和72 h时股四头肌肌力评分;首次下地活动时间;术后患者清醒时足下垂、补救镇痛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对术后恢复满意度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IA组术后股四头肌肌力和术后恢复满意度评分升高,术后足下垂发生率降低,术后住院时间和首次下地活动时间缩短(P<0.05)。结论IPACK-收肌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可作为有助于膝关节置换术后转归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阻滞 麻醉 全身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原文传递
临床护理技能培训教学软件的开发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孙彤 魏丽丽 +3 位作者 谷如婷 张艳 李倩倩 王丝瑶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25-1231,共7页
目的开发并应用临床护理技能培训教学软件(以下简称“软件”),以探索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新方法。方法基于游戏化教学理论,融合临床护理技能操作知识,研发适配于各系列操作系统的移动教学软件,包含2个端口、6个模块,纳入13项临床护理技能... 目的开发并应用临床护理技能培训教学软件(以下简称“软件”),以探索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新方法。方法基于游戏化教学理论,融合临床护理技能操作知识,研发适配于各系列操作系统的移动教学软件,包含2个端口、6个模块,纳入13项临床护理技能操作。选取2020年5月—7月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A、B 2个院区的全部护理专业本科实习学生(以下简称“学生”)为研究对象,A院区共276名学生为试验组,B院区共293名学生为对照组,试验组在传统带教基础上应用软件开展临床技能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式,比较两组岗前、实习2个月后的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同时调查应用软件2个月后试验组学生及带教教师对软件的满意度。结果实习2个月后试验组13项临床技能操作考核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P<0.001),且高于其岗前成绩(P<0.001)。94.81%的学生对软件评价处于高满意度水平,91.33%的带教教师对软件评价处于高满意度水平。结论应用该软件能有效提高学生临床技能培训效果,丰富临床护理技能教学方法,学生及带教教师对该软件总体及各维度评价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习 技能培训 游戏化教学 护理实习生 软件开发
原文传递
临床护理技能游戏化教学培训软件的用户体验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丝瑶 谷如婷 +5 位作者 张艳 李倩倩 王静远 孙彤 陈凯 魏丽丽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9期1246-1251,共6页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技能游戏化教学培训软件("N-OPP"APP)的用户体验。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8—1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实习并且使用过"N-OPP"APP的537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技能游戏化教学培训软件("N-OPP"APP)的用户体验。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8—1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实习并且使用过"N-OPP"APP的537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N-OPP"APP用户体验测评问卷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37份,回收有效问卷529份,有效回收率为98.51%。结果529名护生的"N-OPP"APP用户体验测评问卷条目总均分为(3.89±0.47)分,操作性能、服务性能、使用感受、风险性维度条目均分分别为(3.87±0.65)、(4.04±0.60)、(3.90±0.70)、(3.42±0.62)分。不同学历、接触移动学习APP的时间、"N-OPP"APP使用时间和使用频率护生的使用感受、操作性能维度条目均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N-OPP"APP使用频率护生的服务性能维度条目均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N-OPP"APP使用频率护生的风险性维度条目均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OPP"APP的开发能够解决传统临床护理技能教学培训中的一些问题,帮助护生巩固护理技能,获得了护生较高的认可,可作为临床护理技能教学培训的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护理 护理技能 游戏化学习 用户体验 软件
原文传递
综合性护理在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实施价值研究
15
作者 王英 张梦阁 吕双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0057-0059,共3页
探究综合性护理对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护理成效。方法:72例患者,随机平分为对比组、综合组。对比心功能改善度、生活能力、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心功能改善度上,对比组69.44%<综合组94.44%(X2=7.604,P<0.05);在生活... 探究综合性护理对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护理成效。方法:72例患者,随机平分为对比组、综合组。对比心功能改善度、生活能力、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心功能改善度上,对比组69.44%<综合组94.44%(X2=7.604,P<0.05);在生活能力评分上,对比组(62.01±10.97)分<综合组(82.75±16.57)分(t=6.262,P<0.05);在不良反应上,对比组出血发生率52.78%>综合组27.78%(X2=4.677,P<0.05),对比组血栓发生率22.22%>综合组5.56%(X2=4.181,P<0.05)。结论:在实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身上应用综合性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术后心功能,并提升生活能力,减少不良事件,具有较大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护理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 护理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