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儿童腹膜后畸胎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朱荣坤
郭静
+7 位作者
张虹
邴春梅
张亚楠
段于河
董蒨
杨传民
郝希伟
邢茂青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02-207,共6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儿童腹膜后畸胎瘤手术中的诊疗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6例腹膜后畸胎瘤患儿的临床资料。16例患儿术前均行腹部动态增强CT扫描,9例术前在增强CT基础上...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儿童腹膜后畸胎瘤手术中的诊疗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6例腹膜后畸胎瘤患儿的临床资料。16例患儿术前均行腹部动态增强CT扫描,9例术前在增强CT基础上行计算机辅助系统CT三维重建,根据CAS重建结果进行精准的术前诊断与辅助手术规划,确定最佳手术方案。将其余7例未行CAS三维重建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之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情况及康复时间等。结果行CAS三维重建的9例患儿术前CAS三维重建结果清晰地显示出腹腔大血管、实质器官、肿瘤组织结构,可以从任意角度对肿瘤进行立体直观的观察,单独显示肿瘤与毗邻组织器官,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空间毗邻关系。CAS三维重建指导手术的患儿手术时间75~190 min,平均(111±34.41)min,术中出血量1~20 mL,平均(7±6.96)mL,输血率22.22%,住院时间6~10 d,平均(7±1.27)d;对照组手术时间110~200 min,平均(145±29.92)min,术中出血量2~100 mL,平均(30±34.48)mL,输血率42.9%,住院时间6~12 d,平均(8±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三维重建将CT二维平面图像转化成三维立体图像,可以全维度旋转、任意缩放、任意组合清楚显示肿瘤的大小及形态、血管的走行及形态、肿瘤与脏器及血管的解剖关系、侵犯情况,提高腹膜后畸胎瘤手术的精准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三维
腹膜后畸胎瘤
精准外科
儿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年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35
2
作者
尹春岚
曲慧利
+2 位作者
杨富国
任洪清
冷海鹏
《护理管理杂志》
2019年第7期457-461,共5页
目的调查青年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乳腺癌心理社会适应问卷、社会影响量表和中文版安德森症状量表对277例青年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青年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社会适...
目的调查青年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乳腺癌心理社会适应问卷、社会影响量表和中文版安德森症状量表对277例青年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青年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总分为(126.34±24.41)分;居住情况、生育需求、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理分期、手术方式、病耻感、症状负担是青年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共解释总变异的56.7%。结论青年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处于较低水平,医务人员应针对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以提高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青年
心理社会适应
病耻感
症状负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膝关节置换术麻醉的优化策略:IPACK-收肌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
被引量:
18
3
作者
郑芳玉
刘勇波
+4 位作者
黄辉
徐帅
马晓军
刘英志
褚海辰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1-564,共4页
目的评价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IPACK)-收肌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膝关节置换术的优化效应。方法择期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BMI 18~24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IPACK-收肌管阻...
目的评价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IPACK)-收肌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膝关节置换术的优化效应。方法择期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BMI 18~24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IPACK-收肌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IA组)和常规麻醉组(C组):股神经阻滞-腘窝上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全身麻醉诱导前,超声或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IA组行IPACK、收肌管阻滞,分别注射0.375%罗哌卡因15、25 ml;C组行股神经和腘窝上坐骨神经阻滞,分别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l。确认神经阻滞效果后,实施全凭静脉麻醉,维持BIS值40~60。术后采用舒芬太尼行PCIA,维持术后VAS评分≤3分。记录术后出PACU、24、48和72 h时股四头肌肌力评分;首次下地活动时间;术后患者清醒时足下垂、补救镇痛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对术后恢复满意度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IA组术后股四头肌肌力和术后恢复满意度评分升高,术后足下垂发生率降低,术后住院时间和首次下地活动时间缩短(P<0.05)。结论IPACK-收肌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可作为有助于膝关节置换术后转归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阻滞
麻醉
全身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膝
原文传递
题名
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儿童腹膜后畸胎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朱荣坤
郭静
张虹
邴春梅
张亚楠
段于河
董蒨
杨传民
郝希伟
邢茂青
机构
青岛大学
附属
医院
小儿
外科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
出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02-207,共6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BAI01B03)
文摘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儿童腹膜后畸胎瘤手术中的诊疗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6例腹膜后畸胎瘤患儿的临床资料。16例患儿术前均行腹部动态增强CT扫描,9例术前在增强CT基础上行计算机辅助系统CT三维重建,根据CAS重建结果进行精准的术前诊断与辅助手术规划,确定最佳手术方案。将其余7例未行CAS三维重建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之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情况及康复时间等。结果行CAS三维重建的9例患儿术前CAS三维重建结果清晰地显示出腹腔大血管、实质器官、肿瘤组织结构,可以从任意角度对肿瘤进行立体直观的观察,单独显示肿瘤与毗邻组织器官,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空间毗邻关系。CAS三维重建指导手术的患儿手术时间75~190 min,平均(111±34.41)min,术中出血量1~20 mL,平均(7±6.96)mL,输血率22.22%,住院时间6~10 d,平均(7±1.27)d;对照组手术时间110~200 min,平均(145±29.92)min,术中出血量2~100 mL,平均(30±34.48)mL,输血率42.9%,住院时间6~12 d,平均(8±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三维重建将CT二维平面图像转化成三维立体图像,可以全维度旋转、任意缩放、任意组合清楚显示肿瘤的大小及形态、血管的走行及形态、肿瘤与脏器及血管的解剖关系、侵犯情况,提高腹膜后畸胎瘤手术的精准性与安全性。
关键词
成像
三维
腹膜后畸胎瘤
精准外科
儿童
Keywords
Imaging,Three-Dimensional
Retroperitoneal Teratoma
Precise surgery
Child
分类号
R726.5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年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35
2
作者
尹春岚
曲慧利
杨富国
任洪清
冷海鹏
机构
青岛大学
护理学院
青岛大学
附属
医院
乳腺病诊疗中心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
出处
《护理管理杂志》
2019年第7期457-461,共5页
基金
山东省研究生优质教育优质课程研究项目[鲁学位(2017)1号]
文摘
目的调查青年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乳腺癌心理社会适应问卷、社会影响量表和中文版安德森症状量表对277例青年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青年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总分为(126.34±24.41)分;居住情况、生育需求、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理分期、手术方式、病耻感、症状负担是青年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共解释总变异的56.7%。结论青年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处于较低水平,医务人员应针对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以提高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
关键词
乳腺癌
青年
心理社会适应
病耻感
症状负担
Keywords
breast cancer
young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stigma
symptom burdens
分类号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膝关节置换术麻醉的优化策略:IPACK-收肌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
被引量:
18
3
作者
郑芳玉
刘勇波
黄辉
徐帅
马晓军
刘英志
褚海辰
机构
青岛大学
医学部
青岛大学
附属
医院
手术室
青岛大学
附属
医院
麻醉科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
出处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1-564,共4页
文摘
目的评价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IPACK)-收肌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膝关节置换术的优化效应。方法择期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BMI 18~24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IPACK-收肌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IA组)和常规麻醉组(C组):股神经阻滞-腘窝上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全身麻醉诱导前,超声或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IA组行IPACK、收肌管阻滞,分别注射0.375%罗哌卡因15、25 ml;C组行股神经和腘窝上坐骨神经阻滞,分别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l。确认神经阻滞效果后,实施全凭静脉麻醉,维持BIS值40~60。术后采用舒芬太尼行PCIA,维持术后VAS评分≤3分。记录术后出PACU、24、48和72 h时股四头肌肌力评分;首次下地活动时间;术后患者清醒时足下垂、补救镇痛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对术后恢复满意度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IA组术后股四头肌肌力和术后恢复满意度评分升高,术后足下垂发生率降低,术后住院时间和首次下地活动时间缩短(P<0.05)。结论IPACK-收肌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可作为有助于膝关节置换术后转归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神经传导阻滞
麻醉
全身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膝
Keywords
Nerve block
Analgesia,general
Arthroplasty,replacement,knee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儿童腹膜后畸胎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朱荣坤
郭静
张虹
邴春梅
张亚楠
段于河
董蒨
杨传民
郝希伟
邢茂青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青年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尹春岚
曲慧利
杨富国
任洪清
冷海鹏
《护理管理杂志》
2019
3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膝关节置换术麻醉的优化策略:IPACK-收肌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
郑芳玉
刘勇波
黄辉
徐帅
马晓军
刘英志
褚海辰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