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2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岛市中心血站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赵林 郑克芬 +1 位作者 李志涛 冯智慧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0-663,共4页
通过对青岛市中心血站10年间(2002~2012年)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总结,对青岛市中心血站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工作人员学历、卫生专业人员专业结构、中层干部的学历年年龄等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且总结了适合于本单位的有利... 通过对青岛市中心血站10年间(2002~2012年)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总结,对青岛市中心血站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工作人员学历、卫生专业人员专业结构、中层干部的学历年年龄等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且总结了适合于本单位的有利于采供血工作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并且付诸于实践,使本站10年来的人力资源管理取得了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 人力资源 管理
原文传递
青岛市中心血站采供血应急保障现状浅析——以11·22石油管线爆燃事故应急采供血保障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慧 《卫生软科学》 2015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结合"11·22"石油管线爆燃事故应急救援,检验采供血工作的应急能力,从现有的组织架构设计、社会投入成效、人员培训、献血者队伍建设、血液集中化管理模式等方面,对青岛市的血液应急保障能力、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必要性... 结合"11·22"石油管线爆燃事故应急救援,检验采供血工作的应急能力,从现有的组织架构设计、社会投入成效、人员培训、献血者队伍建设、血液集中化管理模式等方面,对青岛市的血液应急保障能力、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必要性及运用效果进行总结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 突发事件 应急能力 血液保障
下载PDF
青岛市中心血站胶州采血点无偿献血者梅毒血清学检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法政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第1期106-106,共1页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传播疾病。可以侵犯皮肤、黏膜及其他多种组织器官,可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病程中有时呈无症状的潜伏状态,主要经性接触和母婴垂直传播,而输注含梅毒螺旋体的血制品也是传染梅毒的重要途径...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传播疾病。可以侵犯皮肤、黏膜及其他多种组织器官,可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病程中有时呈无症状的潜伏状态,主要经性接触和母婴垂直传播,而输注含梅毒螺旋体的血制品也是传染梅毒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有资料显示梅毒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血液报废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提高输血安全,笔者对胶州采血点2007年1月~2008年12月10132名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血清学 采血点 无偿献血者 检测分析 中心血站 胶州 青岛市 母婴垂直传播
下载PDF
青岛市中心血站洗涤红细胞合理库存初探
4
作者 陈峰 王曙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13期259-260,共2页
目的对青岛市中心血站自2012年10月份施行洗涤红细胞库存后,证实其合理性和可行性。方法调查分析青岛市4家三甲医院2010~2013年4月洗涤红细胞使用及增长情况;调查青岛市中心血站成分科2010~2013年4月份加班制备急诊用洗涤红细胞次数... 目的对青岛市中心血站自2012年10月份施行洗涤红细胞库存后,证实其合理性和可行性。方法调查分析青岛市4家三甲医院2010~2013年4月洗涤红细胞使用及增长情况;调查青岛市中心血站成分科2010~2013年4月份加班制备急诊用洗涤红细胞次数。结果青岛市各医疗单位每年洗涤红细胞的用量在增长;青岛市中心血站加班制备洗涤红细胞的次数明显减少。结论青岛市中心血站洗涤红细胞的库存量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涤红细胞 制备 库存 合理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25家地级市中心血站全血制备成分血的供应影响分析
5
作者 葛晓芹 付恒 +21 位作者 胡官林 曹彩霞 杨维涛 王振兴 周国琼 付竹筠 孙婧雯 沈有华 燕锋 鲍琳 林富文 李丽 王泽颖 冯兰洁 周竞 康美艳 张剑 刘保霞 汤文隽 郭萍莉 李浩 邱艳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2期244-250,共7页
目的分析2017—2022年国内25家地市级中心血站全血制备的成分血供应情况是否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2022年国内25家中心血站红细胞成分血、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病原体灭活冰冻血浆、调剂红... 目的分析2017—2022年国内25家地市级中心血站全血制备的成分血供应情况是否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2022年国内25家中心血站红细胞成分血、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病原体灭活冰冻血浆、调剂红细胞成分血和冰冻血浆的发放数据,根据新冠疫情发生时间(2019年底),将发放数据分为两组,2017年、2018年、2019年为非新冠疫情组(简称非疫情组),2020年、2021年、2022年为新冠疫情组(简称疫情组)。结果2017—2022年,红细胞成分血发放量呈波动增长,2022年>2021年>2019年>2020年>2018年>2017年,2020年较2019年下降19724.12 U,呈负增长(–1.43%),与中心血站显著相关(P<0.05);冰冻血浆发放量呈逐年递增,2022年>2021年>2020年>2019年>2018年>2017年,与中心血站显著相关(P<0.05);冷沉淀凝血因子发放量基本呈逐年递增,2021年>2022年>2020年>2019年>2018年>2017年,2022年较2021年下降6303.72 U,呈负增长(–1.54%),与中心血站显著相关(P<0.05)。2020—2022年,病原体灭活冰冻血浆发放量呈波动增长;年度同比增长率2021年呈负增长,2022年呈正增长;调剂红细胞成分血发放量呈逐年递减,年度同比增长率呈负增长;调剂冰冻血浆发放量呈逐年递减,年度同比增长率呈负增长。结论国内25家中心血站全血制备成分血的供应情况地区差异大,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程度亦不同,总体上对2020年的供应能力影响最显著,血液调剂是新冠疫情期间保证血液供应的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血液供应 红细胞成分血 冰冻血浆 冷沉淀凝血因子 病原体灭活冰冻血浆
下载PDF
国内20家中心血站红细胞制品生产率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许岚 郭贺龙 +18 位作者 朱丽莉 付恒 李运琴 沈有华 袁强 张剑 刘亚军 梅飞 燕锋 杨效鹃 张晓娟 刘瑞 鲍琳 孙婧雯 王振兴 周健 李浩 李继明 傅强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3年第2期210-214,共5页
目的了解国内20家中心血站红细胞制品的生产情况,为提高生产率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国内20家血站2017年—2021年红细胞制品生产的相关数据,对全血采集量、采血效率、红细胞成分血报废率、红细胞库存使用效率、红细胞制品生产率数据进... 目的了解国内20家中心血站红细胞制品的生产情况,为提高生产率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国内20家血站2017年—2021年红细胞制品生产的相关数据,对全血采集量、采血效率、红细胞成分血报废率、红细胞库存使用效率、红细胞制品生产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7年—2021年国内20家中心血站全血采集量年均增长4.38%,采血效率为96%,红细胞成分血报废率为1.51%,红细胞库存使用效率为97.79%,红细胞制品生产率为96.92%。结论红细胞制品生产率高,但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细化影响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采集 红细胞制品 采血效率 血液报废 生产率
下载PDF
我国部分中心血站从业人员离职率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许守广 高伟 +19 位作者 沈有华 郭贺龙 汪鹏 翟方丽 鲍琳 张晓玲 吕世伟 燕锋 张剑 禇新建 李浩 蔡晓波 桂丽 王振兴 吴炜 李丽 张秀琪 陈洋 华敏玉 傅强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3年第7期82-86,共5页
目的调查中心血站从业人员离职率现状,探讨影响中心血站员工队伍稳定的相关因素,为合理规划中心血站人力资源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国22家中心血站2017年-2020年从业人员离职率数据,采用Excel 2007、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 目的调查中心血站从业人员离职率现状,探讨影响中心血站员工队伍稳定的相关因素,为合理规划中心血站人力资源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国22家中心血站2017年-2020年从业人员离职率数据,采用Excel 2007、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家中心血站2017年-2020年员工离职率平均为(2.70±1.38)%,各岗位员工离职率从(3.28±3.12)%到(6.55±7.42)%不等,不同岗位平均离职率从高至低依次为成分制备>供血>血液采集>其他>血液检验。员工离职率按区域分布为南部地区>西部地区>北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按供血服务人口分布为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员工因病缺席率平均为(1.58±1.19)%。结论我国中心血站发展不均衡,从业人员离职率受供血服务人口、从事工作岗位及个人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中心血站应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措施,如增加人员编制、合理安排岗位、优化激励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血站 从业人员 离职率 血液质量
下载PDF
协同管理在采供血工作应用的探讨——以青岛市中心血站为例
8
作者 丁慧 陶诚 《IT经理世界》 2021年第11期15-16,共2页
协同管理是新时代企业必须具备的软实力,能创造出大于各个部分简单加和的企业价值,使企业真正在较高的层次上成为一个整体。在当下的信息技术和数字化高速发展时代背景下,协同管理理念逐渐成为各类组织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和依据。采供... 协同管理是新时代企业必须具备的软实力,能创造出大于各个部分简单加和的企业价值,使企业真正在较高的层次上成为一个整体。在当下的信息技术和数字化高速发展时代背景下,协同管理理念逐渐成为各类组织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和依据。采供血机构作为卫生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持续高质量发展,确保满足不断增长的临床用血需求,也需要按照协同管理理论,结合采供血工作实际,深度思考协同管理在采供血工作中实际应用效果,提出可行性建议,助力青岛市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管理 采供血 应用
原文传递
无偿献血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提升策略研究——以青岛市中心血站实践为例
9
作者 任霄惠 盛健 《IT经理世界》 2022年第9期129-132,共4页
微信公众号是无偿献血的重要宣传手段之一,其运营模式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升级。本文以“青岛市中心血站”微信公众号为个案,总结了无偿献血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中的经验,探讨了无偿献血微信公众号影响力和传播力的提升途径和策略,以期... 微信公众号是无偿献血的重要宣传手段之一,其运营模式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升级。本文以“青岛市中心血站”微信公众号为个案,总结了无偿献血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中的经验,探讨了无偿献血微信公众号影响力和传播力的提升途径和策略,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微信公众号 影响力 运营策略
原文传递
2013年青岛市中心血站分散工作模式下职工手卫生依从性调查
10
作者 李英兰 《预防医学论坛》 2016年第7期508-510,共3页
目的通过对分散工作模式下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综合干预措施的探讨,促进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达到知信行改变。方法 2013年3月在青岛市中心血站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对手卫生进行干预,选取有监控装置采血单元的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比较干预... 目的通过对分散工作模式下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综合干预措施的探讨,促进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达到知信行改变。方法 2013年3月在青岛市中心血站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对手卫生进行干预,选取有监控装置采血单元的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比较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性的变化。结果干预前:手卫生应洗手2 476人次,实际洗手1 330人次,依从率为53.47%;正确洗手724人次,正确率为54.44%。干预后:手卫生应洗手2 595人次,实际洗手2 137人次依从率82.35%;正确洗手1 947人次,正确率为91.11%。干预前后依从率和正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取的综合干预措施显著提高了血站采血人员手卫生的依从率和正确率,达到手卫生知信行改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工作模式 综合干预 手卫生 依从性
原文传递
青岛市主城区2021年无偿献血者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慧 戴梓宁 钟芸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3期68-69,共2页
目的根据青岛市主城区捐献全血的人群分布特征,分析无偿献血长效招募机制建设。方法2021年1—12月青岛市主城区捐献全血的无偿献血者57628人次,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偿献血者中,男37555人次,女20... 目的根据青岛市主城区捐献全血的人群分布特征,分析无偿献血长效招募机制建设。方法2021年1—12月青岛市主城区捐献全血的无偿献血者57628人次,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偿献血者中,男37555人次,女20073人次;年龄18~24岁占比最高(47.1%),其次为25~34岁(19.7%);文化程度以本科占比最高(42.1%),其次为专科(26.8%);职业分布以学生占比最高(39.0%),企业员工次之(24.6%)。结论针对不同献血人员群体,用发展的眼光找到适合当地的无偿献血招募长效运行模式,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用血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结构 无偿献血 招募机制
下载PDF
山东省血站献血服务、成分制备及血液供应过程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的应用
12
作者 吴玉清 周洪 +25 位作者 张志杰 戎志全 李雪梅 宋哲 赵淑红 杨忠思 刘群 朱琳 范晓娟 孙庶丽 张韦 韩金玉 黄海燕 刘广彩 陈平 安宪武 张惠 任俊霞 李雪晶 杨晨曦 周博 叶辉 谯铭铭 申华 贡觉顿珠 庄云龙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75-282,共8页
目的建立有效的献血服务、成分制备及血液供应过程质量指标监测体系,客观地评价血液采集、制备和供应过程的质量控制水平,促进血站采供血过程的持续优化和标准化管理。方法建立覆盖采供血全过程的献血服务、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供... 目的建立有效的献血服务、成分制备及血液供应过程质量指标监测体系,客观地评价血液采集、制备和供应过程的质量控制水平,促进血站采供血过程的持续优化和标准化管理。方法建立覆盖采供血全过程的献血服务、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供应和质量控制的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向山东省17家血站发放《采供血过程质量监测指标统计表》,明确指标定义和计算公式,收集各血站2022年1—12月质量监测指标数据,利用SPSS25.0软件对其中的献血服务(10个)、成分制备(7个)和血液供应(4个)3个方面21个质量监测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比较了不同规模血站质量监测指标的差异。结果17家血站献血服务过程质量监测指标平均值分别为:定期献血者比例44.66%(2233/5000)、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22%(11/50)、非标量全血采集率0.46%(23/5000)、HBsAg初筛漏检率0.052%(13/25000)、血液采集一针率99.42%(4971/5000)、双份单采血小板采集率86.49%(173/200)、400 mL全血采集率66.50%(133/200)、献血者满意度99.25%(397/400)、带旁路留样系统全血采集袋使用率82.68%(2067/2500)、血液采集职业暴露发生数1例;定期献血者比例和400 mL全血采集率具有较强的正相关(P<0.05);大型血站双份单采血小板采集率、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非标量全血采集率显著低于中、小型血站(P<0.05)。17家血站成分制备过程质量监测指标平均值分别为:血液成分制备血袋破损率0.03%(3/10000)、乳糜血报废率3.05%(61/2000)、溶血报废率0.13%(13/10000)、贴签错误发生数0.06件、血液导管渗漏数8袋、血液穿刺/接驳渗漏数2.76袋、耗材不合格数0.59件;大型血站溶血报废率显著低于中型和小型血站(P<0.05)、大型和中型血站乳糜血报废率显著低于小型血站(P<0.05)。17家血站血液供应过程质量监测指标平均值分别为:血液制剂过期报废率0.023%(23/100000)、血液制剂储存发放破损率0.009%(9/100000)、退血报废率0.106%(53/50000)、用血医院服务满意度99.16%(2479/2500)。不同血站之间血液制剂储存发放破损率与血液成分制备血袋破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中和小型血站之间定期献血者比例、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非标量全血采集率、400 mL全血采集率、双份单采血小板采集率,血液成分制备血袋破损率、乳糜血报废率、溶血报废率、血液制剂过期报废率、血液制剂储存发放破损率和退血报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山东省血站献血服务、成分制备及血液供应过程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的建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够客观评价血站采供血过程质量管理水平,推进全省血液管理同质化和标准化发展,为今后开展血站综合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 献血服务 成分制备 血液供应 质量监测指标体系 比对
原文传递
山东省血站质量控制监测指标体系的应用
13
作者 刘群 吴玉清 +23 位作者 李雪梅 杨忠思 宋哲 戎志全 赵淑红 朱琳 范晓娟 孙庶丽 张韦 韩金玉 李雪晶 周博 杨晨曦 黄海燕 刘广彩 陈凯 安宪武 张惠 任俊霞 叶辉 谯铭铭 申华 贡觉顿珠 庄云龙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67-274,共8页
目的建立有效的血站血液质量控制监测指标体系,对采供血质量控制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客观评价血液质量控制过程的差距,促进血站血液质量控制的持续提升和标准化管理。方法建立覆盖采供血全过程的献血服务、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供应... 目的建立有效的血站血液质量控制监测指标体系,对采供血质量控制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客观评价血液质量控制过程的差距,促进血站血液质量控制的持续提升和标准化管理。方法建立覆盖采供血全过程的献血服务、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供应和质量控制的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向山东省17家血站发放《采供血过程质量监测指标统计表》,明确指标定义和计算公式,收集各血站2022年1—12月质量监测指标数据,利用SPSS25.0软件对其中的质量控制(20个)的质量监测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7家血站关键设备监测合格率、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关键物料监测合格率、血液质量检查项目合格率平均值分别为99.47%、99.51%、99.95%和98.99%,不同规模血站间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质量检查项目总数与血液制备总量皮尔逊相关系数r=0.645(P<0.05)。检验报废率、非检验报废率平均值为1.14%、3.36%,在不同规模血站间的报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糜血报废率平均为3.07%,乳糜血报废率与非检验报废率成正相关(r=0.9813,P<0.05),实施乳糜血控制措施的血站和未实施控制措施的血站之间的乳糜血报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色泽异常报废率、非标量血液报废率、血袋破损报废率、溶血报废率、血液蛋白析出报废率、血液凝块报废率平均值为0.20%、0.14%、0.06%、0.06%、0.02%、0.02%,6项指标在大、中、小规模血站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液过期报废率、其他因素报废率、保密性弃血报废率、不合格标本血报废率平均值为0.02%、0.05%、0.003%、0.004%。气泡血报废率为0.015%,异物血报废率和标签不合格血报废率均为0。结论山东省血站质量控制监测指标体系能够监测过程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有利于血站自身和血站之间的比对,取长补短,持续提升全省采供血质量控制水平,推进全省血液质量管理同质化和标准化发展,以及为开展血站综合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 质量控制 监测指标体系 比对
原文传递
山东省血站血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
14
作者 刘群 李雪梅 +14 位作者 吴玉清 戎志全 杨忠思 宋哲 赵淑红 朱琳 孙庶丽 张韦 韩金玉 范晓娟 叶辉 谯铭铭 申华 贡觉顿珠 庄云龙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49-257,共9页
目的构建山东省血站血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以期持续提升血液质量和标准化管理。方法通过文献、标准等检索,结合采供血实际工作,以采供血业务过程关键控制点为导向,拟定血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经2轮德尔菲法专家征询和论证,运用主观加权... 目的构建山东省血站血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以期持续提升血液质量和标准化管理。方法通过文献、标准等检索,结合采供血实际工作,以采供血业务过程关键控制点为导向,拟定血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经2轮德尔菲法专家征询和论证,运用主观加权和层次分析法分析各指标权重,又经6个月的试行,完成对指标内容的修订和完善。结果构建了覆盖采供血全过程的血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5项,分别为献血服务、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供应和质量控制;二级指标72项,包含指标含义、计算公式等。2轮专家征询意见和2轮论证会议,修订指标17项,并通过主观加权和层次分析法获得指标权重,经试行的局部微调,形成了血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结论首次构建覆盖采供血业务全过程的血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可有效评价血站质量管理水平,为打造山东省血液质量管理“一盘棋”发展模式、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 采供血 质量监测指标体系
原文传递
山东省血站血液检测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的应用
15
作者 李雪梅 翟玮玮 +24 位作者 杨忠思 赵淑红 吴玉清 刘群 宋哲 戎志全 孙庶丽 范晓娟 张韦 韩金玉 朱琳 安宪武 张惠 任俊霞 李雪晶 杨晨曦 周博 黄海燕 刘广彩 陈平 叶辉 谯铭铭 申华 贡觉顿珠 庄云龙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58-266,共9页
目的通过量化监控和趋势分析对血站血液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水平做出客观评价,并以此促进血站血液检测实验室同质化水平和标准化管理。方法建立覆盖采供血全过程的献血服务、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供应和质量控制的质量监测指标体系,... 目的通过量化监控和趋势分析对血站血液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水平做出客观评价,并以此促进血站血液检测实验室同质化水平和标准化管理。方法建立覆盖采供血全过程的献血服务、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供应和质量控制的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向山东省17家血站发放《采供血过程质量监测指标统计表》,明确指标定义和计算公式,收集各血站2022年1—12月质量监测指标数据,利用SPSS23.0软件对其中血液检测(31个)的质量监测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家血站实验室血清学检测不合格项目占比为ALT 55.84%、HBsAg 13.63%、抗-HCV 5.08%、抗-HIV 5.62%、抗-TP 18.18%、其他因素(主要标本不合格)1.65%。检测不合格率和中位数分别为(1.23±0.57)%与1.11%,ALT不合格率和中位数分别为(0.74±0.53)%与0.60%,检测不合格率与ALT不合格率呈正相关(r=0.974,P<0.05)。HBsAg不合格率为(0.15±0.09)%,抗-HCV不合格率为(0.05±0.04)%,抗-HIV不合格率为(0.06±0.03)%,抗-TP不合格率为(0.20±0.05)%。17家血站实验室标本不合格率均值为0.21‰,标本溶血率均值为0.08‰,标本容量不足率均值为0.01‰,标本血细胞比容异常率0.02‰。17家血站实验室4种HBsAg、抗-HCV、抗-HIV试剂和3种抗-TP试剂复检符合率均有差异(P<0.05)。ELISA试剂使用率为(114.56±3.30)%,ELISA中断率为(10.23±7.05)‰,ELISA失控率为(0.90±1.17)‰,失控率与中断率、试剂使用率均不存在相关性(均为P>0.05),中断率与试剂使用率呈正相关(r=0.592,P<0.05)。所有血站共检出HBV DNA阳性标本443份,不合格率为3.78/万;检出HCV RNA阳性标本15份,不合格率为0.13/万;检出HIV RNA阳性标本5份,不合格率为0.04/万。NAT不合格率为(0.72±0.04)‰,NAT单反应率为(0.39±0.02)‰,HBV DNA单反应率为(0.36±0.02)‰,NAT单反应率与HBV DNA单反应率呈正相关(r=0.886,P<0.05)。3家血站实验室(C、F、H)使用单检核酸检测系统的鉴别阳性率有差异(P<0.05)。17家血站实验室使用混样检测模式的拆分率中位数为36.36%,NAT无效批次率中位数为0.67%,NAT无效结果率中位数为0.07‰。ELISA双试剂检测结果一致率为(99.63±0.24)%,设备故障天数中位数为14 d。采血部门血型检测错误率为0.14‰。结论山东省血站血液检测过程质量监测指标体系能够监测实验前、中、后各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指导实验室质量控制水平持续提升。血液检测质量监测指标的应用将推进全省血液质量管理同质化和标准化发展,为开展血站综合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 血液检测 质量监测指标体系
原文传递
青岛市民营医院输血科(血库)现状调查
16
作者 刘晓霞 吴玉清 +1 位作者 李芹 李志涛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3年第8期90-93,共4页
目的了解青岛市民营医院输血科(血库)发展现状,探索民营医院输血学科发展方向。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及管理平台收集青岛市34家民营医院输血科(血库)发展现状数据,采用Excel软件汇总,使用百分比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3家(38.24%)医院设... 目的了解青岛市民营医院输血科(血库)发展现状,探索民营医院输血学科发展方向。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及管理平台收集青岛市34家民营医院输血科(血库)发展现状数据,采用Excel软件汇总,使用百分比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3家(38.24%)医院设置独立输血科(血库);4家医院输血科(血库)房屋使用面积达标;部分二级民营医院人力资源未达到标准要求;4家医院开展自体输血;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均使用较少;30家二级及以下民营医院室间质评出现错误较多。结论青岛市民营医院在输血科(血库)的基础设施、人力配置、输血技术与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建议通过提升管理水平、完善行业标准、实现患者血液管理等措施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市 民营医院 输血科 血库 血液质量
下载PDF
青岛市农村地区2021—2022年度无偿献血现状的调查研究
17
作者 赵睿 王一清 张津铨 《中国农村卫生》 2023年第6期34-34,41,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农村居民对于无偿献血的认知状况,旨在后续的现代化无偿献血管理中,为我国无偿献血管理工作提供政策制定依据与参考。方法本次研究以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对该时段内4个乡镇和8个街道办事处中18~55岁的人群共... 目的探讨分析农村居民对于无偿献血的认知状况,旨在后续的现代化无偿献血管理中,为我国无偿献血管理工作提供政策制定依据与参考。方法本次研究以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对该时段内4个乡镇和8个街道办事处中18~55岁的人群共计1000名作为研究实验对象,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相关人员根据调查结果,了解所有群体的献血依从性和知识了解度,并对最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1000名居民中对于无偿献血政策和知识具有正确认知的群体人数及占比为346名(34.60%),知道定期献血对健康有利的群体为368名(36.80%),而在1000名居民中,526名(52.60%)居民表示愿意参加无偿献血。结论我国农村居民对于献血工作的依从性和认知度相对较低,这与我国的无偿献血相关政策和知识宣传力度存在一定关联,需要做好农村居民的无偿献血健康教育工作,使农村居民的无偿献血工作效果得到提升,农村献血工作开展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地区 无偿献血 调查研究
下载PDF
青岛市四所综合性医院成分输血的现状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月香 张晓兰 王鹏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分析青岛市4所综合性医院成分输血现状。方法对青岛市4所综合性医院用血总体情况进行统计并计算各种成分输血率。结果4所医院成分输血率已达较高水平(99.85%~99.96%),成分输血以浓缩红细胞(48.49%)、机采血小板(50.79%)为主,冷沉淀... 目的分析青岛市4所综合性医院成分输血现状。方法对青岛市4所综合性医院用血总体情况进行统计并计算各种成分输血率。结果4所医院成分输血率已达较高水平(99.85%~99.96%),成分输血以浓缩红细胞(48.49%)、机采血小板(50.79%)为主,冷沉淀为0.73%,白细胞用量为零,血浆用量较大。结论青岛市4所综合性医院的成分输血率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但血浆存在滥用现象,冷沉淀等特殊成分的利用开发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输血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浆
下载PDF
HPA-1-6/17基因多态性与青岛市血小板减少症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成枫 许宏 +1 位作者 肖淑欣 赵洪国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0年第5期521-526,共6页
目的检测青岛市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1-6/17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与ITP疾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2016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确诊收治的ITP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20... 目的检测青岛市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1-6/17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与ITP疾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2016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确诊收治的ITP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为对照组,采用QIAamp DNA Blood Mini Kit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利用PCR-SSP技术对HPA-1-6/17进行基因分型。结果青岛市ITP患者及正常人群HPA基因多态性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P>0.05);ITP组患者与正常人HPA1-2、HPA4-6、HPA17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PA-3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ITP组患者HPA-3 aa基因型频率显著降低(P<0.05),HPA-3 bb基因型频率显著升高(P<0.05);ITP患者HPA-3a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PA-3b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PA-3b基因频率升高与ITP遗传易感性有关(P<0.05)。结论HPA-3系统与ITP疾病发生有关,ITP患者HPA-3b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能是ITP发病的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遗传易感性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青岛市“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被引量:10
20
作者 丁慧 陶诚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6年第6期93-96,共4页
目的构建一套符合当前形势,且科学、操作简便的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运用文献回顾法、专家咨询法,结合"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分别确定了5个一级指标和45个二级指标、3个一级指标和45个二级... 目的构建一套符合当前形势,且科学、操作简便的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运用文献回顾法、专家咨询法,结合"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分别确定了5个一级指标和45个二级指标、3个一级指标和45个二级指标的两套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城市 专家咨询法 指标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