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岛市0~18岁儿童单纯肥胖症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
1
作者 傅平 周继勇 +2 位作者 王文媛 高岩 于双玉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2841-2843,共3页
目的:了解青岛市城区儿童单纯肥胖症流行特点,为相关政策及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抽取15791例城区0~18岁儿童为调查对象,其中男8062例(51.05%),女7729例(48.95%)。测量身长(高)体重,根据美... 目的:了解青岛市城区儿童单纯肥胖症流行特点,为相关政策及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抽取15791例城区0~18岁儿童为调查对象,其中男8062例(51.05%),女7729例(48.95%)。测量身长(高)体重,根据美国卫生统计中-6/疾病控制中心(NCHS/CDC)参照人群值,体重≥身高别体重的10%~19%为超重,≥20%为肥胖。结果:青岛市城区0-18岁儿童单纯肥胖症的总检出率为10.48%,男童为12.68%,女童为8.19%。超重总检出率为16.28%,总肥胖超重比为0.64。0~7岁儿童肥胖检出率为6.43%,超重检出率为17.54%;~13岁儿童肥胖检出率为16.64%,超重检出率为12.32%;~18岁儿童肥胖检出率为18.72%,超重检出率为15.73%。脂肪重聚年龄(AR)为3岁;脂肪重聚比ARRI男童为1.1、女童为1.7;ARR2男童为1.2、女童为1.7。结论:青岛市城区0~18岁儿童单纯肥胖和超重检出率较高,已成为影响青岛地区儿童健康的重要因素,有效防治单纯肥胖症是当今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肥胖 超重 检出率
原文传递
我国11城市3~6岁儿童单纯肥胖症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0
2
作者 李晓慧 丁宗一 +11 位作者 文红 王文媛 王念蓉 王红 向伟 陈斌 郭建华 钟燕 陈社菊 黄哲 张晶 蒋竞雄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探索我国城市3~6岁儿童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与肥胖的关系,为制订儿童肥胖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分别从成都、济南、深圳、沈阳、上海、重庆、郑州、西安、长沙、青岛和海口11个城市中随机抽取3个城区,每个城区随... 目的探索我国城市3~6岁儿童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与肥胖的关系,为制订儿童肥胖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分别从成都、济南、深圳、沈阳、上海、重庆、郑州、西安、长沙、青岛和海口11个城市中随机抽取3个城区,每个城区随机抽取幼儿园6所,所有在园儿童进行体格测量,以WHO的身高标准体重加2个标准差作为肥胖判断标准。将调查中确诊的单纯肥胖症儿童与同性别、同年龄、同班级的正常体重儿童进行1∶2配对后,对所有肥胖儿童和配对的正常体重儿童进行家长自填问卷调查,回收的完整调查问卷中2218份肥胖问卷和5380份正常体重问卷,分别作为本研究的肥胖组和对照组。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出生体重(OR=1.48)、母亲受教育程度低(OR=1.20)、父母超重(OR=1.55、OR=1.81)、每周食用甜饮料≥3次(OR=1.34)、食欲好(OR=4.07)、进食速度快(OR=2.77)、4个月前非纯母乳喂养(OR=1.71)为儿童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分别有45.6%和84.9%的肥胖儿童家长对儿童体型和肥胖对健康危害的认识做出不正确的评价和存在错误认识;分别有53.4%、43.3%和51.2%的肥胖儿童家长有鼓励进食、食物奖励和不限制零食的行为。结论 3~6岁儿童肥胖的发生与家庭养育环境密切相关,喂养方式、饮食习惯和错误的育儿观念是儿童肥胖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儿童 学龄前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高压氧对孤独症儿童的干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万金娥 李音 +4 位作者 马遥 衣明纪 谷健 王淑珍 王培嵩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干预对孤独症儿童的行为和家庭环境的影响,评价高压氧治疗对孤独症儿童的疗效。方法遴选68名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门诊就诊的孤独症儿童,经患儿家长知情同意后分为2组:高压氧结合康复训练组(高压氧组... 目的观察高压氧干预对孤独症儿童的行为和家庭环境的影响,评价高压氧治疗对孤独症儿童的疗效。方法遴选68名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门诊就诊的孤独症儿童,经患儿家长知情同意后分为2组:高压氧结合康复训练组(高压氧组)和单纯康复训练组(对照组)。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评价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特点及家庭特征,研究高压氧干预对孤独症儿童的疗效。结果高压氧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行为检查量表(ABC)总分、交往、生活自理因子得分降低(分别为54.23±14.63、63.42±20.15,t=-2.031,P=0.047;13.07±4.98、16.23±6.19,t-2.190,P=0.032;10.104-4.18、13.874-5.08,t=-3.161,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庭环境方面亲密度和情感表达得分增高(分别为7.90±0.662、7.19±1.62,t=2.215,P=0.031;5.97±1.35、5.06±1.46,t=2.503,尸=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孤独症儿童较单纯康复训练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孤独症谱系障碍 家庭环境
原文传递
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7例早期临床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立琴 何怡峰 +3 位作者 宋扬 徐宁 傅平 于双玉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27-128,130,共3页
[目的]总结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缺乏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以期为BH4缺乏症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青岛市1998-2002年经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为高苯丙氨酸血症,以后临床高度可疑并进一步确诊的7例BH4... [目的]总结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缺乏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以期为BH4缺乏症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青岛市1998-2002年经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为高苯丙氨酸血症,以后临床高度可疑并进一步确诊的7例BH4缺乏症患儿进行分析。[结果]7例临床高度可疑患儿经尿蝶呤分析及BH4负荷试验均确诊为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缺乏所致BH4缺乏症,生物蝶呤B%<10%,经BH4、左旋多巴和5-羟色氨酸治疗后神经系统症状改善。[结论]对所有高苯丙氨酸血症患者应进行BH4缺乏症的筛查,无条件筛查时,应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尽早确诊,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苯丙氨酸血症 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 临床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远期神经精神发育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周继勇 傅平 《医学综述》 2008年第8期1220-1223,共4页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为儿科内分泌常见病之一,是由于各种先天性因素引起患儿生后甲状腺功能减退,从而导致体格和神经心理发育严重受损的疾病。研究发现,诸多因素与CH患儿的体格和神经心理发育的预后密切相关,如CH的不同致病原因...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为儿科内分泌常见病之一,是由于各种先天性因素引起患儿生后甲状腺功能减退,从而导致体格和神经心理发育严重受损的疾病。研究发现,诸多因素与CH患儿的体格和神经心理发育的预后密切相关,如CH的不同致病原因、开始治疗的时间、治疗药物及治疗剂量的选择、早期的干预及孕母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神经精神发育 影响因素 儿童
下载PDF
铁缺乏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被引量:2
6
作者 衣明纪 张小芳 胡晓燕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113-1115,共3页
铁缺乏是常见的单一营养素缺乏,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铁缺乏加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s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症状,铁剂补充可以改善ADHD症状,儿童早期铁缺乏影响ADHD对治疗药物的反应。本文对铁缺乏与ADHD的关系以及... 铁缺乏是常见的单一营养素缺乏,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铁缺乏加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s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症状,铁剂补充可以改善ADHD症状,儿童早期铁缺乏影响ADHD对治疗药物的反应。本文对铁缺乏与ADHD的关系以及可能的机制进行总结,建议在ADHD的诊疗过程中常规评价患儿的铁营养状况,发现问题及早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缺乏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 儿童
原文传递
147名单纯肥胖儿膳食调查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文媛 何怡峰 +1 位作者 李晓华 于双玉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3年第4期240-241,共2页
关键词 单纯肥胖儿 膳食 调查 蛋白质 脂肪
下载PDF
加强医患沟通 提高追访质量 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
8
作者 张立琴 傅平 +1 位作者 何怡峰 宋扬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2292-2293,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 医患沟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追访 质量 法律纠纷 人口素质 执法工作 可疑患儿
下载PDF
幼儿园儿童单纯性肥胖综合干预方案效果观察 被引量:15
9
作者 何怡峰 王文媛 +4 位作者 傅平 孙云 于双玉 陈茹 王玉霞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3-336,共4页
目的 观察以幼儿园为单位对单纯性肥胖儿童实行综合干预控制体重的效果。方法家园结合 ,通过家长会、保教人员培训、园领导督导考评等措施 ,推行行为矫正、适量运动、饮食调整的体重控制方案。设肥胖干预组 2 4例、肥胖对照组 19例、... 目的 观察以幼儿园为单位对单纯性肥胖儿童实行综合干预控制体重的效果。方法家园结合 ,通过家长会、保教人员培训、园领导督导考评等措施 ,推行行为矫正、适量运动、饮食调整的体重控制方案。设肥胖干预组 2 4例、肥胖对照组 19例、正常对照组 2 0例 ,通过观察体重、身高及体块指数等指标判定体重控制效果及是否影响儿童身高增长。结果 干预组及对照组肥胖儿体重控制总体有效率分别为 91 7%、15 8% ;干预组年人均体重增长较对照组低 4 1kg ;干预组体块指数下降显著低于肥胖对照组 (P <0 0 1) ;干预组身高增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针对幼儿园儿童的特点 ,将肥胖矫治工作制定成以幼儿园为单位的、简明可行的实施方案 ,由园领导、保教人员、肥胖儿童、儿保医师、家长共同参与实施 ,对控制幼儿园儿童肥胖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单纯性肥胖症 干预方法 体重控制 治疗效果 行为习惯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α-D_3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效果
10
作者 何怡峰 张立琴 +2 位作者 王文媛 戴向芬 李晓华 《齐鲁医学杂志》 2004年第6期505-506,共2页
①目的 观察α D3 治疗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效果。②方法 选择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病儿 78例 ,随机分为两组 ,α D3 组 4 0例 ,应用α D3 0 .12 5~ 0 .375 μg/d口服治疗 ,疗程 30d ;VitD3 组 38例 ,应用VitD3 15~ 2 0万单... ①目的 观察α D3 治疗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效果。②方法 选择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病儿 78例 ,随机分为两组 ,α D3 组 4 0例 ,应用α D3 0 .12 5~ 0 .375 μg/d口服治疗 ,疗程 30d ;VitD3 组 38例 ,应用VitD3 15~ 2 0万单位行一次性肌肉注射治疗 ,观察两组病儿相关临床症状、血BALP变化、血清钙均值变化。③结果 两组病儿治疗前后相关临床症状、血BALP变化、血清钙磷均值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χ2 =0 .0 3~ 0 .39,t=0 .2 8,P >0 .0 5 )。④结论 α D3 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D3 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完全母乳喂养婴儿超重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音 衣明纪 胡晓燕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6-368,共3页
目的探讨3~4月龄完全母乳喂养婴儿发生超重的危险因素,为儿童肥胖的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7-10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和青岛市市北区妇幼保健院符合条件的3~4月龄婴儿340名作为研究对象。男182例(53.5%),女158例(46... 目的探讨3~4月龄完全母乳喂养婴儿发生超重的危险因素,为儿童肥胖的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7-10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和青岛市市北区妇幼保健院符合条件的3~4月龄婴儿340名作为研究对象。男182例(53.5%),女158例(46.5%)。自行设计婴儿生长发育情况调查问卷,对抚养者进行一般状况和婴儿超重危险因素调查;测量婴儿的体格生长指标。按照喂养方式的不同分为完全母乳喂养婴儿组(162例)和非完全母乳喂养婴儿组(178例)。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完全母乳喂养婴儿发生超重的危险因素。结果 3~4月龄婴儿超重的流行情况:3~4月龄婴儿超重检出率为17.6%,男婴和女婴的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6.5%、1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5,P=0.546)。完全母乳喂养组婴儿的超重检出率高于非完全母乳喂养组婴儿(χ2=4.457,P=0.035)。完全母乳喂养组男婴的超重检出率(22.2%)高于非完全母乳喂养组男婴(13.5%)(χ2=6.108,P=0.013),而2种不同喂养方式组女婴的超重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月龄完全母乳喂养婴儿超重的危险因素:父亲文化水平高、经阴道分娩、每次喂养持续时间长、喂养间隔时间短以及夜间喂养次数较多是3~4月龄完全母乳喂养婴儿发生超重的危险因素。结论完全母乳喂养婴儿超重现象较严重,为预防超重发生,改善喂养行为是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超重 危险因素 婴儿
原文传递
枫糖尿病患者家系基因突变分析及产前诊断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楠 韩连书 +7 位作者 叶军 邱文娟 张惠文 龚珠文 张雅芬 顾学范 朱建幸 张立琴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94-499,共6页
目的分析枫糖尿病(maples yrup urinedisease,MSUD)患者家系基因突变情况以及对产前诊断的作用。方法2005年至2010年间,共诊断4例MSUD患儿,其中男婴和女婴各2例,发病年龄分别为生后2、5、10和26d。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BCKDHA... 目的分析枫糖尿病(maples yrup urinedisease,MSUD)患者家系基因突变情况以及对产前诊断的作用。方法2005年至2010年间,共诊断4例MSUD患儿,其中男婴和女婴各2例,发病年龄分别为生后2、5、10和26d。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BCKDHA、BCKDHB基因外显子编码区序列,直接测序分析4例患儿BCKDHA、BCKDHB基因的突变情况。在患儿母亲再次妊娠16~20周时抽取羊水细胞,对培养后的羊水细胞进行相应基因突变检测,用于产前诊断。结果4例患儿中共检测到6种不同的基因突变,包括4种新突变(c.308T〉C、C.562G〉T、c.1279C〉G、c.12801291dell2)。其中在3个家系的BCKDHA基因上检测到5种突变(C.308T〉C、C.562G〉T、C.868G〉A、C.1279C〉G及c.1280—1291de112),另一个家系在BCKDHB基因上检测到C.853C〉T1个突变。4例患儿母亲再次妊娠羊水细胞中均检测到1个先证者携带的突变,提示胎儿为MSUD杂合子。结论通过家系BCKDHA、BCKDHB基因分析,初步了解MSUD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并成功应用于产前诊断,为MSUD家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糖尿病 3-甲基-2-氧代丁酸脱氢酶(硫辛酰胺) 系谱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高压氧对孤独症鼠模型神经营养因子和小清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衣明纪 冯雪英 +4 位作者 杨召川 付伟伟 李音 冉霓 傅芃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42-545,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丙戊酸钠(VPA)孤独症模型鼠海马CAl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小清蛋白(PV)表达水平的影响,以阐明高压氧治疗孤独症的可能机制。方法按Schneider和Przewlocki的方法制作vPA孤独症动物模型,Wistar大鼠怀孕第1...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丙戊酸钠(VPA)孤独症模型鼠海马CAl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小清蛋白(PV)表达水平的影响,以阐明高压氧治疗孤独症的可能机制。方法按Schneider和Przewlocki的方法制作vPA孤独症动物模型,Wistar大鼠怀孕第12.5天腹腔注射600mg/kgVPA后所产下的子代雄鼠,根据子鼠睁眼时间、行为表现、断乳时体质量,结合生后第28天采用Y型电迷宫测试其学习记忆能力,获得48只造模成功的孤独症模型雄鼠,随机分为高压高氧模型组、高压空气模型组、常压高氧模型组、常压空气模型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为Wistar孕鼠同期腹腔注射等量9g/L盐水后所产下的子代雄鼠12只(常压空气正常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各组鼠海马CAl区BDNF和PV表达水平。结果常压空气模型组与常压空气正常组比较,海马CAl区BDNF阳性细胞数增加(5.00±1.60比3.00±1.04,t=3.633,P=0.001);PV阳性细胞数增加(5.33±0.99比2.83±1.29,t=5.369,P=0.000)。高压高氧模型组与常压空气模型组比较,海马CAl区PV阳性细胞数减少(3.33±0.99比5.33±0.99,t=4.975P=0.000)。高压高氧模型组与高压空气模型组比较,海马CAl区PV阳性细胞数减少(3.33±0.99比4.67±1.92,t=-2.138,P=0.044)。结论孤独症的发病可能与海马CAl区BDNF和PV的表达水平有关,高压氧干预可能通过减少CAl区神经元PV的表达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高压氧 丙戊酸钠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小清蛋白 大鼠
原文传递
先天性无症状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婴儿期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单若冰 王晓亮 傅平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58-661,共4页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无症状性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新生儿进行系统随访,观察其听力学、体格发育、智能发育、行为发育等多方面的改变,探讨先天性无症状性HCMV感染对婴儿期发育的影响。方法按照1998年宜昌会议通过的《巨细胞病毒感染...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无症状性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新生儿进行系统随访,观察其听力学、体格发育、智能发育、行为发育等多方面的改变,探讨先天性无症状性HCMV感染对婴儿期发育的影响。方法按照1998年宜昌会议通过的《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方案》标准及美国Fowler标准确定先天性无症状性巨细胞病毒感染。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符合入选条件感染病例41例,对照组21例。进行静脉血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确定HCMV感染。感染组与对照组于新生儿期、3月龄、6月龄、1岁分别进行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检查(NBNA)、听力学检查包括耳声发射听力检查(OAE)、听力脑干诱发电位检查(ABR)、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评估发育智商、52项运动神经检查(Amiel-Tison法)和体格发育检查、一般状况检查。结果(1)两组新生儿12—14d时20项NBNA得分分别为38.8±2.75和38.5±2.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P〉0.05)。(2)ABR检查:感染组中23例做ABR检查者V波阈值升高异常率为15.2%;对照组21例未发现V波阈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均通过OAE检查。(3)感染组中38例1岁时行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检查智力发育指数(MDI)及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分别为106.86±10.24和108.45±18.25,与对照组21例(107.49±19.31和107.19±10.98)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33,P〉0.05,t=0.35,P〉0.05)。(4)52项运动神经发育: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P〉0.05)。结论(1)先天性无症状HCMV感染在婴儿期即可出现脑干听性反应V波阈值升高,而OAE听力筛查未能检出异常。(2)先天性无症状性HCMV感染对新生儿期行为神经、婴儿期智力、婴儿期神经运动发育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婴儿 新生 病毒
原文传递
人钠/碘转运体354位点基因突变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真 闫胜利 傅平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56-457,共2页
关键词 钠转运体 碘转运体 354位点 基因突变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小儿
原文传递
甲状腺球蛋白基因突变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莎莎 孔滨 +4 位作者 刘世国 李文杰 张立琴 郑国华 阎胜利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2-64,67,共4页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是最常见的新生儿内分泌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智能落后、生长发育迟缓等。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依赖于甲状腺球蛋白(TG)的正常分子构象,TG基因突变可导致CH伴甲状腺肿大。目前在CH中已...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是最常见的新生儿内分泌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智能落后、生长发育迟缓等。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依赖于甲状腺球蛋白(TG)的正常分子构象,TG基因突变可导致CH伴甲状腺肿大。目前在CH中已发现55种TG基因突变类型,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剪接位点突变、核苷酸缺失及插入。这些TG基因突变使TG分子构象改变,影响其正常折叠、成熟和转运。随着TG基因突变类型的增多,其基因型-表型关系也越来越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球蛋白基因 突变 基因型-表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