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绿色通道的护理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朱磊 朱秋洁 +1 位作者 王艳如 张宏宇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绿色通道的护理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94例急诊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绿色通道的护理。比较两组急救... 目的:探讨基于绿色通道的护理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94例急诊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绿色通道的护理。比较两组急救效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等时间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等总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LVSD、IVST、LVDD、呼吸频率指标低于对照组,LVEF指标、心率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QOL8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专项护理等5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基于绿色通道的护理可提高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效率等,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通道 急诊心肌梗死 护理评价
下载PDF
急诊科情景模拟带教的做法与体会 被引量:35
2
作者 韩佳南 王蕊 张帝 《护理管理杂志》 2006年第6期31-31,33,共2页
为适应护理教学改革,培养护生在急诊临床抢救工作中的配合能力,采用情景模拟带教的方式,根据情景分析病情,提出问题,总结抢救过程,提高护生的抢救配合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情景模拟带教 护生 抢救配合
下载PDF
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对AMI急救效率及临床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朱秋洁 王艳如 朱磊 《安徽医专学报》 2023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对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救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予以探讨。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某市立医院急诊科接诊的200例AMI患者,根据急诊急救护理模式的不同予以分组,各组100例,对照组接诊AMI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急救护理,... 目的:对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救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予以探讨。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某市立医院急诊科接诊的200例AMI患者,根据急诊急救护理模式的不同予以分组,各组100例,对照组接诊AMI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急救护理,观察组接诊AMI患者实施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分析不同患者急诊急救指标、抢救成功率、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患者家属急诊急救护理服务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各项急诊急救指标、抢救成功率、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护理服务满意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可明显缩短急诊急救指标,提升抢救成功率,降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同时有利于提升患者家属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 急救效率 临床转归 服务质量
下载PDF
思维导图结合情景模拟用于急诊护士创伤急救规范化培训 被引量:55
4
作者 徐永娟 刘志梅 +3 位作者 王淑娟 韩欢 邢卿 位兰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57-59,65,共4页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结合情景模拟在急诊护士创伤急救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培训时间将急诊科规培护士分为两组,将2017年1~12月的30名护士设为对照组,按传统培训方式进行创伤急救规范化培训;2018年1~12月的32名护士为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结合情景模拟在急诊护士创伤急救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培训时间将急诊科规培护士分为两组,将2017年1~12月的30名护士设为对照组,按传统培训方式进行创伤急救规范化培训;2018年1~12月的32名护士为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结合情景模拟方法进行创伤急救规范化培训。结果培训后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和7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思维导图结合情景模拟的培训方式有助于提高急诊科规培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增强培训效果,从而使护士能更好地配合创伤急救,提高创伤急救护理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护士 创伤 急救护理 规培化培训 思维导图 情景模拟
下载PDF
成人社区及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及耐药性差异 被引量:15
5
作者 谭善娟 毕俏杰 +3 位作者 李玲 张磊 张晓 吕维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35-842,共8页
目的比较非呼吸机相关医院获得性肺炎(NV-HAP)、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调查2017年10月—2019年9月某院肺炎患者病历资料,按NV-HAP、VAP、CAP定义将患者分别列为NV-HAP组、VAP组、... 目的比较非呼吸机相关医院获得性肺炎(NV-HAP)、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调查2017年10月—2019年9月某院肺炎患者病历资料,按NV-HAP、VAP、CAP定义将患者分别列为NV-HAP组、VAP组、CAP组。收集三组患者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血标本培养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三组患者感染病原菌构成和耐药性差异。结果共纳入肺炎患者4391例,NV-HAP组1080例,VAP组126例,CAP组3185例,各组分别检出病原菌841、191、1440株,均以革兰阴性(G-)菌为主,依次占72.77%、84.82%和61.18%,三组患者检出病原菌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37,P<0.001)。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耐药率,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比较,CAP组高于NV-HAP组(P<0.05)。结论NV-HAP、VAP和CAP在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性方面均存在差异,在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时,要区别对待不同感染类型的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非呼吸机相关医院获得性肺炎 呼吸机相关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患者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差异及变迁 被引量:12
6
作者 谭善娟 张晓 +3 位作者 吕维红 李玲 张磊 毕俏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90-995,共6页
目的了解某三甲综合医院连续3年分离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肺炎克雷伯菌(KP)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差异,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9年10月住院患者分离的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KP,比较两组KP在不同科室、... 目的了解某三甲综合医院连续3年分离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肺炎克雷伯菌(KP)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差异,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9年10月住院患者分离的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KP,比较两组KP在不同科室、不同标本来源的构成比及耐药性差异,分析耐药变化趋势。结果共检出KP 1104株,其中医院感染组410株,社区感染组694株。两组KP均主要来源于痰标本,主要来源科室均为重症监护病房(ICU)。两组KP除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均为0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医院感染组均高于社区感染组(均P<0.05)。社区感染组KP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30%,医院感染组KP对头孢曲松、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达50%以上,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8.54%。经趋势χ^2检验,医院感染组检出KP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社区感染组检出KP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医院感染KP耐药率高于社区感染,且医院感染组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KP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应区别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医院感染 社区感染 耐药性
下载PDF
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 减轻急诊护士心理压力 被引量:38
7
作者 王蕊 王玉玲 +1 位作者 宫文红 张帝 《护理管理杂志》 2005年第6期34-36,共3页
分析引起急诊护士心理压力的原因:不良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人际关系和不良刺激。运用人性化管理对策:改善环境、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和管理行为,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急诊护理质量。
关键词 急诊护士 心理压力 人性化管理
下载PDF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5
8
作者 徐晓虹 杜珂 +1 位作者 巩霞 张泉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6期118-119,共2页
目的 观察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基础组用基础治疗,胺碘酮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辅以胺碘酮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一个星期后的疗效... 目的 观察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基础组用基础治疗,胺碘酮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辅以胺碘酮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一个星期后的疗效及用药不良现象发生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胺碘酮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基础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治疗期间用药不良现象发生情况,胺碘酮组和基础组用药不良现象轻微,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诊观察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良好,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表现,同仅实施基础治疗对比能够改善病情,且不会增加用药不良现象,具有可靠性和安全性,可在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中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胺碘酮 快速型心律失常 治疗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急诊留观患者临时医嘱执行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位兰玲 刘启华 +3 位作者 王淑娟 孙丽娜 康岩 刘晓华 《护理管理杂志》 2014年第10期744-745,752,共3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急诊留观患者临时医嘱执行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组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小组,对急诊留观患者医嘱处理流程出现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评估,计算出危机值,提出合理配置护士及下达医嘱、处理医嘱、医嘱实...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急诊留观患者临时医嘱执行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组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小组,对急诊留观患者医嘱处理流程出现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评估,计算出危机值,提出合理配置护士及下达医嘱、处理医嘱、医嘱实施、疗效观察流程改造的措施。结果留观患者临时医嘱执行流程危机值降低,医生对护士临时医嘱的执行满意度提高(P<0.01或P<0.05)。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留观患者临时医嘱执行中的实施有利于医疗风险的规避,提高医嘱执行的一致性及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急诊 留观患者 临时医嘱
下载PDF
急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晓虹 巩霞 张泉三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5期41-41,43,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7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急诊治疗,对比两组患... 目的探讨急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7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急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组间治疗效果对比存在明显差异(χ2=7.341,P=0.007);观察组治疗费用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急诊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且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治疗 心脏病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运用多渠道信息反馈制 提高急诊观察室护理质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海燕 韩玉芳 邓立华 《护理管理杂志》 2006年第7期22-23,共2页
目的提高急诊观察室的护理工作质量。方法通过建立信息反馈小组、质量反馈本、护理质量座谈会、病人建议征集的方法及时整改工作中的不足,达到持续改进。结果护理流程更加合理,病人零投诉,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结论运用信息反馈制有助于... 目的提高急诊观察室的护理工作质量。方法通过建立信息反馈小组、质量反馈本、护理质量座谈会、病人建议征集的方法及时整改工作中的不足,达到持续改进。结果护理流程更加合理,病人零投诉,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结论运用信息反馈制有助于提高急诊观察室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反馈 护理质量 急诊
下载PDF
早期液体复苏入量及相关临床指标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分析
12
作者 王雅欣 毕俏杰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2230-2239,共10页
目的:研究早期液体复苏入量及相关临床指标包括血尿素氮(BUN)、乳酸清除率(LCR)、下腔静脉变异度(IVCV)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 II)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价值。方法:研究纳入2020年10月至... 目的:研究早期液体复苏入量及相关临床指标包括血尿素氮(BUN)、乳酸清除率(LCR)、下腔静脉变异度(IVCV)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 II)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价值。方法:研究纳入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收治的70例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根据患者28天预后结果分为存活组(34例,48.6%)和死亡组(36例,51.4%),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一般资料及入院6 h时的液体复苏入量、LCR、IVCV及入院24小时内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28天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28天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死亡组的BUN、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高于存活组,6 h LCR低于存活组,且死亡组入院6 h无下腔静脉变异度(完全机械通气患者IVCV < 18%或自主呼吸患者IVCV < 50%)的患者明显多于存活组(P < 0.05)。死亡组患者在入院6小时内接受了更多的液体入量(P < 0.05)。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了年龄、性别、BMI、白蛋白、CRP、PCT、基础疾病等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BUN (OR = 1.087, P < 0.05)、6 h LCR (OR = 0.983, P < 0.05)、6 h IVCV (OR = 15.557, P < 0.01)、APACHE II评分(OR = 1.175, P < 0.01)、SOFA评分(OR = 1.586, P < 0.01)、及入院6 h液体复苏入量(OR = 1.001, P < 0.05)均是影响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显示BUN、6 h LCR、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6 h液体复苏入量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28天预后均有一定预测价值(P < 0.05)。其中APACHE II评分(AUC = 0.737, Cut-off = 26.50, P < 0.01)、SOFA评分(AUC = 0.735, Cut-off = 9.50, P < 0.01)预测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28天预后的AUC高于其他指标,低于四者联合指标(AUC = 0.785, P < 0.01)。上述六个指标联合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28天预后的预测价值最好(AUC = 0.824, P < 0.01)。结论:入院6 h液体复苏入量、BUN、6 h LCR、6 h IVCV及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均是影响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28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治疗时,不宜短时间内摄入过多液体(最佳截断值为1042.50 mL,灵敏度为72.2%,特异度为55.9%)。入院6 h液体复苏入量、BUN、6 h LCR、6 h IVCV及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六项指标联合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28天预后预测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脓毒性休克 早期液体复苏 乳酸清除率 下腔静脉变异度 血尿素氮
下载PDF
急诊护士孕期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颖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3期174-175,178,共3页
本文针对急诊科所在岗位的特殊性及护士在孕期特殊的心理阶段,就急诊护士孕期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孕期护士差的情况,分析了影响急诊护士孕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探讨如何采取有效的应对和心理干预,以积极的方式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 本文针对急诊科所在岗位的特殊性及护士在孕期特殊的心理阶段,就急诊护士孕期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孕期护士差的情况,分析了影响急诊护士孕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探讨如何采取有效的应对和心理干预,以积极的方式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提高急诊孕期护士的心理适应能力,改善孕期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士 孕期 心理健康 自我维护
下载PDF
急诊身份不明患者记录表的应用与体会
14
作者 王宁 孙培森 +1 位作者 姜萍 冯璇 《护理管理杂志》 2008年第6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记录表 急诊 快速救治 病情危重 急救中心 医疗机构 医疗护理 救护车
下载PDF
从急诊住院总医师设置窥见急诊医学发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司君利 《中国医院院长》 2017年第10期80-81,共2页
因急诊科的特殊性,临床更须住院总医师助力,但仅有34年发展史的急诊科,有很多地方须随着时间发展沉淀。
关键词 住院总医师 急诊科 医学发展 设置 发展史
下载PDF
护理路径优化在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侯琛琛 董文婷 +1 位作者 徐辉辉 王钰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12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优化模式在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急诊科就诊的105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优化模式。急诊...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优化模式在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急诊科就诊的105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优化模式。急诊护理路径优化模式从路径构建、路径实施及路径评估进行动态循环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急救设备质量、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设备开机率、故障维修周期、设备质检合格率以及安全隐患发生率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3,t=2.626,t=3.185,t=2.512;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护理规范及服务态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0,t=2.292,t=2.508;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生命体征数据监测中断、留置针脱落、压疮等不良事件的比例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2,χ^(2)=4.403,χ^(2)=4.370;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颅内感染、肺部感染、泌尿感染等并发症的比例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9,χ^(2)=5.254,χ^(2)=4.403;P<0.05);观察组患者痊愈和轻度残疾的比例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7,χ^(2)=4.543;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优化模式有效地提高了设备运行质量,提高了急诊医生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改善了临床急诊救治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急诊抢救 护理路径 设备运行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急诊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与防范措施
17
作者 徐晓虹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第12期1148-1149,共2页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法律意识、经济意识及对医疗服务需求意识逐步提高,医疗纠纷呈现明显增多的趋势,处理难度加大,这既加重了患者的负担,影响其身心健康又干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程序,制约了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 急诊 医疗纠纷 医源性因素 防范
下载PDF
加强急救护理管理对急诊重症脑卒中病人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鑫洁 李娜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2期1515-1515,共1页
目的:探讨加强急救护理管理对急诊重症脑卒中病人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7月作为研究时段,确定此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诊重症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共选择52例,对入选患者进行随机编号,使用计算机软件、遵照均等原则分组,... 目的:探讨加强急救护理管理对急诊重症脑卒中病人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7月作为研究时段,确定此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诊重症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共选择52例,对入选患者进行随机编号,使用计算机软件、遵照均等原则分组,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急救护理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情况和病死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较短,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7.69%,与对照组30.77%相比较低,P<0.05。结论:在急诊重症脑卒中患者抢救过程中,加强急救护理管理可缩短救治时间,降低死亡率,利于患者病情恢复,推荐探索性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重症脑卒中 常规护理干预 急救护理管理
下载PDF
专职陪护干预对于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事故发生率的应用分析
19
作者 姜慧 姜秀妮 +2 位作者 陈付娟 刘志梅 杨富国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5期7544-7550,共7页
目的:调查专职陪护人员对于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事故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老年病科长期住院患者108名,按照住院原因、住院时长和行动能力等一般资料将该10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4例。对照组陪护人员... 目的:调查专职陪护人员对于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事故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老年病科长期住院患者108名,按照住院原因、住院时长和行动能力等一般资料将该10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4例。对照组陪护人员主要为未掌握专业陪护技能的患者家属以及家用陪护。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专职陪护干预。实验结束后,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老年住院患者在陪护过程中的跌倒事故发生率,并比较两组老年患者对于陪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情况以及两组陪护人员的跌倒评估能力、预防跌倒相关知识以及跌倒处理能力达标率。结果:实验结束后数据显示实验组老年患者的跌倒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护理人员的跌倒评估能力、预防跌倒相关知识以及跌倒处理能力达标率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专职陪护的陪护质量较高,能够明显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事故发生概率,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可在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专职陪护进行陪护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职陪护 老年住院患者 跌倒 护理对策
下载PDF
原发性肝门部胆管鳞状细胞癌1例
20
作者 类成刚 毛晓宇 +1 位作者 管竹春 张晓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2期167-168,共2页
源于肝外胆管的鳞状细胞癌非常罕见,国内文献报告多为个例。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2016年11月收治1例原发性肝门部胆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4岁,因“上腹饱胀、反酸3周,黄疸伴皮肤瘙痒2周”... 源于肝外胆管的鳞状细胞癌非常罕见,国内文献报告多为个例。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2016年11月收治1例原发性肝门部胆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4岁,因“上腹饱胀、反酸3周,黄疸伴皮肤瘙痒2周”入院。患者于3周前出现饭后上腹饱胀不适,伴反酸,偶有背部放射痛。外院胃镜检查诊断“慢性胃炎、胆汁返流”,予以口服“平溃散”治疗。服药期间症状无明显缓解,并出现恶心、呕吐等表现,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有皮肤及巩膜黄染、皮肤瘙痒、小便颜色加深,夜间低热。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患者来我院就诊,门诊以“梗阻性黄疸”收入院。患者冠心病病史3年。家属及患者本人否认肝炎及恶性肿瘤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肝门部 鳞状细胞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