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岛市工业源VOCs治理技术应用及环境治理成本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瑞芃 和慧 +2 位作者 邵蕊 吕建华 付飞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3年第1期110-116,共7页
文章分析了各行业VOCs治理技术应用现状及环境治理成本情况,针对青岛市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8个重点行业开展了VOCs治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市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金属制... 文章分析了各行业VOCs治理技术应用现状及环境治理成本情况,针对青岛市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8个重点行业开展了VOCs治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市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在企业数量及VOCs排放量均占优势,属本地特色行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虽然企业数量较少但VOCs排放量占比较高。青岛市目前应用最多的治理技术为光解/光催化,主要应用于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冷凝、生物降解技术对废气成分及处理条件有一定要求,导致应用相对受限;RTO、RCO技术运行稳定且处理效率高,但治理成本也较高。青岛市应加快推进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辅料和产品替代工作,从源头削减VOCs排放,同时建设区域共享喷涂中心、注塑中心等,集中采用RCO、RTO设备进行废气处理,缓解部分企业单独处理高浓度、低排放量、非连续的有机废气而导致的经济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源 VOCs治理技术 环境治理成本 青岛市
下载PDF
省级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实践研究——以青岛市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田建茹 左华 +2 位作者 郝菁 戴爱泉 蒋楠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7年第10期163-168,共6页
在省级及以上禁止开发区、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等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青岛市为实践区域,与多类规划衔接,划定青岛市省级生态保护红线。青岛市最终划定59处省级生态保护红线区,面积合计1 120.65km2,占国土面积的9.9%。划定的生态保护... 在省级及以上禁止开发区、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等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青岛市为实践区域,与多类规划衔接,划定青岛市省级生态保护红线。青岛市最终划定59处省级生态保护红线区,面积合计1 120.65km2,占国土面积的9.9%。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符合确立"三生"空间和落实"多规合一"的要求,有利于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障人居环境安全,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青岛市市级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和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安全格局 多规合一
下载PDF
青岛市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5
3
作者 李亚男 林云青 +1 位作者 康广凤 左华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9年第6期16-20,共5页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日益重要,通过分析青岛市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现状基本情况、污染源现状及环境管理状况,系统梳理了青岛市农村水源地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环境问题重点提出了明确水源地环境保护责任机制、推...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日益重要,通过分析青岛市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现状基本情况、污染源现状及环境管理状况,系统梳理了青岛市农村水源地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环境问题重点提出了明确水源地环境保护责任机制、推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强水质监测保障、优先开展超标水源治理、强化水源地污染防治管理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水源地 环境保护问题 青岛农村
下载PDF
青岛市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优化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郝菁 刘丽莎 宋晨光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8年第3期42-46,共5页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是将企业的主要环境行为以直观明了的形式向社会公开的一种社会监督手段。青岛市自2013年起,每年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研究人员根据每年参评企业数量、行业等不同,逐年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完善,力求评价结果客...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是将企业的主要环境行为以直观明了的形式向社会公开的一种社会监督手段。青岛市自2013年起,每年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研究人员根据每年参评企业数量、行业等不同,逐年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完善,力求评价结果客观准确反映企业的年度环境行为。评价结果每年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对全社会公布,保障了公众环境知情权和参与权。文章以青岛市2016年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完善与应用研究内容为基础,梳理了以往年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存在的问题,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评价信息收集平台建设、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对其进行了优化完善,分析了评价结果带来的政策启示,为评价结果应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 环境信用体系 环境经济政策 青岛市
下载PDF
青岛市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黄翔 高爱丽 +2 位作者 牛汝澎 左华 孙鹤鲲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5年第9期16-19,共4页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是将企业的主要环境行为以直观明了的形式向社会公开的一种社会监督手段。青岛市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污染防治、环境管理行为、社会影响三大类客观指标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辖区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周边居民与相...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是将企业的主要环境行为以直观明了的形式向社会公开的一种社会监督手段。青岛市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污染防治、环境管理行为、社会影响三大类客观指标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辖区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周边居民与相关单位对企业环境绩效行为的主观评判指标构成。通过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对青岛市重点企业进行环境绩效评价并对外公布年度报告,使社会各界加强了对重点企业环境绩效的基本状况的了解,更好地保障了公众环境知情权和参与权,并起到了激励企业持续改善环境行为、不断提高企业环境绩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环境绩效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应用
下载PDF
青岛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进程国际对比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亚男 左华 孙作雷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7年第5期99-104,共6页
针对青岛市建设宜居幸福国际城市战略目标,研究选取了新加坡、旧金山、大阪、香港、上海、深圳等10个国内外港口城市,对比分析了青岛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并与典型国际发达国家污染物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进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青岛市P... 针对青岛市建设宜居幸福国际城市战略目标,研究选取了新加坡、旧金山、大阪、香港、上海、深圳等10个国内外港口城市,对比分析了青岛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并与典型国际发达国家污染物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进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青岛市PM_(10)、PM_(2.5)、SO_2年均浓度与国际城市差距较大,改善任务艰巨;NO_2年均浓度相对较低,已达到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并优于大部分国际对比城市。从国际大气污染物减排及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进程来看,预计青岛市将在2025年全面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青岛市需加快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进程,为建成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提供优良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空气质量 国际对比 空气质量标准 空气质量改善进程
下载PDF
青岛市农村环境整治模式及实施效果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田建茹 徐琬莹 +2 位作者 邵蕊 李伟娜 左华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9年第5期6-9,126,共5页
我国农村环境整治包括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废弃物收集处理及历史遗留矿坑污染治理等4个方面探索多途径整治集成模式,并评估青岛市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典型案例采用模式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污水收集处理选用雨污合流收集+污... 我国农村环境整治包括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废弃物收集处理及历史遗留矿坑污染治理等4个方面探索多途径整治集成模式,并评估青岛市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典型案例采用模式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污水收集处理选用雨污合流收集+污水分散处理模式后,大幅度降低了COD、SS、NH+4-N浓度。生活垃圾采用收集-镇转运-市处理模式,有效减少了大气污染和渗滤液污染,并降低收集和处理成本。尾菜产生量80m3/d的村庄,采用压榨-废水处理-渣还田的模式,尾菜直排可减少90%。养殖密集区选用调节池-厌氧反应器-还田循环模式,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此外,矿坑酸性废水采用中和-混凝循环治理模式,处理后水质达标,有效降低环境污染风险。通过项目实施和效果评价得出,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处理规模、运行保障措施到位是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稳定运行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治模式 农村生活污水 尾菜 矿坑废水 畜禽养殖废弃物
下载PDF
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方法研究--以青岛市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璐 魏志强 +1 位作者 张烜 刘岳峰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第16期26-27,共2页
选取青岛市部分区域地表水监测点位,针对青岛市地表水水质特点,采用城市水质指数法、水质类别权重指数法和改进的综合指数法三种方法对青岛市部分区域主要河流断面水质指数进行计算,讨论不同方法下排名结果及其优缺点,提出以单因子评价... 选取青岛市部分区域地表水监测点位,针对青岛市地表水水质特点,采用城市水质指数法、水质类别权重指数法和改进的综合指数法三种方法对青岛市部分区域主要河流断面水质指数进行计算,讨论不同方法下排名结果及其优缺点,提出以单因子评价法与改进的综合指数法排名相结合的排名方法,先通过单因子评价法过筛重点超标因子,再用改进的综合指数法进行区域排名,进而明确水环境现状和区域水质差异,为青岛市“十四五”水环境污染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质指数 综合水质指数 水环境质量评价 青岛市
下载PDF
青岛市城市环境发展历程及形势研究
9
作者 郑秀苹 张培培 +1 位作者 戴爱泉 左华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4-7,15,共5页
通过分析青岛市城市发展历程中的土地利用、经济、人口、城镇化等形势变化,发现青岛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复合型空气污染改善任务艰巨,胶州湾水质改善压力大等环境问题,结合未来城市发展形势及主要环境形势,提出吸取先... 通过分析青岛市城市发展历程中的土地利用、经济、人口、城镇化等形势变化,发现青岛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复合型空气污染改善任务艰巨,胶州湾水质改善压力大等环境问题,结合未来城市发展形势及主要环境形势,提出吸取先进经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强环境风险防控等对策措施,为环保部门参与综合决策和宏观调控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市 环境发展历程 环境形势
下载PDF
基于陆海统筹的河口区生态环境管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艳 张镔麒 +4 位作者 戴爱泉 钟诗民 徐香勤 吕旭波 雷坤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8-772,共5页
坚持陆海统筹,是新时代我国加快海洋强国建设的基本原则和重要内容.在生态环境领域,河口区地处陆海交汇区域,是破解陆海统筹环境管理难题的关键区域.目前,河口区环境监督管理存在管理边界不明确、生态环境监测覆盖面不足、缺乏生态环境... 坚持陆海统筹,是新时代我国加快海洋强国建设的基本原则和重要内容.在生态环境领域,河口区地处陆海交汇区域,是破解陆海统筹环境管理难题的关键区域.目前,河口区环境监督管理存在管理边界不明确、生态环境监测覆盖面不足、缺乏生态环境评价标准等问题.新形势下,亟需进一步优化完善河口区陆海统筹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破除陆海空间界限和行政管理壁垒,优化陆海衔接、海陆协同的污染防治体系,建立陆海一体、区域联动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因此,本文提出河口区陆海统筹生态环境质量监管对策,包括划分河口水体管理单元、建立河口区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构建河口水环境基准体系、开展流域-河口-近岸海域污染协同治理、建立信息共享和智慧监管平台等,强化河口区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估,为推进河口区域联动机制的建立及陆海统筹环境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统筹 河口区 污染防控 管理 对策
下载PDF
青岛市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现状研究和建设模式与发展建议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和慧 姜军伟 李淑芬 《环境与发展》 2018年第3期5-6,8,共3页
本文通过开展青岛市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现状研究,找出青岛市城乡之间在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监测水平、环境监管能力、环境信息公开与应急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及影响青岛市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的因素,提出青岛市环境基本公... 本文通过开展青岛市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现状研究,找出青岛市城乡之间在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监测水平、环境监管能力、环境信息公开与应急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及影响青岛市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的因素,提出青岛市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模式和发展建议,为提升青岛市环境公共服务体系的水平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城乡差异 均等化 建设模式
下载PDF
青岛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管控对策研究
12
作者 田建茹 徐琬莹 +2 位作者 王征 李伟娜 左华 《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5期37-41,共5页
将青岛市禁止开发区域、生态评估重要区域和其他重要区域进行空间叠加处理,构建生态保护红线空间,再将其与各种空间规划、永久基本农田、建设用地和已批准的重大项目区域等叠加进行协调性分析,对红线区域进行核减,同时将市内其它具有重... 将青岛市禁止开发区域、生态评估重要区域和其他重要区域进行空间叠加处理,构建生态保护红线空间,再将其与各种空间规划、永久基本农田、建设用地和已批准的重大项目区域等叠加进行协调性分析,对红线区域进行核减,同时将市内其它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河流、水库和林地等增补进红线区域,得到生态保护红线区总面积为1067.26km^2,1943个斑块,占陆域国土面积的9.47%,分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3类生态功能区,面积分别为614.36km2、275.23km^2、177.7km^2。提出明确红线管理部门,加大考核和问责力度;构建查询系统,建设监测监管平台;开展保护研究,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等红线管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划定 管控对策 生物多样性维护 青岛市
下载PDF
青岛市生态保护红线监测与评估研究
13
作者 田建茹 李伟娜 +2 位作者 宁海丽 李亚男 李昊伦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3期95-99,106,共6页
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测与评估是红线管控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以青岛市生态保护红线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功能、面积、性质为主线,运用净初级生产力(NPP)定量指标评估法对水源涵养功能、水土保持功能、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开展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测与评估是红线管控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以青岛市生态保护红线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功能、面积、性质为主线,运用净初级生产力(NPP)定量指标评估法对水源涵养功能、水土保持功能、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开展生态服务功能评价,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解译结果分析生态系统类型面积以及生态用地性质情况。结果表明,青岛市生态保护红线生态服务功能以水土保持生态功能为主,主要生态系统类型为森林生态系统,非生态用地占比较高,说明生态保护红线服务功能较强,能够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但同时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生态服务功能易遭到破坏。掌握了生态保护红线区的本底基础状况,为下一步生态保护红线的严格守护、科学评估和有效监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系统类型 青岛市
下载PDF
青岛市菜市场垃圾的高温厌氧消化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劭然 占美丽 +3 位作者 孙英杰 李成立 王福浩 朱四富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9-43,共5页
在中试规模下进行菜市场垃圾高温厌氧消化试验,通过监测消化过程中的产气情况和消化液的pH、可溶解性COD(SCOD)、挥发性脂肪酸(VFA)、NH3-N、碱度等变化,确定菜市场垃圾厌氧消化的最大有机负荷,并分析对菜市场垃圾进行高温厌氧消化处理... 在中试规模下进行菜市场垃圾高温厌氧消化试验,通过监测消化过程中的产气情况和消化液的pH、可溶解性COD(SCOD)、挥发性脂肪酸(VFA)、NH3-N、碱度等变化,确定菜市场垃圾厌氧消化的最大有机负荷,并分析对菜市场垃圾进行高温厌氧消化处理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中试规模下,菜市场垃圾高温厌氧消化的最高有机负荷可达6.23kg/(m3.d)(以挥发性固体计),此时的甲烷产量可保持在较高水平,利用菜市场垃圾高温厌氧消化产甲烷具有一定的技术可行性;高温厌氧消化系统运行44d后,消化液VFA中丙酸最高质量浓度达3 250mg/L,而系统仍稳定运行,说明消化液中丙酸在该浓度下不会对产甲烷菌产生强烈抑制;菜市场垃圾高温厌氧消化过程中,消化液中NH3-N浓度不是主要的产甲烷抑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市场垃圾 高温厌氧消化 有机负荷
下载PDF
海域水环境监测系统开发——青岛胶州湾实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晨光 郝菁 +1 位作者 王鑫 武贺 《海洋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69,共6页
介绍了国外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的监测方式、监测平台、监测要素等内容发展研究现状,总结了当前我国监测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以青岛胶州湾海域为研究对象搭建了海洋水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可通过水下传感器对水体中的p H值、温... 介绍了国外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的监测方式、监测平台、监测要素等内容发展研究现状,总结了当前我国监测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以青岛胶州湾海域为研究对象搭建了海洋水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可通过水下传感器对水体中的p H值、温度、盐度、溶解氧、叶绿素、氮、磷含量等指标进行监测,并通过GPRS模块将数据实时传输到位于陆上的数据监测中心,当数据显示超标时,本系统还可根据海上监测仪器所在位置确定污染区域和范围,指导监测车迅速开展陆地污染源分析,并做出快速应对决策以控制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海水监测 GPRS 传感器 单片机
原文传递
青岛市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清单及重点行业排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吕建华 李瑞芃 +3 位作者 付飞 左华 和慧 康广凤 《中国环境管理》 CSSCI 2019年第1期60-66,共7页
根据收集的青岛市九大类排放源的活动水平数据,本研究采用排放因子法结合调研实测等工作建立了青岛市VOCs源排放清单,结果表明,工业企业VOCs排放占总排放的比例达到43.17%。其中,工艺过程源类中排放占比较高的行业依次为橡胶和塑料制品... 根据收集的青岛市九大类排放源的活动水平数据,本研究采用排放因子法结合调研实测等工作建立了青岛市VOCs源排放清单,结果表明,工业企业VOCs排放占总排放的比例达到43.17%。其中,工艺过程源类中排放占比较高的行业依次为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溶剂使用源类中排放占比较高的行业为金属制品业、皮革皮毛羽毛制品和制鞋业、印刷业、铁路船舶航空等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通过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入场调研采样分析,本研究发现不同行业中VOCs组成特征有差异,多数行业VOCs物种排放以卤代烃、芳香烃、烷烃等为主,纺织印染业、制鞋业等部分行业以含氧有机物排放为主。通过调研和实测对部分行业的VOCs排放因子水平做了本地化深入研究,调研统计青岛市约49%的企业安装了VOCs治理设施;在企业所安装的VOCs治理设施中吸附法占比最大,占比为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排放清单 重点行业 排放因子 工艺过程源 溶剂使用源
下载PDF
青岛市重点工业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对二次污染物生成的贡献及健康风险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瑞芃 吕建华 +3 位作者 付飞 王征 和慧 左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2-217,共6页
对青岛市重点工业行业橡胶制造业、塑料制造业、化学品制造业、涂料制造业、石油加工业、金属制品业、制鞋业、包装印刷业、铁路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浓度开展了调研,探讨了其对二次污染物O3和二次有机气溶... 对青岛市重点工业行业橡胶制造业、塑料制造业、化学品制造业、涂料制造业、石油加工业、金属制品业、制鞋业、包装印刷业、铁路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浓度开展了调研,探讨了其对二次污染物O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的贡献,并评价了非致癌风险。结果表明,青岛市各重点工业行业排放VOCs浓度总体较低,石油加工业和化学品制造业VOCs排放浓度占比较大,而金属制品业、铁路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行业排放的废气VOCs对二次污染物生成的贡献较高。化学品制造业、包装印刷业和汽车制造业排放的废气VOCs的非致癌风险总和略超过了风险阈值1,主要是由芳香烃类引起的,普通人群不会直接接触工业行业排放的废气,基本处于安全水平,一线工人可能存在一定潜在危害,应加强防护。对工业企业进行VOCs治理,除控制排放总量外,更应该针对行业类型、VOCs来源及组分进行有的放矢的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市 工业行业 挥发性有机物 O3生成潜势 健康风险
下载PDF
青岛市省级生态红线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定方法及实践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琬莹 邵蕊 +2 位作者 田建茹 左华 李伟娜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8年第7期155-159,共5页
结合法律法规和专家咨询法,对整合产业进行生态影响识别,并与现有政策进行衔接,建立了青岛市三类省级生态红线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三类红线区涉及(A-T)20类产业,三类红线区B、C、H、K类是全禁止,生... 结合法律法规和专家咨询法,对整合产业进行生态影响识别,并与现有政策进行衔接,建立了青岛市三类省级生态红线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三类红线区涉及(A-T)20类产业,三类红线区B、C、H、K类是全禁止,生物多样性维护红线区F类全禁止。A类产业中仅有林业均是正影响,I类和M类产业生态影响小,L、Q、S类禁止所有设施建设。此外,一些产业受限于设施建设,如果仅提供服务,则不纳入负面清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管控制度 产业准入 负面清单 青岛市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划定方法研究——以青岛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琬莹 田建茹 +2 位作者 邵蕊 李伟娜 左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4-229,共6页
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划定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划定方法的研究是关键。本研究融合了遥感解译、模型评估和物种调查技术,将生态系统和物种测度方法进行结合,提出综合性生物多样性保... 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划定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划定方法的研究是关键。本研究融合了遥感解译、模型评估和物种调查技术,将生态系统和物种测度方法进行结合,提出综合性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划定方法,并以青岛市为例,划定了10个陆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和9个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面积分别是873.34 km^2和707.23 km^2,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湿地、草地、岛屿、海洋生态系统及特有物种资源、濒危物种资源、渔业资源。该划定方法可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划定提供借鉴,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划定方法 可持续发展 青岛
原文传递
青岛市农村黑臭水体污染调查及治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宁海丽 田建茹 +3 位作者 李伟娜 赵明月 朱磊 李昊伦 《四川环境》 2022年第6期148-153,共6页
为调查青岛市农村黑臭水体现状,采用遥感识别、现场核查相结合的方法,发现具有规模小、封闭坑塘为主、水质超标、污染成因复杂等特点;存在农村环保基础设施不完善、养殖废弃物治理不彻底、农业面源治理较薄弱、内源治理不到位、历史遗... 为调查青岛市农村黑臭水体现状,采用遥感识别、现场核查相结合的方法,发现具有规模小、封闭坑塘为主、水质超标、污染成因复杂等特点;存在农村环保基础设施不完善、养殖废弃物治理不彻底、农业面源治理较薄弱、内源治理不到位、历史遗留污染未解决、基层专业力量不足等问题;建议从统筹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与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全面实施陆源与内源综合污染防控措施、提高农村水体生态功能、建立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长效机制等方面实施水体治理。研究结果可为国内农村黑臭水体调查及治理提供重要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黑臭水体 黑臭识别 污染成因 黑臭治理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