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海和东海生源要素的化学海洋学 被引量:49
1
作者 刘素美 张经 陈洪涛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8-74,共7页
根据东、黄海地区化学海洋学方面的调查结果 ,概述了东、黄海海区生源要素 (N、P、Si、DO等 )的时空分布和迁移转化特征 ,河流输入和大气沉降对东、黄海生源要素的贡献 ,以及沉积物与上覆海水的营养盐交换。
关键词 黄海 东海 生源要素 化学海洋学
下载PDF
异硫氰酸苄酯(BITC)防污损效果研究──对3种海洋细菌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孙世春 赵锡光 +4 位作者 孙建华 刘匆 舒勇 牟哲松 王雁鸣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9-51,共3页
异硫氰酸苄酯(BITC)的抑菌试验表明:BITC对3种海洋细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 T108株、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sp. E204株和异单胞菌 Altermonas sp. E113株)的... 异硫氰酸苄酯(BITC)的抑菌试验表明:BITC对3种海洋细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 T108株、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sp. E204株和异单胞菌 Altermonas sp. E113株)的完全抑制 浓度分别为4. 0,1. 0和2. 0 mg/L,50%抑制该3种海洋细菌生长(相对生长率)的浓度分别 为2. 67,0. 37和0.44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硫氰酸苄酯 海洋细菌 抑菌作用 防污损效果
下载PDF
渤海莱州湾沉积物-水界面溶解无机氮的扩散通量 被引量:49
3
作者 刘素美 张经 +2 位作者 于志刚 陈洪涛 姚庆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16,共5页
为了解不同条件下沉积物中有机物对水体无机氮的贡献,采用野外采样和现场培养法,在1997-05和1997-07莱州湾2个航次进行了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扩散通量的实验研究,NO-3和NH+4的扩散通量分别为0.038—3... 为了解不同条件下沉积物中有机物对水体无机氮的贡献,采用野外采样和现场培养法,在1997-05和1997-07莱州湾2个航次进行了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扩散通量的实验研究,NO-3和NH+4的扩散通量分别为0.038—3.65mmol/(m2·d)和0.96—2.52mmol/(m2·d).培养结果说明充氮或充空气与加氯化汞或不加氯化汞对沉积物-水界面溶解无机氮的扩散通量没有明显影响.莱州湾底部营养盐的扩散通量与其它地区比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水界面 溶解无机氮 扩散通量 海湾
下载PDF
藻类浓度对海湾扇贝和太平洋牡蛎滤除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芳 董双林 张硕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3,共3页
关键词 藻类浓度 海湾 扇贝 太平洋 牡蛎 滤除率
下载PDF
温度和体重对中国对虾碳收支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张硕 董双林 王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615-617,共3页
于 1996年 5~ 9月 ,测定了 3种规格 ( 0 .2 71± 0 .0 41g、3 .5 0 9± 0 .3 0 1g、11.0 62± 1.0 2 7g)池塘养殖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在 2 0℃、2 5℃和 3 0℃下 ,摄食日本刺沙蚕 (Neanthesjaponica)的C收支 .结... 于 1996年 5~ 9月 ,测定了 3种规格 ( 0 .2 71± 0 .0 41g、3 .5 0 9± 0 .3 0 1g、11.0 62± 1.0 2 7g)池塘养殖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在 2 0℃、2 5℃和 3 0℃下 ,摄食日本刺沙蚕 (Neanthesjaponica)的C收支 .结果表明 ,温度和体重对摄食C有显著影响 ,随温度升高和体重的下降 ,C的摄食量显著增大 ,在 2 0℃、2 5℃和 3 0℃下的平均C摄食量分别为 12 .41、19.12和 2 6.0 8mg·g-1·d-1,在 3个规格下的平均C摄食量分别为 3 6.0 6、12 .17和 9.3 8mg·g-1·d-1.不同规格中国对虾对摄食C的分配比例无显著影响 ,温度是影响中国对虾摄食C分配的主要因素 .在 3个温度下摄食沙蚕的生长C、排粪C、蜕壳C和代谢C占摄食C的平均分配比例分别为 3 1.2 3 %、4.3 8%、7.94%、5 6.45 % ;2 6.83 %、2 .92 %、6.69%、65 .79% ;16.86%、2 .3 8%、5 .99%和 74.7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C收支 温度 体重 养殖生态系统
下载PDF
紫球藻的生长及高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小葵 麦康森 +1 位作者 郭建 孙世春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6-70,共5页
关键词 紫球藻 生长 不饱和脂肪酸 研究现状
下载PDF
栉孔扇贝对单细胞藻类生长间接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俊 姜祖辉 董双林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1年第2期42-46,共5页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栉孔扇贝对藻类生长的间接促进作用。结果显示 ,栉孔扇贝对浮游植物有明显的促长作用 ,并且浮游植物的增长与栉孔扇贝的密度呈正相关 ,符合如下模式 :Y=4 0 .85ln X+44 .87( R2 =0 .979,P=0 .0 5,n=15)。...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栉孔扇贝对藻类生长的间接促进作用。结果显示 ,栉孔扇贝对浮游植物有明显的促长作用 ,并且浮游植物的增长与栉孔扇贝的密度呈正相关 ,符合如下模式 :Y=4 0 .85ln X+44 .87( R2 =0 .979,P=0 .0 5,n=15)。栉孔扇贝对浮游植物的促长作用随藻类种类的不同具有较大的差别 ,主要取决于藻类对营养盐的需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栉孔扇贝 单细胞藻类 间接作用 藻类生长
下载PDF
异硫氰酸苄酯(BITC)防污损作用研究──8.防污挂板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孙世春 赵锡光 +4 位作者 孙建华 舒勇 靳鹏 刘匆 王雁鸣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9-34,共6页
以不同浓度(1,10,100,1000,10000mg/1)异硫氨酸等酯(BITC)浸泡处理木板和地砖两种材料,在青岛太平角海区挂板进行BITC防污作用研究。因BITC能被海水稀释,低浓度BITC(≤1000mg/1)处理的挂板不能有效抑制海洋污损生物的附... 以不同浓度(1,10,100,1000,10000mg/1)异硫氨酸等酯(BITC)浸泡处理木板和地砖两种材料,在青岛太平角海区挂板进行BITC防污作用研究。因BITC能被海水稀释,低浓度BITC(≤1000mg/1)处理的挂板不能有效抑制海洋污损生物的附着,但10000ms/1BITC处理的接板短期内对防止污损生物的附着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硫氰酸苄酯 污损生物 挂板 防污作用 海洋工程
下载PDF
钩刺斜管虫无性生殖期间的口纤毛器及细胞发生研究(原生动物:纤毛虫) 被引量:4
9
作者 宋微波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1期90-95,共6页
钩刺斜管虫口和体纤毛器演化模式是研究该类动物个体发生的优秀模型。通过跟踪研究,澄清了后仔虫口器发生以及体纤毛器起源上的几点疑问,并证实:体左侧二列片段动基列为同源再造而非来自老结构的分裂或复制;三列围口纤毛均为双动基列构... 钩刺斜管虫口和体纤毛器演化模式是研究该类动物个体发生的优秀模型。通过跟踪研究,澄清了后仔虫口器发生以及体纤毛器起源上的几点疑问,并证实:体左侧二列片段动基列为同源再造而非来自老结构的分裂或复制;三列围口纤毛均为双动基列构造;后仔虫口原基场的构建系由5列体动基列共同参与完成的,其中最左侧两列短的原基片段与原基1整合为一体,从而发展成营养朗虫体的外围口动基列;后仔虫背触毛原基为独立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毛虫 钩刺斜管虫 细胞 发生 无性生殖 纤毛器
下载PDF
优美盾纤虫无性生殖期间的形态发生学研究(纤毛门: 腹毛目)
10
作者 王梅 牟志春 +1 位作者 张社华 宋微波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85-188,共4页
对优美盾纤虫二分裂期间的形态发生学进行了研究,其过程为:1)OP发生于老AZM的左后方皮膜深处,其后一分为二并演化为后仔虫的A-AZM及B-AZM。在前仔虫,老AZM及PM完全保留并被继承;2)前仔虫另行产生一原基,... 对优美盾纤虫二分裂期间的形态发生学进行了研究,其过程为:1)OP发生于老AZM的左后方皮膜深处,其后一分为二并演化为后仔虫的A-AZM及B-AZM。在前仔虫,老AZM及PM完全保留并被继承;2)前仔虫另行产生一原基,由其形成一额腹棘毛,在后仔虫此棘毛来自OP腹侧;3)棘毛原基共5列,此原基先断裂成前后两组,然后各自演化成前后仔虫的额-腹-横棘毛;4)每列背触毛分别产生前、后仔虫之背触毛原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毛虫 优美盾纤虫 形态发生 纤毛门 腹毛目
下载PDF
具沟急游虫(Strombidium sulcatum)二分裂期间的形态发生学
11
作者 宋微波 王梅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1997年第1期62-65,共4页
首次研究建立了海洋纤毛虫,具沟急游虫(Strombidium sulcatum Claparede& Lachmann,1858)无性分裂期的个体发生模式。该种无性生殖期间口器及体纤毛器的重建过程表明急游虫在寡毛目中代表了较高等的一支。其基本特征为:(a)口器为独... 首次研究建立了海洋纤毛虫,具沟急游虫(Strombidium sulcatum Claparede& Lachmann,1858)无性分裂期的个体发生模式。该种无性生殖期间口器及体纤毛器的重建过程表明急游虫在寡毛目中代表了较高等的一支。其基本特征为:(a)口器为独立发生型;(b)体纤毛器无明显的重建现象,由老结构内的毛基粒复制增殖后分裂并分配至子个体中;(c)母体口围带不经重建而直接为前仔虫所继承;(d)细胞二分裂为镜像对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毛虫 具沟急游虫 形态发生学 二分裂期
下载PDF
滤食性贝类对浮游植物群落增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王俊 姜祖辉 董双林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765-768,共4页
报道了在室内实验条件下贝类对浮游植物促长 (间接 )作用的研究结果 .数据表明 ,贝类对浮游植物有明显的促长作用 ,并且浮游植物的增长与贝类密度呈正相关 .贝类对浮游植物的促长作用随藻类种类的不同具有较大的差别 ,主要取决于藻类对... 报道了在室内实验条件下贝类对浮游植物促长 (间接 )作用的研究结果 .数据表明 ,贝类对浮游植物有明显的促长作用 ,并且浮游植物的增长与贝类密度呈正相关 .贝类对浮游植物的促长作用随藻类种类的不同具有较大的差别 ,主要取决于藻类对营养盐的需求量 .由于贝类排泄产物和排泄量存在种间差异 ,因而对浮游植物具有不同的促长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食性贝类 浮游植物 间接促长作用 群落增殖 浅海 海水养殖 海洋生态
下载PDF
我国对虾养殖业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鲁青 《齐鲁渔业》 2001年第3期22-24,共3页
分析了我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历程,阐述了目前对虾养殖业面临的问题与病害防治研究进展。从系统生态学角度,提出了加强相关海洋生物技术研究,构建综合防病、高健康对虾养殖模式,建立负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对虾养殖业 发展历程 苗种培养 病害防治 养殖模式 宏观调控 海洋生物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