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极磷虾油生物活性及高值化利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马心宇 王西西 +3 位作者 苗钧魁 刘小芳 解万翠 冷凯良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9,共6页
总结南极磷虾油生物活性研究和市场开发利用现状,进一步探究未来发展方向,为南极磷虾油在养殖功能饲料、保健食品、生物医药制品等领域的深度开发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南极磷虾油 生物活性 作用机理 高值化利用
下载PDF
海洋酸化对藻类生态学效应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雅静 席天乐 +1 位作者 梁成伟 叶乃好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共16页
目前全球海洋酸化(ocean acidification,OA)问题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恶化,使海洋生物以及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威胁。藻类作为海洋中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贡献了约95%的初级生产力,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海洋酸化能... 目前全球海洋酸化(ocean acidification,OA)问题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恶化,使海洋生物以及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威胁。藻类作为海洋中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贡献了约95%的初级生产力,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海洋酸化能够改变藻类的初级生产力,从而影响海洋食物网中物质和能量从初级到次级生产者及更高营养级的传递,引发食物链效应,进而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因此评估海洋酸化对藻类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生态学研究意义。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海洋酸化对藻类的光合作用、碳固定、生长、钙化、繁殖等生理生化过程以及对代谢组分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归纳了海洋酸化对藻类的分子调控机制,同时围绕海洋酸化与环境因子以及海洋污染物对藻类的复合胁迫展开综述,并基于当前海洋酸化对藻类影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做出展望,以期为人们解决海洋酸化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酸化 藻类 生态学效应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生物工程专业“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霞 李昉 +3 位作者 梁成伟 王秀丹 王晓琨 魏曼曼 《山东化工》 CAS 2020年第15期178-180,共3页
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领域的前沿学科,也是生物工程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在培养生物学人才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分子生物学教学质量高低事关生物学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剖析了目前分子生物学课... 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领域的前沿学科,也是生物工程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在培养生物学人才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分子生物学教学质量高低事关生物学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剖析了目前分子生物学课程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阐述了如何从更新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以及结合实验教学这4个方面进行改革,以期对分子生物学的本科教学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生物工程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天然生物质材料的制备、性质与应用(Ⅱ)——pH敏感型功能海洋多糖:海藻酸钠 被引量:9
4
作者 毛金超 隋振全 +1 位作者 徐桂云 范金石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4-133,共10页
海藻酸钠是一种提取自海藻的pH敏感型多功能海洋多糖。因具有无毒、水溶、生物相容、可生物降解、成膜、胶凝、增稠、抗过敏、絮凝、螯合、促植物生长、阻燃等优良特性,且分子结构中含有可进行化学改性的羟基、羧基、糖苷键等活性基团,... 海藻酸钠是一种提取自海藻的pH敏感型多功能海洋多糖。因具有无毒、水溶、生物相容、可生物降解、成膜、胶凝、增稠、抗过敏、絮凝、螯合、促植物生长、阻燃等优良特性,且分子结构中含有可进行化学改性的羟基、羧基、糖苷键等活性基团,使得海藻酸钠及其衍生物、复合物、掺混物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纺织印染、水处理、农业和功能材料等多个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关注与应用。本文阐述了海藻酸钠的名称、来源和结构,以及理化性质、制备方法和近期的应用进展情况,并指出了这种天然海洋生物质材料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海洋多糖 天然生物质材料 制备 性质 应用
下载PDF
浒苔绿潮暴发期间海水溶解有机碳的生物可利用性及其碳汇作用
5
作者 冯秀婷 李佳怡 +4 位作者 吴旺池 李鸿妹 张永雨 石晓勇 汤坤贤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2-449,共8页
自2007年以来,浒苔绿潮已经连续15年在南黄海暴发。浒苔(Ulva prolifera)作为主要肇事藻种,在暴发过程中向海水释放大量的溶解有机碳(DOC)。然而,这些藻源DOC能否长期保存在海洋中,主要取决于它们的生物可利用性,目前关于此方面的研究... 自2007年以来,浒苔绿潮已经连续15年在南黄海暴发。浒苔(Ulva prolifera)作为主要肇事藻种,在暴发过程中向海水释放大量的溶解有机碳(DOC)。然而,这些藻源DOC能否长期保存在海洋中,主要取决于它们的生物可利用性,目前关于此方面的研究甚少。本研究在浒苔绿潮大规模暴发时期(2019年6月),分别在浒苔暴发海区和无浒苔海区各选择3个站位富集表层海水,在实验室进行长期(300 d)的DOC降解实验。结果发现,在60 d内,不同站位富集海水中的DOC浓度随着微生物的利用快速下降,微生物丰度也在第60天达到峰值,表明这些被消耗的DOC是生物可利用性高的活性DOC(LDOC)。60 d后,剩余的DOC可抵抗微生物的降解,在60~300 d内保持稳定,表明这些DOC是具有强稳定性的惰性DOC(RDOC)。最终发现,浒苔暴发海水的RDOC占富集DOC的46%,明显高于无浒苔海水的(36%)。并且,荧光溶解有机物(FDOM)中活性的类蛋白组分随着微生物的利用被快速消耗,惰性的类腐殖质组分逐渐积累,暗示了在降解过程中LDOC逐渐向RDOC转化。可见,浒苔绿潮暴发除了在短时间内增加海水中的DOC浓度,在长时间尺度上也可增加近海RDOC库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浒苔 绿潮 溶解有机碳 微生物降解 荧光溶解有机物
下载PDF
轻化工程专业生物质化工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吉喆 陈夫山 +2 位作者 逄锦慧 孟尧 孟祥民 《科技风》 2020年第2期78-78,共1页
生物质化工课程是轻化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化工思维与化工技能的主要课程,作为轻化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在化工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往采用“填鸭式... 生物质化工课程是轻化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化工思维与化工技能的主要课程,作为轻化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在化工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往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所取得的教学成果并不理想,根据教育部对轻化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与目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化工 生物质化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海洋头足类墨黑色素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7
作者 谢静雯 杨锡洪 +3 位作者 车红霞 张景禹 郁东兴 解万翠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31-236,共6页
文章基于其分子结构及理化性质,比较不同方法分离纯化鱿鱼等海洋头足类动物的墨黑色素的特点,概述了墨黑色素的抗氧化、免疫调节、防辐射、抗病毒、螯合金属离子、抗肿瘤、器官保护、抗炎抗菌和DNA保护等生物活性,重点探讨了抗氧化、金... 文章基于其分子结构及理化性质,比较不同方法分离纯化鱿鱼等海洋头足类动物的墨黑色素的特点,概述了墨黑色素的抗氧化、免疫调节、防辐射、抗病毒、螯合金属离子、抗肿瘤、器官保护、抗炎抗菌和DNA保护等生物活性,重点探讨了抗氧化、金属螯合、抗肿瘤和防辐射作用的特点及机制,展望了制备方式和生物活性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头足类 鱿鱼 墨鱼 墨黑色素 提取 生物活性
下载PDF
极端环境固氮微生物研究进展
8
作者 袁嘉琳 王玉璟 +1 位作者 王龙 刘杰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213-217,共5页
生物固氮是整个地球氮素循环中的重要环节,是极端环境初始生产力的主要来源,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巨大,长期以来备受国际关注。本研究对近年来有关海洋(包括深海)、南北极地、高山、高原、冰川等极端环境固氮微生物及其作用研究进展进... 生物固氮是整个地球氮素循环中的重要环节,是极端环境初始生产力的主要来源,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巨大,长期以来备受国际关注。本研究对近年来有关海洋(包括深海)、南北极地、高山、高原、冰川等极端环境固氮微生物及其作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同时就今后相关研究方向提出一些设想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环境 固氮微生物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柔性太阳能电池生物质基底材料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陈林夕 李馨雨 +4 位作者 杨玉露 杨彤 周志鹏 刘晓宇 张恒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3年第2期1-5,18,共6页
传统的太阳能电池基底材料使用的是石油基聚合物,具有可再生和环保性能的生物质基的基底材料已成为下一代太阳能电池研究的重点。综述了生物质基柔性太阳能电池基底材料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电池结构和器件组成,分析了其实现柔性化和环保... 传统的太阳能电池基底材料使用的是石油基聚合物,具有可再生和环保性能的生物质基的基底材料已成为下一代太阳能电池研究的重点。综述了生物质基柔性太阳能电池基底材料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电池结构和器件组成,分析了其实现柔性化和环保性的途径,生物质基柔性太阳能电池较传统太阳能电池具有低成本、质量轻和柔性可弯曲等优点,其未来发展的途径和关键在于提升光电转化效率和基底材料柔韧性,以及进一步提升电池组成材料的环保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柔性 太阳能电池 基底材料
原文传递
海洋电场传感器探测电极的研究应用
10
作者 刘余杰 李昉 《科技与创新》 2023年第7期68-70,共3页
海洋电场传感器以高灵敏度、低噪声和抗高压等性能为探测复杂的海下自然环境、收集微弱的海底电场信号提供了技术支持,对于海水流动、海床地质结构、海底矿物储备资源及海洋生物等方面的研究和国家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军事发展具有重要的... 海洋电场传感器以高灵敏度、低噪声和抗高压等性能为探测复杂的海下自然环境、收集微弱的海底电场信号提供了技术支持,对于海水流动、海床地质结构、海底矿物储备资源及海洋生物等方面的研究和国家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军事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海洋电场传感器逐渐发展,对传感器探测电极材料选择、低频信号灵敏度、噪声控制及响应时间、实用性等方面也提出来新要求和挑战。因此,通过创新材料和引入新方法技术、完善传感器电极的制备工艺等,提高了传感器各方面的性能,对灵敏探测海洋电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电场 传感器 低噪声 纳米材料
下载PDF
生物质基锂电池隔膜材料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陈慕婷 刘佳琪 +4 位作者 毕明舜 范家铭 薛鹏程 温欣怡 张恒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3年第6期1-11,32,共12页
可持续可再生的生物质材料是目前最具有前景的绿色材料之一,在锂电池器件中的应用是能源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综述了生物质基锂电池隔膜材料研究进展,从生物质基锂电池隔膜材料的选择,包括纤维素微米纤维基隔膜、纤维素纳米纤维基... 可持续可再生的生物质材料是目前最具有前景的绿色材料之一,在锂电池器件中的应用是能源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综述了生物质基锂电池隔膜材料研究进展,从生物质基锂电池隔膜材料的选择,包括纤维素微米纤维基隔膜、纤维素纳米纤维基隔膜、纤维素衍生物隔膜与其他生物质基隔膜的制备与应用,并从无机填料改性、有机共混改性与化学改性三个方面阐述了生物质基锂电池隔膜的主要改性方法,并对未来生物质基锂电池隔膜在储能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生物质基隔膜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对其性能的优化设计以解决锂枝晶生长等问题造成的安全局限性,以及通过材料改性方法突破传统材料的限制和实现性能飞跃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隔膜 生物质 纳米纤维素
原文传递
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12
作者 史振平 李昉 +1 位作者 张久明 解万翠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第2期116-119,共4页
青年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在大学期间对青年学生的正确思想引导对于青年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专业课在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体现在言之有物、与专业和社会高度贴合,既教... 青年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在大学期间对青年学生的正确思想引导对于青年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专业课在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体现在言之有物、与专业和社会高度贴合,既教书,又育人。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通过在课程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融入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倡导并践行“健康中国”等方式创新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新路径;不仅使相对枯燥艰深的专业知识生动有趣,而且在润物无声之中育人,完成专业课内容与思政元素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课程思政 科学精神 健康中国
下载PDF
福建东吾洋海域海水和沉积物菌群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13
作者 张铭洋 李昊 +9 位作者 王印庚 马翠萍 陈夫山 黄强 廖梅杰 李彬 王锦锦 葛建龙 荣小军 王与凡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6-198,共13页
福建东吾洋海域是我国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吊笼养殖的核心产区,但目前该地区的水域环境现状和环境菌群结构相关研究匮乏。本研究以东吾洋海域东安、马坑、雷江和沙湾4个主要养殖区域为对象,完成了海参养殖高峰期1月的水质环境... 福建东吾洋海域是我国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吊笼养殖的核心产区,但目前该地区的水域环境现状和环境菌群结构相关研究匮乏。本研究以东吾洋海域东安、马坑、雷江和沙湾4个主要养殖区域为对象,完成了海参养殖高峰期1月的水质环境因子调查和评价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完成了水体和沉积物菌群多样性和差异特征菌群分析,解析了环境因子与菌群结构相关性。结果表明,马坑海域的富营养化指数为21.60,属于严重富营养化;东安和雷江海域属于重度富营养,只有沙湾海域处于中度富营养的水平。东安和沙湾海域水质属于轻度有机污染,而马坑和雷江海域属于中度有机污染。高通量测序共获得1 520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s),归属于28门、57纲、163目、322科、581属。菌群结构多样性分析表明,各区域沉积物的菌群多样性水平均显著高于相应海域水体菌群多样性,且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沙湾海域环境菌群多样性与丰度最高。PCo A分析表明,沉积物和水体中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极显著,水体交换和海域位置对其水体和沉积物菌群结构的影响较大。具有潜在致病性的弧菌科(Vibrionaceae)在所有水体和沉积物样本中均为优势种类之一。对水体样品和沉积物样品的LEFSe(line discriminant analysis effect size)分析筛选到处于不同分类水平的74个特异菌群。基因功能的预测和COG分类统计表明,水体与沉积物样品在12个代谢途径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4个海区的水体菌群LEFSe分析筛选到处于不同分类水平的30个特异菌群。水体的菌群与环境因子的RDA分析揭示,温度、溶氧、叶绿素a浓度是影响不同海域水体菌群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相关研究将为福建刺参养殖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吾洋海域 刺参吊笼养殖 环境评价 菌群结构分析
下载PDF
食品中氯芬新残留检测技术及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继耀 李兆新 +3 位作者 邢丽红 孙晓杰 王淑文 李淑勤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1期75-86,共12页
氯芬新在农业种植过程中的广泛使用,可能造成食品中氯芬新农药残留的问题。我国制定的氯芬新残留的限量标准主要集中在水果蔬菜等植物源性食品中,对于动物源性食品则尚未制定。目前氯芬新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技术主要是采用基于固相吸附的... 氯芬新在农业种植过程中的广泛使用,可能造成食品中氯芬新农药残留的问题。我国制定的氯芬新残留的限量标准主要集中在水果蔬菜等植物源性食品中,对于动物源性食品则尚未制定。目前氯芬新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技术主要是采用基于固相吸附的萃取方法,氯芬新残留的检测技术则以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为主。有关氯芬新残留在食品中的风险评估还比较少,主要集中在蔬菜水果等植物源性食品中,评估结果均表明其残留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本文针对氯芬新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方法、检测方法以及风险评估作相关综述,并对其检测方法提出展望,以期为后续食品中氯芬新残留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文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芬新 检测技术 最大残留限量 风险评估
下载PDF
海山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杰 孙雅雯 +1 位作者 郭昱东 张德超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3-130,共8页
随着深海海山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发现,人们越来越关注深海微生物的研究。海山山脉火山活跃部分具有非常广泛的特殊微生物栖息环境,因此成为人们研究海山微生物多样性的热点。但从现有报道来看,我们对海山微生物的了解还很少。作者主要针... 随着深海海山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发现,人们越来越关注深海微生物的研究。海山山脉火山活跃部分具有非常广泛的特殊微生物栖息环境,因此成为人们研究海山微生物多样性的热点。但从现有报道来看,我们对海山微生物的了解还很少。作者主要针对海山、尤其是西太平洋深海海山的类型及其微生物群落(包括对铁、硫循环起指示作用的特殊群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在这些研究中,通过基于SSU rDNA克隆测序、T-RFLP、系统发育比较等培养与非培养分析手段发现,西太平洋深海火山活跃海山周围具有比较高的环境多样性与特殊微生物类群多样性,其中ζ变形菌纲(ζ-proteobacteria)和/或ε变形菌纲(ε-proteobacteria)微生物是最普遍的类别。这些研究对于进一步开展其他海山的地质形成过程及微生物栖息环境与类群研究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 深海海山 微生物类群 多样性
下载PDF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土壤氮循环微生物类群数量与功能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杰 张丹丹 +1 位作者 董龙龙 王能飞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17年第1期82-89,共8页
南极乔治王岛南端的菲尔德斯半岛被认为是研究南极生态与生物资源的理想之地。本研究从该半岛全岛范围采集了3类不同类型的土壤样品,采用传统最大或然法(MPN)对其所含氮循环各类群微生物的总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利用常规Griess试剂、纳氏... 南极乔治王岛南端的菲尔德斯半岛被认为是研究南极生态与生物资源的理想之地。本研究从该半岛全岛范围采集了3类不同类型的土壤样品,采用传统最大或然法(MPN)对其所含氮循环各类群微生物的总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利用常规Griess试剂、纳氏试剂等显色法初步估算了各菌群的功能活性强度,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和采样点生态等进行了初步分析。目的是对该半岛土壤氮循环微生物进行先期初步了解,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它们的其他特性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3个土样中所含氮循环微生物总量趋势为氨化菌>反硝化菌>硝化菌和固氮菌(活菌数),除极个别样品外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硝化、反硝化、氨化活性。其中,所有土壤样品均具有比较高的氨化菌含量及氨化活性强度;丘陵山坡土壤的反硝化菌含量与反硝化活性强度要高于动、植物区土壤(极个别样品除外);动物区和植物区土壤的硝化菌含量较少,但硝化活性强度较高,预示着可能存在高效功能菌株;而丘陵山坡土壤的硝化菌含量及硝化活性强度则表现得高低不一。本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地区氮循环微生物提供了前期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尔德斯半岛 南极 土壤氮循环微生物 MPN法 菌群数量 功能活性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世界首颗静止轨道海洋水色卫星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泉斌 秦平 赵晓晨 《海岸工程》 2017年第2期71-78,共8页
海洋环境参数和赤潮、绿潮等海洋灾害在一天之内会有明显的变化,需要高频率的观测才能满足监测的需求,极轨水色卫星观测频率低,而静止轨道水色卫星在观测频率方面具有绝对优势。2010年韩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静止轨道海洋水色卫星GOCI(G... 海洋环境参数和赤潮、绿潮等海洋灾害在一天之内会有明显的变化,需要高频率的观测才能满足监测的需求,极轨水色卫星观测频率低,而静止轨道水色卫星在观测频率方面具有绝对优势。2010年韩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静止轨道海洋水色卫星GOCI(Geostationary Ocean Color Imager),使小时级时间分辨率的水色遥感成为现实,各国科学家围绕该数据迅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本文首先介绍了GOCI遥感器的主要参数信息及其数据处理软件,然后综述了GOCI自问世至2016年的主要研究进展,涉及卫星数据处理、产品质量评价、海洋环境探测、海洋灾害监测、海洋动力过程探测、大气探测等方面,以期对我国水色遥感特别是静止轨道水色遥感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CI 静止轨道 遥感应用 水色遥感
下载PDF
DES在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预处理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环斐 彭建军 +4 位作者 孔毅 车欣鹏 宋晓明 高珊珊 田文德 《中华纸业》 CAS 2020年第8期22-29,共8页
预处理是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进行能源转化的重要环节。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绿色高效的预处理方法对生物质能源转化的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新一代绿色溶剂-低共熔溶剂(DES)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经过DES预处理后生物质的酶解效... 预处理是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进行能源转化的重要环节。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绿色高效的预处理方法对生物质能源转化的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新一代绿色溶剂-低共熔溶剂(DES)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经过DES预处理后生物质的酶解效率得到很大提高,D E S表现出优异的预处理性能。本文探讨了DES的组成结构和物化性质,DES对木质纤维生物质三大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溶解能力,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DES预处理相关研究进展,DES自身物理化学性质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DES在预处理过程中循环回用的方法。最后,对DES预处理木质纤维使其高附加值的资源化利用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大规模工业化应用方面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 预处理
下载PDF
融入创新思维的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
19
作者 张恒 蓝惠霞 《造纸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1期59-62,共4页
本文探讨了在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中融入创新思维,以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分析并阐述了创新思维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性,与思政建设的内在联系以及对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影响,提出了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 本文探讨了在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中融入创新思维,以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分析并阐述了创新思维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性,与思政建设的内在联系以及对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影响,提出了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新理念和新的实践路径。对融入创新思维的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实践探索和成效评估,发现了创新思维在融入研究生课程时遇到的挑战和需求,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并展望未来思政建设与融入创新思维后研究生课程内容的发展。本文为促进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可借鉴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思维 研究生课程 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环境工程综合实验教学创新与改革 被引量:1
20
作者 蓝惠霞 周贵忠 +4 位作者 顾元香 宫磊 路卫卫 梁翘楚 张恒 《黑龙江造纸》 2022年第2期53-56,共4页
环境工程综合实验是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提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各高校针对该课程改革不断进行探索。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从实验项目设置、实验项目综合、实验教学创新以及实验考核方式多方面进行改革,提高了学生解... 环境工程综合实验是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提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各高校针对该课程改革不断进行探索。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从实验项目设置、实验项目综合、实验教学创新以及实验考核方式多方面进行改革,提高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环境工程综合实验 教学创新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