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牦牛和藏羊单牧、混牧对高寒草地星毛委陵菜营养与生殖生长权衡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芳草 董全民 +6 位作者 冯斌 刘玉祯 俞旸 杨晓霞 张春平 曹铨 刘文亭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66-1874,共9页
放牧是草地利用与管理的主要方式,不同的放牧方式对草地优势物种存在不同的影响。探究不同放牧方式下草地植物营养枝与生殖枝的权衡关系,对研究草地植被恢复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本研究依托于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家畜系统适应性管理技术平... 放牧是草地利用与管理的主要方式,不同的放牧方式对草地优势物种存在不同的影响。探究不同放牧方式下草地植物营养枝与生殖枝的权衡关系,对研究草地植被恢复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本研究依托于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家畜系统适应性管理技术平台,在中度放牧压力下,设置了牦牛单牧、藏羊单牧、牦牛藏羊1꞉2混牧、牦牛藏羊1꞉4混牧、牦牛藏羊1꞉6混牧以及不放牧处理,分析了高寒草地退化指示物种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acaulis)营养枝与生殖枝的高度、数量、重量及权衡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在星毛委陵菜营养枝与生殖枝高度、数量和重量的相关指标变化中,牦牛与藏羊1꞉6混牧的植株总体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牦牛与藏羊1꞉4混牧的植株数据总体低于其他处理;2)在不同放牧方式下星毛委陵菜营养枝与生殖枝的权衡指数,牦牛与藏羊1꞉4混牧是除不放牧外时最低的,牦牛与藏羊1꞉6混牧的权衡指数倾向于营养枝,牦牛单牧、藏羊单牧和牦牛藏羊1꞉2混牧处理的权衡指数倾向于生殖枝,不放牧和牦牛与藏羊1꞉4混牧时营养枝与生殖枝之间协同生长。结果表明,高寒草地牦牛与藏羊1꞉4的家畜组合是较为不利于草地健康的放牧方式。本研究提出有利于草原可持续发展的放牧利用调控方式,为高寒草甸草原合理利用和草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放牧方式 星毛委陵菜 营养枝 生殖枝 权衡指数 草地退化
下载PDF
冷季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牦牛生长、脂肪沉积及养殖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振祥 曹铨 +10 位作者 丁路明 俞旸 刘文亭 杨晓霞 张春平 刘玉祯 冯斌 于泽航 吕卫东 周玉青 董全民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5-313,共9页
冷季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牦牛生长性能、脂肪沉积及养殖经济效益等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在冷季分别对公牦牛进行自然放牧(SEG1组)和投喂不同粗精比的饲粮,结果表明:与SEG1组相比,补饲组牦牛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0.05);补饲组碱... 冷季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牦牛生长性能、脂肪沉积及养殖经济效益等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在冷季分别对公牦牛进行自然放牧(SEG1组)和投喂不同粗精比的饲粮,结果表明:与SEG1组相比,补饲组牦牛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0.05);补饲组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葡萄糖(GLU)、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NEFA)、脂肪酸合成酶(FAS)和脂蛋白脂酶(LPL)含量显著高于SEG1组(P<0.05);各补饲组牦牛肝脏组织内脂滴表达面积百分比显著高于SEG1组(P<0.05),各补饲组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SEG1组相比,SEC50组、SEC30组和SEC10组牦牛养殖利润分别提高228.77%,258.69%和115.52%。综上所述,冷季补饲管理可有效提高牦牛的生长性能,增强机体脂肪沉积和代谢功能,提高牦牛养殖经济效益,补饲饲粮粗精料比为70∶30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饲养管理模式 生长性能 脂肪沉积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冷季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和粗精比饲粮对牦牛瘤胃菌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张振祥 曹铨 +9 位作者 丁路明 俞旸 刘文亭 杨晓霞 张春平 童永尚 杨增增 周沁苑 王芳草 董全民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53-1470,共18页
为探究饲养管理模式和不同粗精比饲粮对冷季牦牛瘤胃菌群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并预测菌群功能。选取2岁龄(24月龄),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公牦牛(Bos grunmiens)24头随机分为4组,RCG1组在冬季放牧场自然放牧,RCC90、RCC70和RCC50组分别饲... 为探究饲养管理模式和不同粗精比饲粮对冷季牦牛瘤胃菌群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并预测菌群功能。选取2岁龄(24月龄),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公牦牛(Bos grunmiens)24头随机分为4组,RCG1组在冬季放牧场自然放牧,RCC90、RCC70和RCC50组分别饲喂粗精料比为90∶10、70∶30和50∶50的饲粮。试验结束屠宰后采集各组牦牛瘤胃液,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检测其菌群结构。结果表明,24份样品共检测到20696个ASVs,有4966、3069、3680和3536个ASVs分别在RCG1、RCC90、RCC70和RCC50组4组样品特异性表达。在门和属水平上,4组样品的共同优势菌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以及理研菌科RC9属、普雷沃菌属和克里斯滕森菌科_R-7菌群。RCG1组和补饲组牦牛瘤胃菌群区系和丰度差异显著(P<0.05)。各补饲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相对丰度(F/B)比值显著高于RCG1组(P<0.05)。与RCG1相比,理研菌科RC9肠道群(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产生乙酸相关细菌(Anaerovorax)和毛螺科菌_UCG-009(Lachnospiraceae_UCG-009)分别在RCC50、RCC70和RCC90组中显著下调(P<0.05),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赤芍铁杆菌(Ferruginibacter)和梭菌属_UCG-014(Clostridia_UCG-014)分别在RCC50、RCC70和RCC90组中显著上调(P<0.05)。此外,4组牦牛瘤胃菌群功能差异不显著(P>0.05),均注释到营养代谢和复制与修复等生物过程。饲养管理模式和不同粗精比饲粮对牦牛瘤胃菌群结构影响显著(P<0.05),菌群功能影响不显著(P>0.05),冷季补饲10%精料可显著提高瘤胃菌群丰度和多样性(P<0.05),补饲30%高蛋白水平精料时瘤胃菌群对饲草料消化吸收最佳。本研究结果为青藏高原牦牛的合理饲养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研发适宜于青藏高原牦牛养殖业的管理模式,减轻放牧场压力,解决草地退化、草畜失衡及保持牦牛养殖业的健康良性发展等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养殖 放牧管理 农牧结合管理 饲粮结构 瘤胃微生物 16S rDNA基因高通量测序 功能预测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2012~2021年国内外草地施肥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童永尚 张春平 +6 位作者 杨增增 俞旸 曹铨 张振祥 张小芳 李彩弟 董全民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0-142,共13页
施肥在草地生态功能恢复和草地生产力维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全面了解2012~2021年国内外草地施肥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前沿动态,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以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为主要研究工具,对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 施肥在草地生态功能恢复和草地生产力维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全面了解2012~2021年国内外草地施肥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前沿动态,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以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为主要研究工具,对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2012~2021年收录的草地施肥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2~2021年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国外期刊的发文量逐年上升,且刊载量大的期刊多为生态学领域的顶级期刊,而国内期刊的发文量在56~84篇之间,始终处于动态平衡;在国家发文量的排序中,中国排名第1位,美国和德国分别位列第2位和第3位。国内不同地区的作者或研究机构之间联系不够紧密,而团队内部人员之间合作紧密。在未来的草地施肥研究中,研究热点主要关注氮素添加对草地植物和土壤的影响,以高寒地区为研究区域,对草地群落结构和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仍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施肥 文献计量 CiteSpace可视化软件 研究热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