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7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生活质量现状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仲桂英 铁婷婷 +1 位作者 黄成萍 田登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647-650,共4页
目的调查重症肌无力门诊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06/2018-04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门诊复查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应用重症肌无力量化评分(QMGs)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15项重症肌无力生活质量(MG-QOL15)量... 目的调查重症肌无力门诊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06/2018-04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门诊复查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应用重症肌无力量化评分(QMGs)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15项重症肌无力生活质量(MG-QOL15)量表评估生活质量现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 7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总MG-QOL15评分为(25.15±10.96)分,第15问题项目MG-QOL15评分最低为(0.88±1.21)分,第2问题项目MG-QOL15评分最高为(2.05±1.23)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病情严重程度、医疗保险类型MG-QOL15评分存在差异(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40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病情严重程度(≥20分)、医疗保险类型(无社会医疗保险)是影响重症肌无力患者生存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重症肌无力门诊患者生存质量水平较低,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无社会医疗保险是影响重症肌无力患者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需要进一步完善卫生服务及医疗保障体系,提高重症肌无力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门诊患者 生活质量 现状
原文传递
中枢神经系统棘球幼病(包虫病)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
2
作者 焦菲 姚治平 王兰桂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8期712-715,共4页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包虫病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4年1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住院的中枢神经系统包虫病患者79例,分别设为癫痫发作组和非癫痫发作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包虫病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4年1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住院的中枢神经系统包虫病患者79例,分别设为癫痫发作组和非癫痫发作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中枢神经系统包虫病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结果中枢神经系统包虫病癫痫发作30例,癫痫发作的发生率为38.0%。单因素分析示包虫部位、包虫直径及包虫周围脑组织受压水肿与中枢神经系统包虫病癫痫发作有相关性(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包虫位于皮层部位、包虫周围脑组织受压水肿是中枢神经系统包虫病癫痫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枢神经系统包虫病癫痫发作在青海地区发生率远较其他流行地区高,包虫位于皮层部位、包虫周围脑组织受压水肿是癫痫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幼病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癫痫 危险因素
下载PDF
IMB模型联合延续性护理对脑梗死桥接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下肢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仲桂英 贾生菊 黄成萍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4期637-639,642,共4页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联合延续性护理对脑梗死桥接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下肢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及青海省人民医院诊治的90例脑梗死桥接术后患者,按照随机...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联合延续性护理对脑梗死桥接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下肢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及青海省人民医院诊治的90例脑梗死桥接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性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IMB模型联合延续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下肢功能、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分、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WHO-QOL-100量表各项评分均较护理前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5/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11%(14/45)(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P<0.05)。【结论】IMB模型联合延续性护理用于脑梗死桥接术后患者,有利于神经功能及下肢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外科学 护理
原文传递
LINC00707靶向miR-876-5p影响缺氧缺血脑损伤后海马神经元凋亡及氧化应激的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肃 马海军 拜承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3493-3497,共5页
目的探讨LINC00707对缺氧缺血脑损伤后海马神经元凋亡及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谷氨酸与D-Hanks液处理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建立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si-NC、si-LINC00707、miR-NC、miR-876-5p mimics、anti-miR-NC... 目的探讨LINC00707对缺氧缺血脑损伤后海马神经元凋亡及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谷氨酸与D-Hanks液处理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建立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si-NC、si-LINC00707、miR-NC、miR-876-5p mimics、anti-miR-NC+si-LIN C00707、anti-miR-876-5p+si-LINC00707分别转染至HT-22细胞后进行缺氧缺血处理;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LINC00707、miR-876-5p的表达量;利用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DA)水平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LINC00707与miR-876-5p的靶向关系;Western印迹检测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水解酶(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量。结果缺氧缺血脑损伤后HT-22细胞中LINC00707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miR-876-5p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缺氧缺血脑损伤后HT-22细胞中转染si-LINC00707或转染miR-876-5p mimics后,MDA的水平、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CAT的活性显著升高(P<0.05);LINC00707可靶向调控miR-876-5p的表达;共转染anti-miR-876-5p+si-LINC00707可降低转染si-LINC00707对缺氧缺血脑损伤后HT-22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的作用。结论干扰LINC00707表达可通过靶向调控miR-876-5p表达而抑制缺氧缺血脑损伤后海马神经元凋亡及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C00707 miR-876-5p 缺氧缺血脑损伤 凋亡 氧化应激
下载PDF
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5
作者 曾国熙 《疑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20-220,F0003,共2页
关键词 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水通道蛋白4通路在大鼠血-脑屏障损伤后高原脑水肿中的作用
6
作者 邱彩燕 索田莎 +3 位作者 林涛 张荣福 李雪玲 孙娟 《解剖学报》 2025年第2期163-170,共8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通道蛋白4(AQP4)通路在大鼠血-脑屏障损伤后高原脑水肿中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n=40)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trl,n=20)和高原脑水肿组(HACE,n=20),Ctrl组于青海省西宁市(海拔2261 m)饲...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通道蛋白4(AQP4)通路在大鼠血-脑屏障损伤后高原脑水肿中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n=40)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trl,n=20)和高原脑水肿组(HACE,n=20),Ctrl组于青海省西宁市(海拔2261 m)饲养4 d,HACE组于低压模拟舱(海拔5000 m)饲养4 d。干湿重法检测脑水含量,7.0 T小动物磁共振成像(MRI)T2加权像观察颅内结构、形态和信号改变,Nissl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CA1区神经元形态变化和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CA1区免疫球蛋白G(IgG)外渗,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组织HIF-1α、AQP4、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紧密连接蛋白5(claudin-5)、闭锁蛋白(occludin)、闭合小环蛋白1(ZO-1)的表达。结果HACE组大鼠脑水含量明显升高,海马组织CA1区神经元形态萎缩变形,神经元排列紊乱、数量明显下降,神经细胞凋亡明显增加,IgG渗出增多;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发现,海马组织CA1区HIF-1α、AQP4、MMP-9蛋白表达明显升高,claudin-5、occludin、ZO-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高原低氧通过HIF-1α/AQP4通路导致血-脑屏障破坏,进而导致高原脑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脑水肿 缺氧诱导因子1α/水通道蛋白4 血-脑屏障 免疫印迹法 免疫荧光 大鼠
原文传递
钾通道Kv4.2、Kv1.4在硫化氢后处理对大鼠短暂全脑缺血神经保护中的作用研究
7
作者 拜承萍 赵晨亮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13-617,共5页
目的研究硫氢化钠(sodium hydrosulfide,Na HS)后处理对短暂全脑缺血大鼠海马中钾通道Kv4.2和Kv1.4 mRNA表达变化的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从而探讨Na HS对大鼠短暂全脑缺血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用4VO方法建立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trans... 目的研究硫氢化钠(sodium hydrosulfide,Na HS)后处理对短暂全脑缺血大鼠海马中钾通道Kv4.2和Kv1.4 mRNA表达变化的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从而探讨Na HS对大鼠短暂全脑缺血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用4VO方法建立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transient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t GCI)模型,大鼠被随机分配到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t GCI组、Na HS后处理组。Na HS后处理组为t GCI之后1 d,给予大鼠腹腔注射Na HS 24μmmol/kg或者180μmmol/kg。通过尼氏染色与Neu N免疫染色确定海马神经元的死亡,通过RT-PCR方法检测海马组织Kv4.2和Kv1.4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 (1)与t GCI组比较,在t GCI之后1 d给予24μmol/kg Na HS后处理使海马CA1区存活细胞数目显著增加,而高剂量的Na HS(180μmol/kg)后处理对t GCI大鼠海马CA1区则无明显的保护作用。(2)在Re 26 h和Re 48 h,海马组织中Kv4.2、Kv1.4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在Re 26 h+Na HS组,kv4.2(1.24±0.08)和kv1.4(1.11±0.07)的mRNA表达水平均分别高于Re 26 h组的kv4.2(0.75±0.04)和kv1.4(0.79±0.06),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外源性Na HS可能通过上调大鼠t GCI后海马区Kv4.2和Kv1.4 mRNA的表达,从而导致膜电位超极化,降低神经元兴奋性和氧耗,继而保护神经元免受脑缺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全脑缺血 钾通道 硫氢化钠 神经保护
下载PDF
肺康复对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膈肌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海 刘梅 +3 位作者 拜承萍 严小红 赵艳芳 马玥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肺康复对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的膈肌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为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重症医学科、急诊ICU、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住院的60... 目的探讨肺康复对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的膈肌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为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重症医学科、急诊ICU、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住院的60例明确诊断为SAP的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肺康复。治疗2周后,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膈肌移动度、膈肌厚度、临床疗效、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的膈肌移动度、膈肌厚度、MBI评分分别为(2.81±0.21)cm、(0.18±0.05)cm、(44.53±17.18)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膈肌移动度、膈肌厚度、MBI评分(2.52±0.18)cm、(0.14±0.03)cm、(36.40±13.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SAP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上肺康复更加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膈肌功能及肺炎反应,从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加速疾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 肺康复 膈肌移动度 膈肌厚度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BPPV发病机制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马晓艳 冶学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13-016,共4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也就是指人体的头部在运动过程中,到达了某个特定位置会有短暂的眩晕症状,这是一种外周型前庭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其特点主要有自限性、短暂性及阵发性等。发病机制尚...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也就是指人体的头部在运动过程中,到达了某个特定位置会有短暂的眩晕症状,这是一种外周型前庭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其特点主要有自限性、短暂性及阵发性等。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已被证实,慢性甲状腺炎、高血压、高脂血症、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和骨质疏松症均与BPPV的发病相关,但与其他危险因素也有相关性。本文将系统的总结近些年来BPPV的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PV 血清维生素D 甲状腺激素 性激素 偏头痛
原文传递
BPPV复位后残留症状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倩倩 冶学兰 《临床个性化医学》 2024年第2期599-605,共7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相对于重力方向与头位改变相关的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的一种前庭周围性眩晕,具有自限性但易复发,根据发作时半规管的不同,可使用相对应的复位方法。但一些患者复位后仍可出现...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相对于重力方向与头位改变相关的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的一种前庭周围性眩晕,具有自限性但易复发,根据发作时半规管的不同,可使用相对应的复位方法。但一些患者复位后仍可出现头昏、行走不稳及耳部闷胀感等残留症状,但无眩晕和眼球震颤,本文旨在对BPPV成功复位后残留症状的可能影响因素及治疗手段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PV 残留症状 影响因素 治疗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便秘患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马丽萍 杨春丽 仲桂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20-422,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脑卒中后便秘症状、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入院的265例脑卒中患者,对认知行为干预前所有脑卒中患者的基本资料、脑卒中情况、既往病史、排便情况及简易精...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脑卒中后便秘症状、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入院的265例脑卒中患者,对认知行为干预前所有脑卒中患者的基本资料、脑卒中情况、既往病史、排便情况及简易精神状态(MMSE)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将265例脑卒中患者中90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行为组及认知行为组,对三组患者进行不同的干预方法,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便秘组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率高于非便秘组(P<0.05);认知行为组及行为组患者干预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行为组与认知行为组患者便秘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认知行为组低于行为组(P<0.05)。结论在行为干预的基础上增加系统化认知功能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便秘症状,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便秘 认知训练
下载PDF
高原地区急性期脑卒中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张璟 王兰桂 +3 位作者 铁婷婷 张宝梅 旦祥 杨占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世居西宁地区(海拔约2200米,中海拔)、海南州地区(海拔约3000米,高海拔)住院的急性脑出血及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且资料完整的汉族患者各100例和60例,...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世居西宁地区(海拔约2200米,中海拔)、海南州地区(海拔约3000米,高海拔)住院的急性脑出血及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且资料完整的汉族患者各100例和60例,分为抑郁组39例和非抑郁组121例,进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17)、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分别用散射比浊法、ELISA法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及TNF-α水平。结果急性期PSD总发生率为24.4%,中海拔与高海拔地区PSD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3.0%vs 26.7%,P>0.05)。PSD组患者NIHSS评分、血清hs-CRP、IL-6、TNF-α高于非PSD组(P<0.05,P<0.01)。女性、NIHSS、血清hs-CRP、IL-6、TNF-α是PSD发生的危险因素。PSD组高海拔地区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高于中海拔地区[(5.37±1.90)mg/L vs(3.93±1.53)mg/L,(18.34±3.21)ng/Lvs(16.33±2.77)ng/L,(81.94±9.63)ng/Lvs(74.70±8.05)ng/L,P<0.05];且HDRS17及PSQI评分高于中海拔地区[(18.62±3.54)分vs(15.21±4.85)分和(15.75±3.90)分vs(12.36±5.02)分,P<0.05]。结论高原地区脑卒中患者急性期PSD发生与国内平原相当,女性、NIHSS、血清hs-CRP、IL-6、TNF-α是PSD发生危险因素,炎性反应及睡眠质量在急性期PSD发生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高海拔 脑梗死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介素6 睡眠
下载PDF
视频宣教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宝梅 王兰桂 +1 位作者 马丽萍 仲桂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4056-4059,共4页
目的探究视频教育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204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2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视频宣教法和传... 目的探究视频教育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204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2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视频宣教法和传统的口头宣讲法对患者讲述神经内科肺部感染相关知识及健康指导;收集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及鉴定;对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知识掌握程度、病情改善情况、对护士的满意程度及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10%和89.22%,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出院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关于肺部感染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试分数分别为(79.54±1.88)分、(65.23±1.45)分,住院天数分别为(15.45±1.23)d、(20.33±1.65)d;观察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2例,感染率为1.96%,对照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9例,感染率为8.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士满意程度评分为(28.01±0.55)分,对照组为(27.98±0.88)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痰培养共分离出病原菌30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8株占65.35%,革兰阳性菌90株占29.70%,真菌15株占4.95%。结论视频教育对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要优于传统的口头宣讲方式,视频教育有利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教育 神经内科 肺部感染
原文传递
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支持对危重症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仲桂英 李源化 +1 位作者 马丽萍 黄成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12-1615,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时机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10/2013-09收治的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重症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方法,...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时机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10/2013-09收治的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重症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方法,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治疗法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死亡例数、发生并发症例数、发生后遗症例数等,然后再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组患者有效治疗54例,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治疗21例,有效率为35%,可以得出试验组治愈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饮食量、排便量、呕吐及腹泻等一般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生理指标血压、心率等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Na+、Ca2+和血清白蛋白含量方面也没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7例;试验组发生并发症4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2例;试验组发生后遗症3例,对照组发生后遗症10例.结论:在相应护理条件下,对重症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加快促进患者术后肠胃肠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并发症 重症患者
下载PDF
高原地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兰桂 杨春丽 +3 位作者 马香莲 黄茜 马丽萍 杨占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616-618,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动态变化。方法收集世居西宁地区(海拔约2200m)58例和海南藏族自治州(海拔约3000m)55例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汉族患者分别作为病例1组和病例2组;同期收集上...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动态变化。方法收集世居西宁地区(海拔约2200m)58例和海南藏族自治州(海拔约3000m)55例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汉族患者分别作为病例1组和病例2组;同期收集上述两地体检中心健康体检汉族各60例作为对照1组和对照2组;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病例1、2组24h内、72h、1周和1个月血浆hs-CRP水平。结果病例1组24h内、72h、1周和1个月血浆hs-CRP高于对照1组[(4.46±1.95)mg/L、(8.87±2.01)mg/L、(5.45±1.13)mg/L和(3.84±0.82)mg/Lvs(1.89±0.92)mg/L,P<0.05];病例2组上述各时间点hs-CRP高于对照2组[(6.68±1.43)mg/L、(11.14±2.12)mg/L、(7.49±1.21)mg/L和(6.33±1.12)mg/L vs(2.02±0.96)mg/L,P<0.05]。病例2组不同时间血浆hs-CRP高于病例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原缺氧环境下,hs-CRP水平增加,可能导致脑梗死继发脑损害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C反应蛋白质 缺氧 高海拔
下载PDF
miR-422a通过调控SOX6抑制H2O2对PC12细胞的损伤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广华 铁婷婷 +3 位作者 巨虎 许常林 肖宗宇 苑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235-2240,共6页
目的:研究微小RNA-422a(miR-422a)靶向调控人性别决定区Y框6(SOX6)对过氧化氢(H 2O 2)刺激下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12(具有神经细胞特性)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检测H 2O 2处理后PC12细胞中miR-422a表达的变化,在PC1... 目的:研究微小RNA-422a(miR-422a)靶向调控人性别决定区Y框6(SOX6)对过氧化氢(H 2O 2)刺激下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12(具有神经细胞特性)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检测H 2O 2处理后PC12细胞中miR-422a表达的变化,在PC12细胞中转染miR-422a mimics,MTT法测定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水平。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SOX6可能是miR-422a的靶基因,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鉴定靶向关系。在PC12细胞中共转染miR-422a mimics和SOX6过表达载体,检测过表达SOX6对miR-422a mimics调控H 2O 2条件下PC12细胞活力、LDH漏出率和凋亡的影响。结果:H 2O 2处理后PC12细胞中miR-422a表达水平降低(P<0.05)。H 2O 2处理后的PC12细胞的活力降低,LDH漏出率和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miR-422a mimics能够提高H 2O 2条件下PC12细胞活力,降低LDH漏出率和凋亡率(P<0.05)。miR-422a靶向负调控SOX6表达。SOX6过表达载体可以逆转miR-422a对PC12细胞活力提高和LDH漏出率、细胞凋亡率降低的作用(P<0.05)。结论:miR-422a通过靶向抑制SOX6可降低H 2O 2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422a PC12细胞 SOX6基因 细胞凋亡 细胞活力
下载PDF
强化抗血小板与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对比 被引量:23
17
作者 史雪霞 马骧 冶学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21期1-4,8,共5页
目的对比强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与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卒中(CAT)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符合CAT复发高危诊断标准的1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方式均分为2组,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 目的对比强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与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卒中(CAT)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符合CAT复发高危诊断标准的1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方式均分为2组,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观察组则给予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2组不同时期抗血小板聚集率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情况,并记录2组患者随访期间复发率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在治疗1周与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的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 05),而对照组在治疗1周时的下降幅度大于观察组(P <0. 05),但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2组间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治疗1周、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TC水平均显著降低,TG治疗后3个月、6个月显著低于治疗前,LDL-C在治疗后6个月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治疗1周与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的3项血脂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出院随访3个月时2组CAT高危患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随访12个月时观察组高危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1周与治疗后3个月、12个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CAT复发高危患者长期使用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进行二级预防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强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复发率,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复发高危 二级预防 他汀类药物 抗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POEMS综合征1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冶学兰 赵秀丽 马香莲 《疑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47-248,共2页
关键词 POEMS综合征 患者 临床治疗 误诊分析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LncRNA MALAT1、LncRNA NEAT1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锋存 赵秀丽 刘军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77-82,共6页
目的 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转移相关的肺腺癌转录本1(MALAT1)、LncRNA核旁斑组装转录本1(NEAT1)的表达变化,探讨其是否参与AD炎症反应和认知功能损伤。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 目的 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转移相关的肺腺癌转录本1(MALAT1)、LncRNA核旁斑组装转录本1(NEAT1)的表达变化,探讨其是否参与AD炎症反应和认知功能损伤。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AD患者93例为AD组,选取同期该院54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LncRNA MALAT1、LncRNA NEAT1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AD患者血清LncRNA MALAT1、LncRNA NEAT1表达与病程、MMSE评分、炎症因子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血清炎症指标、LncRNA MALAT1、LncRNA NEAT1表达对AD的诊断价值。结果 AD组血清LncRNA MALAT1相对表达量和MMSE评分低于对照组,LncRNA NEAT1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 <0.05)。AD组hs-CRP、IL-1β、IL-6、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D患者血清LncRNA MALAT1表达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_(s)=0.587,P <0.05),与hs-CRP、IL-1β、IL-6、TNF-α水平均呈负相关(r_(s)=-0.522、-0.601、-0.574和-0.577,均P <0.05),LncRNA NEAT1表达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_(s)=-0.593,P <0.05),与hs-CRP、IL-1β水平、IL-6、TNF-α均呈正相关(r=0.487、0.588、0.611和0.573,均P <0.05)。ROC曲线显示,血清LncRNA MALAT1诊断AD的AUC为0.915(95%CI:0.858,0.955),最佳临界值为0.98,其对应的敏感性为94.62%(95%CI:87.92,98.22),特异性为81.48%(95%CI:68.61,90.70);血清LncRNA NEAT1诊断AD的AUC为0.858(95%CI:0.791,0.910),最佳临界值为2.37,其对应的敏感性为90.32%(95%CI:82.45,95.52),特异性为72.22%(95%CI:58.44,83.57)。结论 AD患者血清LncRNA MALAT1低表达、LncRNA NEAT1高表达可能参与AD炎症反应和认知功能损伤,可作为AD的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长链非编码RNA 转移相关的肺腺癌转录本1 核旁斑组装转录本1 炎症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能全力行肠内营养支持配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出血昏迷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2
20
作者 仲桂英 马丽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795-2799,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昏迷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03/2014-02我院接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昏迷的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混合流质进行鼻饲营养支持,并给予患者...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昏迷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03/2014-02我院接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昏迷的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混合流质进行鼻饲营养支持,并给予患者一般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能全力进行鼻饲,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营养支持4 wk后,监测分析两组患者的总蛋白(total protein,TP)、清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淋巴细胞总数(total lymphocyte count,TLC)各营养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状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营养支持4 wk后,两组患者的TP、ALB及TLC均明显升高(P<0.05),Hb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观察组患者营养支持后的TP、ALB及T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4.31 g/L±4.33 g/L vs 63.10 g/L±3.65 g/L,39.24 g/L±5.45 g/L vs 38.37 g/L±5.49 g/L,17.32×109/L±7.01×109/L vs 15.12×109/L±6.60×109/L,P<0.05).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3.0039,P=0.0027).观察组患者的消化系出血、恶心呕吐、便秘及高血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便秘、腹泻及误吸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能全力进行肠内营养支持,配合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对高血压脑出血昏迷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昏迷 肠内营养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