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宁地区10公斤以下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1
作者 李忠诚 达嘎 +7 位作者 李勇 武建英 杨永良 唐振宇 姚兵 朱吉海 马彦华 顾焕平 《青海医药杂志》 2010年第3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海拔2260m)10kg以下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的适应证、外科技术及围术期处理。方法:2000年1月—2009年9月,在西宁地区外科治疗10kg以下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47例,体重3.5kg~10kg,年龄1.5个月~2岁,...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海拔2260m)10kg以下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的适应证、外科技术及围术期处理。方法:2000年1月—2009年9月,在西宁地区外科治疗10kg以下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47例,体重3.5kg~10kg,年龄1.5个月~2岁,其中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35例,常温非体外循环手术4例,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下手术8例。结果:住院死亡1例,存活46例,随访2个月~3年,无其他并发症和死亡,均生长发育良好,心功能I级。结论:随着围术期管理、麻醉、体外循环和外科技术的提高,西宁地区10kg以下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是安全的,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地区 先天性心脏病 低体重 婴幼儿
下载PDF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与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侯鹏飞 李忠诚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9年第12期100-104,共5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发展,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攀升。2018年GLOBALCAN统计36种癌症结果表明:在世界范围内,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2018年全球新发肺癌病例约为210万,占肿瘤总发病例数的18.4%,其中因肺癌死亡...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发展,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攀升。2018年GLOBALCAN统计36种癌症结果表明:在世界范围内,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2018年全球新发肺癌病例约为210万,占肿瘤总发病例数的18.4%,其中因肺癌死亡新增人数约为180万[1]。而且,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女性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有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在早期无明显症状,或仅出现咳嗽、咳痰,很难引起重视,因此早期NSCLC很容易被漏诊,大多数患者被确诊时往往已是晚期或者已发生远处转移,从而失去了手术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例数 非小细胞肺癌 咳痰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 恶性肿瘤 发病率和死亡率 癌症
下载PDF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四肢动脉血栓形成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7
3
作者 姚兵 李勇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四肢动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12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四肢动脉血栓形成患者在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动脉切开Forgaty导管取栓术,分析患者血常规、凝血功能、CTA结果、术中所见、术后结...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四肢动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12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四肢动脉血栓形成患者在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动脉切开Forgaty导管取栓术,分析患者血常规、凝血功能、CTA结果、术中所见、术后结果等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结果:12例患者中有10例发生在下肢髂总动脉至股动脉之间,2例发生在上肢左锁骨下动脉至腋动脉之间,全部病例平均Hb 23.5g/L(21.0g/L~27.2g/L),平均HCT 70.6%(68%~83%),经手术取栓及术后溶栓、抗凝治疗后,8例康复出院;2例术后患肢持续疼痛,给予镇痛治疗;2例术后患肢血运未恢复,行截肢手术。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并发动脉血栓,容易发生在四肢动脉主干起始部。起病过程隐蔽,血管内膜病变严重。HCT>70%与高龄是发生动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发病后早期手术治疗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 动脉血栓形成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高海拔地区导管碎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吉海 李勇 +1 位作者 武建英 杨佳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导管碎栓术联合局部溶栓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5年3月我科收治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共21例,均在介入下行肺动脉导管碎栓+局部溶栓治疗,并给予抗凝、扩血管、袪聚等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导管碎栓术联合局部溶栓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5年3月我科收治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共21例,均在介入下行肺动脉导管碎栓+局部溶栓治疗,并给予抗凝、扩血管、袪聚等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氧分压、肺动脉压力等指标,并通过肺动脉CT或造影检查评估肺动脉再通率。结果:本组21例经导管碎栓+局部溶栓治疗,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缓解,治疗后氧分压明显升高,平均肺动脉压明显降低,行肺动脉CT或造影检查提示肺动脉基本再通。结论:导管碎栓+局部溶栓操作简便,治疗效果满意,是一种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安全、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碎栓 急性肺动脉栓塞 溶栓
原文传递
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行腔内隔绝术33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吉海 武建英 +1 位作者 李勇 杨佳 《青海医药杂志》 2015年第11期12-13,共2页
目的:总结西宁地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EVGE)治疗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AD)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我科2010年6月—2013年3月开展的33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EVGE经过进行分析。术前常规采用全主动脉增强CT(CTA)... 目的:总结西宁地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EVGE)治疗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AD)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我科2010年6月—2013年3月开展的33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EVGE经过进行分析。术前常规采用全主动脉增强CT(CTA)评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术中在数字减影下经股动脉将移植物引导入胸主动脉,封闭夹层裂口。结果:手术均获成功,2例患者完全封闭左锁骨下动脉开口,术后未发现椎动脉缺血及上肢肌无力等表现;2例患者术后发现Ⅱ型内漏,随访2个月后内漏消失,其余患者术后随访(2~36)个月状况良好。结论:EVGE治疗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腔内隔绝术 疗效
原文传递
2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导管溶栓疗效观察
6
作者 朱吉海 李勇 +2 位作者 武建英 杨佳 马伟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共29例,在介入下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将溶栓导管置入形成血栓的深静脉内,自溶栓导管持续进行溶栓治疗,并给予抗凝、扩血管、袪聚等治疗。测量...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共29例,在介入下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将溶栓导管置入形成血栓的深静脉内,自溶栓导管持续进行溶栓治疗,并给予抗凝、扩血管、袪聚等治疗。测量治疗前后双侧下肢周径差,并通过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评估深静脉再通率。结果:本组29例患者中有28例经导管溶栓后患肢肿胀、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导管溶栓前后双侧下肢周径差及深静脉通畅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导管溶栓操作简便,治疗效果满意,是一种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溶栓 下腔静脉滤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