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不同产地蕨麻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 被引量:13
1
作者 谭亮 李军乔 +6 位作者 李玉林 王环 杲秀珍 赵静 马家麟 冀恬 王虹蕾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5-111,共17页
以青海7个不同产地的蕨麻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成分进行差异比较、主成分分析和品质综合评价,为以青海蕨麻为食品原料或辅料的产品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采用SPSS 19.0分别对青海7个不同产地蕨麻的营养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 以青海7个不同产地的蕨麻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成分进行差异比较、主成分分析和品质综合评价,为以青海蕨麻为食品原料或辅料的产品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采用SPSS 19.0分别对青海7个不同产地蕨麻的营养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并对蕨麻品质贡献大的指标性营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此外,还对青海蕨麻与其他食品的关键营养成分进行差异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样品间指标性营养成分存在差异,但具有高蛋白质、高膳食纤维、低脂肪、极低钠、丰富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种类、多种矿物质的特点。与其他食品营养成分比较分析发现青海蕨麻中膳食纤维、维生素B_(2)、维生素C、Ca、K、Na质量分数高,脂肪、淀粉质量分数低,能量低。综合评价总排名前三位的蕨麻分别来自玉树州囊谦县、海南州贵南县和西宁市湟源县。研究发现不同青海产地蕨麻的营养成分质量分数的差异与当地海拔高度有一定相关性,并与不同海拔对应的气候因素密切相关,同时还可能与蕨麻品种、培育和遗传改良、生态适应性有关。本研究表明青海蕨麻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前景,可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 青海不同产地 营养成分分析 品质综合评价
下载PDF
基于OCVOR优化模型的高寒受损煤矿区人工恢复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鑫光 李志炜 +4 位作者 王克宙 张湑泽 李希来 张静 王丽蓉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6,共9页
为探明高寒矿区施肥和覆土的生态恢复效果及土壤速效养分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数CVOR通过优化土壤基况设计为OCVOR指数,并采用VOR、CVOR和OCVOR指数对5种施肥梯度(分别为施磷酸二铵0.0125、0.0375、0.1125 kg/m^(2... 为探明高寒矿区施肥和覆土的生态恢复效果及土壤速效养分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数CVOR通过优化土壤基况设计为OCVOR指数,并采用VOR、CVOR和OCVOR指数对5种施肥梯度(分别为施磷酸二铵0.0125、0.0375、0.1125 kg/m^(2)以及1年不施磷酸二铵、5年不施磷酸二铵)和3种覆土厚度(0、20~25、40~45 cm)恢复措施下的高寒矿区人工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程度和恢复效果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指数对不同施肥和覆土措施的评价结果趋于一致,中施肥(磷酸二铵0.0375 kg/m^(2))和厚覆土(40~45 cm土壤厚度)是该地区适宜的恢复措施,整体上采用覆土措施的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和恢复效果低于施肥措施。OCVOR指数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采用中施肥、重施肥(磷酸二铵0.1125 kg/m^(2))措施的生态系统为不健康和一般,轻施肥(磷酸二铵0.0125 kg/m^(2))、1年不施肥、重覆土措施的生态系统为警戒和差,中覆土(20~25 cm土壤厚度)、未覆土和5年不施肥措施生态系统为崩溃和很差。8种恢复措施下VOR、CVOR和OCVOR指数分别在0.18~0.95、0.02~0.30、0.05~0.41之间,OCVOR指数评价结果介于VOR和CVOR指数之间。与VOR和CVOR指数相比,OCVOR指数评价结果更加符合破坏程度大的高寒矿区煤矸石山人工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恢复实际,OCVOR模型更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矿区 人工草地 恢复措施 模型优化 健康评价
下载PDF
胡卢巴种子萌发期对不同类型盐胁迫的响应
3
作者 杜明川 李春兰 +4 位作者 鲍海娟 纪金兰 王伟 蒲小剑 刘晶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4,81,共11页
以4份不同来源的胡卢巴种子为材料,配置3种不同类型及不同浓度的盐溶液[中性单盐(NaCl,0、50、100、150、200 mmol·L^(-1))、中性混合盐(NaCl+Na_(2)SO_(4),浓度比1:2,0、25、50、75、100、125、150、175 mmol·L^(-1))、碱性... 以4份不同来源的胡卢巴种子为材料,配置3种不同类型及不同浓度的盐溶液[中性单盐(NaCl,0、50、100、150、200 mmol·L^(-1))、中性混合盐(NaCl+Na_(2)SO_(4),浓度比1:2,0、25、50、75、100、125、150、175 mmol·L^(-1))、碱性混合盐(NaCl+Na_(2)CO_(3)+NaHCO_(3)+Na_(2)SO_(4),浓度比5:3:9:23,0、50、100、150、200 mmol·L^(-1))]对胡卢巴种子进行盐胁迫处理,探究盐胁迫对胡卢巴种子萌发指标(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相对胚根长、相对胚芽长、相对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源胡卢巴种子在不同类型盐胁迫下,其种子萌发指标均受到盐胁迫的影响。低浓度盐胁迫对胡卢巴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100 mmol·L^(-1)单盐、25 mmol·L^(-1)中性混合盐和50 mmol·L^(-1)碱性混合盐胁迫下,相对发芽率较对照分别高1.39%、3.89%和0.52%。4份胡卢巴材料在中性单盐胁迫下耐盐能力由强至弱依次为青海胡卢巴、加拿大胡卢巴、云南胡卢巴、甘肃胡卢巴,而在中性混合盐和碱性混合盐胁迫下,其耐盐能力由强至弱依次为青海胡卢巴、云南胡卢巴、甘肃胡卢巴、加拿大胡卢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卢巴 盐胁迫 种子萌发 隶属函数法
下载PDF
胡卢巴种子萌发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
作者 鲍海娟 宋永莲 +2 位作者 杜明川 王伟 刘晶 《草学》 2024年第3期34-41,共8页
本研究以不同种质胡卢巴种子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浓度干旱胁迫对加拿大胡卢巴、云南胡卢巴、甘肃胡卢巴和青海胡卢巴萌发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EG浓度增加胡卢巴种子发芽势、胚根长、胚芽长、活力指数呈下降趋势;同种质胡卢巴萌发指... 本研究以不同种质胡卢巴种子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浓度干旱胁迫对加拿大胡卢巴、云南胡卢巴、甘肃胡卢巴和青海胡卢巴萌发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EG浓度增加胡卢巴种子发芽势、胚根长、胚芽长、活力指数呈下降趋势;同种质胡卢巴萌发指标对不同浓度PEG胁迫响应度不同;种质×PEG干旱胁迫综合评价结果中加拿大胡卢巴在PEG浓度10%时抗旱性最好,加拿大胡卢巴在PEG浓度为25%时抗旱性最差。结论:PEG浓度升高对胡卢巴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PEG浓度10%时,胡卢巴种子萌发指标最好;PEG浓度25%时,青海胡卢巴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胡卢巴 PEG浓度 种子萌发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主产地蕨麻营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谭亮 李军乔 杨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60-71,共12页
目的测定青藏高原4个主产地蕨麻的营养成分,并对其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SPSS 19.0分别对青藏高原4个主产地蕨麻的营养成分进行方差多重比较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 目的测定青藏高原4个主产地蕨麻的营养成分,并对其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SPSS 19.0分别对青藏高原4个主产地蕨麻的营养成分进行方差多重比较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并对蕨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4个不同主产地蕨麻中部分产地蕨麻的各营养成分之间差异显著(P<0.05),普遍具有高膳食纤维(平均含量>6 g/100 g)、低脂肪和低饱和脂肪(平均含量分别<3 g/100 g和<1.5 g/100 g)、极低钠(平均含量<40 mg/100 g)、氨基酸组成接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FAO/WHO)的理想模式、脂肪酸种类丰富(含10种主要脂肪酸)、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平均Fe、Mg、K含量≥30%营养素参考值(nutrient reference values,NRV)]等特点。其中青海蕨麻为高蛋白食品(平均含量>20%NRV),四川和西藏蕨麻含有多种维生素(平均维生素B_(1)、维生素B_(2)、叶酸含量≥15%NRV)。PCA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青海蕨麻排名第一,HCA将4个不同主产地蕨麻分为3类,第Ⅰ类蕨麻综合品质相对更好。结论蕨麻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前景,青海蕨麻营养品质最佳,可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 青海高原主产地 营养成分 方差多重比较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品质综合评价
原文传递
高寒牧区小黑麦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晶 赵明月 +1 位作者 郭宏玉 徐成体 《青海科技》 2021年第4期23-26,共4页
通过查阅1961-2020年国内外小黑麦文献,以折线图和分布图的形式研究小黑麦在国内外的研究趋势和研究机构分布情况,以文献综述形式描述小黑麦在高寒牧区抗逆特性、种质资源、饲用价值和生态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小黑麦在不同胁迫下的抗逆... 通过查阅1961-2020年国内外小黑麦文献,以折线图和分布图的形式研究小黑麦在国内外的研究趋势和研究机构分布情况,以文献综述形式描述小黑麦在高寒牧区抗逆特性、种质资源、饲用价值和生态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小黑麦在不同胁迫下的抗逆性比较强,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产量稳定性,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除此之外还具有生态修复价值,所以小黑麦在高寒牧区的研究潜力巨大,可为我国小黑麦研究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麦 高寒牧区 抗逆特性 饲用价值 生态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