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积描记法联合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预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合并哮喘的效能分析
1
作者 池燕 吴建顺 苟晓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13,共6页
目的探究体积描记法联合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合并哮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88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并发哮喘分... 目的探究体积描记法联合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合并哮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88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并发哮喘分为合并组(48例)和非合并组(140例)。收集并整理所有受试者的人口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测指标(体积描记法相关参数:肺总量、残气量、残气率,血清MCP-1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分析肺总量、残气量与功能残气量(FRC)、MCP-1的相关性,分析影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并发哮喘的相关因素,以及FRC、MCP-1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并发哮喘的预测价值。结果合并组FRC、肺总量、残气量、残气率、MCP-1水平均高于非合并组(P<0.05)。FRC与肺总量、残气量水平均呈正相关(r=0.681和0.671,均P=0.001);MCP-1与肺总量、残气量水平均呈正相关(r=0.669和0.654,均P=0.001)。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RC[O^R=2.450(95%CI:1.239,4.840)]、MCP-1[O^R=2.995(95%CI:1.516,5.918)]是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并发哮喘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分析显示,FRC、MCP-1及联合预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并发哮喘的敏感性分别为72.92%(95%CI:0.579,0.842)、83.33%(95%CI:0.692,0.920)、79.17%(95%CI:0.645,0.890),特异性分别为81.43%(95%CI:0.737,0.873)、70.71%(95%CI:0.623,0.779)、81.43%(95%CI:0.737,0.873)。结论体积描记法和血清MCP-1水平可用于评估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肺功能,且血清MCP-1与体积描记法检测的FRC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并发哮喘的预测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哮喘 肺功能 体积描记法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下载PDF
噻托溴铵干粉吸入联合多索茶碱对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齐亚丽 李婷 池燕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1年第5期400-402,405,共4页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干粉吸入联合多索茶碱对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干粉吸入联合多索茶碱对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3例。A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干粉吸入治疗,B组患者在A组治疗基础上联用多索茶碱,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血气指标变化及血清hs-CRP、TNF-α水平变化。结果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1%(31/43),明显低于B组的90.7%(3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均显著升高,且B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显著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显著降低,且B组患者各指标显著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s-CRP、TNF-α水平显著降低,且B组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6%(5/43)和18.6%(8/4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干粉吸入联合多索茶碱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较佳,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降低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托溴铵 多索茶碱 支气管哮喘 呼吸衰竭
下载PDF
生长激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齐亚丽 姚瑶 李婷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3期2900-2904,共5页
目的研究生长激素联合胸腺肽α1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miR-155、白细胞介素(IL)-17A及APACHE-Ⅱ评分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该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生长激素联合胸腺肽α1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miR-155、白细胞介素(IL)-17A及APACHE-Ⅱ评分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该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60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试验组患者联合注射用胸腺肽α1和生长激素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生长激素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APACHEⅡ和CPIS评分、血气指标、肺功能、炎性指标恢复时间、血清HMGB1、miR-155、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效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46.67%);两组患者的APACHEⅡ、CPIS评分、PaCO 2、TNF-α、IL-17A、IL-10、IL-22、血清HMGB1、miR-155水平、炎性指标恢复时间均显著下降(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APACHEⅡ、CPIS评分、PaCO 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7A、IL-10、IL-22、血清HMGB1、miR-155水平、炎性指标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PaO 2、SpO 2、FVC、FEV1、FEV1/FVC均显著提高(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PaO 2、SpO 2、FVC、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长激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明显,可能是通过降低患者机体中HMGB1、miR-155及炎症因子的水平来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胸腺肽Α1 重症肺炎 高迁移率族蛋白1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侯西苓 赵思雯 石雪峰 《临床个性化医学》 2024年第1期68-73,共6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慢性间质性肺疾病,进展迅速,预后较差。该疾病诊疗困难,目前缺乏特异性生物标志物。FDA批准的唯一疗法为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该药物可以改善肺功能丧失,延缓疾病进展,但它们并不能改善肺功能或提供完全治愈。...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慢性间质性肺疾病,进展迅速,预后较差。该疾病诊疗困难,目前缺乏特异性生物标志物。FDA批准的唯一疗法为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该药物可以改善肺功能丧失,延缓疾病进展,但它们并不能改善肺功能或提供完全治愈。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患病率、死亡率逐渐上升,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对于缓解疾病进展改善预后至关重要。代谢组学技术的出现,有助于进一步明确疾病的发病机制,为寻找有意义的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代谢组学 综述
下载PDF
呼吸训练在高海拔地区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石艳爽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21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对高海拔地区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青海省人民医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50例高海拔地区缓解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对高海拔地区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青海省人民医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50例高海拔地区缓解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呼吸训练,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及呼吸频率的改善状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FVC和FEV1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呼吸频率[(28.33±2.26)次/min vs.(28.34±2.25)次/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呼吸频率为(21.34±1.61)次/min,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22.28±1.67)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呼吸训练应用于高海拔地区缓解期COPD患者临床护理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患者呼吸频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训练 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呼吸频率
下载PDF
miR-144-3p相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汤永学 多杰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3期4800-4806,共7页
miRNA是一类由21~25个核苷酸组成的小分子非编码RNA,主要通过靶向mRNA,抑制其转录后翻译或降解mRNA使基因沉默发挥调控作用。也有少部分miRNA能够诱导转录或上调蛋白的表达。miRNA的特点是高稳定性、强特异性、具有简单的化学结构,且无... miRNA是一类由21~25个核苷酸组成的小分子非编码RNA,主要通过靶向mRNA,抑制其转录后翻译或降解mRNA使基因沉默发挥调控作用。也有少部分miRNA能够诱导转录或上调蛋白的表达。miRNA的特点是高稳定性、强特异性、具有简单的化学结构,且无需进行转录后修饰,可反复冻融和长期保存,易于快速检测,尤其在疾病诊断领域,被视作多种疾病的潜在理想生物标志物。miRNA以囊泡转运或蛋白载体机制被细胞输出或输入,介导不同组织间的通讯,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调节远端细胞功能,参与了疾病的过程。LncRNA (长链非编码RNA)是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其组织表达谱广泛,物种间序列保守性低,LncRNA多数位于细胞核,作用机制多样,参与表观遗传修饰、转录、调控,而胞质中lncRNA的功能局限于转录后的调节,通过影响mRNA稳定性和蛋白质状态发挥作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miRNA参与了多种疾病的生理、病理过程。本文主要就近几年有关miR-144-3p的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主要内容包括上下游的LncRNA (长链非编码RNA)和可能的信号通路,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长链非编码RNA miR-144-3P 信号通路
下载PDF
铁稳态在高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耿玉梅 格日力 白振忠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3年第4期326-333,共8页
高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是机体暴露高原极端环境时发生的复杂的病理生理及临床综合征,也是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中的重要类型之一,严重者可引起右心衰竭甚至过早死亡,因此是危害高原居民及急进高原者健康的... 高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是机体暴露高原极端环境时发生的复杂的病理生理及临床综合征,也是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中的重要类型之一,严重者可引起右心衰竭甚至过早死亡,因此是危害高原居民及急进高原者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包括高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在内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确切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目前尚缺乏用于干预、治疗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有效药物。近年来研究显示,各类型的肺动脉高压患者中普遍存在铁缺乏现象,且铁一方面通过调控低氧诱导因子的活性,影响其靶基因表达;另一方面参与线粒体铁硫簇的生物合成,影响细胞活性氧生成,从而调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进展。更有趣的是,铁和低氧之间存在重要的分子对话机制。因此,铁稳态(iron homeostasis)可能参与和调节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同时调控铁代谢也有可能成为干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潜在靶点。故本文就铁稳态、铁代谢紊乱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以及干预铁代谢调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可能机制予以简要综述,以期为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预防及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稳态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低氧性肺血管收缩 肺血管重构
下载PDF
西宁地区KL-6联合肺间质纤维化CT评分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祁晓静 张娜 张月琴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5期8050-8054,共5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原因不明的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为特征性病理表现的慢性、进行性发展的、预后较差的间质性肺疾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灵敏度高的无创监测指标。涎液化糖链抗原(KL-6)可反映肺泡损伤,与健康人群对比有显著差异,且KL-6与...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原因不明的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为特征性病理表现的慢性、进行性发展的、预后较差的间质性肺疾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灵敏度高的无创监测指标。涎液化糖链抗原(KL-6)可反映肺泡损伤,与健康人群对比有显著差异,且KL-6与肺间质纤维化评分有显著正相关,两者联合对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具有良好诊断价值。本文拟观察西宁地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KL-6联合肺间质纤维化评分对该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地区 特发性肺纤维化 KL-6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组学的研究成果汇报及展望
9
作者 杨哲 多杰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9期14248-14254,共7页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异质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是持续性和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由于COPD的异质性和表型复杂性,传统的诊断方法只能提供有限的预测结果和治疗信息,不足以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随着近年来组学技术的发展,...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异质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是持续性和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由于COPD的异质性和表型复杂性,传统的诊断方法只能提供有限的预测结果和治疗信息,不足以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随着近年来组学技术的发展,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被广泛应用于COPD的研究,为发现生物标志物以诊断和阐明COPD的复杂机制提供了良好的工具。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基于近年来报道的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总结了COPD不同的代谢途径、生物标志物、潜在治疗靶点、代谢组学的手段,蛋白标志物,部分基因,以解释COPD的发病机制。最后,提出了COPD研究的前景和挑战。期望这篇综述将为COPD诊断方法的发展和发病机制的阐明提供一些参考。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is a common heterogeneous respiratory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persistent and incompletely reversible airflow restriction. Due to the heterogene-ity and phenotypic complexity of COPD, traditional diagnostic methods can only provide limited predictive results and treatment information, which is insufficient for accurate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mics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 Genomics, Proteomics and metabonomic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study of COPD, providing a good tool for discovering biomarkers to diagnose and clarify the complex mechanism of COPD. In this review, based on metabonomics, Proteomics and Transcriptome studies reported in recent years, we summarized the different metabolic pathways, biomarkers,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s, metabonomics means, protein markers, and some genes of COPD to explain the pathogenesis of COPD. Finally, the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of COPD research were proposed. It is expected that this review will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iagnostic methods and elucidation of the pathogenesis of CO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转录组学 蛋白组学 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途径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治疗肋骨骨折合并血胸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10
作者 孙佳 王艳学 齐亚丽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2期19942-19953,共12页
目的:系统评价血府逐瘀汤治疗肋骨骨折合并血胸的疗效,为后续临床及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方法:使用计算机查阅以下数据库:CNKI,VIP,CBM,Wanfang,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查阅内容为血府逐瘀汤对比西医常规治疗肋骨骨... 目的:系统评价血府逐瘀汤治疗肋骨骨折合并血胸的疗效,为后续临床及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方法:使用计算机查阅以下数据库:CNKI,VIP,CBM,Wanfang,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查阅内容为血府逐瘀汤对比西医常规治疗肋骨骨折合并血胸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查阅时间为以上数据库建库起至2023年9月。由两名评估人员通过Cochrane风险偏倚评价文献质量。运用RevMan 5.3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4项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提示血府逐瘀汤组对比西医常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组而言:疗效更优[OR = 3.12, 95%CI (1.98, 4.92), Z = 4.92, P < 0.00001];VAS评分结果更佳[MD = −1.60, 95%CI (−2.49, −0.70), Z = 3.50, P = 0.0005];凝血功能:PT指标结果明显改善[MD = 1.28, 95%CI (0.38, 2.18), Z = 2.79, P = 0.005],APTT指标结果明显改善[MD = 1.11, 95%CI (0.42, 1.79), Z = 3.16, P = 0.002],FIB指标明显改善[MD = −0.88, 95%CI (−1.14, −0.61), Z = 6.41, P < 0.00001],TT指标结果无统计学意义[MD = 2.48, 95%CI (−0.17, 5.13), Z = 1.84, P = 0.07],DD指标结果明显改善[MD = −166.66, 95%CI (−292.35, −40.97), Z = 2.60, P = 0.009];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更短[MD = −3.49, 95%CI (−5.01, −1.98), Z = 4.52, P < 0.00001],血肿消失时间指标结果无统计学意义[MD = −0.77, 95%CI (−5.99, 4.46), Z = 0.29, P = 0.77];住院时间缩短[MD = −3.82, 95%CI (−6.18, −1.46), Z = 3.18, P = 0.001]。结论:运用血府逐瘀汤类方治疗肋骨骨折合并血胸患者在疗效、VAS评分、凝血功能、疼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有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肋骨骨折合并血胸 META分析
下载PDF
MMP-1、MMP-7、MMP-9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侯西苓 赵思雯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7期11318-11323,共6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发病机制复杂的、多信号通路参与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的肺部疾病。减缓这种疾病进展的唯一疗法为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但在降低死亡率方面并不完全预防或改善肺功能。目前的医学治疗方法不能完全有...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发病机制复杂的、多信号通路参与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的肺部疾病。减缓这种疾病进展的唯一疗法为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但在降低死亡率方面并不完全预防或改善肺功能。目前的医学治疗方法不能完全有效地限制IPF患者的死亡率,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本文总结了MMP-1、MMP-7、MMP-9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关联,认为MMP-1、MMP-7、MMP-9对患者的诊治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机制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综述
下载PDF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病区低值耗材智能化管理 被引量:11
12
作者 姚瑶 马秀英 +3 位作者 盛洁 霍世芳 马萍 马丽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的智能化管理在病区低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病区组织由护士长和资深护士组建6人团队,对科室低值耗材的管理进行风险评估,找出耗材管理中的潜在失效模...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的智能化管理在病区低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病区组织由护士长和资深护士组建6人团队,对科室低值耗材的管理进行风险评估,找出耗材管理中的潜在失效模式,邀请科室全体成员对每个潜在失效模式进行风险优先指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评分,并针对性地实施智能化改进措施,比较智能化管理措施实施前后主要失效模式的RPN评分和管理效益相关评价指标。结果管理6个月后,病区低值耗材管理的5项主要失效模式RPN值,以及低值耗材库存量、耗材库存质量合格率和耗材月盘点花费时间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通过FEMA确定科室低值耗材管理的失效模式,针对性采用智能化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病区低值耗材的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区 低值耗材 耗材管理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智能化管理 物资管理
下载PDF
miR-486在低氧诱导肺间质纤维化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石雪峰 王楷博 +3 位作者 张红卫 闫晓洁 解友邦 顾玉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8-582,共5页
目的探索低氧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细胞)miR-486表达的调控作用,明确miR-486在低氧相关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将MRC5细胞进行低氧处理,利用qRT-PCR法检测miR-486、纤维连接蛋白(FN)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 目的探索低氧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细胞)miR-486表达的调控作用,明确miR-486在低氧相关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将MRC5细胞进行低氧处理,利用qRT-PCR法检测miR-486、纤维连接蛋白(FN)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用Western blot检测p-SMAD2及内参GAPDH蛋白的表达。用慢病毒技术将miR-486过表达或沉默后用qRT-PCR检测FN、α-SMA、胶原蛋白I型(CollagenⅠ)及CollagenⅢ的表达情况,用Western blot检测p-SMAD2及GAPDH蛋白的表达。结果低氧可抑制MRC5细胞中miR-486的表达,而促进FN、α-SMA及p-SMAD2的表达;过表达miR-486促进MRC5细胞miR-486的表达,而下调FN、α-SMA、CollagenⅠ、CollagenⅢ及p-SMAD2的表达;与之相反,沉默miR-486可以抑制MRC5细胞miR-486的表达,促进FN、α-SMA、CollagenⅠ、CollagenⅢ及p-SMAD2的表达。结论低氧可能通过调控miR-486影响p-SMAD2的表达,参与肺间质纤维化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肺间质纤维化 miR-486 p-SMAD2
下载PDF
TNF对造血调控的影响及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解友邦 年蔚 +3 位作者 刘彦民 高云梅 石雪峰 郗爱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34期48-51,共4页
作为造血抑制因子之一的肿瘤坏死因子(TNF)家族主要有TNF-α和TNF-β两种,两者对干细胞和祖细胞的作用在不同的集落刺激因子(CSF)刺激下作用不同。TNF-α通过其经典途径激活核因子κB(NF-κB),其中NF-κB抑制剂(IκB)被磷酸化后释放NF-... 作为造血抑制因子之一的肿瘤坏死因子(TNF)家族主要有TNF-α和TNF-β两种,两者对干细胞和祖细胞的作用在不同的集落刺激因子(CSF)刺激下作用不同。TNF-α通过其经典途径激活核因子κB(NF-κB),其中NF-κB抑制剂(IκB)被磷酸化后释放NF-κB二聚体,易位至细胞核以结合特异性NF-κB DNA结合位点以激活基因表达,正调节参与造血干细胞(HSC)和祖细胞维持和稳态的基因转录,TNF-α通过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TNFR2)激活Notch和NF-κB信号传导途径,在炎症信号传导下促进HSC产生。TNF-β受体,即淋巴毒素-β受体(LTβR)表达于许多造血组织,TNF-β可以激活NF-κB信号通路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LTβR信号传导以细胞类型限制的方式导致NF-κB活化,而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骨髓上清中的TNF-β水平明显升高,同时骨髓CD71+细胞存在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提示TNF-β在HAPC红系造血调控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造血调控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下载PDF
miR-194-5p调控LMNB1抑制肺腺癌细胞的生长转移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娜 祁晓静 +2 位作者 张月琴 程文栋 顾玉海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902-2907,共6页
目的:探究miR-194-5p调控LMNB1对肺腺癌细胞生长转移的作用。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实验检测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194-5p、LMNB1表达水平。体外培养肺腺癌细胞A549,分为对照组、miR-194-5p mimics阴性对照组、miR-194-5p ... 目的:探究miR-194-5p调控LMNB1对肺腺癌细胞生长转移的作用。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实验检测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194-5p、LMNB1表达水平。体外培养肺腺癌细胞A549,分为对照组、miR-194-5p mimics阴性对照组、miR-194-5p mimics组。转染处理后,CCK-8实验检测各组A549细胞增殖情况,比较各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实验检测各组A549细胞凋亡率;细胞划痕及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各组A549细胞迁移、侵袭力,比较各组细胞迁移、侵袭数;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组A549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Bax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表达;qRT-PCR实验及免疫印迹实验分别检测各组A549细胞miR-194-5p、LMNB1 mRNA表达及LMNB1蛋白表达。结果:相比癌旁组织,肺腺癌组织中miR-194-5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LMNB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相比对照组,miR-194-5p mimics组A549细胞活力、细胞迁移数、细胞侵袭数、LMNB1 mRNA表达水平、Vimentin和LMNB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miR-194-5p表达、caspase-3、Bax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miR-194-5p mimics阴性对照组A549细胞上述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94-5p可下调LMNB1表达,抑制肺腺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并降低其迁移及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94-5p LMNB1 肺腺癌 生长转移
下载PDF
血液中PLR、Apelin-13、MIF对急性肺栓塞病情程度和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方 孙建荣 彭丹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1年第5期505-50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中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R)、Apelin-13、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1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10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 目的探讨血液中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R)、Apelin-13、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1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10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肺栓塞面积分为大面积15例,次大面积54例,非大面积37例;根据不同预后分为死亡组92例,存活组14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肺栓塞面积各组间患者血液中PLR、Apelin-13、MIF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PLR、Apelin-13、MIF对急性肺栓塞的预后评估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液中PLR、Apelin-13、MI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肺栓塞面积越大,血液中PLR、Apelin-13、MIF水平越高(P<0.05).PLR、Apelin-13、MIF三者联合对急性肺栓塞具有较大的预后评估价值.结论PLR、Apelin-13、MIF水平能反映急性肺栓塞的病情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预后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 APELIN-13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 急性肺栓塞 预后
下载PDF
靶向PD-L1的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NK-92细胞具有抗A549肺癌细胞增殖活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代雯文 王梁 石雪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2-217,共6页
目的 探究靶向程序性死亡蛋白1配体1(PD-L1)的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NK-92细胞在肺癌中的抗肿瘤活性。方法利用慢病毒感染获得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NK-92细胞(pCAR-92);使用γ干扰素(IFN-γ)诱导肿瘤细胞过表达PD-L1,通过检测乳酸脱氢酶(LDH... 目的 探究靶向程序性死亡蛋白1配体1(PD-L1)的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NK-92细胞在肺癌中的抗肿瘤活性。方法利用慢病毒感染获得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NK-92细胞(pCAR-92);使用γ干扰素(IFN-γ)诱导肿瘤细胞过表达PD-L1,通过检测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水平表征pCAR-92细胞对靶细胞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流式细胞术检测pCAR-92细胞中CD107a以及IFN-γ的水平来反映激活状态,通过IFN-γ诱导后的A549细胞NCG小鼠皮下移植建立异种移植瘤模型以验证pCAR-92细胞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pCAR-92细胞的感染阳性率为70%~80%,与对照组相比,LDH结果显示pCAR-92细胞可以显著裂解经过IFN-γ诱导的A549细胞,此外,CD107a表达显著上调;pCAR-92细胞与IFN-γ诱导的A549细胞共孵育后;与对照组相比,pCAR-92细胞具有更强的抗移植瘤生长能力,且经pCAR-92细胞治疗后肿瘤部位PD-L1的表达降低,肿瘤浸润自然杀伤(NK)细胞的数量增加。结论 靶向PD-L1的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NK-92细胞具有明显抗肿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A549细胞 嵌合抗原受体(CAR) NK-92细胞 程序性死亡蛋白1配体1(PD-L1)
原文传递
微小核糖核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建祥 侯滨 多杰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0期1290-1292,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1]。COPD由于其较高的患病率、病死率以及沉重的经济负担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挑战。在中国,COPD已成为和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1]。COPD由于其较高的患病率、病死率以及沉重的经济负担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挑战。在中国,COPD已成为和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慢性病,成为第三大死亡原因[2],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微小核糖核酸 发病机制 治疗 预后评价
下载PDF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诱导化疗、放疗对中晚期肺鳞癌患者有较好治疗效果
19
作者 王新颖 李家树 +1 位作者 靳卫权 顾玉海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4期486-492,共7页
目的探究帕博利珠单抗联合诱导化疗、放疗对中晚期肺鳞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肺部CT表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中晚期肺鳞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组。对照组给予诱导化疗+放疗,... 目的探究帕博利珠单抗联合诱导化疗、放疗对中晚期肺鳞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肺部CT表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中晚期肺鳞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组。对照组给予诱导化疗+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帕博利珠单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肺部CT表现、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血清肿瘤标志物(CYFRA21-1、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不良反应及生命质量(健康调查简表)。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肺部CT可用于评估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更高(P<0.05),CD3^(+)、CD4^(+)、CD4^(+)/CD8^(+)比值均更高(P<0.05),CD8^(+)更低(P<0.05),CYFRA21-1、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水平更低(P<0.05),健康调查简表各领域评分明显较高(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诱导化疗、放疗对治疗中晚期肺鳞癌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和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化疗 帕博利珠单抗 放疗 中晚期肺鳞癌 临床效果 肺部CT
下载PDF
体外振动排痰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石艳爽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3期539-540,共2页
目的探讨体外振动排痰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月,选择本院收治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39例。对照组为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增加体外振动排痰治疗,评价两组排痰情... 目的探讨体外振动排痰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月,选择本院收治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39例。对照组为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增加体外振动排痰治疗,评价两组排痰情况和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3 d和治疗7 d,观察组排痰量、痰液颜色和痰液粘稠度逐渐改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 d和治疗7 d后,观察组FEV1、PEF逐渐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实施化痰、平喘、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并给予体外振动排痰治疗可促进患者早期排痰,并促进肺功能康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振动排痰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 排痰情况 肺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