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地区426例眼外伤回顾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马雪英 亢泽峰 李凌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30-632,共3页
目的通过对眼外伤相关资料及致伤因素的回顾性分析,为眼外伤的预防方向和重点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26例(442眼)眼外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伤者以21~50岁的青壮年居多(273眼,占61.76%),男性大于女性(4.59:1);致伤... 目的通过对眼外伤相关资料及致伤因素的回顾性分析,为眼外伤的预防方向和重点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26例(442眼)眼外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伤者以21~50岁的青壮年居多(273眼,占61.76%),男性大于女性(4.59:1);致伤冈素以金属碎屑、石块碎屑、玻璃及木棍致伤居首位(48.12%),其次为拳脚击伤、爆炸伤及车祸(35.21%)等;受伤部位以角膜穿孔伤、巩膜裂伤居前位(89.20%)。结论眼外伤是眼科住院患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后果严重。t应加强预防。对眼外伤要及时有效的处理。降低眼外伤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致伤因素
下载PDF
眼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目标教学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雷有昭 孙卫东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23期156-157,共2页
目的分析目标教学在眼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7月—2016年4月间,该院眼科接收的43名护理学专业实习护生为参照组,以2016年7月—2018年4月间,该院眼科接收的45名护理学专业实习护生为研究组,参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 目的分析目标教学在眼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7月—2016年4月间,该院眼科接收的43名护理学专业实习护生为参照组,以2016年7月—2018年4月间,该院眼科接收的45名护理学专业实习护生为研究组,参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研究组采用目标教学模式,对比两组的实习成绩。结果通过带教培训,两组护生的技能考核评分和专业知识评分均明显提升,与带教实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生的考核评分和专业知识评分提升幅度更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目标教学应用于眼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能更好提升护生相关知识和技能考核项目掌握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临床护理带教 目标教学 知识评分 技能考核评分
下载PDF
高度近视眼底形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晏鑫 亢泽峰 +1 位作者 李书娇 关瑞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2-216,共5页
高度近视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造成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发展,近视率逐年上升。高度近视的发展与眼轴的进行性延长密切相关,而眼轴的延长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系列的眼底改变,如近视弧形斑、漆裂纹、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脉络膜萎缩、... 高度近视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造成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发展,近视率逐年上升。高度近视的发展与眼轴的进行性延长密切相关,而眼轴的延长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系列的眼底改变,如近视弧形斑、漆裂纹、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脉络膜萎缩、视网膜脱离、后巩膜葡萄肿等。当前近视呈现出低龄化、高度化的特点,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致盲性原因。本文针对高度近视视盘、黄斑、视网膜、脉络膜及巩膜的形态学改变,对最新研究进行简要的归纳总结,以期为结合高度近视眼底形态开发智能预测模型以及临床诊断和进一步针对治疗措施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病理性近视 眼底形态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晓英 李凌 关瑞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1-315,共5页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及对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01/2019-10我院收治的120例126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结膜移植组62例64眼行翼状胬肉切除...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及对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01/2019-10我院收治的120例126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结膜移植组62例64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羊膜移植组58例62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测定术前,术后3、6mo时泪液分泌长度(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BUT)、泪河高度(TMH)、结膜杯状细胞数量,采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估患者生活质量,于术后6mo时评估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结膜移植组及羊膜移植组患者角膜上皮平均修复时间、症状持续时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术后6mo结膜移植组患者BUT(11.11±2.77s vs 10.01±2.41s)、NIBUT(10.01±1.52s vs 9.52±0.98s)高于羊膜移植组(P<0.05),FL评分(0.44±0.10分vs 0.50±0.11分)低于羊膜移植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加(P<0.05),术后3、6mo时结膜移植组患者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多于羊膜移植组(311.41±58.45/mm2vs 285.46±68.96/mm2,342.41±66.89/mm2vs 314.41±70.12/mm2,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OS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结膜移植组、羊膜移植组患者OSDI评分组间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无差异(P>0.05);结膜移植组及羊膜移植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6.3%、6.5%,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在术后恢复及预防翼状胬肉复发方面与羊膜移植相当,对患者泪膜功能稳定性有更好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结膜瓣移植 羊膜移植 泪膜功能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及奥曲肽治疗Graves眼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5
作者 杨露 宋娅琴 马晓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4-239,共6页
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奥曲肽三种药物治疗Graves眼病(GO)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06/2019-10我院收治的GO患者102例152眼,按治疗方式分为糖皮质激素组(33例51眼)、环磷酰胺组(38例59眼)与奥曲肽组(31例42眼)... 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奥曲肽三种药物治疗Graves眼病(GO)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06/2019-10我院收治的GO患者102例152眼,按治疗方式分为糖皮质激素组(33例51眼)、环磷酰胺组(38例59眼)与奥曲肽组(31例42眼),总疗程12wk。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眼球突出度、复视、眼内压、视力变化情况,并进行甲状腺相关眼部活动度评分(CAS);经眼部超声检查眼轴、球横径、球尖距、球后软组织周长、面积及体积的变化;测定治疗前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甲状腺体积的变化;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糖皮质激素组、环磷酰胺组患者疗效均优于奥曲肽组(P<0.05),但糖皮质激素组与环磷酰胺组疗效无差异(P>0.05)。治疗12wk,三组患者眼球突出度、CAS评分均降低(P<0.05),视力及自觉复视情况均改善,球尖距、球后软组织周长、面积及体积、TRAb、TPOAb、甲状腺体积均降低(P<0.05),且糖皮质激素组、环磷酰胺组患者眼球突出度、CAS评分、球尖距、球后软组织周长、面积及体积、TRAb、TPOAb、甲状腺体积均低于奥曲肽组(P<0.05),但糖皮质激素组、环磷酰胺组组间以上参数比较均无差异(P>0.05)。治疗期间,糖皮质激素组体质量增加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环磷酰胺组与奥曲肽组(P<0.0167),但环磷酰胺组、奥曲肽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167)。结论: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GO整体疗效优于奥曲肽,对眼征及甲状腺相关病变改善优于奥曲肽,但环磷酰胺治疗不良反应较糖皮质激素低,安全性更高,可作为GO治疗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眼病 糖皮质激素 环磷酰胺 奥曲肽 甲状腺相关眼病 安全性
下载PDF
PDT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凌 戚海慧 +2 位作者 马雪英 张蓉 关瑞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47-250,共4页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利用光敏剂和光产生的光动力效应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已成为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主要方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光动力疗法联合治疗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即对PD...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利用光敏剂和光产生的光动力效应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已成为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主要方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光动力疗法联合治疗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即对PDT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抗VEGF药物 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联合疗法
下载PDF
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调控基因与白内障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伟华 亢泽峰 +1 位作者 李凌 田吟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88-89,共2页
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凋亡是除先天性白内障以外的所有类型白内障发生的共同细胞学基础。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多种调控基因参与了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我们将近年来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调控基因与白内障的研究情... 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凋亡是除先天性白内障以外的所有类型白内障发生的共同细胞学基础。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多种调控基因参与了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我们将近年来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调控基因与白内障的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 调控基因 白内障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联合C_3F_8混合气体或硅油填充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蓉 马雪英 李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2344-2345,共2页
目的:观察现代闭合玻璃体切除联合C3F8混合气体或硅油填充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利用常规闭合玻璃体切除联合C3F8混合气体或硅油填充方法治疗19例19眼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观察视力、眼压及眼底黄... 目的:观察现代闭合玻璃体切除联合C3F8混合气体或硅油填充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利用常规闭合玻璃体切除联合C3F8混合气体或硅油填充方法治疗19例19眼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观察视力、眼压及眼底黄斑裂孔闭合情况。结果:黄斑裂孔闭合情况:19例黄斑裂孔全部闭合,视网膜复位良好;随访4mo时,未见裂孔复发需再次手术修补者。术后随访4~12mo,未发现白内障病情进展。视力和眼压:手术后患者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6例(32%),不变13例(68%)。术后1mo内检测眼压,发现仅有1例(5%)眼压升高,给予局部降眼压药后眼压降至正常。结论:现代闭合玻璃体切除联合C3F8混合气体或硅油填充方法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手术
下载PDF
止血散瘀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脉络瘀滞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宋娅琴 吴敬 +1 位作者 杨露 王笃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究止血散瘀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脉络瘀滞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共计纳入108例脉络瘀滞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均由医院门诊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探究止血散瘀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脉络瘀滞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共计纳入108例脉络瘀滞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均由医院门诊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止血散瘀明目汤和羟苯磺酸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患者黄斑厚度、出血斑及视野灰度值、视力变化情况及视网膜电生理结果、血清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IGF-1)水平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30%(52/54)高于对照组83.33%(45/5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黄斑厚度、出血斑及视野灰度值、视力、视网膜电生理结果、hs-CRP、VEGF、IGF-1、血液流变学指标均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黄斑厚度、出血斑及视野灰度值、视力、视网膜电生理结果、hs-CRP、VEGF、IGF-1、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3.70%)与对照组(1.85%)均较低(P>0.05)。结论止血散瘀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脉络瘀滞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佳,不良反应率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瘀滞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止血散瘀明目汤 羟苯磺酸钙 疗效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0
10
作者 张晓英 李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439-441,共3页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重要的致盲性眼病。它的致盲性和治疗上的困难性在于它的反复发作,从而引起角膜混浊,最终导致视力的丧失。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目前对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诊断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对于治疗复发性...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重要的致盲性眼病。它的致盲性和治疗上的困难性在于它的反复发作,从而引起角膜混浊,最终导致视力的丧失。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目前对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诊断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对于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却没有有效药物,这将有待于分子生物学、病毒学、传统中医与现代西医的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 人类单纯疱疹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下载PDF
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马雪英 张蓉 李陵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40-141,共2页
目的:观察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92例195眼,术中直视下定位、冷凝视网膜裂孔。131眼行巩膜表面节段性外加压,其中37眼联合环扎术;另64眼单纯行环扎术。145眼进行了视网膜下液引流术;16眼在... 目的:观察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92例195眼,术中直视下定位、冷凝视网膜裂孔。131眼行巩膜表面节段性外加压,其中37眼联合环扎术;另64眼单纯行环扎术。145眼进行了视网膜下液引流术;16眼在手术结束时行玻璃体腔气体充填。结果:单次手术视网膜解剖复位185眼,首次手术复位率94.9%。术后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巩膜环扎垫压术 裂孔
下载PDF
532nm倍频激光治疗高原血管性眼底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雪英 张蓉 +2 位作者 李凌 宋娅琴 李磊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2365-2367,共3页
目的:观察532nm倍频激光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高原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pathy,DR)及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的临床疗效,评价氩激光治疗眼底血管病的安全性、有效性。方... 目的:观察532nm倍频激光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高原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pathy,DR)及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的临床疗效,评价氩激光治疗眼底血管病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择DR患者122例227眼,其中增殖前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e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PDR)51例90眼、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71例137眼;RVO患者120例124眼,其中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27例27眼,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93例97眼,进行532nm底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每位患者在结束最后一次治疗后1,3,6mo复查眼底、视力、FFA检查。结果:DR患者行视网膜光凝术后,PPDR有效81眼(90.0%)、无效9眼(10.0%);PDR有效98眼(71.5%),无效39眼(28.5%),总有效率78.9%;RVO患者行视网膜光凝术后,BRVO有效者90眼(92.8%),CRVO有效者22眼(81.5%)。532nm倍频激光治疗眼底血管性疾病的总有效率为82.9%。结论:532nm倍频激光光凝治疗高原地区眼底血管性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前期激光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增殖期,治疗时机的合理选择可有效阻止DR的进展,防止失明的严重后果;对RVO及时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的干预治疗,可以加速出血水肿吸收,防止新生血管的产生,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32nm倍频激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静脉阻塞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
下载PDF
雷珠单抗对高海拔地区wAMD患者房水中VEGF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关瑞娟 李凌 +2 位作者 张蓉 马雪英 孙卫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495-498,共4页
目的:了解高海拔地区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wAMD)患者注射雷珠单抗(Ranibizumab)前后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含量的变化,探讨VEGF浓度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 目的:了解高海拔地区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wAMD)患者注射雷珠单抗(Ranibizumab)前后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含量的变化,探讨VEGF浓度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6/2015-10来我院就诊,经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底检查、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确诊为wAMD的患者76例76眼纳入治疗。其中男46眼,女30眼;年龄40~80(平均55±11.18)岁,病程0.3~6mo,矫正视力0.01~0.6,平均眼压15.24±3.12mmH g。入选患者全部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在距黄斑中心凹500μm范围内。在表面麻醉下给予0.5mg雷珠单抗注射液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前和治疗后1mo抽取前房房水0.1mL,行ELISA检测前房房水中VEGF浓度。治疗后监测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眼压、OCT检查、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收集行白内障手术无CNV的76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白内障患者无虹膜新生血管、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等眼部疾病,排除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慢性病。结果:治疗后1mo临床疗效最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AMD患者房水中VEGF含量(95.48±50.09pg/mL)较正常对照组(43.01±16.17pg/mL)明显升高;治疗后1mo房水中VEGF浓度(31.89±14.14pg/m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水中VEGF浓度与中心凹视网膜的厚度具有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wAMD患者,雷珠单抗注射液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后能够使视网膜中心凹厚度明显变薄、降低房水中VEGF的浓度;并且房水中VEGF浓度与中心凹视网膜的厚度具有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 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 黄斑中心凹厚度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与白内障发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星利 亢泽峰 +2 位作者 李凌 马雪英 张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788-790,共3页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最初发现是细胞在物理刺激下(如热刺激等)产生的一种应激蛋白,随着后来的大量研究发现,HSPs是一切生物体在许多应激状态下(如高温、重金属、缺氧、乙醇、病毒及细菌感染等)合成增加的一种在进化上...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最初发现是细胞在物理刺激下(如热刺激等)产生的一种应激蛋白,随着后来的大量研究发现,HSPs是一切生物体在许多应激状态下(如高温、重金属、缺氧、乙醇、病毒及细菌感染等)合成增加的一种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细胞应激蛋白。作为分子伴侣,Hsps在蛋白质的折叠,稳定性,合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晶状体浑浊称为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致盲原因之一,大量的研究表明,白内障的发生与自由基的产生,氧化损伤,晶体蛋白比例改变及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凋亡有直接关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晶状体能表达一系列的HSP,它们对维持晶状体的稳定和透明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就热休克蛋白与白内障近年的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 白内障 眼科学 应激状态
下载PDF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磊 戴吉央宗 +2 位作者 李凌 马雪英 张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2340-2341,共2页
目的:探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18例,观察手术前后视力和眼压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术后平均随访3~12mo。结果:术后1mo时眼压由术前51.53±6.57mmHg降... 目的:探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18例,观察手术前后视力和眼压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术后平均随访3~12mo。结果:术后1mo时眼压由术前51.53±6.57mmHg降至16.82±5.63mmHg,总成功率为95%;随访3mo时,眼压由术前51.53±6.57mmHg降至17.14±6.38mmHg,总成功率为89%;随访≥12mo者15眼,眼压由术前50.36±7.92mmHg降至18.35±7.24mmHg,总成功率为73%。结论:采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眼压控制较理想,保存患者残存视力,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阀 难治性青光眼
下载PDF
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对白内障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伟华 亢泽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288-291,共4页
眼科界学者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总结和分析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晶状体后囊膜的混浊机制及药物防治和手术治疗方面的研究,提出我国在白内障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可能的研究方向。随着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的发展和渗透,白内障的研究在... 眼科界学者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总结和分析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晶状体后囊膜的混浊机制及药物防治和手术治疗方面的研究,提出我国在白内障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可能的研究方向。随着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的发展和渗透,白内障的研究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但是还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医学 传统医学 白内障 发病机制 治疗
下载PDF
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凌 亢泽峰 +2 位作者 马雪英 张蓉 周星利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43-945,共3页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37例(37眼),术前控制眼压,经视力、眼压、前房角镜和裂隙灯显微镜等检查后,均单独采用...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37例(37眼),术前控制眼压,经视力、眼压、前房角镜和裂隙灯显微镜等检查后,均单独采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视力较术前提高,视力〉0.5者20眼,占54.05%,22例术后眼压〈18mmHg,另5例用1种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在18mmHg以下。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可有效地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超声乳化 晶状体 人工 白内障 青光眼 闭角型
下载PDF
不同高海拔地区年龄相关黄斑变性的患病特点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3
18
作者 钟欣 李凌 +2 位作者 秦志宏 李国峰 朱爱琴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5429-5431,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年龄相关黄斑变性(AMD)患病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三个不同海拔地区,青海西宁(海拔2 260 m)、海南地区(海拔3 300 m)、玉树地区(海拔4 000 m)的AMD 185例(288眼)临床资料及相关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4...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年龄相关黄斑变性(AMD)患病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三个不同海拔地区,青海西宁(海拔2 260 m)、海南地区(海拔3 300 m)、玉树地区(海拔4 000 m)的AMD 185例(288眼)临床资料及相关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40岁组和70岁及以上组AMD患者分别为10.27%和52.97%,随着年龄增加患AMD有增高趋势;男性AMD 109例(58.92%)高于女性76例(41.08%);干性AMD162眼明显高于湿性AMD126眼;血色素180 g/L组83例(44.86%)为最多;AMD患眼中汉族125例(67.57%)最多、藏族32例(17.3%)次之。海拔2 260 m AMD122例(65.94%)最多;在全身疾病中高血压所占比例最高;可控因素中,按对AMD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甘油三脂(TG)、血细胞比容(HCT)、血糖(BGS)、尿酸(U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论高原地区AMD患者年轻化,且随年龄、血色素、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的增加而增加。黄斑变性仍是高原最主要的致盲眼底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变性 海拔 血色素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马雪英 田克武 李凌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59-560,共2页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 473例 ( 4 95眼 )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术后 1周矫正视力 1 0以上为 14 7眼 ( 2 9 70 % ) ,术后 3月...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 473例 ( 4 95眼 )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术后 1周矫正视力 1 0以上为 14 7眼 ( 2 9 70 % ) ,术后 3月矫正视力 1 0以上者 3 41眼 ( 68 90 % ) ,0 5以上者 476眼 ( 96 16% )。主要并发症术中为后囊破裂和虹膜损伤 ,术后为角膜内皮水肿。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术后早期反应少及术后视力提高迅速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
下载PDF
益气解毒中药减少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的免疫机理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关瑞娟 亢泽峰 +3 位作者 李凌 何玉清 马晓梅 张蓉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3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解毒中药对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IFN-γ、IL-18的影响,进一步阐明益气解毒中药抗HSK复发的的免疫学机制。方法收集复发性HSK患者160例,根据患者的就诊顺... 目的探讨益气解毒中药对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IFN-γ、IL-18的影响,进一步阐明益气解毒中药抗HSK复发的的免疫学机制。方法收集复发性HSK患者160例,根据患者的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奇数为治疗组、偶数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予黄芪桂枝口服液联合0.1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局部点眼,对照组予0.1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局部点眼,14天为1个疗程,给药2个疗程;观察所有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平均住院日,复发情况,并随访1年(失访率<20%)。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变化;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IFN-γ、IL-18的变化。结果 (1)治疗组:治疗前后相比CD3、CD4明显升高(P<0.05),CD8下降,CD4/CD8明显升高(P<0.05);(2)对照组:治疗前后相比CD3、CD4、CD8、CD4/CD8均无明显变化(P>0.05);(3)治疗组IL-18、IFN-γ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IL-18、IFN-γ含量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益气解毒中药抗复发的机理之一是通过激发体内CD4+淋巴细胞活性,促进IL-18、IFN-γ的分泌,增强自身抑制HSV活化的能力而降低HSK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白介素-18 干扰素-Γ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