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湟源县鼠疫高危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9
1
作者 慕有 杨晓艳 +5 位作者 赵小龙 田涛 罗玉丽 王梅 张珊瑚 杨汉青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3-204,共2页
目的了解青海省鼠疫高危人群隐性感染的情况。方法采集湟源县鼠疫疫源区的申中、大华、巴燕、塔湾4个乡的农民血样150份,并采集3个非疫区无捕獭史的农民血样116份,进行常规鼠疫间接血凝试验,阳性判定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鼠疫诊断标准... 目的了解青海省鼠疫高危人群隐性感染的情况。方法采集湟源县鼠疫疫源区的申中、大华、巴燕、塔湾4个乡的农民血样150份,并采集3个非疫区无捕獭史的农民血样116份,进行常规鼠疫间接血凝试验,阳性判定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鼠疫诊断标准GB15991-1995,血清滴度≥1∶20为阳性。结果通过对湟源县鼠疫高危人群150份血清的检测,共检出鼠疫F1抗体阳性血清17份,阳性率为11.33%。鼠疫非疫区健康人群血清116份,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在鼠疫高危人群中,存在着较多F1抗体阳性者,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在捕獭过程中出现进一步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高危人群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抗体阳性 非疫区 血样 滴度 湟源县 疫源 间接血凝试验
下载PDF
1996-2015年青海省三江源地区鼠疫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雪 李千 +7 位作者 魏有文 吴克梅 杨汉青 周奎章 米宝玉 郑谊 魏绍振 王祖郧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8-183,共6页
目的探讨青海省三江源地区近20年间鼠疫流行势态,为制定青海省鼠疫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年间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动物及人间鼠疫的三间分布和流行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20年间,青海省三江源地区旱獭鼠疫自然疫源... 目的探讨青海省三江源地区近20年间鼠疫流行势态,为制定青海省鼠疫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年间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动物及人间鼠疫的三间分布和流行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20年间,青海省三江源地区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猛烈,主要地区分布在玉树州和格尔木市唐古拉山乡,流行季节贯穿旱獭营地面活动的整个时期,流行高峰在6~8月份。人间鼠疫主要分布在囊谦、兴海等地区,流行期为每年的5~10月份,高峰在7~9月份,以9月份最高约占41.67%;20年间,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共人间鼠疫疫情14起,发病48例,死亡17例,病死率为35.42%,48例病例中以肺型居多,首发以腺型为高。结论 20年间,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疫源地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动物间鼠疫疫情连续不断,参与流行的动物及昆虫种类不断增加;人间鼠疫病情重,病死率高,但人间鼠疫发病形势总体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鼠疫 流行病学 分析
下载PDF
2004年青海省人间鼠疫菌生物学特性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戴瑞霞 杨永海 +9 位作者 于守鸿 祁芝珍 赵海红 杨晓艳 辛有全 金泳 任玲玲 张青雯 何健 魏荣杰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6-216,共1页
2004年7月青海省祁连县发生第一起人间鼠疫.10月份在乌兰县、称多县、囊谦县、曲麻莱县又相继发生了6起。共发病20人,死亡9人。这是继1983年以来青海省鼠疫发病人数和疫情数最多的1年。为了深入了解疫源地结构性质、菌株遗传变异的规... 2004年7月青海省祁连县发生第一起人间鼠疫.10月份在乌兰县、称多县、囊谦县、曲麻莱县又相继发生了6起。共发病20人,死亡9人。这是继1983年以来青海省鼠疫发病人数和疫情数最多的1年。为了深入了解疫源地结构性质、菌株遗传变异的规律性及其流行病学意义.作者对2004年发生在青海省7起人间鼠疫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生物学 流行病学
下载PDF
青海省鼠疫疫源地鼠疫耶尔森菌的基因型分布 被引量:10
4
作者 崔百忠 戴二黑 +8 位作者 周冬生 赵海红 金丽霞 李存香 戴瑞霞 杨晓艳 祁美英 李敏 杨瑞馥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05-608,共4页
目的研究青海省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基因型分布特征。方法对分离到的青海省148株鼠疫菌,根据已经证实的22个差异区段设计引物,每株鼠疫菌的每个基因差异区段都采用PCR技术进行验证。结果148株青海省鼠疫菌共包括8个基因型,即1、5、7、8... 目的研究青海省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基因型分布特征。方法对分离到的青海省148株鼠疫菌,根据已经证实的22个差异区段设计引物,每株鼠疫菌的每个基因差异区段都采用PCR技术进行验证。结果148株青海省鼠疫菌共包括8个基因型,即1、5、7、8、14型、新基因组型和Ype-ancestor型,其中以5型和8型为主。祁连山南麓和青海湖环湖地区的祁连、门源、刚察、海晏、共和、天峻等的菌株绝大多数属于基因型8型,占40.5%(60/148);位于青南高原的格尔木、玉树、扎多、治多、称多、囊谦和曲麻莱等的菌株,其基因型主要为5型,占31.8%(47/148)。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疫源地鼠疫菌基因型全部为14型,占8.1%(12/148)。结论在青海省分离的鼠疫菌中,喜马托雅旱獭鼠疫疫源地鼠疫菌的基因型以5型和8型为主,青海田鼠疫源地鼠疫菌以基因型14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疫源地 耶尔森菌 鼠疫 基因型
下载PDF
青海省海西州藏系绵羊鼠疫调查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积成 祁美英 +7 位作者 代瑞霞 杨汉青 熊浩明 靳娟 杨晓艳 杨永海 赵小龙 魏柏青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9-101,106,共4页
目的对青海省海西州开展藏系绵羊鼠疫病原学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当地藏系绵羊鼠疫流行情况。方法应用鼠疫间接血凝试验(IHA)、胶体金纸上色谱(GICA)两种方法,对该地区1 813份藏系绵羊血清进行了检测;对分离自当地藏系绵羊的1株鼠疫... 目的对青海省海西州开展藏系绵羊鼠疫病原学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当地藏系绵羊鼠疫流行情况。方法应用鼠疫间接血凝试验(IHA)、胶体金纸上色谱(GICA)两种方法,对该地区1 813份藏系绵羊血清进行了检测;对分离自当地藏系绵羊的1株鼠疫菌进行生化试验、毒力测定、毒力因子鉴定、质粒分析、差异片段(DFR)分型等研究。结果采用IHA和GICA方法分别对所采集的1 813份藏系绵羊血清进行检测,均检出鼠疫Fl抗体阳性血清15份,阳性率为0.83%。其中,从德令哈市检出阳性血清7份,3份滴度为1∶20,3份滴度为1∶40,1份滴度为1∶80;乌兰县检出阳性血清8份,滴度均为1∶20。同时,证实鼠疫菌株的生态型为青藏高原型,毒力因子及毒力检测结果显示该株鼠疫菌为强毒菌,基因型(DFR)为8型,质粒谱6×106、45×106、52×106。结论该地区存在藏系绵羊鼠疫流行,所分离的鼠疫菌株具备青藏高原鼠疫病原体特性。因此,应加强藏系绵羊鼠疫的监测工作,尤其是旱獭鼠疫流行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藏系绵羊 血清流行病学 病原学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下载PDF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青海省鼠疫菌毒力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熊浩明 魏柏青 +6 位作者 祁美英 李存香 杨晓艳 辛有全 魏荣杰 靳娟 代瑞霞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48,16,共5页
目的测定青海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毒力,建立青海省鼠疫自然疫源地毒力基础数据。方法选取392株鼠疫菌进行毒力试验,用SPSS18.0计算各试验菌株的半数致死量(LD50),运用地方病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其空间构成。结果392株鼠疫菌中鼠疫强毒株... 目的测定青海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毒力,建立青海省鼠疫自然疫源地毒力基础数据。方法选取392株鼠疫菌进行毒力试验,用SPSS18.0计算各试验菌株的半数致死量(LD50),运用地方病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其空间构成。结果392株鼠疫菌中鼠疫强毒株有367株,占93.62%;鼠疫中等毒力株有10株,占2.55%;鼠疫低毒株有10株,占2.55%;鼠疫弱毒株有5株,占1.27%;发现青海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祁连山型菌株毒力比青藏高原型菌株毒力强。结论青海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以鼠疫强毒株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鼠疫 毒力
下载PDF
青海省乌兰县鼠疫病原学分析及流行病学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积成 祁美英 +7 位作者 魏柏青 熊浩明 杨晓艳 靳娟 金泳 李翔 赵小龙 代瑞霞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0-201,205,共3页
目的分析青海省乌兰县鼠疫菌株生物学特性及流行病学意义,为该地区的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66—2011年青海省乌兰县分离的65株鼠疫菌株进行生化试验、毒力测定、毒力因子鉴定、质粒分析、鼠疫菌差异区段(Different Region,DFR... 目的分析青海省乌兰县鼠疫菌株生物学特性及流行病学意义,为该地区的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66—2011年青海省乌兰县分离的65株鼠疫菌株进行生化试验、毒力测定、毒力因子鉴定、质粒分析、鼠疫菌差异区段(Different Region,DFR)分型等研究。结果 65株被试菌株生物型为古典型、生态型均为青藏高原型。菌株基因组型为8型、5型、1b型、37型、44型,主要基因组型为8型。携带3种质粒谱,83.08%(54/65)菌株携带分子质量为6×106、45×106、52×106的质粒谱。93.85%(61/65)的鼠疫菌具备4个毒力因子,96.97%(32/33)的鼠疫菌为强毒菌。结论青海省乌兰县分离的鼠疫菌具备青藏高原鼠疫病原体特性,鼠疫菌的毒力强,因此该地区的鼠疫防治工作不容松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病原学 流行病学 乌兰县
下载PDF
2004年青海省湟源县鼠疫疫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7
8
作者 田富彰 李海龙 唐新元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5-215,共1页
鼠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之一,严重威胁着青海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全省经济的持续发展。近年来,青海省鼠疫疫区范围不断扩大.人间鼠疫呈现上升趋势。2004年10月青海省湟源县申中乡连续发生两起人间... 鼠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之一,严重威胁着青海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全省经济的持续发展。近年来,青海省鼠疫疫区范围不断扩大.人间鼠疫呈现上升趋势。2004年10月青海省湟源县申中乡连续发生两起人间鼠疫.为了解鼠疫发生原因,掌握疫情动态,迅速处理疫情,防止疫情扩大蔓延,对两起疫情进行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流行病学 调查
下载PDF
青海省部分地区人群血清鼠疫抗体调查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丽 杨永海 +9 位作者 王梅 慕有 于守鸿 赵小龙 谢辉 杨汉青 祁美英 魏绍振 于晓涛 王虎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8-588,共1页
青海省地处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中心地带,动物鼠疫连年不断.染疫的动物种类多,疫源地内的人群因接触旱獭、狐狸、狗、绵羊等动物而感染鼠疫的病例时有发生。同时还有一些进入疫源地从事捕獭等务工活动的人员.
关键词 鼠疫 抗体 血清学
下载PDF
应用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快速检测青海省海西州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耶尔森菌耐链霉素基因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琪 李胜 +8 位作者 靳娟 何建 杨晓艳 辛有全 柏吉祥 周奎章 张晓璐 蒋可 代瑞霞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98-1200,I0001,共4页
目的 应用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快速检测青海省海西州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耐链霉素基因,为今后该地区突发人间鼠疫的精准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离培养海西地区1957—2009年间取自鼠疫患者、媒介昆虫及中间宿主的... 目的 应用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快速检测青海省海西州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耐链霉素基因,为今后该地区突发人间鼠疫的精准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离培养海西地区1957—2009年间取自鼠疫患者、媒介昆虫及中间宿主的代表性鼠疫菌110株,提取其DNA,针对我国链霉素耐药基因rpsl基因设计引物P-F和P-R和TaqMan-MGB探针Probe1 [FAM]和Probe2[VIC],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耐药rpsl基因筛查。结果 110株被试菌株中FAM检测均为阳性(RFU峰值>2000);VIC阳性的为0株(RFU峰值<200)。阳性对照和空白对照成立。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该地区未检测出耐链霉素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菌 TAQMAN-MGB探针 荧光定量PCR技术 耐链霉素 青海省海西州
下载PDF
青海省近20年人间鼠疫流行动态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英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78-1179,共2页
关键词 人间鼠疫 流行动态分析 青海省 鼠疫自然疫源地 2009年 流行历史 鼠疫流行 南部地区
下载PDF
四川省石渠县鼠疫流行特点及其控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海萍 魏柏青 于晓涛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6-357,共2页
关键词 四川 鼠疫 流行特点 控制 健康教育 流行病学
下载PDF
青海省鼠疫染疫动物及其制品远距离运输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梅 唐新元 +1 位作者 杨建国 张爱萍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第3期54-55,共2页
青海省自1954年被证实为鼠疫自然疫源地以来,迄今共发现喜马拉雅旱獭、藏系绵羊等19种染疫动物和12种染疫昆虫。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鼠疫染疫动物及其制品自疫源地向非疫源地和人口稠密地区远距离运输的事件日益加剧,加大了鼠疫疫源... 青海省自1954年被证实为鼠疫自然疫源地以来,迄今共发现喜马拉雅旱獭、藏系绵羊等19种染疫动物和12种染疫昆虫。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鼠疫染疫动物及其制品自疫源地向非疫源地和人口稠密地区远距离运输的事件日益加剧,加大了鼠疫疫源地以外地区突发鼠疫疫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染疫动物 远距离运输
下载PDF
1975—2015年青海省藏系绵羊鼠疫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唐新元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第5期19-21,共3页
本文分析了青海省40年来藏系绵羊(Tibetan sheep,简称藏羊)鼠疫的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藏羊鼠疫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1975~2015年青海省藏系绵羊鼠疫及其引起的人间鼠疫材料进行总结。结果表明:从1975年玉... 本文分析了青海省40年来藏系绵羊(Tibetan sheep,简称藏羊)鼠疫的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藏羊鼠疫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1975~2015年青海省藏系绵羊鼠疫及其引起的人间鼠疫材料进行总结。结果表明:从1975年玉树县病死藏系绵羊体分离到鼠疫菌,证实藏羊能自然感染鼠疫,并能作为传染源引起人间鼠疫以来,共分离到鼠疫菌14株,引起人间疫情共10起,发病人数25例,死亡13例,病死率为52.00%。流行季节为6~11月份,11月份病例为11例,占总例数的44.00%。鼠疫菌株和病例主要分布在玉树、囊谦、杂多、玛多、玛沁等县。藏羊鼠疫来源于旱獭鼠疫,通过添食旱獭遗骸或染疫蚤叮咬被感染,剥皮、食用病死藏羊是人间鼠疫主要的感染方式,藏系绵羊鼠疫与其引发的人间鼠疫几乎一致,其中11月(旱獭入蛰后)从藏系绵羊体内分离的鼠疫菌株数及其作为传染源引发的人间鼠疫病例数最多,形成了青海省藏羊鼠疫流行时间明显滞后于旱獭鼠疫的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系绵羊 鼠疫 流行病学 青海省
下载PDF
青海高原鼠疫菌DFR分型及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晓艳 魏柏青 +8 位作者 辛有全 靳娟 何建 熊浩明 魏荣杰 祁美英 李存香 金泳 代瑞霞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7-389,396,共4页
目的青海高原鼠疫菌DFR分型及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方法对分离到的青海省839株鼠疫菌,根据鼠疫菌差异区段(Different Region,DFR)分型,使用23个DFR和PMT1(质粒验证引物)的扩增引物,对被试菌株DNA进行PCR扩增。并运用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 目的青海高原鼠疫菌DFR分型及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方法对分离到的青海省839株鼠疫菌,根据鼠疫菌差异区段(Different Region,DFR)分型,使用23个DFR和PMT1(质粒验证引物)的扩增引物,对被试菌株DNA进行PCR扩增。并运用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鼠疫菌基因型的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结果 839株青海省鼠疫菌共包括11个基因型,即1b、5、7、8、10、14、21、30、32、44、36,其中32、44、36型为新基因型,青海高原以5型和8型为主,祁连山南麓和青海湖环湖地区的菌株绝大多数属于基因型8型,占56.14%(471/839);位于青南高原的菌株,其基因型主要为5型,占23.12%(194/839)。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疫源地鼠疫菌基因组型全部为14型,占1.19%(10/839)。结论在青海省分离的鼠疫菌中,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鼠疫菌的基因型以5型和8型为主,青海田鼠疫源地鼠疫菌以基因型14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高原 鼠疫菌 DFR分型 GIS 疫源地
下载PDF
青海田鼠鼠疫杆菌鼠疫菌素I敏感性试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祁芝珍 赵海红 +5 位作者 李存香 于守鸿 王祖郧 席亚芳 金星 董宝芝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4-185,共2页
关键词 青海 田鼠 鼠疫杆菌 鼠疫菌素I 菌株 杆菌素
下载PDF
2004-2015年青海省人间鼠疫疫情及控制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齐洪文 郭文涛 +2 位作者 魏荣杰 张爱萍 王祖郧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42-844,共3页
目的了解青海省人间鼠疫疫情流行及控制现状,总结人间疫情防控经验,为“十三五”期间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2015年青海省人间鼠疫疫情处置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2004—2015年青海省人间鼠疫的类型,疫情的发... 目的了解青海省人间鼠疫疫情流行及控制现状,总结人间疫情防控经验,为“十三五”期间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2015年青海省人间鼠疫疫情处置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2004—2015年青海省人间鼠疫的类型,疫情的发现途径、时间分布、感染途径、实验室检测结果、疫情扩散情况以及患者的职业分布。结果2004—2015年青海省共发生人间鼠疫疫情10起,发病34例,死亡14例,病死率为41.18%。34例鼠疫患者中,原发性肺鼠疫21例:原发性肺鼠疫继发败血型鼠疫4例:腺鼠疫继发败血型鼠疫4例,原发性败血型鼠疫继发肺鼠疫1例,继发腺鼠疫2例;腺鼠疫并鼠疫蜂窝组织炎1例;腺鼠疫继发败血型鼠疫并肺鼠疫1例。10起疫情中,首发病例死亡后上报7起。疫情发生在6—11月,高峰在9、10月。感染途径以主动接触旱獭为主,占70%(7/10),染疫牧犬为人间肺鼠疫爆发流行的传染源。结论青海省人间鼠疫均有明显的动物间鼠疫前兆,应充分发挥村医在鼠疫控制中的前哨作用,加大对出外务工人员的鼠疫防治教育和管理,做好控制人间鼠疫疫情的各项应急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间鼠疫 疫情 数据收集
原文传递
青海省甘德县青海田鼠和寄生蚤的种群组成与数量分析
18
作者 魏有文 熊浩明 +6 位作者 米宝玉 夏辉 周奎章 徐守彪 李积德 阿明 马英 《医学动物防制》 2025年第2期105-108,113,共5页
目的了解冬季青海田鼠和寄生蚤的种群组成以及在不同生境的分布情况,为当地动物鼠疫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数据。方法2023年3月选取4种生境设置样地,用堵洞盗开洞法计数洞口数,在24h内捕获青海田鼠并收集寄生蚤;用构成比对分类变量进行描述... 目的了解冬季青海田鼠和寄生蚤的种群组成以及在不同生境的分布情况,为当地动物鼠疫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数据。方法2023年3月选取4种生境设置样地,用堵洞盗开洞法计数洞口数,在24h内捕获青海田鼠并收集寄生蚤;用构成比对分类变量进行描述,用SSPS 20.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青海田鼠密度介于26.95~58.33只/hm^(2),平均密度为40.92只/hm^(2);洞口系数介于6.71~12.89,平均洞口系数为8.51;雌雄比为1.2∶1,种群组成以青年成体(32.73%)和壮年成体(29.09%)为主;24h洞外活动呈单峰型,高峰在13:00~17:00。寄生蚤隶属3科4属4种;染蚤率为49.09%,平均蚤指数为1.27;寄生蚤种组成以细钩盖蚤(48.57%)和直缘双蚤指名亚种(40.00%)为主;青海田鼠体质量在雌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P=0.40),4种生境类型间青海田鼠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4,P=0.31)。结论冬季青海田鼠种群结构以青年成体和壮年成体为主,雌性略多于雄性;青海田鼠24h洞外活动呈单峰型,寄生蚤蚤种组成以细钩盖蚤和直缘双蚤指名亚种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结构 生态特征 青海田鼠 寄生蚤 甘德县 分析
原文传递
用SPSS软件计算鼠疫菌半数致死量(LD_(50)) 被引量:43
19
作者 熊浩明 魏柏青 +6 位作者 魏荣杰 杨宁海 祁美英 靳娟 金泳 何建 代瑞霞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27-1130,共4页
目的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鼠疫菌半数致死量(LD50)的计算。方法将鼠疫菌测毒数据输入SPSS 21.0软件进行分析计算。结果用SPSS 21.0进行秩和检验得出SPSS 21.0计算鼠疫菌LD50与改良寇氏法计算鼠疫菌LD50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SPSS 21.... 目的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鼠疫菌半数致死量(LD50)的计算。方法将鼠疫菌测毒数据输入SPSS 21.0软件进行分析计算。结果用SPSS 21.0进行秩和检验得出SPSS 21.0计算鼠疫菌LD50与改良寇氏法计算鼠疫菌LD50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SPSS 21.0计算鼠疫菌LD50的方法,可同时计算出LD50的95%置信区间(CI)和接种菌量的95%置信区间(CI)。结论 SPSS 21.0软件可用于鼠疫菌半数致死量(LD50)的计算,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直观和方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毒力 半数致死量(LD_50)
下载PDF
我国鼠疫耶尔森菌最大质粒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敏 祁芝珍 +5 位作者 金丽霞 马英 赵海红 辛有全 李存香 杨晓艳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 研究我国鼠疫菌最大质粒的特性及地理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Kado和Liu法提取我国各鼠疫自然疫源地 2 0 2 6株鼠疫菌的质粒 ,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我国鼠疫菌具有分类属性的最大质粒有 3种 ,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5... 目的 研究我国鼠疫菌最大质粒的特性及地理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Kado和Liu法提取我国各鼠疫自然疫源地 2 0 2 6株鼠疫菌的质粒 ,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我国鼠疫菌具有分类属性的最大质粒有 3种 ,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5 2× 10 6、65× 10 6和 90× 10 6,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 5 2× 10 6质粒分布在祁连山南、北麓和青海湖环湖地区 ,90× 10 6质粒仅分布在藏北高原的那曲地区和青海青南高原的玉树、曲麻莱、格尔木的部分地区 ,其余各鼠疫疫源地的鼠疫菌其最大质粒均为 65× 10 6。结论 我国鼠疫菌最大质粒的特点及地理分布对研究鼠疫自然疫源地空间结构和鼠疫菌的遗传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菌 质粒 地理分布 琼脂糖凝胶电泳 鼠疫 自然疫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