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青海省海西州为例
1
作者 黄彦丽 蔡佳作 郅惠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5期95-100,共6页
文中基于青海省海西州的地震特征,采用甘青地区地震烈度影响衰减模型算法,结合地震直接经济损失计算方法以及地震人员伤亡模型,引入地震灾害中各类重大专题地理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及计算机技术,探讨了GIS在地震灾害中的设计与实现,... 文中基于青海省海西州的地震特征,采用甘青地区地震烈度影响衰减模型算法,结合地震直接经济损失计算方法以及地震人员伤亡模型,引入地震灾害中各类重大专题地理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及计算机技术,探讨了GIS在地震灾害中的设计与实现,并据此构建了一套较完整的地震地理信息系统,能在地震发生时快速盲估出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及水库、管线、危险源等各类重点部位受影响情况,可为应急救援提供重要的辅助决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地震分析 地震地理信息系统 青海省海西州
下载PDF
遥感测绘技术在区域生态环境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罗福正 马成才 马永春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7期127-131,共5页
探究遥感测绘技术在区域生态环境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效果。选择某大型水库作为研究区,选用八旋翼无人机、野外便携式光谱仪等作为试验仪器,采集遥感数据。对采集数据实施传感器辐射定标、影像去噪、场地辐射校正、几何校正、水陆分界等... 探究遥感测绘技术在区域生态环境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效果。选择某大型水库作为研究区,选用八旋翼无人机、野外便携式光谱仪等作为试验仪器,采集遥感数据。对采集数据实施传感器辐射定标、影像去噪、场地辐射校正、几何校正、水陆分界等预处理,获取多个波段的对应光谱反射率数据。基于LSTM构建含2个隐含层的水质参数遥感反演模型,反演水质参数,实现区域生态环境水污染监测。反演结果表明:该水库的pH、MnO_(4)^(-)、NH_(3)-H等含量均存在超标问题,并且反演结果比较准确。该方法可以有效检测生态环境水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测绘技术 机载平台 场地辐射校正 水污染监测
下载PDF
基于多源地理数据的长时序贫困度估算——以孟加拉国为例
3
作者 蒋铭 张福浩 +2 位作者 赵习枝 欧尔格力 于浩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04,共6页
贫困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针对长时间序列贫困度数据缺失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家庭调查数据的可比财富指数(CWI)构建方法,用于贫困度表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时空特征和随机森林算法的贫困度估算方法... 贫困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针对长时间序列贫困度数据缺失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家庭调查数据的可比财富指数(CWI)构建方法,用于贫困度表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时空特征和随机森林算法的贫困度估算方法,并利用夜间灯光遥感、道路、土地覆盖、数字高程模型、洪水淹没区等数据对孟加拉国2014—2021年的贫困度进行估算。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CWI构建方法和贫困度估算方法具有可行性,贫困度估算模型R^(2)为0.88,具有较高的精度。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度估算和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度 可比财富指数 随机森林 多源地理数据
原文传递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西宁市城市地下空间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永明 黄永生 +2 位作者 朱磊 包鹏章 刘云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0年第3期97-100,103,共5页
为验证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西宁市城市地下空间测量中的适用性,探讨了其应用过程的流程和方法,用坐标对比法评定了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精度。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平面精度达到0.032 m,符合城市测量规范要求,说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为验证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西宁市城市地下空间测量中的适用性,探讨了其应用过程的流程和方法,用坐标对比法评定了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精度。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平面精度达到0.032 m,符合城市测量规范要求,说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测量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地下空间测量 坐标对比法 精度
下载PDF
青海省固碳释氧量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赖锋 蔡延玲 +1 位作者 郑敏 李征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6期56-63,共8页
针对青海省特殊而重要的生态地位,以2001—2020年NPP数据为基础,结合气象、土地利用等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计算分析青海省固碳释氧量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青海省固碳释氧量呈由北到南、由西到东增... 针对青海省特殊而重要的生态地位,以2001—2020年NPP数据为基础,结合气象、土地利用等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计算分析青海省固碳释氧量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青海省固碳释氧量呈由北到南、由西到东增加的趋势;20年间青海省固碳释氧量呈弹性增长趋势,年均增长量为0.005 kg/m^(2),58.04%的区域固碳释氧量变化率为0~2%。研究表明,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对固碳释氧量的增长起到重要推动作用;青海省固碳释氧量与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均呈正相关,东部及北部固碳释氧量的主要影响因子为降水,西部及南部主要影响因子为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碳释氧 净初级生产力(NPP) 土地利用类型 气象数据 地理加权回归 青海省
下载PDF
2015—2018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鼠疫防治监测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梅 周伟武 +1 位作者 唐新元 游培松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176-181,共6页
2015—2018年,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简称海南州)及其所辖5个县的6个监测点,依据《全国鼠疫监测方案》中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监测内容及指标和方法,开展人间鼠疫和动物鼠疫的监测。监测结果显示,监测期间海南州无人... 2015—2018年,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简称海南州)及其所辖5个县的6个监测点,依据《全国鼠疫监测方案》中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监测内容及指标和方法,开展人间鼠疫和动物鼠疫的监测。监测结果显示,监测期间海南州无人间鼠疫疫情报告,116份高危重点人群血清学检测结果为阴性;鼠疫主要宿主动物喜马拉雅旱獭密度为0.16只/hm^2,鼠体染蚤率79.08%,蚤指数为2.60;旱獭洞干染蚤率4.79%,洞干蚤指数为0.067;采集5927份宿主动物血清进行鼠疫间接血凝试验,检出10份阳性血清,最高滴度为1:80;对6份自毙旱獭脏器材料进行细菌培养及反相间接血凝试验均为阴性。监测结果表明:近年来海南州动物间鼠疫疫情呈多点散发,虽然未发现人群感染的鼠疫病例,但存在传播风险,所以还应继续加强鼠疫监测,全面开展鼠疫疫源地灭獭、灭鼠工作,严防人间鼠疫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疫源地 喜马拉雅旱獭 监测
下载PDF
基于Landsat8遥感影像青海省草地产草量监测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娜 李婷 +1 位作者 王苑 乔占明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5期63-68,共6页
为了更好地开展青海省复杂草地类型特点下的草地产草量遥感监测,选择2015年8月草地主生长季Landsat8遥感影像,以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为基础,结合地面样点,按统一建模和分草地类型的分类建模两种方法,对青海省天然草地产草量进行估算。结果... 为了更好地开展青海省复杂草地类型特点下的草地产草量遥感监测,选择2015年8月草地主生长季Landsat8遥感影像,以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为基础,结合地面样点,按统一建模和分草地类型的分类建模两种方法,对青海省天然草地产草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1)草地类型空间分布特征的分类建模评估精度达75%,优于统一建模的61%;(2)两种模型总产草量估算值差异较小,但不同区域两种模型估产值差异较大。利用遥感监测技术方法,将草地类型空间分布区域引入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实地草地产量,满足青海省草原生产力各类管理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产力 植被覆盖度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青海省
下载PDF
ArcPy与WxPython在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宝 全雪贞 《中国科技信息》 2016年第23期42-43,45,共3页
地理国情普查是我国基本国情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普查成果具有数据量大、内容丰富等特点,数据的检查工作即费力又费时,人工检查还排除不了一些错误。由于地理国情普查是第一次开展,相关的数据检查软件都在实验与修改中。以节约人力,减... 地理国情普查是我国基本国情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普查成果具有数据量大、内容丰富等特点,数据的检查工作即费力又费时,人工检查还排除不了一些错误。由于地理国情普查是第一次开展,相关的数据检查软件都在实验与修改中。以节约人力,减少错误,作者在本文中阐述了一些Arc Py与wx Python的开发实例,用来辅助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检查,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查成果 数据检查 国情 地理 应用 组成部分 检查工作 数据量
下载PDF
论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何晓琳 韩海忠 《城市地理》 2017年第12X期104-104,共1页
无人机遥感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测量技术,在测绘工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促进测绘工程测量效率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在高山、丛林等恶劣环境中测量的正常进行,保证了复杂地形下,数据、图像采集的科学性。文章从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 无人机遥感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测量技术,在测绘工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促进测绘工程测量效率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在高山、丛林等恶劣环境中测量的正常进行,保证了复杂地形下,数据、图像采集的科学性。文章从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谈起,对无人机遥感技术对于测量的意义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促进无人机遥感技术的进步与测绘工程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技术 测绘工程 测量
下载PDF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库建设方案探讨
10
作者 晁剑 张朝坤 王亭波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2期60-64,共5页
本文以青海省省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例,阐述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库建设内容、技术框架、数据库总体设计及数据维护方案,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库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服务平台 空间数据库 数字青海
下载PDF
青海省河湟谷地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32
11
作者 赵东亮 兰措卓玛 +2 位作者 侯光良 许长军 李万志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3-95,共13页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黄河与湟水谷地,由于剧烈的地质活动、较大高差与强烈水力作用等,使得地质灾害非常频繁,为明确该区域的地灾易发性区划,选取地貌、坡度、坡高、植被、岩性、降雨量和距断层、距河流、距道路等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黄河与湟水谷地,由于剧烈的地质活动、较大高差与强烈水力作用等,使得地质灾害非常频繁,为明确该区域的地灾易发性区划,选取地貌、坡度、坡高、植被、岩性、降雨量和距断层、距河流、距道路等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信息量模型计算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其综合地质灾害易发性指数,将研究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划分为极高、高、中、低、极低五级易发区。结果表明:极高易发区主要位于河谷地区,占2.03%,包括贵德县、湟中县、乐都县的黄河及湟水等河流中下游地区;高易发区主要位于中小起伏山间盆地地区,占21.2%;中易发区主要位于中起伏山地地区,占23.45%,属于高、低易发区的过渡区域;低易发区主要位于大中起伏山地地区,占42.1%;极低易发区主要位于冷龙岭、拉脊山、西倾山等山地,占11.23%。研究结果对河湟谷地的防灾减灾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发性 河湟谷地 信息量模型 评价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公路带状图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永生 张永明 《地理空间信息》 2019年第9期119-122,I0003,共5页
为验证车载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公路带状图测量中的适用性,探讨了其应用的流程与方法;利用坐标对比法评定了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精度,并验证了其工作效率。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平面精度达到0.077 m,符合1∶1 000测图规范要求,且... 为验证车载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公路带状图测量中的适用性,探讨了其应用的流程与方法;利用坐标对比法评定了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精度,并验证了其工作效率。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平面精度达到0.077 m,符合1∶1 000测图规范要求,且整体效率比传统测量方式提高了50%,证明了车载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公路带状图测量中的适用性,且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公路带状图测量 坐标对比法 精度
下载PDF
基于地理因子的现代降水空间模拟方法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芳芳 许长军 +2 位作者 陈占寿 侯小青 王青波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61,共7页
将经度、纬度、海拔、坡度、坡向、分区(干燥度)和植被等七个因子作为影响现代降水的地理因子,结合R语言程序、Arcgis空间分析和SPSS统计分析工具,探讨对现代降水进行空间模拟时,其影响因子与重建方法的选择。基于广义可加模型(GAM)用R... 将经度、纬度、海拔、坡度、坡向、分区(干燥度)和植被等七个因子作为影响现代降水的地理因子,结合R语言程序、Arcgis空间分析和SPSS统计分析工具,探讨对现代降水进行空间模拟时,其影响因子与重建方法的选择。基于广义可加模型(GAM)用R语言实现了对现代降水影响因子的非线性分析,得到除坡度外其它各因子均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间大体呈线性相关;继而对各地理因子进行共线性检验,通过检验的因子使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与多年平均降水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逐次叠加地理因子进行回归分析时,其方程的R2均有提升,显示地理因子的类型对降水空间模拟具有一定的影响;非线性和线性建模中坡向因子的P值都大于0.05,说明在本研究中其对降水的影响不显著;线性回归建模的模型拟合优度R2为0.849,非线性模型的解释达到89.6%,两种建模结果都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对分析今后中国大范围区域中现代降水的影响因子及空间模拟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因子 现代降水 空间模拟 重建方法
下载PDF
“多规合一”信息化平台建设与应用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楠 王亭波 蔡佳作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3期53-55,共3页
"多规合一"是新时期规划编制与管理的重要工作途径.在归纳、总结"多规合一"内涵的基础上,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结合贵德县试点工作,从空间要素的角度出发,探索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整合各类规划的普... "多规合一"是新时期规划编制与管理的重要工作途径.在归纳、总结"多规合一"内涵的基础上,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结合贵德县试点工作,从空间要素的角度出发,探索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整合各类规划的普适方法.从规划编制的角度,总结出空间要素整合、数据库和协同平台建立的核心内容,实现走区域协调发展、生态包容共生、城乡互促共进、资源高效利用规划编制与管理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规合一 城乡统筹 大数据信息平台
下载PDF
青海省自然生态状况评价
15
作者 王英 郑敏 杨鸿海 《青海国土经略》 2018年第4期67-71,共5页
本文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结合水利、环境、统计、遥感影像等数据,以青海省乡镇(街道)为基本评价单元进行生态环境状况定量化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加权主成分分析(AHP-PCA)模型,以自然-经济-社会区域复合生态系统为框架,以县... 本文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结合水利、环境、统计、遥感影像等数据,以青海省乡镇(街道)为基本评价单元进行生态环境状况定量化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加权主成分分析(AHP-PCA)模型,以自然-经济-社会区域复合生态系统为框架,以县(市、区)为评价单元对青海省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青海省生态环境状况整体较好,各年评价结果为优、良的县(市、区)均超过一半,除个别地区外,全省各乡镇(街道)生境质量呈东部优于西部、南部优于北部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 生态评价 生境质量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海峰 《门窗》 2020年第3期246-247,共2页
目前,我国工程建设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不管是交通工程、市政工程还是建筑领域相关方面的建设数量逐渐增多,所涉及偏远地区、复杂地形条件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对此做好前期测绘工程测量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鉴于当前工程技术创... 目前,我国工程建设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不管是交通工程、市政工程还是建筑领域相关方面的建设数量逐渐增多,所涉及偏远地区、复杂地形条件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对此做好前期测绘工程测量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鉴于当前工程技术创新发展,测绘工程测量新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其中无人机遥感技术就体现了较大的优势。对此文章结合无人机遥感技术优点,对该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技术 测绘工程 工程测量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Sentinel-1影像的江南地区水稻信息提取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福正 杨柳 +1 位作者 卢彬 黄永生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11期73-77,86,共6页
为准确提取多云雨江南地区水稻种植信息,以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为研究区,以多时相Sentinel-1数据为主、Sentinel-2数据为辅开展研究。通过计算水稻关键生育期内不同地物与水稻间的J-M距离,引入水稻移栽期内的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和收割... 为准确提取多云雨江南地区水稻种植信息,以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为研究区,以多时相Sentinel-1数据为主、Sentinel-2数据为辅开展研究。通过计算水稻关键生育期内不同地物与水稻间的J-M距离,引入水稻移栽期内的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和收割完成后的归一化裸土指数(NDBI),获取水稻种植范围的最优特征组合;再以K近邻、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SVM)为基础建立分类模型,并对比验证了最优特征组合下不同模型的分类精度。结果表明,引入NDWI和NDBI的分蘖拔节期、孕穗抽穗期的VV极化后向散射系数以及孕穗抽穗期、乳熟成熟期VH极化后向散射系数为水稻提取的最优组合,采用SVM算法建立的分类模型的水稻识别精度最高,总体精度为0.916,Kappa系数达到0.8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提取 水稻生育期 SVM Sentinel-1 Sentinel-2
下载PDF
干旱影响下青海湖流域高寒草地物候变化
18
作者 吴笑天 张辉 +2 位作者 庄乾乐 文仙姣 王亚雄 《时空信息学报》 2024年第4期492-499,共8页
干旱是影响植被物候及其生长的重要因素,研究地表植被生长行为对于理解高寒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复杂响应至关重要。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干旱和物候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影响机理、干旱对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干旱对气候系统及水平... 干旱是影响植被物候及其生长的重要因素,研究地表植被生长行为对于理解高寒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复杂响应至关重要。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干旱和物候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影响机理、干旱对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干旱对气候系统及水平衡的影响等方面,但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的干旱影响物候期是否提前、是否延长鲜有研究。本文利用AVHRR、MODIS双波段增强型植被指数(2-bands 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2)对青海湖流域高寒草地返青期和枯黄期关键物候参数进行反演,并结合Penman-Monteith多尺度SPEI分析物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82~2022年青海湖流域高寒草地物候的长期变化趋势是多样的;草甸返青期、草原枯黄期显著提前,草甸枯黄期、草原返青期的物候变化趋势则不显著。4月SPEI06对草甸和草原返青期的影响最为显著,分别贡献了11.56%、19.36%的年际变化;8月SPEI12和4月SPEI06对草甸和草原枯黄期的影响最为显著,分别贡献了10.89%、25%的年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物候 高寒草地 枯黄期 返青期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线性回归
下载PDF
1974-2016年青海湖水面面积变化遥感监测 被引量:37
19
作者 骆成凤 许长军 +1 位作者 曹银璇 童李霞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45-1253,共9页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和内陆湖,也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重要水汽源,青海湖面积的动态变化是气候和周围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体现.本研究利用长时间序列中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通过人工提取湖岸水涯线信息对青海湖水...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和内陆湖,也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重要水汽源,青海湖面积的动态变化是气候和周围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体现.本研究利用长时间序列中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通过人工提取湖岸水涯线信息对青海湖水面面积进行监测.结果显示:1974-2016年期间,青海湖面积总体上呈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2004年水面积最小,为4223.73 km^2,比1974年减少253.80 km^2.其中1974-1987年期间面积骤减;2000-2009年期间青海湖水面面积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平均变化幅度为6.85 km^2.2009-2016年7 a间,水面面积增加了128.27 km^2.2012年青海湖面积骤增,比2011年8月同期增加65.12 km^2;同年6月和9月的面积变化为2002-2016年最大,达到59.18 km^2.湖东岸沙岛的湖岸线变化最为显著,1974-2004年岸线后退最大距离达4.59 km,2012年的年内最大变化距离为0.39 km.青海湖流域内降水补给增加,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促使入湖河流径流量增大,是近年来湖水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水面面积 遥感监测
下载PDF
基于SHALSTAB模型与面向对象遥感影像分析的地震滑坡信息快速检测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晓波 鲁恒 +3 位作者 刘雪梅 杨正丽 项霞 蔡诗响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3-279,I0003,共8页
滑坡是最为常见的地震次生灾害之一,对其进行有效监测一直都是业界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高分遥感影像地震滑坡信息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将SHALSTAB模型与面向对象影像分析相结合,首先对遥感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并根据稳定性模... 滑坡是最为常见的地震次生灾害之一,对其进行有效监测一直都是业界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高分遥感影像地震滑坡信息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将SHALSTAB模型与面向对象影像分析相结合,首先对遥感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并根据稳定性模型赋权,然后根据深度学习机制对滑坡对象进行检测,最后对检测结果进行过滤,并将该方法应用于2013年芦山地震滑坡检测,与目视解译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检测高分遥感影像上滑坡,滑坡检测正确率达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度稳定性模型 面向对象 高分遥感影像 滑坡 快速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