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6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奋战在世界第三极上的一支地调尖兵——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工作综述
1
作者 古剑平 于曼 《青海国土经略》 2019年第2期15-17,共3页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始建于1998年,是一支集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遥感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岩矿鉴定、科研于一体的人才密集、生产设备先进、技术手段齐全、成果资料丰富、实力雄厚的全国省级骨干地质调查院,也是目前青...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始建于1998年,是一支集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遥感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岩矿鉴定、科研于一体的人才密集、生产设备先进、技术手段齐全、成果资料丰富、实力雄厚的全国省级骨干地质调查院,也是目前青海省唯一一支被中国地质调查局评估为A级项目承担能力的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质调查 青海省 文明单位 省级 中国地质调查局 综述 三极 世界
下载PDF
青海省金铜矿地质特征与分布特性分析
2
作者 李兄 王兴春 谢文苹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1期191-195,202,共6页
由于目前我国金铜矿开技术手段较低,导致我国始终缺少金铜矿资源,为保证金铜矿资源开采达到预期效果,提出青海省金铜矿地质特征与分布特性分析。通过傅立叶变换方法建立稳定特征分析模型,并且经由国家指定部门对金铜矿的微量元素、稀土... 由于目前我国金铜矿开技术手段较低,导致我国始终缺少金铜矿资源,为保证金铜矿资源开采达到预期效果,提出青海省金铜矿地质特征与分布特性分析。通过傅立叶变换方法建立稳定特征分析模型,并且经由国家指定部门对金铜矿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含量以及相关特性进行具体分析,进而获取金铜矿矿石与花岗岩的元素配分模式图;根据获取的相关模式图完成金铜矿的地质特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测试极差均小于1,说明该地金铜矿铅元素位置构造较为单一,金铜矿与花岗岩之间来源相同、成岩脉络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金铜矿 地质特征 分布特性 傅立叶变换方法
下载PDF
基于GF-1数据的地质灾害遥感调查——以青海省大通县为例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志军 庄永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9-17,共9页
遥感技术具有时效性强且经济便捷等优势,已经成为地质灾害调查的重要手段。为了查明青海省大通县境内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遥感调查利用GF-1、LANSAT8 OLI和DEM数据构建三维可视化遥感解译平台,对大通县进行全面的地质灾害调查... 遥感技术具有时效性强且经济便捷等优势,已经成为地质灾害调查的重要手段。为了查明青海省大通县境内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遥感调查利用GF-1、LANSAT8 OLI和DEM数据构建三维可视化遥感解译平台,对大通县进行全面的地质灾害调查,重点对滑坡、泥石流等进行解译。详细阐述了区内灾害体的遥感特征和分布特征,共解译出各类地质灾害影像体399处,其中崩塌6处、滑坡100个、古滑坡54个、泥石流87个、不稳定斜坡140处、危险陡坎和陡崖12处,通过野外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1 滑坡 泥石流 遥感解译 大通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地区地质文化村建设的内容和路径研究——以青海省下圈村为例
4
作者 李玉龙 张小永 +4 位作者 董基恩 辛成慧 董小军 魏有宁 张文权 《矿产勘查》 2023年第11期2253-2262,共10页
地质遗迹是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人们往往对省级以下地质遗迹重视不够,研究程度偏低,无法实现成果转化。本文以青海省下圈村为例,在区域综合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青海地质遗迹调查及开发现状,对区内涵盖... 地质遗迹是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人们往往对省级以下地质遗迹重视不够,研究程度偏低,无法实现成果转化。本文以青海省下圈村为例,在区域综合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青海地质遗迹调查及开发现状,对区内涵盖2大类6类13亚类的重要地质遗迹类型及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评价出省级地质遗迹4处,省级以下地质遗迹15处,并进一步按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重点研究了典型地质遗迹特征。结合富硒土壤、动植物资源、宗教文化资源确定了地质文化村的建设模式为“地质+综合服务”类,论证了下圈村地质文化村的可行性,拟将下圈村地质文化村构建成为“一心二线三区四点”的发展布局,不仅有效开发和保护了省级以下地质遗迹资源,弥补了地质公园建设的缺憾,还为促进地质工作与乡村振兴融合及青海省地质旅游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圈村 地质遗迹 地质文化村建设
下载PDF
青海地质调查院:把牧民的事放心上
5
作者 王丽华 李燕 李玉龙 《青海国土经略》 2013年第5期10-10,共1页
目前,青海省地质调查院承担的青海省杂多县然者涌一莫海拉亨地区铅锌矿整装勘查项目已在东莫扎抓、莫海拉亨、然者涌、耐千、阿阿牙赛、阿姆中涌等地发现多条矿化带.这些找矿成果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密不可分. 项目驻地位于杂多县萨呼腾镇... 目前,青海省地质调查院承担的青海省杂多县然者涌一莫海拉亨地区铅锌矿整装勘查项目已在东莫扎抓、莫海拉亨、然者涌、耐千、阿阿牙赛、阿姆中涌等地发现多条矿化带.这些找矿成果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密不可分. 项目驻地位于杂多县萨呼腾镇沙青村.由于深处草原腹地,牧民群众衣食住行都极为不便,但他们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项目组全体人员的心头.每年初到矿区,项目组总会给多那村、沙青村19家牧户送去慰问品.牧户阿庆家的孩子们,每次看到地质队的叔叔们,总会高兴得拍着小手表示欢迎.得知阿青等多家牧户门前的便道被暴雨冲毁,项目组立即调配了挖掘机等机械设备,昼夜不停地施工,为他们修好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调查院 群众 青海省 项目组 草原 草地 牧民 杂多县
下载PDF
东昆仑大格勒地区碱性杂岩体中辉石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Sr-Nd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春涛 李五福 +12 位作者 王秉璋 王强 张新远 王涛 郑英 金婷婷 刘建栋 袁博武 韩晓龙 曹锦山 王泰山 谭运鸿 李玉龙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43,I0008-I0011,共23页
近年团队在东昆仑大格勒地区发现了Nb、P矿化碱性杂岩体,并对杂岩体的岩石组合、岩石学特征及含矿性开展了研究,初步圈定了Nb、P矿化体,显示东昆仑具有寻找与碱性岩-碳酸岩型稀有稀土矿潜力。对碱性岩的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组成、矿物成... 近年团队在东昆仑大格勒地区发现了Nb、P矿化碱性杂岩体,并对杂岩体的岩石组合、岩石学特征及含矿性开展了研究,初步圈定了Nb、P矿化体,显示东昆仑具有寻找与碱性岩-碳酸岩型稀有稀土矿潜力。对碱性岩的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组成、矿物成分以及形成环境等方面的研究,不仅对重建东昆仑古构造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还可推动东昆仑稀有金属成矿规律研究与找矿突破。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选取杂岩体中重要的含矿辉石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单矿物电子探针原位分析、磷灰石和榍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东昆仑大格勒地区辉石岩的形成时代为418 Ma。辉石岩主要矿物中存在似长石(霞石)、碱性暗色矿物(富铁黑云母),单斜辉石为透辉石,角闪石为钙质角闪石(铁韭闪石),黑云母为铁质黑云母和镁质黑云母。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辉石岩具有富K(K_(2)O>Na_(2)O)、CaO含量高、轻稀土元素强烈富集、富集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不亏损Nb、Ta元素,亏损Zr、U、Ti等高场强元素的特征。全岩的(87Sr/86Sr)i为0.704058~0.704278,ε_(Nd)(t)为-0.4~-0.2。矿物组成、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均指示大格勒辉石岩为钾质碱性岩,具有与OIB相似的特征,岩浆源区为EMⅠ型地幔端元。岩石的形成过程为母岩浆在相对较深的地幔源区经历了1%~3%较低程度的部分熔融作用,在上侵过程中经历了较强的分离结晶作用和微弱的同化混染作用,其形成时代为该地区岩浆活动最强烈的时期,可能与碰撞后软流圈地幔的上涌和岩石圈的强烈伸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石岩 年代学 地球化学 SR-ND同位素 大格勒
下载PDF
东昆仑大格勒农场南辉长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玉龙 韩杰 +4 位作者 赵志逸 李积清 王涛 王秉璋 王泰山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87,共16页
东昆仑志留纪岩浆活动强烈,记录了东昆仑造山带原特提斯洋演化晚期大洋俯冲阶段与碰撞阶段转换地质过程。本次研究对东昆仑大格勒农场南志留纪基性侵入岩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以确定其形成... 东昆仑志留纪岩浆活动强烈,记录了东昆仑造山带原特提斯洋演化晚期大洋俯冲阶段与碰撞阶段转换地质过程。本次研究对东昆仑大格勒农场南志留纪基性侵入岩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以确定其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研究结果表明大格勒农场南辉长岩的结晶年龄为430.2±2.4 Ma,形成时代为中志留世。辉长岩SiO_(2)(51.40%~53.66%)含量较低,MgO(18.56%~22.16%)和FeO^(T)(7.54%~10.64%)含量高,Mg^(#)为79~82。微量元素富集Rb、Th、Ba、Cs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HFSE),具有高Ni(276~973μg/g)、Cr(2152~3574μg/g)和Sc(35.5~53.1μg/g)含量,低Nb/Ta值(3.23~8.68)和εHf(t)值(-7.3~-3.6)。大格勒农场南辉长岩的地球化学组成具有岛弧基性岩特征,其成因可能是流体和俯冲沉积物加入的富尖晶石橄榄岩部分熔融的结果。综合区域资料表明,大格勒农场南辉长岩形成于东昆仑原特提斯洋俯冲晚期阶段,进一步限定原特提斯洋晚期俯冲与碰撞转换时限为中志留世,随后转入碰撞造山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长岩 锆石U-PB年龄 岩石成因 志留纪 大格勒农场南 东昆仑造山带
下载PDF
东昆仑大格勒泥盆纪正长岩岩石成因和地质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秉璋 王强 +4 位作者 王春涛 李五福 李玉龙 金婷婷 刘建栋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81,I0003-I0007,共26页
东昆仑大格勒地区发现了与铌、稀土共生的碱性岩-碳酸岩杂岩体,表明东昆仑造山带具有碱性岩-碳酸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找矿前景。团队对大格勒杂岩体的岩石组合、岩石地球化特征、岩浆演化及构造背景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最近新发现... 东昆仑大格勒地区发现了与铌、稀土共生的碱性岩-碳酸岩杂岩体,表明东昆仑造山带具有碱性岩-碳酸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找矿前景。团队对大格勒杂岩体的岩石组合、岩石地球化特征、岩浆演化及构造背景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最近新发现了与碱性镁铁-超镁铁质岩、碳酸岩杂岩形成时代相近、空间上相伴共生的正长岩体,为深入了解大格勒杂岩体提供了新视角。大格勒岩体主体为角闪正长岩,少量为石英正长岩,主要矿物为正长石,次为更长石和铁浅闪石,少量为钠长石、石英、钙铁辉石、铁橄榄石和铁叶云母。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角闪正长岩形成于407~402 Ma。主量元素组成显示,角闪正长岩的SiO_(2)(59.08%~63.14%)含量中等,Al_(2)O_(3)(16.16%~17.23%)、K_(2)O+Na_(2)O(9.54%~11.06%)含量高,富钾(K_(2)O/Na_(2)O=1.45~2.02),极富铁(Fe O^(T)/(MgO+Fe O^(T))=0.93~0.94),为准铝质、钾玄岩系列;微量元素富集Hf(18.6×10^(-6)~30.6×10^(-6))、Ba(937×10^(-6)~1386×10^(-6)),极富Zr(1017×10^(-6)~1842×10^(-6)),但亏损Nb、Ta等,Eu异常不明显-弱Eu正异常(δEu=0.94~1.35,平均值为1.14)。大格勒正长岩具富集的Nd同位素(ε_(Nd)(t)为-3.9~-3.4)和高放射性Pb同位素组成(^(208)Pb/^(204)Pb(t)=38.164~38.232,^(207)Pb/^(204)Pb(t)=15.636~15.640,^(206)Pb/204Pb(t)=18.321~18.400),其锆石Hf同位素组成较均一(εHf(t)=-1.57~1.18)。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认为大格勒正长岩形成于碰撞后岩石圈伸展环境,角闪正长岩可能由富集地幔熔融产生的岩浆经过分离结晶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成因 正长岩 泥盆纪 大格勒 东昆仑
下载PDF
青海省聚乎更煤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50
9
作者 马世斌 李生辉 +2 位作者 安萍 杨文芳 辛荣芳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9-145,共7页
以2011年和2012年获取的2期IKONOS2数据为信息源,在波段组合、数据融合和正射纠正等图像预处理基础上,针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人机交互解译,对青海省木里煤田聚乎更煤矿区因煤矿开发而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情况... 以2011年和2012年获取的2期IKONOS2数据为信息源,在波段组合、数据融合和正射纠正等图像预处理基础上,针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人机交互解译,对青海省木里煤田聚乎更煤矿区因煤矿开发而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情况进行了遥感调查与监测;并将矿山环境调查结果与矿区基础地理及地质资料相结合,根据矿区环境的实际状况,合理选择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因子及权重指标,对该矿区的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表明:聚乎更煤矿区的矿山地质环境质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2012年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有影响的面积较2011年增加了近10 km2,主要是地表植被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破坏,且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进程远远跟不上矿山环境恶化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KONOS2 聚乎更煤矿 遥感监测 矿山地质环境质量
下载PDF
青海省苦海汞(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丁正江 孙丰月 +4 位作者 李碧乐 李世金 赵俊伟 赵辉 王力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8-206,共9页
为查明本区成矿地质特征及综合评价其找矿潜力,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各类测试分析研究,表明苦海汞(金)矿床位于东昆南造山带南带,其矿体受构造和地层联合控制,呈透镜状、似层状平行产出,矿化边界性较好;矿石矿物以低温矿物组合为主,... 为查明本区成矿地质特征及综合评价其找矿潜力,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各类测试分析研究,表明苦海汞(金)矿床位于东昆南造山带南带,其矿体受构造和地层联合控制,呈透镜状、似层状平行产出,矿化边界性较好;矿石矿物以低温矿物组合为主,矿石组构较为单一;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碳酸盐化;成矿流体为低温流体,同时有深部热液参与成矿的显示,属造山型金矿系列矿床之一。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区域成矿条件及区域矿床成矿特征综合对比分析,认为苦海汞(金)矿区剥蚀深度较小,保存条件较好,具有很大的造山型金及多金属矿床找矿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海汞(金)矿 地质特征 造山型金矿 找矿前景 青海省
下载PDF
青海省纳日贡玛斑岩钼铜矿床成矿花岗斑岩锆石LA-ICP-MS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郝金华 陈建平 +3 位作者 董庆吉 田永革 李玉龙 陈冬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5-53,共9页
对青海省纳日贡玛斑岩钼铜矿床开展了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研究,结果表明,纳日贡玛矿区2个黑云母花岗斑岩样品的锆石206Pb/238U同位素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3.4±0.4)Ma和(42.9±0.3)Ma,锆石形态、结晶振荡环带结构及元... 对青海省纳日贡玛斑岩钼铜矿床开展了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研究,结果表明,纳日贡玛矿区2个黑云母花岗斑岩样品的锆石206Pb/238U同位素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3.4±0.4)Ma和(42.9±0.3)Ma,锆石形态、结晶振荡环带结构及元素含量均显示出岩浆成因特点;因此,锆石U-Pb年龄可代表斑岩的岩浆结晶年龄,纳日贡玛含矿斑岩岩浆的侵位年代可精确地限定于新生代喜马拉雅期,相当于中始新世。1件辉钼矿样品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40.8±0.4)Ma,结合前人的辉钼矿测试结果,认为在纳日贡玛岩浆活动约2.6 Ma后,岩浆热液成矿流体开始产生成矿作用。三江走滑断裂构造系统控制斑岩矿床的分布,青海三江北段斑岩钼铜矿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U-Pb定年 黑云母花岗斑岩 斑岩矿床 纳日贡玛 青海省南部
下载PDF
青海省北部重点成矿带与矿集区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焜 马世斌 刘丽萍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1期283-292,共10页
为了查明青海省重点成矿带与矿集区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利用DEM和IKO-NOS、QUICKBIRD、WORLDVIEW-2、SPOT-5等卫星遥感解译资料对该地区的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湖矿产开发占地面积最大,其次为煤矿,且煤矿区和... 为了查明青海省重点成矿带与矿集区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利用DEM和IKO-NOS、QUICKBIRD、WORLDVIEW-2、SPOT-5等卫星遥感解译资料对该地区的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湖矿产开发占地面积最大,其次为煤矿,且煤矿区和盐湖矿区占地面积扩展迅速。矿山开发所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集中分布于煤矿开采区,主要表现为塌陷坑、地裂缝、崩塌(隐患)、泥石流(隐患)和地面塌陷区(隐患)等。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粉尘污染和尾矿污染,而尾矿污染较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带 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 遥感监测
下载PDF
青海省格尔木二道沟白钨矿床地质特征初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泰山 鲁海峰 +3 位作者 张尧 逯永卓 马俊林 徐贝贝 《中国钨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20,共7页
青海省格尔木二道沟白钨矿床是近年发现的新矿床,文章从地层、构造及岩浆岩等方面介绍了矿区的成矿地质背景,通过对矿区已经发现的白钨矿体从赋矿层位、含矿岩性、矿体特征及围岩蚀变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初步认为矿区内发现的白钨矿... 青海省格尔木二道沟白钨矿床是近年发现的新矿床,文章从地层、构造及岩浆岩等方面介绍了矿区的成矿地质背景,通过对矿区已经发现的白钨矿体从赋矿层位、含矿岩性、矿体特征及围岩蚀变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初步认为矿区内发现的白钨矿与地层及构造关系密切,其中石英脉是矿区内白钨矿的主要载体,白钨矿在垂向上存在一定的分带特征,元素也从地表W元素向深部W、Cu、Bi元素组合变化,同时分析了区内成矿地层、构造、岩浆岩及成矿条件,提出了二道沟白钨矿床为中高温石英脉型白钨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钨矿床 地质特征 成因 二道沟 格尔木
下载PDF
基于GIS和CF-Logistic回归模型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以青海湟中县为例
14
作者 张晓博 周萍 +3 位作者 张焜 张兴 刘宝山 邓辉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7-807,共11页
研究地质灾害易发性的评价方法,对地质灾害防治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为研究区域,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距河流距离、距断层距离和工程岩组7个评价因子,利用确定性系数与逻辑回归模型相结合的... 研究地质灾害易发性的评价方法,对地质灾害防治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为研究区域,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距河流距离、距断层距离和工程岩组7个评价因子,利用确定性系数与逻辑回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出每个单元格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同时利用ROC曲线和AUC值对模型分类精度进行验证,最终得到AUC值为0.863,说明该方法对湟中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客观性。本文研究表明,高层、坡向、距河流距离和工程岩组4个因子对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影响最为显著。从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来看,该方法计算结果表明极高、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湟水河及其干流两侧低山丘陵地区,低易发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和西南地区。从评价因子的角度分析,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离河流500m的松散冲洪积岩层和软弱层状碎屑岩岩层上。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基于CF-Logistic回归模型对研究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能为研究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GIS 易发性评价 确定性系数 LOGISTIC回归模型 湟中县
下载PDF
IRS-P6遥感数据在青海尖扎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小红 王磊 +1 位作者 吕宝仓 巨生成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2期93-100,共8页
黄河尖扎县境内流域梯级水电站的建设,使沿岸原有的崩滑体前缘大多数被淹没,处于回水变动带的崩滑体稳定性有所降低,产生一些新的崩滑体,给当地人民造成经济损失。研究工作采用遥感技术手段,快速地调查该地区现有的地质灾害类型、数量... 黄河尖扎县境内流域梯级水电站的建设,使沿岸原有的崩滑体前缘大多数被淹没,处于回水变动带的崩滑体稳定性有所降低,产生一些新的崩滑体,给当地人民造成经济损失。研究工作采用遥感技术手段,快速地调查该地区现有的地质灾害类型、数量及表现形式,以及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从而为在该地区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调查 地质灾害 影像特征 尖扎县
下载PDF
青海省大场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琳业 俞长捷 +1 位作者 戴梅芳 薛万文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1-19,共9页
阐述了青海省大场金矿区地质特征(包括区域背景、地层、构造、岩浆活动等);其赋存于厚度巨大的三叠纪浅海相陆源碎屑沉积岩中,金矿体受断裂构造蚀变破碎带的严格控制。探讨了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区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并研究了成... 阐述了青海省大场金矿区地质特征(包括区域背景、地层、构造、岩浆活动等);其赋存于厚度巨大的三叠纪浅海相陆源碎屑沉积岩中,金矿体受断裂构造蚀变破碎带的严格控制。探讨了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区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并研究了成矿模式,分析了找矿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大场金矿 地质特征 远景分析
下载PDF
青海省东昆仑大格勒沟地区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5
17
作者 田永革 李杰 +2 位作者 喇品贤 韩晓龙 苑永涛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5-20,共6页
为了研究青海省东昆仑大格勒沟地区铜多金属矿成因,对该矿区的控矿因素、矿床成因及找矿前景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东昆仑大格勒沟地区铜多金属矿成矿条件优越,成矿类型主要分为构造蚀变岩型金、铜、铅多金属矿和岩浆熔离型镍... 为了研究青海省东昆仑大格勒沟地区铜多金属矿成因,对该矿区的控矿因素、矿床成因及找矿前景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东昆仑大格勒沟地区铜多金属矿成矿条件优越,成矿类型主要分为构造蚀变岩型金、铜、铅多金属矿和岩浆熔离型镍(伴生钴、铁)矿,成矿时期为印支早期。该研究成果为区域上铜金多金属矿的系统研究及矿区的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格勒沟 多金属矿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下载PDF
青海省治多县当江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4
18
作者 卢世银 张启龙 +2 位作者 张尧 赵志逸 金婷婷 《甘肃冶金》 2014年第2期61-65,共5页
通过对青海治多县当江铜多金属矿的矿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矿体地质特征分析,研究表明本区成矿类型以火山喷流沉积型矿产为主,巴塘群火山喷发沉积岩是成矿的有利围岩,褶皱断裂构造是矿床形成的直接定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本矿... 通过对青海治多县当江铜多金属矿的矿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矿体地质特征分析,研究表明本区成矿类型以火山喷流沉积型矿产为主,巴塘群火山喷发沉积岩是成矿的有利围岩,褶皱断裂构造是矿床形成的直接定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本矿区找矿标志,为今后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江 火山喷流沉积型矿床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青海省都兰县江巴尕日当铜矿区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任鹏奎 景向阳 +1 位作者 董林 王文 《青海科技》 2008年第2期56-62,共7页
江巴尕日当铜矿床位于东昆仑多金属成矿带南东段。该矿床地质工作及研究程度极低,铜矿体明显受白云岩层位及断裂构造控制。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及微量元素特征分析,认为该矿床成因为热液型矿床,具中~大型远景规模。
关键词 铜矿床 地质特征 成因类型 青海省江巴尕日当
下载PDF
青海省扎日根开心岭群火山岩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夏楚林 任二峰 高莉 《甘肃科技》 2011年第7期40-42,共3页
扎日根开心岭群早二叠世火山岩中成矿元素有明显的富集趋势,显示出较好的成矿条件;晚三叠世火山岩中Cu、Pb、Ag、Cd等成矿元素含量也高于地壳克拉克值,显示具有好的局部富集趋势。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绿片岩相变质岩石中Cu、Pb... 扎日根开心岭群早二叠世火山岩中成矿元素有明显的富集趋势,显示出较好的成矿条件;晚三叠世火山岩中Cu、Pb、Ag、Cd等成矿元素含量也高于地壳克拉克值,显示具有好的局部富集趋势。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绿片岩相变质岩石中Cu、Pb、Fe等金属元素可局部富集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床,而动力变质作用则与热液矿床关系密切。区内早期构造运动形成导矿构造和容矿构造,控制着矿带及矿体的分布,晚期构造活动则破坏和改造矿带及矿体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心岭群 火山岩 成矿地质条件 青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