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原地区急性期脑卒中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璟 王兰桂 +3 位作者 铁婷婷 张宝梅 旦祥 杨占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世居西宁地区(海拔约2200米,中海拔)、海南州地区(海拔约3000米,高海拔)住院的急性脑出血及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且资料完整的汉族患者各100例和60例,...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世居西宁地区(海拔约2200米,中海拔)、海南州地区(海拔约3000米,高海拔)住院的急性脑出血及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且资料完整的汉族患者各100例和60例,分为抑郁组39例和非抑郁组121例,进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17)、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分别用散射比浊法、ELISA法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及TNF-α水平。结果急性期PSD总发生率为24.4%,中海拔与高海拔地区PSD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3.0%vs 26.7%,P>0.05)。PSD组患者NIHSS评分、血清hs-CRP、IL-6、TNF-α高于非PSD组(P<0.05,P<0.01)。女性、NIHSS、血清hs-CRP、IL-6、TNF-α是PSD发生的危险因素。PSD组高海拔地区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高于中海拔地区[(5.37±1.90)mg/L vs(3.93±1.53)mg/L,(18.34±3.21)ng/Lvs(16.33±2.77)ng/L,(81.94±9.63)ng/Lvs(74.70±8.05)ng/L,P<0.05];且HDRS17及PSQI评分高于中海拔地区[(18.62±3.54)分vs(15.21±4.85)分和(15.75±3.90)分vs(12.36±5.02)分,P<0.05]。结论高原地区脑卒中患者急性期PSD发生与国内平原相当,女性、NIHSS、血清hs-CRP、IL-6、TNF-α是PSD发生危险因素,炎性反应及睡眠质量在急性期PSD发生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高海拔 脑梗死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介素6 睡眠
下载PDF
高原脑卒中高危汉族人群颈动脉斑块与相关检验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铁婷婷 王兰桂 +5 位作者 黄茜 旦祥 杨占银 马丽萍 张璟 焦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62-1065,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海拔地区脑卒中高危汉族人群颈动脉斑块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红细胞计数(RBC)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筛查常住青海西宁地区(海拔约2200 m,中海拔)和青海海南州地区(海拔约3000m,... 目的分析不同海拔地区脑卒中高危汉族人群颈动脉斑块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红细胞计数(RBC)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筛查常住青海西宁地区(海拔约2200 m,中海拔)和青海海南州地区(海拔约3000m,高海拔)年龄≥60岁的脑卒中高危人群300例,根据海拔分为中海拔组150例和高海拔组150例,用颈动脉彩色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浆Hcy水平,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hs-CRP水平,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RBC。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海拔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中海拔组(53.3%vs 41.3%,χ2=4.332,P=0.037);2组斑块者血浆Hcy、hs-CRP、LDL-C和IMT高于无颈斑块者(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MT、血浆Hcy、hs-CRP、RBC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P<0.01);高海拔组血浆Hcy、hs-CRP和RBC高于中海拔组(P<0.01)。结论血浆Hcy、hs-CRP和RBC是高海拔环境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卒中 颈动脉疾病 高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质 红细胞计数 脑梗死
下载PDF
临床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吴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9期00258-00258,共1页
研究临床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本院2018.8-2019.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中随机择取68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n=34)、观察组(n=34)依次进行基础护理、临床护理路... 研究临床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本院2018.8-2019.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中随机择取68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n=34)、观察组(n=34)依次进行基础护理、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经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0.21±9.37)分、(74.65±7.9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0.52±8.46)分、(63.72±5.80)分,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有助于脑梗塞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护理 康复 功能锻炼
下载PDF
舒适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身心状态和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4
作者 吴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00226-00226,共1页
探究舒适护理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其身心状态、满意度有何影响。方法:88例研究对象均选自院内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收入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2。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的44例列入对照组,接... 探究舒适护理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其身心状态、满意度有何影响。方法:88例研究对象均选自院内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收入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2。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的44例列入对照组,接受舒适护理措施的44例列入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于症状缓解时间、FD症状评分、情绪相关评分方面的评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评测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身心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舒适护理 身心状态 满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