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磨石沟地区锰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1
作者 彭涛 才永吉 +1 位作者 张国鹏 陈健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45,共11页
青海磨石沟锰矿是近年来东昆仑南坡地区新发现的台盆相沉积型碳酸锰矿,主要赋存于中新元古界万宝沟群碳酸盐岩组顶部。含锰岩系及锰矿体具有厚度大、延伸稳定、岩性组合简单及整体品位偏低但储量较大的特点,是青海省内少数具有良好前景... 青海磨石沟锰矿是近年来东昆仑南坡地区新发现的台盆相沉积型碳酸锰矿,主要赋存于中新元古界万宝沟群碳酸盐岩组顶部。含锰岩系及锰矿体具有厚度大、延伸稳定、岩性组合简单及整体品位偏低但储量较大的特点,是青海省内少数具有良好前景的锰矿勘查基地之一。根据磨石沟锰矿区的最新勘查成果,从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厚大的白云岩–碳质板岩含锰岩系、层状密集分布的锰矿体、矿石质量特征及主–微量元素特征等方面推断矿床成因与热水沉积关系密切,初步探究磨石沟地区热水沉积锰矿的成矿模式。通过综合分析,初步评价磨石沟锰矿区的找矿潜力,为类似沉积型锰矿勘查提供找矿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沉积型碳酸锰矿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成矿模式 找矿潜力
下载PDF
造山型金矿成矿浅析——以青海省都兰县诺木洪郭勒地区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靳杨 张岩 +1 位作者 王婧 赵俊芳 《中国钼业》 2021年第1期27-33,共7页
基于野外详细的地质调查及室内数据分析,研究认为哈拉郭勒与杏树沟金矿床均受东西、北西向压扭性断裂构造控制。成矿作用主要与印支晚期岩体有关。硅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蚀变与金矿化密切相关。锆石U-... 基于野外详细的地质调查及室内数据分析,研究认为哈拉郭勒与杏树沟金矿床均受东西、北西向压扭性断裂构造控制。成矿作用主要与印支晚期岩体有关。硅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蚀变与金矿化密切相关。锆石U-Pb ICP-MS测年显示哈拉郭勒与杏树沟矿床成矿时间基本一致,为同源岩浆演化的结果;成矿期可分为:热液成矿作用和表生风化淋滤富集作用两个成矿期,其中热液期中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为最重要的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显示均一温度集中在160~240℃区间内,盐度集中在3.5%~7%NaCleq区间内,密度较低,成矿流体压力为128~240 MPa,成矿深度范围2.4~5.2 km之间;H、O同位素结果显示金矿床的成矿流体为岩浆热液和大气降水,属于浅成低温低盐低密度流体,认为该两矿床属造山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木洪郭勒地区 杏树沟金矿床 哈拉郭勒金矿床 造山型金矿床
下载PDF
青海省磨石沟地区锰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被引量:3
3
作者 靳杨 彭涛 +1 位作者 赵俊芳 刚健 《矿产与地质》 2023年第4期665-678,共14页
随着近年在东昆仑南坡俯冲碰撞杂岩带找矿勘查工作的开展,磨石沟地区中—新元古界万宝沟群碳酸岩组黑色岩系中发现了海相沉积锰矿。经初步估算,磨石沟锰矿334资源量为115.9万t,属小型规模矿床。研究区内含锰岩层主要为万宝沟群碳酸岩组... 随着近年在东昆仑南坡俯冲碰撞杂岩带找矿勘查工作的开展,磨石沟地区中—新元古界万宝沟群碳酸岩组黑色岩系中发现了海相沉积锰矿。经初步估算,磨石沟锰矿334资源量为115.9万t,属小型规模矿床。研究区内含锰岩层主要为万宝沟群碳酸岩组的上段白云岩、板岩段(Pt_(2-3)W^(2b))及下段灰岩段(Pt_(2-3)W^(2a))的地质体;区内的F_(4)、F_(24)断层构造是形成含锰盆地的主要地质构造并且也是含锰物质热液运移通道;研究区内圈出8处含锰岩系地质体,并且在含锰岩系地质体内共圈出17条锰矿体,主矿体6条;通过物相分析,地表以氧化锰矿为主,深部以碳酸锰为主;通过w(CaO+MgO)/w(SiO_(2)+Al_(2)O_(3))比值为0.05~0.57,平均0.26,磨石沟地区锰矿属于中铁高磷酸性碳酸锰矿。w(Al)/w(Al+Fe+Mn)、w(SiO_(2))/w(Al_(2)O_(3))、Fe—Mn—(Cu+Co+Ni)×10比值表明磨石沟地区锰物质来源主要是陆源碎屑及海底喷流。初步提出磨石沟地区的含锰岩系为一套有热水沉积参与的滨海-浅海相台盆台沟相沉积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 海相沉积 地质特征 控矿因素 成矿模式 磨石沟
下载PDF
青海省格尔木市球路奥窝头铁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成因
4
作者 冶玉花 马英 赵俊芳 《能源与环保》 2022年第10期102-109,共8页
球路奥窝头铁矿床为小型规模铁矿床,有用矿物以磁铁矿为主,有害杂质含量较低,但矿石较细,属中等选矿石。研究了该地区的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成因。研究得出,通过1∶1万高精度磁法测量,圈定磁异常3处,初步圈定了成矿有利靶区;查明了矿区... 球路奥窝头铁矿床为小型规模铁矿床,有用矿物以磁铁矿为主,有害杂质含量较低,但矿石较细,属中等选矿石。研究了该地区的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成因。研究得出,通过1∶1万高精度磁法测量,圈定磁异常3处,初步圈定了成矿有利靶区;查明了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的分布、规模、产状及与矿化的关系以及矿体分布、形态、规模、产状及矿石质量;矿床受火山喷流沉积旋回、岩浆岩、围岩岩性等的综合控制。矿区地理条件优越,开发条件有利,矿区开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均较好。研究为矿业开发提供了资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路奥窝头铁矿 多金属 矿床地质特征 成矿成因 火山喷流沉积旋回 岩浆岩 围岩岩性
下载PDF
阿尔金阿卡腾能山红沟子铜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远景分析
5
作者 任国升 李建龙 +3 位作者 李定武 李豪 张国鹏 靳杨 《中国锰业》 2025年第1期42-49,共8页
阿尔金成矿带作为我国西北部重要的金属成矿区域,其铜金矿床的勘查潜力尚未充分揭示,主要受限于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和低勘查程度。针对阿卡腾能山红沟子地区,通过解析寒武-奥陶系滩间山群安山岩的构造及岩浆活动,明确铜、金矿的成矿规... 阿尔金成矿带作为我国西北部重要的金属成矿区域,其铜金矿床的勘查潜力尚未充分揭示,主要受限于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和低勘查程度。针对阿卡腾能山红沟子地区,通过解析寒武-奥陶系滩间山群安山岩的构造及岩浆活动,明确铜、金矿的成矿规律与勘查方向。基于1∶1万地质填图、岩石地球化学剖面及激电异常数据,结合矿化蚀变带特征,系统研究了北西向断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与成矿元素富集的关系。结果显示:①区内圈定5条北西向矿化蚀变带,发现11条铜矿体(最大厚度4.29 m,平均Cu品位0.28%~1.63%)及2条金矿化体(品位0.21~0.50 g/t)。②激电异常WJⅡ与WJⅢ分别长1.4 km和1.8 km,与构造破碎带和辉长岩体高度吻合。③岩石化学异常AP1显示Ag、Co、Cu、W综合异常面积达0.16 km 2,指示深部矽卡岩型富矿潜力。研究表明,红沟子铜、金矿受北西向断裂与加里东期岩浆活动联合控制,热液交代-充填作用主导成矿。研究证实区内寒武-奥陶系安山岩为重要矿源层,Fs3、Fs4蚀变带西侧及深部矽卡岩接触带为优先勘探靶区。成果为阿尔金成矿带资源增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成矿带 红沟子 铜金矿 成矿地质 找矿潜力
下载PDF
青海省曲麻莱县阿尕拉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6
作者 陈健 李正栋 彭涛 《中国钼业》 2023年第3期28-34,共7页
通过曲麻莱县阿尕拉地区等3图幅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在阿尕拉地区获得了系列的基础化探成果。对21种元素的元素丰度特征、富集离散、组合关系分析研究,讨论了元素分布特征。综合地质背景和异常分布划分出3处成矿远景区,普通曲... 通过曲麻莱县阿尕拉地区等3图幅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在阿尕拉地区获得了系列的基础化探成果。对21种元素的元素丰度特征、富集离散、组合关系分析研究,讨论了元素分布特征。综合地质背景和异常分布划分出3处成矿远景区,普通曲金、锑、铜成矿远景区是Au、Cu找矿有利地区,扎尕玛-日阿吾张纠金、锑、铜成矿远景区是Cu找矿有利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 丰度特征 化探异常 成矿远景 曲麻莱县
下载PDF
青海省杂多县莫海拉亨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7
作者 覃泽礼 王智茂 +1 位作者 杨乐 杨军 《中国金属通报》 2022年第22期49-51,共3页
莫海拉亨地区通过本次普查工作,区内各水系沉积物异常中均发现不同规模的矿化带、矿(化)体,其中尤其以莫海拉亨铅锌矿床规模最大,工作程度相对较高,而其它外围异常中的矿(化)点目前仅局限于地表的槽探、剖面控制。本文通过地质调查工作... 莫海拉亨地区通过本次普查工作,区内各水系沉积物异常中均发现不同规模的矿化带、矿(化)体,其中尤其以莫海拉亨铅锌矿床规模最大,工作程度相对较高,而其它外围异常中的矿(化)点目前仅局限于地表的槽探、剖面控制。本文通过地质调查工作基本查明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的分布,确定杂多群下岩组为主要含矿层位,厘定了含矿层位空间位置及其顶、底板岩性的层序关系,圈定了矿化范围,为进一步寻找“层控”型铅锌矿床奠定了地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杂多县 莫海拉亨 铅锌矿 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下载PDF
青海东昆仑驼路沟钴矿的成矿时代与成因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小亮 杨乐 +5 位作者 张松涛 张万辉 覃泽礼 严正平 赵俊芳 李良 《世界地质》 CAS 2022年第3期483-497,共15页
为确定驼路沟钴矿的成矿时代与成因,利用野外地质调查、锆石U-Pb法定年对含矿建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驼路沟钴矿具有同生矿床的特征,发育喷流沉积岩-硅质钠长质岩,矿化以条带状、纹层状及块状构造等同沉积矿石为特征。含矿地层变砾... 为确定驼路沟钴矿的成矿时代与成因,利用野外地质调查、锆石U-Pb法定年对含矿建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驼路沟钴矿具有同生矿床的特征,发育喷流沉积岩-硅质钠长质岩,矿化以条带状、纹层状及块状构造等同沉积矿石为特征。含矿地层变砾岩的锆石年龄组成非常复杂,跨度大,^(206)Pb/^(238)U年龄介于(469±5)~(3014±26)Ma之间,其中最年轻的一组年龄((469±5)Ma)代表了该变砾岩沉积成岩的时间上限。综合野外地质特征和前人研究成果可知,驼路沟钴矿为一典型的贫硫化物型热水喷流沉积矿床,形成于中—晚奥陶世原特提斯洋板块向万宝沟大洋玄武岩高原北侧俯冲的弧后裂陷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时代 碎屑锆石 纳赤台群 驼路沟钴矿 喷流沉积型钴矿
下载PDF
青海东昆仑龙什更铁钴矿成矿时代与成因类型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海福 李小亮 +4 位作者 严正平 张松涛 王生龙 赵俊芳 李良 《世界地质》 CAS 2021年第4期830-846,共17页
为揭示龙什更铁钴矿的形成时代和成因类型,利用锆石U-Pb法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对含矿绿泥绢英千枚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岩石的锆石年龄跨度大((1138±25)~(2791±13)Ma),峰值多,其中最年轻一组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139... 为揭示龙什更铁钴矿的形成时代和成因类型,利用锆石U-Pb法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对含矿绿泥绢英千枚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岩石的锆石年龄跨度大((1138±25)~(2791±13)Ma),峰值多,其中最年轻一组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139±29)Ma,代表其原岩形成时代的下限,同时指示该矿床形成不早于中元古代晚期。岩石的主量元素含量变化较大,具有缓右倾的稀土配分模式和明显的轻重稀土分馏、负铕异常,相对亏损Nb、P、Ti、Ba、Sr和相对富集Th、La、Ce、Nd、Rb和K。经原岩恢复可知其原岩为泥砂质沉积岩,沉积作用占主导同时含少量热水组分,形成于大洋岛弧环境。综合地质、地球化学等特征可知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为(热水)沉积型,但热水喷流活动偏弱,形成铁矿体和钴的初始富集,而后期次生富集是形成钴矿体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元古代 碎屑锆石 (热水)沉积型 次生富集作用 龙什更铁钴矿
下载PDF
青海柴北缘采石沟地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潜力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涛 靳杨 +1 位作者 李豪 杨昆 《黄金》 CAS 2023年第3期74-80,共7页
通过在采石沟地区开展1∶2.5万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测试21种元素,总结元素富集和离散特征,采用R型聚类分析研究元素相关性,确定异常下限,圈定86处综合异常。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异常展布状态、找矿前景和找矿难易程度,采石沟地区圈... 通过在采石沟地区开展1∶2.5万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测试21种元素,总结元素富集和离散特征,采用R型聚类分析研究元素相关性,确定异常下限,圈定86处综合异常。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异常展布状态、找矿前景和找矿难易程度,采石沟地区圈出5处找矿远景区,对找矿远景区进行了找矿潜力评价,并择优对找矿远景区实施工程验证,圈出了矿(化)体,取得了找矿突破,表明采石沟地区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石沟地区 地球化学测量 找矿远景区 工程验证 找矿效果 找矿潜力
下载PDF
青海东昆仑野牛沟早侏罗世花岗闪长岩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万辉 曹守林 +6 位作者 李小亮 严正平 杨乐 李正栋 杨德 党园园 李良 《世界地质》 CAS 2024年第4期479-495,共17页
为查明格尔木野牛沟地区早侏罗世花岗闪长岩的岩石成因、成岩构造背景及其与晚三叠世花岗岩的成因联系,笔者利用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及Lu-Hf同位素等方法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结果显示,野牛沟花岗闪长岩的锆石具有典型的岩浆锆... 为查明格尔木野牛沟地区早侏罗世花岗闪长岩的岩石成因、成岩构造背景及其与晚三叠世花岗岩的成因联系,笔者利用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及Lu-Hf同位素等方法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结果显示,野牛沟花岗闪长岩的锆石具有典型的岩浆锆石震荡环带与Th/U比值(0.25~1.28,>0.10),其加权平均年龄与εHf(t)值分别为(198.4±1.6)Ma和4.99~7.50。该岩石具有C型埃达克岩的特征,包括高Sr[(400.13×10^(-6))~(420.00×10^(-6))]和低Mg[w(MgO)=0.95%~1.19%]、Y[(6.93×10^(-6))~(7.87×10^(-6))]、Yb[(0.65×10^(-6))~(0.77×10^(-6))]与Na 2O/K 2O比值(1.12~1.34,<2),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可知,野牛沟花岗闪长岩起源于拆沉至深部的新元古代下地壳角闪岩的部分熔融(T DM2=919~759 Ma),是印支晚期岩浆作用的延续,同形成于古特提斯洋闭合-造山后下地壳拆沉引起的强烈伸展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侏罗世 埃达克质岩石 造山后伸展 野牛沟花岗闪长岩 东昆仑
下载PDF
青海多日茸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2
12
作者 靳杨 祁永爱 +1 位作者 王婧 赵俊芳 《矿产勘查》 2020年第10期2170-2177,共8页
青海多日茸铅锌多金属矿床是我国重要的铜铅锌多金属矿产资源基地之一,但该矿床形成机理研究尚浅,制约了对矿床特征的认识。为了科学评价研究区矿产资源,在收集前人区域成果的基础上,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分析成矿流体性质,探讨矿床成因。... 青海多日茸铅锌多金属矿床是我国重要的铜铅锌多金属矿产资源基地之一,但该矿床形成机理研究尚浅,制约了对矿床特征的认识。为了科学评价研究区矿产资源,在收集前人区域成果的基础上,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分析成矿流体性质,探讨矿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包裹体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和纯CO2包裹体,包裹体流体属于H2O-CH4-N2-NaCl体系,表明成矿流体为低温、中低盐度、低密度流体。碳、氧、硫和铅同位素特征分析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于深部。多日茸铅锌多金属矿床大体经历了四大形成过程,为浅成低温低盐低密度铅锌多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多金属矿 成矿流体 包裹体 碳氧硫铅同位素 矿床成因 多日茸 青海
下载PDF
青海都兰县马里木吾卡地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13
作者 刚健 马凯羽 李豪 《中国锰业》 2023年第2期66-72,共7页
勘查区位于东昆仑弧盆系内,属祁漫塔格-都兰Fe-Cu-Pb-Zn-W-Sn-Bi-Au-Mo成矿带,位于Au、Cu、Co、Pb、Zn、Ag-Pb、Zn、Cd中温元素组成的地球化学异常带内。区内构造发育,通过1∶2.5万地球化学测量,1∶5000土壤化学剖面查证,圈出了17条Au... 勘查区位于东昆仑弧盆系内,属祁漫塔格-都兰Fe-Cu-Pb-Zn-W-Sn-Bi-Au-Mo成矿带,位于Au、Cu、Co、Pb、Zn、Ag-Pb、Zn、Cd中温元素组成的地球化学异常带内。区内构造发育,通过1∶2.5万地球化学测量,1∶5000土壤化学剖面查证,圈出了17条Au、Ag、Ni等元素综合异常带,发现2条构造蚀变带,分别为FS1、FS2,带内发育大量的褐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绢云母化,可见少量的星点状的黄铁矿,显示出构造热液的迹象。通过槽探揭露,在FS2号构造蚀变带内圈出铅矿化体1条,Pb品位0.33%,Au品位0.052 g/t。显示了较好的镍矿找矿线索,具有一定的镍矿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中成矿带 马里木吾卡 地球化学特征 找矿远景分析
下载PDF
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分析
14
作者 马永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5期134-137,共4页
地质矿产勘查是能源开发的重要环节,它是对现有区域的矿产进行了解和评价,通过勘探的方式明确地质的具体情况,它的矿产是否满足经济、技术等方面的需求,为后续的矿物开采提供相应的依据和保障。在地质矿产勘查的工作中,它需要从综合方... 地质矿产勘查是能源开发的重要环节,它是对现有区域的矿产进行了解和评价,通过勘探的方式明确地质的具体情况,它的矿产是否满足经济、技术等方面的需求,为后续的矿物开采提供相应的依据和保障。在地质矿产勘查的工作中,它需要从综合方面进行考虑,除了技术经济方面的评价以及储量计算外,还应该考虑到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尽量避免污染问题的发生,实现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本篇文章通过对地质矿产勘查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分析地质矿产勘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且就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从而探讨加强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矿产勘查 生态环境保护 协调发展
下载PDF
混合酸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同时测定多金属矿石中铜铅锌钼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文芳 汪永顺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6-262,共7页
为解决多金属矿石的传统分析方法中样品前处理冗长复杂、Mo的线性范围窄、不能与Cu、Pb、Zn同时测定的缺点,通过考察溶样体系、仪器工作条件、干扰及消除,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同时测定Cu、Pb、Zn、Mo四种元素的方... 为解决多金属矿石的传统分析方法中样品前处理冗长复杂、Mo的线性范围窄、不能与Cu、Pb、Zn同时测定的缺点,通过考察溶样体系、仪器工作条件、干扰及消除,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同时测定Cu、Pb、Zn、Mo四种元素的方法。结果表明,方法测定范围较宽(0.001%~20.0%),各元素校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 5以上,检出限为5~9μg/g。用国家标准物质进行验证,方法精密度(RSD,n=12)为0.020%~5.0%,相对误差为-4.61%~4.17%,加标回收率为88.0%~108%。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与传统方法一致,方法适合大批量、多成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石 酸溶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下载PDF
青龙沟矿区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显真 李健 赵俊芳 《能源与环保》 2022年第4期114-120,共7页
青龙沟金矿床已发现多处金矿(化)点,其矿床规模和资源储量具有一定规模。以青龙沟矿区地质特征为背景,得出,变质作用是金成矿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变质作用对区内金乃至多金属成矿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区内先后发现了3个... 青龙沟金矿床已发现多处金矿(化)点,其矿床规模和资源储量具有一定规模。以青龙沟矿区地质特征为背景,得出,变质作用是金成矿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变质作用对区内金乃至多金属成矿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区内先后发现了3个金矿带,分别为青龙沟金矿Ⅰ矿带、Ⅱ矿带及Ⅲ矿带;研究了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控矿因素主要为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矿床成因主要与构造和闪长岩脉关系较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龙沟矿区 矿床地质特征 金矿带 控矿因素 矿床成因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闪长岩脉
下载PDF
贵州五指山铅锌矿实物地质资料采集及保管意义
17
作者 苏翠兰 涂小梅 杨乐 《现代矿业》 CAS 2020年第5期26-28,共3页
五指山铅锌矿床位于川滇黔铅锌成矿域以东,是贵州省内发现的第一个大型铅锌矿床。为探讨贵州五指山铅锌矿实物地质资料采集及保管意义,从五指山铅锌矿实物地质资料筛选及保管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采集了具有重要性、典型性的钻孔岩芯和代... 五指山铅锌矿床位于川滇黔铅锌成矿域以东,是贵州省内发现的第一个大型铅锌矿床。为探讨贵州五指山铅锌矿实物地质资料采集及保管意义,从五指山铅锌矿实物地质资料筛选及保管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采集了具有重要性、典型性的钻孔岩芯和代表性、特殊性的不同类型矿石标本,能够全面反映五指山矿区内主要成矿地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档案价值和科普意义,可为贵州省实物地质资料筛选和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实物地质资料 采集 保管
下载PDF
基于突变理论的湟水河流域崩滑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彬 周金喜 +2 位作者 吴钶桥 马建全 祁汉文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3年第6期116-126,共11页
湟水河流域是黄河上游重要支流,是青海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省地质灾害高发区域。流域内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较大。流域内地质灾害分布有一定地域特征,通过对湟水河流域地形地貌、地质岩组、地质构造、水文... 湟水河流域是黄河上游重要支流,是青海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省地质灾害高发区域。流域内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较大。流域内地质灾害分布有一定地域特征,通过对湟水河流域地形地貌、地质岩组、地质构造、水文气象、人类工程活动分析,构建了地质灾害易发性划分标准,将湟水河流域崩滑灾害易发性分为极高易发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极低易发区5个等级。基于MATLAB编程的突变级数理论平台,充分考虑了各评价因子的内在关系,将单点灾害危险性评价扩展到区域灾害易发性评价。通过ROC对评价结果验证表明,该方法准确率高,可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湟水河流域 崩滑灾害 突变级数理论 危险性评价
下载PDF
班怒带西段达如错斜长角闪岩变质温压条件及地质意义
19
作者 杨庆坤 黄强太 +4 位作者 陈健 赵朝霞 宋庆伟 张城磊 王竞臣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03-1520,共18页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中特提斯构造演化的重要构造带之一,目前班公湖—怒江洋盆的俯冲演化过程存在诸多争议,尤其是俯冲过程中的变质作用鲜有报道。本文通过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的达如错斜长角闪岩开展角闪石和斜长石矿物的显微岩...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中特提斯构造演化的重要构造带之一,目前班公湖—怒江洋盆的俯冲演化过程存在诸多争议,尤其是俯冲过程中的变质作用鲜有报道。本文通过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的达如错斜长角闪岩开展角闪石和斜长石矿物的显微岩相学分析和原位EPMA测试工作,查明岩石的矿物组合为辉石+角闪石+斜长石。利用相平衡模拟得出的斜长角闪岩变质温度660℃~750℃,压力2~6 kbar,对应角闪岩相的温压条件,与角闪石全铝压力计(3.7~5.4 kbar)及斜长角闪石温度计(615℃~881℃)计算结果一致。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认为达如错地区的斜长角闪岩原岩形成于侏罗纪晚期洋内俯冲引起的弧后盆地扩张环境,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的发生与早白垩世班怒洋壳俯冲过程中的板片底板变质有关,班公湖—怒江洋盆西段达如错地区的闭合时间为103.7~100.1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角闪岩 矿物温度计 相平衡模拟 洋内俯冲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下载PDF
贵州省望谟县耕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翠兰 杨乐 《现代矿业》 CAS 2020年第7期17-19,22,共4页
伴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为有效预防土壤重金属污染,以贵州省望谟县耕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应用经典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地... 伴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为有效预防土壤重金属污染,以贵州省望谟县耕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应用经典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耕地土壤重金属元素Cd、Cr、Hg、Ni含量较高,均高于全国背景值,其含量主要受成土母质影响,在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的碳酸盐岩分布区平均含量较高,在陆源碎屑岩分布区含量普遍较低。该研究结果为该县耕地种植规划和农产品结构调整等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含量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