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高原油松人工林枯落物原地分解菌剂筛选试验
1
作者 倪昊 郑淑霞 +2 位作者 王彬 岳亮 张慧玲 《青海农林科技》 2024年第1期70-75,共6页
本试验选取了6种菌剂进行油松人工林枯落物原地分解菌剂筛选试验,试验一年后测定不同菌剂对土壤物理性状及养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3所使用的菌剂对土壤养分的分解速率最快,全P、全K、速效P、有机物含量较对照增加了15.4%、6.8%、... 本试验选取了6种菌剂进行油松人工林枯落物原地分解菌剂筛选试验,试验一年后测定不同菌剂对土壤物理性状及养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3所使用的菌剂对土壤养分的分解速率最快,全P、全K、速效P、有机物含量较对照增加了15.4%、6.8%、60.44%、36.09%。不同分解菌剂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也很大,土壤含水率与田间持水量相较对照分别提升了13.43%和27.59%。使用菌剂处理可以通过加速枯落物分解,达到快速增加土壤养分,降低森林火灾隐患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枯落物 菌剂 分解
下载PDF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花椒种质资源调查
2
作者 王黎明 顾文毅 祁银燕 《青海科技》 2024年第3期84-93,共10页
为调查青海省的花椒种质资源,文章调查收集了青海省东部农业区7个县(区)的花椒种质资源37份,并对其植物学表型性状、株型、枝条、叶片、果实等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7份花椒种质资源19项表型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在7.26%~59.82%之间,整体... 为调查青海省的花椒种质资源,文章调查收集了青海省东部农业区7个县(区)的花椒种质资源37份,并对其植物学表型性状、株型、枝条、叶片、果实等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7份花椒种质资源19项表型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在7.26%~59.82%之间,整体变异系数平均为18.17%,变异系数最大的指标为单个果穗果实数量,为59.82%;出皮率的变异系数最小,为7.26%。花椒枝条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3.43%~21.94%之间,叶片的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在14.14%~19.73%之间,果实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在7.26%~59.82%之间。37份样本的19个表型性状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花椒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为今后深入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及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种质资源调查 表型性状 变异系数
下载PDF
青海高原油松人工林枯落物分解速率及养分动态释放特征研究
3
作者 张慧玲 郑淑霞 +2 位作者 岳亮 郑贞贞 倪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4期0117-0123,共7页
本文以青海东部山区人工油松林为试材,采用室内分解培养法,利用表面活性剂、碳源及氮源等人工调控措施,分析不同调控措施对枯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比较不同调控措施的作用效果。为促进青海东部山区人工油松林枯落物分解、提高养分归还速... 本文以青海东部山区人工油松林为试材,采用室内分解培养法,利用表面活性剂、碳源及氮源等人工调控措施,分析不同调控措施对枯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比较不同调控措施的作用效果。为促进青海东部山区人工油松林枯落物分解、提高养分归还速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枯落物分解过程中不同人工调控措施效果各异,结果显示:施加表面活性剂、外源性C、林下表土均未发现促进油松枯落物分解;施加外源性N能够在促进油松枯落物的分解;养分含量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木质素浓度、纤维素浓度、C/N、L/N、L/P值越低,N浓度越高,枯落物分解速度就越快,在枯落物分解过程中采取人工调控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枯落物的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枯落物 分解速率 养分释放
下载PDF
青海产区主要枸杞品种果实发育规律及采摘力学的比较
4
作者 肖子菲 李建领 +1 位作者 龙启辰 王占林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301,308,共10页
【目的】筛选适合青海产区种植和机械化采收的优良枸杞品种,为采摘机的研制提供参考。【方法】以宁杞1号、宁杞5号、宁杞7号和青杞1号作为试验材料,于不同发育时期调查其果实横纵径、鲜果百粒质量和投影面积,测定青果期和熟果期的果柄... 【目的】筛选适合青海产区种植和机械化采收的优良枸杞品种,为采摘机的研制提供参考。【方法】以宁杞1号、宁杞5号、宁杞7号和青杞1号作为试验材料,于不同发育时期调查其果实横纵径、鲜果百粒质量和投影面积,测定青果期和熟果期的果柄结合力、果梗结合力及横纵径抗压指数,分析枸杞果实形态指标动态发育与采摘力学指标的相关性,明确影响采摘力学指标的关键形态因子。【结果】不同品种枸杞的果实横纵径、鲜果百粒质量和投影面积均呈“S”形增长,花后4~8 d和28~36 d生长迅速,花后8~28 d及36~40 d(熟果期)生长缓慢。成熟后,宁杞7号果实横径、鲜果百粒质量、投影面积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不同品种枸杞的青果果柄结合力均显著高于熟果,两者90%区间无重合;青果期,宁杞5号果柄结合力显著低于其他品种,其余品种间无显著差异;熟果期,不同品种果柄结合力无显著差异。枸杞青果果梗结合力与熟果果梗结合力90%区间存在重合,除宁杞7号外,不同枸杞品种青果果梗结合力显著低于熟果;宁杞5号青果和熟果果柄结合力均显著低于其他品种,其余品种无显著差异。宁杞7号横径抗压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但纵径抗压指数与其他品种差异不显著。枸杞果实的果柄结合力与果实横纵径、投影面积和鲜果百粒质量显著负相关,横径抗压指数与果实横径、鲜果百粒质量显著正相关。【结论】4个枸杞品种中宁杞7号果实形态及采摘性状优于其他品种,是适于青海产区种植和便于机械化采收的优良枸杞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果实发育 果柄结合力 果梗结合力 抗压指数
下载PDF
青海省野生黑果枸杞种质资源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祁银燕 郝广婧 陈进福 《青海农林科技》 2018年第3期38-42,共5页
为明确青海省柴达木盆地黑果枸杞种质资源分布区域和生长情况,以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黑果枸杞资源,对青海省分布的野生黑果枸杞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青海省的野生黑果枸杞自然分布在柴达木盆地腹部,基本以格尔木市为中心,半径200km的... 为明确青海省柴达木盆地黑果枸杞种质资源分布区域和生长情况,以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黑果枸杞资源,对青海省分布的野生黑果枸杞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青海省的野生黑果枸杞自然分布在柴达木盆地腹部,基本以格尔木市为中心,半径200km的区域内,并且其浆果有2种形状,圆球型和蟠桃型。适宜野生黑果枸杞生长的土壤类型为固定或半固定风沙土、草甸盐土和偏碱性土壤,土壤含盐量高达301.6g/kg;伴生植物主要有芦苇、盐爪爪、柽柳和新疆枸杞;在表型和苗木的生长方面,诺木洪地区的黑果枸杞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野生黑果枸杞 资源调查
下载PDF
青海循化引种核桃坚果品质分析及综合评价
6
作者 祁银燕 龙玉莲 +1 位作者 谢婉莹 顾文毅 《青海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50-57,共8页
为筛选出适宜青海地区栽培的核桃优良品种,以循化县引种嫁接的12个早实薄皮核桃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各核桃品种的坚果表型性状、营养品质和经济性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选出综合指数优于目前青海地区主栽品种辽宁1号的核桃品种。... 为筛选出适宜青海地区栽培的核桃优良品种,以循化县引种嫁接的12个早实薄皮核桃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各核桃品种的坚果表型性状、营养品质和经济性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选出综合指数优于目前青海地区主栽品种辽宁1号的核桃品种。结果表明:引种嫁接的12个核桃品种各项指标均存在差异;在核桃坚果含表型性状、营养品质和经济性状的11项指标中提取到4个主成分;利用本文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筛选出温185和礼品2号的综合指数优于辽宁1号。因此,温185和礼品2号是适宜青海地区栽培的优良早实薄皮核桃品种,建议优先推广。研究结果可为青海核桃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核桃 表型性状 营养品质 综合评价
下载PDF
棉蚜侵染对枸杞负泥虫生长发育、选择性及寄主植物激素的影响
7
作者 李发毅 邓昌蓉 +2 位作者 段国珍 樊光辉 李建领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1,共10页
【目的】枸杞负泥虫Lema decempunctata是枸杞Lycium barbarum有机生产中重要的咀嚼式口器害虫,长期与刺吸式口器害虫棉蚜Aphis gossypii相伴发生,难以防控。本研究旨在探析棉蚜侵染对枸杞负泥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揭示枸杞负泥虫成灾机制... 【目的】枸杞负泥虫Lema decempunctata是枸杞Lycium barbarum有机生产中重要的咀嚼式口器害虫,长期与刺吸式口器害虫棉蚜Aphis gossypii相伴发生,难以防控。本研究旨在探析棉蚜侵染对枸杞负泥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揭示枸杞负泥虫成灾机制,指导科学防控。【方法】观察测定棉蚜3龄若蚜和枸杞负泥虫2龄幼虫单独或共同为害枸杞植株48 h后,对后接种的枸杞负泥虫幼虫发育历期,3龄老熟幼虫和成虫的体长、体宽、体重和头宽,幼虫取食选择率和成虫产卵率的影响,以及对枸杞叶片中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和茉莉酸(jasmonic acid,JA)含量的影响。【结果】棉蚜单独为害枸杞植株时,枸杞负泥虫幼虫总历期较对照(未受害虫为害的健康枸杞植株)显著缩短11.68%,3龄老熟幼虫体宽较对照增加13.67%,成虫体重、体宽和头宽较对照分别显著提高30.68%,32.64%和32.90%。枸杞负泥虫单独为害枸杞植株时,枸杞负泥虫幼虫总历期较对照显著延长12.04%,但幼虫和成虫体重、体长、体宽和头宽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棉蚜和枸杞负泥虫共同为害枸杞植株时,枸杞负泥虫幼虫和成虫的体重、体长、体宽、头宽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在选择行为方面,与对照相比,枸杞负泥虫幼虫取食和成虫产卵首先趋向于选择棉蚜单独为害的枸杞植株,其次为棉蚜和枸杞负泥虫共同为害枸杞的植株。与对照相比,棉蚜单独为害能明显诱导枸杞叶片中SA含量增加,对J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相反,枸杞负泥虫单独为害后能诱导枸杞叶片中JA含量增加,而对S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结论】棉蚜为害能显著诱导枸杞叶片中SA含量增加,抑制了枸杞叶片中JA的积累,促进枸杞负泥虫幼虫和成虫生长发育,同时对其取食和产卵有诱集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在枸杞负泥虫存在的情况下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负泥虫 棉蚜 枸杞 种间关系 植物激素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5个种源砂地柏抗旱性研究
8
作者 李广花 顾文毅 祁银燕 《陕西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31-36,53,共7页
为评价不同种源砂地柏的抗旱性,本研究以内蒙古、青海、陕西、宁夏、新疆5个种源、3年生砂地柏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分别测定了叶片含水量(LWC)、叶绿素(CHL)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 为评价不同种源砂地柏的抗旱性,本研究以内蒙古、青海、陕西、宁夏、新疆5个种源、3年生砂地柏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分别测定了叶片含水量(LWC)、叶绿素(CHL)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指标的变化规律,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青海、内蒙古、陕西、宁夏、新疆5个种源砂地柏隶属函数值分别为0.518、0.396、0.440、0.437和0.550,其中新疆种源砂地柏居第1位,抗旱性最强;内蒙古种源砂地柏抗旱性最弱。抗旱能力依次为新疆种源砂地柏>青海种源砂地柏>陕西种源砂地柏>宁夏种源砂地柏>内蒙古种源砂地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地柏 自然干旱胁迫 抗旱性 综合评价
下载PDF
青杞1号外植体再生培养基的筛选
9
作者 杨帅 郑贞贞 +2 位作者 段国珍 李建领 樊光辉 《青海农林科技》 2025年第1期107-112,共6页
为了筛选适合青杞1号外植体再生培养基以及缩短组培周期,本试验以青杞1号的叶片、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处理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种培养基中,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0.5 mg&#... 为了筛选适合青杞1号外植体再生培养基以及缩短组培周期,本试验以青杞1号的叶片、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处理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种培养基中,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0.5 mg·L^(-1)6-BA+0.3 mg·L^(-1) IBA,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00%,不定芽诱导率为64.75%;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1.0 mg·L^(-1)6-BA+1.0 mg·L^(-1) IBA,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1.04%,不定芽诱导率为54.94%;青杞1号叶片与茎段相比更适合作为外植体构建再生体系;通过试验获得最佳叶片诱导培养基1/2MS+0.25 mg·L^(-1)6-BA+0.15 mg·L^(-1) IBA,愈伤组织出愈率为100%,不定芽分化率为95.60%;将不定芽转接至MS培养基中进行生根诱导,生根率为100%。综上,本研究为建立青杞1号遗传转化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杞1号 组织培养 植株再生
下载PDF
祁连山青海云杉中龄林混交度对细根形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邓磊 朱春云 +4 位作者 于世川 祁银燕 张文辉 杜盛 关晋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1-200,共10页
【目的】研究青藏高原东部祁连山地区青海云杉中龄林混交度对各土层细根生物量和形态特征的影响,以期为当地森林恢复和林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混交度分别为0、0.2、0.4和0.6的青海云杉天然中龄林样地,调查混交度对0~20和20~... 【目的】研究青藏高原东部祁连山地区青海云杉中龄林混交度对各土层细根生物量和形态特征的影响,以期为当地森林恢复和林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混交度分别为0、0.2、0.4和0.6的青海云杉天然中龄林样地,调查混交度对0~20和20~40 cm土层各树种细根生物量密度、比根长、比表面积、根表面积密度和根长密度的影响。【结果】混交度为0.4的青海云杉林以10~25 cm径级(63.72%)、24~32 m高度级(48.72%)和16~20 m高度级(11.18%)乔木占比最大,且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混交度的林分;青海云杉林总细根生物量密度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占细根总量的68.31%~83.49%,其数值随混交度增大呈现先升后降趋势,混交度0.4时最大,为616.26 g·m^-3;20~40 cm土层总细根生物量密度随混交度增大而增大,在混交度0.6时最大,为227.17g·m^-3;在0~20 cm土层,细根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表现为混交度0.4>混交度0.2>混交度0>混交度0.6,比根长和比表面积表现为混交度0.4>混交度0.2>混交度0.6>混交度0;在20~40 cm土层,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和比根长均表现为混交度0.6>混交度0.4>混交度0.2>混交度0,比表面积表现为混交度0.6>混交度0.2>混交度0.4>混交度0;随混交度增大,云杉对0~40 cm土层林分细根生物量密度、比根长、比表面积、根表面积密度和根长密度的贡献逐渐减小,而白桦对0~40 cm土层林分细根生物量密度、比根长、比表面积、根表面积密度和根长密度的贡献持续增大;混交度对细根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0~1 mm径级细根上。【结论】与其他混交度林分相比,混交度为0.4的青海云杉中龄林具有更合理的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异龄、复层的林分结构可以减小相邻植株间生态位竞争重叠范围,优化林分空间利用效率,提高群落稳定性,细根生物量密度及细根形态特征如比根长、比表面积、根表面积密度和根长密度达到最大。在未来青海云杉中龄林经营中,合理控制混交度在0.4左右,可促进群落细根发育,利于森林持续健康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度 青海云杉中龄林 林分结构 细根 分布 生物量 形态特征
下载PDF
青海九个核桃新品种引种的抗寒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婉莹 祁银燕 +2 位作者 刘小利 顾文毅 魏海斌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36,共8页
以“辽宁1号”“新新2号”“新早丰”“中林3号”“薄丰”“晋龙1号”“孝核1号”“扎343”和“鲁光”9个核桃品种的一年生休眠期枝条为试材,采用人工模拟降温胁迫处理的方法,研究不同低温胁迫(4、-20、-25、-30、-35、-40℃)处理对9种... 以“辽宁1号”“新新2号”“新早丰”“中林3号”“薄丰”“晋龙1号”“孝核1号”“扎343”和“鲁光”9个核桃品种的一年生休眠期枝条为试材,采用人工模拟降温胁迫处理的方法,研究不同低温胁迫(4、-20、-25、-30、-35、-40℃)处理对9种核桃枝条相对电导率(REC)、可溶性蛋白质(S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核桃品种的抗寒性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筛选适宜青海地区栽培的抗寒性强的核桃品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9个核桃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呈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CAT、SOD、POD的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隶属函数法对9个核桃品种进行抗寒性强弱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辽宁1号”>“中林3号”>“孝核1号”>“新早丰”>“晋龙1号”>“鲁光”>“薄丰”>“扎343”>“新新2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抗寒性 隶属函数 综合评价
原文传递
青海玛可河林区主要植被类型及分布特点 被引量:1
12
作者 庞程 王占林 《青海农林科技》 2020年第3期70-74,共5页
青海玛可河林区位于大渡河上游,是三江源区重要的天然林区。林区分布有寒温带常绿针叶林、寒温带落叶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高寒灌丛、高寒草原、高寒草甸等多种植被类型,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重要的生态功能。
关键词 玛可河林区 植被类型 分布
下载PDF
油松人工林相容性生长联立方程组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宁 王彬 +1 位作者 郑淑霞 李玉桂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6,共8页
以西宁市周边山地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近2年森林资源更新调查数据,构建油松林相容性生长联立方程组模型,采用似乎不相关回归法求解模型参数,并对模型进行异方差修正,最后检验所构建的相容性生长联立方程组模型预测精度及适应性。结果... 以西宁市周边山地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近2年森林资源更新调查数据,构建油松林相容性生长联立方程组模型,采用似乎不相关回归法求解模型参数,并对模型进行异方差修正,最后检验所构建的相容性生长联立方程组模型预测精度及适应性。结果表明:相容性生长联立方程组模型对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每公顷断面积的预估精度均在93%以上,MSE和TRE值均在±2%以内,卡方检验结果远远小于临界值,预测效果优于独立拟合模型。在油松中幼龄林阶段,胸径、树高和断面积生长均与林分密度指数和地位级指数正相关;胸径、树高生长对地位级指数更敏感,而断面积生长对林分密度指数更敏感。基于模型预测结果,油松林分胸径快速增长期在5~25 a,年均生长量为0.33 cm;树高快速增长期在5~30 a,年均生长量为0.23 m;断面积在15 a之前增速最快,年均生长量为0.13 m2/hm2。本研究所构建的油松林相容性生长联立方程组模型预测精度高,可用来预测西宁市及相似生态区油松林分胸径、树高和断面积生长,为林分生长及收获预估、科学合理经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人工林 联立方程组模型 似乎不相关回归法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主要枸杞品种不同时期内含物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子菲 李建领 +2 位作者 龙启辰 樊光辉 王占林 《青海农林科技》 2024年第1期1-6,25,共7页
为明确青海产区不同枸杞品种内含物合成规律及其差异,本研究以宁杞1号、5号、7号和青杞1号为试验材料,对青果期、黄果期和熟果期的枸杞果实总糖、多糖、黄酮、甜菜碱、氨基酸、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内含物进行了测定,分析了果实内含物... 为明确青海产区不同枸杞品种内含物合成规律及其差异,本研究以宁杞1号、5号、7号和青杞1号为试验材料,对青果期、黄果期和熟果期的枸杞果实总糖、多糖、黄酮、甜菜碱、氨基酸、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内含物进行了测定,分析了果实内含物之间的相关性,结合主成分分析进行了果实品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枸杞中的总糖含量随着果实的发育逐渐增高,黄酮、氨基酸含量逐渐降低。类胡萝卜素、多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维生素C含量青果期最低,随果实的发育有升有降。枸杞果实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品质较好的是青杞1号,其次是宁杞5号。本研究明确了不同时期枸杞果实内含物的变化规律,为青海产区主要枸杞品种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果实 内含物 相关性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近30年野菊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
15
作者 李建领 樊光辉 +2 位作者 韩正洲 段国珍 邓昌蓉 《辽宁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29-34,共6页
系统梳理野菊研究进展,明确野菊各领域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1994~2023年发表的野菊相关中文期刊文献为数据样本,结合CiteSpace软件,对文献年发表数量、所属学科、发表期刊、资金支持、研究作者和机构合作网... 系统梳理野菊研究进展,明确野菊各领域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1994~2023年发表的野菊相关中文期刊文献为数据样本,结合CiteSpace软件,对文献年发表数量、所属学科、发表期刊、资金支持、研究作者和机构合作网络、关键词等进行动态、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30年我国野菊研究经历了快速发展期和衰退期两个时期,对应的研究热点分别为临床应用和质量评价。高被引文献主要与野菊药理活性和进化育种相关,研究经费主要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文机构和期刊主要集中于医药类和农学类,南京农业大学为主要研究机构,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最活跃的单位,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陈发棣,其次是郭巧生和韩正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菊 野菊花 CITESPACE CNKI 文献计量 可视化
下载PDF
黑果枸杞MSAP技术体系的构建
16
作者 刘晓雯 张得芳 王占林 《青海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35-42,共8页
为利用甲基化敏感多态性扩增技术(MSAP)构建黑果枸杞MSAP技术反应体系,本试验采用CTAB法提取黑果枸杞DNA,通过双酶切、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对16对引物的多态性进行初步筛选并构建MSAP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双酶切进行12 h,DNA模板能够酶切... 为利用甲基化敏感多态性扩增技术(MSAP)构建黑果枸杞MSAP技术反应体系,本试验采用CTAB法提取黑果枸杞DNA,通过双酶切、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对16对引物的多态性进行初步筛选并构建MSAP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双酶切进行12 h,DNA模板能够酶切完全;预扩增反应产物条带集中在250~1000 bp处,选择性扩增可筛选出6对引物组合,条带明显。本研究为后续黑果枸杞DNA甲基化水平的相关分析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甲基化敏感多态性扩增技术(MSAP) DNA甲基化 引物组合
下载PDF
油松树高-胸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构建
17
作者 刘宁 王彬 +2 位作者 郑淑霞 倪昊 王仙 《青海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32-41,共10页
为准确预估油松林木树高生长,探究样地间林分状况差异及样地内观测变量的相关性对树高生长预测的影响,以西宁南北山油松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2013、2016-2021年的固定样地调查数据,从9个备选树高-胸径模型中选择最优基础模型,根据... 为准确预估油松林木树高生长,探究样地间林分状况差异及样地内观测变量的相关性对树高生长预测的影响,以西宁南北山油松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2013、2016-2021年的固定样地调查数据,从9个备选树高-胸径模型中选择最优基础模型,根据多元逐步回归结果,加入大于对象木的胸高断面积之和(BAL)、Shannon树种多样指数(H_(ba))、林分总断面积(BA)、坡率和坡向的组合项(SLC)构建广义模型,同时考虑样地水平的随机效应再构建广义混合效应模型,分析比较3种模型,确定最优树高预测模型。结果表明:3种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均表现为广义混合效应模型最优,广义模型次之。广义混合效应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树高生长与BAL和H_(ba)呈负相关,与BA和SLC呈正相关;BAL、H_(ba)和SLC对树高预测的影响程度随胸径的增加而增加,BA对树高预测的影响程度随胸径的增加而减小;在胸径≤8 cm时树高增速最快,BAL、H_(ba)、BA越小且SLC越大,树高增速越快。本研究构建的油松树高-胸径广义混合效应模型可为西宁地区及相似生态区油松树高生长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树高-胸径模型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混交林
下载PDF
不同栽培方式对林下种植黄芪品质及其土壤环境的影响
18
作者 张娜 顾文毅 祁银燕 《甘肃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7,31,共8页
为提高山旱地土地利用率,增加林地产出,在山杏林地设置种前覆+种后不覆、种前覆+种后覆、种前不覆+种后不覆、种前不覆+种后覆4种不同抗旱保墒方式,斜栽、平栽、直栽不同栽植方式、基肥与追肥不同组合的施肥方式的试验,研究山旱地林下... 为提高山旱地土地利用率,增加林地产出,在山杏林地设置种前覆+种后不覆、种前覆+种后覆、种前不覆+种后不覆、种前不覆+种后覆4种不同抗旱保墒方式,斜栽、平栽、直栽不同栽植方式、基肥与追肥不同组合的施肥方式的试验,研究山旱地林下种植黄芪最佳栽培方式,探究林药复合种植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旱地林下种植黄芪:(1)采用种前覆膜+种后覆膜的抗旱保墒方式时,芦下直径粗,主根较长,总根数多,药材质量及品质最好;(2)平栽处理、有机肥+叶面喷肥时,药材质量及品质最佳,且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更少,打尖处理影响不大;(3)采用种前覆膜+种后覆膜的方式时,土壤容重、含水量和土壤全N、速效P、速效K、有机质含量有所提高,土壤结构、透气透水性能等土壤情况有所改善。综合所述,山旱地林下种植黄芪采用平栽、种前种后都覆膜、基肥+叶面追肥处理为最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方式 林下种植 药材品质 土壤环境
下载PDF
不同方式处理沙地柏母株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19
作者 赵丽 顾文毅 祁银燕 《青海科技》 2024年第2期70-77,共8页
以沙地柏为材料,开展在沙地柏母株上四种不同处理下的单因素试验,以黄化、环剥、喷施尿素、喷施NAA处理为试验组,清水处理作对照,分析插穗的生根过程的生根率、腐烂率、平均根数和生根指数,对其生根效果进行多重比较和综合评价。结果表... 以沙地柏为材料,开展在沙地柏母株上四种不同处理下的单因素试验,以黄化、环剥、喷施尿素、喷施NAA处理为试验组,清水处理作对照,分析插穗的生根过程的生根率、腐烂率、平均根数和生根指数,对其生根效果进行多重比较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利用四种不同的方式处理嫩枝和硬枝插穗,其中生根率和生根指数最高的均为NAA处理方式,分别为84.43%、92.76和76.67%、76.74;综合评价来看,NAA处理方式对扦插生根效果最好,优于其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柏 扦插 生根率 生根指数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6种小檗属植物生理特性及耐寒性评价
20
作者 田新格 何振华 +1 位作者 顾文毅 祁银燕 《青海科技》 2024年第2期161-168,共8页
以青海省6种小檗属植物的休眠枝条为试材,采用人工梯度降温的方法,分别在-20℃、-25℃、-30℃、-35℃、-40℃下处理24 h,以4℃为对照。研究了低温处理后各小檗枝条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拟小檗的相对电导率呈持续... 以青海省6种小檗属植物的休眠枝条为试材,采用人工梯度降温的方法,分别在-20℃、-25℃、-30℃、-35℃、-40℃下处理24 h,以4℃为对照。研究了低温处理后各小檗枝条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拟小檗的相对电导率呈持续下降趋势,鲜黄小檗的相对电导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刺檗、直穗小檗、匙叶小檗、细叶小檗的相对电导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拟小檗、匙叶小檗PRO含量呈持续上升趋势,刺檗、鲜黄小檗、直穗小檗、细叶小檗PRO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MDA、POD、SOD、SS、SP变化一致,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通过计算各单项指标的抗寒系数,建立隶属函数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鲜黄小檗﹥直穗小檗﹥刺檗﹥拟小檗﹥匙叶小檗﹥细叶小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 人工低温胁迫 隶属函数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