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建江 陶红清 唐秋 《大医生》 2023年第20期32-34,共3页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本次试验选取靖江市中医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并将其作为数据分析对象,分组时以数字随机方法进行,共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本次试验选取靖江市中医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并将其作为数据分析对象,分组时以数字随机方法进行,共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对其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对其采用曲美他嗪治疗方法。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心功能、血脂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占比是97.50%,对照组总有效占比是77.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占比是5.00%,对照组占比是2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数值比对照组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对照组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对照组高(均P<0.05)。结论 在治疗冠心病患者时,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治疗效果较为明显,能够显著改善心功能指标,同时也能够降低不良反应概率,具有较高安全性,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应用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下载PDF
围生期孕妇贫血与心功能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卞桂萍 冯欢 陆振钧 《交通医学》 2017年第1期76-77,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贫血围生期孕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全血脑钠肽(BNP)的变化,探索其心功能与贫血的相关性。方法:对129例孕期28周至不足42周的孕妇进行血常规、全血BNP检验和心脏彩超检查。根据血红蛋白水平...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贫血围生期孕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全血脑钠肽(BNP)的变化,探索其心功能与贫血的相关性。方法:对129例孕期28周至不足42周的孕妇进行血常规、全血BNP检验和心脏彩超检查。根据血红蛋白水平分为对照组(无贫血)、轻度贫血组、中度贫血组和重度贫血组。结果:各组BNP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贫血组BNP(258.60±187.62 pg/m L)高于对照组(35.39±7.90 p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中度贫血组(74.31±3.95)%、轻度贫血组(69.39±3.10)%大于对照组(64.51±3.79)%,中度贫血组大于轻度贫血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贫血组低于中度贫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LVED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贫血组(49.58±5.01 mm)、重度贫血组(52.01±6.82 mm)大于对照组(44.79±3.41 mm),重度贫血组大于中度贫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组全血BNP、LVEF、LVEDD、BNP均与血红蛋白相关(P均<0.01)。结论:贫血与围生期孕妇心功能指数、心脏结构大小相关,重度贫血孕妇全血BNP与LVEF提示有心功能失代偿表现,需要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贫血 心功能不全 全血脑钠肽
下载PDF
体表心电图不同指标在预测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起源部位中的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程典 陆振钧 +8 位作者 杨兵 张凤祥 陈红武 居维竹 杨刚 郦明芳 顾凯 曹克将 陈明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2-815,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的体表心电图指标在鉴别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OTVA)起源部位中的价值。方法:连续入组98例消融成功、靶点明确的OTVA患者,其中74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RVOT),另24例起源于左室流出道(LVOT),术前记录标准12导联心电图,测量并计... 目的:分析不同的体表心电图指标在鉴别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OTVA)起源部位中的价值。方法:连续入组98例消融成功、靶点明确的OTVA患者,其中74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RVOT),另24例起源于左室流出道(LVOT),术前记录标准12导联心电图,测量并计算胸导联移行区指数(TZI)、V2移行比率以及V2S/V3R指数,比较3种不同的心电图指标预测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起源部位的准确性。结果:V2S/V3R指数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其敏感性及特异性(85.9%、94.3%)均优于V2移行比率(70.3%、90.1%)及胸导联移行指数TZI(62.5%、89.5%)。在心脏转位的亚组中,胸导联移行指数TZI预测价值最高,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0%、93%、91%。在V3导联R/S移行的亚组中,V2移行比率预测价值最高,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75%、66%、67%。结论:不同的心电图鉴别指标可相互补充以提高术前判断OTVA起源部位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 体表心电图 胸导联移行指数(TZI) V2移行比率 V2S/V3R指数
原文传递
应用前列腺素E1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4
作者 张进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12期314-315,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前列腺素E1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硝酸异山梨脂、β受...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前列腺素E1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硝酸异山梨脂、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及他汀类药物),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前列腺素E1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心绞痛改善程度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8%,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肝功能变化、血小板数量、出凝血时间等方面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心电图改善程度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2%,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38.5%,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前列腺素E1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前列腺素E1 心电图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IL-6、hs-CRP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张进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12期1311-1312,共2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疗效和对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80例UA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在...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疗效和对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80例UA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在常规抗UAP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单纯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用药2周内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IL-6、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72.50%,观察组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和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hs-CRP和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辛伐他汀和氯吡格雷可降低患者血浆IL-6、hs-CRP的水平,两药联合治疗UAP疗效确切,考虑与其可以调节体内脂代谢、抑制血小板活化和斑块的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氯吡格雷 不稳定型心绞痛 白细胞介素-6 超敏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托伐普坦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进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22年第4期673-674,677,共3页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托伐普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控制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托伐普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控制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观察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托伐普坦治疗;两组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心输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LVEF、CO、LVED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LVEF、CO升高、LVEDD降低,同时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托伐普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托伐普坦 心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