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矿山高陡边坡开挖卸荷过程中的位移及应力演变特性
1
作者 侯宜峰 秦柯 +1 位作者 黄洁 唐恺 《现代矿业》 2025年第1期155-159,共5页
以某建筑用花岗岩矿为实例,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揭示高陡边坡在形成过程中的位移和应力演变规律。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开采深度的递增,边坡的水平及垂直位移与开采深度之间存在显著的三次函数正相关关系,且位移多集中于坡面、坡脚以... 以某建筑用花岗岩矿为实例,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揭示高陡边坡在形成过程中的位移和应力演变规律。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开采深度的递增,边坡的水平及垂直位移与开采深度之间存在显著的三次函数正相关关系,且位移多集中于坡面、坡脚以及岩层交界处;剪应力随着高程的降低而增大,主要集中在坡面、坡脚以及岩层交界处,与水平和垂直方向位移分布相吻合。研究成果不仅为矿山边坡监测设施的合理布局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矿山在开采至特定平台时,提前做好安全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边坡 开挖卸荷 位移与应力演变 边坡监测
下载PDF
某矿山排土场安全风险分析及综合回采利用
2
作者 张默 陈朗 +1 位作者 吕淑宁 曹作忠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5期89-92,共4页
排土场下游是居民生活区,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隐患,因此需要对排土场进行有效地安全管控和灾害防治。以某西南山区排土场为例,对排土场存在安全风险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废石回采利用的方案。对排土场综合回采利用后的累计净现值、内部收... 排土场下游是居民生活区,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隐患,因此需要对排土场进行有效地安全管控和灾害防治。以某西南山区排土场为例,对排土场存在安全风险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废石回采利用的方案。对排土场综合回采利用后的累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动态回收期经济指标分析,得出累计净现值为9 214.58万元,内部收益率为24.2%,动态回收期为5.47 a。该方案不仅消除了排土场的安全风险隐患,而且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土场 安全风险分析 废石回采利用 经济效益
下载PDF
露天矿冰碛土堆积体巨型古滑坡稳定性分析
3
作者 吕淑宁 张默 《现代矿业》 CAS 2023年第12期108-111,共4页
针对某露天矿采场揭露的冰碛土堆积体古滑坡的稳定性问题,详细分析了冰碛土古滑坡的工程特征、地质特征、变形特征和滑坡成因机制;计算了古滑坡的稳定性,根据稳定状态和剩余下滑力,对比分析了削坡减载和抗滑桩加固2种治理方案。判定古... 针对某露天矿采场揭露的冰碛土堆积体古滑坡的稳定性问题,详细分析了冰碛土古滑坡的工程特征、地质特征、变形特征和滑坡成因机制;计算了古滑坡的稳定性,根据稳定状态和剩余下滑力,对比分析了削坡减载和抗滑桩加固2种治理方案。判定古滑坡处于蠕动-滑移变形阶段,因滑坡剩余下滑力很大,通过削坡减载的治理方案更为恰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碛土 古滑坡 边坡稳定性 剩余下滑力 削坡减载
下载PDF
基于CatBoost的矿区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高结旺 吴小刚 +2 位作者 秦柯 周玉新 唐恺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4期191-196,共6页
分析研判区域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有利于矿区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以钢铁基地攀枝花市为研究区,收集研究区历史地质灾害471处,梳理主要矿山189座,选择高程、坡度、断裂带等作为分析因子。分别对地质灾害和矿山做核密度分析... 分析研判区域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有利于矿区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以钢铁基地攀枝花市为研究区,收集研究区历史地质灾害471处,梳理主要矿山189座,选择高程、坡度、断裂带等作为分析因子。分别对地质灾害和矿山做核密度分析,研究两者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利用CatBoost机器学习方法,定量分析各影响因子对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影响。结果显示,地质灾害与矿山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矿山核密度和降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最大,分别为32.00%和25.10%,其次为地区距铁路和活动断层的距离。研究表明,研究区矿业活动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显著影响,建议合理规划区域矿业开采活动,做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矿山 机器学习 核密度分析
下载PDF
某排土场岩土体物料物理性能试验研究
5
作者 周鹭 张众华 +2 位作者 黄广黎 尹清海 曾霄祥 《现代矿业》 2025年第2期145-148,共4页
以长江中下游某平原地区排土场为例,对岩土体物料的天然密度、颗粒级配、现场渗透、抗剪强度进行试验,探究其各项物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排土场堆排物料性能较优,天然密度差值较小,颗粒级配良好;渗透高度随时间呈现先快后慢下降趋势,... 以长江中下游某平原地区排土场为例,对岩土体物料的天然密度、颗粒级配、现场渗透、抗剪强度进行试验,探究其各项物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排土场堆排物料性能较优,天然密度差值较小,颗粒级配良好;渗透高度随时间呈现先快后慢下降趋势,渗透系数为5.3×10^(-2)cm/s;天然状态变为饱和状态时,物料的黏聚力与内摩擦角均显著下降,且两者无明显关联。研究结果可为后期排土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提供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土场 天然密度 颗粒级配 渗透系数 抗剪强度
下载PDF
乌努格吐山铜钼矿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 被引量:1
6
作者 宋扩 刘星 卢敬标 《现代矿业》 CAS 2023年第8期111-114,共4页
以乌努格吐山铜钼矿的西帮胶带运输系统下方边坡为研究对象,分析F5断层对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应用MidasGTSNX软件,通过有限元强度折减法(SRM)计算自然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系数。结果表明,边坡稳定性受F5断层控制,应变变形集中在断层附... 以乌努格吐山铜钼矿的西帮胶带运输系统下方边坡为研究对象,分析F5断层对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应用MidasGTSNX软件,通过有限元强度折减法(SRM)计算自然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系数。结果表明,边坡稳定性受F5断层控制,应变变形集中在断层附近,存在滑坡隐患,需采取加固措施。提出了预应力锚索、锚杆、框架梁结构加固方案,发挥了增强边坡区整体性、减小孔口处位移变形及降低锚索预应力损失的作用,使边坡抗滑力在加固区域明显增大,改善边坡体位移场,从而提高西帮胶带运输系统下方边坡的安全稳定性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 数值模拟 强度折减法 框架梁
下载PDF
某尾矿库销库工程回采设计及稳定性研究
7
作者 张众华 曾霄祥 +3 位作者 刘涛 曹其光 郭国潇 尹清海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2期92-95,99,共5页
对销库尾矿库进行尾矿回采,是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而滑坡、溃坝等灾害事故在销库工程中频发。为探究出高效经济的回采方式,以多雨潮湿地区某尾矿库销库工程为例,通过分析技术条件进行方案设计,并基于数值模拟手段进行稳定性... 对销库尾矿库进行尾矿回采,是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而滑坡、溃坝等灾害事故在销库工程中频发。为探究出高效经济的回采方式,以多雨潮湿地区某尾矿库销库工程为例,通过分析技术条件进行方案设计,并基于数值模拟手段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尾矿库宜采用坝前干式+库内湿式的联合回采工艺,按由内到外、先库后坝、从上至下、单层开采的顺序进行回采,在回采过程中坝体稳定性均符合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销库回采 坝体稳定性 外排式回采
下载PDF
岩质边坡结构面交互式识别技术与系统研发
8
作者 代永新 徐全 +3 位作者 卢敬标 李子健 张思远 杨月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9,共10页
岩质边坡中的岩体结构面调查与分析是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基础工作之一。然而,传统手段获取边坡岩体结构面存在效率低、安全性差、主观性高、数字化程度低以及流程繁琐等不足。基于三维重建SFM算法,深入研究了高精度大场景露天矿边坡... 岩质边坡中的岩体结构面调查与分析是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基础工作之一。然而,传统手段获取边坡岩体结构面存在效率低、安全性差、主观性高、数字化程度低以及流程繁琐等不足。基于三维重建SFM算法,深入研究了高精度大场景露天矿边坡岩体三维实景模型重建方法,并融合高精度边坡岩体三维实景模型中的空间和纹理特征信息,构建了以Opengl图形库为基底的可视化交互系统,实现了岩质边坡高精度三维实景模型的高效采集和可视化操作。同时,将不共线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理论应用到结构面识别中,实现岩体结构的交互式精准识别。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岩质边坡结构面识别系统,并以某露天矿边坡为研究对象,结合岩体力学基本理论深度挖掘岩体结构信息解译结果,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使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与灾害防控更具有及时性、高效性、准确性,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无人机 边坡稳定性 倾斜摄影 结构面识别
下载PDF
某尾矿库老旧排洪系统封堵技术研究
9
作者 倪智伟 叶青 +5 位作者 李阳 吴刚 杨雪 陈昌员 何翔 吴小刚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7期233-236,共4页
传统的尾矿库老旧排洪系统封堵技术单一,缺乏适用性。以某尾矿库为例,为同时保证封堵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针对某老旧排洪系统的排洪涵洞、涵管,运用先疏后堵的原理,提出刚性封堵与柔性封堵相结合的联合封堵技术。先采用柔性封堵进行疏水,... 传统的尾矿库老旧排洪系统封堵技术单一,缺乏适用性。以某尾矿库为例,为同时保证封堵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针对某老旧排洪系统的排洪涵洞、涵管,运用先疏后堵的原理,提出刚性封堵与柔性封堵相结合的联合封堵技术。先采用柔性封堵进行疏水,进而使用刚性封堵,最后进行注浆封堵。实践结果表明,联合封堵技术能够解决带水涵洞、涵管的封堵施工困难问题,保障尾矿库的安全运行;材料大多选用库内尾矿,取材方便,且封堵体长度远大于规范值,安全可靠。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矿山尾矿库老旧排洪系统封堵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 老旧排洪系统 排洪涵洞 排洪涵管 刚性封堵 柔性封堵
下载PDF
某尾矿库主坝压坡体加固及稳定性研究
10
作者 王迅 张众华 +2 位作者 黄广黎 尹清海 曾霄祥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8期108-111,共4页
采用压坡体的坝体加固方式并对压坡体进行修整,可有效改善尾矿库的坝体稳定性。以某尾矿库主坝为例,为解决其稳定性问题,基于该尾矿库的特殊性,采用修整压坡体的方式对坝体进行加固处理;结合数值模拟、方案比选的方式,对主坝整体边坡压... 采用压坡体的坝体加固方式并对压坡体进行修整,可有效改善尾矿库的坝体稳定性。以某尾矿库主坝为例,为解决其稳定性问题,基于该尾矿库的特殊性,采用修整压坡体的方式对坝体进行加固处理;结合数值模拟、方案比选的方式,对主坝整体边坡压坡前后及修整前后的坝体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压坡体压坡后,尾矿库主坝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减少工程量的修整方案对尾矿坝整体边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 压坡体 坝体加固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某拟建空间高谷堆型排土场三维稳定性分析
11
作者 任新华 徐一鸣 +1 位作者 关晓锋 卢敬标 《现代矿业》 2024年第12期155-160,共6页
为探究内蒙古某矿拟建高谷堆型排土场的边坡稳定性,采用3DMine-Rhino-FLAC^(3D)的多软件联合技术,构建精细化的三维排土场模型,对地震工况下应力、应变以及安全系数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拟建3号排土场整体和局部的稳定性系数为1.40... 为探究内蒙古某矿拟建高谷堆型排土场的边坡稳定性,采用3DMine-Rhino-FLAC^(3D)的多软件联合技术,构建精细化的三维排土场模型,对地震工况下应力、应变以及安全系数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拟建3号排土场整体和局部的稳定性系数为1.406~1.90,均满足规范要求,但排土场边坡的平面形态转折处安全系数相对较小;分级堆排每一层的表面最大位移值均处于靠近主滑坡面的中上部,地震工况未改变排土场位移分布规律;受正上方多分层物料堆排的影响,排土场基底的位移呈从中间向两侧递减的趋势;1125~1105m平台的斜坡道坡面较陡,出现了应力集中现象。三维数值分析能够较好地反映高谷堆型排土场的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谷堆型排土场 边坡稳定性 三维建模
下载PDF
老鸦岭尾矿库旋流分级粗颗粒尾矿挤淤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卫宏 高结旺 +3 位作者 吴小刚 秦柯 盛欢 方勇 《现代矿业》 CAS 2023年第11期103-107,120,共6页
为研究一种经济高效的尾矿库汇水区沉积滩面挤淤方法,以老鸦岭尾矿库为工程背景,进行了旋流分级粗颗粒尾矿挤淤特性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挤淤体积与水下放矿粗颗粒体积成正比,其中老鸦岭尾矿库粗颗粒水下放矿挤淤系数为13.104,挤淤... 为研究一种经济高效的尾矿库汇水区沉积滩面挤淤方法,以老鸦岭尾矿库为工程背景,进行了旋流分级粗颗粒尾矿挤淤特性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挤淤体积与水下放矿粗颗粒体积成正比,其中老鸦岭尾矿库粗颗粒水下放矿挤淤系数为13.104,挤淤度与尾砂粗细比呈正相关,挤淤比与砂粗细比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发展;尾矿库条件允许下,抛填粗颗粒尾砂体积选取为尾矿库汇水区细粒尾矿体积的0.4倍,取得的效益最好;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此次挤淤特性试验结果不仅提升了尾矿库汇水区有效库容利用率,亦可为后期尾矿库闭库软弱滩面综合治理工程提供良好的工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 库容利用率 软弱滩面 旋流分级 挤淤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