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专题课程案例教学改革探索
1
作者 王耀 曹力 +4 位作者 裴亚峰 任广跃 胡骁飞 古绍彬 康怀彬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6期95-97,共3页
以农业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核心课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专题为例,在案例教学目标、案例教学框架、案例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期为精品教学案例建设提供基础,服务高层次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
关键词 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 专业学位 案例教学
下载PDF
地方高校实验中心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建设路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耀 焦昆鹏 +2 位作者 裴亚峰 康怀彬 古绍彬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3年第21期56-58,共3页
以河南科技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通过建立网络实验教学与管理信息平台、丰富网络实验教学资源、探索校校与校企合作开发虚拟互动教学资源等路径构建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不断完善信息化教学管理机制,深化信息... 以河南科技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通过建立网络实验教学与管理信息平台、丰富网络实验教学资源、探索校校与校企合作开发虚拟互动教学资源等路径构建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不断完善信息化教学管理机制,深化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融合,助推实验教学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并为其他地方高校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中心 信息化 教学体系
下载PDF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7
3
作者 王耀 任广跃 +6 位作者 郭金英 徐宝成 韩四海 马红燕 李琳琳 康怀彬 古绍彬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2年第3期172-174,185,共4页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亟需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推进研究生培养“从量到质”转变。本文以河南科技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例,介...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亟需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推进研究生培养“从量到质”转变。本文以河南科技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例,介绍了在培养方案、双导师制、专业实践改革等方面进行的实践探索,以期为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提供参考,为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加工与安全 专业学位 综合改革 探索
下载PDF
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耀 康怀彬 +5 位作者 陈秀金 郭金英 韩四海 徐宝成 马红燕 古绍彬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3期255-256,共2页
我国正处于研究生教育数量大国向质量大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建立长效质量保证体系是教育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河南科技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探讨学院在培养方案、主体责任、专业实践、招生方式、监督淘汰机制等方... 我国正处于研究生教育数量大国向质量大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建立长效质量保证体系是教育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河南科技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探讨学院在培养方案、主体责任、专业实践、招生方式、监督淘汰机制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以期形成清晰的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思路,为培养符合食品产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起到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加工与安全 研究生培养 保证体系
下载PDF
高等学校“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8
5
作者 徐宝成 罗登林 +2 位作者 任国艳 崔国庭 马红燕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10期92-95,共4页
针对"食品化学"的课程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围绕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团队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创新实验教学体系、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结果表明,通过系列改革和实践... 针对"食品化学"的课程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围绕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团队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创新实验教学体系、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结果表明,通过系列改革和实践,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实验、实践的主动性均得到显著增强。另外,学生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培养、锻炼和提高,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最终为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食品化学 教学改革 创新思维 实践能力
下载PDF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耀 高红丽 +3 位作者 裴亚峰 万宁波 曹力 康怀彬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10期136-137,141,共3页
课程教学大纲是教师开展课程教学工作的纲领,是保证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关键。以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为例,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考核等方面,对教学大纲进行设计重构,以期为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非... 课程教学大纲是教师开展课程教学工作的纲领,是保证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关键。以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为例,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考核等方面,对教学大纲进行设计重构,以期为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非工程类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 教学大纲 设计
下载PDF
仿生印迹传感器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于江晗 李兆周 +10 位作者 陈秀金 王耀 李芳 李佩艳 高红丽 牛华伟 于慧春 袁云霞 殷勇 李道敏 吕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327-336,共10页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建立高效检测危害物的分析方法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分子印迹是一种模拟生物大分子特异性识别的仿生技术,结合高灵敏传感检测方法所构建的仿生印迹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耐受性强、专一性...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建立高效检测危害物的分析方法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分子印迹是一种模拟生物大分子特异性识别的仿生技术,结合高灵敏传感检测方法所构建的仿生印迹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耐受性强、专一性好以及成本低等优势,已成为食品安全快检领域的研究热点。仿生印迹传感器已广泛用于肉品、蛋品、乳品、果蔬及饮水中危害物的定性定量监测。该文介绍了仿生印迹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包括涂覆法、原位聚合法、溶胶-凝胶法、电聚合法和表面印迹法等,总结了电化学、光学、质量和纳米酶仿生印迹传感器在农兽药残留、违禁添加物、重金属、微生物及其毒素监测中的应用,分析了不同样品对仿生印迹传感器检测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仿生印迹传感器的发展方向。仿生印迹传感器作为一种亲和仿生识别技术,融合多学科和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方面的研究和进展将进一步充实食品安全快检的基础理论,拓展其实践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印迹传感器 食品安全 危害物 快速检测 应用进展
下载PDF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灵敏检测鸡肉中拉沙洛西残留
8
作者 王耀 孙莹莹 +7 位作者 景钰冰 杨喜燕 李燕飞 黄佳翔 陈秀金 李兆周 曹力 康怀彬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9-305,共7页
为提高鸡肉中抗球虫类兽药拉沙洛西(LAS)残留的监控检测效率,本研究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建立了LAS残留的灵敏检测方法。本研究首先制备不同粒径的金纳米粒子(AuNPs),根据SERS增强效果选择最优粒径AuNPs作为基底,并利用4-氨... 为提高鸡肉中抗球虫类兽药拉沙洛西(LAS)残留的监控检测效率,本研究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建立了LAS残留的灵敏检测方法。本研究首先制备不同粒径的金纳米粒子(AuNPs),根据SERS增强效果选择最优粒径AuNPs作为基底,并利用4-氨基苯硫酚(PATP)作为探针分子评估AuNPs基底重现性;然后通过添加HNO_(3)改变AuNPs聚集程度并增大LAS溶解度,进一步增强SERS信号;最后通过建立标准曲线并进行鸡肉样品加标回收试验对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粒径40 nm的AuNPs增强效果较好,1118 cm^(-1)处为LAS的SERS特征峰,基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HNO_(3)最优添加浓度为0.5 mol/L。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5×10^(-6)~0.55mg/mL,检测限为0.23ng/mL,鸡肉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1.9%~107.3%,相对标准偏差为3.6%~5.7%,与国标法(GB31613.5-2022)的检测结果一致。本研究为LAS残留的灵敏检测提供了新方法,对于其他兽药残留的SERS检测方法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拉沙洛西 金纳米粒子 鸡肉 检测
下载PDF
草酸处理对采后银条褐变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9
作者 李佩艳 苏娇 +2 位作者 肖鑫鑫 罗登林 韩四海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7-264,共8页
为研究草酸处理对采后银条褐变的抑制作用,并阐明银条褐变及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该试验采用10 mmol/L草酸溶液处理银条20 min,之后10℃下贮藏30 d,测定银条褐变及能量代谢相关指标,分析草酸处理对银条褐变的影响,并研究其与银条能量代... 为研究草酸处理对采后银条褐变的抑制作用,并阐明银条褐变及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该试验采用10 mmol/L草酸溶液处理银条20 min,之后10℃下贮藏30 d,测定银条褐变及能量代谢相关指标,分析草酸处理对银条褐变的影响,并研究其与银条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草酸处理抑制了采后银条褐变指数(browning index,BI)的上升及L^(*)值的下降,且在贮藏15~30 d差异显著;草酸处理显著降低了银条呼吸作用的增加,抑制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相对电导率的上升,较好保持了银条细胞膜完整性,降低了银条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inolyase,PAL)活性以及总酚含量,有效减轻了银条酶促褐变发生;同时,草酸处理还提高了银条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CCO)、H^(+)-ATPase和Ca^(2+)-ATPase活性,抑制了银条ATP、ADP及能荷(energy charge,EC)水平下降,维持了银条贮藏后期较高能量水平,从而延缓其褐变发生。相关性分析表明,银条BI与ATP、ADP、EC、H^(+)-ATPase和Ca^(2+)-ATPase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总酚、PPO、POD、PAL、AMP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草酸处理抑制银条褐变的发生与提高能量代谢而维持银条较高能量水平有关,同时也与降低银条总酚含量、抑制褐变相关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 银条 褐变 能量代谢
下载PDF
褪黑素降低采后果蔬冷害机制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佩艳 苏娇 +1 位作者 肖鑫鑫 罗登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89-395,共7页
褪黑素是广泛存在于果蔬体内的一种吲哚胺类化合物,具有调控果蔬成熟与衰老、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增强果蔬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抗性的作用,被认为是一种天然、高效、安全的果蔬保鲜剂。研究表明,褪黑素在降低采后果蔬冷害方面具有显著调控... 褪黑素是广泛存在于果蔬体内的一种吲哚胺类化合物,具有调控果蔬成熟与衰老、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增强果蔬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抗性的作用,被认为是一种天然、高效、安全的果蔬保鲜剂。研究表明,褪黑素在降低采后果蔬冷害方面具有显著调控作用。该文主要从褪黑素处理对采后果蔬细胞膜结构和功能、抗氧化系统、能量代谢、脯氨酸代谢、糖代谢等方面的调控作用减轻采后果蔬冷害机制进行综述,并对影响褪黑素减轻果蔬冷害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褪黑素控制采后果蔬冷害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采后果蔬 冷害 减轻 机制
下载PDF
凝结魏茨曼氏菌BC99应急能量棒研制及抗疲劳效应研究
11
作者 郭毫单 吴影 +5 位作者 韦玉琼 曹力 白周亚 樊秋霞 彭楠 古绍彬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8-230,共1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具有高营养、高能量、抗疲劳的益生菌应急能量棒。方法: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设计试验对能量棒夹心工艺进行优化,测定产品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分、灰分、粗纤维含量、氨基酸组成、脂... 目的: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具有高营养、高能量、抗疲劳的益生菌应急能量棒。方法: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设计试验对能量棒夹心工艺进行优化,测定产品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分、灰分、粗纤维含量、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通过连续3周游泳训练构建疲劳小鼠模型,检测小鼠游泳力竭时间、糖原含量及血清中疲劳因子含量、炎症因子含量、氧化应激因子含量,研究益生菌能量棒的抗疲劳功能。结果:益生菌能量棒夹心最优制作条件为:坚果添加量35 g,燕麦片添加量45 g,奇亚籽添加量15 g,糖浆复合比(W麦芽糖:W白砂糖)2.0,加工时间为9.0 min。在此条件下,凝结魏茨曼氏菌BC99(Weizmannia coagulans BC99)能量棒夹心的感官评分为93分;包衣涂层中含凝结魏茨曼氏菌BC99活菌数1.43×108 CFU/g,营养成分测定表明,能量棒必需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益生菌能量棒干预结果显示,该产品能显著提高机体肝糖原、肌糖原含量(P<0.05),显著提高葡萄糖代谢关键酶己糖激酶水平(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疲劳因子乳酸、尿素氮水平(P<0.05),改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β水平,显著增加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含量(P<0.05),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P<0.05)。结论:凝结魏茨曼氏菌BC99应急能量棒能够缓解机体疲劳感,改善炎症水平,降低运动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本研究可为益生菌能量棒应急食品的开发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食品 能量棒 凝结魏茨曼氏菌 响应面 氧化应激 抗疲劳
下载PDF
植物甾醇生理功能及安全性评估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4
12
作者 周路 徐宝成 +3 位作者 尤思聪 连琦 康怀彬 罗登林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6-202,共7页
植物甾醇属于三萜烯家族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尤其在谷物和油料作物的种子中含量最为丰富。近年来,植物甾醇生理活性功能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相关成果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本文对植物甾醇在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抗高血脂症... 植物甾醇属于三萜烯家族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尤其在谷物和油料作物的种子中含量最为丰富。近年来,植物甾醇生理活性功能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相关成果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本文对植物甾醇在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抗高血脂症、预防心血管疾病、抗癌、抗炎和免疫调节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了深入总结和分析,并对其安全剂量及可能存在的副作用作深入探讨,以期为植物甾醇在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领域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甾醇 生理功能 安全性评估 副作用
下载PDF
不同改性方法对小球藻蛋白特性及结构影响的研究
13
作者 侯玉新 李市场 +3 位作者 张臣 丁浩 李冰倩 龚明贵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3-191,共9页
采用三聚磷酸钠法、中性蛋白酶法、超声波法3种方法对小球藻蛋白进行改性,研究改性前后小球藻蛋白粒径、电位分布、抗氧化活性、功能性质、热稳定性和结构特性。分析表明,与未改性相比,3种改性方法处理之后,小球藻蛋白的粒径、电位指数... 采用三聚磷酸钠法、中性蛋白酶法、超声波法3种方法对小球藻蛋白进行改性,研究改性前后小球藻蛋白粒径、电位分布、抗氧化活性、功能性质、热稳定性和结构特性。分析表明,与未改性相比,3种改性方法处理之后,小球藻蛋白的粒径、电位指数显著降低,溶解度、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微观结构及热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整体而言,3种改性方法对小球藻蛋白改性效果不同,三聚磷酸钠法仅在表面疏水性及荧光强度方面较有提升,改善效果并不明显;中性蛋白酶法改性后小球藻蛋白的抗氧化活性、持水性、持油性热稳定性以及二级结构提升最显著,其中ABTS自由基清除率从22.95%提升至35.72%,热稳定性较对照提升了11.48℃;超声波法改性后小球藻蛋白溶解度从23.56%提升至69.66%;乳化性从70.29 m2/g提升至95.25 m2/g;乳化稳定性从10.74 min提升至39.47 min;粒径及电位指数也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蛋白 三聚磷酸钠法 中性蛋白酶法 超声波法 改性
下载PDF
银耳多糖对蛋清蛋白凝胶性质及结构的影响
14
作者 邵贝贝 刘丽莉 +4 位作者 张楠 程伟伟 丁玥 肖枫 王源图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9-124,共6页
为探究不同银耳多糖(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TFP)添加量对蛋清蛋白(egg white protein,EWP)凝胶性质的影响,该文以银耳多糖和蛋清蛋白为试验原料,通过热诱导的方式制备TFP-EWP复合凝胶,并对复合凝胶的流变特性、热稳定性... 为探究不同银耳多糖(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TFP)添加量对蛋清蛋白(egg white protein,EWP)凝胶性质的影响,该文以银耳多糖和蛋清蛋白为试验原料,通过热诱导的方式制备TFP-EWP复合凝胶,并对复合凝胶的流变特性、热稳定性、水分分布以及结构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TFP浓度(0 g/100 mL~4 g/100 mL)的增加,复合凝胶的表观黏度、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荧光强度随之增加。添加3 g/100 mL TFP的EWP凝胶的热变性温度最高,为77.91℃,提高了19.62%。结合水分子的能力也最强,其中结合水和固定水最大占比分别达到了1.23%和3.60%。添加TFP后的EWP凝胶的α-螺旋含量显著降低,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含量升高,促进了有序凝胶网络的形成。荧光光谱结果显示,添加TFP的EWP凝胶的最大发射波长发生了轻微蓝移和红移,表明TFP对EWP三级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扫描电镜显示,添加3 g/100 mL和4 g/100 mL TFP的EWP凝胶的网络结构更加有序且致密。因此,TFP的添加能够改善EWP的凝胶性质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多糖 蛋清蛋白 凝胶性质 流变特性 结构
下载PDF
食品光谱图像无损检测技术实用化方向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飞翔 谢安国 +2 位作者 康怀彬 刘云宏 于慧春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13期74-78,共5页
光谱分析和光谱成像等光学检测技术具有快速、无损、精准等特点,在食品检测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将先进技术从实验室理论研究推向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实现技术转化一直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目标。通过简述光谱及图像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 光谱分析和光谱成像等光学检测技术具有快速、无损、精准等特点,在食品检测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将先进技术从实验室理论研究推向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实现技术转化一直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目标。通过简述光谱及图像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设备结构,对比用于科研分析与生产实用中的设备在设计上差异。综述近年来基于光谱和图像分析技术所开发的实用化在线式或便携式设备在食品生产和检测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及设备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检测 近红外 高光谱 食品检测 进展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益生菌发酵六神曲制备工艺
16
作者 吴金鹏 吴影 +5 位作者 张杰 樊秋霞 孙建瑞 田萍萍 铁珊珊 古绍彬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5期31-36,43,共7页
采用3株产β-葡萄糖苷酶活力高的乳酸菌对六神曲进行强化发酵,利用正交试验确定其配比,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发酵时间、料液比、接种量、发酵温度、曲块体积对强化六神曲的影响。以淀粉酶活力为检测指标,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影响... 采用3株产β-葡萄糖苷酶活力高的乳酸菌对六神曲进行强化发酵,利用正交试验确定其配比,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发酵时间、料液比、接种量、发酵温度、曲块体积对强化六神曲的影响。以淀粉酶活力为检测指标,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影响六神曲制备工艺的关键因素,利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添加益生菌的六神曲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在发酵时间4 d,发酵温度32℃,料液比1∶1.1,接种量为3%条件下所制备的益生菌六神曲淀粉酶活力为(459.22±6.39) U/g,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分别提高了28.57%,20.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六神曲 强化 响应面 工艺
下载PDF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生物工程设备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建瑞 古绍彬 +1 位作者 马金亮 王大红 《河南化工》 CAS 2020年第11期67-68,共2页
针对“生物工程设备”的课程特点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围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学团队通过对课程教学理念的探索、教学内容的优化、混合式教学的开展及课程考核的改革等多举措实施,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 针对“生物工程设备”的课程特点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围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学团队通过对课程教学理念的探索、教学内容的优化、混合式教学的开展及课程考核的改革等多举措实施,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学生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程设备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混合式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生物工程设备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建瑞 马金亮 +2 位作者 张杰 赵丽娜 古绍彬 《河南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52-54,共3页
以一流课程建设为导向,针对生物工程设备课程的特点和目前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优化生物工程设备的教学内容、完善线上教学资源,并采用全过程评价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改革。通过混合式教学的实施,学生... 以一流课程建设为导向,针对生物工程设备课程的特点和目前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优化生物工程设备的教学内容、完善线上教学资源,并采用全过程评价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改革。通过混合式教学的实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明显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生物工程相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程设备 一流课程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大红 王瑶 古绍彬 《河南化工》 CAS 2020年第8期63-65,共3页
发酵工程课程是高等院校生物化工和生物工程专业本专科生必修课程,受到相关学校的重视。根据多年对发酵工程课程的教学经验,结合现代教学手段,从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手段的改进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方法。通过实践,不仅改善... 发酵工程课程是高等院校生物化工和生物工程专业本专科生必修课程,受到相关学校的重视。根据多年对发酵工程课程的教学经验,结合现代教学手段,从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手段的改进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方法。通过实践,不仅改善教学效果,而且提高了学生解决相关工程问题的能力,可为业内同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工程 教学改革 教学效果
下载PDF
地方高校乳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同香 罗磊 马召娅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23期101-102,105,共3页
乳品工程专业属于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专业,为有效提高乳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推动作用,结合河南省出台的《沿黄区域绿色奶业发展专项规划(2014—2020年)》,论述了河南科技大学乳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另外从实... 乳品工程专业属于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专业,为有效提高乳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推动作用,结合河南省出台的《沿黄区域绿色奶业发展专项规划(2014—2020年)》,论述了河南科技大学乳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另外从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地方高校乳品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乳品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 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