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细管电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分析食品中的生物胺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冰宇 蔡晓蓉 +3 位作者 尹艳艳 李茜诺 吕海霞 吴晓苹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4-350,共7页
以4-氟-7-硝基-2,1,3-苯并氧杂恶二唑(NBD-F)为衍生化试剂,建立了食品中5种痕量生物胺(色胺、组胺、酪胺、亚精胺、精胺)的毛细管电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检测(CEC-LIF)分析方法。采用50 mmol/L硼酸盐缓冲溶液(pH 8.0)作为衍生介质,在75℃... 以4-氟-7-硝基-2,1,3-苯并氧杂恶二唑(NBD-F)为衍生化试剂,建立了食品中5种痕量生物胺(色胺、组胺、酪胺、亚精胺、精胺)的毛细管电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检测(CEC-LIF)分析方法。采用50 mmol/L硼酸盐缓冲溶液(pH 8.0)作为衍生介质,在75℃条件下对生物胺进行衍生化反应25 min。生物胺衍生产物的最优色谱条件:固定相为C18毛细管电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乙酸铵(20 mmol/L,pH 8.0)(75∶25,v/v),辅助压力为6.9 MPa,分离电压为-8 kV,流速为0.03 mL/min。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胺的检出限(LOD,S/N=3)为0.1~1.0μg/L,加标回收率为78.3%~113.9%。该方法可成功用于加工和发酵食品中生物胺的测定,结果与传统HPLC法的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且检出限更低、分析速度更快,对于食品中痕量污染物的残留监测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色谱 激光诱导荧光 衍生化 生物胺 食品
下载PDF
食品中合成色素快速检测仪器的研制 被引量:27
2
作者 卓婧 王静 +4 位作者 陈小霞 汤新华 邱彬 朱尔一 陈曦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3-287,共5页
基于人工合成色素在可见光区的光吸收及偏最小二乘变量筛选法,研制出合成色素速测仪器,并应用于饮料、糖果、果冻、调色酒等食品中合成色素的快速检测。速测仪具有便携、功耗低、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并可同时对多种人工合成色素进行实... 基于人工合成色素在可见光区的光吸收及偏最小二乘变量筛选法,研制出合成色素速测仪器,并应用于饮料、糖果、果冻、调色酒等食品中合成色素的快速检测。速测仪具有便携、功耗低、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并可同时对多种人工合成色素进行实时现场快速检测、检测结果准确等优点。对样品中5种食用合成色素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苋菜红和亮蓝的检测结果显示,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回收率为75%~129%。检测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检测的结果相吻合,表明此仪器具有良好的精确度和准确性,可用于部分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的现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色素 快速检测 偏最小二乘变量筛选法 可见光吸收
下载PDF
油脂性食品中脂肪酸氯丙醇酯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严小波 吴少明 +2 位作者 里南 吕华东 傅武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5-101,共7页
脂肪酸氯丙醇酯污染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出现的热点食品安全问题之一,尤其是3-氯-1,2-丙二醇脂肪酸酯(3-MCPD酯)污染问题更为突出。3-MCPD酯在食用油、婴幼儿奶粉等多种食品中的含量较高,以3-MCPD的最大耐受剂量(TDI)评估时所引起的健康风... 脂肪酸氯丙醇酯污染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出现的热点食品安全问题之一,尤其是3-氯-1,2-丙二醇脂肪酸酯(3-MCPD酯)污染问题更为突出。3-MCPD酯在食用油、婴幼儿奶粉等多种食品中的含量较高,以3-MCPD的最大耐受剂量(TDI)评估时所引起的健康风险较高。国外已对3-MCPD酯等氯丙醇酯的检测方法、污染调查和形成机制等开展了不少的研究,国内开展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对油脂食品中3-MCPD酯的检测方法(包括前处理过程,如3-MCPD酯的提取、水解和衍生)、3-MCPD酯总量以及3-MCPD单酯和双酯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氯丙醇酯 检测方法 油脂性食品 综述
下载PDF
吸收光谱法同时检测食品中的苯甲酸钠与山梨酸钾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秋萍 卓婧 周淑晶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56-1561,共6页
利用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紫外吸收光谱特性,设计了正交试验,结合偏最小二乘变量筛选法,获得变量数少、相关系数高、预报准确性好、能同时对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进行浓度预报的模型,并应用于饮料、蜜饯、糕点和调色酒样品中苯甲酸钠和山... 利用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紫外吸收光谱特性,设计了正交试验,结合偏最小二乘变量筛选法,获得变量数少、相关系数高、预报准确性好、能同时对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进行浓度预报的模型,并应用于饮料、蜜饯、糕点和调色酒样品中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检测。样品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82%~107%,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检测范围分别为0.1~16.0 mg.L-1和0.1~6.0 mg.L-1,检出限分别为0.05 mg.L-1和0.01 mg.L-1。样品的检测结果与国标法的检测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钠 山梨酸钾 紫外光吸收 正交试验 偏最小二乘变量筛选法
下载PDF
在线富集-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法分析食品塑料袋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 被引量:3
5
作者 肖佳 黄颖 +1 位作者 王敏毅 陈国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51-956,共6页
建立了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MEEKC)模式下,采用常规样品堆积模式(normal stacking mode,NSM)和反向极性堆积模式(reversed electrode polarity stacking mode,REPSM)两种在线富集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hthalate es-ters,PAEs)的简便... 建立了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MEEKC)模式下,采用常规样品堆积模式(normal stacking mode,NSM)和反向极性堆积模式(reversed electrode polarity stacking mode,REPSM)两种在线富集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hthalate es-ters,PAEs)的简便、有效方法。与常规MEEKC方法相比,REPSM-MEEKC方法使4种PAEs的检测灵敏度提高了937.5~7 143倍。考察了常规MEEKC的分离条件,分别对影响两种富集过程的一些因素进行了研究,同时对两种富集方法的重现性和检出限等进行了考察。NSM-MEEKC和REPSM-MEEKC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检出限(按信噪比(S/N)=3计)分别为0.021~0.33 mg/L和0.7~4μg/L。其中,灵敏度更高的REPSM-MEEKC方法已成功应用于食品塑料袋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89.1%~105.6%,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 常规样品堆积 反向极性堆积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 塑料袋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用于天然药物天仙子中主要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童萍 钟茂生 张兰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6-289,共4页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安培检测法建立了同时测定中草药天仙子中主要成分阿托品和东茛菪碱的新方法.在电极电位为1.000V,毛细管运行液为50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BS)(pH为8.0)中,当分离电压为12kV时,阿托品和东莨菪碱2个组分在...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安培检测法建立了同时测定中草药天仙子中主要成分阿托品和东茛菪碱的新方法.在电极电位为1.000V,毛细管运行液为50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BS)(pH为8.0)中,当分离电压为12kV时,阿托品和东莨菪碱2个组分在8min内快速达到基线分离.阿托品和东莨菪碱的峰高和浓度在1.0—40mol/L(阿托品)和3.0~100mol/L(东莨菪碱)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均为7.0×10^-7mol/L,并具有很好的重现性(RSD小于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安培检测 阿托品 东莨菪碱 天仙子
原文传递
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同时分析樟芝多糖水解液中8种单糖 被引量:6
7
作者 薛芝敏 付凤富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7-660,共4页
本文报道了同时分析D-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鼠李糖、D-甘露糖、半乳糖、D-葡萄糖醛酸和D-半乳糖醛酸8种单糖的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方法。利用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可以同时检测樟芝多糖水解液中的8种单糖,方法的检测限为0.11~0.22μg... 本文报道了同时分析D-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鼠李糖、D-甘露糖、半乳糖、D-葡萄糖醛酸和D-半乳糖醛酸8种单糖的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方法。利用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可以同时检测樟芝多糖水解液中的8种单糖,方法的检测限为0.11~0.22μg/mL,回收率在88%~10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本研究为分析表征樟芝多糖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樟芝 樟芝多糖 单糖
下载PDF
荧光分析法测定肉类食品中诺氟沙星的残留 被引量:2
8
作者 蔡其洪 许桂芬 +1 位作者 阮丽琴 李春来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19-22,共4页
采用Al 3+增敏诺氟沙星的荧光强度,建立荧光分析法测定肉类食品中诺氟沙星的残留.优化了分析实验体系的最佳pH值、Al 3+质量浓度和反应时间,利用荧光法测定,诺氟沙星的线性方程为F=15.89+36.50C,线性范围在0.5~250ng.mL-1之间,方法检... 采用Al 3+增敏诺氟沙星的荧光强度,建立荧光分析法测定肉类食品中诺氟沙星的残留.优化了分析实验体系的最佳pH值、Al 3+质量浓度和反应时间,利用荧光法测定,诺氟沙星的线性方程为F=15.89+36.50C,线性范围在0.5~250ng.mL-1之间,方法检出限为0.032ng.mL-1,回收率在81.00%~99.31%之间.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肉类食品中诺氟沙星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氟沙星 荧光分析法 肉类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姜黄素类化合物 被引量:8
9
作者 张盼盼 钱疆 +3 位作者 杨方 程权 陈健 张玉燕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27-1130,共4页
建立了食品中姜黄素类化合物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甲醇提取试样中姜黄素及其同系物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以YMCTM Carotenoid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分离,甲醇水溶液(A)-甲基叔丁基醚(B)梯度洗脱。... 建立了食品中姜黄素类化合物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甲醇提取试样中姜黄素及其同系物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以YMCTM Carotenoid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分离,甲醇水溶液(A)-甲基叔丁基醚(B)梯度洗脱。对所分析化合物的稳定性、前处理条件及色谱条件进行考察。3种分析物在0.5-1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7 7-0.999 8。在10-100 mg/kg 加标浓度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72.2%-102%,相对标准偏差为3.4%-13.8%。对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检出限分别为6、5、5 mg/kg。方法稳定、可靠,已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类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 分析
下载PDF
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分析植物生长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丽惠 卢巧梅 +1 位作者 陈国南 张兰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299-299,共1页
生长素对植物细胞的伸长分裂、顶端优势、果实发育等生理过程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鉴于生长素大多含有吲哚环结构,为天然荧光物质的性质,可用荧光法直接测定。目前,鲜见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同时分离检测多种生... 生长素对植物细胞的伸长分裂、顶端优势、果实发育等生理过程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鉴于生长素大多含有吲哚环结构,为天然荧光物质的性质,可用荧光法直接测定。目前,鲜见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同时分离检测多种生长素的报道。样品前处理技术是分析化学的瓶颈。植物体中激素含量甚微,且存在大量相似物和代谢物,给激素的测定带来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素 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法 分散液 样品前处理技术 萃取 直接测定 激素含量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分析闽南乌龙茶中的挥发性成分及其在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1
作者 程权 杨方 +3 位作者 李捷 卢声宇 蓝锦昌 江锦彬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4-181,共8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 MS)分析了闽南乌龙茶中的挥发性成分。从48份不同等级和产季的乌龙茶(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和梅占)中获得了2 000余种挥发性化合物,经筛选得到51种...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 MS)分析了闽南乌龙茶中的挥发性成分。从48份不同等级和产季的乌龙茶(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和梅占)中获得了2 000余种挥发性化合物,经筛选得到51种共有组分,并结合质谱数据库、保留指数与结构谱图等进行了初步鉴定。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获得得分投影图,直观给出了不同样品的分类趋势。通过逐步判别获得9种对分类结果有显著影响的组分,并以此为变量通过Fisher判别法(FDA)建立了4个判别函数,对样品的分类准确率达到97.9%。本试验证实了以挥发性成分识别闽南乌龙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主成分分析 FISHER判别分析 挥发性成分 闽南乌龙茶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紫外吸收法分离检测海洋生物样品中不同形态的砷化合物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桂娣 郑进平 +3 位作者 黄红霞 齐国敏 许锦华 付凤富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2-536,共5页
本研究建立了对亚砷酸盐As(Ⅲ)、二甲基砷(DMA)、对甲基苯砷酸(p-As)、一甲基砷(MMA)、砷酸盐(As(Ⅴ))5种不同形态的砷化合物的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紫外检测方法,研究了检测波长、缓冲体系种类、pH值及其浓度、分离电压、温度、进... 本研究建立了对亚砷酸盐As(Ⅲ)、二甲基砷(DMA)、对甲基苯砷酸(p-As)、一甲基砷(MMA)、砷酸盐(As(Ⅴ))5种不同形态的砷化合物的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紫外检测方法,研究了检测波长、缓冲体系种类、pH值及其浓度、分离电压、温度、进样时间等因素对5种形态砷化合物的分离度、灵敏度、重现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195nm、20mmol/LNaH2PO4-5mmol/LNa2B4O7(pH=6.25)缓冲溶液、20kV运行电压、3.0kPa压力进样10s条件下,5种不同形态砷化合物在11min内取得完全分离,5种不同形态砷化合物的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RSD为0.50%~1.51%和1.65%~3.36%,检出限(3S/N)为0.004~0.30mg/L。本法成功地应用于虾米中不同砷形态含量的测定,其回收率在93%~10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形态分析 虾米
下载PDF
气相色谱-氮磷检测方法同时检测尿样中的刺激剂、麻醉剂和抗雌激素类五种兴奋剂 被引量:7
13
作者 邱丽君 郑小严 +3 位作者 游飞明 刘薇 张金章 张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4-367,共4页
建立了一种简单、灵敏、快速地同时测定人体尿液中3类(刺激剂、麻醉剂和抗雌激素)5种兴奋剂的气相色谱-氮磷检测(GC-NPD)方法。尿样采用非衍生法液-液萃取预处理技术,选用叔丁基甲醚作为萃取溶剂,二苯胺作为内标进行定量检测。即在一定... 建立了一种简单、灵敏、快速地同时测定人体尿液中3类(刺激剂、麻醉剂和抗雌激素)5种兴奋剂的气相色谱-氮磷检测(GC-NPD)方法。尿样采用非衍生法液-液萃取预处理技术,选用叔丁基甲醚作为萃取溶剂,二苯胺作为内标进行定量检测。即在一定量标准品及内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5.0mL空白尿样混合均匀后,加入0.5mL5mol/L氢氧化钠溶液、3.0g氯化钠和5.0mL叔丁基甲醚提取液,涡旋、离心,萃取液经氮气吹干、丙酮溶解后用GC-NPD测定。该方法在0.022~20mg/L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45~0.9998,最小检出质量浓度为0.007~0.015mg/L。5种兴奋剂的尿样加标回收率为75.8%~118.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氮磷检测 刺激剂 麻醉剂 抗雌激素 兴奋剂 尿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应用于食用香精中增塑剂的检测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祥辉 杨方 +2 位作者 林振宇 邱彬 王丹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90-693,共4页
借助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得到香精样品的原始光谱,选取波段范围为8 800~8 540和7 500~5 085cm-1,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定性识别其中是否添加DEHP或DINP,正确率100%。同时测定了DEHP和DINP(浓度范围在0~100mg.kg-1之间)在食用香精中的含... 借助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得到香精样品的原始光谱,选取波段范围为8 800~8 540和7 500~5 085cm-1,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定性识别其中是否添加DEHP或DINP,正确率100%。同时测定了DEHP和DINP(浓度范围在0~100mg.kg-1之间)在食用香精中的含量,并以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定量分析模型,DEHP和DINP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在-17.6%~15.8%和-7.6%~9.9%之间,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39和0.98。为检测食用香精中增塑剂的含量提供了一种可同时定性与定量的快速、简便、廉价、准确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塑剂 近红外光谱(NIRS) 主成分分析(PCA) 偏最小二乘法(PLS) 聚类分析(CA)
下载PDF
基于一种新型有机聚合物整体柱的毛细管电色谱技术用于利尿剂的分离与检测 被引量:5
15
作者 卢明华 李鑫 +2 位作者 冯强 陈国南 张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3-259,共7页
采用自制的新型有机聚1-十六碳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poly(1-hexadecene-co-TMPTMA)]整体柱,建立了一种同时分离检测6种利尿剂(氯噻酮、氢氯噻嗪、美托拉宗、吲哒帕胺、坎利酮和螺内酯)的毛细管电色谱(CEC)新方法,并成功应用... 采用自制的新型有机聚1-十六碳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poly(1-hexadecene-co-TMPTMA)]整体柱,建立了一种同时分离检测6种利尿剂(氯噻酮、氢氯噻嗪、美托拉宗、吲哒帕胺、坎利酮和螺内酯)的毛细管电色谱(CEC)新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志愿者实际尿样的分析测定。在最佳实验条件下,6种利尿剂包含2种中性物质(坎利酮和螺内酯)和2种同分异构体(美托拉宗和吲哒帕胺)在11.0min内得到基线分离,柱效分别达到218000、176000、143000、121000、108000、103000塔板/m。6种利尿剂在1.15~86.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08,检出限(LOD)在0.35~0.65μg/mL范围内,回收率为81.9%~105%,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4.7%。结果表明,实验所建立的基于poly(1-hexadecene-co-TMPTMA)整体柱的CEC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能够实现对多种利尿剂的同时分离检测。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来自志愿者实际尿样的分析,该方法可以用于利尿剂类药物的初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色谱 整体柱 制备 色谱分离 利尿剂
下载PDF
太子参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卓旻 贺静静 张兰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0-464,共5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江苏宜兴产太子参的挥发性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共鉴定出18种挥发性成分.2-吡咯甲酸、亚油酸、十八碳酸、山嵛酸、菠菜烯、棕榈酸和β-谷甾醇为首次报道的太子参挥发性成分.方法稳定可靠,可为太子参药材质量...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江苏宜兴产太子参的挥发性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共鉴定出18种挥发性成分.2-吡咯甲酸、亚油酸、十八碳酸、山嵛酸、菠菜烯、棕榈酸和β-谷甾醇为首次报道的太子参挥发性成分.方法稳定可靠,可为太子参药材质量控制和综合利用提供实验方法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江苏 宜兴
原文传递
聚酰胺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饲料中的6种全氟化合物 被引量:8
17
作者 林钦 付凤富 +2 位作者 陈国南 郑小严 戴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23-729,共7页
建立了饲料中6种全氟化合物的聚酰胺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分析法。样品采用酸化乙腈提取,在酸性条件下用聚酰胺固相萃取小柱富集,甲醇淋洗净化,5%(v/v)氨水/甲醇溶液洗脱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UPLC... 建立了饲料中6种全氟化合物的聚酰胺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分析法。样品采用酸化乙腈提取,在酸性条件下用聚酰胺固相萃取小柱富集,甲醇淋洗净化,5%(v/v)氨水/甲醇溶液洗脱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UPLC-MS/MS)检测。分析柱为Acquity BEH C18(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5 mmol/L乙酸铵-乙腈梯度洗脱;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采用多反应监测负离子模式测定,同位素内标法定量。该方法对6种全氟化合物的检出限均小于0.1μg/kg;对6种饲料及原料的加标回收率为94.2%-108.9%,精密度(RSD)为1.8%-8.6%(n=6);在0.5-25μg/L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系数r〉0.995。该方法前处理成本低,效果好,适合复杂基质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氟有机化合物 饲料
下载PDF
纳米金比色法快速检测三聚氰胺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钟坚海 吴金梅 +2 位作者 郭良洽 王建 陈国南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94-94,共1页
三聚氰胺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化工原料,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的原材料,此外,三聚氰胺还被用作阻燃剂、减水剂、甲醛清洁剂等。近年来,三聚氰胺被不法分子添加到食品和饲料中用于提高产品的表观蛋白含量... 三聚氰胺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化工原料,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的原材料,此外,三聚氰胺还被用作阻燃剂、减水剂、甲醛清洁剂等。近年来,三聚氰胺被不法分子添加到食品和饲料中用于提高产品的表观蛋白含量,导致多起宠物中毒死亡事件。因此建立快速检测三聚氰胺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快速检测 比色法 纳米金 有机化工原料 蛋白含量 死亡事件 原材料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测定3种拟肾上腺素药物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颖 张晓丽 +1 位作者 占春荣 陈国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84-1088,共5页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测定盐酸去氧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 hydrochloride,PHE)、重酒石酸间羟胺(metaraminol bitartrate,MR)和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 hydrochloride,IP)3种拟肾上腺素药物的方法。检测电位为0.950V(Ag/...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测定盐酸去氧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 hydrochloride,PHE)、重酒石酸间羟胺(metaraminol bitartrate,MR)和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 hydrochloride,IP)3种拟肾上腺素药物的方法。检测电位为0.950V(Ag/AgCl为参比电极),硼酸盐浓度为50mmol/L(pH10.00),分离电压为18kV,进样时间为10s。在最佳实验条件下,3种物质在18min内达到基线分离,在2~100μmol/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不小于0.9991。盐酸去氧肾上腺素、重酒石酸间羟胺和盐酸异丙肾上腺素的检出限分别为0.8、0.8和1.0μmol/L。将所建立的方法应用于针剂样品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法 安培检测 拟肾上腺素药物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测定密蒙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8
20
作者 余丽双 褚克丹 许雪琴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3-416,共4页
采用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CE-AD)对蒙花苷、刺槐素、木犀草素和芹黄素四种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离分析。在电极电位为+0.95V(vs.Ag/AgCl),电泳运行液为pH=9.00的60mmol/L Na2B4O7-120mmol/L NaH2PO4缓冲溶液,分离电压为18kV时,四种黄酮... 采用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CE-AD)对蒙花苷、刺槐素、木犀草素和芹黄素四种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离分析。在电极电位为+0.95V(vs.Ag/AgCl),电泳运行液为pH=9.00的60mmol/L Na2B4O7-120mmol/L NaH2PO4缓冲溶液,分离电压为18kV时,四种黄酮类化合物得到完全分离。在最优的条件下,四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检出限(S/N=3)为0.2~0.005μg/mL。该方法可用于中药密蒙花中上述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密蒙花 毛细管电泳 安培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