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菇正反双单杂交后代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叶明 潘迎捷 +1 位作者 马桂荣 陈咏萱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4-99,共6页
选用香菇的杂交菌株农1与野生株Q进行正反双单杂交,得到6个杂交后代。结果表 明:3个正交菌株与3个反交菌株在酯酶同工酶与DNA水平上具有极高的相似性,而对杀菌 剂和温度的敏感性显示了明显的遗传差异,且农艺性状遗传差异也... 选用香菇的杂交菌株农1与野生株Q进行正反双单杂交,得到6个杂交后代。结果表 明:3个正交菌株与3个反交菌株在酯酶同工酶与DNA水平上具有极高的相似性,而对杀菌 剂和温度的敏感性显示了明显的遗传差异,且农艺性状遗传差异也十分显著。正反杂交菌株在 核基因相同情况下的遗传差异应主要归于细胞质差异。本研究表明,香菇双单杂交后代是同质 异核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正反双-单杂交 酯酶同工酶 RAPD 敏感性 农艺性状 同质异核体 遗传分析
下载PDF
香菇交配型基因的遗传研究 Ⅰ一种交配型基因测定的新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潘迎捷 陈明杰 +2 位作者 贺冬梅 冯志勇 汪昭月 《食用菌学报》 1996年第4期1-3,共3页
本文建立了一种香菇交配型基因测定的新方法——原生质单核体系本交配到极性标记法.用这一方法不仅成功地分离和鉴定出不同香菇菌株的四种标准交配型基因,还有效地区分出亲本型和重用型两种交配型基因类型。这一技术为深入开展异宗结合... 本文建立了一种香菇交配型基因测定的新方法——原生质单核体系本交配到极性标记法.用这一方法不仅成功地分离和鉴定出不同香菇菌株的四种标准交配型基因,还有效地区分出亲本型和重用型两种交配型基因类型。这一技术为深入开展异宗结合食用菌的遗传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配型基因 测定 原生质单核体 亲本 香菇
下载PDF
香菇不同供体双单杂交育种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叶明 叶生梅 +3 位作者 马桂荣 严培兰 贺东梅 潘迎捷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共2页
选择一野生株与一栽培株分别与一杂交株进行双单杂交 ,得到 6个杂交后代 ,均具有结实性。在对杂交菌株进行菌丝生长速率与CMC酶活研究基础上 ,分别选一代表株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 ,1号菌株生物效率为 12 7 5 % ,5号菌株生物效率为 7 ... 选择一野生株与一栽培株分别与一杂交株进行双单杂交 ,得到 6个杂交后代 ,均具有结实性。在对杂交菌株进行菌丝生长速率与CMC酶活研究基础上 ,分别选一代表株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 ,1号菌株生物效率为 12 7 5 % ,5号菌株生物效率为 7 8% ,显示出以野生株作为供体比栽培株作为供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供体 双单杂交 育种 杂种优势
下载PDF
柳松菇的遗传生活史及品种选育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引芳 张婤 王镭 《食用菌学报》 1995年第2期13-17,共5页
对我国现栽柳松菇菌种遗传特征及生活史的研究发现,该菇由菌丝生长的营养生长阶段进入原基分化发育的生殖生长阶段,可产生正常的子实体。电镜观察可见成熟的担子上着生双孢担孢子,单个担孢子遇适宜条件萌发形成有锁状联合的菌丝体,并自... 对我国现栽柳松菇菌种遗传特征及生活史的研究发现,该菇由菌丝生长的营养生长阶段进入原基分化发育的生殖生长阶段,可产生正常的子实体。电镜观察可见成熟的担子上着生双孢担孢子,单个担孢子遇适宜条件萌发形成有锁状联合的菌丝体,并自交可孕,基于柳松菇具有次级同宗结合菌的单孢可育特征,我们采用单孢分离方法进行品种选育,获得了出菇菇丛密、菇数多、产量高的单孢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性繁殖 品种 选育 柳松菇
下载PDF
香菇生长过程中几种胞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59
5
作者 倪新江 潘迎捷 +1 位作者 冯志勇 李人圭 《食用菌学报》 1995年第4期22-27,共6页
本文研究了在常规栽培条件下,香菇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培养料中的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淀粉酶、漆酶、果胶酶、酸性蛋白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培养料成分的不同只影响酶活性的相对大小,而不影响酶活性... 本文研究了在常规栽培条件下,香菇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培养料中的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淀粉酶、漆酶、果胶酶、酸性蛋白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培养料成分的不同只影响酶活性的相对大小,而不影响酶活性变化的规律性;大部分酶随着每一潮子实体的成熟出现一个活性峰值;营养生长阶段,酶活性呈总体上升趋势,生殖生长阶段则呈下降趋势,部分酶活性在后期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胞外酶 动态变化 生长
下载PDF
香菇双单杂交后代不同发育阶段酯酶同工酶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叶明 叶生梅 +2 位作者 戚中田 谭琦 潘迎捷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4-56,共3页
选用香菇野生株分别与栽培株及杂交株进行双单杂交 ,得到 8个杂交后代 ,且具有结实能力 ,分别对液培 2 0d杂交后代菌丝与液培原基酯酶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液培 2 0d菌丝菌株间酯酶同工酶酶谱显示出多样性 ,可以作为鉴定菌... 选用香菇野生株分别与栽培株及杂交株进行双单杂交 ,得到 8个杂交后代 ,且具有结实能力 ,分别对液培 2 0d杂交后代菌丝与液培原基酯酶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液培 2 0d菌丝菌株间酯酶同工酶酶谱显示出多样性 ,可以作为鉴定菌株的辅助遗传标记 ,而原基菌株间酯酶同工酶酶谱谱带较少 ,呈现趋同效应 ,不宜作为鉴定香菇菌株的辅助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双单杂交 酯酶同工酶 菌丝体期 原基期 遗传标记
下载PDF
利用酯酶同工酶技术检测香菇双单杂交后代 被引量:11
7
作者 叶明 王和平 潘迎捷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1-22,共2页
选用香菇的野生株Q 与栽培株苏香的四种孢子单核体进行完全亲和双单杂交,运用拮抗试验并辅以液体出菇试验初步鉴定出12 个杂交后代,且对杂交后代酯酶同工酶进行了检测,并以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菌株间酯酶同工酶酶谱的结果,较直观... 选用香菇的野生株Q 与栽培株苏香的四种孢子单核体进行完全亲和双单杂交,运用拮抗试验并辅以液体出菇试验初步鉴定出12 个杂交后代,且对杂交后代酯酶同工酶进行了检测,并以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菌株间酯酶同工酶酶谱的结果,较直观本质地反映了杂交后代及其与亲本之间的遗传差异,表明1 —12 号菌株是真正的双单杂交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双单杂交 酯酶同工酶 相似系数值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香菇富钙培养条件及其酯酶同工酶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叶明 陈辉 叶崇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40-242,共3页
对香菇双单杂交NN22、QS29、QQ6菌株进行了富钙培养,其生长耐受钙的浓度范围为0~10mg/ml。选择富钙能力强的NN22菌株进行培养条件优化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NN22菌株在PDY培养基中富钙的适宜培养条件为4.0mg/mlCa2+、25℃、pH6.5... 对香菇双单杂交NN22、QS29、QQ6菌株进行了富钙培养,其生长耐受钙的浓度范围为0~10mg/ml。选择富钙能力强的NN22菌株进行培养条件优化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NN22菌株在PDY培养基中富钙的适宜培养条件为4.0mg/mlCa2+、25℃、pH6.5、20d;在此条件下,1g菌丝(干重)的钙含量达到9.57mg,多糖含量为3.36mg。结果还显示,随着钙离子浓度的提高,香菇NN22菌株酯酶同工酶活性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富钙 培养条件 酯酶同工酶
下载PDF
香菇单双核杂交菌株细胞的两种生化指标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明杰 汪昭月 +1 位作者 贺冬梅 潘迎捷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19-22,共4页
应用生物化学技术,对香菇单双核杂交菌株进行细胞学分析,以细胞内可溶性蛋白质及酯酶同工酶为指标,对香菇单双核杂交的亲本以及杂交后代进行分析鉴定,认为在所选单双核菌株杂交过程中,单核与双核菌株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单双核杂... 应用生物化学技术,对香菇单双核杂交菌株进行细胞学分析,以细胞内可溶性蛋白质及酯酶同工酶为指标,对香菇单双核杂交的亲本以及杂交后代进行分析鉴定,认为在所选单双核菌株杂交过程中,单核与双核菌株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单双核杂交技术可作为一种香菇品种改良的方法应用于香菇杂交育种的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单双核杂交 育种 同工酶 酯酶 蛋白质
下载PDF
香菇半亲和双单杂交研究初报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明 王岚岚 +2 位作者 叶生梅 马桂荣 潘迎捷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0-21,24,共3页
选用一栽培株苏香两种孢子单核体自交后代作双核体亲本 ,与相应的孢子单核体进行半亲和双单杂交 ,得到 6个杂交后代 ,均具有结实能力 ,说明半亲和双单杂交后代可以用于育种研究。大多数杂交菌株 (核基因相同 )在菌丝生长速率与CMC酶活... 选用一栽培株苏香两种孢子单核体自交后代作双核体亲本 ,与相应的孢子单核体进行半亲和双单杂交 ,得到 6个杂交后代 ,均具有结实能力 ,说明半亲和双单杂交后代可以用于育种研究。大多数杂交菌株 (核基因相同 )在菌丝生长速率与CMC酶活方面显示出不同程度遗传差异 ,其中 3号与 4号菌株在菌丝生长速率与CMC酶活方面呈现明显杂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半亲杂交 双单杂交 液体出菇 菌丝生长速率 CMC酶活 杂种优势
下载PDF
蛹虫草菌株无性世代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志勇 杨炎 李惠君 《食用菌学报》 1996年第4期15-20,共6页
4个不同的蛹虫草菌株在PDA和四种合成培养基上生长,结果显示,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势最好,4个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以及产色素状况有显著差异.根据蛹虫草的菌落形态和凹面玻片培养法观察到的菌丝形态、产抱特点,初步得到确认... 4个不同的蛹虫草菌株在PDA和四种合成培养基上生长,结果显示,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势最好,4个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以及产色素状况有显著差异.根据蛹虫草的菌落形态和凹面玻片培养法观察到的菌丝形态、产抱特点,初步得到确认无性世代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无性世代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低温影响草菇蛋白质组分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陈明杰 汪昭月 +1 位作者 贺冬梅 潘迎捷 《食用菌学报》 1995年第4期28-31,共4页
应用凝胶电泳技术测定4℃下处理的草菇及其菌丝体,发现大分子量的蛋白质组分有所减少,小分子量的蛋白质组分有所增加。从蛋白质变化角度来看,草菇在低温下变软、液化直至腐败的过程是草菇体内蛋白质降解的过程。
关键词 草菇 蛋白质 低温
下载PDF
利用RAPD技术评估金针菇种质资源 被引量:17
13
作者 詹才新 朱兰宝 杨新美 《食用菌学报》 1997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利用20个10核苷酸的随机引物对来源不同而具有代表性的16个金针菇菌株进行了RAPD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测试的20个随机引物中有6个引物的扩增产物DNA片断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对所有供测试的金针菇菌株总共扩增出84条具重复性的DNA片... 本文利用20个10核苷酸的随机引物对来源不同而具有代表性的16个金针菇菌株进行了RAPD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测试的20个随机引物中有6个引物的扩增产物DNA片断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对所有供测试的金针菇菌株总共扩增出84条具重复性的DNA片断;同时也显示供试的16个金针菇菌株两两间的遗传相似性变化较大(相似系数从0.0592到0.8000)。另外,采用系统聚类法中的类平均法,对供试的16个菌株两两间的相似系数进行聚类,可将它们分为四大类,各大类的类间和类内菌株的遗传变异程度较大,其中以Ⅳ类内各菌株间的最高(平均相似系数为0.4353),Ⅰ类和Ⅱ类间各菌株间的最低(平均相似系数为0.6812)。但是,从整个被测试的16个金针菇菌株来看,它们之间的遗传变异并不丰富(总平均相似系数为0.5292)。同时,将RAPD技术应用于不同菌株间遗传差异的研究,具有反应迅速、不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能从DNA分子水平上揭示菌株间的遗传差异等优点。因此,RAPD分析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评估食用菌种质资源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RAPD分析 种质资源
下载PDF
香菇病毒的快速检测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明杰 汪昭月 +3 位作者 谭琦 冯志勇 关斯民 潘迎捷 《食用菌学报》 1997年第1期35-37,共3页
从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香菇菌丝体中,分离出的带毒菌株SLV-3的纯培养,通过对带毒菌株(含34nm的球状病毒颗料)与正常菌株(不含34nm的球状病毒颗粒)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的比较分析,认为酯酶同工酶酶谱和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比... 从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香菇菌丝体中,分离出的带毒菌株SLV-3的纯培养,通过对带毒菌株(含34nm的球状病毒颗料)与正常菌株(不含34nm的球状病毒颗粒)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的比较分析,认为酯酶同工酶酶谱和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比较分析可以作为香菇菌种是否带毒的早期快速检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病毒病 检测
下载PDF
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草菇进行菌株鉴别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明杰 赵绍惠 张树庭 《真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9-134,共6页
利用AP-PCR和RAPD技术对三个草菇菌株进行鉴别,其结果与用草菇菌株V34基因文库中的中等重复序列为探针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及对编码核糖体5.8SrRNA的DNA(rDNA)进行PCR扩增后的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PCR... 利用AP-PCR和RAPD技术对三个草菇菌株进行鉴别,其结果与用草菇菌株V34基因文库中的中等重复序列为探针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及对编码核糖体5.8SrRNA的DNA(rDNA)进行PCR扩增后的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的结果相一致。这一结果显示出用这四种方法对草菇菌株进行鉴别具有相似的效果。同时用这四种方法构建的分子生物学标记显示出这三个菌株中的两个菌株在遗传上有着较大程度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草菇 菌株鉴定 分子生物学
原文传递
基因文库的鉴定和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明杰 赵绍惠 张树庭 《真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3-58,共6页
由于草菇是一种同宗结合的食用真菌,这给草菇的杂交育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在建立草菇部分基因文库的基础之上,对草菇的基因文库进行了鉴定。在草菇基因文库中任意抽取72个克隆,利用专一的PCR方法,测出在草菇基因文库中,草菇基因组... 由于草菇是一种同宗结合的食用真菌,这给草菇的杂交育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在建立草菇部分基因文库的基础之上,对草菇的基因文库进行了鉴定。在草菇基因文库中任意抽取72个克隆,利用专一的PCR方法,测出在草菇基因文库中,草菇基因组DNA的平均大小为1156个碱基对。在基因文库中任意选择53个克隆,利用专一的PCR进行DNA扩增以及dig非同位素标记,用于和草菇基因组DNA杂交。在测试的53个克隆中有8%的高度重复序列,36%中度重复序列和56%的低度重复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草菇 基因文库 鉴定 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