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生长发育状况及生长迟缓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阳 吴凤岐 +1 位作者 武华红 李辉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1-195,共5页
目的了解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生长发育状况和生长迟缓的影响因素。方法病例对照研究,以JIA治疗随访中身高Z值(HAZ)<-2 SD为生长迟缓组,HAZ≥-2 SD为生长正常组,通过问卷调查考察JIA患儿治疗中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通过自制调查... 目的了解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生长发育状况和生长迟缓的影响因素。方法病例对照研究,以JIA治疗随访中身高Z值(HAZ)<-2 SD为生长迟缓组,HAZ≥-2 SD为生长正常组,通过问卷调查考察JIA患儿治疗中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通过自制调查问卷采集基本情况、疾病史、饮食情况、生活习惯和家庭情况5个方面21个问题,风湿科医生在门诊对JIA患儿行诊断和治疗随访的同时,儿童保健科医生随诊中以面对面询问方式行问卷调查,并行体格测量。对调查问卷的问题行起病年龄、症状体征、缓解病情药物、确诊间隔、病程、父母亲文化程度和父母亲工作的整合,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IA患儿生长迟缓的危险因素。结果 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21例JIA患儿进入本文分析,其中男103例(46.6%),平均年龄(7.8±3.7)岁,全身型58例、RF(-)多关节型16例、RF(+)多关节型36例、少关节型108例、点附着型2例、银屑病型1例。糖皮质激素(GCs)治疗88例,生物制剂治疗72例,其他治疗61例。33例(14.9%)合并生长迟缓,少关节型、全身型、多关节型的HAZ分别为-0.34 SD、-1.53 SD和-0.80 S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JIA患儿线性生长的因素包括疾病亚型、病程、疾病活动度、GCs治疗、挑食和户外活动时间少(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Cs治疗(OR=7.227,95%CI:1.877~27.817)、病程≥3年(OR=4.278,95%CI:1.322~13.843)和户外活动<1 h(OR=4.078,95%CI:1.252~13.288)是JIA患儿生长迟缓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JIA并发生长迟缓的发生率高,病程长、GCs治疗和户外活动时间少是影响患儿线性生长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生长 生长迟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女童青春期生长突增及其与性发育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慧 张亚钦 +2 位作者 李辉 宗心南 武华红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目的 分析女童青春期生长突增特点,探讨女童青春期生长与性发育之间关系,为青春期生长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数据资料来源于北京市2所学校2000至2013年的学生体检监测数据,以其中女童纵向生长测量值为基础,分析指标包括身高、体重、BM... 目的 分析女童青春期生长突增特点,探讨女童青春期生长与性发育之间关系,为青春期生长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数据资料来源于北京市2所学校2000至2013年的学生体检监测数据,以其中女童纵向生长测量值为基础,分析指标包括身高、体重、BMI、月经初潮年龄(MA)及乳房发育状况.以青春期生长速度高峰值(PHV)为基点,分析PHV平均水平及峰值年龄(PHA).采用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不同MA女童在月经初潮前后身高增长值的差异,不同乳房发育程度女童BMI的差别.结果 4632例符合身高、体重数据采集标准的体检监测数据中女童2 211例,其中体检连续监测4次及以上且可观察到PHV女童161名,体检连续监测2次及以上且2013年已月经初潮并登记MA女童415名,2013年检测乳房发育分期女童527名.①女童平均PHA为(11.3±1.0)岁,PHV平均为每年(8.3±1.0)cm.②不同MA女童其月经初潮前后2年的身高生长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越小其前、后各2年身高增长值越大.③在11~13岁组,相同年龄不同乳房发育分期女童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房分期越大BMI均值越大.结论 女童MA与其前、后各2年的身高增值呈负相关;女童青春早期乳房发育与BMI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生长突增 性发育 女童
下载PDF
基于生长发育评估和干预的儿童甲状腺B超筛查的横断面调查
3
作者 李阳 王峥嵘 +2 位作者 郭佳运 张勇 李辉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91-295,共5页
背景体检儿童中甲状腺B超发现的多囊性甲状腺疾病(PCTD)检出率较高,目前有关儿童PCTD的发生率及相关研究报道不多,且多发囊肿的随访值得重视。目的对生长发育评估需要干预的儿童行甲状腺B超筛查PCTD。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纳入生长发育... 背景体检儿童中甲状腺B超发现的多囊性甲状腺疾病(PCTD)检出率较高,目前有关儿童PCTD的发生率及相关研究报道不多,且多发囊肿的随访值得重视。目的对生长发育评估需要干预的儿童行甲状腺B超筛查PCTD。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纳入生长发育门诊主诉或为身高偏矮、或为身高生长速度减慢、或为青春期发育评估,行甲状腺功能检查FT3、FT4正常和3项抗体(Tg⁃Ab、TR⁃Ab和TPO⁃Ab)检测阴性,临床评估后需要采取药物干预且行甲状腺B超筛查的儿童,采集就诊和随访当天病历和超声结果,以B超图像观察分析指标分为正常组、PCTD组(囊肿≥4个,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排除甲状腺实质网格状回声和甲状腺先天性畸形与异常)和其他组(甲状腺实性结节、多发囊肿伴实性结节和囊肿数量<4个)。主要结局指标B超检查儿童PCTD检出率。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572例患儿进入本文分析,男259例,女313例,年龄3.0~17.0(9.5±2.73)岁,正常组364例,PCTD组161例(28.2%),其他组47例。正常组3~5岁年龄段和PCTD组4~5岁年龄段均为身材矮小(HtSDS<-2),其他年龄段平均身高标准差值均处于正常范围,总体体重标准差值均在正常范围,但HtSDS和WtSDS均在-2~0水平。PCTD男女童检出率分别为23.6%(61/259)和31.9%(100/313),≥7岁PCTD的检出率(>27.0%)。PCTD组甲状腺肿大11例(7.1%),正常组甲状腺肿大14例(4.6%)。PCTD组囊肿均为规则边缘,弥漫分布于双叶及峡部28例,双叶113例,右叶17例,左叶3例;双叶+左叶144例,3例≥5 mm;双叶+右叶158例,4例≥5 mm;74.5%甲状腺实质回声均匀;囊肿内可见点状强回声伴彗星尾征138例(85.7%)。正常组14例和PCTD组9例TSH>5 mIU·L^(-1)处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结论儿童PCTD并不少见,女童检出率高于男童,7岁以后儿童的检出率明显升高。PCTD儿童的囊肿多位于双叶,囊肿大小多<5 mm,囊内可见点状强回声,伴彗星尾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性甲状腺疾病 儿童 甲状腺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青春期发育与肥胖相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陈芳芳 米杰 +4 位作者 王天有 李辉 侯冬青 程红 张美仙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14-20,共7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6~18岁儿童青少年青春期发育与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利用2004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调查总样本中19085名6~18岁儿童青少年的青春期发育、体重指数(BMI)和体脂含量百分比(FMP)等数据。采用女性乳房和男性睾... 目的分析北京市6~18岁儿童青少年青春期发育与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利用2004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调查总样本中19085名6~18岁儿童青少年的青春期发育、体重指数(BMI)和体脂含量百分比(FMP)等数据。采用女性乳房和男性睾丸容积Tanner分期指标衡量青春期发育,结合个体年龄将群体分为早、晚发育组;以BMI和生物电阻抗法所测FMP作为反映体脂含量的指标;7~18岁人群超重和肥胖的诊断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推荐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值分类标准进行,6岁组采用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2000年发布的儿童超重和肥胖BMI标准第P。和第氏分位值进行诊断;采用多元线形回归、Logistic回归分析早发育与体脂含量和超重、肥胖的相关联系。结果早发育组的超重(合并肥胖)率和肥胖率均高于晚发育组,女性两组间差异大于男性;控制可能的混杂因素后,女性BMI和FMP与早发育呈正相关(BMI:13=2.25,P〈0.001;FMP:13=4.55,P〈0.001);而男性BMI和FMP与早发育的联系相反,早发育组的BMI高于晚发育组,而FMP却低于晚发育组;以晚发育为参照组,控制年龄、城郊居住地等因素的影响后。早发育预测超重、肥胖的OR值(95%CI):女性为3.39(2.94~3.92)和3.12(2.53~3.85),男性为1.12(0.96~1.31)和1.31(1.06~1.62)。结论北京市儿童青少年青春期发育与肥胖密切相关,在评价超重、肥胖率及进行不同地区间肥胖流行状况的比较时,要注意青春期发育的效应修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青春期发育 体脂百分比 肥胖
下载PDF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女性青春期性征发育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侯冬青 李辉 +3 位作者 孙淑英 夏秀兰 陈芳芳 米杰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64-268,共5页
目的 了解北京市6~18岁学龄女性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现状,以及人群性早熟发生率。方法 利用2004年北京市儿童代谢综合征调查总样本中9778名6~18岁中、小学女性儿童青少年的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数据,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月经初潮、乳... 目的 了解北京市6~18岁学龄女性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现状,以及人群性早熟发生率。方法 利用2004年北京市儿童代谢综合征调查总样本中9778名6~18岁中、小学女性儿童青少年的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数据,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月经初潮、乳房和阴毛不同发育时期的中位年龄。8岁前乳房或阴毛发育达Tanner Ⅱ期(B2,P2),或10岁前月经初潮者被定义为性早熟。结果 9778名女性儿童青少年中城区5040人,占总样本51.5%,郊区(县)4738人,占总样本的48.5%。北京市学龄女性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12.1±1.1)岁,城区女性(11.9±1.1)岁,郊区(县)女性(12.5±1.1)岁;女性第二性征开始发育年龄总体、城区和郊区(县)分别为:乳房:(9.5±1.2)岁、(9.4±1.1)岁和(9.6±1.2)岁;阴毛:(11.1±1.1)岁、(10.8±1.1)岁和(11.4±1.1)岁。城区女性月经初潮、乳房和阴毛发育均显著早于郊区(县)女性。月经初潮早发生率为0.79%,城区高于郊区(县)(1.03%vs0.55%;x^2=6.93,P〈0.01);乳房、阴毛早发育率分别为2.91%和0.22%。1962~1982年北京女性月经初潮年龄平均每10年提前0.7岁(8.4个月);近10年平均提前0.43岁(5.2个月)。结论北京市城区女性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明显早于郊区(县)女性。月经初潮年龄提前的长期变化趋势依然存在,但近10年这一趋势趋于减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儿童青少年 女性 第二性征 性早熟
下载PDF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男性青春期性征发育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金山 侯冬青 +4 位作者 李辉 王亚军 米杰 陈芳芳 王天有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69-272,共4页
目的 了解北京市6~18岁学龄男性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现状,以及人群性早熟发生率。方法 利用2004年北京市儿童代谢综合征调查总样本中9815名6~18岁中、小学儿童青少年男性的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数据,用单位概率回归法计算首次遗精年龄... 目的 了解北京市6~18岁学龄男性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现状,以及人群性早熟发生率。方法 利用2004年北京市儿童代谢综合征调查总样本中9815名6~18岁中、小学儿童青少年男性的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数据,用单位概率回归法计算首次遗精年龄、外生殖器、阴毛、睾丸开始发育年龄。9岁前阴毛达TannerⅡ期(P2),或睾丸体积〉4mL者被定义为性早熟。结果 9815名6~18岁男性儿童青少年中城区4958人,占总样本50.5%,郊区(县)4857人,占总样本量的49.5%:北京市学龄男性首次遗精年龄为(14.4±1.2)岁,其中城区男性(14.1±1.1)岁,郊区(县)男性(14.8±1.2)岁;睾丸体积达4mL时的中位年龄总体、城区和郊区(县)分别为:(10.7±1.2)岁、(10.8±1.2)岁和(10.7±1.2)岁;阴毛开始发育(P2)中位年龄总体、城区和郊区(县)分别为:(12.2±1.1)岁、(12.0±1.1)岁和(12.4±1.1)岁。城区男性首次遗精年龄、睾丸及阴毛开始发育的年龄均早于郊区(县)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依据阴毛和睾丸体积来诊断的性早熟率分别为1.92%和0.17%。结论 北京学龄男性首次遗精、睾丸及阴毛开始发育的年龄存在城区和郊区(县)差别。需要广泛开展男性青春期发育规律的研究,尽早建立适合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儿童青少年 男孩 第二性征 性早熟
下载PDF
中国0至18岁正常儿童青少年身体比例生长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亚钦 李辉 季成叶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5期349-354,共6页
目的分析中国0~18岁正常儿童青少年身体比例(坐高腿长比)的生长变化规律,性别、城乡和地区差异及长期变化趋势。方法 以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和"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九城市正常汉族儿童... 目的分析中国0~18岁正常儿童青少年身体比例(坐高腿长比)的生长变化规律,性别、城乡和地区差异及长期变化趋势。方法 以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和"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九城市正常汉族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调查地区包括北京、哈尔滨、西安、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福州、昆明市的城区及乡村。身高(<3岁以身长表示)和坐高(<3岁以顶臀长表示)均为现场测量获得。按照气候、环境等因素将调查城市分为北部(北京、哈尔滨和西安)、中部(上海、南京和武汉)和南部(广州、福州和昆明)3个地区。探讨身体比例的自然生长规律;分析身体比例的性别、城乡和地区差异。以1985年上述两项调查的数据资料为参照,分析身体比例20年的变化趋势。结果①身体比例呈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小的趋势,男性在12~13岁、女性在10~11岁时身体比例降至最低,随后略微回升,17岁以后基本稳定。②身体比例的性别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不论城乡,11岁前男女差别甚微,11岁后女性略高于男性,在13岁时差别幅度最大。身体比例的城乡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不论性别,6~7岁前城乡差别不大,之后乡村略高于城区,12~13岁后城乡基本无差异。身体比例地区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不论城乡和性别,北、中和南部3个地区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比例曲线几乎重合。③2005年身体比例在7~12岁较1985年出现小幅下降,儿童早期和青春后期身体比例无明显变化。结论中国0~18岁正常儿童青少年身体比例随年龄增长呈规律性变化;身体比例在青春期前性别差别不明显,青春期后女性略高于男性;身体比例不存在明显的城乡和地区差别,未呈现明显的长期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坐高 腿长 身体比例 坐高腿长比
下载PDF
我国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的历史回顾、成绩、问题与展望
8
作者 宗心南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63-1168,共6页
我国的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工作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一二十年代。在1975年开展了首次全国性的儿童体格发育调查之后,相继出现了其他有代表性的调查研究。生长水平提高和营养不良下降是我国儿童发展健康领域取得的重大成绩。截至目前,我国... 我国的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工作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一二十年代。在1975年开展了首次全国性的儿童体格发育调查之后,相继出现了其他有代表性的调查研究。生长水平提高和营养不良下降是我国儿童发展健康领域取得的重大成绩。截至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了中国儿童生长评价体系。儿童生长与营养进入新发展阶段,生长长期趋势放缓、超重肥胖检出率反超营养不良。儿童超重肥胖快速增长的态势未得到有效遏制,可能将面对在农村和中流行区高速增长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发育 营养不良 肥胖 生长评价 儿童
原文传递
三种骨龄评价方法在3~17岁儿童临床应用中的一致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张鹏飞 李辉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3-267,共5页
目的评价Greulich-Pyle图谱法(GP)、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CHN法(CHN)和中国人手腕标准-中华05法(TW3-C RUS)测得的骨龄是否会影响临床医生对儿童骨成熟水平的判断。方法纳入因身材矮小或提前发育或怀疑生长发育问题有必要行X线片评估的... 目的评价Greulich-Pyle图谱法(GP)、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CHN法(CHN)和中国人手腕标准-中华05法(TW3-C RUS)测得的骨龄是否会影响临床医生对儿童骨成熟水平的判断。方法纳入因身材矮小或提前发育或怀疑生长发育问题有必要行X线片评估的3~17岁儿童左手正位X线骨龄片。排除患遗传代谢性、骨软骨发育障碍性疾病的儿童,排除接受过生长激素等治疗的儿童。1名经过骨龄片评估培训的研究生依序对每张X线骨龄片用上述3种方法分别评价,采用Bland-Altman法构建一致性限。结果 567例左手正位X线片进入分析,男童269例,女童298例,男、女童各分3~4、~6、~8、~10、~12、~14和~17年龄组,每组17~78例。男103例和女142例达到青春期发育标准。男、女童所有年龄组测得的骨龄CHN法>GP法和TW3-C RUS法;男、女童中除3个年龄组外,余11个年龄组测得骨龄TW3-C RUS法均<GP法。男、女童的所有年龄组3种方法评价的最大骨龄与最小骨龄的差值随年龄增加而增大。鉴于TW3-C RUS评价男童最大骨龄为16岁,女童最大骨龄为15岁,去除TW3-C RUS法男童≥16岁(18例)和女童≥15岁(34例)的骨龄片,515例左手正位的X线片(男251例,女264例)进入3种方法一致性限分析。男童3~4岁骨龄和~6岁骨龄TW3-C RUS法与GP法一致性良好,女童3~4岁骨龄CHN法与TW3-C RUS法、~8岁骨龄TW3-C RUS法与GP法一致性良好,女童未发育组TW3-C RUS法与GP法一致性良好,余男、女童不同骨龄和发育情况3种骨龄测量法一致性差。结论 3种骨龄测量方法得出的骨龄结果不能相互替代,临床应用时应明确骨龄测评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龄 骨成熟度标准 一致性限
下载PDF
重视青春期生长发育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辉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9-450,共2页
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人体在形态、功能、内分泌及心理行为等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由于青春期伴随着性发育和性成熟,个体之间无论从外形特征、生长速度和成熟度上都存在着明显差异。虽然从流行病学、分子生... 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人体在形态、功能、内分泌及心理行为等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由于青春期伴随着性发育和性成熟,个体之间无论从外形特征、生长速度和成熟度上都存在着明显差异。虽然从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代谢内分泌学和遗传学等角度不断探索,但迄今为止对青春期的启动、调节和控制机制仍知之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性发育 骨龄生长 评价
原文传递
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坐高下肢长比和坐高身高比的参照标准与生长曲线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亚钦 李辉 +1 位作者 宗心南 武华红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8-302,共5页
背景坐高下肢长比(SH/LL)、坐高身高比(SH/H)是评价身材匀称度的主要指标,对其进行科学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我国尚缺乏这2个指标完整详实的参照标准值和曲线图供实际工作使用。目的 研究制定我国0~18岁儿童青少年SH/LL和SH/H的... 背景坐高下肢长比(SH/LL)、坐高身高比(SH/H)是评价身材匀称度的主要指标,对其进行科学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我国尚缺乏这2个指标完整详实的参照标准值和曲线图供实际工作使用。目的 研究制定我国0~18岁儿童青少年SH/LL和SH/H的参照标准值和生长曲线。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 采用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和“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九省(市)城区92 494名0~18岁健康儿童青少年的身高和坐高测量数据,以身高减去坐高计算获得下肢长,并计算SH/LL和SH/H,应用LMS方法进行拟合,制定SH/LL和SH/H的标准差单位参照值并绘制生长曲线。主要结局指标SH/LL和SH/H的生长参照值。结果 建立了SH/LL和SH/H的标准差单位参照数值(-3SD、-2SD、-1SD、0、+1SD、+2SD、+3SD)及曲线图。儿童SH/LL出生时平均为2.0,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至男童13岁、女童11岁达到最低点(1.11和1.13),之后出现小幅增长,18岁时男、女分别为1.16和1.18。SH/H的变化规律与SH/LL一致,出生时平均为0.67,即出生时坐高在身高中所占比例为67%,随年龄增长下降至最低(0.53),18岁时升至0.54。结论 SH/LL和SH/H参照标准与生长曲线适用于评价中国儿童青少年身材比例匀称度,可与“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生长标准”配套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身材比例 坐高下肢长比 坐高身高比 生长曲线
下载PDF
补钙对儿童身高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
12
作者 武华红 书文 +3 位作者 余程东 张亚钦 吴婷 宗心南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46-1251,1260,共7页
目的探讨补钙对儿童身高增长的影响,为儿童科学补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Scopus、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补钙对儿童身高增长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限定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1月6日。采用... 目的探讨补钙对儿童身高增长的影响,为儿童科学补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Scopus、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补钙对儿童身高增长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限定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1月6日。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文献进行评估。将研究对象分别根据年龄(<6岁、6~12岁及>12岁)和干预前后的钙摄入量是否达到钙推荐摄入量(“前后均未达标”、“未达标至达标”和“达标至过量”)分为3个亚组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随机对照研究。整体Meta分析结果显示,补钙组的身高增长值与对照组相差0.21cm(95%CI:-0.09~0.52),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1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从不同年龄组看,补钙组和对照组身高增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同钙摄入量组看,仅在“未达标至达标”组儿童中,补钙组的身高增长值较对照组高0.48cm(95%CI:0.09~0.87),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2),而其他两组儿童中补钙组与对照组的身高增长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钙摄入不足的儿童适量补钙(达到该年龄段的推荐摄入量)可促进其身高的生长;对钙摄入不足的儿童补钙不充分(未达到该年龄段的推荐摄入量)或钙摄入充足的儿童过度补钙对身高增长无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钙 身高 儿童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儿童生长发育及其障碍 被引量:33
13
作者 丁宗一 黎海芪 +11 位作者 朱逞 陈荣华 蒋竞雄 赵亚茹 杨锡强 赵淑霞 李南平 马迎华 杜敏联 孙大中 李辉 钱幼琼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05-719,共15页
讨论内容 :①婴儿喂养、泥糊状食物添加 ;②儿童肥胖的内分泌因素 ;③单纯性肥胖的诊断及饮食运动治疗 ;④婴儿食物过敏 ;⑤小儿厌食症 ;⑥儿童意外伤害 ;⑦家庭环境对儿童身心发育的影响 ;⑧儿童体格生长的评估与监测 ;⑨生长迟缓的诊... 讨论内容 :①婴儿喂养、泥糊状食物添加 ;②儿童肥胖的内分泌因素 ;③单纯性肥胖的诊断及饮食运动治疗 ;④婴儿食物过敏 ;⑤小儿厌食症 ;⑥儿童意外伤害 ;⑦家庭环境对儿童身心发育的影响 ;⑧儿童体格生长的评估与监测 ;⑨生长迟缓的诊断及其影响因素 ;⑩学龄前儿童乳腺、生殖器发育中的一些问题 ; 铅、汞、镉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生长发育 障碍 婴儿 喂养 肥胖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中国九市不同喂养方式婴儿体格生长水平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23
14
作者 宗心南 李辉 +1 位作者 张亚钦 武华红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目的调查不同喂养方式婴儿体格生长水平的现状和差异。方法 1~<12月龄婴儿的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及体格生长数据来自2015年"第五次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1~<6月龄婴儿的喂养方式分为纯母乳喂养、部分母乳... 目的调查不同喂养方式婴儿体格生长水平的现状和差异。方法 1~<12月龄婴儿的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及体格生长数据来自2015年"第五次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1~<6月龄婴儿的喂养方式分为纯母乳喂养、部分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12月龄的喂养方式分为持续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不同喂养方式婴儿体重、身长及头围生长水平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结果共纳入1~<12月龄婴儿59 170人。1~<6月龄纯母乳喂养率、部分母乳喂养率和人工喂养率分别为48.6%、37.4%和14.0%,~<12月龄持续母乳喂养率和人工喂养率分别为59.9%和40.1%。1~<6月龄纯母乳喂养婴儿平均体重略高于部分母乳喂养婴儿,差值范围为0.06~0.20 kg;也略高于人工喂养婴儿,差值范围为0.09~0.22 kg。6~<12月龄持续母乳喂养婴儿平均身长低于人工喂养婴儿,差值范围为-0.3^-0.1 cm。不同喂养方式在6~<12月龄体重、1~<6月龄身长及1~<12月龄头围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喂养方式婴儿体重、身长及头围生长模式与WHO儿童生长标准相似,但总体上体重和身长平均生长水平略高于WHO儿童生长标准。结论不同喂养方式生长模式相似,在生后的前半年纯母乳喂养婴儿的生长水平略高于部分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婴儿,在后半年持续母乳喂养婴儿的生长水平略低于人工喂养婴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喂养方式 体重 身长 头围
下载PDF
定量超声技术在评价儿童青少年骨骼发育中的价值 被引量:34
15
作者 张亚钦 李辉 吴秀娟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34-535,560,共3页
目的探讨定量超声(QUS)技术在评价儿童青少年骨骼发育中的价值。方法以0~18岁儿童为研究对象,用QUS测量其胫、桡骨骨强度,其中2岁以下只测量胫骨,2岁以上胫桡骨同时测量,并用原子吸收法测量部分儿童末梢血钙。结果1.QUS测量结果反映... 目的探讨定量超声(QUS)技术在评价儿童青少年骨骼发育中的价值。方法以0~18岁儿童为研究对象,用QUS测量其胫、桡骨骨强度,其中2岁以下只测量胫骨,2岁以上胫桡骨同时测量,并用原子吸收法测量部分儿童末梢血钙。结果1.QUS测量结果反映健康儿童胫、桡骨骨强度非线性增长趋势;2.不同部位骨强度存在明显差异,胫、桡骨骨强度评价不一致率为30.1%;3.骨代谢异常高危儿骨强度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高危儿骨强度下降人数占71.1%;疑似缺钙儿童47.9%骨强度下降;4.末梢血钙正常组44.2%骨强度下降,而血钙下降组59.7%骨强度正常,2种检测方法无明显相关性。结论QUS适用于监测不同年龄儿童骨强度情况,特别是青少年;对骨代谢异常高危儿童具有较高检出率;同时测量儿童胫、桡骨,可准确、全面地反映儿童骨营养状况;结合末梢血钙可更好评价体内钙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超声检查 骨强度检查 胫骨 桡骨 儿童 青少年
下载PDF
中国7岁以下儿童重量指数的生长规律及参照标准建立 被引量:16
16
作者 宗心南 李辉 武华红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120-125,共6页
目的分析中国7岁以下正常儿童重量指数(PI)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制定0~2岁儿童PI的参照标准及生长曲线。方法体重和身高测量值来自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根据体重和身高测量值计算PI值[体重(kg).身长-3(... 目的分析中国7岁以下正常儿童重量指数(PI)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制定0~2岁儿童PI的参照标准及生长曲线。方法体重和身高测量值来自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根据体重和身高测量值计算PI值[体重(kg).身长-3(m-3)],并建立7岁以下正常儿童PI数据库。分析PI在各主要百分位(P3、P50及P97)上的变化规律,比较PI在性别和城郊群体水平上的差异。以3岁以下儿童为参照人群,采用LMS方法建立PI参照值及标准化曲线,模型构建使用LMSPro软件。选择"转换年龄"模式,具体参数:男性自由度L-M-S=3-11-6,POWER=0.05及OFSET=0.10;女性自由度L-M-S=3-11-4,POWER=0.05及OFSET=0.15。结果 0~7岁儿童总样本量为138775名,其中城区69760名(男34901名,女34859名),郊区69015名(男34650名,女34365名),男女及城郊样本量各半,各年龄组1496~1666名。0~2岁儿童曲线拟合的数据:男23703名,女23625名,每年龄组1512~1622名。①PI随年龄增长先攀升,2~3月龄达峰值,然后急速下降,2岁以后趋缓,并随年龄增长持续缓慢下降。男女间、城郊间差异均不明显;但在1月龄至3岁,男性略高于女性,1~6月龄及2~3岁时郊区略高于城区。②采用百分位和标准差单位两种表达形式给出0~2岁儿童数值及标准化生长曲线图。结论本研究分析了中国7岁以下正常儿童PI的生长规律,建立了0~2岁儿童PI的参照标准及生长曲线,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PI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重量指数 参照值 生长曲线
下载PDF
中国新生儿体重/头围比和身长/头围比的生长参照标准 被引量:4
17
作者 宗心南 李辉 +1 位作者 张亚钦 武华红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01-405,共5页
目的研究制定中国新生儿体重/头围比和身长/头围比的生长参照标准及曲线,为全面评价新生儿出生时的体格生长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5年6月至2018年11月在北京、哈尔滨、西安、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福州、昆明、天津、沈阳、长沙... 目的研究制定中国新生儿体重/头围比和身长/头围比的生长参照标准及曲线,为全面评价新生儿出生时的体格生长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5年6月至2018年11月在北京、哈尔滨、西安、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福州、昆明、天津、沈阳、长沙和深圳13个城市调查出生胎龄24~42周单胎活产新生儿,排除影响参照标准建立的母亲和新生儿因素。采用基于位置、尺度、形状的广义可加模型(GAMLSS)建立不同出生胎龄新生儿体重/头围比和身长/头围比的百分位参照值及生长曲线。结果共调查24375名出生胎龄24~42周单胎活产新生儿,男13197名、女11178名。体重/头围比随胎龄增长呈快速增长趋势,身长/头围比随胎龄增长在胎龄37周前呈增长趋势,胎龄37周后增长趋势不明显。研制出胎龄24~42周男、女新生儿体重/头围比和身长/头围比P 3、P 10、P 25、P 50、P 75、P 90、P 97生长参照值及曲线图。男新生儿体重/头围比略高于女新生儿,在不同胎龄P 10、P 50、P 90上差值范围0.21~0.37 kg/m。男、女新生儿身长/头围比差异较小,在不同胎龄P 10、P 50、P 90上差值范围-0.01~0.01。体重/头围比在主要百分位上的拟合值与实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身长/头围比在主要百分位上的拟合值与实测值在胎龄32周后一致性较好、在胎龄32周前差异略大。结论采用最新的有国家代表性的大样本数据,建立中国出生胎龄24~42周男、女新生儿体重/头围比和身长/头围比的标准化生长参照值,供临床及科研相关工作者参照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早产儿 体重 身长 头围 身体比例 生长曲线
下载PDF
女童青春期线性生长与性发育时相的定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亚钦 李辉 +2 位作者 候冬青 米杰 宗心南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9-463,共5页
目的探讨女童青春期线性生长与性发育时相的定量关系,为青春期身高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城区和郊区的9 630名6-19岁女童进行横断面调查,内容包括身高、体重、第二性征和月经初潮年龄,采用Person... 目的探讨女童青春期线性生长与性发育时相的定量关系,为青春期身高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城区和郊区的9 630名6-19岁女童进行横断面调查,内容包括身高、体重、第二性征和月经初潮年龄,采用Person相关方法分析性发育与身高的相关性、t检验和方差分析方法比较各个性发育时相身高的差别。结果 1)性发育进程与身高水平呈正相关,尤其9-12岁更为明显(相关系数为0.41-0.55)。2)处于性发育不同时相的同龄儿身高存在明显差别,如8-12岁性发育前期者比性发育中期者身高平均低5-7cm、11-13岁性发育中期者比同龄性发育后期者平均低4-6cm;按年龄别身高标准计算身高百分位数值,性发育前期比性发育中期身高低约17-27个百分位,中期比后期低13-23个百分位。3)与未考虑性发育特征的身高曲线比较,8-9岁性发育处于中期、10-12岁性发育处于后期的女童,其身高明显高于相同年龄的平均身高约12-24个百分位;而10-11岁性发育前期、12-13岁性发育中期者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女童平均身高约10-30个百分位。结论处于性发育不同时相的同龄女童身高存在明显差别,应用生长曲线图进行身高评价可根据性发育时相上调或下调一条曲线粗略校正性发育对身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童 性发育 青春期时相 身高
原文传递
中国不同胎龄新生儿生长参照标准的建立:调查方案设计和标准研制方法 被引量:12
19
作者 宗心南 李辉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1-260,共10页
目的报告中国不同胎龄新生儿体格发育调查的设计方案和制定新生儿生长参照标准的技术流程与方法。方法2015年6月至2018年11月选择北京、哈尔滨、西安、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福州、昆明9个城市调查胎龄24~42周新生儿,选择天津、沈阳... 目的报告中国不同胎龄新生儿体格发育调查的设计方案和制定新生儿生长参照标准的技术流程与方法。方法2015年6月至2018年11月选择北京、哈尔滨、西安、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福州、昆明9个城市调查胎龄24~42周新生儿,选择天津、沈阳、长沙、深圳4个城市补充收集胎龄≤32周早产儿。纳入出生胎龄24~42周、自然受孕的单胎活产新生儿,排除影响正常值建立的母亲和新生儿因素。胎龄评估根据母亲末次月经和孕早期(前3个月)超声检查结果综合确定。按照制定生长标准的统计学要求和不同胎龄新生儿实际出生人数综合估算样本量。足月儿采用整群抽样,样本人数均衡分配到每个季度,每个季度按抽样人数的分配比例随机抽取。调查机构范围内所有符合条件的早产儿均纳入本调查。在建立新生儿生长参照标准之前,对数据进行敏感性分析、正态性检验、偏度及峰度分析、样本加权论证和分布转换验证。采用基于位置、尺度和形状的广义可加模型(GAMLSS)分别建立胎龄24~42周男女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和头围的百分位数值和标准差单位数值及生长曲线。结果共调查13个城市、69家医院出生的24375例胎龄24~42周单胎活产新生儿,其中早产儿12264例、足月儿12111例。除个别胎龄组外,大多数胎龄组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和头围均为非正态分布,出生体重右偏较为明显、出生身长和头围左偏较为明显,出生体重、身长和头围均呈现较为明显的尖峰厚尾特征。出生体重采用BCT分布转换和三次样条平滑函数的GAMLSS模型,出生身长和头围采用BCPE分布转换和三次样条平滑函数的GAMLSS模型,出生体重、身长和头围的GAMLSS模型均不需要进行加权处理。获得胎龄24~42周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和头围的生长参照值和生长曲线图。结论本研究采用基于良好研究设计获得的大样本横断面数据建立了胎龄24~42周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和头围的生长参照标准,为新生儿出生时的生长与营养评价、早产儿出生后早期的生长监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儿 早产儿 体重 身长 头围 生长标准 新生儿标准
下载PDF
不同营养状况下儿童青少年骨龄发育提前或落后的风险分析 被引量:22
20
作者 高海涛 李阳 李辉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营养状况下儿童青少年的骨龄发育特点,探讨超重、肥胖及消瘦与骨龄发育提前或落后的相关性。方法运用CHN法对2012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4~18岁7062例(男3310例,女3752例)儿童的左手腕部... 目的分析不同营养状况下儿童青少年的骨龄发育特点,探讨超重、肥胖及消瘦与骨龄发育提前或落后的相关性。方法运用CHN法对2012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4~18岁7062例(男3310例,女3752例)儿童的左手腕部骨龄进行评价,利用"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评估系统"计算体质指数Z值(BMIZ),BMIZ<-2为消瘦组,BMIZ>+1和BMIZ>+2分别为超重组和肥胖组,比较不同性别和营养状况下骨龄年龄差(BAD)的差异,并对超重、肥胖儿童骨龄提前的发生风险进行分析。结果消瘦和正常儿童平均骨龄与年龄相符,超重、肥胖儿童骨龄提前,且女童提前幅度大于男童,超重男、女童分别提前1.10岁和1.36岁(P=0.000);肥胖男、女童分别提前1.60岁和1.78岁(P=0.000)。与正常体重相比,超重男、女童骨龄提前的风险分别增加2.358倍(95%CI:2.759~4.086)和2.483倍(95%CI:2.928~4.144);肥胖男、女童骨龄提前的风险分别增加5.820倍(95%CI:5.066~9.181)和7.537倍(95%CI:6.319~11.534);消瘦男、女童骨龄落后的风险分别增加1.540倍(95%CI:1.481~4.355)和3.790倍(95%CI:2.245~10.221)(P均<0.05)。结论超重肥胖增加骨龄提前的风险,超重男、女童骨龄提前风险接近,肥胖女童骨龄提前风险大于男童。消瘦增加骨龄落后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营养状况 体质指数 骨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